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探究

合集下载

青州方言的程度副词研究——以“张”“刚”“卓”为例

青州方言的程度副词研究——以“张”“刚”“卓”为例

[2]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5:181.
[3]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下册[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刘叔新.词汇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92
44
( 谓语 )
44
(2)你的字写的太大了。/ 你那字写的张大连。( 补语 )
44
44
(3)爸爸觉得太贵,先不买了。/ 爸爸觉得张贵,先不
44
44
买了。( 宾语 )
(4)太多了! / 张多啊! ( 独立成句 )
44
44
二、程度副词“刚”
1. 语义特征
(1)只能作状语、不能作补语。
刚好、刚多、刚快,都是程度副词“很”的意思,但是
444
(2)卓 +VP
444
这个老板太不讲理了。/ 这个老板卓不讲理连。
4444
4444
你弟弟太会说话了。/ 你弟弟卓会说话连。
4444
3. 卓 +A/VP 的句法功能
4444
卓 +A/VP 作谓语、补语,在部分词语如觉得等词语后作
宾语,部分可独立成句。
(1)昨天早上太冷了。/ 昨天早上卓冷连。(谓语)
“很”的“张”“刚”“卓”三个程度副词进行研究,探究青
州方言中程度副词的独特韵味。
一、程度副词“张”
1. 语义特征
(1)只能作状语、不能作补语,在青州方言中,表示“很”
的意思,但程度较浅。
例如 :奶奶给的压岁钱太多了,不能都收下。/ 奶奶给
的压岁钱张多连,不能都收下。(“连”是青州方言中的语气
词,表示“了”,下同)
深浅关系大致为张 < 刚 < 卓 ;在组合能力上,这些程度副

山东济南方言

山东济南方言

山东济南方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的习俗、个性、历史渊源、文化底蕴都会融入到其言语之中。

要深度地了解济南和济南人,济南话是一本无法绕过的教材。

而伴随着城区的拓展,普通话的推广以及外来人口的拥入,在七嘴八舌的城市语言中,济南的母语正走向消隐。

以致不少土生土长的济南人都戏称自己所说的不过是“济普”(济南普通话)。

原汁原味的济南话正成为人们留恋的对象。

出立(chu li )四声,---意思是:“掉”的意思。

例如:你注意着点,别出立下来老。

奏——做。

如:你奏啥呢?滋洇滋洇——指慢慢喝酒。

如:王哥,晚上到俺那滋洇两口去啊?丝孬——指食物变质,起初指变质后食物里的丝状物质,后泛指变质物体。

死眉塌哈眼的——指办事不看眼色不灵活。

洋获——指臭美。

如:你看这个女的真洋获啊。

拾漏毛儿——指钻空子得了便宜。

如:老王病了,让他小子拾个漏毛儿占人家名额出国了!哩哏儿棱——指装糊涂,办事敷衍。

腻歪——指使人厌烦和无休止的纠缠。

没没答答的——指对事情漫不经心,不置可否的态度。

(没读mu)木乱——指心绪很乱,理不出头绪来而烦躁不安。

如说身体部位木乱,则指该部位既不是疼,也不是酸麻,但又好象有点什么似的。

母量——估量的意思。

秫米——指办事不利索,好事办瞎了,还含有不懂事,说话不当之意思;或遇事不顺利。

如:我今天把钱包丢出租车上了,真秫米啊!尧巧——指奇巧,有奇怪的意思。

捞么——指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

例:快迟到了,你还捞么啥?拉呱(三声)儿——指聊天说话。

迂磨/黏痰——指说话办事不利索。

打搐搐——指退缩不前。

甜么索的——指一个人嬉皮笑脸,故意讨好的样子。

也指食物有甜味但不好吃。

瞎包——指不学好,没出息,不成气(歇后语:虾米皮包包子——瞎包)。

涕溜圆——指非常圆的东西。

瓢扁——指平面的东西不平了,一部分翘起。

(有的也读翘扁)龙弯——指圆的东西不圆了。

皮塌——指食物受潮不脆不酥,不好咬。

死孙——指办事不灵活呆板的人。

(骂人的话)刺挠——指讽刺挖苦人。

东北方言“焦、稀、恶、齁”类词性探析

东北方言“焦、稀、恶、齁”类词性探析
从 句法功能角度 出发,提 出 “ 焦、稀 、恶、朐”类是程度副词 ,而非形容词词缀 的假设 ,从 “ 程度 副词+ 形容词”充任谓 语、补语及程度副词 不受否定副词 “ 不”修饰这三个 角度 论证该假设。本文的方 言词以吉沈 片通 溪小片方言为主。 关键词: 东北方言 程 度副词 句法功能 焦、稀 、恶、鼻 甸
部 分 。通 过对 比分 析 ,我 们 不 难 发 现 , “ 焦 、稀 、恶 、鞫 ” 四个 词 的 句 法 功 能 不仅 在 东 北 方 言 中 相 当 于 程 度 副 词 “ 贼 ”,
同时也相 当于普通话 中重要 的程度 副词 “ 很 ”,因此 本文提 出这样 的假 设:东北方言 中, “ 焦 、稀、恶 、鼻 句 ”是程 度副


