“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如何评价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如何评价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如何评价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更在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评价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必须从多维度、立体化、综合考量。
一、评价指标体系整合:1. 语言能力:识字量和识字能力:学生能否清楚快速地识读常用字,并能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
阅读能力:学生能否理解文章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推理和判断。
写作能力:学生能否根据不同的写作要求,进行有效表达,并能运用基本的修辞手法。
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能否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2. 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否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能有效利用学习资源。
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能否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
问题解决能力:学生能否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文化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学生能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人文素养提升: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能否欣赏文学作品,并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 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设计科学性: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课堂互动有效性:课堂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作品多元化:评价能否全面、公正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能促进学生发展。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1. 定量评价:通过测量、问卷等,对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速度、写作水平等进行指标评估。
2. 定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作业、作品评析等,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价。
3. 综合评价:将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能形成个性化的评价报告。
三、评价结果的应用:1. 教师教学改进:教师依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的立体教学
语文立体化教学 的实践探索是 《 课程标准 》 关 于语文 教 学实 现 三 维 目标 的必 然要 求 。实施初 中语 文 的立 体教 学 能够 有效 摆脱 单 纯课 堂 教 学 的尴尬 境 地 ,培 养 学生 自主 学 习的 能力 ,提高 教学 成 效 。那 么 ,如何 建 构 初 中语 文 的立 体 教学 呢?
1 什 么是 立体教 学?
所谓立体 教学 ( 全 称是 “ 立 体 教 学 系 统 工 程 理 论 ” ),是 指在 开放 性 的教 学 环境 中 ,师 生 相互 质 疑 ,通 过 多 角度 、多侧 面的立 体探 究 ,促 进 发散 思 维 ,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精 神 与创 新 能力 的教 学 活 动 。 “ 教 学 艺术 ” 和 “ 教 学 科 学 ”是 构成 其 “ 系统 ” 的两 大 “ 支 系统 ” 。就 教学 的 艺 术 和科 学 两种 属性 而 言 ,反 映 的正是 高境 界 的教 学时 空 特 征 。教 学 艺术 在 于 营造 氛 围 ,创 造共 振 ,激励 乐 学 ,做 空 间 的文 章 ;教 学科 学 在 于发 展思 维 ,鼓 励 创新 ,追求 效 率 ,做 时 间的文 章 。通 俗说 ,立体 教 学就 是 指 教师 运用 教 学 艺术 ,营 造开 放性 的课 堂教 学环 境 ,激励 学 生乐 学 ;在 开 放性 的课 堂教 学环 境 中 ,师 生相 互 质疑 ,通 过多 角度 、 多侧 面 的立 体探 究 ,促 进学 生 思维 ,不 断产 生共 鸣 ,从 而 发 展 学生 智力 ,教会 学 生思 考 与学 习 ,培 养 学 生的 创新 精 神 与创新 能力 的教 学活动 。 2 初 中语 文 的立体教 学的 策略 教学 过 程 落实 三 维 目标 。好 的教学 设计 是 落 实 三维 目 标 的基 础 ,教 学 过程 如何 才 是 落实 三 维 目标 的灵 魂 。如 何 在 教 学过 程 中落 实教 学 的 三维 目标 呢? 笔 者认 为 应 该 在” 尊 重 、对话 、建构 、有 效” 上作 文章 。尊 重新课 程 的基 本理 念 要 求 以人 为本 , 以人 的发展 为 本 。尊重 每 一 个学 生 ,尊 重 每 一个 学 生 的差 异 ,开 发每 一 个学 生 的生 命 潜 能 ,让每 一 个 学生 焕 发 出生 命 的活力 ,体 验 到成 长 的快 乐 。对话 语 文 新 课程 标 准 明确 指 出 :阅读 教 学 的过程 就 是 学生 与 文本 、 作 者 、编 者对 话 的过 程 。对 话 是 阅读教 学 的 一种 最 重要 的 方式。知识使人充实 ,对话使人清醒。教师是平等对话 习的过 程 就是 知 识建 构 的过 程 。教 师要 激 活 学生 原 有的 知 识 、方 法 ,引导 学 生 通 过 感 受 、对 话 、质 疑 、联 想 、钻 研 、讨 论 、合 作 、探 究 、发 现 等方 式 同化 和顺 应 已有 知 识 的储 备 ,指 引学 生 主 动建 构 知 识 ,促 使 三 维 目标 有 效 达
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
四大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的目的)
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实现目的的前提)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结合。
(策略)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保障)
(1)语文大视野:坚持三个面向。
(2)大语文观:三个超越(打破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壁垒)
(3)教学内容;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4)教学方式: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5)教学时空:
三大纬度:
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
有机结合。
五大领域: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综合实践活动。
全面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打造立体化、个性化的语文课堂——一年级语文教师年度总结
全面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打造立体化、个性化的语文课堂——一年级语文教师年度总结。
一、全面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1.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知识面和认知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基于此,我在教学中注重通过各种手段,如有趣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多样的文本,引导学生逐渐发展阅读兴趣。
