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 课件ppt
合集下载
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 (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浣溪沙 【宋】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 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 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 唱黄鸡。
读浣溪沙 之词
品苏轼
词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 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 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 造诣。性格直率开朗,著有 《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 府》等。
西江月 一剪梅次排名和
词牌名
卜算子
蝶恋花
。
忆江南
念奴娇
浪淘沙
定风波
浣溪沙
【宋】苏轼
子规啼。
山
下
兰
芽
短
浸
溪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
雨子规啼。
松
间
沙
路
净
无
泥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
雨子规啼。 潇 潇 暮 雨 子 规 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 潇潇暮雨子规啼。
成语:春暖花开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 百花齐放 芬芳扑鼻 鸟语花香
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浣溪沙
苏轼
浣溪沙 【宋】宴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部编六年级级语文下册《18.古诗词诵读1 采薇》-课件
雅 、 颂 三大类。
2、诗人抓住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
然景物分别是 杨柳 和 雨雪 。
3、《诗经·采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从前。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如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
样子。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随着春 风轻轻飘动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
考 收入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诗歌305 首。
考 汉以前被称为《诗》 或 《 诗三百》。
你
内容:风 雅 颂
诗经六义
手法:赋 比 兴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 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
四牡,四牡騤騤﹙kuí﹚。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 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歌
使
人
巧
慧
;
我们,还在路上……
现实主义诗篇!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课堂练习: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诗经 》, 它把收集的305首诗歌分为 风 、
2、诗人抓住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
然景物分别是 杨柳 和 雨雪 。
3、《诗经·采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从前。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如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
样子。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随着春 风轻轻飘动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
考 收入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诗歌305 首。
考 汉以前被称为《诗》 或 《 诗三百》。
你
内容:风 雅 颂
诗经六义
手法:赋 比 兴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 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
四牡,四牡騤騤﹙kuí﹚。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 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歌
使
人
巧
慧
;
我们,还在路上……
现实主义诗篇!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课堂练习: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诗经 》, 它把收集的305首诗歌分为 风 、
小学语文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游园不值》课件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 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其学出于叶适,与真 德秀友善。诗属江湖诗派。有《四朝闻见录》《 靖逸小集》。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 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 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 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 而有层次。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 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 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淡泊名利的人
小中见大,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红杏”一 词一语双关,喻园中主人闭门隐居,但他的美德 、名声在外。说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 不住的。
前两句扫兴、惆怅之感 后两句欢快、喜悦之情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 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 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游园不值
古诗词诵读 小学语文·部编本·六年级下
目录1.创作背景源自3.古诗注释2.古诗译文
4.古诗赏析
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 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 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赞扬 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共18张PPT)
诗词 朗读
2 诗词赏析
下面让我们结合注释, 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浥】湿润,沾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称渭城,在今陕西咸 阳东北,位于渭水北岸。
