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15春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2015春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963fe2bccbff121dd3683d1.png)
教学案第1页第2页教学案第4页第5页9、为歌曲画上换气记号,继续学习有规律、有气息支持的演唱。
10、各声部完整清唱歌曲旋律,注意保持正确的演唱方法。
11、完整合唱歌曲旋律。
12、带入歌词完整演唱: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
三、 律动表现歌曲从以下节奏中选出适合歌曲情绪的节奏,用拍手、捻指、跺脚等形式为歌曲伴奏: 1、2/4 x - | x 0 | x - | x0 ||2、2/4 x - | x - | x - | x - || 四、 课堂小结 五、 结束课堂第6页教学案第7页第9页教 学 案第10页第11页教 学 案第12页第14页教学案第15页第16页教学案第17页二、亚洲弦歌《拉贾斯坦民间音乐》(印度西塔尔演奏) 《狮子舞》(印度尼西亚甘美兰演奏) 《山林》(越南独弦琴演奏)《七朵丁香花》(土耳其民间乐队演奏)1、认知目标: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2、情感目标: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3、能力发展目标: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1、认知目标: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2、情感目标: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3、能力发展目标: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第27页第28页1、认知目标: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2、情感目标: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3、能力发展目标: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第30页第31页第32页1、认知目标: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14bc7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1.png)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案下册前言本文档是针对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材下册的教案整理。
本教案根据教材内容编制,配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使其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
第一课:乐器与声音教学目标1.了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2.了解声音的产生和基本特征;3.能用简单的乐器演奏简单乐曲。
教学内容1.乐器的分类和特点:管乐器、弦乐器、击乐器、键盘乐器等;2.声音的产生和基本特征:振动、音高、音量、音色等;3.乐器演奏基本技巧。
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范法3.互动式教学法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各类乐器(笛子、小提琴、小钢琴、鼓棒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出“乐器与声音”这个话题,让学生们谈一谈所知道的乐器和声音。
2.让学生听一段管乐器演奏的音乐,感受声音的美妙。
第二步:讲授乐器与声音相关知识(20分钟)1.让学生学习乐器分类和特点,介绍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应用场合。
2.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基本特征,引导学生感受振动带来的声音、音高、音量和音色等元素。
第三步:示范演奏(20分钟)1.让学生用手和口模仿乐器,感受振动和声音的产生。
2.让学生试着演奏不同乐器,体验不同的音乐效果。
第四步:互动式教学(30分钟)1.分组让学生自由组合乐器演奏小曲,展示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2.教师根据学生呈现的情况做一定的点评。
第五步:巩固和小结(10分钟)教师根据课堂进行情况进行课堂,并向学生讲授相关乐曲知识点。
作业布置1.搜集一些有关不同乐器介绍的资料;2.试着演奏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演奏过程。
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重点立足于学生乐器和声音知识的展现和互动,充分让学生感受与学习乐器演奏的魅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存在演奏方法不规范,造成声音失真等问题。
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更细致的引导和统一要求,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音乐。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b35fc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9.png)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3.学唱歌曲《游子吟》,注重力度和唱法的变化。
教师可以先示范唱法,然后让学生跟唱,注意力度和情感的表达。
4.分组比赛,比赛哪个小组唱得更加动情、动人。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情感。
5.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唱歌时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唱歌的技巧和方法。
二、演唱歌曲《花非花》1.导入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花开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开的美丽和神秘。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学唱歌曲《花非花》,注重轻柔、连贯的声音。
教师可以先示范唱法,然后让学生跟唱,注意声音的连贯和情感的表达。
4.分组比赛,比赛哪个小组唱得更加优美、动听。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情感。
5.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唱歌时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唱歌的技巧和方法。
第三课时一、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导入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入。
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分析歌曲,了解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遍歌曲,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乐句结束音的运用和特点。
3.学唱歌曲《但愿人长久》,注重乐句结束音的表达。
教师可以先示范唱法,然后让学生跟唱,注意乐句结束音的表达和情感的表达。
4.分组比赛,比赛哪个小组唱得更加动情、动人。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情感。
5.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唱歌时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唱歌的技巧和方法。
二、总结1.回顾本节课研究的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鼓励学生继续研究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1.先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引导学生从旋律、歌词、节奏等方面感知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2.研究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教师可以先唱一遍歌曲,然后分段教学,让学生跟着唱。
