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订立及履行中法律风险防范
书面劳动合同的风险防控
书面劳动合同的风险防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劳动合同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权利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劳动合同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合同的履行质量,本文将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探讨劳动合同的风险防控。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风险防控1. 主体资格风险。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否则劳动合同无效。
用人单位应具备法人资格或其他组织资格,劳动者应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2. 合同内容风险。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法定的基本条款,如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
合同内容要真实、合法、明确,避免模糊不清、含糊其辞。
3. 订立程序风险。
用人单位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得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强迫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履行的风险防控1. 履行主体风险。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用人单位不得将劳动者调动至与合同约定不符的工作岗位,劳动者不得擅自离岗或从事与合同约定不符的工作。
2. 劳动报酬风险。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支付标准等应当明确约定,避免发生争议。
3. 劳动保护风险。
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劳动合同变更的风险防控1. 变更程序风险。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确认。
2. 变更内容风险。
劳动合同变更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四、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风险防控1. 解除合同风险。
浅议事业单位劳动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
浅议事业单位劳动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在当今社会,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其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劳动合同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劳动合同不仅是事业单位与员工之间权利义务的约定,也是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单位正常运转的重要法律文件。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事业单位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环节中,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风险。
如果不能有效地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不仅会给事业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还可能影响到单位的稳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因此,深入探讨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一)合同签订环节的风险1、主体资格审查不严在签订劳动合同前,事业单位未对劳动者的主体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如劳动者是否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是否存在竞业限制等。
这可能导致单位在后续的用工过程中遇到法律纠纷。
2、合同条款不规范劳动合同中的条款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约定不明确或不合法,容易引发争议。
例如,劳动报酬约定不清晰可能导致员工主张更高的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可能引发加班工资的纠纷。
3、未遵循法定程序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法定的程序,如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应当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签订等。
如果事业单位违反这些程序,可能会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
(二)合同履行环节的风险1、劳动报酬支付不及时或不足额事业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可能导致员工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及相应的赔偿金。
2、工作条件不符合约定单位未能提供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条件,如工作环境、工作设备等,可能构成违约,员工有权要求单位改善工作条件或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加班管理不规范事业单位安排员工加班但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者加班时间超过法定限度,可能引发劳动纠纷。
(三)合同变更环节的风险1、变更未协商一致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如果事业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重要条款,如工作岗位、劳动报酬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变更,员工有权拒绝并要求恢复原合同条件。
劳动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防范
二、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 防范措施
二、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防范措施
1、合法合规:企业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合法合规。 如果发现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二、规范劳动合同条款
二、规范劳动合同条款
劳动合同条款是确立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内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 当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明确约定以下条款:
二、规范劳动合同条款
1、工作内容: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 2、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约定工作时间、休 息时间和休假制度。
内容摘要
2、法律风险:分析企业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如违约责任、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内容摘要
3、防范措施:针对这些法律风险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如建立完善的劳动合 同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等。
内容摘要
