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2章因式分解复习课教案(新版)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2章因式分解复习课教案(新版)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2章因式分解复习课教案(新版)青岛版

《因式分解》

考纲要求

● 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会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因式分解。

● 2.了解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命题角度

●1.因式分解的概念

●2.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

●3.运用公式法因式分解:(1)平方差公式;(2)完全平方公式

命题规律

●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因式分解。

(一)因式分解定义: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即:一个多项式→几个整式的积

注:必须分解到每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二)分解因式的方法:

(1)、提取公因式法(2)、运用公式法

(3)、十字相乘法(4)、分组分解法

(1)、提公因式法:

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即: ma + mb + mc = m(a+b+c)

例题: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2)运用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中主要使用的公式有如下几个:

⑶十字相乘法

⑷分组分解法:

分组的原则:分组后要能使因式分解继续下去

1、分组后可以提公因式

2、分组后可以运用公式

例题: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步骤:

一提①对任意多项式分解因式,都必须首先考虑提取公因式。

二套②对于二项式,考虑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对于三项式,考虑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或

十字相乘法分解。三分③再考虑分组分解法四查④检查:特别看看多项式因式是否分解彻底

应用:

课后作业:对每种因式分解方法自己选5道题目。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分解因式的那些知识?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因式分解题型归纳总结

8.4 因式分解 一、知识梳理 1. 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 提公因式法 多项式ma +mb +mc ,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m ,我们把因式m 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由m (a +b +c )=ma +mb +mc 可得ma +mb +mc =m (a +b +c ).这样就把ma +mb +mc 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m ,另一个因式(a +b +c )是ma +mb +mc 除以m 所得的商.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3. 公式法 (1)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 (2)分解因式的完全平方公式法: 222)(2b a b ab a ±=+± 二、例题精讲 题型一:提公因式法 【例1】分解因式 (1)c ab b a 323128+-; (2))()()(y x c x y b y x a -+---; 【变式1】分解因式 (1)y x xy x 2221239-+- (2))2()2(x y y x x ---

题型二:公式法 【例2】下列各式:①22y xy x -+-;②222 121b ab a ++;③2244b a ab +--;④xy y x 129422-+; ⑤22363y xy x +-,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的有 .(填序号) 【变式2】因式分解. (1) 224 1b ab a +- (2) 222y x xy --- (2) 9)(6)(2++++b a b a (4)22)(9)(25b a b a --+ (5)22)()(y x y x --+ (6)14-x 【例3】若多项式42++mx x 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则m 的值为 . 【变式3】若222)32(924y x y kxy x +=+-,则k 的值是 . 题型三:分组分解法 【例4】因式分解. (1)b a b a 24422-+- (2)1222-+-y xy x (3)22269y y x x -++ (4)by ax b a y x 222222++-+-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备课 为了打造特色课堂,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0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七年级下册数学因式分解十字相乘练习题

初一数学因式分解专项训练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一: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1) t 2-15t+36 (2) x 2-7x+6 (3) a 2-a-12 (4)m 2-8m-20 (5)x 2- 2x-3 (6)x 2-7x+6 (7)x 2-10x+24 (8) a 2+4a-21 (9) p 2-10p-11 (10)x 2-3x-28 (11)b 2+11b+28 (12)2x 2-6x-8 (13)2x 2+15x+7 (14)3a 2-8ab+4b 2 (15)4x 2y 2-5xy 2-9y 2 (16)4m 2+8mn+3n 2 (17)6x 2-11xy+3y 2 (18)a 4-13a 2+36 (19)2x 2-6x-8 (20)6x 2-13x+6 (21)2x 2+3x+1 (22)(x+y)2-5(x+y)-14 (23)ap 2-8ap+7a (24)a a a 12423+-- (25)24129x x -+ (26)24359a a -- (27)2 5()14()8x y x y -+-+ \

