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4222fe58f5f61fb73666e7.png)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用自己的话说出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及知道三个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实例进行实例分析。
3.能结合实例去分析评价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自主预习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_____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_______能力。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一、温故知新(自主探究:三种模式)1.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画出你心目中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跟同桌交换自己的分布图,说出自己的画图依据。
3.阅读P21页阅读部分,猜测城市地域结构3种模式名字的由来,找出三种模式的共同点。
二、追根溯源(合作探究一:影响因素)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不同?2.判断3条曲线最有可能分别代表哪类活动(商业、住宅、工业)?说出理由。
3.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试在横坐标上用OA、AB、BC 分别表示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并说明理由及说出OA、AB、BC分别布局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好处。
4.若只考虑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试画出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哦变化的影响曲线。
5.若考虑到城市有多条交通线,上题画的曲线会有变化吗?试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三、学以致用(合作探究二:合理布局)1.完成课本P24活动题。
2.结合你对本县城的了解,本地有没有污染大的工厂,它的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练习:一、选择题。
1.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城市具有相同的称呼四地域结构特点。
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2: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2: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b27d3843169a4517623a32d.png)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2.分析和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以及它们的特点。
课前准备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①________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②____________用地、③________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区(1)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功能区之间并无④__________,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2)主要功能区a.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是城市中⑤________的土地利用方式。
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住宅区分化为⑥________________和⑦________________。
b.商业区:多位于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⑩____________或⑪__________分布。
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特殊商业区——⑫____________。
c.工业区:由城市内部工业⑬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布局在靠近河流、⑭________、公路等交通便捷地带。
d.其他功能区:部分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例如行政区、⑮__________等功能区。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⑯______________,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⑰________模式、⑱________模式和⑲__________模式。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1)经济因素a.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每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⑳________________和○21____________的远近两方面。
b.商业区一般位于地租较高、交通○22________的○23________区;居民区一般位于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工业区位于地租较低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区。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最新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60c919ab9d528ea81c77960.png)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NO.5一、学习目标1. 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运用实例,能够说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二、导学提纲自主学习1.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等不同类型。
2.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
最基本的功能区有、、,有些大城市里还有、等。
功能区之间明确的界线。
3. 住宅区是城市中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和0。
4. 商业区在分布上多位于、或,形状多为,即商业区在布局时多按照或者原则进行布局。
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简称。
商业区白天人口流动性,夜晚数量。
5. 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而形成的。
这些工业企业程度较高,且它们之间往往有很强的。
由于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这就决定了工业企业布局时要靠近、、等的地带。
6.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和。
7. 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的高低。
8.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和。
阅读P23图2.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探究1-2小题。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称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除了经济因素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呢?试举例说明。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否永久不变呢?举例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1.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D.公共用地2.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最大的是()A.文化区B.商业区C.工业区D.住宅区3.城市商业区分布的特点是()A.大多呈集团式分布于某一街区B.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C.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区D.大我呈不固定分布4.城市功能区是指()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B.城市人口生活和工作的区域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建筑区D.由交通线路分隔出的各类区域5.城市空间的40%~60%属于()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D.由交通线路分隔出的各类区域6.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C.工业区、教育区、行政区D.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7.城市各项功能区的形成主要是()A.城市规划的结果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C.不需要竞争的结果D.同类活动造成的企业相互分离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与市中心距离递减示意图。
高一地理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
![高一地理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792745a76e58fafab003d9.png)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年级:高一地理设计人:王建华审核人:李丽编号:【地】04班级:学习小组:姓名:日期:2013.3.07【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点。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4.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三种、、2.影响因素①最主要的因素:。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利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②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程度: (2)历史因素:①继承与创新;②完全改变(3) 社会因素:①收入、②知名度、③种族与宗教、④行政因素 (4)环境因素—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①要有便利的交通Ⅰ:工业要沿交通线布置 Ⅱ: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②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Ⅰ:布置在城内或居民区内(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仪表等 )Ⅱ:布置在城市近、远郊(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业、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 )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布置在河流的下游盛行单一风向——下风向季风——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多种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布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读图2.7完成表格功能区 距市中心距离对应地租直线地租 成因 商业区住宅区 工业区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发展初期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 城市地域范围狭小扩大 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 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自然团聚市区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课后练习】1.