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和直觉认识逐渐转化到理性认识和批判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解读文本,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2.注重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对于一个人的自我表达和思维感知能力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鼓励学生多参与、多表达。
同时,我还开展小组活动、课外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语文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得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得到更好地拓展和发展。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语文教学中,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兴趣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多种评价方式,如阅读日记、作文集萃、口语训练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打造立体化、个性化的语文课堂1.依托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现代化的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同样也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我所任教的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推崇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在线学习(e-Learning)、混合式学习方式(blended learning)、个性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的运用,同时还创新了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优化课堂设置和资源配置,打造立体化、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模式,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时间和场合中接受信息,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
2.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人格特点、学习习惯和认知方式。
语文教学要追求立体化效应
语文教学要追求立体化效应很多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没有通过相应的方式丰富文本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是平面展开的,不是网状的,学生的思维也是如此,缺少发散性和创造性。
因此,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应从单向型、平面型向立体化转变。
一、文本主题的多角度解读“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即使是同一读者在不同阶段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
作为语文教师,不能简单地按照教师参考用书来设计教学,不可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而无视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也不可脱离文本,天马行空。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在文本中漫步,和文本对话,激发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文本分析。
《安恩和奶牛》一文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文中得出了不同的情感体验,有学生认为要尊重、善待每一个生命;也有学生认为安恩是伟大的;有的学生竟读出了安恩内心深处的孤独,外在的喧嚣、世俗的嘈杂与安恩的沉静、安详形成了鲜明对比。
无疑,这些认识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因此,合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他们对作品主题的认识就会进一步深化,从文中就会得到有价值的收获。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分析,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充分肯定,这样,学生的阅读思路就会越来越宽。
二、人物形象的全方位把握很多时候,文本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这就需要我们从立体化的角度去分析。
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依据情节发展的脉络,抓住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人物形象,去领会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社会意义,而不是将人物形象简单化、脸谱化。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主人公菲利普夫妇有着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一面,令人可鄙。
如果仅停留于此,就会对人物形象定格化,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
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引导学生更理性、更全面、更客观地把握人物形象,那么就会有不同的发现。
小学语文立体化课堂构建
小学语文立体化课堂构建探究摘要:小学语文立体化课堂可以从知、情、意三个维度,师、生、境三个方面去构建,在这样多维并举的构建模式下,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优化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试图通过小学语文立体化课堂的构建原则去探讨,希望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体化课堂;构建原则小学语文立体化课堂的构建是针对于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提出的,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和原则提出了较为清晰明确的指引,通过语文课堂为学生提供认知、情感、个性等各个方面信息和服务,并引导其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获得基本的了解。
基于上述的教育目标,小学语文课堂需要从教育原则上进行新的思考和尝试,转变以往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多维角度思考和尝试新的教学策略与途径。
立体化课堂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较为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立体化语文课堂的构建方法可以从师、生、境三个方面出发,通过知、情、意三个维度去实施。
一、以教师为主导构建认知模块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导,需要贯穿整个课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引和帮助,并且积极投入到教育活动之中。
在组织和构建立体化语文课堂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将小学语文课堂的认知工作顺利、高效地展开,实现语文课堂的工具价值和意义。
教师在这个模块中扮演主要角色,引导和推动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当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情境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在组织认知活动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教学资源,比如在讲述三年级下册《金色的草地》一文时,教师在讲述玩耍的“耍”字时,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法,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参与到识字活动中来。