诗词 赏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批注:首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渭城,时间——早 晨 。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的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 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诗词 赏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思考:这两句诗为我们描画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诗词 赏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思考:这两句诗为我们描画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案示例:渭城的早晨,天空中下了一场小雨,湿润了 地面。旅舍旁的柳树,也被雨水冲刷得更加翠色欲滴了。
诗词 赏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1 诗词朗读
2 送元二使安西①
﹝唐﹞王 维
wèi
yì
渭城②朝雨浥③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④无故人。
【注释】 ①[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 ②[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位 于渭水北岸。 ③[浥]湿润,沾湿。 ④[阳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阳关】古关名,故 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诗词 赏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批注:“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尽了多杯,诗人与 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言外。
诗词 赏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思考:读一读这两句诗,想想这两句诗描画的离别场面。
诗词 赏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zhuàn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鸟婉Leabharlann 地鸣叫。借着风势。因,凭借。
《清平乐》
春天去哪里了呢?没有留下任何踪迹,只留下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去了哪里,一定唤它回来,与我同住。没有人知道春去了哪里,或许可以问一问黄鹂,黄鹂鸟的啼声千回百转,可惜无人能解,它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清平乐》
宋 黄庭坚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春去自应无觅处,可怜多少惜花人。 ---王安石《惜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李煜《相见欢》
核心关键
思考探究
核心关键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离去;下片惜春无踪迹可追寻。诗人用笔委婉曲折,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试着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技巧
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惜春之情。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课后练习
面对春天的离开,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试着用抒情化的语言写下来。
谢谢观看
《清平乐》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诗人知道没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儿,但还是存着最后一丝希望,希望春天的使者黄鹂知道春天去了哪儿。 黄鹂不停地鸣叫,但是诗人又无法理解,这让诗人无比惆怅、遗憾。蔷薇花开,说明夏天已经到来了。诗人这时才真正明白春天已经走远了, 确实寻不到、追不回了。深切表达出诗人对春天逝去的痛惜之情。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鸟婉Leabharlann 地鸣叫。借着风势。因,凭借。
《清平乐》
春天去哪里了呢?没有留下任何踪迹,只留下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去了哪里,一定唤它回来,与我同住。没有人知道春去了哪里,或许可以问一问黄鹂,黄鹂鸟的啼声千回百转,可惜无人能解,它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清平乐》
宋 黄庭坚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春去自应无觅处,可怜多少惜花人。 ---王安石《惜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李煜《相见欢》
核心关键
思考探究
核心关键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离去;下片惜春无踪迹可追寻。诗人用笔委婉曲折,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试着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技巧
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惜春之情。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课后练习
面对春天的离开,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试着用抒情化的语言写下来。
谢谢观看
《清平乐》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诗人知道没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儿,但还是存着最后一丝希望,希望春天的使者黄鹂知道春天去了哪儿。 黄鹂不停地鸣叫,但是诗人又无法理解,这让诗人无比惆怅、遗憾。蔷薇花开,说明夏天已经到来了。诗人这时才真正明白春天已经走远了, 确实寻不到、追不回了。深切表达出诗人对春天逝去的痛惜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共27张PPT)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方法领会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词人将景和情奇妙相 连, 借助于水美山美,表达了词人对好友的不舍和美好祝福。这是什么方法?
借景抒情
把逼真的感情融入到外界景物中,既含蓄又极富感染力。
方法领会
你还能说出这种借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古诗词吗?
句析:作者嘱咐友人如果能赶上江南春光,一定要与 春光同住。
“春”字有什么含义? “春”不仅指美丽温暖的春天,还指的是幸福美好 的生活。作者希望朋友和春天在一起,其实是在表达 什么情感?
下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 那边? 眉眼/盈盈处。
墙角的三角梅 凝聚着汗水的操场Fra bibliotek柔然的草坪
散发芬芳的七里香
笔直的跑道
总是落不完树叶的大树
喧嚣的教室……
最深最真的祝福: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上阙: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找一找词中写景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想一想 美在哪里?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句析:这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用女子 的眉眼来赞美山水的秀丽。 女子也暗指思念鲍浩然的远方的爱人,暗 示友人回家的心情很迫切。
眉眼盈盈处。
下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万和春住。
词中的离情别绪表现在哪里呢?用横线画 出有关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方法领会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词人将景和情奇妙相 连, 借助于水美山美,表达了词人对好友的不舍和美好祝福。这是什么方法?
借景抒情
把逼真的感情融入到外界景物中,既含蓄又极富感染力。
方法领会
你还能说出这种借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古诗词吗?
句析:作者嘱咐友人如果能赶上江南春光,一定要与 春光同住。
“春”字有什么含义? “春”不仅指美丽温暖的春天,还指的是幸福美好 的生活。作者希望朋友和春天在一起,其实是在表达 什么情感?