一般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区是( )地租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A.商业区、文化区、交通区B.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C.行政区、仓库区、娱乐区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2.市中心的远近,对下列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住宅B.商业C.工业D.文娱3.市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业区占城市用地面积比重较大,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B.商业区的经济活动繁忙程度仅次于工业区C.影响商业区的营业额的直接原因是交通的便捷性D.中心商务区的高层建筑中,其中,低层主要是商业活动场所4.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5.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6.关于商业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呈点状、带状分布,在城市用地中占小部分B.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街角路口处C.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D.商业区的区位不一定要有广阔的市场7.)盛行风向A B C D8.美国许多大城市出现唐人街,这是因为()A.收入不同B.知名度不同C.宗教团体占优势D.华人影响较大9.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市中心的地租最高B.市中心环境较好C.市中心交通最便利,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D.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10.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地价最高的是()A.成片住宅区B.中心商务区C.大型绿地区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11.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成了功能区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
2022-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2022-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b98b7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4.png)
2022-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2.1.1城市的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之间的关系。
2、掌握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3、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
【重点】1、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难点】1、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
2、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预习案】1、概念:指构成城市的各个要素在上的及状况。
2、主要功能区:1)功能分区:由于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了各种城市功能区。
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功能区间(有、无)_____明显界线。
区位:位于城市;2)中心商务区:特点:,高楼林立。
交通,早晚,人口组成:由和组成。
3)商业区区位:多分布于或;特点:,人流高,土地是城市中的用地方式(占40℅-60℅)组成:有成片的住宅楼及配套的4)住宅区分类:企业或单位职工的和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原因,出现与的分化。
年级:高一主编:审核:使用时间:第5周区位:多分布在城市的和的地带,这里交通,多、及通过。
5)工业区工业区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和污染,区位选择要考虑因素。
3、城市的其它功能区:、、、历史原因原因:目前主要区位因素。
城市土地价格昂贵,一般为经济地租较高的区,向外,土地价格,为和的分布区。
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__________的高低。
一般来说,通达度越高,土地价格或租金越________。
城市中心通达度最_______,租金最_______。
距市中心越4、形成原因近,土地租金也越_____。
远离公路的地区租金比较________。
所以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取决于各类活动的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高低。
福建省泉州十五中高中地理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福建省泉州十五中高中地理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345c0a324431b90d6c85c76f.png)
福建省泉州十五中2014高中地理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运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
【重 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难 点】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课前预习案】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____________、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______、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2.城市功能区(1)形成: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
(2)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________。
(3)常见功能区①住宅区⎩⎪⎨⎪⎧形态:城市中 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特征: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②商业区⎩⎪⎨⎪⎧位置:多位于 、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形状:呈点状或中心商务区: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③工业区⎩⎪⎨⎪⎧形成: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 而形成分布:交通比较 的地带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概念: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__________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________。
2.形成因素3.形成和变化:随着________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课堂探究案】探究活动一 城市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阅读课本P19-20 1、 城市功能区是如何形成的?3、完成P21活动题:分析香港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探究活动二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探究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因素。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不同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3、完成P24活动题【归纳总结】自己归纳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体系图。
【课堂练习案】一、单项选择题(2012·杭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LYL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LYL](https://img.taocdn.com/s3/m/347551200066f5335a8121b9.png)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2.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城市具有的功能区及其分布特点 3.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学习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学习难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 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用地、休憩及 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求是相同的→ 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 3.功能分区的特点(1)基本功能区有 区、 区、 区; (2)功能区之间 明显界限,呈混合状态。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 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 的用地【展示交流】小组相互展示自学成果,进行矫正。
【合作探究】【拓展提高】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 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P 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 .东B .南C .西D .北2、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B .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D .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3、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肥厂 D .服装厂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左图)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下列两题。