引言
言 语 达 意 的 生动 性 是 东 北 方 言 显 著 的特 征之 一 ,通 过 观 察 修 饰 “ 酸 、 甜 、苦 、辣 、咸 ”五 昧 的副 词 可 以 明 显 的 感 觉 到 东 北话 副 词 的表 现 力 ,在 东 北方 言 中 , 与这 五 个 形 容 词 搭 配 的 , 分 别有 四个 副 词 :焦 ( 酸 )、 稀 ( 甜 )、恶 ( 苦 )、
的 ,例 如 , 普 通 话 中 “ 这 道 菜 很 酸 ” 这个 句 子 ,在 东 北 话 中 ,等 价 结 构 为 “ 这 道 菜 贼 酸 ” , 程 度 副 词 再 具 体 些 就 可 以说
“ 这道菜焦酸 ”。这种等值关系是显而易见 的,既然这些句子中, “ 很 ”和 “ 贼 ”是不容置疑 的程度副词 ,那么 ,根据递 归原则 , “ 焦、稀 、恶、I I 甸 ”在这一句法 结构 中,也同样是程度副词 。 下面我们换一个论证角度 ,反 向分析这三组词 。汉语中,形容词如果单独作谓语,就必须出现在前后有 明显对 比义的 语境 中,如只能说 “ 这道菜成,那 道菜 不咸 ”,除此之外,形 容词不能单独 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 。如果把 “ 稀甜 ”看成 一 个形容词 ,把 “ 稀 ”看作是 “ 稀甜 ”的前缀 ,那么这个 “ 稀甜 ”是不能在句子中单独作谓语的,从这个角度来看 ,下面的

山东单县方言中的“恁”和“得”

山东单县方言中的“恁”和“得”

山东单县方言中的“恁”和“得”
邵平和;亓秀梅
【期刊名称】《淄博师专学报》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在单县方言里.普通话里的后缀“子”尾和助词“着”,均分化为“恁”和“得”。

另外,“恁”还有代词用法,它们的分化是音变的结果。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邵平和;亓秀梅
【作者单位】武警济南指挥学院文教室,山东济南250002;山东交通学院学生工作处,山东济南2503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9
【相关文献】
1.河南商丘方言中的程度性指示词"恁" [J], 丁可
2.山东单县方言中的"嘞" [J], 邵平和
3.山东菏泽牡丹区方言中"你"和"恁"的语义及语用分析 [J], 张晓瑞
4.山东单县方言中“些”的特殊用法 [J], 徐利
5.渑池方言中特殊副词"可、痛、镇、恁、些"探赜 [J], 王亚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语方言“都”类范围副词考察

汉语方言“都”类范围副词考察

汉语方言“都”类范围副词考察李斌【摘要】考察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都”类范围副词的分布情况,42本方言词典中收录的·。

都”类范围副词共54个,“都”基本上是一个南北通用、方普共用的范围副词,除“都,,外,某一方言区不存在占绝对优势的通用“都”类范围副词。

%We have studied the range adverbs like "Dou" in Modern Chinese Dialects Big Dictionary(42 volumes). There are 54 range adverbs in the dictionary. The adverb "Dou" is widely used throughout China in dialect and Mandarin Chinese. Except "Dou", no other adverbs are so widely used in one dialect district.【期刊名称】《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2)002【总页数】6页(P31-35,60)【关键词】汉语方言;“都”;范围副词【作者】李斌【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普通话中副词“都”有表范围、语气(强调)、时间三种功能,表范围时概括的是所指对象的全体,是一个表全量(统括)的范围副词。

类似的还有“全、尽、净、全部、统统、通通、一律、一概、统共、总共、一共、凡是”等。

其中,“全、尽、净、全部、统统、通通、一律、一概”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被“都”替换。

我们把这些范围副词叫做“都”类范围副词。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全国十大方言区,42个方言点)收录了将近30万条词语以及大量的例句语料,本文主要以其中涉及到的“都”类范围副词作为考察对象,统计分析,分类描写,以期对汉语方言“都”类范围副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威海方言程度副词语义类型分析

威海方言程度副词语义类型分析

威海方言程度副词语义类型分析
威海方言是山东方言的一种,属于北方方言系统。

威海方言程度副词是指用来表示程度的副词,可以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并且能够表达出不同的语义类型。

1. 程度副词表示正面程度
正面程度副词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程度并带有正面情感色彩。

