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共讲含答案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六年级上册奥数系列讲座:逻辑推理(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六年级上册实用资料逻辑推理内容概述体育比赛形式的逻辑推理问题,其中存在的呼应——“一队的胜、负、平分对应着另一队的负、平、胜”对解题有重要作用,有时宜将比赛情况用点以及连这些点的线来表示.需要从整体考虑,涉及数量比较、整数分解等具有一定综性的逻辑推理问题.典型问题1.共有4人进行跳远、百米、铅球、跳高4项比赛,规定每个单项中,第一名记5分,第二名记3分,第三名记2分,第四名记1分.已知在每一单项比赛中都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总分第一名共获17分,其中跳高得分低于其他项得分;总分第三名共获11分,其中跳高得分高于其他项得分.问总分第二名在铅球项目中的得分是多少?【分析与解】每个单项的4人共得分5+3+2+1=11分,所以4个单项的总分为11×4=44分,而第一,三名得分为17、11分,所以第二、四名得分之和为44(1711)16-+=分其中第四名得分最少为4分,此时第二名得分最高,为16-4=12分;又因为第三名为11分,那么第二名最低为12分;那么第二名只能为12分,此时第四名4分.于是,第一、二、三、四名的得分依次为17、12、1l、4分,而17只能是5+5+5+2,4只能是1+1+1+1.不难得到下表:由表知总分第二名在铅球项目中的得分是3分.2.4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比赛结果,各队的总得分恰好是4个连续的自然数.问:输给第一名的队的总分是多少?【分析与解】四个队共赛了24436 2C⨯==场,6场总分m在12(=6×2)与18(=6×3)之间.由于m是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所以m=2+3+4=5=14或m=3+4+5=18.如果m=18,那么每场都产生3分,没有平局,但5=3+1+1表明两场踢平,矛盾.所以m=14,14=3×2+2×4表明6场中只有2场分出胜负.此时第一、二、三、四名得分依次为5、4、3、2.则第三名与所有人打平,那么第二名没有了平局,只能是第一名与第四名打平,这样第一名还有1局胜,第二名还有1局负,所以第一名胜第二名.即输给第一名的队得4分.如下图所示,在两队之间连一条线表示两队踢平,画一条,A B →,表示A 胜,B 各队用它们的得分来表示.评注:常见的体育比赛模式N 个队进行淘汰赛,至少要打1N -场比赛:每场比赛淘汰一名选手;N 个队进行循环赛,一共要打2(1)2N N N C -=场比赛:每个队要打1N -场比赛. 循环赛中常见的积分方式:①两分制: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核心关系:总积分=2×比赛场次;②三分制: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O 分;核心关系:总计分=3×比赛场次-1×赛平场次.3. 6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现在比赛已进行了4轮,即每队都已与4个队比赛过,各队已赛4场的得分之和互不相同.已知总得分居第三位的队共得7分,并且有4场球踢成平局,那么总得分居第五位的队最多可得多少分?最少可得多少分?【分析与解】 每轮赛3场,最多产生339⨯=分,四轮最多4936⨯=分.现在有4场踢成平局,每平一场少1分,所以总分为364132-⨯=.前三名得分的和至少为78924.++=所以后三名的得分的和至多为32248.-=第5名如果得4分,则后三名的得分的和至少为459,+=这不可能,所以第5名最多得3分,图(a )为取3分时的一种可能的赛况图.显然第5名最少得1分,图(b)为取1分时的一种可能的赛况图.评注:以下由第5名得分情况给出详细赛况:4.某商品的编号是一个三位数.现有5个三位数:874,765,123,364,925,其中每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恰好在同一位上有一个相同的数字.那么这个三位数是多少?【分析与解】方法一:每一个与商品编号,恰好在同一位上有一个相同的数字.五个数,就要有五次相同,列出这五个数:874,765, 123,364,925百位上五个数各不相同,十位上有两个6和两个2,个位上有两个4和两个5.因此,商品编号的个位数字一定和给定5个数中的两个个位数字相同,商品编号的十位数字一定和给定5个数中的两个十位数字相同,商品编号的百位数字只能跟5个数中的一个百位数字相同.若商品编号的个位数字是5,我们就把第二个和第五个数拿走,剩下的三个数的十位数字各不相同,无法满足题目的要求(事实上,十位数字只能取7,而十位上只有一个7).若商品编号的个位数字是4,拿走第一和第四个数后,十位上仍有两个2,可取十位数字为2,再拿走第三和第五个数,剩第二个数,它的百位是7,所以商品的编号为724.如果一个数与商品编号在某一位有相同数字,那么这个数与商品编号不会再有另外相同数字.因此解的过程中用“拿走”这一说法是恰当的.方法二:商品编号的个位数字只可能是3、4、5.如果是3,那么874,765,364,925这4个数中至多有三个数与商品编号有相同数字(百位有一个相同,十位有两个相同),还有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无相同数字,矛盾.如果是5,那么765,925的个位数字是5,从而商品号码的十位数字不是6、2,因此必须是7.这时123、364中至少有一个与商品号码无相同数字,矛盾.所以,该商品号码的个位数字只能是4,而且这个号码应为724.即这个三位数为724.5.某楼住着4个女孩和2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10岁,最小的4岁,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男孩大4岁,最大的男孩比最小的女孩大4岁.求最大的男孩的岁数.【分析与解】本题中最大的孩子,可能是男孩,可能是女孩.-=岁,则4当最大的孩子为女孩时,即最大的女孩为10岁,那么最小的男孩为1046岁定是最小的女孩,那么最大的男孩是4+4:8岁,满足题意;当最大的孩子为男孩时,即最大的男孩为10岁,那么最小的女孩为10—4=6岁.则4岁一定时最小的男孩,那么最大的女孩为4+4=8岁,也就是说4个年龄不同的女孩的年龄在6—8之间,显然得不到满足.于是,最大的男孩为8岁..6.某次考试满分是100分,A,B,C,D,E这5个人参加了这次考试.A说:“我得了94分.”B说:“我在5个人中得分最高.”C说:“我的得分是A和D的平均分,且为整数.”D说:“我的得分恰好是5个人的平均分.”E说:“我比C多得了2分,并且在5个人中居第二.”问这5个人各得了多少分?【分析与解】 B、E分别为第一、二名,C介于A、D之间,则当A为第三时,C为第四,D为第五,得5人平均分的人为最后一名,显然不满足.于是D、C、A只能依次为第三、四、五名,有B、E、D、C、A依次为第一、二、三、四、五名,A为94分,C为D、A得平均分,且为整数,所以D的得分为偶数,只可能为98或96(如果为100,则B、E无法取值),D、C、A得分依次为98、96、94或96、95、94,有E 比C高2分,则E、D、C、A得分依次为98、98、96、94或97、96、95、94.对应5个人的平均分为98或96,而B的得分对应为104或98,显然B得不到104分.所以B、E、D、C、A的得分只能依次是98、97、96、95、94.7.在一次射击练习中,甲、乙、丙3位战士各打了4发子弹,全部中靶.其命中情况如下:①每人4发子弹所命中的环数各不相同;②每人4发子弹所命中的总环数均为17环;③乙有2发命中的环数分别与甲其中的2发一样,乙另2发命中的环数与丙其中的2发一样:④甲与丙只有1发环数相同;⑤每人每发子弹的最好成绩不超过7环.问:甲与丙命中的相同环数是几?【分析与解】条件较多,一次直接求出满足所有条件的情况有些困难,争把条件分类,再逐个满足之.第一步:使用枚举法找出符合每发最多不超过7环、四发子弹命中的环型不相同,和为17环的所有情况;第二步:在这些情况中去掉不符合条件③、④的,剩下的就是符合全部条利的情况,即为答案.满足条件①、②、⑤的只有如下四种情况:甲乙.763117()17 .754117()AB+++=⎫⎬+++=⎭杯都有和;杯丙.753217()45 .654217()CD+++=⎫⎬+++=⎭杯都有和杯从上述四个式子中看出式A与式B有数字1、7相同;式B与式D有数字4和5相同.式B 既与式A有两个数字相同,又与式D有两个数字相同,式B就是乙.式A与式D对应为甲和丙.式A与式D相同的数字是6,所以甲和丙相同的环数是6.。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共30讲含答案 (20)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本教程共30讲列表法在四年级讲还原问题(逆推法)和逻辑问题时,我们使用的就是列表法。
对于一些计算比较简单,而且多次重复计算的问题,使用列表法,表达简洁,不易出错,如例1;有些问题,条件不断变化,不便统一列式计算,也应采用列表法,如例2、例3;还有些问题,无法列式计算,只能采用列表推演,如例4、例5。
总之,使用列表法可以解决许多复杂而有趣的问题。
例1一个运动队进行翻山训练,往返于一座山两侧山脚下的A,B两地。
从A地出发,上山路长3000米,每分钟行75米;下山每分钟行100米,用42分钟到达B地。
如果上、下山的速度不变,那么从A地到B地,再从B地返回A地,共需多长时间?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只需利用时间、路程、速度的关系,就可以得到结果。
因为从A地到B地,要先上山再下山,从B地返回A地,又要先上山再下山,中间经过四次变化。
为了减少计算错误,可以利用列表法。
先将已知的数据填入下表: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的关系,从上到下,由已知的两个求出另一个,边计算边填表,得到下表:由上表得到往返所需时间为40+42+56+30=168(分)=2时48分。
例2 有100个人,第一位带了3元9角钱,以后每位都比前一位多带1角钱。
每人把自己的钱全部用来买练习本。
练习本有每本8角与每本5角的两种。
如果每人尽可能买5角一本的,那么这100人共买了多少本每本8角的练习本?分析与解:因为每人带的钱数不同,所以不可能统一列式计算。
可以采用列表法,然后从表中发现规律。
填表计算时注意,一要尽量多买5角一本的,二要把钱用完。
由于44角比39角多5角,所以可多买1本5角的,而8角1本的买的数量相同。
类似地,45角比40角多5角等等。
由此看出,所买8角一本的本数随钱数增加呈周期规律,一个周期内有五个数:3,0,2,4,1(本)。
所以100个人共买8角一本的(3+0+2+4+1)×(100÷5)=200(本)。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六年级上册奥数系列讲座:倒推法解题(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六年级上册实用资料倒推法解题一、知识要点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
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二、精讲精练【例题1】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思路导航】从“剩下48页”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3/5=2/5。
第一天看后还剩下48÷2/5=120页,这120页占全书的1-1/3=2/3,这本书共有120÷2/3=180页。
即48÷(1-3/5)÷(1-1/3)=180(页)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练习1:1.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3/7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5/8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3/8,第二天走了余下的2/3,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1/6,乙拿走了余下的2/5,丙拿走这时所剩的3/4,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例题2】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7 ,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思路导航】从“还剩500米”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2/7=5/7,第一天修后还剩500÷5/7=70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全长的1/5,还余下700+100=800米,这800米占全长的1-1/5=4/5,这段路全长800÷4/5=1000米。