下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 那边? 眉眼/盈盈处。
墙角的三角梅 凝聚着汗水的操场Fra bibliotek柔然的草坪
散发芬芳的七里香
笔直的跑道
总是落不完树叶的大树
喧嚣的教室……
最深最真的祝福: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上阙: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找一找词中写景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想一想 美在哪里?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句析:这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用女子 的眉眼来赞美山水的秀丽。 女子也暗指思念鲍浩然的远方的爱人,暗 示友人回家的心情很迫切。
眉眼盈盈处。
下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万和春住。
词中的离情别绪表现在哪里呢?用横线画 出有关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积累背诵汇总课件PPT
第8课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 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 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 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 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 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 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第8课 匆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 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 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 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日积月累一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日积月累二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人看到了,听到了,又 感受到了哪些景物的存在?
在诗中圈划出来吧。
庭院 树 露水
月光 乌鸦 桂花
庭院中铺满了月光,像撒了一层白霜 一样,树上的乌鸦已经休息了,露水悄无 声息地打湿了桂花。
这幅画面给大家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 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 染了一种清幽、寂静、 凄凉的气氛。
牵牛星喝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 相望。织女深处纤纤素手拨弄 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 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 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 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一 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从这几句诗中,你看到 了一个怎样的织女,圈画出 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三字蕴含着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 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 得个终日勤劳作,终日意悬悬,终日不成章。“泣”的本义是眼泪,特 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涕”也是眼泪。“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 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织 女泪。这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塑造织女相思之苦。那泪如雨下的神态, 就是织女相思成痴最好的表达。
寒食节这天老百姓们都不 能用火,吃的都是冷食。 可皇宫贵族却灯火通明, 吃香喝辣的,老百姓们又
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讽刺
《寒食》因为只是描绘了几种景象,没有直接 抒情的语句,所以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自古就有 不同的观点。
《寒食》写成之时,皇帝唐德宗刚刚即位。唐德宗试图将国家 恢复到盛唐大一统的气象,而韩栩这首《寒食》诗正是这一气象的 诗意再现,所以深受德宗皇帝的激赏。在他即位的这一年(建中初), 中书省两次送来知制诰的人选,都被德宗否定了,独独看中了闲居十 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韩翃,凭的就是这首诗。皇帝的制语一 般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寒食》诗 恰恰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PPT部编版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劝君更尽一杯酒
更尽:再喝完。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古关名。今甘 肃敦煌西南。 故人:老朋友。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交 情深厚的老友了。
思考: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这两句写离别之情。诗人劝朋友再喝一杯,其中 既有将离别时间再拖后一刻的小小期待,也有对 朋友一路远行的关切与惦念,还带着对未知前途 的一份深挚祝愿。诗人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 话语中,增添了感人的力量,也使这两句诗成为 千古传诵的名句。
想一想:依依”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既写 出了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出士兵对家乡的 眷恋之情。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来:归来。 思: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下雪。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两句写归来时的景致。眼前的万物肃杀之象与士兵历 经战场生死后安然归来的现实形成对比,以哀景写乐情, 衬托出士兵内心的欣慰。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共160篇。 《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 目无诗,不计算在内)。 《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并普遍运用“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
感受诗词。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从前,指出征时。 矣:语气助词,用在句尾,和“了”相同。 往: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考:什么样的杨柳才会“依依”?
