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的过程.ppt
合集下载
药品开发PPT课件
提供完整、准确的药物研发数据和资料。
药品注册的流程与要求
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和质量要求。
药品审批的流程与要求受理审查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注册申请进行受理审查,核实申请资料 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技术审查
对申请资料进行技术审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质 量可控性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
产品差异化
通过研发创新,提供具有独特疗效或 优势的药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
价格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以及产品定 位,制定合理的药品价格,以吸引消 费者并保持利润。
渠道管理
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医院、药店、 电商平台等,以便将药品送达目标消 费者。
药品推广的方式与技巧
广告宣传
促销活动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 进行广告宣传,提高药品的知名度和美誉 度。
根据生产需求,选择符合质量 要求的原料,并进行采购。
生产工艺设计
根据药品的理化性质和生产要 求,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 。
生产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对各项工艺参 数进行监控,确保符合工艺要 求。
成品检验与放行
对生产出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 ,合格后放行进入市场。
药品生产的设备与技术
01
02
03
制药设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细胞水平上对候选药物进行活性 筛选,评估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
药效学研究
药代动力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
制剂学研究
评估药物在动物模型上 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
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及毒 性,确定最大耐受剂量。
药品注册的流程与要求
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和质量要求。
药品审批的流程与要求受理审查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注册申请进行受理审查,核实申请资料 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技术审查
对申请资料进行技术审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质 量可控性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
产品差异化
通过研发创新,提供具有独特疗效或 优势的药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
价格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以及产品定 位,制定合理的药品价格,以吸引消 费者并保持利润。
渠道管理
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医院、药店、 电商平台等,以便将药品送达目标消 费者。
药品推广的方式与技巧
广告宣传
促销活动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 进行广告宣传,提高药品的知名度和美誉 度。
根据生产需求,选择符合质量 要求的原料,并进行采购。
生产工艺设计
根据药品的理化性质和生产要 求,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 。
生产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对各项工艺参 数进行监控,确保符合工艺要 求。
成品检验与放行
对生产出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 ,合格后放行进入市场。
药品生产的设备与技术
01
02
03
制药设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细胞水平上对候选药物进行活性 筛选,评估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
药效学研究
药代动力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
制剂学研究
评估药物在动物模型上 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
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及毒 性,确定最大耐受剂量。
新药研发与设计的过程【共28张PPT】
产品,它不包括现存化合物的新型盐类、前药、代 谢物和酯类,也不包括组合产品
一.新药研发的概述
头孢菌素: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其抗菌范围和抗菌活性也不断扩大和增强。
• 我国共开发40多个一类新药 当今世界药品研发正逐步成为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II期临床试验期间,最终的剂型被选择和开发作III期临床使用并代表了提交FDA上市申请的处方。 各行业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
