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合集下载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共100页文档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共100页文档
(%)
常见病种排序(前六位)
50
9.89
风心病、高心病、梅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先心病
60
15.69
风心病、冠心病、先心病、肺心病、高心病、梅心病
70
20.90
风心病、冠心病、先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
80
23.54
冠心病、风心病、先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高心病
90
24.24
冠心病、心律失常、风心病、高心病、心肌炎、心肌病、 先心病、肺心病、心包炎
心血管病的预后
• 器质性心血管病较严重,常影响患者的劳动力,预后 也较差,并有猝死可能。但不同病种间预后不一,在 常见的心脏病中:
• 先心病多可手术纠治,预后较好; • 慢性肺心病多有严重呼吸系统病变,预后差,住院病
死率最高; • 风心病、高心病、冠心病皆可通过有效治疗而使预后
改善。 • 心血管病的病程中发生并发症常使预后更为严重。
心力衰竭
定义
• 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 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 要的一种综合征。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称为心 力衰竭。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 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 循环淤血的表现,故亦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心血管病诊断-器械检查
• 传统检查:动脉血压测定、静脉压测定、心脏X线及心电图检查 • 新的检查方法:又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 • 侵入性检查:心导管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心腔内心电图、希氏
束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以及心脏和血 管腔内超声显像、心血管内镜检查 介入性治疗 • 非侵入性检查:各种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CT

循环系统第3节心力衰竭

循环系统第3节心力衰竭

诊断
心功能分级(NYHA) 心力衰竭分期(ACC/AHA)
6分钟步行试验
治疗要点
病因治疗
• 基本病因的治疗 • 消除诱因
药物治疗
1. 利尿剂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 醛固酮拮抗剂
3.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4. 正性肌力药物:
护理目标与措施
活动无耐力
目标:能说出限制最大活动量指征, 遵循活动计划, 主诉活动耐力增加。
护理措施 (1)制定活动计划:依据心功能
个体化的运动方案 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2)活动过程中监测
The New York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 of heart failure 1928
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病史
n 患病与诊治经过,病情是否有加重趋势 n 目前病情与一般情况 n 心理-社会状况
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身体评估
n 一般状态:发绀、颈静脉怒张 n 心肺:啰音、心脏大小、心率、奔马律 n 其他:肝大、水肿、压疮、胸水、腹水
需要出特现殊顽干固预性治心疗衰的,难需治特性殊心治力疗衰,竭寻。找尽病管因采用 强化药物治疗,但静息状态时病人仍有明显心衰 症状,常反复住院或没有特殊干预治疗不能安全 出院
6 分钟步行试验
要求病人在平直的走廊里尽可能快地 行走,测定6分钟的步行距离
结果:<150m 重度心衰 150~425 m 中度心衰 426~550m 轻度心衰
诱因
1. 感染:最常见、最重要 2. 心律失常 3. 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 4. 妊娠和分娩 5. 血容量增加 6. 其他

心力衰竭诊断治疗PPT课件精选全文

心力衰竭诊断治疗PPT课件精选全文
2. 心肌肥厚 后荷负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
使心排量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正常, 久之心肌出现代偿性肥厚,心肌 顺应性下降,心室舒张末压增高, 出现心功能障碍的表现。
第15页/共87页
(一)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
3. 神经内分泌系统 的激活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
第16页/共87页
三 增加心排量 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第42页/共87页
药物治疗
1. 利尿剂 2. 正性肌力药物 洋地黄、非洋地黄类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4. β—受体阻滞剂 5.醛固酮拮抗剂 6. 血管扩张剂
第43页/共87页
一、利尿剂
心力衰竭的基本治疗
利尿剂明显改善症状, 合 理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第38页/共87页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有心脏病史如: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 2. 具备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如呼吸困难、咳嗽、肺淤血、体循环淤血等重
要依据。 3. 心电图、心脏超声、X线片提示心脏扩大,左心室肥厚等 。
第39页/共87页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鉴别。 (2)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3)右心衰注意与肾性、肝硬化腹水鉴别。
一 、左心衰竭表现
3. 头晕 、心慌、 心率增快、疲乏、无力等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肾血流减 少可出现尿少。
4. 体征:肺部淤血,出现罗音,心脏增大出现S3及舒张期奔马律和交替脉。
。 5. 紫绀
第29页/共87页
二、右心衰竭表现
1. 消化道症状 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 2. 水肿。
第30页/共87页
第25页/共87页
临床表现
一 左心衰竭表现 右心衰竭表现 全心衰竭表现