劝君更尽一杯酒
更尽:再喝完。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古关名。今甘 肃敦煌西南。 故人:老朋友。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交 情深厚的老友了。
思考: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这两句写离别之情。诗人劝朋友再喝一杯,其中 既有将离别时间再拖后一刻的小小期待,也有对 朋友一路远行的关切与惦念,还带着对未知前途 的一份深挚祝愿。诗人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 话语中,增添了感人的力量,也使这两句诗成为 千古传诵的名句。
想一想:依依”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既写 出了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出士兵对家乡的 眷恋之情。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来:归来。 思: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下雪。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两句写归来时的景致。眼前的万物肃杀之象与士兵历 经战场生死后安然归来的现实形成对比,以哀景写乐情, 衬托出士兵内心的欣慰。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共160篇。 《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 目无诗,不计算在内)。 《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并普遍运用“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
感受诗词。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从前,指出征时。 矣:语气助词,用在句尾,和“了”相同。 往: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考:什么样的杨柳才会“依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课件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年过半百、
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 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再次被起用为相,他 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 的。在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难免将忧 郁、伤感、消沉之情融入字里行间,我们也更能理解 作者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的深深眷恋之意了。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吹绿
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 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 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这两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 时间一草长莺飞的春天。他看 到春天满眼的新绿,想到春去 还会回来,而自已却归乡无期, 思乡的愁绪如春天的绿草一样 生长、蔓延。当春风吹绿长江 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 了乡愁。
认为“间”应读第四声的人认为:从字义 上来看“间”在此处应该是“间隔”的意思, 句意是金口和瓜州这两个地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长江隔开。
钟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 瓜洲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 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这两句写眼前景象,却饱含深情。 所乘之船就在瓜州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 可见时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是十分浓厚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 为鲜明的形象,既有色彩又有动感, 极其传神。“绿”形容词活用作动 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
这是一首思念故乡的诗, 诗人借景抒情,借身边的 “山水,春风,明月”来表 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诗背诵 1.《采薇》(节选) 2.《送元二使安西》 3.《春夜喜雨》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江上渔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课件
诗意与结构
情 景
昔往:杨柳依依 ——不舍
战 争
交
之
融 今来:雨雪霏霏 ——悲凉 祸
诗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 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 心伤感满腔悲,我的悲痛没有人能够体会!
下列关于《采薇》一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从内容看,写的是戍役将士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 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jìnɡ jù
野 径②云 俱 黑 , 江 船 火 独 明 。 zhònɡ
晓 看 红 湿 处③, 花 重④ 锦 官 城⑤。
注释
①〔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 生长。
②〔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③〔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
的地方。 ④〔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
饱满沉重的样子。 ⑤〔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
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
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
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 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叫“赠别”,
家。王维精通诗、书、画、音 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
乐等,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 又名“渭城曲”。这首诗大约作于安
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史之乱前,元二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
有“诗佛”之称 。代表诗作有 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
红花红艳欲滴情态
理解与感悟
送别时间 送别天气 清新明朗的送别环境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别的地点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送行时惆怅、难舍
劝了多次 写眼前之景
写想象的情景 深厚情谊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句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既不写饮酒的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 是借酒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精美课件(共45张PPT)
题解
早春: 点明季节。 呈: 恭敬地送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他在同族兄
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 外郎。
诗文朗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文解读
京城的街道。
京城的街道上,细细 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春雨润滑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远看草色青青,近看
赏析
这首诗刻画细腻,准确地捕捉到了初春小雨的细滑 润泽和青草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清新之美感,所以后 两句的赞美就在意料之中了。
层次梳理
主旨归纳
描写对象,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 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和赞美之情。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将象征大地回春 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 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表达了作 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后两句诗人为什么说早春的“草色”要 远比皇城的处处“烟柳”好呢?
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 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 勃勃生机,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 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 惹人喜爱了。
写作背景
韩愈写此诗时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 他一生所做最大的官,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 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 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为此,穆宗皇帝把他 从兵部侍郎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 声名大振;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也卓有建树。因 此,虽然年近花甲,还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思考交流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描绘了怎样的美景?