2006 2008F
四.国内新药研发情况
成功药物
临床试验药
动物试验药 活性物质
国际通行研发模式
*
资料来源:
中国通行研发模式
28
合成
体外活性筛选 特异性疾病动物模型筛
• 分子改造
– 头孢菌素: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其抗菌范围和抗菌活性也不断扩 大和增强。
1.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
新结构药物发现日趋困难
过去的10年中,有20个新的抗菌药物批准上 市, 其中结构修饰类18个,全新结构的2个
喹喏酮类:7个
结构修饰的类
β-内酰胺类:7个 大环内酯类:2个 四环类:1个
理学家、统计学家等参与共同完成。
生物学特性——药理学
• 评价化学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确定药物作用 机理。
• 体外细胞培养和酶系统
– 离体动物组织试验 – 整体动物试验(啮齿动物和非啮齿动物)
生物学特性——药理学
体外筛选: ■体外细胞培养和酶系统 ■离体动物组织试验
生物学特性——毒理学1
生殖研究——包–括:急抚养性和交毒配行性为、研胚胎究早期—、早—产和单产后剂发育量、多和代影/响或和致多畸性剂。 量短期给药。给药剂量向一 定范围增加,以确定试验化合物不产生毒性的最大剂量、发生 I期临床试验期间,对于口服给药,直接应用仅含活性药物无其他药用辅料的胶囊剂。
一.新药研发的概述
头孢菌素: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其抗菌范围和抗菌活性也不断扩大和增强。
• 我国共开发40多个一类新药 当今世界药品研发正逐步成为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II期临床试验期间,最终的剂型被选择和开发作III期临床使用并代表了提交FDA上市申请的处方。 各行业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
2006 2008F
四.国内新药研发情况
成功药物
临床试验药
动物试验药 活性物质
国际通行研发模式
*
资料来源:
中国通行研发模式
28
合成
体外活性筛选 特异性疾病动物模型筛
• 分子改造
– 头孢菌素: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其抗菌范围和抗菌活性也不断扩 大和增强。
1.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
新结构药物发现日趋困难
过去的10年中,有20个新的抗菌药物批准上 市, 其中结构修饰类18个,全新结构的2个
喹喏酮类:7个
结构修饰的类
β-内酰胺类:7个 大环内酯类:2个 四环类:1个
理学家、统计学家等参与共同完成。
生物学特性——药理学
• 评价化学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确定药物作用 机理。
• 体外细胞培养和酶系统
– 离体动物组织试验 – 整体动物试验(啮齿动物和非啮齿动物)
生物学特性——药理学
体外筛选: ■体外细胞培养和酶系统 ■离体动物组织试验
生物学特性——毒理学1
生殖研究——包–括:急抚养性和交毒配行性为、研胚胎究早期—、早—产和单产后剂发育量、多和代影/响或和致多畸性剂。 量短期给药。给药剂量向一 定范围增加,以确定试验化合物不产生毒性的最大剂量、发生 I期临床试验期间,对于口服给药,直接应用仅含活性药物无其他药用辅料的胶囊剂。
新药研发过程及项目管理课程(PPT 57页)
较,设计或选择合成路线,要求避开专利、成本可 控、操作简易、便于工业化。
– 工艺参数研究
• 以提高收率和纯度、简化操作和便于工业化生产、 稳定工艺为目的。结合TLC或HPLC、GC等监控手段, 对包括反应溶剂、试剂、催化剂、投料比、温度、 压力、时间等进行优化;
• 对工艺参数优化结果按步骤列表总结,比较内容包 括选择溶剂、试剂、反应温度、时间、收率、纯度、 残留杂质情况等。
– 该课题产品的经济费用预测。包括:生产制造成本、 能源消耗、环保情况、未来定价及预期盈利情况。
– 本公司对该产品生产的适应情况。如:生产能力是否 适应、技术能力能否达到等。
– 该课题投入开发的时间,包括分阶段时间及费用开支 等。
– 整理立项报告(研发中心、市场部、知识产权部) – 批准立项
课题组成立
• 健康、安全、环保HSE
– 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 实验仪器类EQM
–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 –设备标准操作规程SOP
附:SOP图片
• 实验方法及工作流程类MET
– 原始记录的填写、修改与原始数据处理原则 – 标准品与对照品的管理 – 仪器校准与检定的管理 – 药品注册工作程序 – 药代动力学实验方案的制订 – ………..
新药研发过程及项目管理
正大天晴 顾红梅
提纲
一、研发流程及项目管理 二、药学研究及管理
– 原料药研究 – 制剂研究 – 质量研究
三、正大天晴研发管理制度简介
新药研发流程
以化学药为例
临床前研究 (GLP)
临床研究 (GCP)
工业化生产 (GMP)
申报临床 申报生产
两报两批
原料药研发
– 工艺参数研究
• 以提高收率和纯度、简化操作和便于工业化生产、 稳定工艺为目的。结合TLC或HPLC、GC等监控手段, 对包括反应溶剂、试剂、催化剂、投料比、温度、 压力、时间等进行优化;
• 对工艺参数优化结果按步骤列表总结,比较内容包 括选择溶剂、试剂、反应温度、时间、收率、纯度、 残留杂质情况等。
– 该课题产品的经济费用预测。包括:生产制造成本、 能源消耗、环保情况、未来定价及预期盈利情况。
– 本公司对该产品生产的适应情况。如:生产能力是否 适应、技术能力能否达到等。
– 该课题投入开发的时间,包括分阶段时间及费用开支 等。
– 整理立项报告(研发中心、市场部、知识产权部) – 批准立项
课题组成立
• 健康、安全、环保HSE
– 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 实验仪器类EQM
–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 –设备标准操作规程SOP
附:SOP图片
• 实验方法及工作流程类MET
– 原始记录的填写、修改与原始数据处理原则 – 标准品与对照品的管理 – 仪器校准与检定的管理 – 药品注册工作程序 – 药代动力学实验方案的制订 – ………..
