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肉加工技术及发展趋势
食品质构重组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子键 等遭 到破 坏 , 成 了相 对 呈 线 性 的蛋 白质 分 子 形
链 。 这 些 相 对 呈 线 性 的 蛋 白 质 分 子 链 在 一 定 的 温 度 和 水 分 含 量 下 , 生 了分 子 问 重 组 , 而 形 成 一 种 类 产 从
制 得 的产 品 质 地 较 硬 。 1 1 2 挤 压 过 程 中 蛋 白 质 的 变 化 .. 由于受挤 压 机 内高 温 、 压 、 剪 切力 的作 用 , 高 高
与挤 压温 度 、 进料 速 度 、 料 水 分 含 量 、 杆 转 速 等 原 螺
有 关 。当物料 到达 模具 端 以后 , 于强 大 的压力 差 , 由
明, 大豆 品种 品质 指标 中 1 S球 蛋 白含 量 与 组织 化 1
产 生不饱 和脂 肪 酸 的顺 一 反异 构现 象 , 种 变化 随温 这 度 的不 同而不 同 。在挤 压过 程 中 由于与淀 粉 和蛋 白
质形 成 复合体 , 得 脂肪 受 到淀 粉 和 蛋 白质 的保 护 使 作用 , 就 降低 了脂肪 的氧化 速度 和 氧化程 度 , 这 有利 于延 长 产 品 的货 架 期 。R oS K 等_ 研 究 发 现 , a 6 随
食 品 开 发 者 在 创 新 或 改 善 一 种 已 经 存 在 的 产 品 时 应 更 多 地 考 虑 到 产 品 的 质 构 特 性 。 主 要 探 讨 了 挤 压 质
平 高 等 。 挤 压 组 织 化 主 要 指 植 物 蛋 白质 的 挤 压 组 织 化 ,
如大 豆蛋 白 。但 也 有一 些关 于 肉类蛋 白质 挤压 组织 化 的研 究 , 俊荣 等 曾报 道 过 鱼 肉蛋 白质 挤 压 组 刘 织化 。高 蛋 白质含 量 的原 料 , 由于 受 挤 压 机 内 剪 切
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技术及存在问题
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技术及存在问题------食品研发与生产肉是人类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人们必需的主要副食品之一。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不满足于吃饱,而要求吃好,迫切需求营养均衡、风味独特的中高档肉制品。
因此,备受国内外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均衡、易消化、色香味俱佳的中式发酵肉制品、功能性复合肉制品和重组肉制品等新型肉制品的研发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若这些新型肉制品能够投入工业化生产,必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国内外对肉制品加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对肉制品的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研究越来越多,加工程度由初加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
一、几种常见的肉制品分类概述1、发酵肉制品发酵肉制品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
其特点是通过优选复合发酵菌种,调控发酵和成熟不同阶段的工艺过程,使产品中的蛋白质分解、变性,赋予产品坚实的质地;同时由于蛋白质降解而形成肽、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提高了生物利用率,使产品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有益于人体健康。
肉类发酵常用的微生物有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片球菌属、微球菌属和青霉菌属等。
其具有降低pH值、减少腐败、改善组织与风味、促进发色、防止氧化变色、减少亚硝胺的生成、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以及产生毒素等作用。
2、重组肉制品重组肉制品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新型肉制品,指借助于机械和添加辅料(食盐、磷酸盐、大豆蛋白、淀粉、卡拉胶等)以提取肌肉纤维中的基质蛋白,利用添加剂的粘合作用,使肉颗粒或肉块重新组合,经冷冻后直接出售或者经预热处理保留和完善其组织结构的肉制品田。
从加工方法来分,重组肉制品的生产基本上有3种工艺:大肉块的成型、片块状肉的成型、撕块状及碎肉的成型。
1)重组肉制品的加工机理大小不同(从肉块、碎肉到肉粒)的肉片均可结合在一起,以模仿整肉的外观和质构,或形成质构独特的新产品。
重组肉制品的研究进展
重组肉制品的研究进展摘要:在肉制品屠宰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肉类副产品,如剔骨碎肉、肉渣等,不仅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有时还会因处理不当或不能及时处理,而给环境造成污染。