4、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 A .商业用地 B .公园绿地 C .居住用地 D .行政用地5、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 A .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B .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C .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嗓声污染D .远离农田 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B .收入高低C .知名度D .种族和宗教 7、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 )A .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B .城市的边缘地带C .通达度最高的地区D .工业区的中心部位 8、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 )A .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B .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C .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D .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9、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的,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B .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C .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D .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的,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学习反思】我学到了什么: 我还有那些知识点存在疑问: 发现了什么学习技巧:【知识纲要】商业用地用地 城市土地 政府机关用地 用地 利用类型 休憩及绿化用地 用地城 农业用地市 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中土 特点:无明确 ,某一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地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占据城市空间的_______(百分比) 利 功 住宅区 住宅区 用 分化和 能 低级住宅区功 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 分 形状:点状、条状分 商业区 商业活动中心区 区 中心商务区(CBD ) 服务中心工业活动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工业区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城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不同功能区在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 市 城市地域 同心圆模式内 结构模式 扇形模式部 多核心模式空 影响地租 间 经济因素 的因素 距离市中心远近结 (主要因素)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最强、___ _其次、_ ___最弱构 形 (付租能力)的 成 土地价格和租金有高低起伏,而非直线变化 形 因 收入(社会地位)导致________分化 成 素 社会因素 知名度和 种族和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变 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在的功能分区 化 历史因素 城市的发展和更新要考虑继承和保持原有特色 昔日的土地利用,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发展变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中心的远近对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第二课时)【课标要求】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0c7cfb27284b73f24250ae.png)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2.理解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及布局特点。
重点:掌握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及布局特点;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
难点: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
【导】(3分钟)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上接近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我们城市内部的各种功能区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拼图一样拼凑在一起,又是什么力量在无形中控制我们城市这幅巨大的拼图?【思】(11分钟)阅读课本18-26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用地和用地等。
2.城市功能区(1)形成: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是的,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
(2)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1)城市三大功能区中,住宅用地比重最大,商业用地比重最小。
(2)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布局有两大趋向:一是向城市外缘迁移,二是沿交通线分布。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
(2)典型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3(1)城市发展初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功能用地混杂布置,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
(2)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区的外迁,原有的工业用地改造为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易错警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分区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而城市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导学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2ab7c2f18583d0496459f5.png)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程标准:实验版:新课程标准: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017版: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并说明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的意义。
学习目标1. 结合某城市地图,指出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2.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位置、形态以及特征。
3. 结合实例,从经济、社会、历史、行政等因素来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
4. 举例说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会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评价任务1. 能通过自主预习教材,完成学案活动一,初步构建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知识框架2. 依据“香港城市土地利用分布图”,能指出该市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检测目标1)3. 依据“香港城市土地利用分布图”,能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位置、形态和特征(检测目标2)4. 依据“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和“城市地租等高线分布图”,能说明土地租金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检测目标3)5. 通过列表,能比较出城市发展初期和发展中后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
(检测目标4) 学习过程活动一:课前预习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包括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例如:住宅区、商业区、 工业区、等。
然而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它类型的用地。
域结构 。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 同心圆 、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 (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行政因素6.城市内部空间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活动二:读“香港城市土地利用分布图”分析下列各题。
1.据图说出香港的城市功能分区2.描述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据图说出香港商业区的分布,并分析原因4.图中显示的香港高级住宅区主要有三个,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有课堂反馈(2016•温州高一月考)下图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
2.1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1和2
![2.1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1和2](https://img.taocdn.com/s3/m/c9b8a4a0d1f34693daef3e65.png)
张家口市第六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2013年3月班级姓名2.1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一 (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及城市区位的概念。
2、掌握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3、学会城市区位选择的方法。
[重点、难点]1学会城市区位选择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
[自主学习]1.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区位是指。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和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3.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由于自然地理过程通常是很缓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是。
4.从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的地形方面考虑: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大多分布在;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如:。
山区的城市一般沿着分布,如:。