新药研发过程及项目管理
正大天晴 顾红梅
提纲
一、研发流程及项目管理 二、药学研究及管理
– 原料药研究 – 制剂研究 – 质量研究
三、正大天晴研发管理制度简介
新药研发流程
以化学药为例
临床前研究 (GLP)
临床研究 (GCP)
工业化生产 (GMP)
申报临床 申报生产
两报两批
原料药研发
2024年临床研究部门新药研发进程与成果汇总PPT模板
专利侵权:保护新药研发成果免 受他人侵权行为的侵害,维护自 身权益
新药研发成果:成功开发出一系 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
技术创新与突破
突破性成果:在某些疾病治疗领 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患者带来新 的希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药物研发 技术和方法,提高研发效率和质 量
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 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共享研究 成果,推动行业发展
04
新药研发成果
已上市新药介绍
药物名称:XX新药
适应症:治疗XX疾病
研发历程:从研发到上 市的时间线
临床试验结果:有效性 和安全性数据
市场表现:销售情况及 患者反馈
未来发展:进一步的研 发计划和预期目标
在研新药进展
适应症:治疗XX疾病 研发阶段:临床二期
研发进展:已完成临床一期 试验,正在进行临床二期试
政策支持:政府对新药研发的政 策支持和鼓励
政策环境与影响
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新药研发过 程中的知识产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法规监管:药品监管机构对新药 研发的监管和审批
市场竞争:与其他制药企业的竞 争和合作
竞争格局与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新药研发面临巨大压力 技术更新迅速,需要不断跟进最新技术 法规政策变化频繁,需要及时调整研发策略 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需要平衡投入与产出
科技进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的发展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 路
政策支持:政府对新药研发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
市场竞争:制药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新药研发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研发目标
新药研发过程PPT(共 38张)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新药的分类(SFDA)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
1. 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 单克隆抗体。 3. 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 变态反应原制品。 5. 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 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 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8. 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9. 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 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 10. 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宿主细胞等)。 11. 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例如以重组技术替代合成技术、生物组织提取或者发 酵技术等)。 12. 国内外尚未上市销售的由非注射途径改为注射途径给药,或者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的 制品。 13. 改变已上市销售制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 14. 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不包括上述12项)。 15. 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生物制品。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新药开发的一般程序
待测样品(天然、合成或生物工程产物) 初筛
有活性
生物型(体外、体内) 无活性
化学部分
工艺路线 质量标准
药效学
临床前药理
制剂部分
一般药理学 毒理学
剂型、含量标准、 稳定性、溶出度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临床试验评价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新药的分类(SFDA)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
1. 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 单克隆抗体。 3. 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 变态反应原制品。 5. 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 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 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8. 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9. 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 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 10. 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宿主细胞等)。 11. 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例如以重组技术替代合成技术、生物组织提取或者发 酵技术等)。 12. 国内外尚未上市销售的由非注射途径改为注射途径给药,或者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的 制品。 13. 改变已上市销售制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 14. 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不包括上述12项)。 15. 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生物制品。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新药开发的一般程序
待测样品(天然、合成或生物工程产物) 初筛
有活性
生物型(体外、体内) 无活性
化学部分
工艺路线 质量标准
药效学
临床前药理
制剂部分
一般药理学 毒理学