循环系统疾病.心衰1

循环系统疾病.心衰1
循环系统疾病
第二章 心力衰竭
定义
心脏舒缩功能障碍或负荷过重引起 静脉系统淤血、 动脉系统缺血而导 致的一系列临床症侯群。
病因
1. 2. 1. 2.
心肌本身病变 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如心肌梗死、 心肌炎 、心 肌病 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如高心病 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 即后负荷,收缩期射血所遇阻 力增加 如高血压 容量负荷过重 即前负荷,回心血量增多使心 室舒张期容积增加,充盈过度,如二尖瓣关 闭不全。左右心分流。

心肌损害与心室重构

心室重构是心衰发生的基本机理
•分类
急性、 慢性 左心衰、 右心衰、 全心衰 低排血量心衰、 高排血量心衰

泵衰竭指急性心排血功能不全所致心衰伴 心源性休克,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NYHA心功能分级
1级:日常活动无症状 2级:日常活动有症状,休息无症状 3级:轻于日常活动即有症状,休息无 症状 4级:休息有症状,活动后加重

思考题
心力衰竭的定义 心衰程度的诊断


•诊断和鉴别诊断 心衰类型的诊断 收缩性:心肌收缩力减退,心室腔 扩大,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射血分 数降低 舒张性:心房扩大,舒张早期心室 充盈减慢,射血分数无降低
鉴别诊断
急性心源性哮喘与急性支气管哮喘鉴别 依据病史;慢阻肺夜间呼吸困难,咯痰 可缓解,不一定需要坐起 右心衰与心包积液、 缩窄性心包炎 、 肝硬化等引起的水肿和腹水鉴别
右心衰竭 为体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致全身水 肿表现
症状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 腹胀 、黄疸 体征 颈静脉充盈 、肝肿大、水肿、紫绀 心脏体征
全心衰竭 因有右心衰竭存在,右心排血量减少, 可使左心衰的肺淤血临床表现减轻或不 明显

内科学 循环系统疾病 复习总结 考试重点

内科学 循环系统疾病 复习总结 考试重点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诱因1、感染2、心律失常3、血容量增加4、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5、药物治疗不当慢性心力衰竭左心衰竭临床表现(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症状:呼吸困难:劳力性、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咳嗽、咳痰、咯血疲乏、头晕、心慌体征:肺部湿性罗音;心率加快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体循环淤血表现为主)症状:消化道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劳力性呼吸困难体征:肝肿大、颈静脉征、水肿、心脏体征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分类:1、利尿剂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4、醛固酮拮抗剂5、β受体阻滞剂6、正性肌力药物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表现:症状: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端坐呼吸。