早春 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雨后春草初生的景象。
古诗词诵读:第7课游园不值课件(共27张PPT)
2.诗中理
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句子是 “____春__色___满__园__关__不__住___ , __一__枝__红__杏___出__墙__来_____”。 读了这两句诗,我想象到的情景是:_园__子__里___春__意__ _正___浓__,__一__枝___红__杏__探__出__墙___头__,__正__在___向__人__们__炫___耀__着__春__ _天___的__美__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说明了“_新__生__的__美__好___的__事__物__是___封__锁__不__住___、 _禁__锢__不__了__的____”的道理。像这样富含哲理的诗句还有苏 轼的“示_例__:___不__识__庐__山___真__面__目__, _只__缘__身___在__此__山__中_______”。
诗文大意: 大概是不想让青苔上落下木屐的痕迹 吧,敲了半天门也不见有人来开门。
诗人对园主人的猜想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显出动作很轻
显出环境幽僻、冷清
喜爱、珍惜眼前春景
有所期待
访友不遇
失望遗憾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来。
诗文大意: 可是满园子的春色却不是一道门能够 关住的,正有一枝红艳的杏花伸出墙 头来。
注重描写检:查注学重生描的写自可以读让情文况章,更纠加正生发动形音象错。误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描 写性的材播料放,课如件人,物展形象示、诗景句色的描注写音等和,通解过释描,写引来导表学现生主题初和步中了心解思词想意。。
突出中心指:名在学选生择朗材读料时课,文要,明其确他文学章生的中认心真思听想读,,并互围相绕中纠心正思读想音来和组停织材顿料。。这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共31张PPT)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谈话导入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谈话导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谈话导入
卜算子: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 如渔歌子 、蝶恋花、菩萨蛮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在 这首词中“卜算子”这个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题目。 之:往,去。 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初读感知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 皋(现属江苏南通如皋)人,宋代词人, 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宋仁宗时中进 士,宋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其词构思 新颖,用语佻巧,不落俗套。
初读感知
主要作品: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临江仙·离杯》 《高阳台》等。
感悟体会
(二)“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1.“眉眼盈盈处”这句怎样理解?这是什么地方?这句话 说明鲍浩然的家乡美在何处?
浙东——鲍浩然的家乡。 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山清水 秀,秀丽如画,这样一幅美景怎能不令人心神愉悦!
感悟体会
2.读这两句,思考:这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初读感知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 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 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 为远山,这里反用。
初读感知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才始:方才。
借景抒情;一喜一悲。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谈话导入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谈话导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谈话导入
卜算子: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 如渔歌子 、蝶恋花、菩萨蛮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在 这首词中“卜算子”这个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题目。 之:往,去。 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初读感知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 皋(现属江苏南通如皋)人,宋代词人, 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宋仁宗时中进 士,宋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其词构思 新颖,用语佻巧,不落俗套。
初读感知
主要作品: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临江仙·离杯》 《高阳台》等。
感悟体会
(二)“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1.“眉眼盈盈处”这句怎样理解?这是什么地方?这句话 说明鲍浩然的家乡美在何处?
浙东——鲍浩然的家乡。 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山清水 秀,秀丽如画,这样一幅美景怎能不令人心神愉悦!