5.从自然地理因素的气候方面考虑:世界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降水适中,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地区和沿海地区,城市分布特点是:。
而荒漠干旱地区,由于过分;高纬度寒冷地区,由于过分;热带雨林地区,由于过分;这些地区城市分布特点是:。
6.河流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防卫功能的区位选择;两条河流的汇合处,如等;河流的入海口处,如;,如英国的伦敦;,如江西省赣州市。
7.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的空间关系。
这些经济事物有、、、、、等。
城市经济地理区位并不是,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的改善和的变化而变化。
8.邻近矿产资源地,有利于形成。
如煤炭工业城市有:;钢铁工业城市有:;石油工业城市有:。
交通也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分布:邻近或者,有利于形成口岸城市。
邻近多条铁路,尤其是铁路交汇处,有利于形成。
如株洲、石家庄的形成与运输有关;扬州、济宁的是古运河的开辟而形成的。
另外,还有港口城市、边境城市。
9.政治文化地理因素也会影响城市的区位。
地位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如华盛顿、巴西利亚、堪培拉、伊斯兰堡等。
宗教圣地:如。
10.城市空间布局特点:(1)。
(2)。
(3)。
(4)等。
11:城市区位的选择简单来说:(1)避开;(2)码头应建在河流岸处;(3)地基要优于土质地基,天然土要优于人工土。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二课时 第二节导学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二课时 第二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0d5c1a0b4e767f5acfce48.png)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以及区位特征。
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课前导学案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2、城市功能区是怎么形成的?3、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又哪些?它们在城市中的分布有什么特点?4、功能区特点:(1)之间无___________________;(2)内部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住宅区(1)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_____________。
(2)出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分化。
6、商业区(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BD 多分布在。
7、工业区工业布局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其他功能区如:,多分布在大城。
落实检查,学习小组长课前检查批阅签字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案一、预习效果反馈抽检。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的内容,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阅读教材图2.1,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
无明确的界线)3.什么是集聚效应?4.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8.读图2.4,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特点。
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3: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3: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3b016434afe04a1b171dea9.png)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同步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及功能分区2. 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3.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重点难点』1.明确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学法指导』学会阅读城市规划图,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从生活中获取地理信息。
『知识链接』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_________、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________________、交通用地和__________等。
2.城市功能区(1)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_______。
(2)常见功能区①住宅区:城市中__________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可分为________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②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_______________或街角路口,呈___________分布。
③工业区: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的地带。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1.三大功能区的形成2.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功能区形态特征区位选择及原因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原因:①减轻对市区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运输成本住宅区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原因:①环境优良;②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原因: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迁移应用]1.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左图)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1)、(2)题。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1362b4fd0a79563c1e72e5.png)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牛顿(英国)编号:GSWHDLBX2——004文化高中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班级组名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4.学会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区位特征。
2.解释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原因。
3.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图示法、讲授法【课堂导学】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含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中,形成不同的区。
2、各功能区及其特定:(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和的场所,是城市中最为的利用方式。
随着住宅区的分化,出现了住宅区和住宅区。
(2)、商业区: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场所,多位于、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状或状分布。
有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CBD)既是商业活动的中心又是服务中心。
(3)、工业区:是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而形成的,主要分布在的地带。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由构成,也叫。
2、主要模式:模式、模式、模式。
3、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其愿意付出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和两个方面。
右图中的ABC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2)、其他因素:收入、、、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等。
4、发展变化: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的地域范围,功能用地布置。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的向外搬迁,工业用地改造为用地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
【课堂探究】1、读图“2.1北京的不同功能区举例”,说出图中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并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2、读图“2.2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a)和低级住宅区(b)”,完成下表:房屋面积质量设施环境分布特征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3、结合P20课文第一段和图2.3,分析回答:(1)什么是CBD,一般位于城市的什么位置?(2)城市CBD的建筑共同特点是什么?成因是什么?4、结合P20课文第二段和图2.4,分析回答:(1)常州市的工业分布有何特点?根据图中“风频玫瑰图”分析,常州市东南部工业应以轻工业为主还是重工业为主?为什么?(如何读玫瑰风频图?)5、读图2.7,结合P22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图例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0A、AB、BC 各分别最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3)除了距离市中心远近外,地租高低还要受哪个因素影响?请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磐石二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9 授课时间:授课者:第2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课时)【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8-24页,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预习案并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独立规范完成探究案,疑难问题用红色笔做好标记,准备课上质疑讨论。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2.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城市具有的功能区及其分布特点3.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老师点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2、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因素预习案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用地、休憩及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求是相同的→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3.功能分区的特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特征分布位置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和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三种模式。