二:利用分组分解分解因式 (1) 3a-ax-3b+bx (2) 3ax+4by+4ay+3bx (3) xy-y2-yz+xz (4)20(x+y)+x+y (5)p-q+k(p-q) (6)ac+bc+2a+2b (7)a2+ab-ac-bc (8)x2-y2+ax+ay (9)4a2-b2+6a-3b (10) m2-n2+am+an (11)xy-xz+y-z(12) 4m2-4m+2n-n2 (13) 9y2+6y-4x-4x2(14) x2-6x+9-y2(15) 16a2+8a-b2+1 (16)x2-a2-2x-2a (17)4x2-y2+2x-y (18) x2y2-y2+1-x2(19)4x2-4xy+y2-a2 (20)x2-2xy-m2+y2 (21)1-a2+2ab-b2 (22)x2+2xy+y2-a2(23) 4xy-3xz+8y-6z (24) x2-4y2+x-2y (25)x2-y2-z2+2yz (26) 1-m2-n2+2mn (27)a2-2ab+b2-m2-2mn-n2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初一数学 因式分解练习题

1 因式分解练习 1、分解因式 (1) bc ac ab a -+-2 (2) 1+--y x xy (3) y y x x 3922--- (4) yz z y x 2222--- 2、分解因式 1) 3223y xy y x x --+ 2) b a ax bx bx ax -+-+-22 3) 181696222-+-++a a y xy x 4) a b b ab a 4912622-++- 5) 92234-+-a a a 6) y b x b y a x a 222244+-- 7) 222y yz xz xy x ++-- 8) 122222++-+-ab b b a a 9) )1)(1()2(+---m m y y 10) )2())((a b b c a c a -+-+ 3、分解因式 1) 24142 ++x x 2) 36152+-a a 3) 542-+x x 4) 22-+x x 5) 1522--y y 6) 24 102--x x 4、分解因式: 1) 6752-+x x 2) 2732+-x x 3) 317102 +-x x 4) 10 1162++-y y 5、应用因式分解计算 (1)2 998998016++ (2)987987987987 1232644565251368136813681368 ? +?+?+? 6、已知2 (1)()1a a a b ---=-,求 22 2 a b ab +-的值。 思考题: 1、设n 为整数,用因式分解说明2 (21)25n +-能被4整除。 2、在六位数abcdef 中,a=d, b=e, c=f, 求证这个六位数必能被7、11、13整除。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1《因式分解》教案

《因式分解》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观察,发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观察,推导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2.识别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归纳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会计算(a+b)(a-b)吗? [生]会.(a+b)(a-b)=a2-b2. [师]对,这是大家学过的平方差公式,我们是在整式乘法中学习的.从式子(a+b)(a-b)= a2-b2中看,由等号左边可以推出等号右边,那么从等号右边能否推出等号左边呢?即a2-b2 =(a+b)(a-b)是否成立呢? [生]能从等号右边推出等号左边,因为多项式a2-b2与(a+b)(a-b)既然相等,那么两个式子交换一下位置还成立. [师]很好,a2-b2=(a+b)(a-b)是成立的,那么如何去推导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因式分解的问题. 二、明确目标,互助探究: 1?想一想 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什么运算?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与这种运算有什么不同?你还能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生]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整式乘法,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是因式分解,这两种过程正好相反. [生]由(a+b)(a-b)=a2-b2可知,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由a2-b2=(a+b)(a-b)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应该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2:我们组的意见和第1小组的意见不一样。 生3: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2、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交流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23箱。我们已经估算出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计算时可以先商20,20×8=160(箱),还有24箱,把这24箱再平均分成8份,每个品种分3箱,所以每个品种有:20+3=23(箱)。 生2:我们组用笔算 生3: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因式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因式分解专题练习 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p2﹣6pq (2)2x2+8x+8 2.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3y﹣xy (2)3a3﹣6a2b+3ab2. 3.分解因式 (1)a2(x﹣y)+16(y﹣x)(2)(x2+y2)2﹣4x2y2 4.分解因式: (1)2x2﹣x (2)16x2﹣1 (3)6xy2﹣9x2y﹣y3 (4)4+12(x﹣y)+9(x﹣y)2 5.因式分解: (1)2am2﹣8a (2)4x3+4x2y+xy2 6.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12x3(2)(x2+y2)2﹣4x2y2 7.因式分解:(1)x2y﹣2xy2+y3 (2)(x+2y)2﹣y2 8.对下列代数式分解因式: (1)n2(m﹣2)﹣n(2﹣m)(2)(x﹣1)(x﹣3)+1

