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1
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 湖北武穴人,中国著名新闻工 作者,曾任新华社社长。20世 纪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 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20世 纪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 登珠穆朗玛峰和西夏邦马峰的 报道。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 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 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请用词语形容一下 你所看到的画面景 物?
9
登 顶 路 线 图
10
11
一、速读课文,把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 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8):四位勇士终于战胜了第一台阶 第二部分(9-15):重点写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 把氧气留给同志的英雄事迹 第三部分(16-23):三名队员大胆进行史无前例的 无氧攀登,终于登顶,完成了伟大创举
一.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 隐约的轮廓。
赏析:此处自然环境描写,衬托出登峰环境的恶劣,突 出队员们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继续朝顶峰走去。
赏析:这不仅是像自然挑战,也是向人的生理极限挑战 ,是必胜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
三.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 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
12
品读第一部分句子,欣赏感情
一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 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赏析: 一方面写出了登山天气的晴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 受;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登山队员信心满满的情态。
二.在前面开路的屈银华,一连滑倒好几次。他头晕眼花,腰酸 背痛,两腿千斤重,但他仍咬着牙坚持前进。
1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
犹豫、拖沓。
2021
14
整体把握
1、概括出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经过的几个阶段。
2)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 么来战胜的?
3)四名登山英雄中,哪一位英雄的形象最让 你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的 印象?从中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2021
日,英国探险队的两名队
员才第 1次从尼泊尔境内的
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
1960年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5日,年轻的
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
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
过万丈巉岩,把五星红旗
插上了地球之巅,完成了
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
界最高峰的创举。
2021
9
登 顶 路 线 图
2021
10
字词认读
liáorào
缭绕 cuīwēi 崔巍
2021
2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 尼泊尔交界处。“珠穆朗玛”系佛经中“神女”的 译音。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被 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 巨大的冰川,最长达26公里。中国登山队两次从北 坡攀登顶峰(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
写作借鉴:
1、请概括出文中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件?这 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一是详写了四名英雄征 服“第二台阶”的过程(岩 壁陡滑危险,用“人梯”翻 越,黑夜中攀登的艰险及想 到英国登山家的失踪);二 是详写了刘连满宁可自己牺 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 这迹样。写有助于突出人物
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2、从课文的详写中懂得写作上哪些技巧? 懂得记叙复杂的事件应: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遭遇恶劣天气
高山地区天气多变,攀登者可能会遇到暴风雪、雷电等恶 劣天气。此时应迅速寻找避难所、保持体温和干燥,等待 天气好转。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XXX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通过精心的准备和训练,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登顶, 展现了人类勇气和毅力的极限。
案例二
XXX女子登山队成功登顶K2峰。她们在面对极端天气和艰难地形的挑战时,团结一心、 互相支持,最终成功登顶,展现了女性力量的伟大。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地球之巅概述 • 攀登准备与技巧 • 地球之巅的环境与生态 • 挑战与风险 • 文化与传承 • 未来展望与保护
01
地球之巅概述
地球之巅定义及地理位置
定义
地球之巅,指的是地球上的最高点, 即珠穆朗玛峰,也称为珠峰或埃佛勒 斯特山。
地理位置
些特有物种如藏羚羊、雪豹等备受关注。
03
生态系统
高山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复杂,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
地生态系统等。这些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高
山地区的生态平衡。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地退化、土壤 侵蚀等问题,对高山地区生态环
境造成破坏。
乱砍滥伐
乱砍滥伐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 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智能化导航
利用GPS、GIS等技术,开发智能化导航系统,为 攀登者提供更准确的路线规划和导航服务。
无人机辅助
无人机可用于侦察路线、运送物资等,提高攀登 效率和安全性。
保护地球之巅生态环境的措施
限制攀登人数

登上地球之巅完整版课件

登上地球之巅完整版课件

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成功
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 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 山史上的新纪录,他们的行为表现了人类 最优秀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 团结合作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第四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1960年5月24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 30分
2、参加登顶的队员都有谁?
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贡布
返回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3、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 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4、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遇到的困难
1、山路陡峭 2、天气严寒
3、身体虚弱
4、高山反应 5、缺乏氧气
6、黑夜登山
靠坚强的意志、 坚韧的毅力、 団结合作、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攀越冰裂缝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珠穆朗玛峰风光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二十四分。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ppt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ppt