列式为:【500÷(1-2/7)+100】÷(1-1/5)=1000米答:这段公路全长1000米。
练习2:1.一堆煤,上午运走2/7,下午运的比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3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1/2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3.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了1/2多1吨,第二天用去了余下1/3少2吨,还剩下16吨,原来这批水泥有多少吨?【例题3】有甲、乙两桶油,从甲桶中倒出1/3给乙桶后,又从乙桶中倒出1/5给甲桶,这时两桶油各有24千克,原来甲、乙两个桶中各有多少千克油?【思路导航】从最后的结果出发倒推,甲、乙两桶共有(24×2)=48千克,当乙桶没有倒出1/5给甲桶时,乙桶内有油24÷(1-1/5)=30千克,这时甲桶内只有48-30=18千克,而甲桶已倒出1/3给了乙桶,可见甲桶原有的油为18÷(1-1/3)=27千克,乙桶原有的油为48-27=21千克。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六年级上册奥数系列讲座:勾股定理(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六年级上册实用资料勾股定理内容概述1.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的两直角边平方后的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公元前500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后,曾宰牛百头,广设盛筵以示庆贺.2. 公元前11世纪的《周髀算经》中提到: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修五.既方之.外半卿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三国时期的赵爽注解道:句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案:弦图又可以句股相乘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以句股之差自相乘为中黄实,加差之,亦成弦实.汉朝张苍、狄昌寿整理的《九章算术》第九卷为《句股》.其中解释到:短面曰句,长面曰股,相与结角曰弦.句短其股,股短其弦.句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即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徽标(右图所示)采用的就是赵爽的弦图.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徽标也是弦图.如下,在弦图中有EFGH S =四边形()12ABCD MNPQ S S +矩形矩形C DG ADG CDE S S S '==V V V3. 伽菲尔德证法:美国第20任总统伽菲尔德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在还是中学教师时曾给出一种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梯形面积=12(上底+下底)×高 =12(a+b)×(a+b) =12(a+b)2;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12ab+12ab+12c 2; 梯形面积=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和.12(a+b)2=12ab+12ab+12c 2,所以a 2+b 2=c 2. 4.公元前3世纪的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给出一种证明,简叙如下:如图,作出三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为直角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连接图中的虚线段对应的点;过C 作CK 平行于AF,交AB 、FG 分别于J 、K 点.易证△AFC ≌△BAE ,有12FAC S =V AF.FK=12AFKJ S 矩形,12BAE S =V EA.CA=ACDE S 正方形,所以AFKJ S =矩形ACDE S 正方形;易证△C BG ≌△HBA,有12CBG S =V BG.KG=12KGBJ S 矩形,12HBA S =V BH.IH=CBHI S 正方形,所以KGBJ S 矩形CBHI S =正方形.而AFGB AFKJ S S =正方形矩形KGBJ ACBE S S +=矩形正方形CBHI S +正方形.即有AB 2=AC 2+CB 2.5. 勾股数组:a=u 2-v 2,b=2uv,c=u 2+v 2如果a 、6、c 可以如此表达,那么a 、b 、c 称之为勾股数组,有a 2+b 2=c 2.如:u=2,v=l 时a=3,b=4,c=5;u=7,v=6时a=13,b=84,c=85.当然将已知的勾股数组内每个数都同时扩大若干倍得到的新的一组数还是勾股数组.典型问题2.智能机器猫从平面上的O 点出发.按下列规律行走:由O 向东走12厘米到A 1,由A 1向北走24厘米到A 2,由A 2向西走36厘米到A 3,由A 3向南走48厘米到A 4,由A 4向东走60厘米到A 5,…,问:智能机器猫到达A 6点与O 点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分析与解】 如右图所示,当智能机器猫到达A 6点时,相对 O 点,向东走了12-36+60=36厘米,向北走了24-48+72=48厘米. 有26OA =362+482,即OA 2=60.所以,A 6点到O 点的距离为60厘米.4.如图32-3所示,直角三角形PQR 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5厘米,9厘米问下图中3个正方形面积之和比4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大多少?【分析与解】 如右图,延长AR,DQ,过E,F 分别作AR,DQ 的平行线,在正方形EFRQ 内交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GHMN ,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与四个白色的三角形面积之和相等.小正方形HGNM 的边长为9-5=4厘米,所以面积为16平方厘米,而另 外两个正方形ABPR 、CDQR 他的面积分别为25,81.所以原图中3个正方 形面积之和比4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大25+8l+16=122平方厘米.6.若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四个角剪掉,得一四边形A 1B l C l D l ,试问怎样剪,才能使剩下的图形仍为正方形,且剩下图形的面积为原来正方形面积的59,请说明理由.(写出证明及计算过程)【分析与解】如左图所示,我们知道利用弦图,可是弦图怎么利用?设构造出的弦图中最小正方形的面积为x最大正方形面积为1,那么有剩下的正方形面积为12(x+1)=59,所以x=19.那么,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3.由于是四角对称的剪去,所以有AD l=DC l=CB l=BA1=13,AA l=BB l=CC l=DD l=23证明及计算过程略.8.有5个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都是整数,且5个长和5个宽恰好是1~10这10个整数;现在用这5个长方形拼成1个大正方形,那么,大正方形面积的最小值为多少?【分析与解】注意到,5个长、宽均不相等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只有一种拼法.(如右图所示,由弦图联想到).A、B、C、D中必有一个长方形的一边长为10,不妨设为A,那么显然不能组成边长为10的正方形;如果能够组成边长为11的正方形,那么有11=10+1=9+2=8+3=7+4=6+5,那么大正方形的四边必须是为11,则剩下的两个数,它们的和为11,为中问阴影部分的长、宽和;评注:如果能够组成边长为12的正方形,那么有12=10+2=9+3=8+4=7+5,剩下1、6试填不满足.对于边长为13的正方形,注意到13=10+3=9+4=8+5=7+6,剩下1、2,有见下图情形,满足.10.园林小路,曲径通幽.如图32-7所示,小路由白色正方形石板和青、红两色的三角形石板铺成.问:内圈三角形石板的总面积大,还是外圈三角形的总面积大?请说明理由.【分析与解】如图①,我们任意抽出两块相邻的白色正方形石板,及它们所夹成的青、红两色的三角形石板,如图②所示.图中有∠CDB+∠ADG=1800.如果③,将△CDE 逆时针旋转900,得△C DG '.有A 、D 、C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 DG '与△ADG 等底同高,所以有C DG ADG CDE S S S '==V V V .也就是说,任意两块相邻的白色正方形石板,它们所夹成的青色三角形与红色三角形面积相等.注意到在原图中,除了外圈青色的两块三角形外,外圈三角形、内圈三角形一一对应.所以原图中,外圈三角形的面积大于内圈三角形的面积,如图①所示.。
小学六年级奥数系列讲座:比的应用(含答案解析)
比的应用(一)一、知识要点我们已经学过比的知识,都知道比和分数、除法其实是一回事,所有比与分数能互相转化。
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二、精讲精练【例题1】甲数是乙数的2/3,乙数是丙数的4/5,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思路导航】甲、乙两数的比 2:3乙、丙两数的比 4:5甲、乙、丙三数的比 8:12:15答: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8:12:15。
练习1:1.甲数是乙数的4/5,乙数是丙数的5/8,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2.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是丙数的4/9,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3.甲数是丙数的3/7,乙数是丙数的2又1/2,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例题2】光明小学将五年级的140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植树活动,已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2: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4:5。
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思路导航】先求出三个小组人数的连比,再按求出的连比进行分配。
①一、二两组人数的比 2:3 二、三两组人数的比 4:5一、二、三组人数的比 8:12:15②总份数:8+12+15=35③第一组:140×8/35=32(人)④第二组:140×12/35=48(人)⑤第三组:140×15/35=60(人)答:第一小组有32人,第二小组有48人,第三小组有60人。