比如,鼓励学生发现“要”和“耍”的区别;寻找与“耍”相似的汉字有哪些等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的认知任务。
二、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情感模块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之一,是小学语文教育活动的受体,同样也是构建立体化课堂中情感模块的主要因素。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国家出台了统编版教材,以期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统编版教材特点统编版教材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的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统编版教材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突出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注重了学生学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统编版教材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统编版教材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认知规律。
要深刻理解统编版教材的设计理念。
统编版教材的设计是紧密围绕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展开的,要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强调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关注学生成长的全面发展。
要把握这一设计理念,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要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的内容特点。
统编版教材的内容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
要充分理解统编版教材的新颖、全面和前瞻之处,突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要善于把握教材的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多方面、多角度感知和体验教材,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要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的教学特点。
统编版教材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注重启发性和探究性教学。
要善于设计和组织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探索知识,体验乐趣,提高语文素养。
还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情绪进行引导和塑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材和教学内容产生共鸣。
要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的使用特点。
统编版教材的使用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其中的特点之一。
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究[摘要]大学语文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基础教育环节。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立体化教学方法,扩展学生文学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语文立体化模式探究所谓大学语文立体化模式就是通过学科的交叉、内容的延伸,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以及多种形式的训练、考核方式达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
立体比平面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形象、更透视、更逼真。
大学语文的内容是纸质的、平面的,在教学中不将它立体化,大学语文教学将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
如何立体化?具体内容如下:一、多线条辐射式教学21世纪是学科间关系不断趋向融合、学科边界逐渐模糊的时代,并出现了学科大联合的趋势,许多学科在融合中获得发展,在综合中得到创新。
《大学语文》对教学文本的解读,不能照本宣科,只重一面,不及其余,必须对文本作综合整体的关照,这种整体关照要求全面考察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不能仅仅孤立地看待作品本身,也不能仅仅寻找文本与社会的简单对应,而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潜藏的文化现象,如,神话传说、智慧谋略、价值认同、崇拜观念、精神趣味、风俗民情等,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信息。
例如:在讲范增的《梵高的坟茔》时,应结合绘画艺术、心理学、社会学来谈梵高的艺术成就。
在讲贾平凹的《秦腔》时,要把陕北黄土高坡的地理概貌和风土人情,及中国戏曲艺术、唱腔流派等展现给学生,通过多线条辐射,最后聚焦文本,使文本内容更加耀眼夺目。
二、多层面的内容架构在《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上,一定要凸显《大学语文》的“大”字,在授课中,即要凸显传统教学中的文学性特点,还应做到内容的开放性、前沿性、地域性、文化性以及综合性特点。
构建《大学语文》内容的多层面纵横框架。
主要做法是:一是授课内容要能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将有限的教材选篇与无限的经典篇章结合起来。
新课改形势下的三维教学
新课改形势下的三维教学摘要:新课改形势下的“三维教学”,其核心是“生活的语文化,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包括“课前准备、课上学习、课外拓展”三部分。
其中以课上的学习交流为中心,具体为经验导入、学习探究、理性提升等几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刻关注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课本为例子,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三维教学”是多角度、多层面和全方位的立体教学模式,它引领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实效、高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三维教学大语文自主探究实效参与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探究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之子课题《探究学习理论在新授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应着眼于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养成,通过听、说、读、写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赏析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