4、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展示企业在劳动合同管理方面 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总之,我国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 防范需要企业高度重视,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和教育等方式来降低法律风险 的发生率,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5、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法 律素养,使其了解自己在签订合同时的权利和义务。
三、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6、建立争议解决机制: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争议解决机制,以便在合同纠纷 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和解决,避免争议扩大化。
劳动合同法风险防范及应对策略
劳动合同法风险防范及应对策略引言劳动合同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法规。
然而,在劳动关系中,雇主与雇员之间难免会面临各种风险。
本文将就劳动合同法风险进行防范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劳动合同法风险及其防范策略风险一:劳动合同内容不明确•风险描述:劳动合同中的条件和条款不明确或模糊,使得劳动者和雇主在劳动关系中产生争议。
•防范策略:–雇主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劳动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资、工作时间、休假及福利等方面。
–在制定合同时,雇主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建议,以确保合同内容的清晰明确。
风险二:解雇纠纷•风险描述:雇主需要解雇员工,但未遵循法定程序,导致解雇纠纷产生。
•防范策略:–雇主在决定解雇员工前,应仔细评估并确保存在合理的解雇理由。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雇主应提前通知员工并支付相应的解雇赔偿。
–雇主可以与员工协商解雇事宜,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避免纠纷的发生。
风险三:违法用工行为•风险描述:雇主存在违法用工行为,如未按时支付工资、将不符合法定劳动年限的工人用于危险作业等。
•防范策略:–雇主需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确保按时支付工资,并给予合理的休假和福利待遇。
–雇主应注意差别待遇问题,不得歧视员工,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等方面。
–雇主应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了解自己的权利,并能够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合同法风险应对策略应对策略一: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策略描述:雇主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并监督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情况。
•实施步骤:–建立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协调管理劳动合同相关事务。
–制定员工手册,明确员工的权益和义务,规范内部操作流程。
–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与执行能力。
应对策略二:加强与工会的沟通与合作•策略描述:雇主应积极与工会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与风险防控制度
劳动合同与风险防控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劳动合同制度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对于规范劳动关系、维护双方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可能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有必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风险类型及防控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要素:1.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2. 劳动合同期限;3.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4.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5. 劳动报酬;6. 社会保险;7. 劳动保护和安全;8.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二、劳动合同风险类型及防控制度1. 招聘入职风险招聘入职环节中的风险主要包括劳动者提供虚假资料、患有传染病等。
为防控这些风险,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招聘流程,严格审查劳动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必要时进行背景调查;同时,加强员工健康检查,确保员工符合岗位要求。
2. 试用期风险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阶段。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
为防控这类风险,用人单位应合理设置试用期,明确试用期的考核标准,确保劳动者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脱颖而出。
3. 培训服务期、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及违约金风险培训服务期、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及违约金是用人单位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相关协议时,应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规,避免违约金过高或过低。
同时,用人单位应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降低因劳动者违约带来的损失。
4. 劳动报酬风险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提供劳动后应得的回报。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一、引言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也是保障双方权益的基础。
然而,在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一些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权益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以便企业和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风险。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与程序劳动合同的概念与性质劳动合同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为了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当依法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合法: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相关法规。
公平:劳动合同的条款应当公平合理,不得对一方造成不公平的后果。
平等自愿: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基于双方自愿,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签订合同。
协商一致:劳动合同的条款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同意,不得存在单方决定的情况。
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要约与承诺:企业向员工提出劳动合同的要约,员工进行承诺,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合同。