练习2:1.某农场把61600公亩耕地划归为粮田与棉田,它们之间的比是7:2,棉田与其他作物面积的比6:1。
每种作物各是多少公亩?2.黄山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分三组参加植树。
第一组与第二组的人数的比是5:4,第二组与第三组人数的比是3:2。
已知第一组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的总和少15人。
六年级参加植树的共有多少人?3.科技组与作文组人数的比是9:10,作文组与数学组人数的比是5:7。
已知数学组与科技组共有69人。
数学组比作文组多多少人?【例题3】甲、乙两校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7:5,如果甲校给乙校650本,甲、乙两校图书本数的比就是3:4。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共30讲含答案-(6)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本教程共30讲第6讲巧用单位“1”在工程问题中,我们往往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
在许多分数应用题中,都会遇到单位“1”的问题,根据题目条件正确使用单位“1”,能使解答的思路更清晰,方法更简捷。
分析:因为第一天、第二天都是与全书比较,所以应以全书的页数为单位答:这本故事书共有240页。
分析与解:本题条件中单位“1”的量在变化,依次是“全书的页数”、“第一天看后余下的页数”、“第二天看后余下的页数”,出现了3个不同的单位“1”。
按照常规思路,需要统一单位“1”,转化分率。
但在本题中,不统一单位“1”反而更方便。
我们先把全书看成“1”,看成“1”,就可以求出第三天看后余下的部分占全书的共有多少本图书?分析与解:故事书增加了,图书的总数随之增加。
题中出现两个分率,这给计算带来很多不便,需要统一单位“1”。
统一单位“1”的一个窍门就是抓“不变量”为单位“1”。
本题中故事书、图书总数都发生了变化,而其它书的本数没有变,可以以图书室原来共有图书分析与解:与例3类似,甲、乙组人数都发生了变化,不变量是甲、乙组的总人数,所以以甲、乙组的总人数为单位“1”。
例5公路上同向行驶着三辆汽车,客车在前,货车在中,小轿车在后。
在某一时刻,货车与客车、小轿车的距离相等;走了10分钟,小轿车追上了货车;又过了5分钟,小轿车追上了客车,再过多少分钟,货车追上客车?分析与解:根据“在某一时刻,货车与客车、小轿车的距离相等”,设这段距离为单位“1”。
由“走了10分钟,小轿车追上了货车”,可知小轿可知小轿车(10+5)分钟比客车多行了两个这样的距离,每分钟多行这段距离的两班各有多少人?乙班有84-48=36(人)。
练习7树上原有多少个桃?剩下的部分收完后刚好又装满6筐。
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7.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94人,其中女生有39人,已知一班的女生占本答案与提示练习7 1.35个。
2.60个。
3.64吨。
小学六年级奥数系列讲座几何综合(含答案解析)
几何综合(一)几何图形的设计与构造.涉及比例与整数分解,需要添加辅助线、寻找规律或利用对称性解的较为复杂的直线形和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问题.1.今有9盆花要在平地上摆成9行,其中每盆花都有3行通过,而且每行都通过3盆花.请你给出一种设计方案,画图时用点表示花,用直线表示行.【分析与解】如下图所示,我们给出四种不同的排法.2.已知如图12-1,一个六边形的6个内角都是120°,其连续四边的长依次是1、9、9、5厘米.求这个六边形的周长.【分析与解】如下图所示,将六边形的六条边分别延长,相交至三点,并将其标上字母,因为∠BAF=120°,而么∠IAF=180°-∠BAF=60°.又∠EFA=120°,而∠IFA=180°-∠EFA:60°,则△IAF为等边三角形.同理△BCG、△EHD、△IGH均为等边三角形.在△IAF中,有IA=IF=AF=9(厘米),在△BGC中,有BG=GC=BC=1(厘米),有IA+AB+BG=IG=9+9+1=19,即为大正三角形的边长,所以有IG=IH=GH=19(厘米).则EH=IH-IF-FE=19-9-5=5(厘米),在△EDH中,DH=EH=5(厘米),所以CD=GH-GC-DH=19-1-5=13(厘米).于是,原图中六边形的周长为1+9+9+5+5+13=42(厘米).3.图12-2中共有16条线段,每两条相邻的线段都是互相垂直的.为了计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最少要量出多少条线段的长度?【分析与解】如下图所示,我们想像某只昆虫绕图形爬行一周,回到原出发点,那么往右的路程等于往左的路程,往上的路程等于往下的路程.于是只用量出往右的路程,往下的路程,再将它们的和乘以2即为所求的周长.所以,最少的量出下列6段即可.4.将图12-3中的三角形纸片沿虚线折叠得到图12-4,其中的粗实线图形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之比为2:3.已知图12-4中3个画阴影的三角形面积之和为1,那么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多少?【分析与解】设重叠部分的面积为x,则原三角形面积为1+2x,粗实线的面棚为1+x.因此(1+2x):(1+x)=3:2,解得x=1,即重叠部分面积为1.5.如图12-5,涂阴影部分的小正六角星形面积是16平方厘米.问:大正六角星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与解】 如下图所示,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与面积相等,12个组成小正六角星形,那么由6个及12个组成的正六边形的面积为16÷12×(12+6)=24(平方厘米).而通过下图,我们知道,正六边形ABCDEF 可以分成6个小正三角形,并且它们面积相等,且与六个角的面积相等,所以大正六角星形的积为24÷6×12=48(平方厘米).6.如图12-6所示,在三角形ABC 中,DC=3BD ,DE=EA .若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分析与解】 △ABC 、△ADC 同高,所以底的比等于面积比,那么有33.44ADC ABC ABC DC S S S BC ∆∆∆=⨯=⨯=而E 为AD 中点,所以13.28DEC ADC S S ∆∆== 连接FD ,△DFE 、△FAE 面积相等,设,FEA S x ∆=则.FDE S ∆的面积也为x ,11.44ABD ABC S S ∆∆==12,4BDF ABD FEA FDE S S S S x ∆∆∆∆=--=-而3.8FDC FDE DEC S S S x ∆∆∆=+=+ 13:(2);()1:348BDF FDC S S x x ∆∆=-+=,解得356x =.所以,阴影部分面积为333.8567DEC FEA S S ∆∆+=+=7.如图12-7,P 是三角形ABC 内一点,DE 平行于AB ,FG 平行于BC ,HI 平行于CA ,四边形AIPD 的面积是12,四边形PGCH 的面积是15,四边形BEPF 的面积是20.那么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多少?【分析与解】 有平行四边形AIPD 与平行四边形PGCH 的面积比为IP 与PH 的比,即为12:15=4:5.同理有FP:PG=20:15=4:3, DP:PE=12:20=3:5.如图12-7(a),连接PC 、HD ,有△PHC 的面积为152△DPH 与△PHC 同底PH ,同高,所以面积相等,即152DPH S ∆=,而△DPH 与△EP H 的高相等,所以底的比即为面积的比,有::3:5DPH EPH S S DP PE ∆∆==,所以551525.3322EPH DPH S S ∆∆=⨯=⨯⨯如图12-7(b)所示,连接FH 、BP ,4108;5IFP EPH FBP IP IP S S S PH PH ∆∆∆===⨯=如图12-7(c)所示,连接FD 、AP ,396.42DPG DFP APD PG PG S S S FP FP ∆∆∆===⨯=有925122015872.22ABC AIPD BEPFCGPHIFP DGP EHP S SSSS S S ∆∆∆∆=+++++=+++++=8.如图12-8,长方形的面积是小于100的整数,它的内部有三个边长是整数的正方形,①号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长的512,②号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宽的18.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分析与解】 有①号正方形的边长为长方形长的512,则图中未标号的正方形的边长为长方形长的712. 而②号正方形的边长为宽的18,所以未标号的正方形的边长为长方形宽的78. 所以在长方形中有:712长=78宽,则长:宽=12:8,不妨设长的为12k ,宽为8k ,则①号正方形的边长为5k ,又是整数,所以k 为整数,有长方形的面积为962k ,不大于100.所以k 只能为1,即长方形的长为12,宽为8.于是,图中①号正方形的边长为5,②号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未标号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所以剩余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2212851721.⨯---=9.如图12-9,三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放在一个长方形的盒内,A和B是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C,D,E是空出的部分,这些部分都是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比是A:B:C:D:E=1:2:3:4:5.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是多少?【分析与解】以下用E横表示E部分横向的长度,E坚竖表示E部分竖向的长度,其他下标意义类似.有E横:D横=5:4,A横:B横=l:2.而E横+A横=D横+B横,所以有E横:D横:A横:B横=5:4:1:2.而A横+B横+C横=E横+A横对应为5+1=6,那么C横对应为3.而A面积:B面积:C面积=1:2:3,所以A坚=B坚=C坚.有A坚+C坚竖对应为6,所以A坚=C坚对应为3.那么长方形的竖边为6+C坚对应为9,长方形横边为E横+6+D横对应为5+6+4=15.所以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为15:9=5:3.10.如图12-10,红、黄、绿三块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片,放在一个正方形盒内,它们之间互相叠合.已知露在外面的部分中,红色的面积是20,黄色的面积是14,绿色的面积是lO.那么,正方形盒子的底面积是多少?【分析与解】如下图所示,我们将黄色的正方形纸片向左推向纸盒的过缘,有露在外面的部分,黄色减少的面积等于绿色增加的面积,也就是说黄色、绿色部分露在外面部分的面积和不变.并且有变化后,黄色露出面积+红色部分面积,绿色露出面积+红色部分面积,都是小正方形纸片边长乘以大正方形盒子边长的积.所以,黄色露出面积+红色部分面积=绿色露出面积+红色部分面积,于是.黄色露出面积=绿色露出面积,而它们的和为14+10=24,即黄色露出面积=绿色露出面积=12.有黄:空白=红:绿,12:空白=20:12,解得空白=7.2,所以整个正方形纸盒的底面积为12+7.2+20+12=51.2.11.如图12-11,在长260厘米,宽150厘米的台球桌上,有6个球袋A,B,C,D,E,F,其中AB=EF=130厘米.现在从4处沿45°方向打出一球,碰到桌边后又沿45°方向弹出,当再碰到桌边时,仍沿45°方向弹出,如此继续下去.假如球可以一直运动,直至落入某个球袋中为止,那么它将落人哪个袋中?【分析与解】将每个点的位置用一组数来表示,前一个数是这个点到FA的距离,后一个数是点到FD的距离,于是A的位置为(0,150),球经过的路线为:(0,150)→(150,0) →(260,110) →(220,150) →(70,0) →(0,70) →(80,150) →(230,0) →(260,30) →(140,150) →(0,10) →(10,0) →(160,150) →(260,50) →(210,0) →(60,150) →(0,90) →(90,0) →(240,150) →(260,130) →(130,0).