介绍课程的时间安排和教学计划 介绍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02
登上地球之巅概述
什么是登上地球之巅
定义
登上地球之巅指的是攀登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等地球之巅的最高峰。
起源
现代登山运动起源于19世纪初,最初是为了探索和征服这些高峰而展开的。
登上地球之巅的历史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
现代登山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时期,经历了多次尝试和探索,并逐渐形成了专业的登山技术 和装备。
保登顶成功并安全返回。
04
登山过程
登山路线
路线选择
选择从拉萨出发,经青藏公路到达珠峰大本营的路线,途中 经过5000米、5500米、6000米三个海拔高度,全程约280公 里。
路况特点
路面积雪,暗冰和险峻弯道多,对驾驶技术和车辆性能要求 高。
登山中的困难与应对
天气不定
登山过程中天气变化无常,需 及时调整行程和装备。
2
理解登顶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和应对措施
3
掌握攀登技术和装备使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技能提升情况
提高了攀登技术和 装备使用技能
培养了在极限环境 下的应对能力和团 队协作精神
锻炼了体能和心理 适应能力
学习反馈与改进
通过完成作业、课堂测试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反馈
根据反馈结果进行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例如加强理解和记 忆、调整学习策略等
人生感悟
坚持梦想
通过攀登地球之巅,可以感受到追求梦想的艰辛和坚持 不懈的重要性。
团结合作
登山队员之间需要团结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和挑战,才 能取得成功。
珍惜生命
登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使人们更加珍惜生命和 健康,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

珠穆朗玛(歌词)你高耸在人心中/ 你屹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 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玛拉亚我多想弹起神奇的弦子/ 向你倾诉着不老的情话我爱你/ 珠穆朗玛/ 心中的珠穆朗玛你走进亲人梦中/ 你笑在高原藏疆你那堂堂正气/ 闪着太阳的光华你用阵阵清风/ 温暖大地妈妈我多想挑起热情的锅庄/ 为你献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你/ 珠穆朗玛圣洁的珠穆朗玛民间登山队登道拉吉里峰3人遇难•5月13日上午,一支由8人组成的民间登山队登上道拉吉里峰峰顶,在下撤的途中遭遇大雾天气。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展开紧急救助行动。

目前,队员李斌、韩昕、赵亮不幸遇难,领队杨春风、张伟、张梁、张硕坪、楼国龙安全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

•昨天,记者联系了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领事处领事曹化科。

曹化科介绍,14日晚9时许,大使馆获悉,一中国民间登山队登山过程中,因天气突变,被困于道拉吉里峰海拔7300米至7400米处。

•15日上午7点左右,两架直升机前去营救。

事发地海拔较高,飞机无法抵达,天气情况也不好,第一次营救失败。

随后营救人员在波克拉待命,天气转晴后,再次开展营救。

•前天,5名队员被安全救出。

队员中一人死亡,另两名受伤较重的登山者体力不支,无法到达海拔7000米以下,已无生还可能。

•目前,5名队员大部分人状况良好,2名登山队员受冻伤,其中一人腿冻伤,一人颈部冻伤。

登上地球之巅执教盛柏根2011年5月16日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砭骨、履践、崔巍、”等词语。

2.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

3.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能力目标1.练习快速默读法,并简洁概括课文主要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2.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德育目标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位于西藏定日县尼边境处。

它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登上地球之巅 课件

登上地球之巅 课件

1、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养精蓄锐 、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2、形容山高大雄伟。 、形容山高大雄伟。 崔巍 3、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到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到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砭骨 4、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斩钉截铁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异口同声 5、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登山队出发; 登山队出发; 运用人梯战术突击第二台阶; 运用人梯战术突击第二台阶; 留下刘连满,三人继续登顶; 留下刘连满,三人继续登顶; 三人无氧攀登,登顶成功。 三人无氧攀登,登顶成功。
字音学习
găo jì biān 体力不济 冰镐 体力不济 砭骨 pú fú wēi zhì bèng zhì 崔巍 滞留 迸散 窒息 匍匐
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哪些事例? 甘当人梯;放弃登顶;留下氧气。 你觉得王连满是怎样一个人? 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 文章为什么单用了两个段落来突出写他一个人? 王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 单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 为击主峰时遇到哪些困难? 本文质疑: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哪些困难? (1)山路险峻 (4)身体虚弱 (2)天气严寒 (5)黑夜登山 (3)缺乏氧气 (6)高山反应
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的 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的 坚强 精神。 精神。 明确中心: 明确中心: 课文详实而生动地记叙了英勇的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攀 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上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 的新记录,表现了登山健儿不畏艰险 勇于牺牲、 不畏艰险、 的新记录,表现了登山健儿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团结合 的精神。 作的精神。