2001年起,我国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从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入手,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从根本上摒弃了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究、重应试轻素质的应试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如何将这一理念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我们应当不断思考的问题。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成为“三维教学”课题着重探究和探讨的问题。
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加深了对“三维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一、“三维教学”的含义“三维教学”吸收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优秀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灌输式、教条式、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构建出一种更生动、更形象、更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真正走向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重视教育、教材、生活与人的有机结合,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和兴趣、意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来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要“立体化”
小学语文教学要“立体化”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处于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正是学生为更深入和广泛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但语文教学往往局限于应试的教育,不能“以人为本”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立体化”,语文学习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知,要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另外,语文学习还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在小学的各科目中,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科目,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学习总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也是从普遍到特殊,从广泛到精专的过程。
但语文是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尽管有专家认为人们所寄希望于语文的太多而给语文带来了过重的负担,我们仍然不能否认语文课对小学生多方面才能发展的重要作用。
语文课因其自身的特点对于小学生人格成长、个性培养以及对各种艺术的接近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却忽略了语文的人文精神和多方面实用能力的训练,以至于出现饱受批评与指责的“高分低能”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强调在教学中要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农村这样比较偏远的教学环境中,语文教学尚且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水平,教师所关注的往往是一张试卷,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一张纸来进行。
从教育的长远角度来看,有人提出“大语文”的概念,其实,我认为就是要让语文教学“立体化”,所谓的“立体化”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指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二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多重感官的兴奋点,切实落实听、说、读、写等多种练习方法,帮助学生锻炼多方面的才能。
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立体化”语文教学试加论述:一、教师要更新的教育观念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更专业的教师和充满了新鲜的人文色彩的观念。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敢于肯定自己,不能随波逐流,只围绕着试卷转,要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语文为他们而教,为他们的未来而教。
小学语文字词立体化教学浅探——谈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
小学语文字词立体化教学浅探——谈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由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目标”“问题”和“创新”为导向,在课程理念中指出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应当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和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字词立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字词意义,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有利于更新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模式,提高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效率。
字词立体化教学对语文教学具有促进意义,教师应当加深对小学语文字词立体化教学的认识,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1]。
一、小学语文字词立体化教学的意义(一)有利于提高字词教学的效率语文字词立体化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完成学生识字、用字为教学目标,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关识字教学活动,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为教学模式,开展字词教学活动。
传统的识字教学以学生识字为主,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大多与认识和记忆字词相关,很多字词教学活动的内容重复,部分教师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字词教学的新鲜感降低。
在传统的字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大部分时间教师用来对字词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的时间相对较短,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学生呈现出被动学习状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字词教学效率降低。
教师采用字词立体化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字词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引导,而不是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主动性,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空间,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教师开展字词立体化教学将更加注重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教学内容,拉近了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主动将精力投入到课堂中,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教师形成有效互动,这样,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更高,有利于教师提高自己教学的效率。