因此,该球最后落入E袋.12.长方形ABCD是一个弹子盘,四角有洞.弹子从A出发,路线与边成45度角,撞到边界即反弹,并一直按此规律运动,直到落人一个洞内为止.如图12-12.当AB=4,AD=3时,弹子最后落入B洞.问:若AB=1995,AD=1994时,弹子最后落入哪个洞?在落入洞之前,撞击BC边多少次?【分析与解】撞击AD边的点,每次由A向D移动2;撞击BC边的点,每次由C向B移动2.因为第一次撞击BC边的点距C点1,第一次撞击AB边的点距A点为2,1994÷2=997.所以最后落人D洞,在此之前撞击BC边997次.13.10个一样大的圆摆成如图12-13所示的形状.过图中所示两个圆心A,B作直线,那么直线右上方圆内图形面积总和与直线左下圆内图形面积总和的比是多少?【分析与解】直线AB的右上方的有2个完整的圆,2个半圆,1个1个而1个1个正好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即共有4个完整的圆.那么直线AB的左下方有10-4=6个完整的圆,每个圆的面积相等,所以直线右上方圆内图形面积总和与直线左下圆内图形面积总和的比是4:6=2:3.14.在图12-14中,一个圆的圆心是0,半径r=9厘米,∠1=∠2=15°.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取3.14)【分析与解】有AO=OB,所以△A OB 为等腰三角形,AO=OC,所以△A OC为等腰三角形.∠ABO=∠1=15°,∠AOB=180°-∠1-∠ABO=150°. ∠ACO=∠2=15°,∠AOC=180°-∠2-∠ACO=150°. 所以 ∠BOC=360°-∠AOB-∠AOC=60°,所以扇形BOC 的面积为260942.39360π⨯⨯≈(平方厘米).15.图12-15是由正方形和半圆形组成的图形.其中P 点为半圆周的中点,Q 点为正方形一边的中点.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0,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分析与解】 过P 做AD 平行线,交AB 于O 点,P 为半圆周的中点,所以0为AB 中点.有2ABCD DPC 101S 1010100S 12.522ππ=⨯==⨯⨯=半圆,(). AOP OPQB 101101S 510+37.5S 105550.2222∆⎡⎤⎛⎫=⨯⨯==++⨯⨯= ⎪⎢⎥⎝⎭⎣⎦梯形(), 阴影部分面积为ABCD AOP DPC OPQB S S S S 10012.537.55012.512.551.75.ππ∆+-=+--=+≈半圆梯形-几何综合(二)内容概述勾股定理,多边形的内角和,两直线平行的判别准则,由平行线形成的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和面积所满足的比例关系.与上述知识相关的几何计算问题.各种具有相当难度的几何综合题.典型问题2.如图30-2,已知四边形ABCD 和CEFG 都是正方形,且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0厘米,那么图中阴影三角形BFD 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分析与解】 方法一:因为CEFG 的边长题中未给出,显然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其有关.设正方形CEFG 的边长为x ,有:=1010=100,ABCD S ⨯正方形2=x ,S 正方形CEFG 21110x-x =DG GF=(10-x)x=,222DGF S ∆⨯又1=1010=50,2ABD S ∆⨯⨯2110x+x =(10+x)x=.22BEF S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DGF ABD BEF ABCD CEFG S S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2221010100505022x x x x x -+=++--=(平方厘米).方法二:连接FC ,有FC 平行与DB ,则四边形BCFD 为梯形.有△DFB 、△DBC 共底DB ,等高,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显然,△DBC 的面积11010502⨯⨯=(平方厘米).阴影部分△DFB的面积为50平方厘米.4.如图30-4,∠A+∠B+∠C+∠D+∠E+∠F+∠G+∠H+∠I等于多少度?【分析与解】为了方便所述,如下图所示,标上数字,有∠I=1800-(∠1+∠2),而∠1=1800-∠3,∠2=1800-∠4,有∠I=∠3+∠4-1800同理,∠H=∠4+∠5-1800,∠G=∠5+∠6-1800,∠F=∠6+∠7-1800,∠E=∠7+∠8-1800, ∠D=∠8+∠9-1800,∠C=∠9+∠10-1800,∠B=∠10+∠11-1800,∠A=∠11+∠3-1800则∠A+∠B+∠C+∠D+∠E+∠F+∠G+∠H+∠I=2×(∠3+∠4+∠5+∠6+∠7+∠8+∠9+∠10+∠11)-9×1800而∠3+∠4+∠5+∠6+∠7+∠8+∠9+∠10+∠11正是9边形的内角和为(9-2)×1800=12600.所以∠A+∠B+∠C+∠D+∠E+∠F+∠G+∠H+∠I=2×12600-9×1800=90006.长边和短边的比例是2:1的长方形称为基本长方形.考虑用短边互不相同的基本长方形拼图,要求任意两个基本长方形之间既没有重叠,也没有空隙.现在要用短边互不相同且最小短边长为1的5个基本长方形拼接成一个更大的长方形.例如,短边长分别是1,2,5,6,12的基本长方形能拼接成大长方形,具体案如图30-6所示.请给出这5个基本长方形所有可能的选择方式.设a1=1<a2<a3<a4<a5分别为5条短边的长度,则我们将这种选择方式记为(a1,a2,a3,a4,a5),这里无需考虑5个基本长方形的拼图方案是否惟一.【分析与解】我们以几个不同的基本长方形作为分类依据,并按边长递增的方式一一列出.第一类情况:以为特征的有7组:第二类情况:以为特征的有6组:第三类情况有如下三组:共有16组解,它们是:(1,2,2.5,5,7.25),(1,2,2.5,5,14.5).(1,2,2.25,2.5,3.625),(1,2,2.25,2.5,7.25).(1,2,5,5.5,6),(1,2,5,6,11),(1,2,2.5,4.5,7),(1,2,2.5,4.5,14),(1,2,5,12,14.5),(1,2,5,12,29),(1,2,2.25,2.5,4.5),(1,2,5,6,12). 1020251,,2,,,999⎛⎫ ⎪⎝⎭(1,2,2.4,4.8,5), 131025147813101,,,,,1,,,,636333313⎛⎫⎛⎫ ⎪ ⎪⎝⎭⎝⎭.8.如图30-8,ABCD 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为72平方厘米,E ,F 分别为边AB,BC 的中点.则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分析与解】 如下图所示,连接EC ,并在某些点处标上字母,因为AE 平行于DC ,所以四边形AECD 为梯形,有AE:DC=1:2,所以:1:4AEG DCG S S ∆∆=, AGD ECG AEG DCG S S S S ∆∆∆∆⨯=⨯,且有AGD ECG S S ∆∆=,所以:1:2AEG ADG S S ∆∆=,而这两个三角形高相同,面积比为底的比,即EG :GD=1:2,同理FH :HD=1:2.有AED AEG AGD S S S ∆∆∆=+,而111822AED ABCD S S ∆=⨯⨯=(平方厘米) 有EG:GD=:AEG AGB S S ∆∆,所以1612AEG AED S S ∆∆=⨯=+(平方厘米) 21212AGD AED S S ∆∆=⨯=+(平方厘米) 同理可得6HFC S ∆=(平方厘米), 12DCH S ∆=(平方厘米),44624DCG AEG S S ∆∆==⨯=(平方厘米)又GHD DCG DCH S S S ∆∆∆=-=24-12=12(平方厘米)所以原题平行四边形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为6+6+12=24(平方厘米),所以剩下的阴影部分面积为72-24=48(平方厘米).10.图30-10是一个正方形,其中所标数值的单位是厘米.问: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与解】 如下图所示,为了方便所叙,将某些点标上字母,并连接BG .设△AEG 的面积为x ,显然△EBG 、△BFG 、△FCG 的面积均为x ,则△ABF 的面积为3x ,120101002ABF S ∆=⨯⨯=即1003x =,那么正方形内空白部分的面积为40043x =. 所以原题中阴影部分面积为400800202033⨯-= (平方厘米).12.如图30-12,若图中的圆和半圆都两两相切,两个小圆和三个半圆的半径长都是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与解】 如下图所示,左图中的3个阴影部分面积相等,右图中的3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也相等.我们把左下图中的每一部分阴影称为A ,右下图中的每一部分阴影称为B .大半圆的面积为13332A B ++小圆的面积219322ππ=⨯⨯=而小圆的面积为π,则9133223A B πππ⎛⎫+=-÷= ⎪⎝⎭, 原题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为小半圆面积与阴影A 、B 的面积和,即为5236πππ+=14.如图30-14,将长方形ABCD 绕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度,若AB=4,BC=3,AC=5,求AD 边扫过部分的面积.(π取3.14)【分析与解】 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端点A 扫过的轨迹为AA A ''',端点D 扫过轨迹为DD D ''',而AD 之间的点,扫过的轨迹在以A 、D 轨迹,AD ,A D ''所形成的封闭图形内,且这个封闭图形的每一点都有线段AD 上某点扫过,所以AD 边扫过的图形为阴影部分.显然有阴影部分面积为A D C ACA ACD S S S S ''''∆∆+--直角扇形直角扇形CD D ,而直角三角形A D C ''、ACD 面积相等.所以=A D C ACA ACD ACA S S S S S S ''''''∆∆+---直角扇形直角扇形CD D 扇形扇形CD D222290909=(54)7.065()36036044AC CD ππππ-=-==平方厘米即AD 边扫过部分的面积为7.065平方厘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共28讲含答案_(16)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 本教程共28讲第16讲年龄问题年龄问题是一些关于年龄的数学问题,是和差问题、倍数问题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抓住这类问题的特点:两人的年龄差始终是不变的。
例如:爸爸比儿子大25岁,若干年后(或若干年前),两人仍然是相差25岁。
例1、哥哥、弟弟两人的年龄和是40岁,4年后,哥哥比弟弟大4岁。
问甲、乙两人各是多少岁?分析:由“4年后,哥哥比弟弟大4岁”可知,哥哥、弟弟两人的年龄差是4岁,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假如我们给弟弟的年龄加上4岁,哥哥的岁数不变,那么两人的年龄和就变成40+4=44(岁)。
这时,44岁也就相当于两个哥哥的年龄,除以2就可求出哥哥的年龄。
解:(40+4)÷2=22(岁)22-4=18(岁)答:哥哥22岁,弟弟18岁。
例2、父亲比儿子大30岁,明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那么,今年儿子多少岁?分析:由题意可知,父亲比儿子大30岁,这个年龄差是不变的。
所以当明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时,这个年龄差仍然是30岁。
由相差30岁,是儿子的4倍,可以看出30岁与(4-1)倍是对应的,其中的一份就是明年儿子的岁数。
解:①明年儿子的年龄:30÷(4-1)=10(岁)②今年儿子的年龄:10-1=9(岁)答:今年儿子9岁。