现今,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组上,即如何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通过加入粘合剂如转谷氨酰胺转氨酶、酪阮酸钠、大豆分离蛋白、卡拉胶等重新组合起来或者通过真空滚揉、机械捶打、滚揉与捶打相结合等操作方式改变肉原有的组织结构、性能等。
本文综述了肉类副产品利用的研究方法即重组肉,并阐释了重组肉的含义、机理和研究进展等。
关键词:重组添加剂进展Abstract:In the meat product slaughtering and processing will produce the massive meats sideline product,such as from picking out the bone hashed meat,or the meat dregs and so on,it not only creates the heavy economic loss to the enterprise, sometimes also causes th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because of wrong process or cannot process in timel. Nowadays, this aspect's research mainly concentrates on the reorganization, namely, the sideline product which will produce in the processing process through to join the bond. In th article summarized the meats sideline product use research technique is socalled the reorganization meat, and has explained the reorganization meat meaning, the mechanism and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so on.Key words:reorganization; additive;meat;progress肉制品是人们获得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而肉制品加工是食品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碎肉重组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加热 或加 压等作 用 ,从而 达到 将 肉粘 结重 组在 一起 。借助 机械 的滚 揉挤 压 等作 用 ,以提取 纤维 蛋 白形成 凝胶 而
( 一 ) 物 理 重 组 技 术
物理 加 工 技 术 主 要 是 利 用机 械 、
生物 加工 技术 已在 食 品工业 上 大 规模 的研究 与应 用 ,酶制 剂作 为生 物 技术 的重要 方法 之一 ,也 普遍 用于 肉
指 出 ,科学使 用食 品添加 剂不 是 降低 了产 品的安 全性 ,而是使 产 品的安 全
原形成 半 刚性 的纤 维蛋 白单体 ,单 体 自发形 成 以氢 键相 连接 的多 聚体 ,多 聚体通 过物理 作用 与化学 键粘 合周 围 碎 肉 ,以形成 大片 或大块 肉。经切 片 性 和煮后 状态 试验研 究证 明 ,与正 常 肉无 明显差别 。
三 、 碎 肉重 组加 工技 术存 在 的 问题
农 业 科 学
N oNG YE KE XUE
碎 肉重组加工 技术 的研究 与应用
河南省轻工业学校
摘
技术。
寇德运
付香斌
要:碎 肉重组 具有 降低 生产成 本 、减 少资源 浪 费的优 点 ,从 物理 法 、化学 法、 生物法及 发展 趋 势等 方 面论 述 了碎 肉重 组加 工
剩 下 大 量 的 边 角 料 ; 同 时 在 加 工 中有
产 出具有 鲜 肉特性 的重组 肉。研究 表
明 :在2 0 0 MP a 的条 件下 ,添加 0 . 2 5 % 的 食 盐 、0 . 7 5 %的 8 一 葡 萄糖 内 酯 和 0 . 7 5 %的 卡 拉 胶 ,在 4 ℃条 件 下 加 压 3 0 m i n  ̄ 1 ] 可 。虽 然肉的颜 色略像煮过的 颜色 ,但 肉的结 合力增强 。 ( 二)化学重组技术 化 学 加工 技 术 主 要 是 利 用食 盐 、 磷酸 盐 、淀粉 、卡拉 胶等 的作 用 ,以 改善 肉的持水 性 、弹性及 凝胶 性 。如 使用 海藻 酸钠 和氯化 钙 的方法 ,依 据
肉类定向分离和物性重组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肉类 定 向分 离 和 物 性 重 组 技 术
魏法 山 徐幸莲 周光 宏
南京农 业大学食 品科技 学院 教 育部 肉品加 工与质量控 制重点 实验 室
江 苏 南京 2 09 10 5
郭锡铎 唐 人 神 集 团股 份 有 限公 司 湖 南株 州 4 2 0 10 0
随着人 们对 生 活质量 关 注 的提 高 ,功 能性 肉制 品是 肉类 行 业 发 展 的 一 个 方 向¨ ;开 发 研 究 健 康 型或 功能性 肉制 品 ,就 必须 去除 肉 中有害 成分 ,限
能需求 、愿望 或设 计 ,以 肉类为 主要 原料 ,运 用生 物化学 和 生物工 程 原理 与技术 ,有 效 地从 肉类 中分 离与 提取 一种 或几 种用 于能 满足人 们需 求 、愿望 的 活性 成分 ,加 入某 些功 能性 物质 再进 行重 组加 工而 成 肉制 品的新 技术 。可 以利 用这一 技 术 ,生产 出高 蛋 白 、低 脂肪 和特 殊功 能 的 肉制 品 ,适 合 于不 同年
