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谣言的冷思考
关于网络谣言的几点思考
20208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这几年,由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谣言不再单纯地依靠口口进行小范围地传播,大多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出去,这样一来,谣言的散布传播范围以及速度和以往相比,均有了大幅提升。
同时,很多网民通过网络渠道实现了随时随地表达自己对某一公众事件看法的舆论监督的权利,这使得网络舆论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因此,如何遏制网络谣言,减少其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找出可行的对策。
一、网络谣言的特征由于在网络平台上所有人都能自由发声,导致网络谣言比传统谣言呈现出更加多元复杂的状态,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谣言传播的速度快。
借助网络这个高科技平台,网络谣言像插上了翅膀,可以飞一般地迅速到达全国所有有网络覆盖的地区,这是以往任何传统的方式都不能相提并论的[1]。
二是带来的影响恶劣。
由于传统谣言受到传播途径的限制,传播范围很小,覆盖面很窄,往往只是在某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进行,影响程度受限,而网络谣言不一样,它传播起来,能以很快的速度瞬间抵达全国各地区,只要网络能覆盖的区域都难逃脱其辐射,所以由此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会有多么恶劣,如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很可能给个人、企业、政府或者社会造成不可预估的、甚至难以挽回的损失[2]。
这主要是因为,网络谣言的内容冲击力强,对网民有较大的吸引力。
同时,相比以往“口说无凭”的谣言,网络谣言的内容更加真假难辨。
大家都知道,网络谣言往往附带着一些真实的图片、音频、视频,通过张冠李戴将其作为“真新闻”的证据,使谣言的真假性变得暧昧难分,让网民难以辨别真假,加之网络上可以采取匿名传播的方式,网民往往在没有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就有意无意地进行了二次传播,所以传播速度很快。
其次,还因为网络谣言涉及面广,上至某些突发性公共事件,下至针对个人的流言蜚语,从政治到生活,从军事到经济,每当一些公众关注度高的事件发生时,网络谣言也几乎都是接踵而至。
谣言中的社会负面情绪与理由给定探究——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收稿日期:2020-12-28基金项目:岭南师范学院2018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媒体事件中谣言的社会情绪及其传播影响研究”(WY1824)。
作者简介:解迎春,男,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讲师,主要从事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
谣言中的社会负面情绪与理由给定探究———以微信朋友圈为例解迎春(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湛江524048)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5年微信朋友圈十大谣言的分析发现,新媒体环境下谣言已成为公众情绪宣泄的一种替代表达,主要体现为恐惧、焦虑等社会情绪借助谣言被宣泄和释放,怨恨、愤怒、不满等社会情绪借助谣言被唤醒和放大。
人们相信谣言时的理由给定是一个社会过程,惯例、故事、准则和专业表述等理由给定类型在谣言的具体内容里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
人们选择相信谣言,不仅在于谣言调动了社会情绪,也在于人们在这些谣言中找到了相信的理由。
谣言中的社会情绪是新媒体治理的一种可能资源,及时疏导社会负面情绪有助于新媒体谣言的治理。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谣言;社会负面情绪;理由给定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6-0023-04 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活动将社会情绪纳入传播框架的数量和规模正在急剧扩张,社会情绪及其疏导因此成为新媒体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
社会情绪的宣泄往往与多种话语形式相伴而生,谣言便是其中一种较为常用的话语形式。
新媒体赋予了公众更多信息表达的权力,其后果之一便是谣言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之势。
一旦与人们共同的社会情绪,尤其是社会负面情绪形成共振,谣言便会成为公众宣泄情绪的替代表达,形成更加快速的传播速度和更为深远的传播影响。
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作为新媒体的具体使用环境,分析了近5年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的朋友圈十大谣言所折射出当前存在的主要社会负面情绪,探究人们选择相信这些谣言时的理由给定类型,以期更好地理解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产生、传播与接受的内在逻辑,以此更有针对性地疏导社会负面情绪。
对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的分析
□孙旭雯
【摘 要 】进 入 移 动 互 联 网 时 代 后 ,微 信 和 微 博 逐 渐 成 为 智 能 手 机 最 常 用 的 两 大 社 交 应 用 软 件 , 它 们 向 用 户 提 供 快 捷 沟 通 渠 道 和 海 量 信 息 的 同 时 ,也 夹 带 着 很 多 网 络 谣 言 ,这 一 现 象 在 微 信 朋 友 圈 中 尤 为突出。网 络 谣 言 不 仅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用 户 正 常 的 生 活 ,甚 至 还 影 响 了 社 会 的 稳 定 。本文就 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传播进行简单分析。
, 对网络谣言进行辟谣, 取
, 网络谣言在朋友圈中传主
的
。 中这种行为的 就 利 大 V 在 心
网 , 一个微信 在 朋 友 圈 中
网络谣
中的权威性以及微自身具的大众传
40
2017.12
3.受众的心理倾向。在自媒体时代,人人均有言论自 微信朋友圈的继续传播。
由 ,因 此 越 来 越 多 的 人 渴 望 通 过 微 信 朋 友 圈 去 对 高 网 络 素 养 。微信
为网络
意识形态,以此来抗衡传统话语权遭受控制的信息不对 谣 言 传 的 主 体 , 角 度 言 ,微信
化网
称 ,窥探社会中的不透明和阴暗面。这种极端的大众文 络 传统正 的
。对于微信 ,自身首
化 倾 向 ,容易滋生一些民粹主义行为,以至于网络谣言 先 会理性
自己的 和 。不
群
出 现 在 朋 友 圈 ,便 有 大 的 众 自
,
体 , 均拥有着自己 的 利 益 诉 求 ,对于微信 群体
网络谣言的
。站在受众的心理因素角度 言同样如此。对 此 ,微信
传播谣言的反思书
传播谣言的反思书传播谣言的反思书1. 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谣言的传播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