在威海方言中,常见的正面程度副词有:
极端: 指极度、极其,表达程度非常高。

例如:“好极了”、“美极了”。

特别: 表示比正常状况更好或更出众。

例如:“特别好”、“特别厉害”。

十分: 表示程度很高,相当于非常。

例如:“十分喜欢”、“十分感动”。

太: 表示程度过高,超过正常范围。

例如:“太热了”、“太糟糕了”。

略: 表示程度轻微,比较含糊。

例如:“略微疲惫”、“略显尴尬”。

比较: 表示程度适中,介于正面程度和负面程度之间。

例如:“比较好”、“比较方便”。

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语义类型的程度副词分析,如表示时间、空间等的程度副词。

在威海方言中,程度副词的语义类型包括正面程度、负面程度和中性程度。

这些程度副词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来选择使用,并且能够丰富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

平阴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平阴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平阴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发布时间:2021-03-23T02:38:57.706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9期作者:潘冬阳[导读] 平阴方言作为山东方言的一种小方言,其词汇和普通话相比还有存在很大的差异的,通过对平阴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总结了平阴话词汇在形态和意义两方面的特点。

济南大学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平阴方言作为山东方言的一种小方言,其词汇和普通话相比还有存在很大的差异的,通过对平阴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总结了平阴话词汇在形态和意义两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平阴方言;词汇差异(一)词形方面的差异词形是词的外在表现形式,将平阴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词形进行比较,可以更直观的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汉语方言词形主要体现在词汇的音节数量、构词方式、造词方式三个方面,下面的论述也将围绕这三点来进行。

1、音节数量(1)普通话中是双音节词语,而在平阴方言中是单音节词亲属、称谓:阿姨(姨)、叔叔(叔)、妈妈(妈)代词、数量词:你们(恁)、我们(俺/咱)、三个(仨)动作、性质:溺爱(惯/逞)、狡猾(精)、炫耀(谝)(2)普通话中是单音节词,而在平阴方言中是双音节词事物:水桶(筲)动物:蛇(长虫)、蝉(蠽蟟)性质、状态:齐(齐截)、软(软和)、馊(丝闹)动作:哭(叫唤)、抖(合撒)、蹲(跍蹲)(3)在普通话中是双音节词,而在平阴话中是多音节词身体:牙龈(牙花子)、肋骨(肋巴条)、腋窝(隔着窝)动、植物:瓢虫(花大姐)、青蛙(介蛤蟆)、蜗牛(棒浪蚰子)亲属、称谓:弟媳(兄弟媳妇)、女婿(闺女婿)交往、动作:说谎(把瞎话) 2、构词方式与普通话的构词类型大致相同,平阴方言的构词类型也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种。

单纯词在平阴方言中也可以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三种。

在平阴方言中,附加式、重叠式、复合式,这三种类型作为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其中复合式包含联合、偏正、补充、述宾、主谓五种类型。

不同的是,平阴方言中有一些不同于普通话的词缀和重叠方式,在语素的选择及排列顺序上也与普通话存在差异,下文将详细介绍。

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2019年精选文档

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2019年精选文档

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2019年精选文档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也较为显著。

东北方言中表程度的副词“贼”、“老”、“成”和“可”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很”、“非常”。

对这三个程度副词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与普通话中程度副词的对应关系。

下面,我们将从“贼”、“老”、“成”和“可”的使用情况,“贼”、“老”、“成”和“可”之间的异同,对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与普通话中程度副词的异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贼”、“老”、“成”和“可”的使用情况(一)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贼”、“老”、“成”和“可”与名词搭配情况在普通话中,通常情况下名词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如“很桌子”、“很春天”这样的组合都是不成立的。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发现“副+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是可以成立的。

可以进入“副+名”结构中名词有的是具体名词,如“流氓”、“淑女”、“学生”等,有的是抽象名词,如“传统”、“精神”、“专业”等,还有的名词是专有名词,如“林黛玉”、“雷锋”、“梅兰芳”等。

这些名词除了具备一般名词的特征外,在某种程度上,还表现出一种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特征,因此,可以进入“副+名”结构。

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贼”、“老”、“成”和“可”作为副词的一种,也同样可以进入“副+名”结构。

例如:(1)贼淑女/老淑女了/成淑女了/可淑女了(2)贼传统/老传统了/成传统了/可传统了/可精神了/可专业了(3)贼林黛玉/老林黛玉了/成林黛玉了/可林黛玉了(二)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贼”、“老”、“成”和“可”与动词的搭配情况在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可以修饰动词,但对动词的所属的意义范畴有一定的限制,能够被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一般是心理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一般动词很少能够被程度副词修饰。

这是语法学界公认的事实。

汉语程度副词“很”的用法浅析

汉语程度副词“很”的用法浅析

yuwenjianshe001@103汉语程度副词“很”的用法浅析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延慧摘要:在日常交流和文字撰写工作中,“很”作为出现频率较高、用法灵活的程度副词,对我们表词达意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我们语言及语法的发展变化,特别受网络用语的影响,程度副词“很”的用法也不断得到衍生和丰富。