例3、妈妈今年35岁,恰好是女儿年龄的7倍。
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恰好是女儿的3倍?分析:根据“妈妈今年35岁,恰好是女儿的7倍”,可以求出今年女儿的年龄35÷7=5(岁)。
两人的年龄差是35-5=30岁。
若干年后,两人的年龄差30岁,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也就是30岁与(3-1)倍相对应,这样就可以求出若干年后女儿的年龄。
进而求出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
解:①今年女儿的年龄:35÷7=5(岁)②两人的年龄差:35-5=30岁③若干年后女儿的年龄:30÷(3-1)=15(岁)④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15-5=10(岁)综合算式:(35-35÷7)÷(3-1)-35÷7=10(岁)答:10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
小学六年级奥数系列讲座:浓度问题(含答案解析)
浓度问题一、知识要点在百分数应用题中有一类叫溶液配比问题,即浓度问题。
我们知道,将糖溶于水就得到了糖水,其中糖叫溶质,水叫溶剂,糖水叫溶液。
如果水的量不变,那么糖加得越多,糖水就越甜,也就是说糖水甜的程度是由糖(溶质)与糖水(溶液=糖+水)二者质量的比值决定的。
这个比值就叫糖水的含糖量或糖含量。
类似地,酒精溶于水中,纯酒精与酒精溶液二者质量的比值叫酒精含量。
因而浓度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即,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解答浓度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浓度。
在解答浓度问题时,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在列方程时,要注意寻找题目中数量问题的相等关系。
浓度问题变化多,有些题目难度较大,计算也较复杂。
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逐一分析,也可以分步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题1】有含糖量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其含糖量加大到10%,需要再加入多少克糖?【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在7%的糖水中加糖就改变了原来糖水的浓度,糖的质量增加了,糖水的质量也增加了,但水的质量并没有改变。
因此,可以先根据原来糖水中的浓度求出水的质量,再根据后来糖水中的浓度求出现在糖水的质量,用现在糖水的质量减去原来糖水的质量就是增加的糖的质量。
原来糖水中水的质量:600×(1-7%)=558(克)现在糖水的质量:558÷(1-10%)=620(克)加入糖的质量:620-600=20(克)答:需要加入20克糖。
练习1:1.现在有浓度为20%的糖水300克,要把它变成浓度为40%的糖水,需要加糖多少克?2.有含盐15%的盐水20千克,要使盐水的浓度为20%,需加盐多少千克?3.有甲、乙两个瓶子,甲瓶里装了200毫升清水,乙瓶里装了200毫升纯酒精。
第一次把20毫升纯酒精由乙瓶倒入甲瓶,第二次把甲瓶中20毫升溶液倒回乙瓶,此时甲瓶里含纯酒精多,还是乙瓶里含水多?【例题2】一种35%的新农药,如稀释到1.75%时,治虫最有效。
高斯小学奥数六年级下册含答案第04讲_曲线形问题综合提高
第四讲 曲线形问题综合提高本讲知识点汇总:一、 基本曲线形计算1. 圆:2ππC r d =⨯⨯=⨯;222ππ44πd C S r =⨯==. 2. 扇形:2π360nl r =⨯⨯⨯; 2π3602n l r S r ⨯=⨯⨯=. 3. 圆柱体:V S h =⨯底.4. 圆锥体:13V S h =⨯⨯底.二、 曲线形计算技巧:1. 割补法2. 平移、旋转3. 重叠(容斥)例1. (1)如图1,有一个长是10、宽是6的长方形,那么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差为多少?(π取3.14)(2)如图2,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AB 长40厘米,以AB 为直径做半圆,阴影部分①比阴影部分②的面积小28平方厘米.求AC 的长度.(π取3.14)「分析」(1)阴影是不规则图形,无法直接求出面积,需要进行割补整体法求解;(2)阴影分别加上空白部分均会变成规则图形直接求出面积.练习1、如图,扇形AOB 的圆心角是90度,半径是2,C 是弧AB 的中点.求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差.(π取3.14)例2. (1)如下左图,两个相同的直角扇形放在一起,重叠部分恰好是一个长方形,且长和宽分别为15和5.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2)如下右图,以直角三角形ABC 的三条边为直径做半圆,已知6AB =,8AC =,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分析」(1)正方形的对角线刚好是扇形的半径;(2)这道题目可能会用到勾股定理.BC图1图2练习2、(1)如下左图,三角形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以AC 为直径画半圆,以BC 为半径画扇形.已知10ACBC ==,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2)如下右图,由一个长方形与两个直角扇形构成,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例3. 如图,一只小狗被拴在建筑物的一角,四周都是空地.建筑物是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绳长是20米,那么小狗的活动范围能有多少平方米?(建筑外墙不可逾越,小狗身长忽略不计,π取3)「分析」首先画出小狗活动范围的图形,然后根据每块扇形的半径求出面积.练习3、如图,一只小狗被拴在建筑物的一角,四周都是空地.建筑物是一个边长为2米的等边三角形,绳长是3米,那么小狗的活动范围是多少?(建筑外墙不可逾越,小狗身长忽略不计,π取3)狗A 狗例4.一个半径为1的圆绕着边长为4的正方形滚动一周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扫过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分析」注意拐角处扇形的半径.练习4、一个半径为1的圆绕着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滚动一周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扫过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例5.面上有7个大小相同的圆,位置如图所示.如果每个圆的面积都是10,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分析」这道题目较难,需要进行巧妙的割补求解.例6.(1)如下左图,将对角线长度为6的正方形,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旋转一周,那么得到的旋转体的体积是多少?(π取3.14)(2)如下右图,将上底是2,下底是4,高是4的梯形,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式旋转一周,那么得到的旋转体的体积是多少?(π取3.14)「分析」求出必要数据,结合公式即可得出答案.作业1. 如下图所示,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2,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多少?(π取3.14)2. 在下图中大圆的面积为30,三个小圆完全相同,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多少?3. 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4. 一个半径为1的圆绕着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滚动一周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扫过的面积是多少?(π取近似值3.14)5. 如图,一只小狗被拴在建筑物的一角,四周都是空地.建筑物是一个边长为4米的等边三角形,绳长是6米,那么小狗的活动范围是多少?(建筑外墙不可逾越,小狗身长忽略不计,π取3)4狗第四讲 曲线形问题综合提高例7. 答案:(1)18.5;(2)32.8.解答:(1)大块“阴影+空白”刚好构成直角扇形,小块“阴影+空白”刚好构成长方形,所以直角扇形与长方形的面积差即是两块阴影面积的差21106018.54π⨯⨯-=. (2)“阴影①+空白”刚好构成半圆,“阴影②+空白”刚好等于直角三角形,半圆面积为21206282π⨯⨯=,所以,直角三角形面积为62828656+=,另一条直角边32.8AC =.例8. 答案:242.5;24.解答:(1)两个直角扇形面积之和减去长方形面积即为阴影面积: ()221515752242.52π⨯⨯+-⨯=.例9. 答案:1050.解答:狗的活动范围如图,分为A 、B 、C 三部分, 求面积得:22312010350105042πππ⨯⨯+⨯⨯==平方米.例10. 答案:44.56.解答:四个半径为2的直角扇形+四个相同的长方形 即为该圆扫过的面积,212424444.564π⨯⨯⨯+⨯⨯=.例11. 答案:20.解答:阴影包括中间的一个圆和周围六个花瓣状的小小图形.这个图形可以割补成一个顶角60°的扇形,因此六个这样的图形面积和正好等于一个圆;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两个圆的面积,为20.例12. 答案:56.52;879275. 解答:(1)可以把得到的立体图形看做两个锥体,体积为2133256.523π⨯⨯⨯⨯=;可以把得到的立体图形看做两个锥体体积之差,体积为: 2211879248243375ππ⨯⨯⨯-⨯⨯⨯=. 练习:练习1、答案:0.简答:两个阴影分别加上下部的空白部分可得到扇形和半圆,而扇形和半圆面积相等,所以,面积之差是0.练习2、答案:28.5;12.765.简答:(1)半圆+圆心角是45度的扇形面积之和减去直角三角形面积:22111510101028.5282ππ⨯⨯+⨯⨯-⨯⨯=;(2)阴影面积为两个直角扇形面积之和减去长方形面积,2211521012.76544ππ⨯⨯+⨯⨯-=.练习3、答案:24.5.简答:解法同例3,首先画出小狗活动的范围图,然后把活动范围分成几个扇形来求解,2230024031=24.5360360ππ⨯⨯+⨯⨯.练习4、答案:60.56.简答:圆所扫过的面积可以分成6个长方形和6个扇形,面积之和为24262=60.56π⨯⨯+⨯.作业1.答案:0.86.简答:正方形的面积是4,圆的面积是3.14,所以,阴影的面积是0.86.2.答案:20.简答: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三倍,所以,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9倍,那么,阴影面积是整个面积的三分之二,即阴影面积为20.3.答案:4.56.简答:阴影面积为两个半圆的面积之和减去直角形的面积,两个半圆的面积之和为12.56,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8,所以,阴影面积为4.56.4.答案:36.56.简答:扫过的面积为三个相同的长方形,加三个相同的圆心角为120度的扇形,长方形总面积2×4×3=24,扇形总面积为12.56,所以,扫过的整个面积是36.56.5.答案:98.简答:活动范围由三个扇形构成,最大的扇形面积为半径是6的圆的四分之三,即90,两个小扇形的面积之和为18,总面积为98.。
高斯小学奥数六年级下册含答案第06讲_变速行程问题
