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说明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18fc5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7.png)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首席帮大家整编的6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9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朴典雅、矗立、栩栩如生、飘忽、戎装、不计其数、浩浩荡荡、高擎节杖、五彩缤纷、助兴、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古丝绸之路的故事中体会当年东西方商贸、文化的交往和繁荣景象。
4.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情景,感受东西方文化、商贸交流的繁荣。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大家搜集了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现在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报刊杂志等途径来搜集自己学习所需要的资料,另外课文后边的资料袋里也为我们介绍了很多知识,我们在预习课文时要充分利用它。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ac7c1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2.png)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钟玲教材分析《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第十单元“路”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精读课文,篇幅较长,资料充实,讲述了丝绸之路开辟的经过和好处,蕴涵着对中华民族悠久和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课文讲述的资料年代久远,涉及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给学生理解课文资料,体验情感带来必须的困难。
所以我课前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懂课文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好处。
2、潜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自读勾画批注的潜力,充分地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使之感受到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过程。
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3、情感目标:感受他的坚韧、英勇、智慧、执着和强烈的职责感、使命感。
4、美育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学习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怎样的精力。
教学难点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险阻,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课前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齐走进了丝绸之路,这天我们将继续踏上这千年古道,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故事。
齐读课题。
2、透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那么丝绸之路在开辟前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你从哪儿体会到的?生谈4、让我们一齐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齐读第三段。
5、透过你们的朗读,我看到了丝绸之路在开辟前是黄沙滚滚、寸草不生、无人问津啊!怎一个“荒”字了得!能够用一句诗来形容——“春风不度荒满路。
”(板书)二、感受开辟后的丝路之繁荣,学习第九自然段。
1、那么开辟后的丝绸之路又是一条怎样的路呢?播放影片。
2、看完影片,你对丝绸之路有什么印象?3、书中哪一段写了丝绸之路繁荣的样貌呢?齐读第九自然段。
3.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5篇材料)
![3.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5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6abd15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2.png)
3.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5篇材料)第一篇:3.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3.古老的丝绸之路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记住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张骞、玄奘。
了解新郑欧班列的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郑欧班列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2学情分析对于历史的话题,五年级学生是感兴趣的,但他们对于历史概念是模糊的,感兴趣的只是历史事件本身的曲折和有趣。
对于历史背后所蕴藏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并不了解。
因此,通过学习《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丝绸之路是一条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感受到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3重点难点体会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意义。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定向引导1.情境导入引入主题出示多媒体: 丝路风光图。
出示歌词: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师问: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中的“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 2.出示目标(学生读目标)活动2【活动】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师:我们刚才领略到的是今天的丝路风光,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
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个问题。
1、学生阅读P96的内容,思考(1)丝绸之路是谁、什么时候开辟的?(2)为什么叫丝绸之路?2、了解丝路第一人---张骞3、了解丝绸之路出示资料4、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共同交流。
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丝绸之路的出发地、到达地,丝绸之路到达的范围等知识。
活动3【活动】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1、角色扮演活动: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1)你扮演哪方商人?(西方或东方)(2)你会带什么样的货物,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希望换回什么样的商品?(3)你选择在哪座城市交易?为什么?2、说一说,东西方贸易、文化的交流出示幻灯片。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58de62fe4733687e21aa71.png)
技术准备:
教师准备:
1、丝绸之路的图片。
2、丝绸之路的视频。
3、丝绸之路上交流的物品的卡片。
4、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资料。
学生准备:
1、搜集一些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我国丝绸工艺精湛的技艺及蕴含的智慧,体会丝绸之路开通的艰辛,领悟不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认可交流和贸易是促进各国文化、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追问:商人是通过什么途径带过来的呢?
过度:今天,我们来学习了解丝绸之路。(板书:丝绸之路)
(二)学习新课
环节一:走近丝路,回望历史。
师: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真切地看一看这条丝绸之路。看的过程请你思考:起点和终点是哪里?途经了哪些地方?
视频《丝绸之路路线图》
师: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
学生回答。(板书:画起点和终点。)
师:你知道这条丝绸之路是在什么年代开通的吗?从西安走到欧洲有多远的距离吗?请再看书中76页,找答案!