高中语文立体教学法
“自主探究立体教学法”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充满活力、充满发展、充满机遇的世纪,能推动这个新世纪前进的人,必定是知识、技能、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主动和谐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深化素质教育,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的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教学就必须以人为本,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中国的教育长期以来,知识的传播是老师讲,学生听,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知识的传授就好像把水从一个缸注入到另一个缸一样,使学生得到的是一种僵化的知识,而不是活体,自然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和能力。
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他们对知识的传播是发展式的、立体式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是自主的、主动的,非常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以分数论英雄,而以解决问题能力决高低。
从小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他们的学生具有强劲的后续发展力。
我们国家许多出国留学生,出去第一年优秀,第二年良好,第三年一般,这就是由于从小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所造成的结果。
这是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
(二)人的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教育学》中指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只有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生的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与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主动全面地发展。
(三)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反思当前语文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
教学中,学校围着分数转、教师围着课本转、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其发展空间极为有限。
发挥立体教学模式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
是 传 授 学 生 科 学 的 复 习方 法 。科 学 的 复 习 方 法 对 于
巩 固 课 堂 教 学 成 效 具 有 积 极 的 作 用 ,笔 者 一 方 面 将 艾 宾 浩
思 、做三 点预习法 ,要求学生详细 阅读 了解教材 内容,深 斯遗忘 曲线规律 的相关要 点传授 给学 生,让学生 能够 更加 入 思考 解 决 基 础 知 识 , 总 结 存 在 难 点 ,并 尝 试 做 一 做 相 关 科 学 合 理 地 安 排 复 习轮 次 、 间 隔 时 间 , 以 最 小 的代 价 获 得
、
一
是 不 科 学 的 。 缺 乏 充 分 的 课 前 预 习 ,会 导 致 学 生 在 课 堂 学 方 式 方 面 的 点拨 , 在 整 个 学 习过 程 中 基 本 上 依 靠 学 生 自身
习 中难 以 把 握 重 难 点 ,并 且 本 来 能 够 在 课 前 解 决 的基 础 性 的努 力 来 实 现 学 习 目标 。在 学 生 完 成 自主 探 究 合 作 的环 节 知 识 也 挤 入 课 堂 会 影 响课 堂 教 学 时 间 的 有 效 运 用 。 笔 者 在 之 后 ,笔 者 创 设 了 交 流 平 台 , 让 各 个 小 组 的 学 生 进 行 学 习 教 学 中 , 要 求 学 生 养 成 学 习必 先 预 习 的 良好 习惯 , 将 基 础 成 果 的 汇 报 , 并 在 汇 报 后 相 互 完 善 补 充 , 最 后 教 师 给 予 点 知 识 在 课 前 全 部 解 决 , 课 堂 上 只 进 行 教 学 重 难 点 的 相 关 探 评和总结 。以这样 的方式提 高师生互动 的效果 ,不仅强化 究 ,并且 要 求学 生将 预 习 中无 法 解 决 的 问题 筛 选 罗列 出来 。 了学 生 对 知 识 点 的掌 握 , 同 时 也 培 养 了 他 们 努 力 学 习 的 良 二 是 给 予 预 习 技 巧 指 导 。 通 过 对 学 生 在 高 中 语 文 学 好 势 头 。 习 中 的 技 巧进 行 分 析 ,笔 者 发 现 ,许 多 学 生 由于 缺 乏 科 学 的 学 习技 巧 ,导 致 预 习 成 效 不 佳 。 笔者 在 分 析 、 总 结 了 学 生 学 习特 点 并 借 鉴 了 先 进 教 学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读 、 三 、课 后进 行 拾 遗补 缺 ,着 力 弥 补课 堂教 学 不 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立体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立体化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时代的呼唤,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是适应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必须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建立“大语文”观念,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读、说、写结合,并与其他学科教学相配合,多股劲拧成一股绳;必须发动家庭、社会与学校相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全方位;立体化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媒现代化的进步,使得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广播、广告、多媒体软件、信息高速公路等传媒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网络的扩充辅射,几乎把整个世界的古往今来都呈现在人们面前,所有这些构成了“大语文”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就是从“大语文”环境出发,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实施多方位、多起点、多层次、多联系的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时代的呼唤,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是适应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必须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建立”大语文”观念,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读、说、写结合,并与其他学科教学相配合,多股劲拧成一股绳;必须发动家庭、社会与学校相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突飞猛进。
社会的调整发展,对人们语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识一些字,能读一些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连能说会写的要求已日渐有了新的内涵。