9.分解因式:a2﹣4a+4﹣b2 10.分解因式:a2﹣b2﹣2a+1 1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4﹣7x2+1 (2)x4+x2+2ax+1﹣a2 (3)(1+y)2﹣2x2(1﹣y2)+x4(1﹣y)2(4)x4+2x3+3x2+2x+1 1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x3﹣31x+15;(2)2a2b2+2a2c2+2b2c2﹣a4﹣b4﹣c4;(3)x5+x+1;(4)x3+5x2+3x﹣9;(5)2a4﹣a3﹣6a2﹣a+2. 因式分解专题过关

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p2﹣6pq;(2)2x2+8x+8 分析:(1)提取公因式3p整理即可; (2)先提取公因式2,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 解答:解:(1)3p2﹣6pq=3p(p﹣2q), (2)2x2+8x+8,=2(x2+4x+4),=2(x+2)2. 2.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3y﹣xy (2)3a3﹣6a2b+3ab2. 分析:(1)首先提取公因式xy,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即可; (2)首先提取公因式3a,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即可. 解答:解:(1)原式=xy(x2﹣1)=xy(x+1)(x﹣1); (2)原式=3a(a2﹣2ab+b2)=3a(a﹣b)2. 3.分解因式 (1)a2(x﹣y)+16(y﹣x);(2)(x2+y2)2﹣4x2y2. 分析:(1)先提取公因式(x﹣y),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 (2)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 解答:解:(1)a2(x﹣y)+16(y﹣x),=(x﹣y)(a2﹣16),=(x﹣y)(a+4)(a﹣4); (2)(x2+y2)2﹣4x2y2,=(x2+2xy+y2)(x2﹣2xy+y2),=(x+y)2(x﹣y)2. 4.分解因式: (1)2x2﹣x;(2)16x2﹣1;(3)6xy2﹣9x2y﹣y3;(4)4+12(x﹣y)+9(x﹣y)2. 分析:(1)直接提取公因式x即可; (2)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3)先提取公因式﹣y,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 (4)把(x﹣y)看作整体,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解答:解:(1)2x2﹣x=x(2x﹣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教案

3.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重点) 2.会判断一个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难点) 一、情境导入 学校有一个长方形植物园,面积为a2-b2,如果长为a+b,那么宽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因式分解定义的理解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有() ①x2-y2-1=(x+y)(x-y)-1;②x3+x=x(x2+1);③(x-y)2=x2-2xy+y2;④x2-9y2=(x+3y)(x-3y).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析:①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①不是因式分解;③是整式的乘法,故③不是因式分解;②④是因式分解;故选B. 方法总结: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即互逆运算,二者是一个式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因式分解是两个或几个因式积的表现形式,整式乘法是多项式的表现形式. 探究点二: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类型一】检验因式分解是否正确 检验下列因式分解是否正确. (1)x3+x2=x2(x+1); (2)a2-2a-3=(a-1)(a-3); (3)9a2-12ab+4b2=(3a-2b)2. 解析:分别计算等式右边的几个多项式的乘积,再与左边的多项式相比较看是否相等. 解:(1)因为x2(x+1)=x3+x2,所以因式分解x3+x2=x2(x+1)正确; (2)因为(a-1)(a-3)=a2-4a+3≠a2-2a-3,所以因式分解不正确; (3)因为(3a-2b)2=9a2-12ab+4b2,所以因式分解9a2-12ab+4b2=(3a-2b)2正确.

方法总结:检验因式分解是否正确,只要看等式右边的几个多项式的乘积与等式左边的多项式是否相等. 变式【类型二】 求字母的值 已知三次四项式2x 3-5x 2-6x +k 分解因式后有一个因式是x -3,试求k 的值及另一个因式. 解析:此题可设此三次四项式的另一个因式为(2x 2-mx -k 3 ),将两因式的乘积展开与原三次四项式比较就可求出k 的值. 解:设另一个因式为2x 2-mx -k 3,∴(x -3)(2x 2-mx -k 3)=2x 3-5x 2-6x +k ,2x 3-mx 2-k 3 x -6x 2+3mx +k =2x 3-5x 2-6x +k ,2x 3-(m +6)x 2-(k 3-3m )x +k =2x 3-5x 2-6x +k ,∴m +6=5,k 3 -3m =6,解得m =-1,k =9,∴另一个因式为2x 2+x -3. 方法总结:因为整式的乘法和分解因式互为逆运算,所以分解因式后的两个因式的乘积一定等于原来的多项式. 三、板书设计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因式的概念因式分解的概念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本节课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导出因式分解这一课题,让学生认识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的变形,因此可以利用整式乘法来检验因式分解是否正确.本节课重在通过因式分解概念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章后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一数学下册因式分解.doc