师: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如果让你给我们的题目加一个定语,你认为应该填哪个词呢?(古老)
小结:这是我国的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流的一个重要纽带。
环节二:走进丝路,体会艰辛。
提问:你知道这7000多千米的丝绸之路经过了哪些地方吗?请看资料一(教师准备的丝绸之路的图)。在地图中一边描画丝绸之路的路线,一边找一找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小组讨论经过的地方。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古老的丝绸之路》是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主题四《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的第一个栏题。本主题共分为两个栏题,其中第二个栏题是《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这两个栏题分别是介绍丝绸之路的人和事,是并列的关系。本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共安排了四个主题,第四主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经济、文化的交流,实际是通过中国的丝绸之路来介绍世界文明古国的往来和沟通促进了文明古国共同的发展。更深刻地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交流是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有效途径,使世界文明更加丰富多彩,使人类共同享受文明,接纳不同的文明。是对本章的一个总结。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7781c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7.png)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0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九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62df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3.png)
内容特点
本课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较大,地域范围较广,历史事 件和人物众多,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 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历史背景 和主要事件,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 用和意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丝 绸之路的历史场景,增强 学生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05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的设计
故事导
视频导入
播放关于丝绸之路的纪录片片段 ,让学生直观感受丝绸之路的历
史和文化。
问题导入
提出关于丝绸之路的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并进入课程主题。
新课教学环节的设计
知识讲解
详细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重要事件 和影响。
地图展示
使用历史地图,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走向 和重要节点。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 影响。
巩固练习环节的设计
选择题
设计关于丝绸之路基础知识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 握情况。
简答题
知识理解
评估学生对《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程度。
思维能力
评价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态度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以及作业完 成情况。
02
01
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表达能 力。
04
03
教学反馈的运用
A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 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意识,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之
小学思想政治_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思想政治_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cb0389431126edb6e1a105b.png)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我国丝绸工艺精湛的技艺及蕴含的智慧,体会丝绸之路开通的艰辛,领悟不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
认可交流和贸易是促进各国文化、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探究式学习,学生能找到自己研究的内容所需要的资料,能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路上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时期,经过。
能说出起始点,经过的地点,及传入我国的物品。
教学重点:1、知道“丝绸之路”的来历,了解“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
2、理解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
教学难点:1、丝绸之路开通的艰辛。
2、认可交流和贸易是促进各国文化、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3、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吗?现在让我们先来猜几个与水果有关的谜语怎么样?出示:若干个谜语,猜答案。
1、谜面:弯弯树,弯弯藤,弯弯树上挂铜铃。
谜底:葡萄厉害!看来这个谜语真难不倒大家!2、谜面:叶子绿又绿,开花红又红,子儿数不清,结果像灯笼。
谜底:石榴你们太聪明了!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水果的原产地是哪里吗?葡萄原产自欧洲、西亚、北非一带,石榴则原产自伊朗、阿富汗等国家,那我们再来猜一猜它们是怎么来到我们国家的呢?预设:商人是通过丝绸之路带过来的。
过度:说到丝绸之路,今天,我们来学习了解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
好!上课!(板书:古老的丝绸之路)(二)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环节一:了解丝路。
在课前老师已经把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清单发给同学们了,相信你们肯定都搜集了很多相关资料,现在就来一起交流交流吧。
(生汇报师板书)首先咱们先来看起点终点和全场这三个问题。
1、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的准确!那咱们接着交流!2、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要补充的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3、那这样一条艰难险阻的道路为什么他们还要走下去?其实一方面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而另一方面又可以建立友好邦国共同抵御外敌。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3992b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d.png)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通过动手绘制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了解丝绸之路的概貌。
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2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开辟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丝绸之路》(板书)请看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时间到,谁敢来读?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1、生自学,师巡视。
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 首师大版(1)
![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 首师大版(1)](https://img.taocdn.com/s3/m/ca8be7fa011ca300a7c39049.png)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认识丝绸之路开通与交往的艰辛,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与魅力,体会平等、友好往来的重要。
