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引言
八年级苏科版物理教案:引言一
![八年级苏科版物理教案:引言一](https://img.taocdn.com/s3/m/36f7fdc7ff00bed5b8f31d0c.png)
1、通过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
索自然的欲望。
2、通过讲述物理学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运用图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使学生仔细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并描述出来,引导学生生疑发问,通过积极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二】:课本图0—4
这是学生第一次独立观察物理现象,可采取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为一个小组的方式进行。活动中要注意:
(1)不要急于得出结果,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观察和思考的时间;
(2)不刻意追求学生得出完整的观察结果,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
(3)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并说出自己的各种发现,如从杯子侧面观察的情况,从杯口向下观察的情况,仅隔着玻璃观察的情况,等等。
(一)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
【实验一】:散开的塑料捆扎绳(应将扎绳尽量“破”细些)用干燥的手捋几次,扎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膨散开,甚至会被手“粘”开。
【演示实验二】:长蜡烛先灭,还是短蜡烛先灭?
[看一看]点燃两支蜡烛(一长一短),用玻璃杯罩住,观察是长蜡烛先熄灭,还是短蜡烛先熄灭?(见课本图0—1)
[议一议]为什么短(长)的先熄灭?
2.思考并提出相关疑问。
(二)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本节预习作业题。
(三)教师精解点拨预习作业:(或根据生生互动交流情况灵活处理)
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作业,对重要的问题作记录。
2.明确自学、群学内容和要求,教师巡回辅导,答疑解惑。
3.生生互动,对预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b1e91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8.png)
作业:课堂作业 作业纸
课后完成的探究活动
教学后记:
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事例,辅之以简短、明快而富有气势的语言,使学生确信物理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进一步提出:那么,要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三〕怎样才能学好物理?
“怎样才能学好物理”是这节课的难点.我先用小故事导入:
小故事:富兰克林对“天电”的探索
结论:学好物理的方法——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环节: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得初结论——交流合作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
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的世界。
教具使用
玻璃杯,玻璃板,搪瓷盘,塑料板,回形针等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引入: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自我介绍,希望同学们喜欢物理,学好物理。
〔一〕物理研究什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做几个小实验。
1.物理是有趣的
问学生在生活或在其他书刊中遇到过什么现象不理解而又想知道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那些属于物理现象,今后会学到,告诉他们物理将帮助他们解开这些“谜”。
为了说明这一点,要进行四个趣味实验:
〔1〕演示课本图0-1实验,让学生先猜后演示,
〔2〕观察课本图0-2实验,猜可能出现的现象,
〔3〕动手做课本图0-3,0-4实验,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
之后问学生:“物理有不有趣?” ,不过有趣可是不能“吃”,不能“喝”的,我们之所以要学物理不仅因为它是有趣的,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有用的。
2.物理是有用的
举例说明:我们的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中都离不开物理。
引言教案〔优秀篇〕
![引言教案〔优秀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175ace856a561252d36f5d.png)
八年级物理《引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的使用方法。
2、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和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通过了解物理学与身边事物的密切关系,体验物理学是十分有用的。
4、通过了解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过程,懂得什么是观察、怎样进行观察,体会实验对发现物理规律的重要性以及实验中所用的控制变量法。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的重点是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四教学课时:3课时五教学内容:(一)去物理之海冲浪(surfing into physics)1、物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我们生长在一个广阔无垠、千变万化的自然界里。
日出月落,风雨雷电、汽车行驶,电灯发光,小鸟欢唱,核弹爆炸……,这些都是物理现象。
物理现象是最普遍的自然现象之一。
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它研究力、热、声、光、电等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
物理学家常常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感兴趣。
你听说过牛顿这个名字吧?他是一位在物理学上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到月亮怎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经过锲而不舍的探索和思考,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有一段名言对大家很有启示:他说:我不知道世界将怎样看待我,然而我认为自己不过像在海滩上玩耍的男孩,不时的寻找比较光滑的卵石和比较光滑的贝壳,以此为乐。
而我面前则是一片尚待发现的真理的大海。
2、教材的组成及要求:(1)教科书:要认真阅读教科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它是获得全面知识的基础。
基础内容:必须掌握的知识;拓展内容: 供选学;在教科书中打*的内容。
“你知道吗”栏目:提供有趣的相关信息,理解所学的知识。
“STS专栏”栏目:它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反映物理学和它们的联系。
“科学与人文”栏目:让你体会科学与人文的和谐。
“概念图”栏目:总结知识间的联系。
“指路牌”栏目:提供相关的书刊、参观地点、电视节目栏目和网址等,获得更多信息,提出和解决更多的问题。
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案
![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03ec6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1.png)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看一看:演示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以后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看图猜想(同座位讨论,交流猜想,而后请学生总结)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演示实验:音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气体受热膨胀球,凸透镜的观察等
师生评估,得出结论,教师简单总结,看学生能否发现新问题
二.体验科学探究
1、学生阅读“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讨论:(1)阅读后有何感想?