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以便双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签字盖章:劳动合同必须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才能生效。
三、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口头协议不能作为法律依据的风险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双方可能会就某些事项进行口头约定,但口头协议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如果发生争议,口头协议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因此可能无法保障双方的权益。
劳动合同内容不合法或条款无效的风险如果劳动合同的内容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此外,如果合同条款违反了公序良俗或显失公平的原则,也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劳动合同双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风险如果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意思表示不真实,例如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或者一方利用优势地位迫使另一方签订合同,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可以撤销。
劳动法律风险预防措施
劳动法律风险预防措施劳动法律是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和稳定劳动关系而存在的法律规范体系。
在劳动关系中,雇主和雇员都应该了解和遵守劳动法律,以减少劳动法律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劳动法律风险的预防措施,帮助企业和雇员提高对劳动法律的理解和遵守。
1. 招聘过程中的风险预防在招聘过程中,雇主需要遵守劳动法律规定,确保公平、公正招聘。
首先,招聘广告和面试问题应避免任何与性别、种族、宗教等相关的歧视。
其次,招聘程序应公开透明,避免内定和任人唯亲。
最后,雇主需要保存完整的招聘记录,包括应聘者信息和面试记录等。
2. 合同签订与执行的风险预防合同签订与执行是劳动关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法律风险较高的地方。
雇主和雇员应该明确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包括工作职责、工资福利、加班补偿等方面的约定。
双方还需要遵守合同约定,以保证劳动关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 工资支付与福利保障的风险预防工资支付和福利保障是劳动法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雇主和雇员关系稳定的重要保障。
雇主应按时支付工资,确保工资标准合规,并及时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福利。
同时,雇主还需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设备,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4. 解雇与劳动争议的风险预防解雇是劳动关系中的敏感问题,雇主在解雇时需要遵守法律程序和规定,以降低法律风险。
首先,雇主应注意解雇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不能出于歧视、报复或其他非法原因解雇员工。
其次,雇主要保留解雇决定的证据,遵守解雇的通知和赔偿规定。
最后,对于因解雇引起的劳动争议,双方可以通过和解、调解或劳动仲裁等方式解决。
5. 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与沟通机制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和沟通机制有助于预防劳动法律风险。
雇主应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员工权益和义务,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培训机制。
同时,雇主和雇员之间应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加强沟通与合作,及时解决潜在的矛盾和问题。
总结为了减少劳动法律风险,雇主和雇员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劳动法律的学习和遵守。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的风险与保护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的风险与保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书,它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在实际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一、劳动合同签订的风险1. 合同内容不明确: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有些合同的内容模糊不清,容易引发争议。
比如,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条款,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可能会导致纠纷的发生。
2. 强制签订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责任,可能采取强制劳动者签订合同的方式。
劳动者可能会被迫接受不合理的劳动条件,甚至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其权益。
3. 不合法合同:有些用人单位可能采取违法手段,签订违法合同。
这种合同可能涉及落地虚假或非法文件、虚报工作经验、薪酬待遇不合规等问题,给劳动者带来法律风险。
二、劳动合同履行的风险1. 薪酬和福利问题:用人单位可能违反合同约定,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这给劳动者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也增加了他们的经济风险。
2. 工作环境与权益保护:一些行业可能存在危险性较高的工作环境,劳动者可能面临职业伤害和安全风险。
另外,用人单位也可能违反劳动法规,侵犯劳动者的权益,如违规解雇、辞退等。
3. 违约责任:当一方或双方未能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时,将面临违约责任。
未尽充分的合同约定或违约行为都可能导致经济、法律风险。
三、劳动合同风险的保护策略1. 加强法律意识:劳动者应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了解,清楚自己的权益和保护途径。
在签订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并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
2. 合理约定合同条款: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应尽量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充分保护自己的权益。
比如,明确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福利保障等重要内容。
3. 寻求法律援助:当劳动者遇到劳动合同纠纷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简述格式劳动合同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简述格式劳动合同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摘要:一、劳动合同的主要风险1.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内容不完善3.劳动合同条款不公平4.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二、劳动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1.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完善劳动合同内容3.公平制定劳动合同条款4.加强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正文: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但在实际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