本文围绕“很”的常见用法进行浅析。

关键词:程度副词 “很” 词义 语用引言店员:“这是今年新到的衣服,在秋季刚刚开始流行,很时尚,也很青春,这款衣服您穿上肯定很合身、很舒服,您可以试一下。

”顾客甲:“嗯,看上去是不错,不过可能不太适合我。

”顾客乙:“这个衣服看上去很不一样,有一点复古风,又有一点青春气息,你穿上可能形象会很文艺青年,风格也不会大变。

”顾客甲:“也是,我的风格确实很需要改变一下了,不然总是一个样子,行吧,服务员帮我拿一件我试试。

”在上述的一段对话里,连续出现了7次“很”,并且“很”后面的词语成分也各不相同,有名词、形容词、动词,由此可见,“很”的用法的高频率和灵活性,其语法功能也异常强大。

再加上各地方言的不同,以及网络词汇的衍生,对“很”的用法再梳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很+形容词”用法浅析在《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中,共有1067条形容词。

有研究者分析,在这些形容词中,与“很”可以搭配使用的有大约有870余条,而870余条形容词,往往是描述人、事物的属性、程度,具有一定程度模糊性及伸缩性,而诸如煞白、有力、苍劲、漆黑等,已经含有“极致”意思,以及没有一定程度量的形容词,是不能与“很”搭配使用的。

但是我们也能够从网络用语看到类似“很皎洁”的用法,即形容词本身已经有了“极致”的程度量,表达之人在此类形容词前加上“很”。

笔者认为,这是表达之人再表示“强调”,而这种用法也多用于确定、确切的语境之中。

通过梳理分析,“很+形容词”在句法上基本作状语、谓语、定语和补语。

其中,作状语时,多为描述人或者事物的动作、状态的程度,带有较为强烈的主观性描述。

试论山东济阳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试论山东济阳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摘要:济阳方言形容词的构成形式较多。

本文结合现代汉语词汇学相关知识,描写了济阳方言词汇中形容词的四种构成形式:前加式、重叠式、A里AB式、后加式,并对其用法进行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济阳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济阳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东接邹平,南邻历城,西与禹城交界,北与商河毗邻,隶属济南市,面积1076平方千米,总人口53万。

因其位于古济水之北,故名济阳。

济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风土人情,其方言词汇也颇具特色,其中以大量俏皮的形容词生动形式为代表。

从方言归属来看,济阳方言属于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齐小区。

济阳方言形容词丰富而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其形式大体包括以下几类:一、前加式此类生动形式由形容词前加修饰成分构成,这类形容词形式在程度上是递进加强的。

(一)A→杠/老A咧这种形式在济阳方言中最具特色,“杠”或“老”加在单音节和部分双音节形容词(A)前,后加语气词“咧”,构成固定形式“杠/老A咧”。

如:好——杠好咧漂亮——杠漂亮咧俊——杠俊咧老实——杠老实咧热——杠热咧洋气——杠洋气咧冷——杠冷咧稳重——杠稳重咧胖——老胖咧窝囊(脏)——老窝囊咧]) υμ热——老热咧没答——老没答咧(没[黑——老黑咧喜人(讨人喜欢)——老喜人咧在A前加上“杠”或“老”以后,程度明显增强。

根据表达习惯的需要,后边的语气词“咧”为必备成分。

这种形式可作谓语,也可作补语。

如:(1)这个人杠好咧,经常帮老人挑水。

(2)这个小姑娘长得杠俊咧!(二)A→挺/楞(A)这种形式是在单音节或双音节形容词(A)前加“挺”或“楞”,表示程度加深,加重了喜爱或不满意的感情色彩。

如:好——楞好白——挺白多——楞多少——挺少迂磨(磨蹭)——楞迂磨干净——挺干净白瞎(笨)——楞白瞎勤快——挺勤快这种形式一般用来作谓语,对主语的性状进行说明。

也可作补语,对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进行说明。

如:(3)他楞白瞎,咋也教不会。

(4)这个小孩挺勤快,经常帮妈妈做家务。

济南方言特色程度副词浅析

济南方言特色程度副词浅析

济南方言特色程度副词浅析笔者在阅读大量现代汉语书籍和前辈所研究的文章基础上,根据在济南生活了二十余年的生活经验和亲身经历,对济南方言中那些不同于普通话的特色程度副词依照使用频率进行了总结和简要分析,并依据日常对话自拟例子,同时也对济南方言特色程度副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简单考察。

标签:济南方言程度副词济南,山东省省会,是一座有着二千七百多年历史的老城。

济南方言是北方方言下属的冀鲁官话区内的一个地点方言,属于汉语官话方言。

因此,济南方言在语音、语法上与普通话并无太大差别,在语法手段、词汇构成方式上与普通话一致,只是由于地形、人口迁移等因素造成了语言发展不平衡,在个别词汇上与普通话有所差别,没有受到书面语的影响,保留着纯粹的口语词汇特征。