剂型、含量标准、 稳定性、溶出度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临床试验评价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新药研发与申报》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审批时限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自受理新药申 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技术审查, 申请人需要补充材料的,自再次 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完成技术审查
。
新药上市后的监测与监管
监测计划
新药上市后,申请人需制定监测 计划,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质量可控性进行持续监测。
不良反应报告
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需及时报 告药品不良反应,国家药品监管部 门对不良反应进行调查评估。
详细描述
毒理学研究涉及药物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毒理学研究,可以了解药物 的安全剂量范围和使用限制,为临床试验提供安全依据。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结词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主要探讨药物在体 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VS
详细描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包括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半衰期、清除率等方面的研究。通过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在体 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用药方案提 供科学依据。
04 新药申报与审批
CHAPTER
新药申报流程
药物发现阶段
临床前研究阶段
确定药物作用靶点,筛选候选药物,进行 初步的药理和毒理研究。
进行药物的合成工艺、药学、药效学、毒 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
临床试验阶段
新药申请与审批阶段
进行药物的人体试验,分为Ⅰ期、Ⅱ期、 Ⅲ期和Ⅳ期临床试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重要性
新药研发是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的 重要驱动力,对于治疗疾病、提 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新药研发的流程
药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靶点结构和药效团设计药 物分子,并合成样品。
审批时限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自受理新药申 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技术审查, 申请人需要补充材料的,自再次 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完成技术审查
。
新药上市后的监测与监管
监测计划
新药上市后,申请人需制定监测 计划,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质量可控性进行持续监测。
不良反应报告
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需及时报 告药品不良反应,国家药品监管部 门对不良反应进行调查评估。
详细描述
毒理学研究涉及药物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毒理学研究,可以了解药物 的安全剂量范围和使用限制,为临床试验提供安全依据。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结词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主要探讨药物在体 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VS
详细描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包括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半衰期、清除率等方面的研究。通过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在体 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用药方案提 供科学依据。
04 新药申报与审批
CHAPTER
新药申报流程
药物发现阶段
临床前研究阶段
确定药物作用靶点,筛选候选药物,进行 初步的药理和毒理研究。
进行药物的合成工艺、药学、药效学、毒 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
临床试验阶段
新药申请与审批阶段
进行药物的人体试验,分为Ⅰ期、Ⅱ期、 Ⅲ期和Ⅳ期临床试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重要性
新药研发是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的 重要驱动力,对于治疗疾病、提 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新药研发的流程
药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靶点结构和药效团设计药 物分子,并合成样品。
《新药研发的流程》课件
上市后监测
即使药物已经上市,监管机构仍需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 监测,以确保公众安全。
06
新药上市后监测与监管
上市后安全性监测
监测目的
评估药品在上市后的安全性,发现新的不良反应或潜在风险,保 障公众用药安全。
监测方法
通过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不良事件报告、临床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 多种方式进行监测。
药物合成工艺研究
优化药物的合成工艺,提高药物的产量和纯度。
药物稳定性研究
评估药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确保药物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药效学研究
药效学实验设计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设计药效学实验, 验证药物的疗效。
药效学评价
通过动物模型和体外实验等方法,对药物的药效 进行评价。
药效学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药物的药效,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目的
新药研发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开发新的药物,以治疗疾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新药研发的重要性
满足医疗需求