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赋予了每个人发布和分享信息的能力,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其中之一就是谣言的传播。
传播谣言不仅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还容易导致公众产生恐慌、误导和不必要的争议。
本文将深入探讨传播谣言的原因,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反思。
2. 传播谣言的原因2.1 缺乏准确信息的需求在人们渴望了解真相和最新信息的谣言填补了信息真空带来的不确定感。
一些人追求特别、独特和吸引人的信息,而非事实真相。
这导致了传播谣言的助长。
2.2 获取社会认可和关注当人们发布和传播谣言时,往往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和认可。
社交媒体的点赞、分享和评论功能给了人们机会获取他人的关注和赞同,这成为了许多人传播谣言的动力。
2.3 心理需求的满足人们传播谣言也可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例如满足好奇心、探索未知和获得权力感。
谣言传播时所带来的刺激和成就感,会导致人们更愿意继续传播。
3. 传播谣言的影响3.1 社会恐慌和混乱对于一些重大事件和突发状况,谣言的传播可能导致公众恐慌、紧张和混乱。
缺乏准确的信息会加剧人们的不安感,可能导致不合理的行为和决策。
3.2 群体信任的破坏传播谣言不仅会损害个体的声誉和信誉,还会破坏整个社会的信任。
当人们意识到某个信息是谣言后,他们往往会对其他信息持怀疑态度,甚至对媒体和机构的声誉产生质疑。
3.3 信息真实性的质疑谣言的传播会导致公众对信息真实性产生质疑。
人们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假,容易被不实信息误导,造成错失重要信息的风险。
4. 反思传播谣言4.1 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公众需意识到媒体报道和网络信息的价值和局限性。
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有助于辨别虚假信息并对其加以质疑,减少谣言的传播。
4.2 加强监管和打击谣言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措施,加大对谣言的打击力度。
通过加强立法、加强合规监管和打击谣言的行为,可以减少谣言传播的频率和影响。
用微信传违法案例心得体会
用微信传违法案例心得体会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成为了现代人交流、分享信息的重要工具。
然而,随着微信的普及,也出现了一些违法案例,例如诈骗、传播淫秽信息以及散布谣言等。
通过了解这些违法案例,我深刻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秩序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正确使用微信进行了深入思考。
首先,诈骗是微信上最常见的违法行为之一。
骗子通过制造假身份、虚假信息等手段,诱骗他人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或转账汇款,从而获得非法利益。
这种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心理损失。
在我看来,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需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虚假承诺,同时应该通过多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避免被骗。
其次,微信还存在传播淫秽信息的问题。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的隐私聊天功能,向他人发送淫秽、色情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破坏社会的道德风尚和公序良俗。
这不仅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严重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认为,作为微信用户,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传播、不接收任何淫秽信息,并在发现相关情况时及时举报,维护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再次,微信也被滥用为散播谣言的媒介。
谣言有时是因为个别人的无知或恶意捏造,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后往往误导大众,导致舆论的偏颇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对此,我认为我们每个微信用户都有责任用正确的信息引导和呼吁,不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辨别能力,以避免被谣言所欺骗。
在面对这些违法案例时,我意识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不能推卸。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为了一时的便利而违法。
其次,要保持警惕,不因好奇心或其他动机而轻信陌生人的诱导,避免落入骗子的陷阱。
此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举报违法行为、传播正确信息等方式,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通过对微信违法案例的学习和思考,我认识到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正确使用、规范管理社交软件的重要性。
只有坚守法律底线,正确引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使微信这一社交工具更好地造福于人们,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后真相”时代微信谣言传播特征探究
“后真相”时代微信谣言传播特征探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新闻、信息的主要传播平台之一。
然而,如今社交媒体上谣言、假消息泛滥,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究微信谣言的传播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应对。
一、微信谣言的特征1、速度快:微信可以快速地传递信息,而谣言的传播速度快,甚至已经超过了事实的传播速度。
部分用户缺乏判断力和辨别能力,导致谣言传播速度更快。
2、主观性强:微信用户往往只看到自己的朋友圈或群组,容易受到主观影响,产生偏见。
这样,向更多用户传播谣言便更容易。
3、信息量大:谣言总是会附带大量信息,使其看起来逼真可信。
再加上微信用户往往没有时间花更多时间去核实,这就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4、情感性强: 微信是一种情感性传播方式,谣言几乎总是与情感相关,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影响,更容易被广泛传播。
二、应对微信谣言的对策1、加强传媒监管:政府和传媒机构应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明确的惩罚措施,严厉打击谣言传播者和恶意制造者,使谣言传播者感到恐惧,遏制谣言的传播。