在学唱歌词时,可以让学生注意歌词的抑扬顿挫和情感表达。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d3763bb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e.png)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一. 教材分析本教案选自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本册书共有10首歌曲和多个欣赏曲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歌曲内容包括抒情歌曲、儿童歌曲、民间歌曲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多个欣赏曲目,帮助学生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喜欢音乐,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需要老师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欣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3.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识谱、唱谱,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音乐知识的掌握、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2.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歌曲的演奏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
4.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音频、视频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欣赏曲目。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奏。
4.教学PPT:用于展示音乐理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歌曲,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精选全文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ad72d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b.png)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目录第1课古风新韵《关山月》教学设计《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游子吟》教学设计《花非花》教学设计第2课月下踏歌《阿细跳月》教学设计《火把节(片段)》教学设计《转圆圈》教学设计《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教学设计第3课银屏之声《爱是一首歌》教学设计《两颗小星星》教学设计《滑雪歌》教学设计《DO RE MI》教学设计第4课美好祝愿《龙腾虎跃》教学设计《拍手拍手》教学设计《明天会更好》教学设计第5课快乐的阳光《守住这一片阳光》教学设计《光辉的太阳》教学设计《榕树爷爷》教学设计《一把雨伞圆溜溜》教学设计第6课神奇的印象《海德薇格主题》教学设计《瀑布(片段)》教学设计《火车来了》教学设计《飞天曲》教学设计第7课放飞梦想《和平颂(片段)》教学设计《欢乐颂》教学设计《永远是朋友》教学设计《我们是朋友》教学设计2015-2016学年第2学期第十二册音乐科授课计划(音乐)第1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关山月》、《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关山月》、《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精编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e80b9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1.png)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精编版)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第二学期XXX学校教学设计春季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个人说明:本教案内容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1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
教学时间安排: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导入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入。
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可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2.认识古琴认识古琴的外形、演奏办法以及历史影响。
出示乐器图形,让学生观察了解古琴的外形与构成。
教师简单介绍:古琴又名七弦琴,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通过多种指法形成其特有的演奏风格。
古琴是古代文人必修的乐器,历史上XXX、XXX、XXX等名人都是又名的琴家。
聆听古琴的音色,播放古琴《流水》的音乐片段,请学生边聆听古琴的音色,边随音乐模拟古琴的演奏。
3.初听乐曲《关山月》,感受古琴的意境。
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
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5.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已经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2a111a0508763230121274.png)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设计1、感恩的心教学内容唱歌课《感恩的心》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演唱歌曲,让学生从小懂得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他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并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感恩的情怀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的二声部,掌握二声部歌曲演唱的方法以及感受二声部音乐的丰富色彩。
3、通过简单的手语学习,让学生体会肢体动作与演唱相结合的表演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在以前的音乐课中应该学习了不少歌曲,也欣赏了许多的音乐作品,请说一说哪些歌曲或音乐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它们给你带来哪些感受呢?(完整聆听)1、初次聆听教师:乐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在以前所学习的歌曲中是否有类似的作品?(柔和、温暖、感动)2、再次聆听教师:整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深情地诉说,第二部分表现了内心的呼唤。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让学生直接从感受出发,挖掘出对不同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加深学生对曾经学习过的音乐作品的印象和理解,为接下来聆听歌曲做铺垫。
请学生划分歌曲结构,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歌曲不同情感的表达,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歌曲1、第一部分(1)聆听歌曲,第一部分由几个乐句组成?(三个乐句)(2)说一说这些乐句旋律和节奏具有怎样的特点?能否根据听到的旋律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有时平缓,有时呈波浪型,第三乐句将旋律推向高潮。