感悟体会
2.读这两句,思考:这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初读感知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 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 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 为远山,这里反用。
初读感知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才始:方才。
借景抒情;一喜一悲。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课件PPT完美版
主题: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 连,通过“送春归”和“送君归”,把“惜春”与“惜别”联系在一起,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又表现了词人的美好情怀。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
[唐]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好像懂得物候季节,降临在 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 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 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 上渔船。明早再看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带露的鲜花必将开满锦官城。
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红色的杏花已经探出墙来。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我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回去。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宋]范仲淹
如今归家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明早再看被雨水打湿的花丛,带露的鲜花必将开满锦官城。
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望到意外之惊喜。诗歌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 春天归去又没有踪迹,有谁知道呢?除非
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主题:这首词描写了清泉寺优美的风光和环境,先是描写早春时节的景色,明媚清新,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联想人生的际遇,发出人生
抑的生机,也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也可以老当益壮的感叹,表现出词人不服衰老、执着生活、豁达乐观的心境。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 我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回去。
译文:好雨好像懂得物候季节,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
[唐]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好像懂得物候季节,降临在 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 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 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 上渔船。明早再看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带露的鲜花必将开满锦官城。
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红色的杏花已经探出墙来。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我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回去。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宋]范仲淹
如今归家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明早再看被雨水打湿的花丛,带露的鲜花必将开满锦官城。
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望到意外之惊喜。诗歌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 春天归去又没有踪迹,有谁知道呢?除非
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主题:这首词描写了清泉寺优美的风光和环境,先是描写早春时节的景色,明媚清新,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联想人生的际遇,发出人生
抑的生机,也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也可以老当益壮的感叹,表现出词人不服衰老、执着生活、豁达乐观的心境。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 我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回去。
译文:好雨好像懂得物候季节,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游园不值》优秀公开课ppt课件
扫兴、失望、失落、埋怨、不讲交情、 不够义气,小气··········
诗人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本
来是十分扫兴,无意间抬起头,却发 现了······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满园的春色是关也 关不住的,看,一枝粉 红的杏花已伸出墙头来 了。
思考: “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
小 结: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开。”
诗人虽然“游园不值”,但已从“一枝红 杏”
看到了“关不住”的春天,这充满勃勃生 机
的浓浓春意让诗人赞叹不已。
小扣柴扉久不开
我轻轻地敲柴 门,敲了很久也不 见主人来开门。
• 思考:
• 现在同学们明白为什么“小扣柴扉久 不开”了吧,你们能用“因为······所 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这样 的句式回答吗?
思考: 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却碰了
个钉子,你们想,他此时的心情 如何?
给诗人带来的是什么心情?
快慰、惊喜、感叹·······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逢,遇到 游园未遇到主人,
游园不值
不能进去观赏
·
爱惜 【宋】叶绍翁
应该
木底鞋 踏坏 绿色的苔藓
应怜屐齿印苍苔,
·轻轻·地敲· ·柴门· · ·
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 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
小扣柴扉久不开。 这翠绿的苔藓。
·· ··
春色满园关不住, 满园的春色是关也关不住 的,一枝红杏已伸出墙外
诗人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本
来是十分扫兴,无意间抬起头,却发 现了······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满园的春色是关也 关不住的,看,一枝粉 红的杏花已伸出墙头来 了。
思考: “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
小 结: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开。”
诗人虽然“游园不值”,但已从“一枝红 杏”
看到了“关不住”的春天,这充满勃勃生 机
的浓浓春意让诗人赞叹不已。
小扣柴扉久不开
我轻轻地敲柴 门,敲了很久也不 见主人来开门。
• 思考:
• 现在同学们明白为什么“小扣柴扉久 不开”了吧,你们能用“因为······所 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这样 的句式回答吗?
思考: 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却碰了
个钉子,你们想,他此时的心情 如何?
给诗人带来的是什么心情?
快慰、惊喜、感叹·······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逢,遇到 游园未遇到主人,
游园不值
不能进去观赏
·
爱惜 【宋】叶绍翁
应该
木底鞋 踏坏 绿色的苔藓
应怜屐齿印苍苔,
·轻轻·地敲· ·柴门· · ·
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 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
小扣柴扉久不开。 这翠绿的苔藓。
·· ··
春色满园关不住, 满园的春色是关也关不住 的,一枝红杏已伸出墙外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部编版
“诗圣”,他创作的诗歌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绝句》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石壕吏》《潼 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等诗,皆为人传诵。
第三页,共35页。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经 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后,终于来到成都定居。这首
第十五页,共35页。
大地干旱,人们盼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悄悄地来了,它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雨时 ——
盼望着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十六页,共35页。
我们刚刚读懂的雨,在诗中浓缩成一个字— —( )。好刚才我们读懂的诗人的内心,在 诗中也浓缩成一个字——( )。让喜我们感受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按照节奏,诵读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重点字词
呈:恭敬地献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张籍在同族兄弟
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 绝胜:远远胜过。
春了,远远胜过那烟柳满城的 这是对早春美景的抒情。
小雨——草色——春好处——烟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人认为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是什么时候?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暮春之景。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天街小雨润如酥”写出了春雨哪些惹人喜爱之处?