咳粉红色泡沫痰烦躁、大汗淋漓体征:1、两肺满布湿性罗音和哮鸣音2、心率快,奔马律3、面唇紫绀治疗: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2、吸氧3、吗啡4快速利尿5、血管扩张剂6、洋地黄类药物7、氨茶碱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过早搏动房性过早搏动特征:1.Ⅱ导联可见一提前出现的P'波,P'-R间期>0.12秒2.P'波后QRS波群正常3.其后代偿间歇不完全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特征:1.提前出现正常的QRS波群,其前面有逆行P'波,P'-R 间期<0.12秒2.其后代偿间歇完全室性过早搏动特征:1.提前出现增宽变形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的P波,呈二联律2.其后代偿间歇完全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1、心率150-250次/分,节律绝对规则2、逆行P波可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不能辨认,P、QRS关系恒定3、QRS波群一般正常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急性发作期:1、刺激迷走神经2、腺苷与钙拮抗剂3、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4、心律平5、同步直流电复律6、经静脉心房或心室起搏或经食管心房起搏预防复发: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拮抗剂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1、3个以上的连续室性早搏2、心室率100-250次/分,节律可略不规则3、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4、P、QRS间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5、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是确诊室速的主要依据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终止发作:1、药物治疗:胺碘酮、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2、同步直流电复律3、超速起搏预防复发:1、去除病因及诱因2、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索他洛尔、β受体阻滞剂3、心脏起搏器、ICD、射频消融术心房扑动与颤动心房扑动的诊断:1、P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F波间等电位线消失2、心房率250-350次/分3、QRS波群形态大多正常,呈室上型心房颤动的诊断: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形状不同、节律完全不规则的房颤波(f波)2、心房率350-600次/分3、RR间距绝对不规则4、QRS波群形态大多正常,呈室上型房室传导阻滞(A VB)Ⅰ度A VB的诊断: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一般>0.20秒Ⅱ度Ⅰ型A VB的诊断: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后脱漏QRS波Ⅱ度Ⅱ型A VB的诊断:P-R间期固定,P波呈比例脱漏QRS波Ⅲ度A VB的诊断:1、PP与RR间隔各有其固定的规律,两者毫无关系2、心房率>心室率3、心室率慢而规则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Ⅰ类:钠通道阻滞剂Ⅱ类:β受体阻滞剂Ⅲ类:钾通道阻滞剂Ⅳ类:钙通道阻滞剂Ⅰa类常用药物: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Ⅰb类常用药物: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钠Ⅰc类常用药物:普罗帕酮、莫雷西嗪Ⅱ类常用药物: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Ⅲ类常用药物:胺碘酮、溴苄胺Ⅳ类常用药物: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心脏骤停与复苏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终止有效的射血功能心脏骤停时主要出现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为:1、心室颤动2、心室停顿3、无脉性电活动循环停止后4~6分钟:大脑发生不可逆损害心脏骤停的诊断:早期诊断心脏骤停最可靠的临床征象是出现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一般主张:1、用手拍喊患者以确定意识是否存在,同时判断有无呼吸。

第6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6章  循环系统疾病

(四)治疗 1、无明显自觉症状或偶发早搏一般无需治疗。 2、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 3、频发早搏或自觉症状明显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室 性早搏常选用利多卡因;房性、房室交界性早搏常选用普萘 洛尔或维拉帕米。
三、阵发性心动过速
19:46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以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为特点的快 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上的称室上性心动 过速;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的称室性心动过速。 (一)病因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见于功能性(情绪激动、剧烈运 动、进食浓茶等);器质性(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等);) 其他(洋地黄、低血钾等)。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见于严重的心脏病(心肌炎、心肌 梗死等);其他(洋地黄、低血钾等)。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发作时常有心悸、乏力、头晕等,重者可引起晕厥、 休克和心力衰竭。 2、体征: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快而规则,心率常在160次~ 220次/分,第一心音强度不变;室性心动过速心律略不规则, 心率常在150次~200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19:46
四、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由心房内的异位起搏点极快而不规则的发出 冲动,每分钟可达350次~600次/分。分持久性和阵发性两种。 (一)病因 绝大多数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最常见,其次是冠心病、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 等。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心室率不快者症状不明显;心室率快者可有头晕、 乏力、心悸等供血不足的表现。重者可致晕厥、心绞痛或心 力衰竭等。 2、体征:听诊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脉率少于 心率(脉搏短绌)。
19:46
(二)临床表现
1、左心衰竭:以肺循环淤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最早和最主要的症状。 分三种形式: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 难和端坐呼吸 。 (2)咳嗽、咳痰和咯血:咳嗽常与呼吸困难同时发 生,多于劳动或夜间加重,痰呈白色泡沫状,咯血 一般为痰中带血。 (3)其他症状:可有疲倦、乏力、嗜睡、少尿等。 (4)体征:除原发病体征外,还可有:①左心室增 大,心率快,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闻及舒张期奔 马律;②两肺底部可闻及湿啰音;③部分患者可出 现发绀、交替脉。