)(3)跟着钢琴轻声学唱第一部分,唱好第一小节的弱起拍,教师应用一些简单又直观的指挥手势加以引导。
(避免用力歌唱)(4)教师范唱,让学生聆听并对比,找出切分音位置情感的变化,了解切分节奏对情感的强化作用。
(5)学生根据对比所掌握的要领,随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第二部分(1)聆听歌曲,第二部分的情感是怎样的?像第一部分一样,也是用单声部呈现的吗?音高有怎样的特点?(发自内心的呐喊、二声部呈现、音比较高)(2)学生跟随录音一同轻声歌唱高声部,音较高的部分要将气息轻推上去,唱好音准。
新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新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def4d4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d.png)
新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材分析本教材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一、总目标: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音乐鉴赏能力,发展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
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分目标:(一)感受与鉴赏知道常见的中国民乐器,并能听辩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初步辨别旋律进行的高低、快慢、强弱,能感知乐句与乐段的结束,并能做出相应的反映。
能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能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聆听音乐主题并能说出曲名。
喜欢聆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
(二)音乐表现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几歌曲的前奏做出恰当反映,演唱时姿势正确,声音自然,节奏音调准确,在合唱中能注意与他人合作。
知道力度记号、反复记号。
(三)音乐创造能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利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能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音乐剧,并能参与表演。
能创作4小节的节奏短句,及简单的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热心收集各种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主动参与社区、乡村的文艺活动,并能大方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乐于听赏音乐会或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接触与了解戏曲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一)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发展音乐感受力(二)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注重音乐能力培养(三)了解当今比较流行的世界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2、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扩展音乐创造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3、教学中将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各项活动中,减少学生学习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自然地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我们是朋友》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我们是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c8947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3.png)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我们是朋友》教案.doc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歌曲《我们是朋友》的歌词和曲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合唱《我们是朋友》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珍惜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歌曲《我们是朋友》的歌词和曲调。
2. 教学难点:歌曲的合唱演唱和动作配合。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素材:歌曲《我们是朋友》的音频和歌词。
2. 教学工具:音乐播放器、CD、投影仪、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朋友的照片和描述他们之间的友情,引导学生谈论关于朋友的话题。
2. 学习歌曲:播放歌曲《我们是朋友》,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轻轻摇动身体,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 教唱歌曲:教师分别教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学生跟唱,并进行合唱练习。
4. 讨论歌曲: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中关于朋友的情感表达。
5. 动作编排: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意境,设计相应的动作,指导学生进行动作编排和配合。
6. 合唱排练:学生分组进行排练,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动作的
协调。
7. 歌曲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展示他们对友情的理解和表达。
8.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他们反思并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友谊的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教案(3篇)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4d406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e.png)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识读五线谱,学会唱《小星星》这首歌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学会唱《小星星》这首歌曲。
2. 准确识读五线谱。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读能力。
2. 歌曲的节奏感和音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展示五线谱。
2. 五线谱纸和铅笔,供学生练习识读五线谱。
3. 钢琴或电子琴,用于伴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小星星》这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提问: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你们对这首歌有什么印象?二、学习五线谱1. 教师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的名称、线与间的对应关系、音符的时值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识读五线谱,通过唱谱、指谱等方式加深印象。