实用标准文档 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第一部分:方法介绍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是我们解决许多 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因式分解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学习这些方法与技巧,不仅是掌握因式分解内容所必需 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 了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本讲及下一讲在中学数学教材基础上,对因式分解 的方法、技巧和应用作进一步的介绍: 一、提公因式法. : ma+mb+mc=m(a+b+c) 二、运用公式法: 在整式的乘、除中,我们学过若干个乘法公式,现将其反向使用,即为因式分解中常用的公式,例如: ( 1)平方差公式: a 2 b2 (a b)(a b) ( 2)完全平方公式: a 2 2ab b 2 (a b)2 ,a 2 2ab b 2 (a b)2 ( 3)立方和公式: ( 4)立方差公式: 例 . 已知a,b,c是ABC 的三边,且a2 b2 c2 ab bc ca ,则ABC 的形状是()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 a2 b2 c2 ab bc ca 2a2 2b2 2c2 2ab 2bc 2ca (a b) 2 (b c) 2 (c a) 2 0 a b c 三、分组分解法: (一)分组后能直接提公因式 例 1、分解因式:am an bm bn 分析:从“整体”看,这个多项式的各项既没有公因式可提,也不能运用公式分解,但从“局部”看,这个多 项式前两项都含有a,后两项都含有b,因此可以考虑将前两项分为一组,后两项分为一组先分解,然后再考虑两组之间的联系。 解:原式 = (am an) (bm bn) =a(m n) b(m n)每组之间还有公因式! =(m n)(a b) 例 2、分解因式:2ax 10ay 5by bx 解法一:第一、二项为一组;解法二:第一、四项为一组; 第三、四项为一组。第二、三项为一组。 解:原式 = (2ax10ay ) (5by bx)原式=(2ax bx) ( 10ay 5by) =2a(x 5 y) b(x 5 y)=x(2a b) 5 y(2a b) =( x 5y)(2a b)=(2a b)( x 5y) 练习:分解因式1、a2ab ac bc2、xy x y 1

七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 1.下列各式由左到右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a=ax+ay B. x-4x+4=x+4 C. 10x-5x=5x D. x-16+3x=+3x 2.下列各式中,能用提公因式分解因式的是 A. x-y B. x+2x C. x+y D. x-xy+1 3.多项式6xy-3xy-18xy分解因式时,应提取的公因式是 A.xy B.3xy C.xy D.3xy 4.多项式x+x提取公因式后剩下的因式是 A. x+1 B.x C. x D. x+1 5.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A.-x-y=- B.= - C. –x-y+z=- D.= 6.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是 A. –xy B.x+y C.-x+y D.x-y 7.下列分解因式错误的是 A. 1-16a= B. x-x=x C.a-bc= D.m-0.01= 8.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A.x-xy

二、填空 9.ab+ab-ab=ab. 10.-7ab+14a-49ab=-7a. 11.3+2=___________ 12.x-y=____________. 13.-a+b= 14.1-a=___________ 15.99-101=________ 12422222222222223222222222223222223332222322222222B. x+xyC. x-y D. x+y2222 16.x+x+____= 17.若a+b=1,x-y=2,则a+2ab+b-x+y=____。222 三、解答 18.因式分解: ①?4x3?16x2?24x ②8a2?123 ③2am?1?4am?2am?1 ④2a2b2-4ab+2 ⑤2-4x2y2 ⑥2-4 19.已知a+b-c=3,求2a+2b-2c的值。