第02章心力衰竭(九版循环内科学)

第02章心力衰竭(九版循环内科学)
代偿机制:心衰时,心房牵张感受器(atrial stretch receptors)敏感性 下降,不能抑制垂体释放AVP而使血浆AVP浓度升高,AVP通过V1受体引起全 身血管收缩,通过V2受体减少游离水(solute-free water )清除,导致水 钠潴留,同时增加心脏前后负荷。早期对心衰有代偿作用。
程、暴怒(气死王朗) 5.治疗不当:利尿药或降压药用量不足。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它疾病:冠心病发
生AMI、合并甲亢或贫血
17
扩心病合并贫血(Hb 47g/L)
18
病理生理
心力衰竭起始于心肌损伤(TnI轻微升高或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进 而心脏自发性地开始病理性重塑(remodeling),以维持相 对正常(低水平的)的心功能(代偿),从而导致左心室扩 大和/或肥大。
心功能不全cardiac dysfunction或心功能障 碍理论上是一个更广泛地改变,伴有临床症 状的心功能不全称为心力衰竭。
3
“心气衰---广义的心力衰竭”
“生理性心衰”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岐伯曰:……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
惰,故好卧。 灵枢.天年 第五十四
、三尖瓣少量反流,EF 61%。化验:白细胞15.9*109/L,Hb 155g/L,PLT
316*109/L。纤维蛋白原5.71g/L,D-二聚体 548.54ng/ml。尿蛋白2+。NT pro BNP 17593.4pg/ml。甘油三酯 2.23mmol/L,超敏肌钙蛋白I <0.01ug/L,肌酐 98umol/L,GLU 8.81mmol/L。
慢性:
发病特点: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病理基础:一般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以及虽然

《内科学》人卫第9版教材--循环系统 第二章心力衰竭

《内科学》人卫第9版教材--循环系统 第二章心力衰竭
^kkyx2018
水平随心室壁张力而变化并对心室充盈压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CNP主要位于血管系统内,生理作 用尚不明确,可能参与或协同RAAS的调节作用。心力衰竭时心室壁张力增加,BNP及ANP分泌明 显增加,其增高的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定心衰进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另外,内皮素、一氧化氮、缓激肽以及一些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均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过程。
[附]舒张功能不全的机制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机制,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能量供应不足时钙离子回摄入肌浆网及泵 出胞外的耗能过程受损,导致主动舒张功能障碍,如冠心病明显心肌缺血时,在出现收缩功能障碍前 即可出现舒张功能障碍。二是心室肌顺应性减退及充盈障碍,主要见于心室肥厚如高血压及肥厚型 心肌病,心室充盈压明显增高,当左心室舒张末压过高时,肺循环出现高压和淤血,即舒张性心功能不 全,此时心肌的收缩功能尚可保持,心脏射血分数正常,故又称为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但 当有容量负荷增加,心室扩大时,心室顺应性增加,即使有心室肥厚也不致出现单纯的舒张性心功能 不全。舒张与收缩功能不全的心腔压力与容量的变化见图3-2-20
(2)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 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丝。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可出现粉红色
泡沫样痰。长期慢性肺淤血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液循环之间在支气管黏膜下形 成侧支,此种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Frank-Starling机制
增加心脏前负荷,回心血量增多,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从而增加心排血量及心脏作功量,但同 时也导致心室舒张末压力增高,心房压、静脉压随之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 环静脉淤血,图3-2-1示左心室功能曲线。