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人们能说会写,更要求人们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说到点子上,说到关键处,卓有成效地快速解决问题,提高办事效率;社会的发展更要求人们能写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做好本职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少慢差费的现状,实施全方位、立体化,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二)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传统教育是建立在旧经济体系之上的,而教育改革提倡新的教育,应该建立在新的经济体系之上。
新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新教学模式研究报告“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课题实验研究报告(2009-01-14 22:27:15)“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课题实验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东陈至立同志也指出:“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为主。
”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不少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满堂灌”,教师包办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师生之间缺少互动,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语文的素质能力低下,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等,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针对这些总是,我们必须对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
1.拓宽教学内容,丰富语文活动形式。
如教学《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想象月光下大海的景象;边看课本,边听课文录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达到了理解课文和体会意境的目的。
再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感受,发挥想象力,把课文描写的画面画出来,给每幅画取个名字。
这样,课文内容以文字、音乐、图画、语言等多种形式呈现,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信息网。
又如教学《美丽的大公鸡》、《动物过冬》、《狼牙山五壮士》等一类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可让学生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学习的情绪更加高涨了。
2.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语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美术、音乐、思品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教学内容立体化就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如《美丽的大公鸡》与《动物过冬》都是童话故事,里面都渗透介绍了有趣的科学知识。
《美丽的大公鸡》中公鸡称呼啄木鸟是“长嘴巴”的啄木鸟,称呼小蜜蜂是“鼓眼睛”的蜜蜂,称呼青蛙是“大肚皮”的青蛙,表现出它的不礼貌,所以蜜蜂和青蛙对它的态度也是冷冷的,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并问:“长嘴巴”有什么好处?“鼓眼睛”有什么好处?“大肚皮”有什么好处?在《动物过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怎样过冬吗?”不仅吸引了学生兴趣,还给学生增加了科学知识。
立体式语文教学初探
是文学作 品通过 形象描 写表现 出来的境 界和情调 ,是作 者思想感情和作 品的形 象体系 的完 美统 一。语文教学 关键 在于 引导学生对作 品达到如 闻其声 、如见其
人 、 历 其 境 的 高 度 , 学 生 走 进 艺 术 这 如 让
、
调 动 师 生 积 极 思 维 以使 语 言 立
势, 其核心 因素都是 为 了培养学生 的“ 语
感” ,全面地提高学 生运用语言的能 力。
它也 给 教 师提 出 了一 个 新 的 目标 :变 课
严标准 ,而且也要 求学生去感知教师 的
语言 , 去体 味其语 言风 格 , 并加以融会贯 通 ,以培养 自己的语言认 识能力并形成 自己的语言风格。
当然 , 语言 、 象 、 感 、 境 立体 形 情 意 化, 四者 之间是 相辅相成 、 不可分 割 的。
这 种 四位 一 体 的话 文 教 学 形 成 了一 种 流
处理文 中主人公 的六次处理态度 和五次 变化 , 引导学生抓住文 眼“ 。第三环节 变”
即 采 取 现 身 教 学 法 ,应 用 设 立 法 庭 处 理
二 、 调 动 学 生 视 昕 感 官 以 使 形 象 立
体 化
纠纷的形式 , 让学生亲 自扮 演角色 , 去体 验 主 人公 的 性 格 特征 ——善 于 见风 使
舵 , 上 欺 下 , 复 无 常 , 知 羞耻 。从 而 媚 反 不
堂教学单 纯认 知 目的为认知 与语 感有机 相融 的艺术化 过程 ,从 而推 动语文教育 走 向培养和 发展学生语感与认 知对称的
求广大教 师能够 用精确 、 明、 鲜 形象 、 生
动的语言去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 ,以教 师
“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读 回答 “ 是 一 个 ( ) 这 的故 事 ” ,
引导学生提 高整体感知能力—— 思
考与讨论 ,引导学生学会 阅读 与表
达 的 方 法— — 文段 品读 ,教 师指 导
、
推行 “ 立体 化 ” 的语
与示范朗读——拓展延伸 ,让 学生
谈谈 自 己的母 亲 以及 自 己对 母 爱 的
“ 立体化 ’ ’的语文教 学
文/ 阳市榕城 区真理 中学分教处 郭奕明 揭 《 文课程 标准 》指 出 : “ 语 语 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 国语文 的
一
的学生 ,学 习方法 的引导是始终
引人注 目——“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
不能放松 的,在教学的过程 中,要 注意 问题 的设计 ,以学生 为主体 , 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彼此分享
与其他科 目相比,语文学科显得 散漫空泛,不成体系,教学上的诸多
困窘,与此密切相关。在语文教学活
文教 学 。从 教 学 目标 上 来说 , 就 是 要 推 行 “ 个 维 度 ” 并 三
重 的语 文教 学
课标对教学 目标有这样明确 的 表述 : “ 课程 目标 根据 知 识 和能 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
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
运 用祖 国语 文 ,丰富语言 的积 累 ,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 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阅 读 能力 、写作 能 力 、 口语 交 际能 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
于是 ,在作为公开课的该课第一 课f彩学 中, } 寸 我们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 课 前 播放 歌 曲 《 光 里 的妈 烛
学 内容是 《 小巷 深处》 。在 集体备
论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开展立体化教学策略
论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开展立体化教学策略【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开展立体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从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入手,引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
接着阐述了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指出了运用立体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对立体化教学进行了概念解释,为后续内容铺垫。