《登上地球之巅》精品课件60页

《登上地球之巅》精品课件60页
生回答:这句话写出了刘连满在危急时 刻“担心”的是别人,不是自己!
师点拨:这个句子中的“挣扎”一词体 现了刘连满的艰难与毅力,这种顽强的毅 力来源于对战友的关心,惟独不顾的是自 己的生命。
上午11时30分,新西兰登 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尼 泊尔夏尔巴人丹增·诺尔 盖,克服千难万险,从珠 穆朗玛南坡携手登上顶峰, 完成了人类登上地球之巅 的梦想。
丹增·诺尔盖 埃德蒙·希拉里
云雾缭绕的珠穆朗玛峰
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
偶露峥嵘的珠穆朗玛峰
5 月
12 日 早 晨 的 珠 峰
勇 过 冰 裂 缝
休息,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状态。这时,他冒着 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 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与此此 时,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 借着星光和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地匍匐前进。 到8 830米时,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他们果 断地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 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这样的攀登, 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了, 行动更加迟缓了,有时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 用半个多小时。但必胜的信念支持着他们。凌晨 ,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 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美国登山者米勒认为:“登山是 人类与大自然最为贴近的一项运动, 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不屈 不挠的勇气和毅力。”
☆“登山是勇敢者的运动,也是 永无止境的运动。没有任何人敢说 他可以登完世界上所有的山。登山 是为了挑战人类的极限,挑战人类 的恐惧心理。”奥地利登山者威利 如是说。
亚洲首位、世界第八位登上14座8000 米以上高峰的韩国人严弘吉说:“大山是我的 老师。在登山中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如 何识别天气,在山上如何穿、如何吃、如何安 排自己的行动。上山后,由山来教我做什么, 我永远是大山的学生。”

登上地球之巅PPT52 人教版 (共40张PPT)

登上地球之巅PPT52 人教版 (共40张PPT)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第1段: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 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 散。 •第17段: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 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第18段: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 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长眠于珠穆朗玛的冰雪世界里。
登顶 路线图




预习检查
liáo rào
• 缭绕
zhì
biān
砭骨
lǚ jiàn
履践
cuī wēi
崔巍
zhì
pú fú
xù ruì
• 滞留
mái
窒息
xiá
匍匐
sǒng
养精蓄锐
• 阴霾
余暇
耸立
解析下列词语
• 砭骨:
•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强烈。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
1953年希拉里和丹 增首次成功登上珠峰。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 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 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就是 登山队的大本营。参加这次登 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 作人员,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 登上珠峰,为国争光。
眺 望 远 方 的 珠 穆 朗 玛 峰 北 侧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 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 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 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 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 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 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 舞,弥漫天际。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 究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瞩目。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课件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课件


郭超人 (1934~2000), 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高级记者,曾任新华 社社长。



