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完全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类完全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
一、考点分析:
近几年的高考,碰撞问题是高考试题的重点和热点,同时它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选修3-5模块之所以频频考察此类问题,是因为它所反映出来的物理过程、状态变化及能量关系,能够全方位地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
碰撞问题,由于碰撞时相互作用力“时间短、变化快、量值大”,外力远小于内力,所以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碰撞问题中,完全非弹性碰撞是一种特殊的碰撞情况:形变完全不能够恢复,机械能损失达到最大,遵从动量守恒定律,还具有碰撞双方碰后的速度相等的运动学特征,而且是弹性碰撞所必经历之过程,可以说其个性极为突出。虽然近三年高考中主要考察弹性碰撞,但是鉴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殊性,二轮复习可以针对性的加强这方面内容的研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完全非弹性碰撞在碰撞过程中的个性特点。
(2)了解类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常见物理模型。
(3)能用动量、能量观点综合分析类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慢镜头”体验一维碰撞过程中形变量与能量的演变过程,关注完全非弹性碰撞速度相等的运动学特征,感受碰撞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的能量特点。并将结论推广到一般模型的类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类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的研究,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重点:
(1)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的的运动学特征和能量特点。
(2)类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的能量转化分析。
四、教学用具:
ppt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碰撞问题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碰撞现象是物理学中极为常见的物理现象,大到宇宙中的天体,小到微观粒子,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碰撞现象无处不在。碰撞问题也是形形色色、繁杂多样,其中有一类问题个性鲜明,特点突出,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这一类型的问题: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及类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
2、进行新课
一、碰撞过程回顾
从系统碰撞过程中是否有动能损失可以将碰撞问题分成两大类: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碰撞的全过程:
最简单的弹性碰撞模型(一静一动):
以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1、速度为v的小球A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面弹性
碰撞为例:
【讨论1】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有哪些? (1)运动学特征:___________;
(2)动量特征:___________;
(3)能量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1)运动学特征:碰后两者速度相等;
(2)动量特征:系统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3)能量特征:小球形变最大,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
二、类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相关模型
【讨论2】常见类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请分析计算: (1)子弹打击木块模型: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子弹(可以看成质点)以速度v 0击中放
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B ,恰好未穿出,设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阻力恒为f ,求木块的长度?
(2)弹簧模型:
如图所示,小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固定在轻质弹簧的两端,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现给A 以向右的水平速度v 0,求两物体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3)滑板模型: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的左端,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让m 获得向右的速度v 0,若小物体最终没有从长木板上滑落,两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长木板的长度至少是多少?
v 1
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
(4)曲面模型: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光滑曲面滑块,质量为M 。现有一大小忽略不计的小球,质量为m ,以速度v 0冲向滑块,并进入滑块的光滑轨道,设轨道足够高。求小球在轨道上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解:设相应的临界状态的速度为v : 由动量守恒(或水平方向动量守恒):v m mv )0M +=(
由能量守恒:=+-2
202
121v m mv )(M
上述四个模型,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较为常见,从形式上看完全不同。通过刚才的分析与计算,请同学们总结其中的共性和差异。
共性:速度相等,系统动量守恒或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动能损失最多,均为类完全非弹性碰撞;
个性:损失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情况不同;
我们将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守恒或在某一方向动量守恒,
而且题目所求的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具有这样特征的问题称之为类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相应的物理模型称之为类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
三、类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组合模型
【讨论3】组合模型的处理
1、一质量为2m 的物体P 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 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 ;bc 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 和bc 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 的木块以大小为v 0的水平初速度从a 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返回后在到达a 点前与物体P 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木块在ab 段受到的摩擦力f ; (2)木块最后距a 点的距离s.
解:(1)设木块和物体P 共同速度为v ,两物体从开始到第一次到达共同速度过程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
2m)v (m mv 0
+=
①
fL mgh 2m)v (m 21
mv 2
12
20
+=+-
②
由①②得: ③
(2)木块返回与物体P 第二次达到共同速度与第一次相同(动量守恒)全过程能量守恒得:
)2(s -L f 2m)v (m 21
mv 2
12
20
=+-
④
f
m mv )(+=
∴M M L 22
g m v h )(+=∴M M 22
)
(m mv m
p +=∴M M E 22
0g
m v μ)(+=
∴M M L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