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 第一节 电流

合集下载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1.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1.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1.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是学生对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的初步接触。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热、光、声等物理现象,但对电的了解还较为有限。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力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电流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开始了对电流概念的讲授。首先,我向学生介绍了电流的定义,即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然后,我讲解了电流的产生原理,如摩擦起电、化学反应等。在此过程中,我注意运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语言,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电流的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电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讨电流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了各自的想法,增进了对电流应用的了解。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电流的产生、电流的方向以及电流的测量方法。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实验和探讨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提高了他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我强调电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学习电流的意义。同时,我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让学生加深对电流概念的理解。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总结后,我布置了课后作业。作业包括解答一些与电流相关的问题,以及观察生活中与电流相关的现象。通过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案例中,我以生活实例引入电流的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的形成,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电流的本质。在探究电流大小的影响因素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在讲解电流单位时,我结合历史背景和科学家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流的概念、形成及单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电流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为后续电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引导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培养他们诚实守信、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通过介绍电流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人类进步贡献力量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意识到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电流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电流的定义、形成原理和电流的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A)以及电流的单位换算,使学生掌握电流的计量方法。
3.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电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动机、电灯等,强调电流的实际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电流的知识,如电流的定义、形成原理、单位等。
2.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分析等,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1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1
4.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等知识涉及实际应用,学生需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导入式教学,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形成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流的形成、测量方法,以及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1.电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掌握电流的方向规定及其物理意义。
2.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掌握电流单位的换算,理解电流大小与电荷量、电荷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简单电路中的电流分布。
3.结合问题解决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电流知识的掌握,并及时进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4.应用拓展:以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为例,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暖器、电解水等,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总结反馈: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课堂小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6.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拓展题目,鼓励学生深入探究电流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等,理解电流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定义及单位,了解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并能正确读取电流表的示数。
3.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
4.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知道电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调查电流在家庭电器中的应用,了解不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电流大小,并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4.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举例说明电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如电热水器、电磁炉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5.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电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认为如何合理使用电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讲授新知
1.电流的概念:讲解电流的定义,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A),并强调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2.电流的方向:介绍电流的方向规定,让学生了解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测量:讲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读取电流表的示数。
4.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
-设想一: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如手机充电时的电流,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何关系。
-设想二:在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电流的直观认识,突破教学难点。
-设想一:利用电流表进行电流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流的存在,加深对电流概念的理解。
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1电流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1电流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1电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方向以及电流的测量工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和方向。

2. 培养学生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和方向。

难点:电流的测量和电流方向的确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学具:电流表、导线、开关、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灭,引出电流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和方向。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示例,讲解电流的测量方法,如何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并记录实验数据。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安培)电流的方向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流的概念和单位。

答案: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2. 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答案:将电流表与电路串联,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根据电流表的读数,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可以布置一些课后实验,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进一步加深对电流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电流的方向。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流的测量方法1. 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表,在使用时,应将其与电路串联。

电流表的正接线柱应接在电路的正极,负接线柱应接在电路的负极。

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电流表指针将反转。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4.1 电流(共32张PPT)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4.1 电流(共32张PPT)
量程为 0 ~ 0.6 A 电流表的电路符号
调零螺母 正接线柱
量程为 0 ~ 3 A
+A-
2.电流表的连接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必须正确选择量程. (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以下电路中,电流表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A )
A1
A2
A3
L1
L2
L3
课堂小结
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表示电流的大小
两个量程
结构

三个接线柱

电流表
串联在电路中
使用
“+”进“﹣”出 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测量
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
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各处相等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 流之和
课堂训练
1.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B ) A.使用前如果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指在表盘上的“0”点,要 先进行调零 B.电流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C.当电路中的电流不可预先估计时,要用试触的方法来选定 合适的量程 D.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A A
A B
A
A
C
D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 (2)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 (3)由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量程
0~0.6 A 0~3 A
分度值
0.02 A 0.1 A
请读出下列电流表的示数.
0.58 A
1.4 A
4.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 实验1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 (3)进行实验.
常见电流的大小