为了保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将对劳动合同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简述。
一、劳动合同的主要风险1.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劳动纠纷,难以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可能导致企业承担不利后果。
2.劳动合同内容不完善:劳动合同内容不完善可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使企业面临法律风险。
例如,劳动合同未明确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重要事项,可能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
3.劳动合同条款不公平:劳动合同条款不公平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制定对劳动者不利的条款。
如违约金过高、竞业限制过宽等,可能使劳动者在离职后面临生活困境。
4.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能就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发生争议。
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支付赔偿金、承担违约责任等法律责任。
二、劳动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1.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企业应当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采用规范的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2.完善劳动合同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素: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劳动保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等。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劳动合同条款,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3.公平制定劳动合同条款:企业在制定劳动合同条款时,应遵循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避免滥用优势地位。
劳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劳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在现代社会中,劳动是个体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然而,劳动关系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如果不加以妥善的防范和处理,可能会给劳动者和雇主带来严重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多种劳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1. 劳动合同风险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是保障劳动者权益和雇主权益的重要文件。
然而,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执行中常常存在一些风险。
首先,个别雇主可能会利用劳动者对法律的不了解,将不合理的条款加入合同中,损害劳动者的权益。
其次,劳动合同的解除流程和赔偿标准也是一大争议点,一方面劳动者希望能够获得公平的赔偿,而另一方面雇主则希望尽量减少经济损失。
为了防范劳动合同风险,首先劳动者需要在签订合同之前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并通过与雇主进行充分的沟通和磋商,确保合同中的所有条款能够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
同时,劳动者还应当了解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对于不合理的合同条款能够及时提出异议。
而对于雇主来说,应当积极遵守劳动法律的规定,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并及时解决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避免涉及到法律纠纷。
2. 劳动保护风险劳动保护是保障劳动者工作环境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
然而,在实际劳动过程中,劳动保护风险较大。
例如,一些工作环境可能存在安全事故的隐患,一些岗位可能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从而导致身体健康受损。
此外,一些雇主可能未能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培训,或者未能提供足够的报酬和福利。
为了防范劳动保护风险,政府应加强对雇主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劳动保护规定的落实。
同时,雇主应积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保护设施,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另外,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也要自觉遵守劳动保护规定,注意自身安全,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和检查。
3. 劳动争议风险劳动争议是劳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劳资矛盾和损失。
劳动争议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涉及工资、福利、劳动条件等方面。
例如,一些雇主可能未能按时支付工资或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或者在劳动条件方面违反相关规定。
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与防范方案
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与防范方案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与防范方案一、双方基本信息雇主:企业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员工: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1. 雇主的身份雇主作为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管理、培训、生产设施和支付工资等权利和义务。
2. 雇员的身份雇员作为劳动合同的用工人员,应当承担遵守劳动纪律、保护公司利益等义务。
3. 权利雇主应当享有根据合同行使或者要求雇员履行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要求雇员按照合同条款和公司规定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时间、工作条件、隐私保护以及对违反合同而向其进行追究的权利等。
4. 履行方式雇主应当对雇员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进行管理和培训,并且为其提供足够的生产设施,确保雇员按照相关要求表现出尽力而为。
5. 期限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工作期限以及工作地点,合同一旦生效,就应当按照期限和地点予以执行。
6. 违约责任如果雇主违反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果雇员违反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降低劳动者的权益。
3. 《劳动合同法》规定,双方当事人应当等价交换,以平等自愿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行为。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1. 雇主的权利和义务雇主作为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管理、培训、生产设施和支付工资等权利和义务。