【预习自测】1.工业区趋向于沿主要_________________分布。
为什么?2. 工业区外迁的原因?【我的疑问】对预习自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探究案1、结合P20课文第二段和图2.4,分析回答:(1)常州市的工业分布有何特点?(2)根据图中“风频玫瑰图”分析,常州市东南部工业应以轻工业为主还是重工业为主?为什么?2、根据P21活动1,读图2.5,分析香港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1)找出商业区的主要分布地区。
商业区的外围主要是哪一类功能区?(2)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分布是否相邻?为什么?(3)试画简图归纳香港功能区分布的特点。
课堂练习:读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2.下列企业最适宜布局在丁地的是( )。
A.印刷厂B.自来水厂C.化肥厂D.服装厂3.读我国某城市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城市主要的扩展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长途汽车站的位置变化及其原因。
(3)该城市计划在甲处规划一个物流中心,请说明其理由。
磐石二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10 授课时间:授课者:第2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8-24页,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预习案并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独立规范完成探究案,疑难问题用红色笔做好标记,准备课上质疑讨论。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2.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城市具有的功能区及其分布特点3.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老师点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2、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因素预习案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用地、休憩及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3.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求是相同的→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3.功能分区的特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特征分布位置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和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三种模式。
3.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土地的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付出高低。
影响地租的因素有和。
(2)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的影响。
(3)社会因素:收入、、种族、等对住宅影响大。
(4)我国许多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看作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我的疑问】对预习自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探究案3、读图2.7,结合P22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图例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途中0A、AB、BC各分别最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3)除了距离市中心远近外,地租高低还要受哪个因素影响?请举例说明。
4、读图2.8和P24“案例1 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说出除了经济因素外城市地域结构还受哪些因素影响?5、结合P24活动,完成下列要求:(1)城市地域结构的合理规划应如何处理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2)试评价图2.9中城市布局的两种方案较为合理,说明理由。
(3)如果你有更好的修改意见,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理由。
课堂练习:1、.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2、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C.交通通达度 D.企业的支付能力(2)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区,原因是。
(5)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6)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填字母),面积最大的是,(填字母)。
磐石二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11 授课时间:授课者:第2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老师点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2、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因素【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A.平原地区 B.山区或丘陵地区C.内陆地区 D.湿润的气候区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区功能用地 B.住宅区功能用地C.工业区功能用地 D.文化区功能用地3.以下城市形态类型属于团块状的是()A.兰州 B.西安 C.华盛顿 D.重庆4.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收入高低C.知名度 D.种族和宗教5.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①不同的功能活动②城市环境的优劣③距离市中心远近④交通便捷程度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6.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A.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 B.城市的边缘地带C.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D.工业区的中心部位【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城市具有相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B.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有关,与自然环境无关C.大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D.因为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现代北京市中心不是商务区而是重要行政区2.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的,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B.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C.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D.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的,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3.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A.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B.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C.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D.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4.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5.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6.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B.经济因素的影响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 D.地理因素的影响7.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图2-1),最合理的是()8.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 ) A .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 .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C .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 .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2-2), 完成下列要求:(1)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 A .规模的大小 B .重要的程度 C .付出租金的高低 D .由政府的决策(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 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市中心应为图中A 、B 、C 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 区, 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 ,故租金最 。
(4)图中B 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区,因这里靠近 ,既有利于 ,又方便_______ 。
(5)图中C 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区。
(6)图中A 、B 、C 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 (填字母)。
2.读某城市平面图(图2-3),该地常年盛行西风。
完成下列要求:(1)从该城市布局图中看受 、 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若干片、组。
这种城市布局形式的主要缺点表现为用地 上 ,彼此联系 , 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上相对要 。
(2)图上各点适宜建疗养院的是 , 适宜建化工厂的是 。
(3)若建一座自来水厂,应建在 点,理由是 。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1.图2-4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4 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呈 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