三、学习歌曲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小星星》这首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2. 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带领大家唱歌曲。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唱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唱出歌曲。
四、拓展活动1. 学生根据五线谱,尝试创作自己的旋律,并演唱出来。
2. 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五线谱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识读五线谱,学会唱《小星星》这首歌曲。
2. 学生在拓展活动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有特色的旋律。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得到了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范文(通用3篇)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671ff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b.png)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范文(通用3篇)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1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介绍各地民歌。
(二)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三)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河南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三、教学重点:欣赏各类型的民歌。
四、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
五、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介绍民歌。
(二)欣赏民歌《看秧歌》、《小放驴》(三)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教学重点:感受民歌风格。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VCD民歌片段欣赏并导入“民歌”。
(二)民歌:自学课本关于民歌的介绍。
(三)民歌欣赏:1、民歌介绍。
(略)2、欣赏:《看秧歌》。
(1)结构:序奏、四个小段、尾声。
(2)启发学生自创图谱表示民歌结构。
(3)欣赏要求:按课本要求进行。
3、欣赏《小放驴》。
(1)欣赏全曲:①结合放映有关介绍河北景色的VCD,视觉和听觉结合,加强感受。
②图谱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介绍地秧歌“跑驴”,帮助了解作品敞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4、欣赏《大起板》:①、简介。
(见课本内容)②、欣赏全曲,感受每段旋律的情绪特点。
③、视听结合,着重感受弦乐器音色的柔美与细致。
5、欣赏《沂蒙山小调》①、介绍小调的特点。
②山东民歌。
③、欣赏,了解这种民歌的节奏特点及乐曲的情绪。
2015学年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2015学年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f68c2c23186bceb19e8bbc4.png)
本学期教学
重点、难点及分析
1、认识国外的优秀作曲家,如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初步了解其音乐的特点,学习舒伯特的歌曲。学习舒伯特小时候在逆境中仍然顽强学习的精神。认识三连音,认识升降记号,并能基本准确地唱出。
2、聆听河北民间音乐,听辨出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比较不同地区的不同音乐地方特点。
3、有感情地唱好风格不同的歌曲。了解舞曲。包括常见的三拍子舞曲:圆舞曲、小步舞曲、玛祖卡舞曲;二、四拍子的波尔卡舞曲、探戈舞曲等。了解这些舞曲的拍子特点。
4、认识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的分类,欣赏打击乐器的典型作品,体会民族打击乐器的魅力所在。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本学期提高
教学质量的措施
1.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自由的氛围,精心组织教学活动,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展示音乐课的独特魅力。
4.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个性,调动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需要,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研小专题
及研究策略
如何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2
第一课青春放歌4课时
第二课亚洲弦歌第3——4周
3-4
第三课DO RE MI第5——6周
第四课黄河之滨第8——9周
5-6
第五课火车印象第11——12周
第六课美妙的音乐第13——14周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84766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3.png)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古风新韵第二课月下踏歌第三课银屏之声第四课美好祝愿第五课快乐的阳光第六课神奇的印象第七课放飞梦想第八课蓉城音画游戏宫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听取两首古诗词歌曲,领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了解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够情感丰富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并能够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之处。
3.学生需要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演唱示范,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力度变化。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唱法,如深情款款、轻柔缠绵等,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古琴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古琴的形状和演奏方法。
同时,播放古琴曲《流水》的音乐片段,让学生体验古琴的独特音色。
在聆听完整首古琴曲《关山月》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模仿古琴的演奏动作,感受古琴曲所表达的意境。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感受古代文人的气质和情感。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学时间安排了三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将聆听古琴曲《关山月》,认识古琴的形状和演奏方法,以及体验古琴曲所表达的意境。
在第二课时中,学生将学唱歌曲《游子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力度变化。
同时,教师也会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唱法,从而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XXX singing。
the classroom XXX。