2. 雇员的权利和义务雇员作为劳动合同的用工人员,应当承担遵守劳动纪律、保护公司利益等义务。
五、明确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劳动合同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且合同内容应当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
同时,劳动合同应当具有可执行性,即经过双方签订后应当能够得到履行和执行。
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的风险管理内容
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的风险管理内容以下是 7 条关于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的风险管理内容:1. 签订劳动合同可不能马虎啊!就像盖房子得把根基打牢一样。
你想想,要是合同条款模糊不清,那不就像房子根基不稳,随时可能摇晃啊!比如有些合同对工作内容描述得模棱两可,到时候让你干这干那,你都没办法说理去,多冤啊!2. 履行合同也要严格按照规定来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好比跑步比赛,你得沿着跑道跑,不能跑偏了呀!假设你该上班的时候不来,那不是违约了嘛,后果也许很严重哦!3. 注意合同中的权益保障条款呀!这可关乎着你的切身利益呢,就如同给你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要是没仔细看,没有那些该有的保障,等遇到问题了,你不就傻眼了,那不就惨啦!比如说好的福利突然没了,你找谁说理去?4. 对合同的变更可得小心谨慎哦!这就像开船时突然改变航向一样,稍有不慎船就可能翻了呀。
要是公司随便变更合同内容,不跟你商量,这怎么能行呢?这不是欺负人嘛!5. 别小看合同的期限规定哟!它可决定着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呢。
这不就像一场旅行,你得知道啥时候出发啥时候结束呀!要是期限到了,人家不和你续签了,你得提前做好准备呀,不然多被动啊!6. 要看清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哦!这就像给你提个醒,告诉你别犯错呀!要是你不小心违反了,那可得承担后果呀,这后果可能会让你悔断肠呢!比如说因为你的疏忽给公司造成了损失,这责任可就在你身上啦!7. 合同出现纠纷了咋办?别急呀!但也不能不当回事呀!这就好像路上遇到了绊脚石,得想办法跨过去呀。
赶紧找相关部门或者法律途径来解决,不然你的权益怎么保障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的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马虎,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法律实务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法律实务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策略在法律实务中,劳动合同一直是一个关键议题,因为它涉及到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合同的缔约方都希望能够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因此,在劳动合同的制定和履行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首先,合同的书面化和明确性是法律风险防范的基础。
劳动合同应该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在合同中清晰地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应包括雇佣周期、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假制度等方面的条款,以便在发生纠纷时有明确的证据可以依据。
此外,合同应当明确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以便在需要解除合同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其次,雇主在招聘和雇佣过程中需进行合法合规操作,避免可能引发法律风险的行为。
雇主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确保在招聘和录用员工时不违反法律规定。
例如,在进行面试和录用时,雇主应该遵守平等就业原则,不歧视任何特定群体;在招聘广告和材料中,不使用与性别、种族、宗教等有关的歧视性用语;在进行体检和背调时,要保护员工的隐私权等。
此外,合同中的竞业限制和保密条款也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手段。
雇主可以在劳动合同中加入竞业限制和保密条款,以保护自身的商业利益。
竞业限制条款可以限制员工离职后一定时间内不得从事与雇主相同或相似的业务,以避免员工带走商业机密、客户资源等造成经济损失。
保密条款可以约定员工在工作期间和离职后对于雇主的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进行保密,以保护雇主的商业机密。
另外,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也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环节。
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需要变更劳动合同,此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变更,并保留相应的书面证据。
合同解除时也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例如,通过解除协议、提前通知、支付经济补偿等方式进行解除,避免引发劳动纠纷。
最后,劳动合同的文本应当符合法律规范,避免出现违法违规的条款。
合同的内容不应违背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若违反法律规定的条款可能会被判定为无效。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一、引言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于保障双方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方法和措施。
二、劳动合同订立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招聘人员的背景和资信在招聘过程中,应核实应聘者的身份和学历等信息,避免录用虚假或不合格的人员。
同时,查询应聘者是否有劳动纠纷或诉讼等历史记录,以评估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2.确定招聘岗位和职责在招聘过程中,应明确招聘岗位的名称、职责、薪酬等基本信息,避免模糊不清或误导性的招聘信息。
明确岗位要求和职责,有助于准确评估应聘者的适应性和能力。
3.制定招聘计划和流程在招聘过程中,应制定招聘的计划和流程,明确招聘的渠道和方式,如网络招聘、人才市场等。
同时,制定招聘的流程和时间安排,确保招聘过程合法合规,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1.遵守法律法规和规定在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雇主应遵守《 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确保劳动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如期限、薪酬等。
同时,雇主应避免违法行为,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使用标准合同范本或专业法律顾问起草的合同文本为了规避法律风险,雇主可以使用标准合同范本或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帮助,起草合同文本。
标准合同范本通常包含了法律要求的条款和内容,能够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避免模糊不清或歧义的条款在劳动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模糊不清或歧义的条款。
合同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避免产生争议和纠纷。
4.合理约定试用期及试用期间的考核标准与相关事项在劳动合同中,应合理约定试用期及试用期间的考核标准和相关事项。
明确试用期的工作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流程,确保公平公正,避免试用期纠纷的发生。