一、冷“冷”又可写作“楞”或“棱”,是谐音导致字形不一致。

这个“冷”字在济南是家喻户晓的,也是意义、用法最接近普通话中“很”字的济南方言程度副词,但其所表达的语气比“很”更强烈一些。

“冷”说修饰的中心语不区分感情色彩,无论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词,一律可受“冷”修饰。

比如:1.隔壁老李家的孙女长得冷漂亮。

2.这个小伙子长得冷结实。

3.别进去了,这屋冷脏。

4.那个人冷坏,没事儿别理他这四个例子分别是形容“漂亮、结实、脏、坏”的程度之高,如果感觉语气不够强烈,还可以将语句重叠,如可将例(1)改成“隔壁老李家的孙女长得冷漂亮冷漂亮的。

”将例(3)改为“别进去了,这屋冷脏冷脏的。

”这样,就可以把语气表达的更强烈,相应地,所修饰的程度也就更高。

但不同于重叠前语句的是,重叠后的句子末尾通常会加“的”字或其他语气词收尾。

再如形容天气寒冷,单用的话可说“今天冷冷,你多穿点儿!”重叠后则要说“今天冷冷冷冷的,你多穿点儿!”调换顺序置于句末时也要加“的”字,但句调会有相应变化。

在“冷冷冷冷”这个结构中,第一、三个“冷”字是作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第二、四个为形容词。

二、杠“杠”又可写作“刚”。

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探究

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探究

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探究作者:赵子超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01期摘要: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丰富多彩,极具地方特色,与普通话相比,有着独特的语法特点和表达效果。

本文对济南方言中常见的“很”类程度副词进行了分类,并结合具体语境,深入讨论了其鲜明的语言表现形式及语用功能。

关键词:济南方言“很”类程度副词分类语用功能一、引言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主要用在形容词和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助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

“很”类副词作为程度副词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的程度,普通话中常用的程度副词有“很、非常、特别”等等。

济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很”类程度副词尤为典型,普通话和书面语中常用的“很、十分、非常、特别”等,在济南方言里基本没有或很少使用。

济南方言中常用的“很”类程度副词主要有:“冷(音lēng,阴平声)、杠(音gáng,阳平声)、多(音duó,阳平声)、挺、巧、忒、老、溜、真、死、血(音xiē,阴平声)、焦、黢、煞、稀”等。

我们将济南方言中常用的“很”类程度副词分为三类,并对其中一些较为常见且极具特点的词的语义基础及语法功能逐一进行了分析。

二、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的分类探析王力(1985)根据有无比较对象,提出程度副词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

张桂宾(1997)按照程度量级的差别将绝对程度副词分成四个级别,将同属“很”类程度副词的“多、多么、好、老、挺、怪、非常、很、十分、相当、颇、颇为”一同划入了高级绝对程度副词。

张谊生(2000)将绝对程度副词分为过量级、极高级、次高级、略低级。

“很”类程度副词作为济南方言词汇中颇有特色的一类词,它们都有“很、非常”的词汇意义,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或状态起修饰、强调作用,但各自表达的具体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又有所不同,在对被修饰对象的选择和修饰方式上也存在差别,因此,其用法有独特之处。

威海方言程度副词语义类型分析

威海方言程度副词语义类型分析

威海方言程度副词语义类型分析
中文中的副词可以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全句,起到修饰、强调、补充等作用。

在威海方言中,也存在一些程度副词,下面将对威海方言中一些常见的程度副词进行
语义类型分析。

1. 极其(同“非常”、“很”等意义相近):表示程度非常高,形容事物的特征或情况非常明显。

例如:“极其难过”、“极其困厄”。

2. 突兀(同“突然”、“突然间”等意义相近):表示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带有一定的意外性。

例如:“突兀闪现”、“突兀而至”。

3. 犹豫(同“还是”、“是否”等意义相近):表示表示疑虑、迟疑不决,表示对两种或多种选择中的犹豫。

例如:“他犹豫不决地站在那里”。

4. 苦恼(同“烦恼”、“困扰”等意义相近):表示感到痛苦、困扰或不满意。

例如:“他一直苦恼地皱着眉头”。

5. 稍微(同“有点儿”、“有些”等意义相近):表示程度略微,有一定的比较性。

例如:“他稍微动了一下”。

7. 一下子(同“一会儿”、“一瞬间”等意义相近):表示动作、状态发生的速度非常快,一瞬间就完成或改变。

例如:“他一下子就跑掉了”。

这些威海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在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时,能够给出一个比较明确
的程度或状态,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人们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会使用这些副词,使得语
言更加生动、形象。

浅析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的用法——以“很、真、太”为例

浅析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的用法——以“很、真、太”为例

112文学·艺术《名家名作》·研究浅析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的用法—以“很、真、太”为例刘炳新以程度副词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发现“很、真、太”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频率都极高。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很、真、太”都属于程度副词。