第六讲 变速行程问题本讲知识点汇总:一.普通变速问题的求解普通变速问题的求解 1.分段比较分段比较 在变速点把前后的行程分开,这样一个变速过程被分成两个不变速过程.在变速点把前后的行程分开,这样一个变速过程被分成两个不变速过程. 2.假设法比较假设法比较 假设不变速,然后对假设前和假设后的运动过程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假设不变速,然后对假设前和假设后的运动过程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3.方程方程 设未知数,以路程相同或者时间相同为等量关系列方程.设未知数,以路程相同或者时间相同为等量关系列方程.二.带有往返的变速问题带有往返的变速问题 1.熟记“甲乙异侧出发”与“甲乙同侧出发”这两类多次往返问题的特点:熟记“甲乙异侧出发”与“甲乙同侧出发”这两类多次往返问题的特点: (1) 甲乙异侧出发:当路程和为1、3、5、…个全长时,两人迎面相遇;、…个全长时,两人迎面相遇;当路程差为1、3、5、…个全长时,两人追上;、…个全长时,两人追上;(2) 甲乙同侧出发:当路程和为2、4、6、…个全长时,两人迎面相遇;、…个全长时,两人迎面相遇;当路程差为2、4、6、…个全长时,两人追上;、…个全长时,两人追上;(3) 注意“相遇”和“迎面相遇”的区别,“相遇”包括迎面相遇和背后追上.“相遇”包括迎面相遇和背后追上.(4) 当在两端相遇时,既算迎面相遇也算背后追上.当在两端相遇时,既算迎面相遇也算背后追上.2.对次数比较少的迎面相遇或追上,注意进行估算何时会相遇;对次数比较少的迎面相遇或追上,注意进行估算何时会相遇; 3.对次数比较多的迎面相遇或追上,先计算周期,再看在一个周期内,两人会相遇几次.几次.三.环形路线中的变速问题,和前面类似,重点依然是估算和周期.例1.骑自行车从公主坟校区到望京校区,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进,下午1时到;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上午11时到.时到.(1)公主坟校区与望京校区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公主坟校区与望京校区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如果希望中午12时到,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时到,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分析」(1)可以利用行程中的正反比例解题;(3)确定出发时间很重要.)确定出发时间很重要.练习1、小红帽去姥姥家,途中要经过上坡、平路和下坡各一段,路程比是3:2:1.已知小红帽在三种路段上走的速度比为3:4:5,且在平路上行走的时间是10分钟.分钟.那么小那么小红帽去姥姥家路上一共花了多少分钟?红帽去姥姥家路上一共花了多少分钟?例2. 八戒和沙僧兄弟俩去巡山.八戒先走5分钟,沙僧出发25分钟后追上了八戒.如果沙僧每分钟多走500米,那么出发20分钟后就可以追上八戒.八戒每分钟走多少米?分钟后就可以追上八戒.八戒每分钟走多少米? 「分析」本题可以利用行程中的正反比例解题.本题可以利用行程中的正反比例解题.练习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若车速提高20%,可提前25分钟到达;若以原速行驶半小时,再将车速提高30千米/小时,可提前30分钟到达,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少千米?例3. 某人开汽车从A 城到相距200千米的B 城.开始时,他以56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但途中因汽车故障停车修理用去半小时.为了按原定计划准时到达,他必须在后面的路程中将速度增加14千米/时.他修车的地方距A 城多少千米?城多少千米?「分析」本题可以画出线段图,然后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段比较解决问题.本题可以画出线段图,然后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段比较解决问题.练习3、叔叔开车回家,原计划按照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到路程的一半时发现之前的速度只有30千米/时,那么在后一半路程中,速度必须达到多少千米/时才能准时到家?时到家?例4.喜羊羊乘飞船从地球村到火星村.如果将速度提高五分之一,就可比预定时间提前半小时赶到;如果先按原速度行驶720万千米,再将速度提高三分之一,再将速度提高三分之一,也可以比预定时也可以比预定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请问地球村与火星村之间的路程是多少万千米?「分析」画出线段图,结合正反比例解题.练习4、一支解放军部队从驻地乘车赶往某地抗洪抢险,如果行驶1个小时后,将车速提高五分之一,提高五分之一,就可比预定时间提前就可比预定时间提前20分钟赶到;如果先按原速度行驶72千米,再将车速提高三分之一,就可比预定时间提前30分钟赶到.问:这支解放军部队一共需要行多少千米?例5.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C 点相遇.如果甲的速度增加10%,乙每小时多走300米,也在C 点相遇;如果甲早出发1小时,乙每小时多走1000米,则仍在C 点相遇.那么两人相遇时距B 多少千米?「分析」画出线段图,结合正反比例解题,途中每次相遇均在C 点这个条件很重要.例6.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A 地出发去B 地,甲的车速是乙的车速的1.2倍.乙骑了4千米后,自行车出现故障,耽误的时间可以骑全程的六分之一.排除故障后,乙提高车速60%,结果甲乙同时到达B 地.那么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这道题目可以采用列方程的办法解题.数学家欧几里得亚历山大里亚的欧几里得(希腊文:Ευκλειδης,约公元前330年—前275年),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活跃于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23年-前283年)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提出五大公设,发展欧几里得几何,发展欧几里得几何,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是几何学的奠基人.最早的几何学兴起于公元前7世纪的古埃及,后经古希腊等人传到古希腊的都城,又借毕达哥拉斯学派系统奠基.在欧几里得以前,人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几何学的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当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和不足,就是缺乏系统性.大多数是片断、零碎的知识,公理与公理之间、证明与证明之间并没有什么很强的联系性,更不要说对公式和定理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和说明.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林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林畜牧业的发展、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增多,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增多,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增多,把这些几何学知识加以条理把这些几何学知识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成为一整套可以自圆其说、前后贯通的知识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成为科学进步的大势所趋.欧几里德通过早期对柏拉图数学思想,尤其是几何学理论系统而周详的研究,已敏锐地察觉到了几何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一工作.为了完成这一重任,欧几里德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从爱琴海边的雅典古城,来到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新埠—亚历山大城,为的就是在这座新兴的,但文化蕴藏丰富的异域城市实现自己的初衷.文化蕴藏丰富的异域城市实现自己的初衷.在此地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在此地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在此地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一边收集他一边收集以往的数学专著和手稿,向有关学者请教,一边试着著书立说,阐明自己对几何学的理解,哪怕是尚肤浅的理解.经过欧几里德忘我的劳动,终于在公元前300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几经易稿而最终定形的《几何原本》一书.这是一部传世之作,几何学正是有了它,不仅第一次实现了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又孕育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欧几里得几何学,简称欧氏几何.课 堂 内 外作业作业1. 哼哼去奶奶家,途中要经过泥路、土路和水泥路各一段,路程比是3:6:15.已知哼哼在三种路段上的行走的速度比为2:3:5,且在土路上行走的时间是20分钟.分钟.那么哼哼去奶那么哼哼去奶奶家路上一共花了多少分钟?奶家路上一共花了多少分钟?2. (1)丽丽从家走到学校,如果速度提高五分之一,会早5分钟到,按原来的速度需要多长时间到?多长时间到? (2)丽丽从学校走到家,如果速度减少五分之一,会晚6分钟到,按原来的速度需要多长时间到?多长时间到?3. (1)墨莫从金源走到海文,如果速度增加5米/秒,时间减少六分之一,原来的速度是多少?多少?(2)墨莫从金源走到海文,如果速度减少6米/秒,时间增加六分之一,原来的速度是多少?多少?4.路三三开车回家,原计划按照1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到路程的一半时发现之前的速度只有5.5千米/时,那么在后一半路程中,速度必须达到多少千米/时才能准时到家?5.喜羊羊乘飞船从地球村到火星村,如果将车速提高五分之一,就可比预定时间提前半小时赶到;如果先按原速度行驶720万千米,再将车速提高三分之一,再将车速提高三分之一,也可比预定时间提也可比预定时间提前半小时到.那么地球村与火星村之间的路程是多少万千米?前半小时到.那么地球村与火星村之间的路程是多少万千米?第六讲 变速行程问题例7. 答案:(1)60(2)12.解答:(1)速度之比是10:15,即2:3,所以时间之比是3:2,所以1份时间是2小时,即以速度是10千米每小时会6小时到,即距离是60千米,且出发时间是上午7点;(2)60除以5即可,所以,速度是12千米/时.时.例8.答案:10000. 解答:第一种情况下时间之比是30:25,即6:5,所以速度之比是5:6;第二种情况下时间之比是25:20,即5:4,所以速度之比是4:5.八戒的速度没有改变,所以有20:24和20:25,一份即500米,所以八戒每分钟走10000.例9.答案:60. 解答:故障前后的速度比是56:70,即4:5,时间比是5:4,时间相差半小时,即按原速的时间走完剩下的路程需要2.5小时,所以路程是140千米,那么修车的地方距离A 城60千米.千米.例1010.. 答案:13806、94365.解答:最小且数字不同,则前三位只能是138,再根据9的整除特性,所以最小是13806;最大且数字不同,则前三位只能是943,再根据9的整除特性,所以最大是94365.例1111.. 答案:648.例1212.. 答案:83.解答:这是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由题意知第1n +个数应为125的倍数,即31125n k +=,可知k 取2时符合要求,此时n 为83.练习:练习:练习1、答案:30.简答: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所以时间之比是2:3:1,平路是3份时间花了15分钟,所以一共要30分钟.分钟.练习2、答案:225.简答:第一种情况下速度之比是5:6,时间之比是6:5,提前25分钟到,即原来所用的时间是2.5小时;第二种情况下时间比是2:1.5,即时间比是4:3,速度比是3:4,此时车速提高了30千米每小时,所以原来的速度是90千米每小时.则路程是225千米.千米.练习3、答案:60.简答:根据:=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结合设数法可得:设全程为240千米,后半程速度要达到240120120=604030⎛⎫÷- ⎪⎝⎭千米/时.时.练习4、答案:216.简答:本题解法类似例4.作业作业1. 答案:65分钟.分钟.简答:时间之比是3:4:6,所以时间是65分钟.分钟.2. 答案:30分钟;24分钟.分钟.简答:(1)速度比是5:6,所以时间比是6:5,时间是30分钟;分钟; (2)速度比是5:4,所以时间比是4:5,时间是24分钟.分钟.3. 答案:25米/秒;42米/秒.秒.简答:(1)时间比是6:5,所以速度比是5:6,时间是25米/秒;秒; (2)速度比是6:7,所以时间比是7:6,时间是42米/秒.秒.4. 答案:55千米/小时.小时.简答:设路程为1,则一半路程就是二分之一,列方程可得答案是55.5.答案:2160万千米.万千米. 简答:车速比是5:6,时间比是6:5,所以预定时间是3小时;车速提高三分之一时,速度比是3:4, 时间比是4:3,所以按原速除了720千米的路程需要2小时,小时,所以速度是所以速度是720万千米每小时,万千米每小时,所以地球村所以地球村和火星村之间的路程是2160万千米.万千米.。