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环节的11个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环节的11个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劳动合同法》给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如何全面理解和有效运用《劳动合同法》,完善劳动合同具体条款设计,防范和控制劳动用工法律风险,有效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已经成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实践中,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环节中,往往草率仓促订立劳动合同,留下了许多漏洞,也为用人单位劳动人事管理留下了隐患,增加了劳动用工法律风险。
那么,如何在劳动合同订立的环节中防范风险于未然呢?笔者认为用人单位应重点关注劳动合同订立环节中的以下常见问题。
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不注重对劳动者入职审查环节,使入职审查只流于形式,给用人单位用工带来很大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风险分析】1.如不严格进行入职审查,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的,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2.工资损失风险:如果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3.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存在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风险。
【应对措施】1.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要求其提供与前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保留原件。
如尚未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要求其出具原单位同意该员工兼职的书面证明;2.认真核实劳动者的个人资料的真实性,例如学历证明、资格证明、从业经历、身份证件等相关资料,避免入职审查流于形式。
用人单位应要求劳动者承诺其未承担竞业限制义务,保留劳动者承诺的纸质文件,并向原单位进行核实,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诉讼风险。
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防控措施在职场中,劳动合同是雇主和员工之间约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
作为劳动关系的基础,劳动合同不仅对雇主和员工具有约束力,同时也承载着法律风险。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法律风险,以下是一些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1.明确合同条款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雇主和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并规定每一方的权益。
例如,合同可以包括员工的工资、工作职责和工作条件,以及雇主的责任和支付准则等。
明确的合同条款可以减少误解和争议的可能性,确保双方都清楚合同的内容。
2.遵守劳动法律法规雇主和员工在签署劳动合同前都应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
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了员工的基本权益,因此合同中的条款应与法律规定相一致。
双方都应确保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条款,以免引发法律纠纷。
3.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劳动合同中会包含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如个人身份证号码、住址等。
雇主在管理这些个人信息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未经员工同意向第三方泄露或滥用个人信息。
此外,合同中还可以明确规定如何处理、保护和使用员工的个人信息,进一步保护员工的隐私权益。
4.妥善处理合同变更有时候,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因素,劳动合同需要进行变更。
在变更合同时,双方应遵循合同变更的法律程序。
例如,双方应进行书面协商,并签署变更协议。
如果变更涉及到薪酬、工作条件等重要方面,还需要重新签署或更新合同。
此举可以避免因合同变更引起的潜在法律风险。
5.合理约定争议解决机制尽管双方努力避免纠纷,但有时仍然可能发生争议。
因此,在劳动合同中合理约定争议解决的机制非常重要。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仲裁或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合同可以明确约定解决争议的程序、仲裁机构或法院,并约定一方败诉后负担的费用。
这能够帮助双方更好地应对潜在的法律风险。
6.保留证据和合同备份为了在发生争议时有效维权,双方都应保留与劳动合同相关的证据,如签署的合同副本、工资支付记录等。
此外,还应妥善保管电子合同备份和其他重要的文件。
劳动合同安全风险
劳动合同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日益紧密。
劳动合同作为双方权益的保障,其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分析劳动合同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劳动合同签订阶段的安全风险与防范1. 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在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否则,用人单位将面临支付劳动者二倍工资的风险。
防范措施: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入职后一个月内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保留相关证据。
2. 录用条件和岗位要求不明确的法律风险若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未明确录用条件和岗位要求,可能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
防范措施: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明确详细具体的录用条件,并将招聘广告存档备查。
必要时,让劳动者签字确认已阅读上述材料。
3. 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无效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益受损。
防范措施:用人单位应避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充分认识劳动合同的特殊性,尽量避免使用排除法定责任的合同条款,避免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相抵触。
二、劳动合同履行阶段的安全风险与防范1. 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条款约定不明可能导致双方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
防范措施:用人单位应参照劳动部门的劳动合同范本制定合同条款,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合同内容应详简得当,对法律、行政法规有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只写按照规定执行。
对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或允许自由约定的内容,特别是易产生争议的内容,应当详细约定。
2. 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的特殊性可能导致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用人单位可根据高管人员和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劳动合同条款。
三、劳动合同变更阶段的安全风险与防范1. 未经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可能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
