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公开课)

合集下载

(公开课用)三视图课件有动画演示

(公开课用)三视图课件有动画演示
三视图是基于正投影原理生成的, 动画中应解释投影线是如何垂直 于投影面,并展示投影线与三维
物体表面的交点如何确定。
视图对应关系原理
动画中应分析不同视图之间的对 应关系,解释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这些基本规则。
动画技术原理
简要介绍实现动画效果所使用的 技术,如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三维
建模、渲染和动画技术。
(公开课用)三视图课 件有动画演示
目录
• 引言 • 三视图绘制方法 • 三视图动画演示 • 三视图应用举例 • 三视图绘制技巧与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辅助理解
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三视图的 形成原理和投影规律,提高学习效果。
02 激发兴趣
生动的动画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 学习动力。
通过动画演示,可以清晰地展示 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 图)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视图
旋转的过程。
视图对应关系
动画中可以突出显示不同视图之间 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三视图 之间的投影关系。
视图生成过程
通过动画逐步展示三视图的生成过 程,包括投影线的形成、视图的填 充等步骤。
动画原理分析ຫໍສະໝຸດ 投影原理03 拓展应用
通过课件中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将三视图知 识应用于实际工程图纸的识读和绘制。
三视图基本概念
主视图
从物体的正面投影所得的视图,反映 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左视图
从物体的左侧面投影所得的视图,反 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俯视图
从物体的上面投影所得的视图,反映 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动画实现方法
三维建模
使用专业的三维建模 软件(如3ds Max、 Maya等)创建三维模 型,并设置材质、贴 图等属性。

《三视图》PPT课件

《三视图》PPT课件
影。
案例二
通过三视图还原组合体的空间 形状,理解辅助线和辅助面在 投影中的作用。
案例三
比较不同辅助线和辅助面对投 影结果的影响,掌握其使用技 巧。
案例四
针对复杂组合体,综合运用辅 助线和辅助面进行投影分析。
05
CATALOGUE
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在三视图 中体现
尺寸标注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
01
中心线平行。
辅助面构造方法及作用
基本辅助面
通过平移或旋转基本投影 面得到,用于生成新的投 影。
局部辅助面
根据需要截取形体的一部 分而构造,用于表达形体 的局部结构。
综合辅助面
结合基本辅助面和局部辅 助面的特点构造,用于解 决复杂形体的投影问题。
案例分析:组合体三视图
案例一
分析组合体的结构特点,选择 合适的辅助线和辅助面进行投
04
CATALOGUE
辅助线与辅助面在三视图中的 应用
辅助线类型及使用场景
中心线
用于表示对称形体的中 心,或用于定位非对称
形体的主要部分。
轮廓线
用于表示形体的外轮廓 或内轮廓,通常与视图
的主要轮廓线重合。
剖面线
用于表示形体被剖切后 的内部结构,通常与剖
视图的剖面线对应。
尺寸线
用于标注形体的尺寸, 通常与形体的轮廓线或
圆锥体主视图为三角形,俯视 图为圆形和圆心点,左视图为
三角形和一条斜线。
球体的三视图
球体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均为圆形。
03
CATALOGUE
物体表面交线与三视图绘制技 巧
物体表面交线类型及特点
截交线
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特点 :截交线的形状取决于立体的几 何性质及其与截平面的相对位置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课件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课件
主视、俯视图长对正(等长) 主视、左视图高平齐(等高) 俯视、左视图宽相等(等宽)
三等规系 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并有 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
V




右后 前










Y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作图步骤
1)画直角弯板外形轮廓的三视图。 2)画方槽的三视图。 3)画右上方切角的 三视图。
4)检查无误后,加 深图线,完成三视图。
规定 : V面保持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o, 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o,使三个投影面处于 同一平面上。
V
O X
YH
YW
四、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1.三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的
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
2.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从三视图的形成 过程可以看出:一 个视图只能反映出 物体两个方向的尺 寸,主视图反映物体 的长度和高度,俯 视图反映物体的长 度和宽度,左视图 反映物体的宽度和 高度。
(4)布图、画底图 先画作图基准线、定位线,再画出三视图的底图。 (5)检查、修改底图 仔细检查画好的底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加深图线,完成三视图 检查无误以后,擦去作图线及多余的图 线,按规定的线型加深全图,即完成作图。
2.绘制物体三视图举例 【例3-1】 根据轴测图,绘制三视图。 分析: 图示的直角弯板,由底板及竖板 组成。根据直角弯板“L”形的形状特征, 将其自然安放。 选择由前向后的主视图投射方向, 并使“L”形前、后壁与正面平行。
左视图反映:上、下 、 前、后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课件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课件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课件
(3)三视图的展开V面保持不动,H面向下向后绕0X轴旋转900,W面向后绕OZ轴旋转900VWHX1.三视图的形成(1 )位置关系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VWH左视图2.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2)三视图投影关系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主
视左视高相等且对齐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VWHX2.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3)方位关系主视
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左、右方位;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左、右方位;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前、后方位。