高斯小学奥数六年级上册含答案第01讲 比赛中的推理
第一讲比赛中的推理这一讲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与比赛有关的逻辑推理问题.这些问题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有分析对阵情况的,有计算各队积分的,有利用积分排名的,甚至还有讨论进球数、失球数的.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在逻辑推理中,特别有用的方法是画示意图或表格,这种方法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用它来分析比赛问题,能够让我们对比赛的情况更为直观明了.例题1编号为1、2、3、4、5、6的同学进行围棋比赛,每2个人都要赛1盘.现在编号为1、2、3、4、5的同学已经赛过的盘数和他们的编号一样,那么编号为6的同学赛了几盘?「分析」为了让问题更加直观,我们可以画出一个示意图,用6个点来表示这6个同学.如果两个同学之间比赛过,则把对应的两个点用实线连起来,如果没比赛过,则用虚线连起来.练习1A、B、C、D、E五所小学,每所小学派出1支足球队,共5支足球队进行友谊比赛.不同学校间只比赛1场,比赛进行了若干天后,A校的队长发现另外4支球队赛过的场数依次为4、3、2、1.问:这时候A校的足球队已赛过的场数?例题2A、B、C、D、E、F六个国家的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每队都与其他队赛一场),每天同时在3个场地各进行一场比赛,已知第一天B对D,第二天C对E,第三天D对F,第四天B对C.那么第五天与A队比赛的是那个队?A B C D E F1 D B2 E C3 F D4 C B5「分析」题目的条件比较多,如何才能看清楚呢?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格来表示.如图,第二列从上到下依次表示A在5天中分别遇到的对手,第三列表示B在5天中遇到的对手,依此类推.观察表格,这个表格的每行有几个字母?每列有几个字母?每行、每列的字母有什么特点?练习2五个国家足球队A、B、C、D、E进行单循环比赛,每天进行两场比赛,一队轮空.已知第一天比赛的是A与D,C轮空;第二天A与B比赛,E轮空;第三天A与E比赛;第四天A与C比赛;B与C的比赛在B与D的比赛之前进行.那么C与E在哪一天比赛?例题3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都比赛一场,比赛规定胜者得2分,平局各得1分,输者得0分.请问:(1)一共有多少场比赛?(2)四个人最后得分的总和是多少?(3)如果最后结果甲得第一,乙、丙并列第二,丁最后一名,那么乙得了多少分?「分析」(1)每两人之间都比赛一场,总比赛场数就是从四个人中挑出两人的方法数;(2)比赛的胜负情况有很多种可能?那么总分也有很多种可能吗?大家考虑一下每场比赛,比赛双方的得分之和就知道了;(3)乙、丙最后的分数一样,由于总分是固定的,这个相同的分数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那么会是多少呢?练习3有A、B、C、D四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两队都比赛一场.比赛规定:胜一场得2分,平局各得1分,负一场得0分.全部比赛结束后,A、B两队的总分并列第一名,C队第二名,D队第三名,C队最多得多少分?例题44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比赛结果,各队的总得分恰好是4个连续的自然数.问:输给第一名的队的总分是多少?「分析」4支球队之间一共比赛了多少场?所有比赛的总分最多是多少,最少是多少?你能由此推断出各队的得分吗?练习4甲、乙、丙、丁4个队举行足球单循环赛.规定: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已知:(1)比赛结束后4个队的得分都是奇数;(2)甲队总分超过其他各队,名列第一;(3)乙队恰有两场平局,并且其中一场是与丙队平局.那么丁队得了多少分?例题5A、B、C、D四个足球队进行循环比赛,赛了若干场后,A、B、C三队的比赛情况如下:场数胜平负进球失球A 3 2 1 0 2 0B 2 1 1 0 4 3C 2 0 0 2 3 6D问:D赛了几场?D所参与的各场比赛的比分分别是什么?「分析」对于整个表格来说总进球数等于总失球数.总胜场应当等于总负场,平局数为偶数场.另外表格中的A很特别,两胜一平却只进两个球,这说明什么呢?例题6A 、B、C、D、E五位同学分别从不同的途径打听到五年级那位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的同学的情况:A打听到的:姓李,是女同学,13岁,东城区;B打听到的:姓张,是男同学,11岁,海淀区;C打听到的:姓陈,是女同学,13岁,东城区;D打听到的:姓黄,是男同学,11岁,西城区;E打听到的:姓张,是男同学,12岁,东城区.实际上该同学的情况在上面都出现过,而且这五位同学的消息都仅有一项正确,那么第一名的同学应该是哪个区的,今年多少岁呢?「分析」每个同学打听到的消息都只有一项正确,可谓相当的少!5420⨯=个判断,一共才5个正确的,其中关于姓氏、性别、年龄、地区的判断各有几项是正确的呢?课堂内外足球世界杯世界杯(World Cup,FIFA World Cup),世界足球锦标赛是世界上最高荣誉、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与奥运会并称为全球体育两大顶级赛事,是影响力、转播覆盖率很高的全球体育盛事.世界杯是全球各个国家最梦寐以求的神圣荣耀,哪一支国家足球队能得到它,就是名正言顺的世界第一.整个世界都会为之疯狂沸腾,世界杯上发挥出色的球员都会被该国家奉为民族英雄永载史册,所以它亦代表了各个足球运动员的终极梦想.世界杯每四年举办一次,任何国际足联会员国(地区)都可以派出代表队报名参加这项赛事.世界杯的奖杯为大力神杯,它采用意大利人加扎尼亚的设计方案——两个大力士双手举起地球的设计方案.这个造形象征着世界第一运动的规模.该杯高36.8厘米,重6.175公斤,其中4.97公斤的主体由纯金铸造.底座由两层孔雀石构成,珍贵无比.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赛,德国队作为冠军第一次领取了该杯.国际足联规定新杯为流动奖品,不论哪个队获得多少冠军,也不能永久占有此杯.在大力神杯的底座下面有能容纳镌刻17个冠军队名字的铭牌——可以持续使用到2038年.世界杯32支队伍,在小组赛阶段进行的是单循环比赛,16强阶段进行的是淘汰赛,积分规则是3分制.大力神杯作业:1.A、B、C、D四支球队进行足球比赛,每两队都要比赛一场.已知A、B、C三队的成绩分别是:A队二胜一负,B队二胜一平,C队一胜二负.那么D队的成绩是什么?2.6名同学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都比赛一场,比赛规定胜者得2分,平局各得1分,输者得0分.请问:(1)一共有多少场比赛?(2)6个人最后得分的总和是多少?(3)得分最高的三名同学的分数之和最多是多少?3.六个人参加乒乓球比赛,每两人之间都要比赛一场,胜者得2分,负者得0分,没有平局.比赛结束时发现,有两人并列第二名,两人并列第五名.那么第一名和第四名各得了多少分?4.足球甲A联赛共有12个足球俱乐部参加,实行主客场双循环赛制,即任何两队分别在主场和客场各比赛一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各得1分,负一场得0分,在联赛结束后按积分的高低排出名次.那么,在积分榜上第一名与第二名的积分差距最多可达多少分?5.A、B、C、D四个足球队进行循环比赛,赛了若干场后,A、B、C三队的比赛情况如下:问:D赛了几场?D所参与的各场比赛的比分分别是什么?第一讲 比赛中的推理例1. 答案:3详解:5号已经赛过5盘,说明他和其他5个人都已经赛过了.而1号只赛了一盘,所以1号这一盘是同5号赛的,他同其他四个人都没有赛过,如图1所示.再看4号,他赛过4盘,且同1号没有赛过,所以4号赛过的同学是除1号以外的4个人.而2号只赛过两盘,所以2号只同5号、4号赛过,如图2所示.3号赛过3盘,而且他同1号、2号没有赛过,那么同3号赛过的就是4号、5号和6号,如图3所示.于是我们知道同6号赛过的有3号、4号和5号.他赛了3盘.例2. 答案:B 详解:如图4,列出表格后发现,每行、每列各有6个字母,而且同一行或列的6个字母互不相同,只需用这一原则把表格补充完整即可.首先可以确定(2,D )处应填A .这是因为第2行已经有E 和C ,第4列已经有D 、B 和F ,所以这一个格不能填这些字母,只能填A .由于第二天A 与D 比赛,那么对应地(2,A )处也应填D .第二天余下的一场就是B 对F ,因而(2,B )处应填F ,(2,F )处应填B .我们用类似的方法推理各行、列,最终把整个表格填出来,得到图5.于是,第五天与A 比赛的球队是B .例3.答案:6;12;3 详解:(1)6;(2)12;(3)3.(1)详解:从四个人中选出两人,有246C 种方法.每两人之间比赛一场,那么一共就有6场比赛;(2)详解:不论胜负还是平局,每场比赛两人得分之和都是2分.一共6场比赛,所以四个人最号5号图135号图2号5号图3后得分的总和就是2612⨯=分;(3)详解:四个人得分之和是12分,甲得分最高,丁得分最低,而乙、丙得分相同.如果乙、丙得分是4分,则甲得分超过4分,这三人的得分之和已经超过12分,与题意矛盾.因此乙、丙得分最多是3分.如果乙、丙得分是2分,则丁最多得了1分,而甲至少得了122217---=分.但是连胜3场也只能得6分,不可能达到7分,因此乙、丙得分至少是3分.所以乙、丙得分就是3分.例4. 答案:4详解:如果比赛分出胜负,那么双方得分之和就是3分;如果平局,双方得分之和就是2分.4支球队之间要进行246C =场比赛,所以总分就要在12分和18分之间. 由题意,四支球队的得分是4个连续的自然数.而四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可能是:01236+++=,123410+++=,234514+++=,345618+++=,…… 在12分和18分之间的只有14和18.如果是3分、4分、5分、6分,总分是18分,那么每场比赛都分出了胜负,但这是不可能的(大家自己想想这是为什么).所以四个连续的分数为2分、3分、4分、5分.于是第一名得5分,只能是1胜2平;第二名得4分,只能是1胜1平1负;第三名得3分,可能是1胜2负,也可能是3平;第四名得2分,只能是2平1负.其中只有第三名的比赛结果有两种情况.综合考虑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的胜负情况:他们一共有2胜5平2负.由于总胜场数与总负场数相同,所以第三名只能是3平.容易画出四支队之间的比赛胜负关系,如图6所示.因此输给了第一名的只有第二名,他得了4分.例5.答案:3,A :D =1:0,B :D =4:3,C :D=3:5详解:首先A 两场胜场均为1比0胜出,平局为0比0,而且一定是A 以1比0胜C ,同样以1比0胜D ,0比0平B ,而B 胜的那场胜场以4:3胜出,C 的负场以3比5败北,所以不能是B 胜C ,那么一定是B 胜D ,D 胜C ,所以,D 参加了3场比赛.