随着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新药的 需求也不断增长。新药研发能够满足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 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手段。
推动经济发展
新药研发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对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新药研发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如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
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研究
01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为药物的剂
型选择和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
02
通过实验测定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清除
率等。
药代动力学模型建立
03
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表现。
即使药物已经上市,监管机构仍需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 监测,以确保公众安全。
06
新药上市后监测与监管
上市后安全性监测
监测目的
评估药品在上市后的安全性,发现新的不良反应或潜在风险,保 障公众用药安全。
监测方法
通过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不良事件报告、临床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 多种方式进行监测。
药物合成工艺研究
优化药物的合成工艺,提高药物的产量和纯度。
药物稳定性研究
评估药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确保药物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药效学研究
药效学实验设计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设计药效学实验, 验证药物的疗效。
药效学评价
通过动物模型和体外实验等方法,对药物的药效 进行评价。
药效学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药物的药效,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目的
新药研发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开发新的药物,以治疗疾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新药研发的重要性
满足医疗需求
随着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新药的 需求也不断增长。新药研发能够满足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 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手段。
推动经济发展
新药研发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对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新药研发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如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
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研究
01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为药物的剂
型选择和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
02
通过实验测定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清除
率等。
药代动力学模型建立
03
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表现。
新药研发过程及项目管理课程.pptx
• 对工艺参数优化结果按步骤列表总结,比较内容包 括选择溶剂、试剂、反应温度、时间、收率、纯度、 残留杂质情况等。
中试放大
– 打通合成路线
• 参考文献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纯化分离等手段, 按照设计路线得到各步中间体和终产品;
• 通过质谱、核磁等手段对各步骤中间体和成品进行 结构鉴定。以鉴定的结果是否和目标化合物相符为 标志,确认路线是否打通;
• 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
– 课题协调人:原料+制剂 – 课题负责人:原料或制剂 – 课题成员,包括:工艺研究、质量研究、中试研究、
药理毒理监查、临床监查等等
• 课题组成员备案
研发计划及实施
• 课题协调人工作职责
– 建立并逐步完善课题小组 – 制订研发计划 – 组织实施:直到生产上市,至少6批 – 全过程监督管理 – 合作开发课题,与合作单位联系沟通:资料交
• 总结本季度工作
• 自我总结评价
• 部室主管评价
• 激励制度:弹性业绩考核
技术资料的审查
• 课题组成员 • 部室负责人 • 原料/制剂负责人 • 总协调人 • 注册事务部:形式审查 • 质量管理部:技术总监
原料药研究
原料药研究内容
• 工艺开发 • 中试放大 • 工艺验证 • 质量研究及质量控制
– 杂质限度研究
• 按步骤对杂质限度进行研究,至少提供一批限度以 下的样品进行工艺研究,以提供限度制定依据。
• 样品制备和使用:
– 精制工艺
• 终产品不仅有关物质要求合格,同时含量、溶剂残 留、晶型、炽灼残渣、干燥失重、重金属等均要求 合格。需合理设计精制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溶解、 吸附、过滤、结晶、干燥、粉碎等步骤。应明晰每 一环节所去除的杂质种类或目的。
中试放大
– 打通合成路线
• 参考文献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纯化分离等手段, 按照设计路线得到各步中间体和终产品;
• 通过质谱、核磁等手段对各步骤中间体和成品进行 结构鉴定。以鉴定的结果是否和目标化合物相符为 标志,确认路线是否打通;
• 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
– 课题协调人:原料+制剂 – 课题负责人:原料或制剂 – 课题成员,包括:工艺研究、质量研究、中试研究、
药理毒理监查、临床监查等等
• 课题组成员备案
研发计划及实施
• 课题协调人工作职责
– 建立并逐步完善课题小组 – 制订研发计划 – 组织实施:直到生产上市,至少6批 – 全过程监督管理 – 合作开发课题,与合作单位联系沟通:资料交
• 总结本季度工作
• 自我总结评价
• 部室主管评价
• 激励制度:弹性业绩考核
技术资料的审查
• 课题组成员 • 部室负责人 • 原料/制剂负责人 • 总协调人 • 注册事务部:形式审查 • 质量管理部:技术总监
原料药研究
原料药研究内容
• 工艺开发 • 中试放大 • 工艺验证 • 质量研究及质量控制
– 杂质限度研究
• 按步骤对杂质限度进行研究,至少提供一批限度以 下的样品进行工艺研究,以提供限度制定依据。
• 样品制备和使用:
– 精制工艺
• 终产品不仅有关物质要求合格,同时含量、溶剂残 留、晶型、炽灼残渣、干燥失重、重金属等均要求 合格。需合理设计精制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溶解、 吸附、过滤、结晶、干燥、粉碎等步骤。应明晰每 一环节所去除的杂质种类或目的。