知识与能力:知道丝绸之路的起点及所到达的范围;知道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历史代表人物;知道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认识、理解不同文化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丝绸之路及重要历史代表人物在东西方交往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通道,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和推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
主要教法讲授、探究、体验教具相关课件和录像学法指导通过课下搜集资料、阅读、观察、分析的学习过程,体验这样的学习方法。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出示石榴树照片,询问学生:图中是什么?(石榴)追问:你知道石榴的原产地在哪里吗?2.教师出示地图,指出伊朗和阿富汗的位置。
距离如此遥远,石榴是通过怎样的渠道传入到我们这个地区的?3.板书:古老的丝绸之路。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古老的丝绸之路)。
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1.师:关于丝绸之路你都知道什么?(副板书:基本情况)·起点:长安(今天我国的陕西省西安市,是个六朝古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在长安建都)。
(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用课件演示起点长安的位置)(板书:中国(长安))·最远到达的地方:(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用课件演示最远到达的地方)(板书:欧洲、非洲、西亚、中亚……)·全长:7000多千米。
(板书:7000多千米)·途中经过的地方:(塔克拉马干沙漠、塔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河西走廊……)·名称由来:预设:·由来A:教材P77页·传递的最大宗的商品(教师补充:当时西方人以穿“丝绸”为荣)补充:周穆王的故事。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401e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7.png)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 [设计理念]1、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悟。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所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因此,我设计了由欣赏丝绸的风采导入,并引起学生思考“丝绸是怎样被世界认识的”。
2、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因势利导。
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只给以适当点拨、引导。
3、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
让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让学生宏观地看丝绸之路。
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3、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入课文1、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看——学生(齐说):丝绸(板书“丝绸”)(播放课件,展示各种华美的丝绸面料,过渡到丝绸面料的衣服)2、积累运用词语。
看了这些礼物,你是什么感受?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预设学生会说出:赞叹不已、赞不绝口、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设计目的:让学生用成语形容自己的感受,一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新词“赞不绝口”、“目瞪口呆”;三来可以由此引入课文。
可谓一举三得]3、引入课文。
中国的丝绸不但在今天受到全世界的青睐,早在古代就赢得了众多的喝彩!历史上就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请同学们读文。
4、学生读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丝绸在国外知名度很高。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c8728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b.png)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及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文献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路线、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形成原因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幅古代丝绸之路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路线吗?它有什么特殊的历史意义?”(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背景和形成原因。
2.学习丝绸之路的路线(1)展示丝绸之路的详细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主要路线。
3.学习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1)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2)学生分组讨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4.学习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1)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从物品、技术、文化等方面分析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5.案例分析(1)展示一组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丝绸之路在我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丝绸之路在我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作用。
(2)布置课后作业:以“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热爱。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丝绸之路的路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或洛阳)、经过的西域地区、终点(罗马)以及途径的重要城市如敦煌、楼兰、龟兹等。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9cdff7102de2bd960588c0.png)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教学信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佟磊(1)教学内容分析《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属于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中的第四个主题。
教材安排了两个栏目,“古老的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第一个内容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丝绸之路的简单概括,第二个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任务,这两个内容是一个整体。
“古老的丝绸之路”向学生呈现了丝绸之路的简单历史,以及通过这条丝绸之路进行的经济、文化上的友好交往(包括海上丝绸之路),从中使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开辟的悠久历史;交往内容丰富;影响社会巨大。
“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教材围绕这一栏目主要呈现了张骞、玄奘、郑和三位历史人物,以及他们在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上所作的巨大贡献,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人物对丝绸之路所做的突出贡献;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对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所作的贡献。
进一步认识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通过梳理其他学科教材发现,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课为《丝绸之路》略讲课文,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在课后资料袋中还有关于丝绸之路起始点、名称、意义、友好使者的简单介绍,和《品德与社会》教材有交叉内容,既有知识上的联系,也有情感态度上的联系。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尝试对教学安排做了一些调整,将教学内容分为丝绸之路经过的一些地区,引申出特定历史事件、人物等几方面,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问题方向,最后通过归纳释疑等教学引导,学生自然感受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贡献,加深对祖国的自豪感。