A s a t T ecn et fd et nlsprt nadq a tiercm ia o fm a i rdet ( S R) eh b t c h ocp o i c oa eaa o n ula v eo bn tn o et n ein O Q ,tc— r r i i it i g s
一
是 因为含 量低 被 吸收后 不能 发挥 作用 ,因此有 必要 重新认 识 肉或 畜产 品 。
( )L一肉毒碱 ( 1 L—erin ) ant e i L 肉毒碱 化 学 名 为 p 一 一羟 基一 一三 甲基 丁 酸 ,
或不 同的模具 重新 成 型 的 。该定 义 不仅包 括所 有
肉制品加工研究进展与新技术应用
测和展望 。
关键 词 :肉制 品J  ̄ ; J l 研究进展 ; 新技术 ; 前景展望
中 图分 类 号 :T 2 1 S5 . 6 文 献标 志码 :A d i 03 6/s .6 1 9 4 () 0 0 . 1 o:1 . 9 i n17 — 66C. 1.50 9 js 2 1 0
肉 是 人 类 动 物 蛋 白 质 的 主 要 来 源 ,是 人 们 必 需 制 品 的 研 究 现 状 , 阐 述 了 肉制 品 加 工 中 采 用 的 新 技 的 主 要 副 食 品 之 一 。 随 着 科 学 的 进 步 和 生 活 质 量 的 术 ,剖 析 概 述 其 研 发 及 生 产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 对
P o r s n w T c n lg p iain i a r c s i g r g e sa d Ne e h oo yAp l t n Me t o e s c o P n
S a ,L i e i a g ino uD n aXul ,K n ab ,HuS ieg i aj,'huY jn h 如1 e J h n ,LuY nu g o  ̄ ,S i g h u
Ab  ̄a t Re e r h sau f fr ne a rd cs r s u t r d me t p o u t n o o i a r d cs a e s' : c s a c t t s o e me td me t p o u t , e t cu e a r d c s a d c mp s e me t p o u t r t r s mma ie n t i a e . h s r u t h v p l a in d v lp n r s e t , u i u a o n aa c d n t t n u r d i h sp p r T o e p o cs a e a pi t e eo me tp o p cs z d c o nq e f v ra d b n e ur i . l l io I ea o a e p l ain sau f n w e h oo y i a r c s i g a d i d c td t e q e t n o tr s a c n t l r td a p i t tt s o e tc n l g n me t p e sn b c o o n n iae h u s o s a u e e r h a d i b d v l p n f a r c s i g I fr c se h e eo me t e d n y o e me tp o e sn n t ef t r . e eo me t o me t o e s . t o e a td t e d v lp n n e c f h a r c s ig i u u e p n t t h Ke o d : me t r c s ig;r s ac r g e s n w tc n l g yw r s a o e sn p e e r h p o r s ; e e h oo y; d v lp n r s e t e eo me t o p cs p
重组肉工艺技术
重组肉工艺技术重组肉工艺技术是一种将多种肉类原料进行混合、再结合并成型的加工技术。
它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肉类原料进行混合,并通过特定的工艺处理使其融合在一起,生产出形状饱满、口感细腻、营养丰富的重组肉制品。
下面,我将重组肉工艺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重组肉工艺技术的关键步骤是杀菌处理和肉质粉碎。
肉质粉碎是将不同种类的肉类原料经过细碎、过滤等处理,去除掉筋膜、骨头和不可食用部分,以保证制品的质量和口感;而杀菌处理则是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去除其中的致病菌和有害物质,提高产品的卫生质量。
接下来,重组肉工艺技术的重要步骤是混合和调味。
在混合过程中,将不同种类的肉类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将它们的优点互相融合,达到营养均衡的效果。
调味过程中,根据产品的要求,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如食盐、酱油、料酒等,提升产品的口味和风味。
然后,需要进行加工和成型。
在加工过程中,首先将混合好的肉料进行充分搅拌,使其达到一定的柔软度和粘合性;然后,通过模具或模切的方式,将肉料成型成各种形状的制品,如饼、丸子等。
最后,经过蒸煮或烹调处理,使其达到熟透的状态。