2、扩大信息传播的透明度:传媒机构应该加强公信力,确保传播真实、准确的信息,加强信息的来源分析与核实。
此外,公众也需要理性地接受信息,增强自己的信息筛选能力。
3、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对媒体素养进行培训和宣传,让公众更加了解媒体消息的真实性,并尽力将假消息迅速传递给其他人,防止假信息的传播。
4、加强科学宣传与教育:科学宣传和教育的开展,帮助公众认知和正确的看待一些问题,让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结论:微信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方便了人们的社交和沟通,但也带来了一些谣言的问题。
为了避免谣言的传播,我们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控制和防止,包括从加强监管和规范、提高公众素养、加强科学宣传等方面入手。
这样才能更好地止于谣言的传播。
关于谣言的一点思考
关于谣言的一点思考谣言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在几秒钟之内通过社交媒体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成为了一种相当广泛的存在。
它也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以及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是谣言的真正实力所在。
谣言是一种不实的低信息,它不仅会给一个人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影响社会,尤其是被谣言所传播的社会问题,从而产生恶劣的影响。
尽管谣言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谣言的蔓延速度变得更快、更广泛,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关于谣言的真实性,有不少讨论,大家都担心谣言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对此争论激烈。
尽管这种尖锐的矛盾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是从一般而言,人们似乎都同意一点,那就是谣言确实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有着可怕的影响力。
谣言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这也是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它。
一般来说,“停止谣言”是所有人主动去实施的,而不是政府来禁止的。
首先,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播正确的信息,而不是谣言,当我们发现谣言时,应该尽快纠正它。
此外,社会各界的资深者应该多发表一些文章,来引导思想,引导大家正确的去看待一些事情,而不是受到谣言的污染。
其次,发布谣言的渠道也应该加以抑制。
在社交媒体上,应该加强对不规范内容的管理,以及对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严惩。
并且,在传播有关谣言的信息时,应遵守一定的标准,谨慎传播,确保传播的只是正确的信息。
最后,除了一般民众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政府也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加大对谣言的管控力度。
通过政府的努力,不仅可以出台一些法律和政策,来抑制谣言的传播,而且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官方信息,用来反击谣言,以期消除影响,保护公众的利益。
总之,就谣言这个主题来说,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要予以重视,谨慎处理,要对谣言的影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判断力以及实际行动。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社会不会因谣言而受到严重的影响。
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冷思考
救 办法 , 到刑 法典 或新 的镇 压性 法令 。但是 , 想 即使这种
不会 导 致禁 止 对 社 会 有利 的行 为 .不会 使 国 民 的 自由 受 到不 合 理 的 限制 ;四是 对 这 种 行 为 能够 在 刑 法 上 进
药 。对 此 , 菲利早 就 指 出 , 罚 的效力很 有 限这一 结论是 刑
后盾 法 、 障法 的地 位 , 保 必须 具 有谦 抑 性 。 只有 当制 造 、
散布 网络谣 言 的行 为达 到 下 列 条 件 时才 能 作 为 犯 罪论
处 : 是 这种 行 为 不 管从 哪 个 角 度 而 言 。 法 益 的侵 犯 一 对
性都 非 常严 重 . 且 绝大 多 数 人 不 能容 忍 . 主 张 以 刑 而 并 法进 行 规 制 :二 是 适用 其 他 制 裁 方 法不 足 以抑 制 这 种
行为 . 足以保护法益 : 是运用刑法处罚这种行 为 , 不 三
事 实强 加 给我 们 的 ,在 犯 罪现 象 产生 和增 长 的时候 , 立
即法 益保 护 机 能 与人 权保 障机 能 。 谓 法 益保 护 机 能 , 所
是 指 刑 法具 有 保 护 法益 不 受 犯 罪 行 为侵 害 与 威 胁 的机
能。 所谓 人 权保 障机 能 , 指 刑法 具 有 保 障公 民个 人人 是
权不 受 国家 刑 罚 权 不 当侵 害 的机 能 。刑 法 的法 益保 护 机能 主 要依 靠 刑 罚 的 宣示 与 适 用 来 实现 ,而 人 权保 障 机能 则 主要 依 赖 限制 刑 罚 的适 用 而 实现 。 易言 之 , 刑罚 的适 用 与保 护 法益 成 正 比 , 与人 权保 障成 反 比 。 如何 既 最大 限 度地 保 护 法 益 .又 最 大 限 度地 保 障人 权 就成 为 刑法 理 论研 究 中的一 道 难 题 。 对此 , 者 同 意张 明楷 教 笔 授 的观 点 。 法在 一 个 国家 的法律 体 系 中 处 于补 充 法 、 刑
关于谣言的朋友圈说说
关于谣言的朋友圈说说1. 友谊像一颗种子,谣言是一把剪刀,在朋友圈中谨防谣言的侵蚀。
2. 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谣言无时无刻不在蔓延,朋友圈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3. 谣言是无形的毒药,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善良的守护者,拒绝传播谣言。
4. 面对谣言,我们要冷静思考,客观判断,不轻易将自己变成“谣言的代言人”。
5. 真相需要用心去寻找,别让朋友圈成为谣言的放大器。
6. 谣言无情,友谊有心,朋友圈就像一面镜子,反映我们的品质。
7. 朋友圈如画,千万别让谣言涂抹我们的美丽。
8. 真正的朋友会用友善的言辞,给谣言一个无处藏身的角落。
9. 谣言四起,真实沉默。
守望朋友圈,创造更美好的社交环境。
10. 传播谣言,是对友谊的最大背叛。
我们要做友谊的守护者,拒绝传播谣言。
11. 意识到谣言的危害,才能真正阻止它们的传播。
朋友圈需要我们的努力。
12. 谣言横行的时代,我们需要选择正确的信息来源,做一个理智的朋友。
13. 将谣言铲除,友谊才能持久。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友谊进行到底。
14. 谣言是一个无底洞,一旦陷入其中,很难拯救。
让我们保持清醒,远离谣言的伤害。
15. 一个真实的朋友圈,需要真实的关心,而不是无端的猜疑与传闻。