(2)学情分析儿童是学生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理解和感悟中提升认识,在本课中,强调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重在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特征,初步理解丝绸之路的意义,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f407585901020207409cb4.png)
二、寻访“丝绸之路”
1.教师出示丝绸之路线路图和中国地图。学生对比两张地图,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和途经的地方。
2.说说开辟“丝绸之路”所产生的影响。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自由发言介绍。说说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1.教师讲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和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有条件的可以欣赏录像资料)
2.学生讨论有关问题。可以围绕如下问题开展讨论。
(1)张骞和郑和所做的事情有什么的不同之处。
(2)他俩在出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想像郑和率领的船队在大海上是怎样浩大的场面。
(4)张骞率领的商队在丝绸之路上是怎样的景象。
三、了解古代中国外交
1.初步了解唐朝的繁荣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教师导语: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后,中国开始了与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贸易交流。尤其在隋唐时期,社会空前繁荣发达,吸引了四海来宾。直到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唐人街”,请同学们交流你们课外查找到的有关“唐人街”的资料。(学生讨论交流)
2.讲故事,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作出贡献的人。学生搜集有关故事并在课堂上交流,如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的故事。3.有条件可观映唐朝时期社会的繁荣的电视剧。
4.活动:找找我国有哪些传播出去及引进来的物品。先小组讨论,再互相交流。填写下面的表格。
物品名称
技术名称
“出嫁”
“娶进”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古老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互相交流情况,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与贡献。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6ec86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4c.png)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丝绸之路起始的时期,说出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和全长。
二、能列举出两个以上的丝绸之路通过的地址。
3、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时期,通过。
能说出起始点、通过的地址及传入我国的物品。
教学重难点一、了解丝绸之路开通的艰辛。
二、认可交流和贸易是增进各国文化、经济、社会一起进展的重要基础。
教学进程一、爱好导入一、谈话:同窗们,你们明白这些水果和蔬菜并非原厂与我国,有的产自古老的波斯,有的来自印度,猜一猜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咱们的国家呢?(出示相关的水果和蔬菜的图片)预设:商人带过来的;追问:商人是通过什么途径带过来的呢?过度:今天,咱们来学习了解丝绸之路。
(板书:丝绸之路)二、走近丝路一、用意:通过视频了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和途径的部份地址。
训练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提问:此刻让咱们看一看这条丝绸之路。
看的进程请你试探:起点和终点是哪里?途经了哪些地址?提问:起点和终点别离是哪里?学生回答。
(板书:画起点和终点。
)追问:你明白丝绸之路最远抵达了那些地址吗?看书76页的图,在途中找出答案。
预设:非洲、欧洲。
3、提问:这条路什么缘故叫丝绸之路呢?预设:在丝绸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物品确实是丝绸。
追问:丝绸是通过丝绸之路从哪儿输送到哪里的呢?预设:从中国运到欧洲各国。
教师贴图:丝绸谈话:我国的丝绸价值堪比黄金,但仍然招架不住人们对丝绸的烈火追捧。
那么,这条路除输送丝绸,还有传递了许多东西方的一些物品,也确实是咱们开始学习的那些蔬菜和水果等。
追问:你明白这条丝绸之路是在什么年代开通的吗?从西安走到欧洲有多远的距离吗?请再看书中96页,找答案!预设:西汉,XX连年,全长7000多千米。
谈话:两千连年的历史了,若是让你给咱们的题目加一个定语,你以为应该填哪个词呢?小结:这是我国的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流的一个重要纽带。
三、走进丝路一、用意:了解丝绸之路通过的地址,观看这些地址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会路途的艰险。
《古老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古老的丝绸之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83a2f6cb9d528ea80c7795f.png)
《古老的丝绸之路》说课稿平邑镇贺庄完小陈凡柱一、依标扣本说教材。
《古老的丝绸之路》是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是炎黄子孙》的一个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主题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内容要求。
本单元内容的设计上突出古代文化和文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选取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折射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因此,根据五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教学活动目标是:1、了解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互相交流情况,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与贡献。
2、珍视祖国的文明史,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教学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历史资料中,与现实联系起来,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从而热爱祖国。
教学活动的准备是:1、学生课前合作中查阅并搜集本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并学会整理。
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适时了解,并作相应指导。
2、课件--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画面、文字材料,音乐等。
二、灵活有效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活动方式,对教学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重要的是把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精华,并把它们恰当地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二:一是,预习中查阅并搜集资料进行初步体验。
课程不仅仅是知识,还是经验;教材不是"圣经",而是一种文本引发学生学习的工具资源;而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不是书中的人,他们需要有一个开放的空间,需要一个尊重他们学习探索的领域,从而体验尝试成功的喜悦,进步的快乐,受到一定挫折的教育。
因此,要达到"以人为本"地以学定教,让品德与社会课堂呈现精彩,课前放手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预习、感知,特别是一些距离学生实际遥远教材,课前进行资料的查找与搜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获得初步感知,这样,为课内的活动体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古老的丝绸之路_科教版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古老的丝绸之路_科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58ab6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7.png)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感觉我国丝绸工艺精深的技艺及包含的智慧,领会丝绸之路开通的艰辛,意会不一样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理解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
3、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课重难点1、认识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并能列举出两个以上的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址。