蒸煮是将成型的重组肉制品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使其达到熟透的效果,并保持其原有的形状和口感;而烹调则是将重组肉制品放入烹调锅中加热,炒炸或烤熟,增加其表面的香味和口感。
总体来说,重组肉工艺技术通过将不同种类的肉类原料进行混合、调味和加工,使其达到形状饱满、口感细腻、风味独特的效果。
其制品既可以作为普通的肉类食品食用,也可以作为快餐、速冻食品等,便于储存和加热。
重组肉制品的加工,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也符合了现代人对于便捷、高效、健康生活的追求。
重组肉工艺技术将继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种类、更高质量的重组肉制品。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精)
参市场分析与前景夸由凌二业MEATINDUSTRY2008年第7期总第327期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张运芳西南大学食品学院重庆400716徐洲摘要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肉制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阐述了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最后展望了我国内制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肉制品现状解决措施发展趋势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ofmeatprocessingindustryinChinaAbstracttional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geconomy,themeatprocessingindustryplayedanimportantroleintheha-economy.Thepresentsituation,problemsandcorrespondingsolvingmeasuresandthedevelopmenttrendofChinagweremeatprocessingindustryelaboratedinthispaper.measures;developmenttrendKeywordsmeatproducts;presentsituation;solving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肉类供给已经形家以上。
从产品种类上看,我国目前的低温制品与发酵肉制品产量极低,冷却肉与分割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太小,而高温高压处理加工产品占我国肉制品产量50%以上,而且其中的80%为手工作坊产品‘3【。
我国的肉类加工业在近几年经历了从冷冻肉到成了以市场消费为主导的总体格局,部分肉制品还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肉制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我国肉制品加工业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肉制品加工又面临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巨大挑战,肉制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加热鲜肉,再到冷却肉的发展轨迹,其中速冻方便肉类食品发展迅速,成为维持许多肉类食品加工企业新工能力不足,转化为加工质量不高,这也是制约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宏观掌握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重组鸡肉脯的制作
重组鸡肉脯制作工艺的优化
01
通过实验对比,优化了重组鸡肉脯的制作工艺,提高了产品质
量和生产效率。
食品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02
实验证明,采用新型的重组技术制作鸡肉脯可以有效控制食品
安全问题,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细菌滋生。
产品的营养价值与口感
03
经过检测和评估,重组鸡肉脯的营养价值与传统的鸡肉脯相似
,同时具有更好的口感和更长的保质期。
出炉与切块
烤制完成后,将鸡肉块取出并切成适当大小的条状,方便食用。
实验结果与分析
04
口感评价
总结词
口感鲜美,嫩滑多汁,具有浓郁的鸡肉香味。
详细描述
重组鸡肉脯在制作过程中经过腌制、滚揉、成型等工序,使得鸡肉口感更加鲜 嫩多汁,香味浓郁,呈现出独特的口感。与传统的鸡肉脯相比,重组鸡肉脯的 口感更加柔软,咀嚼时有一定的弹性,不会过于干燥。
腌制鸡肉
将切好的鸡肉块放入 腌制调料中,充分搅 拌均匀,确保每块鸡 肉都沾满调料。
冷藏
将腌制好的鸡肉块放 入冰箱冷藏,一般需 要腌制30分钟至1小 时,以入味为准。
重组过程
裹浆
将腌制好的鸡肉块均匀地沾上 面粉和淀粉的混合物,然后轻 轻抖掉多余的粉。
裹面包糠
将沾满蛋液的鸡肉块均匀地沾 上面包糠,确保表面均匀分布 且无多余面包糠。
THANKS.