第1节 电流九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

第1节   电流九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
解析:实验中,在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为避免实验的特殊性,应选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 实验。
(2)用电流表测出A、B、C 三点的电流并记录数据后,下
一步应该做的是( B ) A. 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 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几组电流值 C.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 换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一组电流值
知识点1 认识电流
1. 物理意义: 表示电流的强弱。 2. 定义: 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
少来表示电流的大小。
3. 符号: I。
4. 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字
母 A 表示。 (2)比较小的电流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等。 (3)换算关系:1 A=103 mA,1 mA=103 μA。
若实验数据出现了各支路电流相等的情况,则由导致这 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来回答第(2)小题提出的问题。 2. 无论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还是探究并联电 路中电流的规律,既然找到了发生错误的原因,改进实 验就应该从原因入手,按正确的操作要求改进。
电流大小: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 面的电荷多少来表示电流的大小
针转过多少小格,电流的大小= 分度值× 小格数。
用试触法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方法一: 将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用另一个接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另一个接 线柱。 方法二: 将电流表的较大量程接入电路中,通过快 速闭合和断开开关的方法进行试触。
量程的选择原则: (1)若电流表指针指示的刻度在较小量程范围内,
(2)有三个接线柱,分别是“-”“0.6”和“3”。“-” 是负接线柱,“0.6”和“3”是两个“+”接线柱。
3. 电流表的使用
使用规则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精品课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精品课教案
在动手做,测量电流中,学生有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导致指针翻转或读出负值,接线完成后闭合电路发现小灯泡不亮并且电流表无示数,接线完成后闭合电路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偏转极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巡视时强调(1)进行接线时开关必须是闭合状态(2)闭合开关前一定要检查电路。由于实验用电流表量程为-1~3A和-0.2~0.6A,有些实验组会读出负值,这是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错误,总结经验。部分电路由于实验器材接触不良而实验失败,这要求教师在开设实验课前进行器材的检查和维修。
(3)课堂练习:电流表的读数
(4)阅读电流表说明书,思考讨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完成PPT填空。
(5)课堂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流表的使用和连接
3、动手操作 测量电流
(1)设计并展示自己的电路图
(2)分组实验,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教师强调检查电流表是否正确连接,巡视各组进度及出现的问题
(3)进行实验,记录并展示各小组数据,整理实验器材
(2)电流的符号、单位、换算
自主学习教材52页,
课堂练习:填空 电流的符号、单位、换算
(3)多媒体展示常见电流值,指导学生了解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值。
2、自主观察 认识电流表
(1)观察电流表的结构,思考这些结构的用途。
总结:电流表的刻度盘、指针、符号、调零螺母、接线柱及其作用。
(2)思考电流表的读数方法。总结:①根据接线确定所选用的电流表量程;②根据所选用的量程确定电流表分度值;③观察指针偏转的格数确定示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电流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 电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以及电流的测量工具。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 电流的单位:安培(A),1A=1C/s。

3.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使用电流表时应串联在电路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电流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电流的概念的理解,电流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引发学生对电流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电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测量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电流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流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安培(A)电流的换算关系:1A=1C/s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通过一个电阻为3Ω的电阻和一个电阻为4Ω的电阻。

答案:通过欧姆定律,I=U/(R1+R2)=6V/(3Ω+4Ω)=1.2A。

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灯泡和一个电流表。

已知电源电压为6V,灯泡的电阻为8Ω。

答案: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灯泡中的电流,I=U/R=6V/8Ω=0.75A。

教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1. 电流(共45张PPT)

教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1. 电流(共45张PPT)