2024年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介绍PPT课件
03
加强与伦理委员会和监管机构的沟通,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
29
市场环境挑战及拓展思路
市场竞争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差异化的研发策略。
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竞争优势。
2024/2/29
30
市场环境挑战及拓展思路
融资渠道拓展
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政府资金、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
观察指标
主要关注药物的疗效、剂量反应关系、安全性等。
2024/2/29
17
III期临床试验
01
研究目的
确证新药在目标患者群体中的疗 效和安全性,为药品注册提供充 分依据。
试验设计
02
03
观察指标
采用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 盲、安慰剂或阳性药物对照的方 法。
主要关注药物的疗效、安全性、 生活质量等,同时收集药物经济 学数据。
长期毒性试验
观察药物在长时间连续给予后对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评估药物 的潜在危害。
特殊毒性试验
包括生殖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等特殊毒性试验,全面评估药 物的安全性。
13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包 括药物在各组织器官中的浓度。
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 排泄途径和排泄速率,了解药物 的消除过程。
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介绍PPT课件
2024/2/29
1
目录
2024/2/29
• 创新药物研发概述 • 药物发现与筛选 • 临床前研究 • 临床试验 • 生产与质量控制 • 创新药物研发挑战与对策
2
01
创新药物研发概述
Chapter
2024/2/29
3
创新药物定义与分类
加强与伦理委员会和监管机构的沟通,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
29
市场环境挑战及拓展思路
市场竞争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差异化的研发策略。
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竞争优势。
2024/2/29
30
市场环境挑战及拓展思路
融资渠道拓展
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政府资金、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
观察指标
主要关注药物的疗效、剂量反应关系、安全性等。
2024/2/29
17
III期临床试验
01
研究目的
确证新药在目标患者群体中的疗 效和安全性,为药品注册提供充 分依据。
试验设计
02
03
观察指标
采用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 盲、安慰剂或阳性药物对照的方 法。
主要关注药物的疗效、安全性、 生活质量等,同时收集药物经济 学数据。
长期毒性试验
观察药物在长时间连续给予后对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评估药物 的潜在危害。
特殊毒性试验
包括生殖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等特殊毒性试验,全面评估药 物的安全性。
13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包 括药物在各组织器官中的浓度。
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 排泄途径和排泄速率,了解药物 的消除过程。
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介绍PPT课件
2024/2/29
1
目录
2024/2/29
• 创新药物研发概述 • 药物发现与筛选 • 临床前研究 • 临床试验 • 生产与质量控制 • 创新药物研发挑战与对策
2
01
创新药物研发概述
Chapter
2024/2/29
3
创新药物定义与分类
新药理5新药药效学-新药研究与开发PPT课件
业的合法权益。
新药研发的风险与投资
01
02
03
04
风险评估与管理
对新药研发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 管理,降低风险对项目 的影响。
投资回报分析
对新药研发项目的投资 回报进行评估,确保项 目的经济可行性。
融资渠道
为新药研发项目提供多 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 政府资助、企业自筹、 风险投资等。
合作与联盟
通过与其他企业和研究 机构的合作与联盟,共 同分担新药研发的风险 和成本,提高项目的成 功率。
05
新药的药效学研究展望
新药药效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 谢组学等研究的深入,新药药效 学研究将更加精准,针对特定基 因型或表型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治 疗。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方向,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治疗疾 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评估。数 据分析应包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的应用。
结果解读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实验目的和评价指标,对药物的药效 进行评价和解读,为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04
新药的研发过程与管理
新药研发的流程与阶段
新药理5新药药效学新药研究与开发ppt课件 Nhomakorabea目录
• 新药药效学概述 • 新药的发现与筛选 • 新药的药效学评价 • 新药的研发过程与管理 • 新药的药效学研究展望
01
新药药效学概述
新药药效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新药药效学是新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 对药物作用机制、药效特性以及药物 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新药研发的风险与投资
01
02
03
04
风险评估与管理
对新药研发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 管理,降低风险对项目 的影响。
投资回报分析
对新药研发项目的投资 回报进行评估,确保项 目的经济可行性。
融资渠道
为新药研发项目提供多 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 政府资助、企业自筹、 风险投资等。
合作与联盟
通过与其他企业和研究 机构的合作与联盟,共 同分担新药研发的风险 和成本,提高项目的成 功率。
05
新药的药效学研究展望