劳动合同书劳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劳动合同书劳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劳动合同书:劳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一、引言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法律规范,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约定。
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的立法背景、法律风险的种类及其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劳动合同的立法背景劳动合同的立法背景主要体现在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在我国,劳动合同的法律基础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旨在平衡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1.违反法律法规带来的风险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若有一方或双方违反了法律法规,将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风险。
例如,雇主未向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可能面临罚款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2.合同约定不清晰带来的风险劳动合同中的条款约定不清晰,将给雇佣双方都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
比如,如果合同未明确约定工作时间、工资支付方式等关键条款,就容易引发劳动纠纷。
3.解雇与终止合同带来的风险劳动合同的解雇和终止是劳动关系中非常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和雇主的用工需求。
如果解雇或终止方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赔偿或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雇主可能面临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四、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防范1.明确约定关键条款劳动合同的签订阶段,双方应当明确约定关键条款,包括工资支付方式、工作时间、休假制度、社会保险等内容。
合同条款要具体、明确,以避免后期发生纠纷。
2.依法支付劳动报酬雇主应当依法及时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报酬,不得拖欠或不支付。
同时,应合理设立个人工资账户并办理缴纳社会保险手续,以确保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权益得到保障。
3.合规解雇与终止合同雇主在解雇劳动者或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时,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操作,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合规解雇和终止合同可减少法律风险,同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如何规避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分析
企业如何规避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也日益复杂。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的基础,其法律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企业角度出发,分析如何规避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1.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员工权益受损。
例如,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缴纳社保等,都会引发法律风险。
2.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企业违反合同约定或未履行法定义务,可能会导致劳动争议的发生。
此外,员工离职时,如果存在未处理的事项,也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3.合同内容方面的风险: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合法、公平、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语言表述不清、约定不明等问题,可能会引发争议。
二、规避法律风险的应对策略1.建立健全的用工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用工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应注重与员工之间的沟通,确保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一致。
2.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企业应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公平、明确。
同时,应注重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3.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企业应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确保企业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同时也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如果存在违约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
4.建立健全的员工离职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员工离职管理制度,明确离职程序、交接事项、补偿金等方面的规定。
在员工离职时,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避免因未处理事项而引发法律纠纷。
5.加强法律意识培训:企业应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素养,使其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规定而引发法律风险。
6.聘请专业律师协助:对于涉及金额较大、涉及法律问题较复杂的劳动合同,企业应聘请专业律师进行审查和指导。
劳动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54页推荐
A公司答辩称:
一、不同意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二、申请人系于2004年3月主动离职;(多次通知其办理离职手续)
三、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期限是1998年8月25日至2001年8月 24日止,没有续签合同。双方的劳动关系已于2005年2月终止,申请人的 仲裁请求无事实与法律依据;
四、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已过仲裁时效;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 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暨被申请人2005年2月停止为申请人缴 纳社会保险时主张权利(60日);(劳动法82条)
仲裁委认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 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 请”。因被申请人自2004年4月起不再向申请人发放工资,且自2005年2月 起停止为申请人缴纳社会保险,申请人此时应当知道自已的权利受到侵害, 而申请人未举证证明仲裁时效期间存在中止、中断的情形。因此,申请人于 2017年11月27日向本委提出仲裁申请时,已超过上述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
2、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单位工作如何认定