比一比
1、256kV= 2.56×105 V
2、220mV= 0.22 V
常见的几组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一般为1.5V
•常见的几组电压值
蓄电池每个2V
•常见的几组电压值
对人体的安全 电压: 不高于36V
常见的几组电压值
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
生活用电的电压一般是220伏
电警棍的电压也能达到几万伏
1、电压是形成______的原因能 推动电荷____移动。 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_____V,家 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V. 3、电压表要与用电器_____,电流 要从_____流入,从______流出.
4、关于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 中不 正确的是 ( ) A、 要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B、 用电压表测电压时,量程要选 的 合适 C、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 电压表 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D、如果不能估计电压的大小,要 先用较大的量程拭触
水流 电流
一、电压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符号用U表示。 3、电压的单位是:
伏特,简称伏(V)
1kV =103V 1V=103mV
电源之父:伏特
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善于 思考、喜欢探求、勇于实践的他在青少年时期 就开始了电学实验,他读了很多电学的书,他 的实验超出了当时已知的一切电学知识。1800 年3月20日他宣布发明了伏打电堆,这一神奇发 明,对电学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伏特被称 为“电源之父”。后人为纪念这位著名的物理 学家,把电压的单位规定为伏特。
电鳗是鱼类中放电能力最 强的淡水鱼类,它输出的
电压有300V,有的甚至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电流 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电流 课件
第四章 第1节
电流(第二课时)
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如图电路
L2 b L1
c
a
猜一猜:闭合开关后,通过电路中 a、b、c三点的电流Ia、Ib、Ic间有什么 关系?
1、把电流表串联在a处,测出a处的电流Ia。 L2 L1
2、把电流表串联在b处,测出b处的电流Ib。
1、把电流表联在B、C处,测
出支路电流IB、IC,再测出干
路电流IA.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2、换上不同的灯泡,再做一次 实验(排除偶然性)。
L1
IB
L2
IC
IA
S1
电流
电流IA/A
电流IB/A
电流IC/A
次数 (干路电流) (支路电流) (支路电流)
1
2
把电流表串联在L1处,测出L1的电流I1。 L1 L2
8.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比 较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 其中不正确的是(B )
A. Ia=Id C. Ia>Ib
B. Ia>Id D. Id>Ic
9.在下图甲中,闭合开关后,通过灯泡Ll 的电流为0.5A,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 0.4A.试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用铅笔 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6. 如图(a)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 电流表的示数分别由(b),(c)两图读得,则电 灯L1中的电流是( D ) A. 0.8A B. 0.16A C. 0.52A D. 1.28A
7.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 中,为了测量并联电路流过灯泡L1 的电流,可采用的电路图是( B)
A
B
C
D
L2
L1
3、把电流表串联在C处,测出C处的电流IC。 L1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4.1 电流 课件 (共29张PPT)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4.1 电流 课件   (共29张PPT)

表A3测通过灯_L_1_、__L_2、__L_3_的电流。
A3
E
S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能正确测出L2电流的是( D )
-+
L1
L2
A
E S L1
E
L2
S L1
+-
B
L2 -
+
C
E S L1
E
L2 +
S
-
D
8.如右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后,a处 的电流是0.5A,那么b处的电流是0_._5_A, a
3、电荷量(用Q表示) (1)定义:电荷的多少
(2)单位: 库仑 符号:C 最小电荷 e=1.6×10-19C
1C相当于 6.25×1018个电子带的电量
4、电流的定义式:
4.常见用电器的电流 电子手表中的电流1.5-2μ A
I=Q/t
IA=1C/s
手电筒中的电流 0.2-0.3A 房间灯泡中的电流0.1-0.3A
2.电流方向 物理学中规定,_正__电__荷_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__相__反__。 电源外部: 正极——用电器——。负极 避雷针: 云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地 。
自学:
1、什么是电流?表示符号是什么? 2、电流国际单位是什么?表示符号 是什么?
3、各单位之间如何换算?
二、交流探究(师友探究 、教师点拨 ) (一)电流:
电流表测量对象的判断,流过某用电器的电 流也流过某电流表,则电流表测量该用电器 的电流,电流路径的判断用拆除法。
•练习
1.实验室用的电流表一般有分别标有_-__、_0_._6_和__3__的三个 接线柱,有两个量程,用0~0 .6安时,每大格为_0_._2_安,每 小格为0_._0_2_安;用0~3安时每大格为_1_安,每小格为_0_._1 安。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4.1电流的测量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4.1电流的测量