新药药效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 谢组学等研究的深入,新药药效 学研究将更加精准,针对特定基 因型或表型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治 疗。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方向,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治疗疾 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评估。数 据分析应包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的应用。
结果解读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实验目的和评价指标,对药物的药效 进行评价和解读,为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04
新药的研发过程与管理
新药研发的流程与阶段
新药理5新药药效学新药研究与开发ppt课件 Nhomakorabea目录
• 新药药效学概述 • 新药的发现与筛选 • 新药的药效学评价 • 新药的研发过程与管理 • 新药的药效学研究展望
01
新药药效学概述
新药药效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新药药效学是新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 对药物作用机制、药效特性以及药物 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创新药研发流程ppt课件
新药研发的风险与不可预测性
I期 IND 提交
II 期
III 期
NDA 提交
10,000 个化合物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个 化合物
5 Compounds 5 个化合物 20 – 100 名志 愿者 100 – 500名 志愿者 6年 $414.7MM 1,000 – 5,000 名志愿者
1 个FDA 审批药 物
5年 $323.5MM
创新药研发流程
我国新旧药品注册分类比较-旧版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组合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催化
基于临床副作用观察产生先导物 虚拟筛选
分子的多样性(diversity)是先导物发现 的物质基础
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
在药物设计时,分子的多样性、互补性和相似性构成了
设计方法的策略基础
分子的多样性
分子的互补性 分子的相似性
基于生物大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 的药物分子设计 反义寡核苷酸 分子的互补性(complementarity)是分 子识别和受体-配体结合的基础和推动力
Nominate)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lead Identification)
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是指新发现的对某种靶标或 生物模型呈现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由于其活性不强,选择性低,吸收性差,或毒性较大等缺点,通常 不能直接药用。但作为新的结构类型和线索物质,对先导物进 行结构变换和修饰,可得到具有优良药理作用的药物。 获得先导化合物可有多种途径:
新药研发的过程PPT演示课件
Ⅳ期临床试验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的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
不良反应,评价新药在普通或特征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
关系,改进给药剂量。2004年默克公司的万络和辉瑞公司的
塞来考昔,抗关节炎药物被公司自动收回。
•6
•7
•8
•9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12
•13
•14
3)基于结构药物设计:活性构象、药效构象、药效基团、
分子模拟、QSAR方法、虚拟筛选方法等等。
二、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基团替换;结构简化;模仿药物;前药、软药、孪药原理;
拼合原理、生物电子等排、骨架迁越、五倍率等。
三、临床前药理、药代等
四、临床
•3
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或手段获
得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新的
结构类型化学物。
2)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
对先导化合物做进一步的结构
进行修饰和改造 ,提高活性和
特异性,改善药代动力学特性,
衍生出选择性高、安全性好、
活性大 性大的新的药物。
•4
3)新药临床前研究
需要做普通的、全面的、必需的试验
研究内容包括:
1)药物的理化性质
2)药理学、
3)药效动力学
4)药代动力学
•1
新药研发的过程
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2)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3)新药临床前研究
4)新药临床研究与应用
•2
一、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1、传统方法:随机筛选/偶然发现;天然来源/合成物的随
机筛选与意外发现;药理筛选与意外发现等等。
2、现代方法——合理药物设计法
1)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
不良反应,评价新药在普通或特征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
关系,改进给药剂量。2004年默克公司的万络和辉瑞公司的
塞来考昔,抗关节炎药物被公司自动收回。
•6
•7
•8
•9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12
•13
•14
3)基于结构药物设计:活性构象、药效构象、药效基团、
分子模拟、QSAR方法、虚拟筛选方法等等。
二、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基团替换;结构简化;模仿药物;前药、软药、孪药原理;
拼合原理、生物电子等排、骨架迁越、五倍率等。
三、临床前药理、药代等
四、临床
•3
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或手段获
得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新的
结构类型化学物。
2)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
对先导化合物做进一步的结构
进行修饰和改造 ,提高活性和
特异性,改善药代动力学特性,
衍生出选择性高、安全性好、
活性大 性大的新的药物。
•4
3)新药临床前研究
需要做普通的、全面的、必需的试验
研究内容包括:
1)药物的理化性质
2)药理学、
3)药效动力学
4)药代动力学
•1
新药研发的过程
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2)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3)新药临床前研究
4)新药临床研究与应用
•2
一、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1、传统方法:随机筛选/偶然发现;天然来源/合成物的随
机筛选与意外发现;药理筛选与意外发现等等。
2、现代方法——合理药物设计法
1)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