liá o rà o 缭绕 lǚjiàn 履践 窒息 zhì xī 养精蓄锐 yǎng 阴霾 yīn mái sǒng lì 耸立
砭骨 biān gǔ 崔巍 cuī wēi 匍匐 púfú
jīng xù ruì
8468M
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 峰时遇到哪些困难?
(1)山路险峻
(2)天气严寒 (3)缺乏氧气 (4)身体虚弱 (5)黑夜登山
(6)高山反应
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 这些困难的?
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坚韧 的毅力、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 的精神。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 句子,请找出来,读一读,并体会 它的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余暇 yúxiá 滞留 zhìliú
解析下列词语:
砭骨: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强烈。 养精蓄锐: 养息精神,蓄积力量。 齐心协力: 形容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
毫不犹豫、拖沓。
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并筛选出以下信息:
1、登山的主要队员? 2、哪位队员做“人梯”,让其他队员踩在 他的肩膀上,让他们攀登上去? 3、最后登上峰顶的是哪些队员? 4、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请把那些句子 或段落用直线划出来。
23.登上地球之巅
珠 穆 朗 玛 峰
珠峰中绒布 冰川的景色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 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它高达 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 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 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由 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
伤、止血、包扎等 。
应对高海拔病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了解高海拔病症状
认识并了解高原反应、高原脑 水肿、高原肺水肿等疾病的症
状。
药物预防
携带相关药物,如红景天、丹 参等,以缓解高原反应症状。
保持良好体能
通过适当的锻炼和保持良好的 体能状态,降低患高海拔病的
风险。
水资源
珠峰地区是亚洲多条重要河流的源头,水资源丰富,但随着全球气 候变化,冰川退缩和雪线上升对水资源产生影响。
登山活动对珠峰环境影响分析
垃圾污染
登山者遗留的垃圾对珠峰 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包括 塑料瓶、罐头盒等不易降 解的废弃物。
生态破坏
大量登山者践踏和破坏植 被,对珠峰地区脆弱的生 态系统造成损害。
影响
珠穆朗玛峰的气候对登山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登山者需要面对严寒、暴风雪 、高原反应等挑战。同时,气候变化也导致了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退缩、雪线上 升等环境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登山运动发展历程
早期登山活动起源与探索
古代登山活动
阿尔卑斯山的早期攀登
早期人类为了生存和迁徙,经常需要 翻山越岭。这些活动为后来的登山运 动奠定了基础。
自我挑战
攀登高峰是对个人能力的极大挑战,攀登者需要不断挑战自我、 突破自我,实现个人能力的飞跃。
意志锻炼
攀登过程中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攀登者的意志品质得到了 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心灵成长
攀登高峰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心灵的洗礼。攀登者在攀 登过程中实现了心灵的成长和升华。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
汇报人: 2024-01-03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
阶。 • (3)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 (5)无氧攀登。 • (6)登顶成功
2、登山过程中,他们遇到哪些困难?
体力不济
严寒
岩壁垂直光滑的“第二台阶”
环境恶劣
黑夜 缺氧
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靠什么力量取得 的?
靠坚强的意志、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 1960年5月25日中国
登山队首次从北坡
登顶成功。英勇的中 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 怕苦、二不怕死的革 命精神,从珠穆朗玛 峰北坡成功登顶,书 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 新纪录。
屈银华
王富洲
贡布
整体感知
• 1、快速浏览全文,抓住主要信息(时间和人物)
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封顶的经过。
• (1)5月24日9时30分,登山队员出发。 •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
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字词认读
liáorào biān lǚ jiàn cuī wēi xù ruì
窒息 匍匐 养精蓄锐
mái
xiá sǒng xiāng
阴霾 余暇 耸立 镶 嵌qiàn
o-mo glang-ma ri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 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的 最高峰,它高达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 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 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 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 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勾画出课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思考 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描写美丽的珠 穆朗玛峰的景色如: “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 白云在山岭间缭绕散。”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 隐约的轮廓。”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 空中闪耀。”等等。

登上地球之巅PPT13 人教版 (共52张PPT)

登上地球之巅PPT13 人教版 (共52张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中国是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国家吗?
[6]刘连满又怎样了呢?
新西兰 埃德 蒙 希拉里和夏尔巴人登京 格 诺尔盖在1953年首先登上该峰
[7]P177《埃》书中的话有何作用?
[8]为什么要带一面红旗和毛主席像?
[9]为什么不借助飞机?
[10]不会让下面的人支持上面的?
1953年5月29日,英国登山 队(队长约·汉特)由十人组成, 依·希拉里(新西兰人)和藤 辛·诺尔盖登顶。这是人类首次
(1) 突击顶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2) 刘连满有哪些可贵的行动,体现了 什么精神?
(3)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景色的句子, 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第11段(P176—P177)对主角的描写不够。
[2]为什么在P178倒数第6行写到:“刘连满多么想活
下去啊!”
[3]为什么要在4、5月份登山?
[4]这么危险,为什么要去?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眺望远方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5月12日早晨的珠峰
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7028米的C4营地
冰裂缝
走过冰瀑区
北坳下的雪壁
攀登珠峰第二台阶
北坳下的雪壁
马洛里Biblioteka 发现的马洛里遗骸攀登
屈银华
王富洲
贡布
登上地球之巅
认真阅读,思考:
站在地球第三极。队员埃文斯和 布尔吉朗到达了8720米的高度。
英国人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 8840米。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