七年级下册因式分解分类练习题经典全面

专题训练六: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因式分解练习题题型(一):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使等式成立。专项训练一、在下列各式左边的括号前填上“+”或“-”222 = ,,3、1、= ,2、= y9?a1?x?4、21、)__(ab?bx?y?__(x?y)?a? 222222 = ,6、,= ,5、= 4、zyy?4xx?b1?252??2、 4 3、)?y?___(xy?x)z__(y???zy? 412222 = 8、7、,= ,xa?bm0.01?43346、5、)xy)?__()y??(x?(y?x)?__(x?y 99专项训练二、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2222= ,= ,10、9、y94x?n36?m 2、= ,= 1、,2ny?nx aba?2222= 1 2、,11、= ,q?25p49ba16?0.81 232,= 4 ,3、= 、 mn2mn?x4x?682422414、13、yba?x1?x 222223y12xyz?x25xy?15xy9 = 、,= 6 5、,22 y3y?ay?6a3,、7 = = ,8、b?9ab?ab5 12xz??x?xy、9 = ,44444、15、16 ba?16m16ab?81322yxy?y12?2824?x,= 10、 专项训练三: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y(2))(?bx(a?)ya?b(5xx?y?yx (二):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题型2222 2、1、)?n?()m(3m?2n?(xp))?(x?q 4 、、 3)?(mn)(P)(?npq?(qp?qp6q(?)4p(?))?q?m22)?yx)?()?(aab?abyyxx(?)?(6、5、 2222)9(x?y)??b)4(x?16(a?b)y?9(a、3 4、2)?(xxy(yx?x)?)(xy?8、7、)?b?)(2?(2aba3)3?baa(2 222210 9、、)xp(?2(33)a)?yxm(???a(?y)q)c(b)?c?4a(a?b?c)??(a?b、56、 2223)yxx(?)??)?()?(axy?byxxy)?y2(x?(、11、12 题型(: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三) 2235ay?4axxx?,1、= ,2、= 专项训练四、利用因式分解计算。33xab2x?2ab16?,,4、= 3、= 、21、 1.186? 2.1861.237??1.237199.8?1.9199.8?4.3199.8?7.6??2324xyax??3ay4x36、,= 、5 = ,

初中七年级数学因式分解

单乘单 1、计算 (-3x 2y)3·(-2xy 3z)2 [2(a -b)3][-3(a -b)2][-32(a -b)] 3 4233 32435?? ? ??-???? ??-?c ab b a ab ·c b a c ab 532243—= 2、计算(-4x n +1y n )3[(-xy)n ]2的结果是( ) A .64x 5n+3y 5n B. -64x 5n+3y 5n C .12x 5n+1y 5n D.-12x 5n+1y 5n 3、若9 92 21 3 y x y x y x n n m m =?++-,则 n m 43-的值为( ) (A )3(B )4 (C )5 (D )6 多乘多 1、(x+5)(x-7)= 2、计算 ()()514+-y y (3x 2-2x -5)(-2x +3) (x -1)(2x -3)(3x +1) ()()()()4321----x x x x 3、若()()1532-+=++kx x m x x ,则 m k +的值为( ) (A )3- (B )5 (C )2- (D )2

完全平方公式 1、(2x-4y)2 = 2、(-3a-5b)2= 3、(m -n -3)2 4、(2x +3y -z)2 5、下列式子中一定相等的是( ) A 、(a- b )2 = a 2 - b 2 B 、(a+ b)2 =a 2 + b 2 C 、(a - b)2 = b 2 -2ab + a 2 D 、(-a - b)2 = b 2 -2ab + a 2 6、已知2 2 49x mxy y -+是关于,x y 的完全平方式,则m = ; 7、若二项式4m 2 +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是一含m 的完全平方式,则单项式为 8、有个多项式,它的中间项是12xy ,它的前后两项被墨水污染了看不清,请你把前后两项补充完整,使它成为完全平方式,你有几种方法?(要求至少写出两种不同的方法). 多项式: +12xy+ = ( )2 多项式:+12xy+ = ( )2 完全平方公式的关系 1、x 2+y 2=(x+y )2- =(x -y )2+ . 2、已知若3,2a b ab +=-=,则22a b += ,()2 a b -= ; 已知(a+b )2 =144 (a-b)2 =36, 求ab 与a 2 + b 2 的值 3、已知x+y=0,xy=-6,则x 3y+xy 3的值是( ) A .72 B .-72 C .0 D .6 4、若a + 35 1=a ,则221a a +=______若,41=+ x x 求 44 1x x + = *5、已知a 2 -3a +1=0.求a a 1 + 、22 1a a +和2 1??? ? ? -a a 的值;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部分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新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因式分解》培优题