何为程度副词?就是对副词的程度来进行划分,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曾对每一类副词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其中程度副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在句子中没有进行比较的,即“凡无所比较,但泛言程度者,叫做绝对程度副词”,在句子中表达了一定的比较意义,即“凡有所比较者,叫做相对程度副词”,其中“很、真、太”都是属于绝对程度副词,下面我们主要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对“很、真、太”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很、真、太”语义层面的研究“很”作为一个程度副词来说,本意是表示程度加深,即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也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的范围,其可以修饰形容词、动词和助词,“很”的程度高于一般水平,这个范围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既可以指较高的水平,也可以指不太高的水平。

“真”的基本意义是指本质、本性,也有做语气副词的时候,但是本文主要考察“真”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真”作为程度副词来说一般有“的确、实在”之意,“真”一般指某种事物的程度很深。

“真”在作为程度副词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修饰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具有深层意义即本质特征,用“真”这个程度副词修饰的时候,可以给事物隐含的语义特征增加程度,更能够突出事物的特征;另一方面,“真”可以修饰部分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例如“高兴、喜欢、快乐”等,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以表达出人的真情实感和心理感受。

“太”的基本意义是指大而又大,衍生意义为“过甚”,例如太多了、太大了。

“太”作为程度副词来说,后面多为中性形容词,表示超过正常的程度,例如文章太简单、题目太容易。

“太”作为程度副词的时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义项:一方面,“太”在表示程度过头的时候,句末常带有“了”字,“太”这个程度副词后面主要为贬义的形容词;另一方面,“太”在表示程度高的时候,其后主要为褒义性质的形容词,主要表示对事物的赞叹。

山东省青州方言的特色程度副词研究

山东省青州方言的特色程度副词研究

山东省青州方言的特色程度副词研究郝静芳【摘要】山东青州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很有特点.本文主要从语义特征、组合功能、句法功能这三个角度,对青州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程度副词(刚、着、张/沾、大/精、毛、蒙、将将地/较自是、煞等)进行了重点考察,力图勾勒出青州方言比较有特色的程度副词系统.【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3)004【总页数】7页(P42-48)【关键词】青州方言;胶辽官话;程度副词【作者】郝静芳【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2.1山东省青州市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文化名城,她是古九州之一。

青州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上有着诸多的同与不同,在受普通话影响逐渐演变的同时,保留了很多古代汉语的痕迹。

李荣等人[1]将青州方言划为胶辽官话区,钱曾怡等人[2]则将其归属于山东方言东区东潍片。

在青州方言中,程度副词是极具特色的一类词,青州人对程度副词的运用非常灵活。

但历来语言学家对青州方言的研究较少,对青州方言中程度副词的研究则更少。

因此,本文试图从语义特征、组合功能、句法功能三个角度,重点考察青州方言中在用法上比较有特色的程度副词,力图描述出其概貌,以补充前人研究的不足。

因涉及到方言读音,根据前人的研究,确定青州方言的语音系统主要是:声母26个(包括零声母),韵母39个。

四个调类:阴平214,阳平53,上声44,去声21。

当然,前人归纳的青州方言语音系统并不一致,本文主要采用了董绍克等人[3]编写的《山东方言词典》中的结论,其中的语词形式也主要是参考了这本词典,同时结合了《青州市志》[4]的一些看法,不确定的语词形式用同音字代替。

在研究中,本文主要采用了陆俭明、马真《现汉虚词散论》[5]的分法以及张谊生[6](2004)的现汉副词分类标准,将程度副词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两大类;并采用刑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7]里的标准,将动词分为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历时动词、断事动词、使令动词和辅助动词六类。

普通话“很”与常州话“到则”组合功能异同分析

普通话“很”与常州话“到则”组合功能异同分析

普通话“很”与常州话“到则”组合功能异同分析作者:姜文洁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年第05期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很”使用频率高、修饰范围广。

同样地,“到则”(音译)是常州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程度副词。

从组合功能角度看,二者都能与形容词、动词以及名词性成分组合使用。

本文拟从这三方面比较二者的异同。

一、与形容词性成分组合在现代汉语中,“很+形容词性成分”是很常见的组合形式。

两者组合使用,一般充当句子中的谓语成分。

这时,这些形容词绝大多数都属于性质形容词。

例如:(1)这药很苦。

(2)这本书很薄。

(3)那个女孩很漂亮。

(4)王明把房间收拾得很干净。

(5)他很穷,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

(6)我一到洛杉矶就去看了舅舅,他很高兴。

在这些例句中,无论“很”是与单音节词还是双音节词组合使用,在常州话中,我们都可以用“……到则”这一结构进行替换。

以下是替换之后的句子:(1)′这药苦到则。

(2)′这本书薄到则。

(3)′那个女孩漂亮到则。

(4)′王明把房间收拾得干净到则。

(5)′他穷到则,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

(6)′我一到洛杉矶就去看了舅舅,他高兴到则。

以上两组例句表明:从组合功能角度来看,当“很”与“到则”均与性质形容词组合使用时,二者可以相互替换。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很”用于形容词前,而“到则”则用于形容词后;二是“很”的使用更趋于书面化,而“到则”的使用则更口语化。