XXX.For exampl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students can sing with a beautiful and coherent voice。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精编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ef0c4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b.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精编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XXX学校教学设计(2015年春季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15年月日1个人说明:本教案内容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2015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研究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XXX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研究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二声部合唱2、“乐圣”XXX及其在世界乐坛的位置和贡献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2、欣赏歌曲《欢乐颂》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研究,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教学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变更起来教学难点:有豪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扮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起同学们的进修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3、唱旋律24、有豪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研究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3、分组进行操演。
小组之间相互进行操演,帮忙改正错误。
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固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闇练,可是扮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a8c32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1.png)
⼈⾳版⼩学六年级⾳乐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资料推荐------------------------------------------------------ ⼈⾳版⼩学六年级⾳乐下册全册教案六下⾳乐教案第⼀单元第⼀课青春放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1 、《拉起⼿》。
(⼆)、欣赏《⾏星组曲》活动与练习:1、常⽤键盘⾳及记号。
2、节奏与⾳乐要素的练习。
⼀、教学⽬标:(⼀)、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青春的⽓息,激励珍惜青春年华。
(⼆)、聆听《⾏星组曲》中的《⽕星战争之神》、《⾦星和平之神》及《⽊星欢乐使者》,感受、体验乐曲的⾳乐情绪,记住主要的⾳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或配画。
(三)、认识常⽤变化⾳记号,学唱好《拉起⼿》中带有升记号的⾳。
(四)、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其优美、流畅的旋律特点。
⼆、教学重点:三连⾳。
三、教学难点:1 / 22变化⾳记号。
五、教具:录⾳带、四、课时:2。
第⼀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拉起⼿》(⼆)、活动与练习:1、听辩节拍练习。
2、写出学习过的切分⾳节奏。
3、⼒度记号。
4、复习⾳名⼆、教学重点:三连⾳。
三、教学过程:(⼀)、听辩节拍(⼆)、欣赏《⾏星组曲》。
要求:(1)、边欣赏边拍出强拍。
(2)、说⼀说那⼀⾸是三拍⼦、那⼀⾸是⼆拍⼦?(三)、学唱⼀⾸青春的歌曲《拉起⼿》。
1、听范唱,感受⾳乐情绪。
2、听⽼师弹奏,感受并听辩:(1)弱起⼩节。
(2)三连⾳。
---------------------------------------------------------------最新资料推荐------------------------------------------------------3、导⼊新课:(1)、节奏听辩:①、X X | X . X X X | X X X X| X . X‖②、0 X | X . X X X | X X 0 X | X . X X ‖(2)、读、拍、唱、上述节奏。
音乐人音六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阿细跳月》教案1
![音乐人音六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阿细跳月》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0ae736c69eae009581beccb.png)
《阿细跳月》教学目标:1、能够喜欢彝族的歌舞并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
2、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背唱主题旋律,能够听辨乐曲中各种乐器的音色。
3、学习五拍子,掌握“跳月”基本节奏型,学习“跳月”基本舞步。
教学重难点:1、感受《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
2、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及其基本舞步。
导入: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与特点。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仔细聆听音乐,说说下面音乐表现的是哪个民族?并说出每首音乐的风格特点。
1、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委婉、柔美、抒情)2、播放《青春舞曲》:(欢快、活跃、热情)3、对两首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对比。
4、播放《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这是一首彝族歌曲。
是影片《阿诗玛》的插曲。
说到彝族,同学们,有关彝族的知识又知道多少呢?(彝族知识、彝族节目(火把节)、彝族舞蹈(阿细跳月)(“跳月”是彝族阿细人的一种歌舞形式,因在月光下跳舞而得名。
)①、中国最著名的发射地西昌。
②、彝族人的民居叫土掌房,彝族姑娘喜欢戴一种鸡冠式绣花帽。
5、大家和老师一起来练习几条节奏。
接下来请大家跟着老师走进彝族的舞蹈《阿细跳月》。
新课教学:1、出现课题《阿细跳月》2、完整欣赏《阿细跳月》3、听音乐片段,注意思考:①同一主题旋律运用了不同的乐器演奏,那你能听出都有哪些乐器吗?(二胡、竹笛)②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主题部分。
4、聆听全曲,按顺序记录下乐器出现的顺序。
5、乐曲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变化?这么多的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①联想到不同的舞蹈场景、不同的舞姿、不同的年龄的人。
②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表现“跳月”时欢快、热烈的歌舞场面。
6、乐曲中为什么要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同一主题旋律,这些变化音色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除此变化之外,你还注意到哪些变化?(乐曲后部分渐快、渐强,将乐曲推至高潮)。
7、欣赏彝族舞蹈《阿细跳月》。