教案:教科版九年级物理——4.1电流的测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具体内容如下: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2. 电流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1安培等于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一库仑(C)。

3.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表,使用时应与被测电路串联。

4.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电流表的正接线柱应接在电路的正极,负接线柱应接在电路的负极;所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掌握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通过电流的测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电流的测量。

2.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电流表使用说明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各种电器,思考这些电器是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的,以及电流是如何流动的。

2. 电流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电流的概念,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3. 电流的单位:介绍电流的国际单位制——安培,以及电流的换算关系。

4. 电流的测量:讲解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以及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5.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讲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包括电流表的接线方法、量程选择等。

6. 示例讲解:以灯泡为例,讲解如何使用电流表测量灯泡的电流。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器的工作电流,并记录实验数据。

8.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流的数值,并填写实验报告。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一节电流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一节电流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书,提前指导学生预习第4章第1节电流相关知识。
2.辅助材料:准备电流定义、电流单位、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图片、图表以及电流实验操作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3.实验器材:准备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器材数量充足,性能完好,安全可靠。
4.实验探究(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电流测量实验,观察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5.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流的定义、计算方法、欧姆定律等核心知识,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6.课后作业(5分钟)
布置与电流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电流的定义及其单位安培(A)的理解;
-电流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实际应用。
通过实例讲解和图示,使学生深刻理解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2.教学难点:
-电流方向的理解,特别是电子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课后作业
课程名称:九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一节《电流》
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3)班
授课时间:第4周星期二上午第2节
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电路分析中,提升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电流的形成与作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5.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 电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电流”。

本节主要介绍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三种状态以及形成电流的条件。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的定义、电流的单位(安培)、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形成电流的条件(电压和自由电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以及形成电流的条件。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三种状态以及形成电流的条件。

难点:电流的形成原理,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源、灯泡、导线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电路是如何工作的?电流是如何流动的?2.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安培),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以及形成电流的条件(电压和自由电荷)。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如何偏转,解释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与电流相关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查学生对电流知识的掌握情况。

6. 板书设计:板书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三种状态以及形成电流的条件。

7. 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流的概念及其单位。

2. 解释电路的三种状态,并说明形成电流的条件。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知识讲解、实验演示、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电流的基本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辅导。

电流第1课时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电流第1课时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合作探究
(3)在第(2)问已经改动的基础上,若要测量通过A、B两灯的 电流之和,而且又只允许再变动一根导线中一个端点接线的位 置,应将导线 a (选填“a”、“b”或“c”)的一端改接在 电流表的 3 (选填“3”、“0.6”或“负”)接线柱上。
(4)在第(3)问已经改动的基础上,闭合开关,灯A、B正常发 光,如果实验时电路中a线断路,A灯的亮度 不变 (选填“变 亮”、“变暗”或“不变”)。
预习导学
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电流是表示电流快慢的物理量 B.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 D.电流的符号是I,单位可以毫安,也可以用微安
预习导学
测量电流 4.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需用 电流表 测量,电流表的符号 是。 (1)电流表的规格:表盘上有两排示数,分别对应两个测量范围: 0~0.6 A和 0~3 A。 (2)电流表的接线柱:有三个接线柱,分别是 “-” 、 “0.6” 和 “3” ,“-”是 “-” 接线柱,“0.6” 和“3”两个接线柱是 “+” 接线柱。
素养目标
1.通过视察灯泡发光明亮程度,间接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 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单位。
2.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3.经历电流表的使用,科学实验与探究中记录数据,养成严谨 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素养目标
◎重点:1.电流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方法。 2.电流表的使用。
通过任务驱动完成目标2、3的学习。
预习导学
(2) 电荷 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可以用1 s内通过某横截面的 电荷量的多少来描述 电流 的大小。 探究归纳:物理学中用 每秒 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 电荷量 的多少来表示电流的流的单位 (1)电流的单位是 安培 ,简称 (2)比较小的电流单位还有 毫安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4-1电流课件(20张)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4-1电流课件(20张)