前者由于吴方言中副词位于所修饰词语之后,后者源于方言自带的口语色彩。

上述例句虽然可以表明“很”与“到则”与形容词一起使用时组合功能相同,但是,二者在语意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对比上述例句,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用“到则”的例句较之用“很”的例句所表达的情感要强烈得多。

在这些例句中,“到则”所表达的语意程度高于“很”,接近于普通话中“好……啊”或“真……啊”这类结构,实际上已经起到了充当感叹句的作用,其语意程度明显高于使用“很”的例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探究
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丰富多彩,极具地方特色,与普通话相比,有着独特的语法特点和表达效果。

本文对济南方言中常见的“很”类程度副词进行了分类,并结合具体语境,深入讨论了其鲜明的语言表现形式及语用功能。

标签:济南方言“很”类程度副词分类语用功能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主要用在形容词和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助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

“很”类副词作为程度副词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的程度,普通话中常用的程度副词有“很、非常、特别”等等。

济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很”类程度副词尤为典型,普通话和书面语中常用的“很、十分、非常、特别”等,在济南方言里基本没有或很少使用。

济南方言中常用的“很”类程度副词主要有:“冷(音lēng,阴平声)、杠(音gáng,阳平声)、多(音duó,阳平声)、挺、巧、忒、老、溜、真、死、血(音xiē,阴平声)、焦、黢、煞、稀”等。

我们将济南方言中常用的“很”类程度副词分为三类,并对其中一些较为常见且极具特点的词的语义基础及语法功能逐一进行了分析。

二、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的分类探析
王力(1985)根据有无比较对象,提出程度副词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

张桂宾(1997)按照程度量级的差别将绝对程度副词分成四个级别,将同属“很”类程度副词的“多、多么、好、老、挺、怪、非常、很、十分、相当、颇、颇为”一同划入了高级绝对程度副词。

张谊生(2000)将绝对程度副词分为过量级、极高级、次高级、略低级。

“很”类程度副词作为济南方言词汇中颇有特色的一类词,它们都有“很、非常”的词汇意义,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或状态起修饰、强调作用,但各自表达的具体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又有所不同,在对被修饰对象的选择和修饰方式上也存在差别,因此,其用法有独特之处。

(一)表示程度非常高,应用范围较为宽泛的“很”类程度副词
这一类主要包括“冷、杠、挺、老、真、多”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构成了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的主体。

1.冷
“冷”在济南方言中意为“很”“非常”。

有时写作“楞”或“棱”。

常用在形容词之前,强调肯定的语气,表示状态或性质的程度,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副词“非常”,比“很”的语气强烈。

如:
(1)她那个闺女长得冷白生儿,冷高。

(意为非常白、非常高)
(2)那个屋里冷脏,不能住人。

(意为非常脏)
“冷”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或心理状态的程度强烈。

这些动词一般表示人的主观感情和心理意愿等。

如“冷滋儿(非常高兴)、冷气得慌(很生气)、冷讨厌”等。

“冷”后面还可以加动宾短语,如“冷会造谣、冷能折腾、冷讨人嫌”。

一般情况下,“棱”和其后的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以及形容词都可构成“甲乙甲乙”式模式,使修饰的中心词重叠,起到强调中心词的作用,使修饰的程度增强,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如:
(3)他这个人冷魔道儿冷魔道儿的,俺这伙都烦他。

(4)那天冷冷冷冷的,把俺冻感冒了。

例(4)中的“冷冷冷冷”这一结构,其中第一个和第三个“冷”是程度副词,表示“很,非常”,第二和第四个“冷”表示天气的“冷”,程度副词“冷”和形容词“冷”构成“甲乙甲乙”的重叠模式,使得修饰的程度增强,加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2.杠
“杠”比“冷”修饰的程度更深,语气更强烈。

用法和“冷”大致相同,但在修饰的形容词或动词后一般要加语气词“来”。

比如:
(5)那个老头儿杠孬来,光偷俺家葱吃。

(6)那个老妈妈儿杠不啦理儿来,一来就卷(意为骂)人。

(7)你这个老师儿(同志或人)杠赛来,叫了(音lao)你好几声都不搭理俺。

通常情况下,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还受到韵母元音以及语音声调的影响。

例如,在济南话中,形容一件事物很好,一般不说“杠棒来”,因为“杠”与“棒”韵母完全相同,说起来拗口,而且语言的节奏感不强,因而一般说成“冷棒”。

如果要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加深修饰程度,则说”冷棒冷棒地”,而不说“杠棒来”。