春雨细密、滋润、顺 滑,润泽万物,带来生机, 空气清新,使人倍感舒适。
这是对早春美景的抒情。诗 人把早春与暮春的景色进行对比, 体现出早春草芽初萌时景色的可 爱,及作者对这种景色的赞美和 喜爱之情。
第三页,共35页。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经 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后,终于来到成都定居。这首
第十五页,共35页。
大地干旱,人们盼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悄悄地来了,它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雨时 ——
盼望着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十六页,共35页。
我们刚刚读懂的雨,在诗中浓缩成一个字— —( )。好刚才我们读懂的诗人的内心,在 诗中也浓缩成一个字——( )。让喜我们感受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按照节奏,诵读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重点字词
呈:恭敬地献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张籍在同族兄弟
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 绝胜:远远胜过。
春了,远远胜过那烟柳满城的 这是对早春美景的抒情。
小雨——草色——春好处——烟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人认为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是什么时候?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暮春之景。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天街小雨润如酥”写出了春雨哪些惹人喜爱之处?
春雨细密、滋润、顺 滑,润泽万物,带来生机, 空气清新,使人倍感舒适。
这是对早春美景的抒情。诗 人把早春与暮春的景色进行对比, 体现出早春草芽初萌时景色的可 爱,及作者对这种景色的赞美和 喜爱之情。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
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 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 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萧萧细雨 中啼叫。
谁说人生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
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 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 流逝。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春夜喜雨》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 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 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 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 城必将繁花盛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 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 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 柳满城的春末。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 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 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浣溪沙》
想一想
交流讨论: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给人怎样的启示?
(8)“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了什 么修辞?有何表达作用?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想一想
交流讨论:
(9)《浣溪沙》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 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 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 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 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 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 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 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 的蔷薇。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选读内容
古诗词诵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根据内容不 同,《诗经》可以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采薇(节选)
薇:野豌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早春呈水部张 十八员外
韩愈(768-824),字退之。 唐代文学家。世称韩昌黎,倡 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 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 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 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译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写作背景
王安石任宰相,他一心想为黎民百姓谋福,大刀阔 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却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最后皇帝对 王安石失去了信任。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 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皇帝又 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岁的王安石又背上了 沉重的行囊,拖着早已疲惫的身子从钟山出发去京赴任。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 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前,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 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开始流亡生活。后来在 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这 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 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 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 开的世界。
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悄悄地来了,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雨时(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盼望着(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 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 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 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回 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 收卷诗书,我高兴高光得快要发狂!白 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 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我仿佛 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 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译文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 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泊船瓜洲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 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神宗时任 宰相,实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唐宋八大家” 之一。今有《王文公 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千百年来,这首词像他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一样,不知给 了多少身受挫折的人以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行的信心, 就是在今天,读了也让人倍受鼓舞。
清 平 乐
黄 庭 坚 (1045-1105) , 字 鲁 直 , 号 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 西修水)人。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 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后因 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 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 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 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 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 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 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 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 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游 园 不 值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 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 安(今福建建瓯)。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长 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刚刚把春天送走, 又要送你归去。要是到 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 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浣溪沙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 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 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 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 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 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 逝啊!
赏析
《浣溪沙》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年)被贬黄州期间所 作。词的上阕写景,同时也烘托了自己被贬黄州的凄凉环境 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均是实写。他从眼前的 “溪水西流”悟出: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重来 吗?于是下阕转入抒怀,集中表现了他虽处困境,仍力求振 作精神。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 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 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江 上 渔 者
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范文 正公集》。他写的《岳读课文 扫清障碍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
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 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 墙外来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北宋 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 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 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 《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 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 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 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 /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 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 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 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 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