16. 谣言是夜幕下的魔鬼,朋友圈需要我们点亮真相的灯火。
17. 朋友圈是传递真实信息的平台,我们应该用善意与真诚铺设友谊的桥梁。
18. 无论是好的谣言还是坏的谣言,都应该经过核实再传播。
不传谣,不信谣。
19. 谣言在暗中滋长,我们需要消除谣言繁荣的土壤,让朋友圈更加纯净。
20. 朋友圈是交流友谊的空间,不应该成为流言蜚语的温床。
21. 谣言像毒蛇,在朋友圈中潜伏,让我们抖出真相,杜绝谣言传播的土壤。
22. 谣言是舆论的隐患,守护友情的责任需要我们一起来承担。
23. 不管是喜欢听的还是不喜欢听的,都需要经过自己的判断,别让谣言左右你的思考。
24. 朋友圈是我们展示真实自我的舞台,让我们一起远离虚假和谣言的干扰。
网络时代的谣言体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网络时代的谣言体以微信朋友圈为例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类新媒体的出现,以及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与日俱增,网络已经成为了社会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
然而,与此同时,网络时代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谣言的滋生与传播。
谣言在网络时代的传播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种隐患,甚至会对个人和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为例,探讨网络时代的谣言体的特点与防范。
一、微信朋友圈的特点微信朋友圈,是微信中一个私人化的信息分享空间,用户可在其中发表自己的照片、文字、语音、视频等内容,同时也可以浏览他人的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传播速度快:微信朋友圈的传播速度很快,只要一篇文章或者一张图片被转载,就能在短时间内传递给大量的人群。
2. 传播范围广:微信朋友圈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信息,而且朋友圈的传播范围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社交网络,亲友、同事、同学等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对象。
3. 信息真实度难以把握:微信朋友圈上的信息难以判断其真实度,因为发布者的身份、发布时间、信息来源等难以确定,很多的信息都是未经证实的。
4. 群众传播特点明显: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是以群众传播为主要特点的。
因为微信朋友圈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扩散规律,一篇文章或者一个图片只要被几个人传播,就会迅速引爆朋友圈。
二、谣言体的特点谣言既然已经广泛存在于社会中,那么在网络时代,谣言又有何不同之处呢?网络时代的谣言体相比传统谣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传播速度更快: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只要一篇谣言被放到微信朋友圈中,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给大量的人群。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恶意传播者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传播,使得谣言更加迅速地扩散。
2. 更难以辨别真伪:网络时代的谣言难以辨别真伪,制造谣言的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伪造信息来源、采用虚假证据、制造假证等方式,欺骗民众的认知。
关于信息时代社会谣言现象的思考
关于信息时代社会谣言现象的思考关于信息时代社会谣言现象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不同的信息也多种多样。
然而,随着信息的流通,传播了大量的谣言,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谣言的形成1.1 媒介传播当今社会,各种媒介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都在不断的传播信息,同时也传播出大量的谣言。
尤其是网络,其它媒介传播的速度都远不如网络,很多谣言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
1.2 人为因素除了媒介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谣言形成的重要原因。
有些人为了利益,故意制造或者传播谣言,以此来改变事实的真相,影响公众的判断。
二、谣言的影响2.1 扰乱正常秩序由于大量的谣言流传,很多人陷入了迷惑之中,不能客观地判断真假,甚至不断改变对事物的看法,这样就导致了社会正常运行出现了一定的扰乱。
2.2 损害公共利益大量的谣言流传,有可能影响到公共利益,甚至可能对一些重大事件有极大的误导作用。
这样就可能导致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三、防止谣言发生3.1 加强宣传教育要想有效地防止谣言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大家正确看待信息,使人们有能力去判断信息的真伪。
3.2 加强监督管理各个媒介也应该加强监督,不允许有任何故意制造或者传播谣言的行为出现,以此来有效地防止谣言发生。
四、总结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信息都能够得到快速而广泛的传播,但是也使得一些错误或者不实信息也得到快速而广泛的传播,从而对于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监督管理,以此来防止谣言出现,并且使人们能够正确地看待信息。
防范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传播心得体会
防范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传播心得体会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现象屡见不鲜。
虚假信息往往混淆视听、误导大众,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范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我们应加强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
对于在网络上看到的信息,我们不能轻易地相信,而是应该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判断。
首先,我们可以思考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于权威的机构或可信的媒体。
其次,我们可以比对多个信息源,了解不同渠道对于同一个事件或话题的报道情况。
最后,我们可以查证相关事实依据,确认信息内容的真实性。
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我们可以规避许多被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所影响的风险。
其次,我们应该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加强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监督与甄别。