8、请学生根据《阿细跳月》的基本节奏和骨干音创作一首新的舞曲。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dfa32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0.png)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在本教学中,学生将学会以下内容:•了解和掌握乐器的基本分类和特点•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创作的音乐有何不同•能够听取不同曲调中的旋律与节奏,并掌握其基本规律•掌握合唱歌曲,培养对合唱音乐的欣赏能力•参与音乐创作和演奏,提高音乐表现和合作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课:乐器基本知识教学内容:•乐器的分类和特点•十种常见乐器的介绍和演奏教学目标:•能够简述乐器的分类和特点•能够认识十种常见乐器的名称、演奏方式和特点第二课:音乐的时代和文化教学内容:•音乐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演奏教学目标:•能够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演奏的特点和风格•能够辨别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曲调的不同第三课:曲调旋律与节奏的基本规律教学内容:•曲调旋律与节奏的基本规律•聆听两种不同的曲调,并分析其节奏和旋律教学目标:•能够辨别两种不同曲调的特点,了解其结构和基本规律•能够分析和欣赏不同曲调的节奏和旋律第四课:合唱教学内容:•合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两首合唱歌曲的学唱和表演教学目标:•能够了解合唱的基本属性和分类•能够完成两首合唱歌曲的学唱和表演第五课:音乐创作和表演教学内容:•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基本知识和要素教学目标:•能够简述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技巧•能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和合作能力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讲授、演奏、聆听、参与、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参与和合作,在讲解中融入实际演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教学评价本教学通过对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的评估,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
并掌握学生在学习音乐方面的疑问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
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
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
1、导入
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
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
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
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
4.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游子吟》
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花非花》
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
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从而引
出本课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画旋律,感受旋律的线条美。
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
4.有感情吟诵歌词,体会词曲中音调的紧密结合。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6.根据教学要求,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可以个人或小组唱
等多种形式表演。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月下踏歌
教学目标
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
云南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合,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
并能
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3.能听出《火把节》片段中演奏的乐器音乐,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
器表现旋律特点和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4.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音乐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5.背唱歌曲《转圆圈》。
6.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和银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的分
类。
教学建议
1.学习本课前,可以让学生查找相关少数民族资料,然后在课上交流分享。
2.在聆听《阿细跳月》教学中,可用表格的形式把乐曲中主要变化和音乐要素
列出,指引学生边听边记录。
3.可以把与《火把节》同一主题的民族器乐曲剪辑出来作为拓展曲目,让学生
感受同一主题、不同表现形式的同时,加深对民族乐器音色表现力的感受和理解。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1.从节奏律动导入,运用歌曲《阿细跳月》的引子和主题节奏来设计节奏律动,请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
2.聆听主题,熟悉主题。
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主题记忆。
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
4.再聆听乐曲,用动作表达弹拨乐器演奏的越短和情绪越来越强烈的卫生。
二、聆听管弦乐《火把节》片段
1.从民族风情导入。
课前请学生查找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相关资
料。
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3.重点聆听第一段。
(1)第一遍:要求学生为音乐伴奏。
(2)第二遍:听出此乐段演奏的乐器有弦乐和木管组。
(3)第三遍:要求学生听到重音重现时,做擂鼓动作。
4.聆听第二段,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5.完整聆听乐曲,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转圆圈》
1.导入: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中。
2.播放歌曲,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3.学唱前八小节,表现和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
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
5.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6.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手拉手站成排,随乐句的进行,摆动双手边唱边做律动。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1.复习《转圆圈》,聆听歌曲的范唱,引导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的意境。
2.初听歌曲范唱,说出歌曲演唱的顺序。
3.多遍聆听,用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
4.由于这首歌曲是变换牌子,学生在演唱时不好掌握节拍的变化,因此,学唱时
候可参考《转圆圈》用趣味象声词辅助朗读。
5.启发学生从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上对歌曲进行处理。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