在开展立体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部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并结合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实际情况进行了说明。
对立体化教学的评估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亮点和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小学语文诗歌课堂的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之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立体化教学,课堂,策略,方法,实施,评估,效果分析,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竞争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诗歌课堂的立体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立体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开展立体化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旨在揭示立体化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影响,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立体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探索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为教师在实践中提供有益的指导,促进诗歌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立体化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2. 正文2.1 诗歌教学的重要性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立体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立体化作者:陈亚玲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3期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时代的呼唤,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是适应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必须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建立“大语文”观念,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读、说、写结合,并与其他学科教学相配合,多股劲拧成一股绳;必须发动家庭、社会与学校相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全方位;立体化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媒现代化的进步,使得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广播、广告、多媒体软件、信息高速公路等传媒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网络的扩充辅射,几乎把整个世界的古往今来都呈现在人们面前,所有这些构成了“大语文”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就是从“大语文”环境出发,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实施多方位、多起点、多层次、多联系的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时代的呼唤,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是适应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必须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建立"大语文"观念,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读、说、写结合,并与其他学科教学相配合,多股劲拧成一股绳;必须发动家庭、社会与学校相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突飞猛进。
社会的调整发展,对人们语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识一些字,能读一些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连能说会写的要求已日渐有了新的内涵。
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人们能说会写,更要求人们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说到点子上,说到关键处,卓有成效地快速解决问题,提高办事效率;社会的发展更要求人们能写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做好本职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少慢差费的现状,实施全方位、立体化,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二)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适应形势需要,遵循课标理念,我认为,教学改革应该走出单一的“点”“线”“面”的纯学科教学,积极推行“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一、推行“立体化”的语文教学,从教学目标上来说,就是要推行“三个维度”并重的语文教学
课标对教学目标有这样明确的表述:“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这样“三个维度”的思想,是比较全面比较科学的(当然,在具体表述上,可能还有值得斟酌之处)。
我们推行“立体化”的语文教学,就要在教材钻研、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综合
考虑这三个维度的目标。
例如,我校某青年教师承担了区级公开课的执教任务,选定的教学内容是《小巷深处》。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钻研,得到了这样的认识:对于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必须尽量做到“情满课堂”,把“母爱”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同时,对于初一的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是始终不能放松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彼此分享学习的快乐。
于是,在作为公开课的该课第一课时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气氛――以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学习字词,落实知识教学――让学生自读回答“这是一个()的故事”, 引导学生提高整体感知能力――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与表达的方法――文段品读,教师指导与示范朗读――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以及自己对母爱的理解――用富有诗意饱含情感的语言进行“课堂小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布置语句积累与相应的课后练笔――在满文军的《懂你》中结束,再度感受母爱。
不难看出,这样的设计,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整个教学始终注重“过
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得到了强化。
按以上的设计进行的公开课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听课专家与教