2、理解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
教课过程一、认识丝路1、企图:认识丝绸之路为先人贸易之间的来往发挥的作用2、发问:这样一条充满了困难、险阻的道路,为何它们还要坚持走下来呢,并且持续了那么长的时间啊?第1页/共4页分享资源。
讲话:特别好,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商品更为丰富,物产更为多样,自但是然地就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提高:经过丝绸之路传过来外国的好多东西传到了我们的国家,假如没有丝绸之路,这些东西甭说吃过、见过,就是听都没有听闻过,而丝绸之路正是起到了互通有无的作用。
每一个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生产的产品有时比较单调,经过互换,能够使两方获得最多的东西,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我们还能够把丝绸之路称作什么之路?2、预设:贸易之路过渡:除了我们能吃到的水果蔬菜,还有好多东西经过丝绸之路进行了流传。
比方:出示琵琶、唢呐、四大发明的图片。
发问:中亚的琵琶、唢呐传进来,我国的四大发明传出去,这些属于哪个方面的沟通呢?3、预设:文化(板书文化)发问:在丝绸之路上的进行的文化沟通又会给东西方的人们带来哪些利处呢?预设:乐器、舞蹈等艺术令人们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我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对西方的文化普及,海上远航都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提高:也就是说,在丝绸之路上实现的文化沟通,促使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同时对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而丝绸之路就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过渡:丝绸之路自己就是一段绚烂的历史文明,更况且经过丝绸之路运送、沟通的更是绚烂的历史文明,我们能不可以说,古代的丝绸之路特别伟大,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就不大了呢?预设:不是。
品德与社会《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丝绸之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e7c0b202d276a201292e02.png)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师进修学校丁薇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交流的内容。
2、了解我国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3、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交流的内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西游记》、张骞出使西域、莫高窟等课件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请欣赏。
(教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打节奏。
歌曲听完了,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猜一猜,“大路”指的是哪条路?(学生说不出,老师揭示出“丝绸之路”),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丝绸之路(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感受新知1、古代的丝绸之路到底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今天的风景又是怎样呢?下面老师带领你们领略一下。
(教师播放视频:丝路风光)游览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小结:这条路到处是沙漠、戈壁,但古代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
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哪个时期,由谁开辟的?2、学生自读教材40页第三自然段,快速找到答案。
(教师学法指导:回答问题要抓住三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3、师生交流:教师提问,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开辟:西汉西域张骞)4、多媒体出示:古代“西域”地图,教师讲解西域的具体位置。
5、课件播放:张骞出使西域小结: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了这段历史。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正是有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三、设置情景感受过程过渡:丝绸之路的线路在哪里?它的起点又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路线)1、同学们齐读教材40页第四自然段。
2、学生活动:教师将准备好的“丝绸之路”简图分发给各小组,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来回顾历史的一幕。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e85ec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f.png)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4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难点: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
1、板书课题。
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教师范读课文。
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
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
开火车游戏。
2、汇报交流:交流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1)检查字音。
(2)疏通难字。
(3)扩词比赛。
3、巩固识字。
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
1、认一认。
认读会写字8个。
2、记一记。
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说一说。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看一看。
观察教师范写难字。
评议。
5、写一写。
独立练习书写。
共同评议。
四、分层作业。
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
1、交流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
畅所欲言。
2、板书课题。
读题。
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
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
出示自读提纲,自读交流。
3、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4、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
5、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练读、范读、互读评读。
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6、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推荐影片。
欣赏感受。
四、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课外的知识讲一讲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以巩固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张骞与丝绸之路从都城出发渡过黄河进入沙漠不幸被俘忍受屈辱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的:1、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查找、听、说故事、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知道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骞、玄奘。
2、培养学生读图及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丝绸之路开通的艰辛及开通的重要意义。
3、认识、理解不同文化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体会平等、友好往来的重要。
教学的重点:
1、知道丝绸之路的简单知识。
2、体会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和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和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将学生分为4个组,分别搜集中国汉、唐、元、明4个朝代与外国交往的历史故事、图片等资料。
2、投影仪、白纸、彩笔、展示板。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在古城玉祥门外的路,有一座大型雕塑群,西域人与汉人牵着满载丝绸的骆驼队,正缓缓西行。
(出示照片)
2、你们知道这个雕塑群是为了纪念谁的吗?