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A2
A3
用电流表分别测电路 A1
各点电流:I1、I2、I3, 并做好记录
次 A点电 B点电 C点电
数 流/A 流/A 流/A
1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总结出串 联电2路中的电流规律吗?
B
A I1
I2 I3 C
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1=I2=I3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0.32A
0.58A
1.4A
2.在图甲中,闭合开关后,通过灯
泡Ll的电流为0.5A,通过灯泡L2的电 流为0.4A。试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
实物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一、认识电流 二、测量电流 三、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2、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等于
什么是电流
1.电流的形成: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 2.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电流流通的途径: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 还有毫安(mA)、微安(µA)
3、电流单位换算关系: 1A=1000mA 1mA=1000µA
1. 电流表:测量电流的仪器。 认识电流表
➢若超出大量程满 偏刻度,换量程更 大的电流表。
几种常见的电流表
灵敏电流表
实验室用电流表
学生电流表 教学电流表
• 把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在电 路中,观察灯泡的亮度,想一想,
• 通电过 流这 表两 接只在灯同泡一中用的电电器流两有侧什 ,么 电 关流系 相呢等?,那么在图中A、B、C三 点的电流相等吗?
B
I1
并联电路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一节电流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L2与L3的电流之比为2∶1||,则通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L1与L3的电流之比分别为()A. 3∶2||,3∶1B. 3∶1||,3∶2C. 2∶1||,1∶1D. 1∶1||,2∶12.如图所示||,在做“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小宇同学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比L2亮||,则()||。