新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因式分解》培优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各式,能直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4x2+8x+1 B.x2y2﹣xy+1 C.x2﹣4x+16 D.x2﹣6xy﹣9y2 2.已知x2+ax﹣12能分解成两个整数系数的一次因式的积,则整数a的个数有() A.0 B.2 C.4 D.6 3.任何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写成两个正整数相乘的形式,我们把两个乘数的差的绝对值最小的一种分解n=p×q(p≤q)称为正整数n的最佳分解,并定义一个新运算.例如:12=1×12=2×6=3×4,则. 那么以下结论中:①;②;③若n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F(n)=1;④若n是一个完全立方数(即n=a3,a是正整数),则.正确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已知二次三项式x2﹣4x+m有一个因式是x+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m的值时,可以设另一个因式为x+n,则x2﹣4x+m=(x+3)(x+n). 即x2﹣4x+m=x2+(n+3)x+3n. ∴解得,n=﹣7,m=﹣21, ∴另一个因式为x﹣7,m的值为﹣21. 类似地,二次三项式2x2+3x﹣k有一个因式是2x﹣5,则它的另一个因式以及k 的值为() A.x﹣1,5 B.x+4,20 C.x,D.x+4,﹣4 5.现有一列式子:①552﹣452;②5552﹣4452;③55552﹣44452…则第⑧个式子的计算结果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1.1111111×1016 B.1.1111111×1027 C.1.111111×1056D.1.1111111×1017

七年级下册数学因式分解

七年级下册数学因式分解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因式分解 常用方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配方法、十字相乘法…… 一、提公因式法:式子中有公因式时,先提公因式。 例1. 232y x +6512x y -62xy 2105ax ay by bx -+- 用分组分解法,一定要想想分组后能否继续完成因式分解,由此合理选择分组的方法.第(2)题也可以将一、四项为一组,二、三项为一组。 例2.把2222()()ab c d a b cd ---因式分解. 二、公式法:根据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 例3、 22925x y - 2633x x - 811824+-x x 三、配方法: 例4、 2616x x +- 241227x x --

这种配成有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后将二次三项式化为两个平方式,然后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当然,本题还有其它方法,请大家试验. 四、十字相乘法: (1).2()x p q x pq +++型的因式分解 例5、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276x x -+ (2) 21336x x ++ 例6、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2524x x +- (2) 2215x x -- 例7、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226x xy y +- (2) 222()8()12x x x x +-++ (2) 由换元思想,只要把2x x +整体看作一个字母a ,可不必写出,只当作分解二次三项式2812a a -+. (2).一般二次三项式2ax bx c ++型的因式分解 例8、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21252x x -- (2) 22568x xy y +- 综合练习: 1、若16)3(22+-+x m 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等于_______。 2、22)(n x m x x -=++则m =______n =______。 3、232y x 与y x 612的公因式是__________。 4、若n m y x -=))()((4222y x y x y x +-+,则m=_______,n=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下册《因式分解》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因式分解》知识点归纳 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因式分解》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第三章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变 形叫因式分解。即:多项式几个整式的积例:axbx 13131 x(ab) 3 因式分解是对多项式进行的一种恒等变形,是整式乘法 的逆过程。 2.因式分解的方法: (1)提公因式法: ①定义: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 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式,这个 变形就是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公因式: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公因式可 以是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式 或多项式。 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字母——取各项都含有的字母

指数——取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例:12a3b3c8a3b2c36a4b2c2的公因 式是 解析:从多项式的系数和字母两部分来考虑,系数部分 分别是12、-8、6,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为2;字母部 3232 分a3b3c,a3b2c3,a4b2c2都含有因式abc,故多项式的公因式是2abc. ②提公因式的步骤第一步:找出公因式; 第二步:提公因式并确定另一个因式,提公因式时,可 用原多项式除以公因式,所得商即是提公因式后剩 下的另一个因式。 注意:提取公因式后,对另一个因式要注意整理并化简,务必使因式最简。多项式中第一项有负号的,要 先提取符号。 2233 例1:把12ab18ab24ab分解因式. 解析:本题的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相同字母的 最低次幂是ab,故公因式为6ab。 2233 解:12ab18ab24ab

青岛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克、千克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