3、小结:正是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陆主要交通要道,从此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开拓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就成为古代中外交流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就来重走古老的“丝绸之路”。
走近丝路,回望历史。
师: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真切地看一看这条丝绸之路。
看的过程请你思考:起点和终点是哪里?全长多少呢?
视频《丝绸之路路线图》
师: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全长多少呢?
学生回答。
(板书:画起点和终点。
)
师:你知道丝绸之路最远到达了那些地方吗?看书96页的图,在途中找出答案。
师:这条路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呢?(主要是运送丝绸)。
师:丝绸是从哪儿运送到哪里的呢?
教师贴图:丝绸
师:我国的丝绸价值堪比黄金,但依然抵挡不住人们对丝绸的热烈追捧。
师:你知道这条丝绸之路是在什么年代开通的吗?从走到欧洲有多远的距离吗?请再看书中96页,找答案!
师: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如果让你给我们的题目加一个定语,你认为应该填哪个词呢?(板书古老)
小结:这是我国的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流的一个重要纽带。
走进丝路,体会艰辛。
提问:你知道这7000多千米的丝绸之路经过了哪些地方吗?
1、请看资料一(教师准备的丝绸之路的图)。
2、学生小组讨论。
丝绸之路经过了哪些地方?谁想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大家分享一下呢?
(敦煌、玉门关、()西域、葱岭、阿富汗、伊朗、大、欧洲)
二、古代中外交往历史
中国古代赴外国一览表
古代外国人来中国一览表
1、各小组派代表完成表格,在黑板上展示。
2、教师:同学们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查到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了解了古代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进行汇报、表演,让我们知道更多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
三、分小组说一说、演一演
(一)“汉朝”小组
1、出示敦煌莫高窟322窟北壁骞出使图。
2、讲故事: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3、大家谈一谈骞所做的贡献,以及对他的评价。
(二)“唐朝”小组
1、历史常有巧合,南海上的一场台风,竞促成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奇缘。
首先请我们小组的同学向大家讲《鉴真与日本僧人在》的故事,并展示日本收藏的鉴真和尚塑像照片。
2、小组表演玄奘和尚“出关”的故事。
3、介绍日本派“遣唐使”的有关情况。
(三)“元朝”小组
1、展示《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的封面照片,并提问:谁知道该书的作者是谁?
2、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容?
(四)“明朝”小组
1、2005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远洋航海——和下西洋600周年。
我们小组查找了大量关于“和下西洋”的历史资料故事。
欢迎在座的同学们提问,我们将一一解答。
2、学生提问,小组成员解答疑问。
3、小结:和率领的舰队是我国明朝朝廷组织的兼外交和贸易双重任务的舰队,他们七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提升了周边国家的文明。
四、评价总结
1、学生发言评价。
2、师总结:骞、鉴真、玄奘、和这些伟大的炎黄子,弘扬了中华文化,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升了世界文明。
他们是我们炎黄子的骄傲。
(总
结:千百年来,古老的丝绸之路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勇气创造了辉煌,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在碧波浩淼的大海上,开辟出万里通衢架起了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
板书设计
古老的丝绸之路
长安
7000多千米重要纽带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