营养成分分析
总结词
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详细描述
重组鸡肉脯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营养的食品,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与传统的鸡肉脯相比, 重组鸡肉脯的营养价值更加丰富,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碎牛肉重组制脯的加工探讨
碎牛肉重组制脯的加工探讨摘要:牛肉因其本身的营养以及口感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各种形式的牛肉产品充斥于大大小小的市场,其中牛肉脯即为现阶段较受欢迎的牛肉制品,其主要是通过一些碎牛肉制作而成。
以下就碎牛肉重组制脯的意义、加工来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碎牛肉;重组制脯;加工探讨引言:传统形式的牛肉脯选择净肉加工制作,这种加工方式对于牛肉原料有着较高的要求,求需耗费较高的成本,营养亦是比较单一。
而重组牛肉脯能够充分利用起牛肉的“边角料”,比如其肉渣、碎肉等,选择重组技术,开发出系列牛肉新产品,不但实现了牛肉的充分利用,而其成本大大降低,也符合当前消费者的健康观念与营养需求。
一、碎牛肉重组制脯的意义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能够给人补充较多的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在牛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肉类副产品,比如肉渣、分隔碎肉等,若是直接遗弃未免可惜,但是若要留下再加工又会浪费较多的成本,因此针对这部分碎肉,需企业能够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
肉脯即是有效解决的方法之一,其最为一项休闲美食,口感良好、颜色红润、味道香醇、携带方便、易于储存,是日常及履行必备的零食,而若是将重组方式在碎牛肉中应用,不但能够避免原材料浪费,还可给予消费者多元化选择,并且有效提升生产企业经济效益。
二、碎牛肉重组制脯的加工探讨1.材料与设备准备1.1材料准备需准备的材料包括:牛肉、食盐、白糖、料酒、酱油、鸡蛋、复合磷酸盐、淀粉、大豆蛋白、卡拉胶、红曲红。
1.2设备准备需准备的设备包括:电力天平、水分活度仪、食品物性检测仪、色差仪、鼓风干燥机、烘箱、真空包装机、烤箱。
2.碎牛肉重组制脯工艺流程其一,原料肉选择,选择满足国家卫生标准的、具备生产加工条件的新鲜牛肉、肉渣、分隔碎肉等;其二,处理原料肉,将经过挑选而出的牛原料的筋膜、骨、皮剔除,反复清洗干净备用;其三,将原料肉搅碎,10℃以下0℃以上,在绞肉机中将原料肉搅烂,制作成肉糜;其四,配料,按照预先试验设计要求,添加对应的配料于肉糜中,然后搅拌均匀;其五,腌制,均匀搅拌的肉糜放置在4℃以下0℃以上腌制;其六,成型,经过腌制后,制作成为肉脯,并保持其表面平整、光滑;其七,烘烤,按照试验要求控制烘制与烤制温度,将其制熟;其八,冷却,取出,让其逐渐冷却;其九,包装,用真空包装机进行一一包装;其十,成品[1]。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肉制品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从需求方面来看,消费者对于肉制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高蛋白、低脂肪、低盐分的健康肉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例如,鸡胸肉、牛肉干等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健身爱好者和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者的青睐。
另一方面,方便快捷的即食肉制品,如火腿肠、午餐肉等,因其易于储存和携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
此外,消费者对于特色风味的肉制品,如川味腊肉、广式腊肠等,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为地方特色肉制品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在供应方面,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的技术不断创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先进的屠宰设备、冷藏保鲜技术以及深加工工艺,使得肉制品能够更好地保持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同时,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然而,该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使用劣质原料、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等,这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声誉和消费者的信任。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产品质量,从而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循环。