上下左右前后2.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机械制图》假设人的视线为一组平行且垂直的投影线问题1:用一个视图是否能确定物体的形状?问题2:用两个视图是否能确定物体的形状?思考:怎样才能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解决办法:增加由不同投影方向所得
到的视图,才能将物体表达清楚。

投影面投影面1.三视图的形成(1)三面投影体系三面: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侧投影面WOXYZ三轴:X轴Y轴Z轴一原点:O(2)三视图的形成VWHX主视图——体的正面投影俯视
图——体的水平投影左视图——体的侧面投影1.三视图的形成。

第二节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第二节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
练习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主视
三视图是观察者 由前到 后, 由上 到 下, 由 左 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观察物体所获得的正投影。
练习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主视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 前 面形状特征;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 上 面形状特征;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 侧 面形状特征;
3.方位关系
三视图不仅反映了物体的长、宽、高,同时也反映了物体的上、 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位置关系 :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左、右方位。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左、右方位。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前、后方位。



右后







三视图反映物体六个方位的位置关系



右后







练习
左视
“三等”关系是指三个视图之间
的位置对正和度量关系,即
主、俯视图 长对正 ; 主、左视图 高平齐 ; 俯、左视图 宽相等 。
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的形成
二、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
从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投影关系 和方位关系。
1.位置关系
物体的三个视图按规定展开,摊平在同一平面上以后,具有明确的 位置关系,主视图在上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 的正右方。
2.投影关系
任何一个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在物体的三视图 中,可以看出:
这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就好像室内一角,即像相互垂直的两堵 墙壁和地板那样, 构成一个三投影面体系。当物体分别向三个投影面 作正投影时,就会得到物体的正面投影(V面投影),侧面投影(W面 投影)和水平面投影(H面投影)。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微课PPT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微课PPT


上 左
下 后 左 前
三视图的关系

4、三视图方位关系
右后
主视反映:上下、左右 前
俯视反映:前后、左右

左视反映:上下、前后


上 前
总结
完整表达: 需三投影
A 为什么画
B 三视图
主、俯、左视图
建-投-展-得
三视图
C
D
位置、度量、方位 投影 :长对正
三视图形成
三视图关系
高平齐
宽相等
Thank you! goodbye!
Z张
V W
O
X学 H 教室一角
Y友
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的关系
1、三视图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基准 俯视在主视正下方 左视在主视正右方
三视图的关系
2、三视图度量关系
主视图反映长和高


俯视图反映长和宽


左视图反映高和宽


三视图的关系
3、三视图投影关系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长宽源自俯左视图宽相等机械制图(多学时)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陈仓区职业教育中心 李莉
contents
1
为什么要画三视图
2
三投影面体系
3
三视图的形成
4
三视图的关系
5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看:公园一角
猜 猜 他 们 是 什 么 关 系
为什么要画三视图
看:公园一角
为什么要画三视图
看 问 题 不 能 只 看 单 方 面
思:各不相同
为什么要画三视图
用正投影法在一个投影面上得到一个投影,能 确定物体的形状吗?

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教案

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教案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教案课程:《机械制图》课型:理论教学课题:《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和各个投影面和投影轴的名称及代号;2.理解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概念;3. 掌握三视图的成图原理,以及每一视图的名称;4. 理解并掌握每个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和方位关系。

能力目标:1.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2. 掌握建立三投影面体系的专业能力;3. 初步具备识读和绘制简单形体三视图的基础;4.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并根据三视图描述实物原型;5.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逻辑思维,学会分析判断的方法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从做中学,学中做;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识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和各个投影面的名称及代号;2. 三视图的形成;3. 三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和方位关系。

难点:1. 空间想象力的培养;2. 三视图投影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行动导向教学法。

教学准备:PPT,厚纸皮若干、剪刀、小透明胶、胶水。

教学反思:§3-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情境二观察下图,大家能区分这两款手机吗?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代号V。

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代号H。

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

(1)位置关系物体的三个视图按规定展开,摊平在同一平面上以后,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对应关系可以归纳为:可以看出: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左、右方位。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前、后、左、右方位。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前、后方位。

