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通货紧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通货紧缩
中国根本不存在什么通货紧缩,
不应依靠政府去打破通货紧缩,而应依靠市场力量打破通货紧缩。
1929至1933年美国的利率水平为1%-2%,而物价指数则为-9%左右,实际利率高达10%-11%
二中国通货紧缩的根源是制度陷阱
()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及大量的储蓄没有转化为有效的投资,因此,货币供应量的长期高速增长并没有导致物价水平的大幅上升,这样,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上就不是有效的。()中国是有效率的投资需求不足和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不足(三农问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失业,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由于就业增长有限,居民可支配收入有限,消费需求的增长相对缓慢,因此,推动GDP增长的总需求就只是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袁志刚,何樟勇,2004),我国是用国外需求(出口)补充国内需求的不足。
内部需求不足说明我国国内经济缺乏市场自行理顺机制,根据萨伊定理,“需求不足并不是由于货币过少,而是因为缺少其他产品的供给”(萨伊,143页),因此,“最有助于促进一种产品的需求的,无过于另一种产品的供给”(萨伊,146页)。正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产品结构雷同),因而使产品需求受到限制,这样,国内经济必然缺乏需求拉动。因此,中国的经济问题并不在于总需求的不足,而在于总供给缺乏弹性,且总供给中的结构不合理。中国的“通货紧缩”并不是货币短缺,而是因为可获得货币的生产不能有效的进行,这实质上是中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我国的总需求不足是相对于总供给而言的,是总供给中的结构不合理,引起某些产品过剩,这不是总需求的问题,而是总供给的问题,因此,仅仅增加总需求并不能解决我国的总需求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