(司法解释一)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 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 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如果用 人单位提出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作年限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 偿金,如用人单位提出以不低于原有条件续订的,而劳动者提出解除 的,无权要求经济补偿金;但劳动者无权要求支付未续签合同的二倍 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双方之间存在无固 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并以原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PI与BSC
第7 页
2、入职前体检、查验学历
— 8—
绩效概述
风险点:医疗期、医疗期内待遇、医疗期延长、人力成本
绩案效管例理:招聘信息,基本法中代理制转合同制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KPI与BSC
第8 页
3、入职申请表、入职审批表、面试评价表
— 9—
风险点:信息填写不完整 绩效(概1述)部分新入职员工的《入职申请表》中填写的信息不完整;例如:未
5、劳动合同签订日期 实际用工时间与签订劳动合同时间
— 12 —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绩效已概建述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
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
绩效管理
1、双倍工资; 2、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绩*效办管发理[2017]325号) 《*分公司休假与考勤管理暂行规定》
《*分公司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分公司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
《*分公司个险专职组训薪酬发放实施细则(试行) 》 各销KP售I与渠BS道C管理办法
第4 页
绩效概述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KPI与BSC
KPI与BSC
— 15 — 第 15 页
《*劳动合同管理规定》 第十九条 公司与员工约定试用期的有关事项,
— 16 —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绩效概述
具体规定如下: (一)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绩效管理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
填写入职申请时间、部门负责人对是否同意员工入职申请未签字同意;对
部分绩效新管入理职员工未根据《面试评价表》组织面试考核;部分新入职员工的 《入职审批表》中未填写拟聘岗位和开始聘用时间;部门负责人对是否同
意员工入职未签字确认、分管总及机构负责人对是否同意员工入职、拟聘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岗位、薪酬标准、纳入何种序列均未签字批复。
第 13 页
7、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绩)劳效动概合述同期满的;
2、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
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的;
绩效管理
3、劳动者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签字的,该合同仍有效
第 12 页
6、劳动合同中重要条款的约定
— 13 —
《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绩效(概一述)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绩)效工管作理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绩效管(八理实)劳施动过程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 、培训KP、I与保BS守C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3、工伤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一个绩月效不管满理一实年施未过与劳程动者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 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
资。
KPI与BSC
医疗费、交通食宿费、康复治疗费、 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 、护理费、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补
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
临时用工形式法 律风险提示.doc
不得约定试用期;
(二)应届高校毕业生试用期一般为六个月;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三)社会招聘人员试用期一般为三个月;
(四)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KPI与BSC
第 16 页
9、岗位
绩效概述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常见风险点: (1)劳动合同中约定不明确或未约定 (2)约定用工岗位与实际不符, (3)岗位职责
(2)聘用岗位与实际工作岗位不符; (3)K新PI入与B职SC员工入职时未按照员工入司管理制度办理入职手续。
第9 页
4、用工方式选择
绩效概述 绩效管理
风险点:见《临时用工形式法律风险提示》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KPI与BSC
— 10 — 第 10 页
绩效概述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KPI动合同不是铁饭碗,当员工不能胜任工
绩作或效者管违理反实劳施动过纪程律的情况时,仍然可以依法辞退。
KPI与BSC
— 14 — 第 14 页
8、试用期的约定
绩效概述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常见风险点: (1)试用期约定在劳动合同期限外; (2)试用期时间过长; (3)员工试用期工资 (4)试用期是否合格的评价机制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返聘
享受养老保 险待遇 领取退休金
临时 用工
劳务用工
不存在用工 管理
— 3—
KPI与BSC
第3 页
规范劳动合同的重要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
— 4—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绩效概问述题的解释(一)、(二)、(三)、(四)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管理规定》
绩效概述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KPI与BSC
— 1— 第1 页
绩效概述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KPI与BSC
目录
劳动合同法律关系解析 常见法律风险提示 劳动纠纷仲裁或诉讼案件概况
— 2— 第2 页
常见的用工方式
绩效概述 劳动 合同
劳务 派遣
管理序列
绩效管理专业技术序列
事务序列
销售序列
临时性 辅助性 替代性
目录
劳动合同法律关系解析 常见法律风险提示 劳动纠纷仲裁或诉讼案件概况
— 5— 第5 页
绩效概述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KPI与BSC
— 6— 第6 页
1、核实劳动关系状况,查看离职证明
— 7—
绩效法概律述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91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
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 偿绩责效任管。理 风险点: 绩效管销理售实主施管过程、合同制销售人员,迟延签订合同、竟业限制 同业引进人员在办理入职时,未提交与上一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