内科学笔记--循环系统(最新整理)

内科学笔记--循环系统(最新整理)

内科学笔记--循环系统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1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心脏损害引起心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

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极少情况下是指舒张性心力衰竭。

故多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病因1.基本病因(1)原发性心肌损害1)缺血性心肌损害:节段性心肌损害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和限制型心肌病。

2)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肌病,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及心肌淀粉样变性。

(2)心脏负荷过重1)前负荷过重: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返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③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动脉静脉瘘,脚气病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

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以维持正常心排血量,但超过一定限度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2)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

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2.诱因(1)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作为心力衰竭的诱因也不少见,常因其发病隐袭而易漏诊。

全身感染可是诱因之一。

(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3)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增加如摄入钠盐过多,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等。

(4)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如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暴怒等。

可加重心脏负荷。

(5)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或降压药,利尿过度等。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

医学笔记:循环系统 第一节 心力衰竭

医学笔记:循环系统 第一节 心力衰竭

医学笔记:循环系统第一节心力衰竭第一节心力衰竭①血液循环:腔静脉→右房→三尖瓣→右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房→二尖瓣→左室→主动脉瓣→主动脉。

②栓子脱落顺血流;心力衰竭逆血流。

V/Q=0.8。

③临床上大多数心衰都是低排出量心衰,高排出量心衰常见于甲亢、动静脉瘘、脚气病、贫血和妊娠。

④无症状性心衰是指左室已有功能不全,射血分数降至正常50%以下而无心衰症状的阶段。

一、基本知识(一)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及诱因1、基本病因:记忆:前夫(前负荷)后夫(后负荷)不给力(心肌收缩力减弱)。

(1)心肌收缩力减弱:冠心病最为常见(2)后负荷(压力负荷,是指大动脉压)增加:动脉压力增高。

如高血压(体循环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后负荷)、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后负荷)。

记忆:后夫(后负荷)提(高血压)刀宰(狭窄)肥(肺动脉高压)羊后负荷的原因:动脉压力增高。

记忆:落后了就有压力了,就是狭窄+压力增加。

(3)前负荷(容量负荷,也叫心室舒张末期压)增加: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②左、右心或者动静脉分流性先心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

③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者循环血容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亢等。

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

记忆:关(关闭不全)心(先心病)前夫(前负荷)评(贫血)价(甲亢)2、诱因:感染、心律失常和治疗不当依次是心力衰竭最主要的诱因。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3、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机制:心室重构。

心衰分期:A期(前心衰阶段):有高危因素,尚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无心衰症状;B期(前临床心衰阶段):无心衰症状,但已发展为结构性心脏病;C期(临床心衰阶段):已有基础结构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症状;D期(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衰。