A. 通过L1的电流大B. 通过L2的电流大C. 通过两灯的电流一样大D. 无法判断两灯的电流大小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是0.6A||,0.3A||,0.2A||,则流过L1、L2、L3的电流分别为多少?()A. 0.3A||,0.1A和0.2AB. 0.1A||,0.3A和0.2AC. 0.3A||,0.2A和0.1AD. 0.2A||,0.1A和0.3A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闭合S1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B. 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C. 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D. 若灯L1被短路||,闭合S1、S2后||,则灯L1不亮||,灯L2亮||,电流表损坏5.把较大的电阻与较小的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果通过较小电阻的电流是0.4A||,那么通过较大电灯的电流将()A. 大于0.4AB. 小于0.4AC. 等于0.4AD. 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比较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A. I a=I dB. I a<I bC. I b>I cD. I c=I d7.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其中电路正确的是()A. B. C. D.8.如图所示||,电流表测量的是()A. 通过灯L1的电流B. 既是通过L1的电流||,也是通过L2的电流C. 通过灯L1和L2总电流D. 通过灯L2的电流二、多选题(共1题;共3分)9.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B. 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C. 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D. 使用电流表时||,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三、填空题(共4题;共9分)10.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连接电路前首先应该认真观察电流表||,明确电流表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及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量程及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刻度盘上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________A||,电路中电流值是________A.11.如图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_ A.12.襄襄和樊樊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利用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学生电源(有多个电压挡位)、四个阻值不等的电阻以及若干条导线||,进行了大胆的探究.如图所示是他们的实验电路图.(1)他们的猜想是:________(只写一种猜想).[进行实验](2)襄襄按照电路图正确地进行实验||,得到了表1中的实验数据.襄襄在实验中||,是靠改变________ 而得到实验数据的.(3)樊樊也按照上述同样的器材和同样的电路进行了实验||,却得到了表2中的数据.樊樊在实验中是靠改变________ 而得到实验数据的.表1 表2实验次数 I A/A I B/A I C/A 实验次数 I A/A I B/A I C/A1 0.1 0.2 0.3 1 0.2 0.1 0.32 0.4 0.2 0.6 2 0.4 0.2 0.63 0.8 0.2 1.0 3 0.8 0.4 1.2[分析论证](4)从表1、表2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是:________ .13.如图所示是一种LED手电筒||,它用两节干电池做电源||,由5个LED并联组成||,每只LED的额定电流为15mA||,则这种LED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为________A.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4.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有560只节日彩灯串联在一起||,电源插头处的电流强度为120毫安||,通过每盏灯的电流强度为多少安?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3分)15.以下是小明写的一份探究报告问题: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猜想: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设计实验:略进行实验:如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记录A、B、C各点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A点电流I A/A B点电流I B/A C点电流I C/A0.2 0.4 0.6(1)小明的实验结果说明他的猜想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2)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的不足:________.(3)实验的改进方法:________.六、综合题(共1题;共10分)16.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是1.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通过灯泡L3的电流如图(b)所示.则:(1)电流表A3的示数是多少?(2)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各是多少?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L2与L3并联后与L1串联||,且I2:I3=2:1||,∴I1:I2=(I2+I3):I2=3:2;I1:I3=(I2+I3):I3=3:1.故选A.【分析】由电路图可知||,L2与L3并联后与L1串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L2与L3的电流之比进行解答.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通过L1的与通过L2与L3电流之间的关系.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分析答题: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解答】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因此流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特点即可正确解题.3.【答案】A【解析】【解答】解:由图知||,L1、L2、L3并联||,电流表A1测的是干路电流为0.6A||,A2测的是L2和L3电流之和为0.3A||,A3测的是L3电流为0.2A||,即通过灯L3的电流为0.2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L1的电流为I1=0.6A﹣0.3A=0.3A||,通过L2的电流:I2=0.3A﹣0.2A=0.1A.故选A.【分析】由图可知||,三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电流表A1测的是干路电流||,A2测的是L2与L3电流之和||,A3测的是L3电流.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分析计算.4.【答案】B【解析】【解答】解:A、只闭合S1时||,灯泡L2不亮||,处于断路状态||,只有灯泡L1亮||,不符合题意;B、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仍然等于电源电压||,所以不变;由于此时两只灯泡是并联的||,总电压不变||,总电阻减小||,所以电流增大||,即电流表读数变大||,符合题意;C、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此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阻值很大||,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所以闭合S1、S2后||,则两表都不会烧坏;D、若灯L1被短路||,闭合S1、S2后||,则灯L1不亮||,灯L2也不亮||,电流表损坏||,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电路的连接方式;由于电流表电阻很小||,在电路中可当作导线处理;电压表的阻值很大||,接近于断路||,在分析电路图时||,可先将其拿掉.图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开关S1、电流表后分为两支:①经开关S2、灯L2后返回电源负极;②经灯L1后返回电源负极.因此该电路是并联电路||,且开关S1控制干路||,开关S2控制灯L2;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弄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后||,再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以及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逐项分析.5.【答案】C【解析】【解答】解: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通过较大电灯的电流与通过较小电阻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较大电灯的电流也是0.4A.