社交媒体平台扮演着信息传播的重要角色,而它们也应该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社交媒体平台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加强对于用户发布内容的审核。
同时,平台也可以提供用户举报机制,让广大网民可以及时举报虚假信息和谣言,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消除不实信息的传播。
社交媒体平台与用户携手合作,共同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此外,教育也是防范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了解信息的真伪,培养他们负责任的网络行为。
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对于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警惕性,教导他们遇到网络谣言时去寻求可靠的信息渠道并与他们共同探讨。
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也是防范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传播的一项重要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规范网络行为,明确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的定义和处置标准。
同时,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惩罚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不法分子,为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提供法律保障。
综上所述,防范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传播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对微信传播热的十个冷思考
头 。微信增强 了人们 了解社会 信息 ,参 而微信使 用情 况调查表 明 ,人们一般会 取 时 间 ,微 信 也 占用 了一 部 分 现实 生 与社会 问题讨论 的能力 ,改 变 了人们 的 在工作 、上课 、吃饭 、乘车 、等车 、午 活的时间。人们投入 到网络生活的时 间
休 、睡觉 前这些时 间使 用微信 。这些碎 多了 ,投入到现实生 活的时间就少 了。 微信 控 ,低头族 的问题相 当严重 。很多 在 满足于微信 给人们生 活带 来改变 的同 片化 的时间集合起来几 乎构成 了人们一 时 ,也应该 清楚地意识 到微 信 的快速 发 整天 的生 活时 间。人们 在工作 、休息 时 人的生活离不开微信 ,看 新闻 、阅读文 展 给传统媒体 带来 的挑 战 ,反思微信 给 间玩微信 会间接影 响工作效率 。学生上 章 、聊天 、购物 、抢 红包 等微信活动成
社 交方式 ,改 变了人们 的生活 。然而 ,
生 活带来的麻烦 。
一
课看微信 ,晚 睡玩 微信都会影 响正 常的 为其业余生活 的全部 ,在微信 中忙得不 生活 ,影响学 习。面对微信强大 的吸引 亦乐乎 。下班 回到家 ,人们应该更 多地
、
凌乱的信息世界
微信 通过 手 机 媒 体 向人 们 发 出信 力 ,很 多人一 天不 断地看手机 ,不 能在 和家人分享快乐 ,而不是坐在彼此 的身 息 。每 天都 有数 以万计 的文字 、图片 、 常规 的时 间内进行 应该有 的学 习、工作 旁 ,只看手机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 在这 视频流 向眼前 ,使人们 难 以选择 接收 。
数据 时代 ,删除 比记忆更加重要 。太多 时的情境影 响 ,往往 出现一些 思想偏激 的数字 化记忆可能会 压垮人类 的思维能 的言论或者未 经证实 的消 息。这些言论
浅析微信谣言受众呈老龄化现象的成因
浅析微信谣言受众呈老龄化现象的成因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大家提供了便捷快速的交流和信息获取渠道。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谣言在微信平台上也开始出现并传播。
最近的研究表明,微信谣言的受众呈现出老龄化的现象,即老年人成为了谣言的主要受众群体。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年人成为了微信谣言的主要受众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一,老年人的信息素养相对较低。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年轻人在信息获取和理解上有着比较显著的优势。
他们更加熟悉网络世界,能够更快速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辨别。
而老年人则可能由于对网络世界的陌生,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
这就使得老年人更容易被谣言所误导,给谣言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温床。
第二,老年人的社交圈相对封闭。
相比年轻人更加活跃的社交圈,老年人的社交圈相对封闭,信息的来源主要依赖于亲友之间的传递。
而当出现谣言时,老年人往往会通过社交圈的方式将谣言传播出去。
这也就导致了微信谣言在老年人中的迅速传播。
老年人在心理上更加容易恐慌。
年轻人由于具有更强的逻辑思维和情绪控制能力,对于外部信息的接受和处理会更为理性。
而老年人则往往在面对外部信息时更容易感到焦虑和害怕,从而更加容易相信和传播谣言。
这也是谣言在老年人中传播迅速的一个原因。
第四,老年人对于科技的依赖性增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对于科技的依赖性不断增加。
微信已经成为了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年人在微信上获取信息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老年人对于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差,这就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
微信谣言受众呈老龄化现象的成因主要包括老年人的信息素养相对较低、社交圈相对封闭、心理上更加容易恐慌以及对科技的依赖性增加等方面。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老年人的信息素养教育,拓展老年人的社交圈,提高老年人在心理上的应对能力,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科技培训,提高老年人对于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
正视听最精辟的十句话
正视听最精辟的十句话嘿,今天咱们来聊聊正视听最精辟的十句话呢!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呀,每一句话那可都是超有力量的哇!第一句:“事实胜于雄辩呀!”哎呀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谣言满天飞呢。
但是呢,不管别人怎么瞎编乱造,真正的事实就像一座坚固的大山一样,稳稳地立在那里呀!只要我们抓住事实,就能轻松地戳破那些虚假的泡沫啦。
第二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呢!”哇,这就告诉我们呀,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就不要害怕那些无端的指责和污蔑呀。