分别是A :D =1:0,B :D =4:3,C :D=3:5.例6.答案:海淀区,12岁详解:5420⨯=个判断,一共才5个正确的,可以推断出第一名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城区,分别有1项、2项、1项、1项是正确的.先来看性别,有2项正确,那么第一名是女同学;再来看年龄,2个人说是13岁,2个人说是11岁,只有1个人说是12岁,由于只有1项消息正确,则第一名是12岁;再看城区,3人说东城区,1人说海淀区,1人说西城区,那么第一名在海淀区或者西城区;类似地,可以分析出第一名同学姓李,或姓陈,或姓黄.综合考虑第一名同学的姓名与城区,就很容易判断出唯一的答案:姓黄,是女同学,12岁,海淀区.第一名 1胜2平第二名 1胜1平1负第三名 3平第四名 2平1负图6练习答案:练习1答案:赛2场简答:连线,从胜得最多的和胜得最少的队伍入手分析.练习2答案:第五天简答:列表分析,用*表示轮空,可得下图.练习3答案:3简答:四人总得分是12分,其中C 的分数肯定小于1234÷=分,所以得分不多于3分.四人分别得4分、4分、3分、1分是容易构造出来的,所以C 队得分最多就是3分.练习4答案:3简答:先推断出各队得分分别为7分、5分、3分、1分,然后分析胜负情况即可.图1作业:6. 答案:一平二负.简答:B 队有一平,只可能平D ,所以对A 、C 是二胜.于是A 的两胜是赢了C 和D .故C 的一胜是胜D ,于是D 的成绩是一平二负.7. 答案:(1)15;(2)30;(3)24.简答:(1);(2);(3).8. 答案:10;4.简答:并列第五名的两人至少要各赢1场,所以第四名至少要赢2场,并列第二名至少要各赢3场,第一名至少要赢4场.,而一共要进行15场比赛,所以只能是第一名赢5场得10分,第四名赢2场得4分.9. 答案:46. 简答:第一名要积分多,最好是要22场全胜,得66分.剩下的11支球队还要比赛(场),每场比赛两队合起来至少得2分,于是剩下11队总共至少得220分.因此得分最多的队伍至少有分,当这11队全平时,第二名只能得20分,因此分差最大为46分.10. 答案:2;A 与D 是1:0、B 与D 是1:0.简答:由A 全胜,且进球数为3,可知A 与其他三队的比分都是1:0.B 赛了三场,且两胜一负,所以B 胜C ,而C 只比了两场,进球数为0,所以B 与C 的比分是3:0;而B 与D 只能是1:0.2201120÷= 2112110C ⨯= 12232414⨯++⨯+= 303224-⨯= 15230⨯=2615C =。
9商业中的数学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共30讲含答案_(9)教学教材
9商业中的数学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共30讲含答案_(9)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本教程共30讲第9讲商业中的数学市场经济中有许多数学问题。
同学们可能都有和父母一起去买东西的经历,都知道商品有定价,但是这个价格是怎样定的?这就涉及到商品的成本、利润等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
这一讲的内容就是小学数学知识在商业中的应用。
利润=售出价-成本,例如,一件商品进货价是80元,售出价是100元,则这件商品的利润是100-80=20(元),利润率是在这里我们用“进货价”代替了“成本”,实际上成本除了进货价,还包括运输费、仓储费、损耗等,为简便,有时就忽略不计了。
例1某商品按每个7元的利润卖出13个的钱,与按每个11元的利润卖出12个的钱一样多。
这种商品的进货价是每个多少元?解:设进货价是每个x元。
由“售出价=进货价+利润”,根据前、后两次卖出的钱相等,可列方程(x+7)×13=(x+11)×12,13x+91=12+132x=41。
答:进货价是每个41元。
例2 租用仓库堆放3吨货物,每月租金7000元。
这些货物原计划要销售3个月,由于降低了价格,结果2个月就销售完了,由于节省了租仓库的租金,所以结算下来,反而比原计划多赚了1000元。
问:每千克货物的价格降低了多少元?分析与解:原计划租仓库3个月,现只租用了2个月,节约了1个月的租金7000元。
如果不降低价格,那么应比原计划多赚7000元,但现在只多赚了1000元,说明降价损失是7000-1000=6000(元)。
因为共有3吨,即3000千克货物,所以每千克货物降低了6000÷3000=2(元)。
例3 张先生向商店订购了每件定价100元的某种商品80件。
张先生对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那么每减价1元,我就多订购4件。
”商店经理算了一下,若减价5%,则由于张先生多订购,获得的利润反而比原来多100元。
问: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分析与解:设这种商品的成本是x元。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六年级上册奥数系列讲座:设数法解题(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六年级上册实用资料设数法解题一、知识要点在小学数学竞赛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起来缺少条件的题目,按常规解法似乎无解,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题目中缺少的条件对于答案并无影响,这时就可以采用“设数代入法”,即对题目中“缺少”的条件,随便假设一个数代入(当然假设的这个数要尽量的方便计算),然后求出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题1】如果△△=□□□,△☆=□□□□,那么☆☆□=()个△。
解:由第一个等式可以设△=3,□=2,代入第二式得☆=5,再代入第三式左边是12,所以右边括号内应填4。
说明:本题如果不用设数代入法,直接用图形互相代换,显然要多费周折。
练习1:1.已知△=○○□□,△○=□□,☆=□□□,问△□☆=()个○。
2.五个人比较身高,甲比乙高3厘米,乙比丙矮7厘米,丙比丁高10厘米,丁比戊矮5厘米,甲与戊谁高,高几厘米?3.甲、乙、丙三个仓库原有同样多的货,从甲仓库运60吨到乙仓库,从乙仓库运45吨到丙仓库,从丙仓库运55吨到甲仓库,这时三个仓库的货哪个最多?哪个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多少吨?【例题2】足球门票15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倍,收入增加1/5,问一张门票降价多少元?【思路导航】初看似乎缺少观众人数这个条件,实际上观众人数于答案无关,我们可以随便假设一个观众数。
为了方便,假设原来只有一个观众,收入为15元,那么降价后有两个观众,收入为15×(1+1/5)=18元,则降价后每张票价为18÷2=9元,每张票降价15-9=6元。
即:15-15×(1+1/5)÷2=6(元)答:每张票降价6元。
说明:如果设原来有a名观众,则每张票降价:15-15a×(1+1/5)÷2a=6(元)练习2:1.某班一次考试,平均分为70分,其中3/4及格,及格的同学平均分为80分,那么不及格的同学平均分是多少分?2.游泳池里参加游泳的学生中,小学生占30%,又来了一批学生后,学生总数增加了20%,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0%,小学生增加百分之几?3.五年级三个班的人数相等。
小学六年级奥数系列讲座:简便运算(含答案解析)
简便运算(一)一、知识要点根据算式的结构和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和某些公式,可以把一些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二、精讲精练【例题1】计算4.75-9.63+(8.25-1.37)【思路导航】先去掉小括号,使4.75和8.25相加凑整,再运用减法的性质:a-b-c = a-(b+c),使运算过程简便。
所以原式=4.75+8.25-9.63-1.37=13-(9.63+1.37)=13-11=2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
1. 6.73-2 又8/17+(3.27-1又9/17)2. 7又5/9-(3.8+1又5/9)-1又1/53. 14.15-(7又7/8-6又17/20)-2.1254. 13又7/13-(4又1/4+3又7/13)-0.75【例题2】计算333387又1/2×79+790×66661又1/4【思路导航】可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所以:原式=333387.5×79+790×66661.25=33338.75×790+790×66661.25=(33338.75+66661.25)×790=100000×790=79000000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1. 3.5×1又1/4+125%+1又1/2÷4/52. 975×0.25+9又3/4×76-9.753. 9又2/5×425+4.25÷1/604. 0.9999×0.7+0.1111×2.7【例题3】计算:36×1.09+1.2×67.3【思路导航】此题表面看没有什么简便算法,仔细观察数的特征后可知:36 = 1.2×30。
这样一转化,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了。
所以原式=1.2×30×1.09+1.2×67.3=1.2×(30×1.09+1.2×67.3)=1.2×(32.7+67.3)=1.2×100=120练习3:计算:1. 45×2.08+1.5×37.62. 52×11.1+2.6×7783. 48×1.08+1.2×56.84. 72×2.09-1.8×73.6【例题4】计算:3又3/5×25又2/5+37.9×6又2/5【思路导航】虽然3又3/5与6又2/5的和为10,但是与它们相乘的另一个因数不同,因此,我们不难想到把37.9分成25.4和12.5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
本教程共30讲第6讲
巧用单位“1”
在工程问题中,我们往往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
在许多分数应用题中,都会遇到单位“1”的问题,根据题目条件正确使用单位“1”,能使解答的思路更清晰,方法更简捷。
分析:因为第一天、第二天都是与全书比较,所以应以全书的页数为单位
答:这本故事书共有240页。
分析与解:本题条件中单位“1”的量在变化,依次是“全书的页数”、“第一天看后余下的页数”、“第二天看后余下的页数”,出现了3个不同的单位“1”。
按照常规思路,需要统一单位“1”,转化分率。
但在本题中,不统一单位“1”反而更方便。
我们先把全书看成“1”,
看成“1”,就可以求出第三天看后余下的部分占全书的
共有多少本图书?
分析与解:故事书增加了,图书的总数随之增加。
题中出现两个分率,
这给计算带来很多不便,需要统一单位“1”。
统一单位“1”的一个窍门就是抓“不变量”为单位“1”。
本题中故事书、图书总数都发生了变化,而其它书的本数没有变,可以以
图书室原来共有图书
分析与解:与例3类似,甲、乙组人数都发生了变化,不变量是甲、乙组的总人数,所以以甲、乙组的总人数为单位“1”。
例5公路上同向行驶着三辆汽车,客车在前,货车在中,小轿车在后。
在某一时刻,货车与客车、小轿车的距离相等;走了10分钟,小轿车追上了货车;又过了5分钟,小轿车追上了客车,再过多少分钟,货车追上客车?
分析与解:根据“在某一时刻,货车与客车、小轿车的距离相等”,设这段距离为单位“1”。
由“走了10分钟,小轿车追上了货车”,可知小轿
可知小轿车(10+5)分钟比客车多行了两个这样的距离,每分钟多行这段距离的
两班各有多少人?
乙班有84-48=36(人)。
练习7
树上原有多少个桃?
剩下的部分收完后刚好又装满6筐。
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
7.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94人,其中女生有39人,已知一班的女生占本
答案与提示练习7 1.35个。
2.60个。
3.64吨。
4.384千克。
6.男生15人,女生21人。
7.一班45人,二班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