此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如猪肉价格的起伏,也给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展望未来,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在肉制品的保鲜、加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例如,新型的保鲜技术可以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同时保持其口感和营养;先进的加工工艺能够开发出更多种类的肉制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更加精准高效的质量检测手段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消费升级将继续推动行业的发展。
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健康、美味的肉制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 、日本味之素公司生产的 TG粉已广泛应用于鱼肉 和畜肉加工的模拟食品中 。
除了 TG粉外 ,还研制出血浆纤维蛋白粘合剂 , 其粘结机理是模拟血凝的最后阶段反应 。以 Ca2 + 激 活纤维蛋白原形成半刚性纤维蛋白单体 ,单体自发 形成以氢键相连接的可溶性多聚体 ,多聚体通过物 理作用与化学键粘合周围碎肉以形成大片肉或大块 肉 。黄耀江等人还通过鲜羊血制备出纤维蛋白原溶 液 ,通过凝血酶的催化交联作用 ,使碎肉充分粘结 。 通过与正常肉的成片性和煮后状态的对比试验 ,结 果表明 ,此法粘结的重组肉与正常肉在这两方面无 差别 [6 ] 。这种血浆纤维蛋白粘合剂的加工技术现已 申请专利 。
收稿日期 : 2009- 06- 01 3 通讯联系人 作者简介 :黄莉 (1977- ) ,女 ,讲师 ,研究方向 :肉品科学 。 基金项目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者项目 。
制品加工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不仅加快了肉类工业 的发展进程 ,也必将占据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对 肉的重组加工技术进行综述 ,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 展望 。
Te chno lo gy a nd de ve lop ing te nde ncy o f re s truc tu re d m e a t
HUANG L i1, 2 , KO NG Bao- hua2, 3 , CHEN L i- dong3 , KUANG Y un- feng3
(11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R izhao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R izhao 276826, China; 2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Northeast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31R izhao Yaoking L iquor Group s, R izhao 276800, China)
112 化学法加工技术
由于 TG粉的价格较贵 ,为了降低重组肉的生产 成本 ,保证产品质量 ,人们研究使用了化学方法 ,如 使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钙的方法 ,此方法已被申请专 利 。此法依据的原理是海藻酸钠的羧基活性较大 , 可以与镁和汞以外的二价以上金属盐形成凝胶 ,重 组肉的生产则利用海藻酸钠与 Ca2 + 形成海藻酸钙凝 胶 ,其凝胶强度取决于溶液中 Ca2 + 的含量和温度 ,从 而获得从柔软至刚性的各种凝胶体 [7 ] ; M ean s等人证 实海藻酸盐和 Ca2 + 可形成热不可逆凝胶 ,并将碎肉 粘结起来 [8 ] 。另据 Im eson等学者研究发现某些阴离 子多糖如 海 藻 酸 盐 可 以 通 过 静 电 作 用 力 与 肌 球 蛋 白 、牛血清蛋白等蛋白质相互作用 [9 ] 。此外 ,还有使 用结冷胶的方法 ,在加热状态下 ,结冷胶呈不规则的 线形存在 , 在 凝胶 促进 因子 Ca2 + 、M g2 + 等 离子 存在 下 ,将其冷却后即可形成刚性的双螺旋凝胶 ,并通过 凝胶促进因子而使螺旋体聚集在一起 。张慧昊研究 将海藻酸钠与结冷胶复合后 ,考察其对凝胶性质的 影响 ,结果发现海藻酸钠的添加量对各种性质的影 响较大 [ 7 ] 。