不要被那些恶意的言论所左右,坚持做自己就好啦!那些抹黑你的东西呀,终究会在真相面前无所遁形的哦!第三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嘿,很多时候呀,我们听到的消息可能是经过别人添油加醋的呢。
所以呀,不要轻易相信那些道听途说的事情。
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了,才能确定事情的真相呀!这就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呢。
第四句:“谣言止于智者呀!”哎呀,智者是什么呢?就是那些不会轻易被谣言蛊惑的人呀。
当一个谣言开始传播的时候,我们如果都能冷静思考,用理性去分析,而不是盲目跟风传播,那谣言就传不起来啦。
所以呀,我们都要做那个智者哦!第五句:“真金不怕火炼呢!”哇,真正好的东西,真正正确的事情,是经得住考验的呀。
就像真金一样,无论怎么用火去烧,它的本质都不会改变呀。
所以呀,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是正确的,那就勇敢地接受各种挑战和质疑吧。
第六句:“公生明,廉生威呀!”这可是很有深意的一句话呢。
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呀,如果能够做到公正,那就能够明辨是非啦;如果能够廉洁自律,那就会有威望呢。
这对于那些在公共事务中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准则呀。
第七句:“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啊!”嘿,这就是在强调道理的重要性啦。
只要我们占着理,就不用担心会被欺负呢。
而那些没有道理的人呀,就算再怎么耍赖,也不会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的呀。
第八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呢!”哎呀呀,我们在了解事情的时候呀,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呢。
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传播问题分析
新媒体xinmEiti- 123 -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传播问题分析周俊丽[摘 要] 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传播会对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日常生活与网络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从阐述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造成的问题入手,探讨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的常见模式后,对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问题的应对进行分析。
[关键词] 网络谣言;微信朋友圈;传播[作 者] 周俊丽,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控制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传播是近年来网络环境净化与互联网治理的主要方向与重点所在。
因此研究者只有对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传播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造成的问题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造成的问题有很多,以下从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污染网络风气、侵害公民企业正当权益、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出发,对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造成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微信朋友圈中的网络谣言具有很多不同表现形式,除开各种千变万化真假难辨的商业代购和广告宣传,在微信朋友圈中也不时发生传谣事件,这种事件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使用者的心情。
具体来说,微信朋友圈中的网络谣言不仅仅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损害到当今社会的和谐稳定。
例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各种目的,利用微信朋友圈制造大量的谣言以及低俗无趣、蛊惑人心的言论、图片、视频并将其传播,从而使得微信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阵地与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污染网络风气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污染网络的整体风气与氛围。
许多传播在微信朋友圈的网络谣言乍一看似乎很吸引眼球,但是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并不会是这样。
首先,这种虚假谣言的传播影响到了网络上正能量的传播,使得微信从一个交流平台变成了一个被谣言充斥的大染缸。
关于谣言的一点思考
关于谣言的一点思考
;
随着网络空间的不断发展,谣言也随之滋生出现,它们蔓延而开,让公众的正常思维发生了紊乱,谣言的危害可见一斑。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具备正确的谣言处理思维,明智地拒绝一切搞混是非、混淆视听。
面对谣言,一定要保持理性,要做到“物以类聚,言以物对”,严肃对待网络内容,采取积极的态度来追求真实的事实。
网络只不过是一个平台,可以供每个人做任何事情,但是有任何虚假信息或谣言的介入,更加要慎重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此外,多头观察、科学参考是也是抵御谣言的关键所在,建立起客观和正确的评价体系,根据多种信息综合分析,有效抵制来自谣言的侵害。
另外,随着社会信息技术发展,针对谣言的监测分析系统越来越完善,对于谣言实行尽早查处的有效防范,以维护社会的表象秩序和安宁。
我们都应识别识别,拒绝谣言,一起来构建起更加宁静的社会环境,捍卫网络健康文化,在一起维护公众正常思维环境与网络安宁。
冷静专注朋友圈文案
冷静专注朋友圈文案1. 冷静专注,不被外界干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2. 朋友圈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但也要保持冷静,不要为了炫耀而失去自我。
3. 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不要被他人的成功或失败所左右。
4. 冷静思考,理性表达,不要轻易被情绪所左右。
5. 朋友圈是分享生活的地方,但也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度暴露自己的隐私。
6. 专注于传递正能量,不要散播负能量或恶意言论。
7. 冷静面对网络暴力,不要轻易被他人的攻击所影响。