)归纳总结、三视图的形成是应用正投影原理,从空间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结果。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市公开课一等奖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市公开课一等奖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三视图旳形成及其相应关系
知识回忆
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 面相垂直旳平行投影法
P 投影面
导入新课
(1) 单面投影
B A
思索:
C
投影面中旳图形是A、B、C哪
个物体旳投影?
(1) 单面投影
可见:单一正投影不能完 全拟定物体旳形状和大小
(2) 双面投影 A
B 思索:
双面投影旳图形体现了A、B哪个物体形状?
OX轴旋转900,W面对右向后绕OZ 轴旋转900
Z
V
主视图 z 左视图
X
x

0
y
O
左视
Y
主视
俯视图 y 播放
3、 三视图旳关系
位置关系
三视图展开后有明确旳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准,
俯视图在主视图旳 下面 ,左视图在主视图旳 右边。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三、三视图旳投影相应关系
Z 1、三视图与物 V 体方向旳关系
高 高
主视图长、高 俯视图长、宽 左视图高、宽
X
老师所指视图 反应物体长、 宽、高中旳哪 两个
长 O


H

视图上物体旳相对位置
Y
宽 高
2、 三视图旳投影
相应关系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相应
三等规律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课堂练习
完毕各人手中立体旳三视图
(2) 双面投影
可见:双面投影也不能完全拟定物体旳形状
(3) 三面投影
想一想?
为何需要三个视图?
可见:应用三面投影旳措施能够基本体现 物体形状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课件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课件

方位 关系
2.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高Fra bibliotek长 高宽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突出教学重点

3.演练反馈,能力提升 每组分发由积木组成的如下图所示的几何体,画出它的三视 图。
提示: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作图依据
3.演练反馈,能力提升 正视图
侧视图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请欣赏漫画并思考 : 为什么会出现争执?
每个人看的 方向不同
漫画
“6”与“9”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猜他们是什么关系? 你猜对了吗,为什么?
思考:
我们是否可以从单一角度,单一方面去看待事物?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结 论
从不同的角度看同 一物体,视觉的效 果可能不同,要真 实地反映出物体的 特征,必须从多个 角度观看物体。
俯视图
2.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三视图的投影特点 位置 关系 尺寸 关系
(分组探究)
1.主视图在___ 2.俯视图在主视图的___ 3.左视图在主视图的___ 1.主视图看到的是物体的___和___ 2.左视图看到的是物体的___和___ 3.俯视图看到的是物体的___和___
1.主视图反映物体的___和___的相对位置关系 2.俯视图反映物体的___和___的相对位置关系 3.左视图反映物体的___和___的相对位置关系
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作图依据和静中等职业学校侧视图俯视图演练反馈能力提升强调教学重点和静中等职业学校展示两组物体的三视图以小组为单位用积木组合出物体的形状合作训练突破难点第一组和静中等职业学校合作训练突破难点第二组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建立空间概念

王璐课改课《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教案及课件

王璐课改课《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教案及课件

王璐课改课《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教案及课件王璐课改课《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教案及课件《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机电科王璐准备工作:发纸和模型将三个三投影面蓝红面向后摆主到讲台上。

教学目标:掌握三视图的画法及投影规律,画出模型的三视图教学重点:三视图的形成教学难点: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课型:新授导入:(↓)这是今年8月26日发布在网上的一则招聘信息,招聘的岗位是:机械测绘员。

学历要求为中专,性别不限,月薪1600。

现在,优秀的测绘技术员的工资,平均一个月为2000至3000,而他的工作只是测测画画,比起机械加工工人的辛苦,测绘员的工作轻不轻松?这样的工作,大家想不想要?好,今天起,老师就要帮助大家,毕业之后都可以得到这样一份轻松地工作。

那么测绘员是做什么的呢?(↓)大家请看,这位同学便在对零件模型进行测绘,这些同学呢,在进行零件测绘比赛,像这样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并绘制出它的图样,即为测绘。

在机械图样中,主要包括轴测图和三视图。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上完这堂课之后,要求大家可以(↓)画出所发模型的三视图(↓)本堂课大家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为:三视图是怎么来的以及怎么画(↓)较难掌握的内容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2分钟) 1、复习巩固要画出模型的三视图,需要结合前面学过的部分知识,我们先对这些知识进行一下回顾(点击)第一个问题:图线的选择情况,我找同学依次起来回来。

(↓)我们在画可见轮廓线时,一般会使用哪种线型呢?(结合模型说可见轮廓线)(↓)粗实线,粗实线的宽度取0.5~2mm 之间(↓)有的时候模型的部分轮廓线会被挡住,那么在画这些不可见轮廓线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选用哪种线型呢?(结合模型说什么是不可见轮廓线)(↓)对啦,为了将可见与不可见的轮廓线进行明显地区分,我们将不可见轮廓线用细虚线来绘制,细线的宽度为粗实线的一半。