该类中的“挺、老、真、多”等也是济南方言中常见的“很”类程度副词。

如:
(8)俺小儿(发“小”的儿化音意为儿子或孙子)这回考得挺不孬,俺得表扬表扬他。

(9)他家里养了(音lao)老些猫,一到晚上就嗷嗷地叫。

(10)那小子要多孬有多孬,整天偷偷摸摸的。

上述“很”类程度副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济南话中出现频繁,是辨别济南话
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表示程度高,但一般却用来表示厌恶情绪的“很”类程度副词
该类副词主要包括“乔、忒、死、血(xie)”等,表示程度深,主要修饰贬义或消极意义,根据语境不同,其贬义或消极色彩也有深有浅。

1.乔
“乔”表示“很”的意思,一般在后面加补语“得慌”,表示主观感觉或心理状态。

如:
(11)今天干了一堆(音zui)活儿,乔使得慌(很累)。

(12)这次考得不好,心里乔木乱得慌(很烦)。

“乔”后面跟的都是有消极意义的词,一般不会出现“乔好”“乔不孬”这样的词。

2.血(音xiē)
“血”主要用来修饰表示主观感觉的形容词,而且专用在贬义方面,以表示对某种感觉的不满,或者对某事物抒发不满的感觉。

如:
(13)俺血烦那个小子,整天在俺面前晃悠。

(14)那小偷血不是玩意儿,把俺自行车偷跑了。

“血”后面若加单音节形容词,通常构成“甲乙甲乙”的形式,以强调程度进一步加深。

如:
(15)那小子血坏血坏的,把人家自行车气门皮儿给拔咧。

“血”后加双音节形容词一般没有这种用法。

3.死
“死”一般用于修饰那些被人所反感的事物或人,不用于形容自身的主观感觉。

如:
(16)这个箱子死沉,半天够搬不动它。

(17)这个孩子脑子死笨,老是不开窍。

同样,“死”后面若加单音节形容词,也可构成“甲乙甲乙”的形式,表示反感的深
入,如“死热死热的”“死沉死沉的”。

(三)只能用于修饰特定的动词或形容词的“很”类程度副词
这类副词主要包括“焦、飞、溜、帮、黢、煞、稀”等,都有“很、非常”的含义,然而一般情况下只能用于修饰特定的动词或形容词。

如:
(18)这个柿子稀甜稀甜的。

(19)这个橘子焦酸焦酸的。

程度副词“稀”只形容“甜”,不能另作他用,没有诸如“稀辣”“稀好”等说法。

济南方言里的程度副词“焦”,形容“酸”,意为“非常酸,酸到了极致”,与普通话里的“小脸儿焦黄”中的“焦”不一样。

前者是程度副词,表示状况之甚,令人感觉深刻,后者的“焦黄”是指香“蕉”一样的或是被“焦”灼之后的黄色。

语义基础不同,自然涵义也就不同。

再如:
(20)那个烧饼梆硬,怎么也咬不动。

(21)他刚军训完,脸黢(音qū)黑。

“梆”是形容硬的专属程度副词,而“黢”则专属于“黑”,既可形容人的皮肤,也可形容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三、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的语用功能
济南方言中,表示程度高的副词,数量众多,独具特色,多数具备以下三个功能:
(一)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在例(18)中,“稀甜”就比“很甜”的表达效果更强烈,它使句子的表达更为直观和深入。

“稀”和“甜”的组合能带给人在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冲击力,使事物在人们心目中的感觉更生动。

(二)感情色彩丰富
济南方言中的一些“很”类程度副词,有着浓郁的褒义或贬义色彩,包含着讲话人的感情和主观情绪。

如“血贵”表明对价格高昂的望而却步,“死沉”表明对物品太重,搬不动反感。

济南方言的“很”类程度副词,对事物的性质或动作行为的程度做一种扩大的夸张描述,极言程度之高。

如:
(22)解放桥离着你家老远来,得倒两趟车去。

同样是在叙述一个地方的“远”,用程度副词“老”来修饰这个“远”,表示比一般
情况下说的“远”的程度更高,从而夸大了这种“远”的程度。

同时,句末语气词“来”与程度副词“老”相配合,也增添了夸张的语气。

(三)语态、语气表达以及搭配上的差异
同样一个“酸”,就有“冷酸”“杠酸来”“挺酸”“真酸呀”“要多酸有多酸”“乔酸得慌”“忒酸了”“焦酸焦酸的”等多种表达方式(张继平:2005)。

用“杠”和“来”搭配,“乔”和“得慌”搭配就能相得益彰,若是串用,表达效果将大打折扣。

从语气上讲,“杠酸来”和“乔酸得慌”含有说话人已亲自尝过的意思,而“冷酸”“挺酸”表达的仅是一般的叙述。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济南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语言含义和表现效果来看,语言的生动性与感情的针对性彰显其间,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相比,其语法功能具有用法多样性、表义生动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刘继平.棱、刚之类[N].齐鲁晚报,2005年1月8日.
[3]张桂宾.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7,(2).
[4]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赵子超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50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