8. 专注于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
9. 冷静思考每一条发言,不要随意发表言论。
10. 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盲目追随潮流。
11. 冷静对待他人的评论,不要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
12. 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不要只追求外在的虚荣。
13. 冷静面对网络信息的泛滥,不要盲目相信一切。
14. 专注于与朋友圈的互动,不要只是单方面的发言。
15. 冷静思考每一次点赞或评论,不要随意点赞或发表评论。
16. 专注于分享有价值的内容,不要只是发一些无意义的照片或文字。
17. 冷静面对网络上的谣言,不要轻易相信或传播。
18. 专注于与朋友圈的互动,不要只是关注自己的曝光率。
19. 冷静思考每一次转发,不要盲目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
20. 专注于与朋友圈的互动,不要只是关注自己的点赞数。
21. 冷静面对网络上的负面情绪,不要被他人的怨恨所感染。
22. 专注于与朋友圈的互动,不要只是关注自己的粉丝数量。
23. 冷静思考每一次发言,不要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24. 专注于与朋友圈的互动,不要只是关注自己的曝光度。
25. 冷静面对网络上的攻击,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言语所伤害。
对微信传播热的十个冷思考
对微信传播热的十个冷思考•新闻学对微信传播热的十个冷思考赵婷婷【摘要】微信给人们带来了信臥知识,满足了人们购物.社交的需求。
同时,它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本研究对微信传播热进行了冷思考。
硏究认为,微信传播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凌乱的信患世界,错乱的时空意识■无所顾忌的转发和评论,全景敞视下生活更加透明■媒介技术带来的微信狂欢,微信不能改变每一个媒体、组织的命运等。
关键词微信;传播热;冷思考在互联网与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繃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播平台。
通过微信,用户可以了解国内外新闻,学习知识,传播信患,发表意见。
微信还拉近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距离,改变了社会关系本身。
微信交友,微信购物也已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微信増强了人们了解社会信息,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在满足于微信给人们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微信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反思微信给生活带来的麻烦。
一・凌乱的信息世界微信通过手机媒体向人们发出信息。
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文字、图片.视频流向眼前,使人们难以选择接收。
大量的信患逬入人们的头脑会使人无法理出头绪.思维处于混乱之中。
一些本来和生活关系不大的信患•或者没有价值的信患,总是占了人们的时间。
公众号施恩伯格认为,信息有多少还没有来得及阅读。
朋友圈总是在刷屏.有多少人及时阅读了信患。
施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时代,删除比记忆更加更要。
太多的数字化记忆可能会压垮人类的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怀旧能力。
微信中大部分的信患转瞬即逝,而人们总是在忙碌地看S 各种内容,而忘了给大脑留一段空闲的时间。
二.错乱的时空意识微信传播的初衷是利用人们碎片化的时间传播信息,吸引人的注意力。
而微信使用情况调查表明,人们一般会在工作.上课、吃饭.乘车、等车、午休、睡觉前这些时间使用微信。
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集合起来几乎构成了人们一整天的生活时间。
人们在工作、休息时间玩微信会间接影响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信朋友圈谣言的冷思考微信似乎正在重构我们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捧着手机、盯着微信、表情或呆或乐或萌成为了很多人最常见的状态,人们深深爱上了微信!远隔万里的人,只要想念,便可以时刻嘘寒问暖相伴左右;多年无联系的老相识,只要仔细,就可以突然冷不丁的在某个朋友圈点赞党中被发现;原本各种不对称的信息,只要你想,都可以轻而易举的从朋友的朋友中获知;各种优雅美丽的图片、唯美动人的语句、幽默风趣的小文、严谨专业的著作、时尚灵动的广告,在微信里全部应有尽有,人们确实感受到了便捷和实惠!同时,微信的某些方面也让大家头疼不已。
作为一种社交公具,微信号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或多或少与他人有着关联。
按照著名的人际交往理论,只要通过6个人,你就能找到任何一个你想找的人,那么,通过6个人的朋友圈,你会发现什么?在朋友圈密密麻麻的关系网里,有人曾调侃,如果说微博的“三宝”是“转发、滴蜡和祈祷”,那么微信朋友圈的“三宝”非“谣言、代购和鸡汤”莫属。
除开各种千变万化真假难辨的商业代购、广告宣传,微信朋友圈不时发生的传谣事件就是最令人厌烦的事情,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损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各种目的,利用微信朋友圈制造大量的谣言以及低俗无趣、蛊惑人心的言论、图片、视频进行传播,使微信不可避免地成为谣言传播的第一网络阵地。
一、万达集团因谣言提讼近期,因为某微信公众号冒用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名义发布不实信息,万达集团向北京市法医提起诉讼,索赔1000万元。
据报道,被诉账号主推企业经营管理、成功案例分析、商业最新资讯、营销策略等文章,其发布的内容头条基本被王健林、马云、王石及董明珠等商界大佬的文章“承包”,阅读量都较大。
乍一看这些文章确实很吸引眼球,可是冷静下来想想,这些商界大佬,真的就如此缺这些“被承包的头条”吗?实际情况可能都经不起较真。
谣言止于诉讼,本次提讼不仅仅是打击了这次谣言的发布者,也为广大在微信上发布信息的人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提醒微信朋友圈看客们注意甄别消息。
按照万达集团负责人的说法:提起诉讼不仅是为了维护企业自身正当权益,以正视听;同时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警示那些没有底线的网络媒体,净化网络风气。
上述谣言因为有了大佬的重视才得以明示天下,而更多的谣言在朋友圈泛滥成灾,无力识别的大家即使再漠视,也偶有中招相信的时候。
朋友圈谣言亟待净化,亟待微信平台管制,亟待发布者自律,亟待国家法律的管制与规范。
二、三个曾经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的谣言谣言是指捏造、虚构、没有事实根据的谎言。
微信朋友圈成为谣言重灾区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社科院等相关研究单位曾发布2015《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在600多篇被举报的“谣言”文章中,食品安全、人身安全分别占四成之多,疾病相关、健康养生、防骗、金钱、亲子等话题紧随其后。