(二)心功能分级1、Killip分级(急性心梗用):心梗临床表现:最早出现疼痛(必须有这个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第一章 总论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调节血液循环 地神经体液组成。
它的功能是为全身组织、器官输送血液、 同时血液将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 织、并将代谢产物运走。
它包括心脏疾病和血管疾病、合称心血 管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第一节:循环系统疾病的病因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心功能分级: Ⅰ级:病人 有心脏病、但活动量部受限制。
即:日常生活无心力衰竭症状; Ⅱ:心脏病人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即:
日常生活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Ⅲ:心脏病人的体力活动受到明显限制。 即:低于日常生活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Ⅳ:心脏病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即: 在休息时也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3、心包炎: 疼痛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为剧痛或
隐痛、持续性、可时轻时重、吸气、咳 嗽、变换体位时可加重、可闻及心包摩 擦音。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4、主动脉夹层: 发生与长期高血压、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
的病人。*临表有三个特征: (1)胸痛与心电图表现不符合; (2)症状和体征不相称 ; (3)血压与休克的表现不相称。
一、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 是胎儿在心脏血管发育阶段遭受影响、
导致心脏某一部分和(或)大血管发育 停顿或异常所致。包括右向左分流型先 心病、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无分流型 先心病。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二、后天性心血管病
是出生后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 所致病。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常见病因有: 1、动脉粥样硬化 ; 2、风湿热 ; 3、高血压 ; 4、肺循环阻力增加; 5、感染;
呼吸困难是由于肺淤血、肺组织弹性减 弱、肺泡与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障碍以及 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所致。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为: 1、劳力性呼吸困难; 2、端坐呼吸; 3、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2、右心衰竭: 呼吸困难主要由于体循环淤血及右心房
与上腔静脉压升高、代谢产物增多刺激压 力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所致。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心衰分四个阶段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A、有发生心衰高度危险,但是没有心脏器质 性疾病;
B、有心脏器质性疾病、但从来没有出现心衰 的症状;
C、过去或目前有心衰症状并有心脏器质性疾 病;
D、为终末期病人,需要特殊治疗;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第五节
循环系统疾病防治、原则和进展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一、防治原则: (一)、预防: 1、去除病因和控制危险因素; 2、防止病情进展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二)、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2、矫治解剖病变; 3、病理生理治疗; 4、康复治疗;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3、心包积液: 压迫支气管或肺而引起、在活动时更加明
显。 4、心源性呼吸困难与心脏神经官能征病人的
叹气样呼吸要鉴别。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二)胸痛: 1、心肌缺血:
缺血缺氧引起的胸痛称为心绞痛、为内 脏反射痛。 2、心肌梗死: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 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 重而持久的缺血、损伤、坏死。
迅速增加,特点是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 部位、常期睡床者以腰骶部、大腿后侧 为重。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也可引起水肿、但尚有 淤血性肝肿大、腹水、静脉压升高等表现、 注意误诊为肝硬化。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七)、紫绀: 指 当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 皮肤粘膜呈现青紫色。以皮肤较薄、色素 较浅、毛细血管丰富的末梢处明显。注意 与重度贫血、血中含有异常的血红蛋白衍 化物相鉴别。 分三类:中心性紫绀、周围性紫绀、混 合性紫绀。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三)、心悸: 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 与病人的敏感程度、心搏强弱、节律紊
乱有关。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四)、晕厥: 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的一种状
态、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 致。与眩晕、昏迷相区别。常见于: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1、心源性晕厥: 由于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引起急性脑出血 所致。常见原因是心律失常、包括缓慢 型和快速型。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6、内分泌紊乱; 7、营养代谢障碍 ; 8、贫血; 9、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 10、其他:药物或化学制剂中毒等。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一、主要症状 (一)、呼吸困难: 主要由心力衰竭引起
(以左心为主) 1、左心衰竭: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二、主要体征: 心脏增大 、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原有心
音的变异、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 擦音、脉搏、周围血管征、颈静脉怒张、 肝肿大或搏动、肝颈静脉反征、浆膜腔积 液、水肿等。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一、实验室检查 二、器戒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1、常规心电图 2、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3、动态心电图 4、电话传送心电图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2、血管舒缩障碍所致晕厥: 包括血管抑制性、直立行低血压性、颈动 脉性、生理反射性。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五)、咯血: 因肺淤血所致。可呈痰中带血、小量咯血、 大咯血、粉红色泡沐样血痰系肺泡壁或支气 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所致。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六)、水肿: 认为是右心衰竭引起。先兆表现是体重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二)、X线检查 1、X线透视 2、X线摄片
(三)、超声心电图检查 三、其他检查 (一)、创伤性检查 (二)、非创伤性检查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Nhomakorabea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一、病史的采集 二、综合分析判断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
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要求: 1、病因诊断; 2、病理解剖诊断; 3、病理生理诊断; 4、心功能诊断; 5、并发症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