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登革热培训登革热主题讲座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
1.发热: 急起 (80%) 高热 39~41℃ 短程 2~7天
不规则热或双峰热:退1~2天,再发热。
伴发毒血症状:
• 骨、关节、头、肌肉痛 程度重,又叫断骨热(breakbone fever) 发热后出现,可持续数周 四肢,关节及脊背
• 极度疲乏,消化道症状
• 颜面、颈、胸背充血
2.皮疹——多型性、阶段性
怎样预防登革热




适当丢弃空瓶
的 地
子、空罐子

怎样预防登革热
注意个人防护:
睡觉的时候要挂蚊帐、点蚊香 出门郊游要穿长袖衣裤 涂防蚊来自百度文库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登革热类似 症状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沒積水器,就沒有病媒蚊孳生源
谢谢!
六、并发症
• 急性血管内溶血最多见 • 其他:
心肌炎、肝、肾损害、眼部病变等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动态红细胞压积
其它有用检查: 肝功能、尿常规
2.血清学 补体结合试验 1/32 凝集抑制试验 1/1280 特异IgM抗体检测
双份血清:4倍增高确诊意义 3.分子生物学检测 核酸杂交、RT-PCR
三、流行病学
•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 传播媒介 -伊蚊
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省
伊蚊
白蚊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
• 易感性:
新流行区:均易感
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
感染后免疫力:
同型:长期
其它型:短期交叉保护性免疫
流行情况
• 1779年首次报道 • 200年来,在热带各国流行:超过100个国家
•感染性疾病: 流感、麻疹 、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
•非感染性疾病:药物疹、自身免疫性 疾病等。
九、治 疗
1.一般治疗:防蚊隔离至完全退热 2.监测:血压、尿量、血常规等。 3.抗病毒: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
最重要的治疗:对症治疗:
• 高热: 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
• 脱水: 及时补液,但不滥用静滴
• 严重毒血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
4.病毒分离 确定血清型 可用细胞或蚊子分离 早期血标本 较困难和危险
七、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区,流行季节 非流行区:有无流行区旅游史
• 临床特征: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 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
•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疾病监测 血清学: 临床诊断 病毒分离:感染血清型
八、鉴别诊断
发热伴皮疹性疾病:
早期:
皮肤充血
第3~6天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猩红热样
分布于躯干、四肢,但手掌及脚底无 持续3~4天,不脱屑
血小板过低: 瘀点
3.出血:5~8病日,
25%~50%有不同程度或部位出血。
4.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肝肿大。
△轻型:低热,疼痛轻,皮疹少, 淋巴结肿大,病程短,常被忽视。
△重型: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3~ 5天后突然加重,出现:脑膜脑炎, 严重出血
• 我国1938年后近35年无本病流行
78年 79年 80年 86年 88年 90年 91年 93年 96年 99年 02年
我国近年登革热流行情况
佛山
4型
广州、中山市
1型
海南 、广东、 广西 3型
海南
2型
海南
2型
广州、佛山
4型
广州
1型
广州、佛山
2、4型
番禺
1型
中山
2型
广州
流行特征:
• 地理分布-地区性 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
发病前一天至 第五天为病毒 血症期
怎样预防登革热
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 所以,预防是防制登革热的关键 措施。
环境治理,是预防和控制登 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爆发流行的一 个有效手段,需要持之以恒。
怎样预防登革热
翻缸倒罐,消灭一切蚊子幼 虫的孳生地。
要注意盖好 储水容器
花盆及水生植物每 星期至少换水一次, 切勿让花盆底盆积水
一、简况
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
发热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 突起发热、骨关节肌肉痛、疲乏 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
根据是否存在同时存在的血液浓 缩和血小板减少
• 登革热:典型、轻型、重型
•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征
二、病原学
结构: 单股正链RNA
抵抗力: 不耐热及消毒剂 培养: 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 血清型: 4型(1-4),抗原特异性不同
• 出血:
止血药,输新鲜血
• 脑型: 脱水剂,激素
十、预 防
• 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 不足以控制
• 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防蚊、灭蚊 • 预防接种:疫苗在试验阶段
带毒斑蚊终身带 病毒至死方休
健康人
人感染病毒约3-14天 (通常5-8天)潜伏期
开始生病
病毒在蚊体 內大量增殖 8-12天后可 传给人
• 季节性 夏秋、雨季,5~10月
• 一定流行方式
突发性,集中发病特点; 周期性
发病机制
病毒 单核巨噬细胞
病毒血症 第二次病毒血症 抗原抗体复合物
淋巴结肿大
潜伏期、 产生抗体
骨、关节痛 发热等毒血症状
激活补体
血管通透性↑
骨髓抑制
皮疹、出血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3-15天,5-8天多见 分典型,轻型,重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