以下仅列举三个被传播的最为广泛的谣言,希望大家面对各种流言蜚语,可以产生免疫力。
(一)电话错输密码锁定骗子银行卡朋友圈谣言:一旦不小心给骗子的银行卡汇了款,只要打电话给汇款银行,按语音提示进入查询系统、输入对方卡号,在系统提示输入密码时,故意连续3次输错密码,就可以冻结骗子的账户,使其无法把钱提取或转走。
事实真相:中行、建行的客服人员均表示,如果是电话银行连续输错几次密码,电话银行渠道是被锁住了,但是只要输入正确的取款密码,照样可以在ATM 机上取款。
(二)发票不索,税收骗走朋友圈谣言:一定要向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店索要发票,我们不要发票就会让他们掠走20亿元的税收。
事实真相:这是打着爱国旗号的谎言,其实对于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这样的洋快餐店,国家监管一向很严,他们的收款机器自带计税功能,不管你要不要发票,他们都会交税。
(三)土地补偿新标准,好多人要发财朋友圈谣言:近几年来加快城市建设,城市拓展,政府征取大量土地,农民失去土地,土地流转补偿标准,大家可以看一看。
小伙伴你家的地被收了补助了多少钱?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人民建设更美好安宁的家园,方便交通,充分发挥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用时间缩小边远地区的距离,实现城乡一体化,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配合,特制定本条例。
事实真相:一些个人自媒体平台为了吸引眼球,将2014年的某个不论事实真相的网络汇总,改头换面标注成了2015年的文件,严重扰乱了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
该文件没有任何发文政府机关,没有文号,没有具体发文时间,补偿具体金额清清楚楚丝毫不考虑各地的实际区别,这样的伪文竟然在搜狐焦点网以及其他各大论坛广泛传播,而且某微信公众号在近年11月初又拿出来造势宣传,扰乱民心,给原本就不安定的政府拆迁补偿工作雪上加霜。
三、朋友圈谣言的目的与种类有人根据谣言制造者的目的,将朋友圈谣言分为如下四类:(一)为了吸引眼球引起更多人对自己账号的关注。
有的谣言制造传播者本身是某些社交平台账号的创建者或管理者,不惜转发明显的谣言甚至编改信息予以发布,造成了更多人对谣言的传播。
(二)为了恶作剧或者报复。
有的谣言传播者先是看到了别的网络谣言,然后便进行了改编再传播。
更有甚者在传播谣言时,存在报复他人的心理,他们故意留下别人的电话和各种私人信息,给他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骚扰。
(三)主观臆断。
还有的谣言发布者,在一些事发现场看到一些纠纷或冲突后,并未经过核实便主观臆断地将之想象成为某某骇人听闻的事件,在网络上传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四)随手转发。
还有更多的网友,是在看到这些谣言后,出于对好友的信任和对其他朋友的提醒,将这些谣言信息进行转发。
“我把你当成朋友,但你把我当成了资源,甚至当成了欺骗或诈骗的帮凶。
”对于朋友来说,确实有些许悲凉!微信朋友圈确实改变了圈子文化,便利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可惜多数人都缺少识别信息真伪的慧眼,总会不时中了某些谣言制造者的圈套,令人防不胜防啊!四、法律如何整治朋友圈谣言呢?转发有危险,点赞需谨慎!不做谣言制造者的同时,大家千万不要一味转发,成为了谣言的传播者。
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根据现有法律规范,应该根据具体情形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一)刑法的威慑力编造虚假信息的人其实可能构成犯罪!2013年9月,“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从而为诽谤罪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量化入罪标准。
今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开始正式实施。
在现行刑法第291条中增加了一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此,朋友圈谣传最高可判7年!今后在微信、微博上发布关于险情、疫情、警情等消息前,一定要核实信息的准确性,三思而后行。
(二)民法的巨额侵权赔偿金等民事责任朋友圈转发虚假信息确实可能摊上大事儿,并让你赔的血本无归。
万达集团的本次提讼,1000万元,就是个很鲜明的例子。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毁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或组织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希望广大被侵权的人士都毫不手软的拿起法律武器,争取应有的尊重和权益,促进网络环境的净化。
有热心好事者归纳了《朋友圈垃圾文章的12种标题》,第一种就是拿各种大佬或成功人士的观点/忠告/格言等说事的。
这些标注成功人士名字的标题,令很多追逐成功的粉丝趋之若鹜,毫不犹豫就点击浏览了,而往往成功人士太忙,这种标题下的内容多数可能是虚假的。
如果是虚假,就是侵犯了成功人士的人格权,按照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应该承担相应的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相关民事法律责任。
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你赔的起吗?(三)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列举一个最近遭到行政处罚的例子。
今年国庆节刚过完,湖北恩施人的朋友圈突然出现了一条《恩施三岔大批病羊肉流入恩施市场》的消息在朋友圈疯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恩施人的正常生活,对羊肉是敢想不敢吃了,引发部分市民恐慌。
此条微信的突然出现引起了恩施市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调查病羊肉的问题,对三岔山羊养殖地进行紧急病情防疫,避免出现病羊事情的发生。
恩施警方快速侦查,经确认属于谣言后,警方在相关时政新闻栏目中刊载《微信中‘恩施三岔大批病死羊流入市场’纯属谣言》的辟谣信息,使得谣言最终得到有效遏制。
同时,对违法行为人颜某处以治安罚款500元的处罚,并对10余名转发信息的违法行为人均予以口头警告。
网络谣言千变万化,调查、排除谣言以及打击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重任沉沉的压在公安机关头上,被行政拘留、罚款、警告的例子举不胜数。
由于多数谣言都没有明确的被侵权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并不明显,在没有触犯刑法之前,在没有侵犯谁的民事权益之前,警方的严厉处罚为我们的网络环境提供了强力保障。
五、我们该如何面对朋友圈信息呢?以前打开微信朋友圈,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晒心情、晒食物、晒旅游、晒小孩照片等信息。
而如今,似乎敢晒的真实信息越来越少,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充斥着各种买卖信息、广告资讯、评论软文等,特别是对一些社会敏感热点问题,故意借题发挥,炮制谣言,误导民众,造成社会恐慌和公共秩序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