重组肉将碎肉粘结的过程中 ,会增加产品中氧 的含量 ,而氧化是食品变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控制 重组肉的氧化变化是增强产品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措 施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研究 。 R ajendran Thom as等人研究发现重组的水牛肉块在冷藏期间脂 肪的氧化和微生物腐败很少 ,感官评价者认为在需 氧冷藏条件下用聚丙烯包装的肉糜和重组肉块保存 20 d,产品质量依然良好 [12 ] 。A kash i等人研究现蛋清 蛋白中的溶菌酶对维也纳香肠的保存性有良好的延 长效果 [13 ] 。Mod i等人研究的含豆荚粉的水牛肉碎肉 饼 ,在 - 16 + 2℃条件下冷冻 4 个月 ,依然可以保证产 品的风味质量 [14 ] 。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至今未 见报道 ,但在日益重视食品安全的今天 ,这应该是一 个新的研究课题 。
A b s tra c t: The re s truc tu re d m e a t te c hno log y, w hos e s tic k ine s s the o rem ha d b e e n in trod uc e d in re c e n t ye a rs , s uc h a s e nzym ic m e thod s , c hem ic a l m e thod s a nd p hys ic s m e thod s in th is e s s a y 1The d e ve lop ing te nd e nc y of re s truc tu re d m e a t te c hno log y in the fu tu re w a s p rod uc ing func tiona l a nd p re s e rva b le food s w a s a ls o c la rifie d 1 Ke y wo rd s: re s truc tu re d m e a t; te c hno log y; d e ve lop ing te nd e nc y 中图分类号 : TS2511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2- 0306 (2010) 05- 0421- 03
113 物理法加工技术
重组肉加工技术除了使用酶法 、化学方法外 ,常 用的生产技术还有加热技术 ,它是通过盐 、磷酸盐和 机械的作用从肉中抽提肌纤维蛋白形成凝胶而达到 将肉粘结的目的 ,但加热法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 味和难以接受的褪色 。为了克服加热法生产重组肉 的缺点 ,能够生产具有鲜肉特征的重组肉 ,现在已出 现非热加工物理法加工技术手段 ———高压处理技术 (压力 > 200M Pa) ,其通过提高水分 - 蛋白质或蛋白 质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肉制品的功能特 性 [10 ] 。Hong 等人 的 研究 结果 表明 在 200M Pa 条 件 下 ,添加 0125%的食盐和 0175%的 δ- 葡萄糖内酯和 0175%的卡拉胶在 4℃条件下加压 30m in,虽然肉的 颜色有点像蒸煮过的褪色 ,但肉的结合力增强 ,并且 证实 δ- 葡萄糖内酯和卡拉胶可以作为食盐的替代 物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1 ] 。
重组肉加工技术及发展趋势
黄 莉 1, 2 ,孔保华 2, 3 ,陈立东 3 ,匡云锋 3
(11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山东日照 276826; 21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31山东日照尧王酒业集团 ,山东日照 276800)
摘 要 :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重组肉加工技术的主要方法 ,如酶法加工技术 、化学法加工技术和物理法加工技术的加 工原理 ,并阐述了重组肉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生产安全的 、具有稳定货架期的功能性肉制品 。 关键词 :重组肉 ,加工技术 , 发展趋势