师的高度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提倡“三个维度”并重,这是从语文
教学的整体上来说的,具体到某一教学内容,则要根据其自身
的特点而有所侧重。
二、推行“立体化”的语文教学,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就
是要推行“系统化”的语文教学
在课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很引人注目――“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这是针对前期语文教学实践中
的弊病而提出的新理念,凸出了“语文实践”的重要性,有其
重要意义和价值。
然而,在数年来的推广与实践中,这句话似
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为人们在语文教学中避“系统”唯恐不及,似乎谈“系统”“整体”便是保守僵化,而教学中的随意、自由则是创新、先进的体现。
我以为,这是对课标的误读,很可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步入新的误区。
实际上,语文教学是不应该排斥系统化的。
与其他科目相比,语文学科显得散漫空泛,不成体系,教学
上的诸多困窘,与此密切相关。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执
教者各自为战,跟着感觉走,学习者零敲碎打,被动又茫然。
这
样,语文教学的重复、低效就在所难免。
要改变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状况,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要改变语文教学的这种随意、无序,尽可能使其系统化。
辽宁魏书生老师将语文教学的要点加以归纳整合,采用“语文知识树”来辅助教学而取得突出的成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我们广东,钟德赣老
师主持的“五步三课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法”,也正是以单元为一个基本的系统,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从而收到良好效
果的。
其实,课标说的也只是“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针对的是“刻意追求”, 限定的是“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不排斥“语文教学的系统化”。
相反,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述:“课程目标九年一
贯整体设计……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促进学生语
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这些,正与语文教学的系统
化观念相一致。
而课标本身将小学初中共九个年级的教学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指导,以及第二部分中“阶段目标”的设立,更具体体现了教学设计中的整体考虑。
我们所推行的“立体化”教学,正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
简而言之,就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对语文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然后将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放置在
整个体系中来加以规划和处理,以求得教学的低耗高效。
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
从时间的角度看,我们视每一节课为一周课的子系统,每一周课又是一月课、一学期课的子系统,而每一学期课是一学年课的子系统,每学年课又是整个初中阶段课程的子系统。
从空间的角度看,我们视每一篇课文为一个单元的子系统,每一个单元为一册书的子系统,每册书又是整个初中教材的子系统。
教学中的每个子系统均为上一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同级子系统相辅相成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这样来看待语文教学,便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井然有序;这样来规划具体的语文教学,便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左右逢源。
语文教学系统化,有利于教师的“教”。
在系统化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此一子系统中得到的收获,在彼处仍会发挥作用,在此处略讲甚至不讲的,完全可以在彼处详讲而得到强化。
着眼于全局来教学,我们就不必求大求全而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大可放开手脚大胆取舍,集中精力来挖掘当前具体教学内容中最有价值之处,把最该教的内容教得透彻明白,从而提高效率,避免重复浪费。
实际上,只要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整个系统自然便会充满活力,进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想境界。
语文教学系统化,有利于学生的“学”。
井然有序,步步为营,学生能够学得扎实全面,在有条不紊之中,取得螺旋式的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胸怀全局,目标明确,学生得以随时
将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放置于头脑中学习体系的相应位置,犹如柴草捆成垛、珍珠连成串,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易于提取运用;同时,明确学习内容的总体情况,还便于学生查缺补漏,自我规划自我完善。
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推行“立体化”的语文教学,从教学形式上来说,就是要推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
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的外延也便是语文的外延,这些道理,已为人们熟知和接受。
课标有这样的论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在对课标的深入学习中,我们意识到,要将课堂生活化,将生活课堂化,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尝试,极力引导学生形成在生活中学语文的习惯。
比如,在笔者的《教学随笔》中,就记录着自己的这样一
个教学片段:
语文课,继续学习《藤野先生》。
其中一个环节是“提出
值得研讨的问题,课堂交流”。
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少,时间差点不够。
有些问题,牵涉到较多值得注意的内容,的确很有价值。
当然,也有些问题显得较肤浅。
小琪这次也积极参与了。
她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添改讲义”的事例中,作者感到“不安”而又“感激”,这是否矛盾?
这在一些程度好的学生那里应该完全不成问题吧。
对于小琪来讲,可能确实在困扰她呢。
我采用了教师当场解答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想
着怎么才能让小琪容易明白。
这时,刚提完问题的小琪咳嗽了几声,我便问她:
“身体有点不舒服?”
“嗯。
”
“假如昨晚你就不舒服,已经睡觉的父母听到你的咳嗽声,整夜来照顾你,你会感激吗?”
“会。
”
“但是,父母为照顾你是放弃了自己的休息呀!你难道就
不感到不安吗?”
教室里发出了会意的笑声。
小琪也恍然大悟,舒心地笑了。
趁热打铁,我再次强调了“单元提示”中告诉我们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
……
又如,我校毕业生谢雯冰同学参加了市电视台的主持人比赛,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电视台录取,并成为本地的“明星”。
借着这一热潮,我引导学生一起重温比赛中的一些场景,在学生颇感兴趣的“师姐夺冠”具体过程及相关报导中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和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书本外的天地中享受语文的美好。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