故选C.【分析】根据串联电流电流处处相等的规律进行分析.6.【答案】A【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a、d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上||,b、c分别在两支路上||,由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知||,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A选项的关系正确||,B、D选项中的关系错误.虽两灯并联||,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但由于灯泡的阻值不知||,所以不能判断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故C 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特点分析||,同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两端的电压相同时||,用电器的阻值不能判断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大小就不能判断.7.【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电流表尽管与L1串联||,但正负接线柱接反了||,该选项错误;B、电流表与L2串联了||,测的是L2的电流||,该选项错误;C、电流表与L1串联||,测的是L1的电流||,并且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该选项正确;D、电流表在干路上了||,测的是干路的电流||,该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1)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表||,一般有两个量程||,三个接线柱;(2)电流表使用时要串联在电路中||,并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3)电流表在读数时||,要看清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8.【答案】D【解析】【解答】解:由图知:闭合开关||,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分为两条支路:一路直接到灯泡L1后回到负极;另一路过灯泡L2、电流表回到负极.所以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L2的电流.故选D.【分析】①电流表是测量电路电流的仪表||,与用电器串联;②在并联电路中||,电流表在干路位置时||,测量干路电流;在支路位置时||,测量本支路电流.二、多选题9.【答案】A||,B||,C【解析】【解答】解: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先确定其量程||,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故A正确;B、使用天平前||,要先调节天平平衡||,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故B正确;C、对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底部相平||,故C正确;D、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故D错误.故选ABC.【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2)使用天平前||,要先调节天平平衡;(3)对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底部相平;(4)电流表内阻很小||,电流表应串联接入电路||,不能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三、填空题10.【答案】零刻度线;0.02;0.46【解析】【解答】解: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连接电路前首先应该认真观察电流表||,明确电流表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及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由图知||,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0.6A||,对应的分度值为0.02A||,指针在“0.4”后第三小格处||,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4A+3×0.02A=0.46A.故答案为:零刻度线;0.02;0.46.【分析】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时||,首先要明确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观察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处||,必要时进行调零;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度线相垂直.11.【答案】0.24【解析】【解答】解:当使用“﹣”和“0.6”两接线柱时||,说明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流表使用小量程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2A+2×0.02A=0.24A.故答案为:0.24.【分析】电流表的读数:首先确定使用的量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即分度值||,最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即可.12.【答案】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阻R1;电源电压;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解析】【解答】解:(1)可以猜想: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由表一实验数据可知||,只有B处电流发生改变||,则在实验过程中||,只靠改变电阻R1而得到实验数据;(3)由表二实验数据可知||,A、B量程电流均发生变化||,两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则实验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得到的实验数据.(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答案为:(1)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电阻R1;(3)电源电压;(4)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析】根据对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掌握进行猜想.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答题.13.【答案】0.075【解析】【解答】解:∵5个LED并联||,∴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为I=5I1=5×15mA=75mA=0.075A.故答案为:0.075.【分析】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注意单位的换算.四、解答题14.【答案】解:因为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所以通过每盏灯的电流强度都为120毫安||,则120mA=120×10﹣3A=0.12A.答:通过每盏灯的电流强度为0.12安.【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1mA=10﹣3A.五、实验探究题15.【答案】(1)正确(2)只进行了一次实验(3)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解析】【解答】解:(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干路电流等于两支路电流之和||,因此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2)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更换灯泡规格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故答案为:(1)正确;(2)只进行了一次实验;(3)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然后判断猜想是否正确;为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六、综合题16.【答案】(1)解:因为L1、L2、L3是并联电路||,A2测的是L2和L3电流之和为0.8A||,A3测的是L3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A3示数一定比A2示数小||,所以A2所选的量程是0.6A||,分度值是0.02A||,指针所指的位置是0.56A.(2)解:通过L1的电流:I1=1.6A﹣0.8A=0.8A||,通过L2的电流:I2=0.8A﹣0.56A=0.24A.【解析】【分析】(1)要读数||,需要先知道A3所选的量程||,然后才能读数.由图可知||,三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电流表A1测的是干路电流||,A2测的是L2与L3电流之和||,A3测的是L3电流.由于A2的示数是0.8A||,所以A3的示数一定比0.8A小.根据指针所指的位置来看||,我们就可以确定A3所选的量程是0~0.6A.(2)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分析计算.第11页/共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