1 重组肉加工技术
目前 ,重组肉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鱼肉和畜技术分为酶法加工技术 、化学法加工技术 、物理法 加工技术 ,现分别介绍其加工原理 。
111 酶法加工技术
酶法加工技术是指利用酶催化肉的肌原纤维蛋 白和酶的最适底物 ,如酪蛋白 ( ca sein) 、大豆分离蛋 白 ( SP I)等同源或异源蛋白质的基团之间发生聚合 和共价交联反应 [4 ] ,提高蛋白质的凝胶能力和凝胶的 稳定性 [5 ] ,从而将肉片 、肉块在外界合适的条件下粘 结在一起的技术 。酶法加工技术主要使用转谷氨酰 胺酶 ( tran sglu tam inase, 简称 TG) , TG能够催化蛋白 质分子内部或蛋白质分子之间的酰基转移反应 ,产 生共价交联 。肌肉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正是谷 氨酰胺转氨酶作用的最适底物之一 ,经 TG的催化 , 肌肉蛋白分子间形成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 ,从而将 不同粒度大小的碎肉粘结在一起 ,改善了肉制品的 品质 ,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 ,日本千叶制粉公
肉的重组技术起源于 20世纪 60年代 ,它是指借 助于机械和添加辅料 (食盐 、食用复合磷酸盐 、动植 物蛋白 、淀粉 、卡拉胶等 )以提取肌肉纤维中基质蛋 白和利用添加剂的粘合作用使肉颗粒或肉块重新组 合 ,经冷冻后直接出售或者经预热处理保留和完善 其组织结构的肉制品的加工技术 [1 ] 。在肉制品加工 中 ,剔骨肉或碎肉由于加工及品质上的原因 ,无法被 完全利用 ,而通过肉的重组技术 ,则可以完全利用这 些价格便宜的剔骨肉或碎肉 ,提高其功能性质和附 加值 。重组肉技 术在 英美 等发 达国 家发 展速 度较 快 ,其产品在美国食品市场上也占据很大的比例 ,包 括牛排 、烤牛肉 、猪排 、鸡肉香肠 、牛肉香肠 、牛肉馅 饼等重组肉制 品 。我 国对 于重 组肉 的研 究起 步较 晚 ,从 1996年张荣强选用鲜鱼肉糜 、大豆蛋白等纯 天然原料加工成我国第一代天然高级复合植物型营 养鱼肉灌肠开始 [2 ] ,到 2003年谢超以牛肉为原料 ,经 复合蛋 白 酶 处 理 , 重 组 加 工 生 产 的 无 肠 衣 牛 肉 香 肠 [3 ] ,重组熟肉制品在我国肉食品市场上已占据了相 当大的比例 。由此可见 ,肉的重组技术已成为肉类
42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10,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212 功能性
目前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人们对肉 和肉制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但是肉类食品摄入 过多会引起高血压 、高血脂 、肥胖病等疾病 ,因此为 了满足人们对肉中完全蛋白质及脂类物质和维生素 的摄取要求 ,开发保健型肉制品将是今后肉类食品 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而重组肉加工技术则是 开发保健型肉制品的有效途径 。 21211 膳食纤维类的功能性肉制品 根据美国膳食委 员会 ,对成年人推荐的纤维摄入量范围为 25~30g / d或 10~13g /1000kcal,不溶解的和溶解的比例应为 3 ∶1,但 是在发展中国家范围是 60~120g / d。膳食纤维主要 具有防止冠心病 ,控制 、治疗肥胖病等重要的生理功 能 [15 ] 。Bo rderas等对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作用进行 了综述 ,讨论了不同来源的膳食纤维 ,包括植物来源 的 (谷物 、水果 ) 、动物来源的 (壳聚糖 )不同特点 ,及 其被用作重组鱼肉制品成分时的功能作用 [ 16 ] 。 Kritz 等人也对果胶的功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果胶这 种可溶性的膳食纤维可降低高血脂症患者的胆固醇 水平 ;患有 II型糖尿病的患者可通过减少碳水化合 物的吸 收 来 降 低 进 食 后 血 液 中 葡 萄 糖 升 高 的 危 险 [17 ] 。 Sa’nchez- A lon so等人将 3%的小麦膳食纤维 添加到重组鱼肉制品中 ,结果发现制品的质地硬度 和粘度得到改善 [18 ] ,这些研究表明开发膳食纤维类 功能性肉制品是可行的 。 21212 抗氧化性的功能性肉制品 抗氧化性是指能 有效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 ,防止脂质过氧化 ,防止自 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 ,保证细胞结构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