(↓)在绘制对称图形时,我们往往要先画出它的对称中心线,请问!对称中心线我们选用的线型是……(结合图形说对称图形)(↓)细点画线。

说课课件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说课课件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
导入新课 激发思维 8’
3
讲授新课 探索未知 45’
4
课堂练习 巩固加深 20’
5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10’
四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 温故知新
一 二 三 五
EN2D020/9/24
复习
1. 正投影的概念 投影线垂直投射物体的表面及投影面
2. 正投影的投影特性 真实性 积聚性 类似性
你还记得吗?
四 教学过程
四 教学四过、程教学过程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左、俯视图——宽相等

强调:画图与读图的依据

整体局部都要三等


EN2D020/9/24
3
讲授新课 探索未知

教学四过、程教学过程
3
讲授新课 探索未知
一X 二 三 五
EN2D020/9/24
YW
宽相等
跑 道
“里后外前”含义:
5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机械制图》习题册

1. P11页 1—2题

P13页1—4题

2. P16页(选做)

EN2D020/9/24
作 业
四 教学四过、程教学过程 看 板书设计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一、三视图的形成
1、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2、三视图的形成及名称
3、三视图的展开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一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二 三 四 五
EN2D020/9/24
三视图的 投影规律
长对正
高 平 齐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教学课件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教学课件

主视图
左视图
局长
三视图
总高
局高
局高
总长
局长
俯视图
总宽
局宽 总宽

主、俯视图——长对正
等 关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局宽
3.1.3 三视图的形成
与投影规律有什 么关系吗?
V
Z


物体在空间的六个方位
X H
W 上、下
左、右
左Y
前、后
高度 长度 宽度
3.1.3 三视图的形成
上Z

如何判断物 体前后左右?
物体乙
物体丙
3.1.3 三视图的形成
单面投影
结论:单面投影不能确定物 结论:体的空间形状。
3.1.3 三视图的形成
两面投影
结论:两面投影依旧不能 结论: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
3.1.3 三视图的形成
三面投影
结论:三面投影能唯一结 论::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
3.1.3 三视图的形成
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三 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按照相关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复习正投影法的特性
收缩性
积聚性 投影面
真实性
正投影特性
3.1.3 三视图的形成
1.三面投影体系
思考
为什么要建立 三视图?
什么是三视图?
三视图: 能够正确反映物体长、宽、高尺寸的
正投影工程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 左视图三个基本视图。
3.1.3 三视图的形成
思考
以下三个物体的投 影是什么样的?
物体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 O 面 水平面
Y
每两个投影面的交线OX、OY、 OZ称为投影轴,三个投影轴相互 垂直相交于一点O,称为原点。 快速的说出老师所指投 影面的简称
二、三视图的形成
1、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方位 V 说出老 师手中 课本在 面向黑 板投影 时的前 后方位!
上 后 右
O Z

X


Y
俯视
2、三视图形成的规定 V面保持不动,H面向下向后绕 OX轴旋转900,W面向右向后绕OZ 轴旋转900
(2) 双面投影
可见:双面投影也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
(3) 三面投影
为什么需要三个视
图?
想一想?
可见:应用三面投影的方法可以基本表达 物体形状
三视图的形成 及其对应关系
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构成三 投影面体系, 三个投影面分别称为: Z V
正面
X
正立投影面V(简称正面); 水平投影面H(简称水平面); 侧立投影面W(简称侧面)。
Z
主视图
z
左视图
V
x
X O
0
y
左视 主视
Y
俯视图
y
播放
3、 三视图的关系 位置关系 三视图展开后有明确的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准,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 下面 ,左视图在主视图的 右边。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三、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1、三视图与物 体方向的关系
主视图长、高 俯视图长、宽 左视图高、宽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知识回顾
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 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
P 投影面
导入新课
(1) 单面投影
B A
思考:
投影面中的图形是A、B、C哪 个物体的投影?
C
(1) 单面投影
可见:单一正投影不能完 全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2) 双面投影 A
B
思考:
双面投影的图形表达了A、B哪个物体形状?
归纳总结
1、整体和局部都要符合三视图的 三等规律。 2、特别应注意俯、左视图宽相等
口诀 1.长正、 高平齐、 宽相等。
2.靠近自己 的是前面。
V
Z


X
老师所指视图 反映物体长、 宽、高中的哪 两个
长 H 长

宽 Y
O
视图上物体的相对位置
2、 三视图的投影
对应关系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三等规律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课堂练习

完成各人手中立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二、三视图的形成 三. 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