(2)结合阅读实验册,请你谈一谈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予以肯定)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或发现并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课堂小结
生活中许多物理现象是奇妙有趣的,等待着我们来探索发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多动手、动眼、动脑、动口,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物理世界,像科学家那样揭开物理世界神秘的面纱。
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可以说自然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科学家也和我们一样,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来认识它们的呢?今天我们就体验科学探究。
“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并激励他们象科学家那样,不畏艰辛,勇于探索。
“装满水的杯中还能放多少回形针”,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设想
重点和难点:初步接触物理,引导观察物理现象的方法
通过阅读与活动,让学生归纳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法:讲述,讨论,实验
教学准备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教案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64b14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e.png)
教案: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引言》章节。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以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物理的定义、物理学的分支、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分支,理解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难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物理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程导入:介绍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分支,让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讲解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4.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讲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推理法等,并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方法的运用。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的分支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分支。
2. 为什么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3. 请举例说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 认识物理学教案 教科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 认识物理学教案 教科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c86f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3.png)
(2)、微观物质:一般肉眼看不到的,显微镜
2、改变世界的科学(三次科技革命成就)
3、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科学(实验——科学探究)
4、分支学科——力学、热学、光学、电学、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声学等等
5、分清物质与物体
物质——木料、铁、石灰、纸等等
物体——课桌、汽车、粉笔、课本等等
加强对物理学的理解,认知物理,掌握物理科学给我们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了解一些伟大的物理学科的成名故事。
从力、热、光、电、声等现象,分别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让学生感知物理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文明与进步是伟大的。
具 体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四、物理世界
认识物理学
教 学
内 容
认识物理学
课 时
序 号
教 学
要 求
让学生认识物理,了解物理,掌握物理学的原理
让物理走近物理,,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 学
重 点
认识物理学的原理
物理学的发展史、现状用未来
认知物理世界
教学
难点
理解掌握物理学原理
教 学
准 备
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直尺、天平、电流表、镜面、小鼓、课件、网络资源等
分析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构成物体的基础
(不带电)
(+)
猜想与假设→制定
实验→收集证据、分估
培养学生了解物理,认识物理,掌握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素养和精神。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790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1.png)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学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和能量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电磁现象等。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能量等。
3. 物理学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实验法、数学模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2. 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学的方法。
2. 教学重点: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汽车的启动、物体的下落等,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介绍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通过示例和图示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方法讲解:介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4.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3. 物理学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请列举三个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3. 请简述一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给出一个实际案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知识讲解和方法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通过课堂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002八年级物理引言教学设计
![002八年级物理引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27d3c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1.png)
标题:生活中的物理实践与科学探究引言: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方法。
通过物理学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教学旨在引入八年级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
一、情境引入1.1导入问题:小明家每晚开一小时的电视,每个月的电费大约为多少?1.2活动设计:学生将分组思考有关电费的计算方式,并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结论。
1.3探究启示:引导学生思考电费计算与物理学中的哪些概念相关。
二、知识解释2.1课堂活动:通过教师简短的讲解,介绍有关电能与电费计算的基本概念,例如电能的定义、单位,以及电费的计算公式等。
2.2互动探究:设计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用电情况,计算每月的电费,并总结计算步骤和规律。
2.3反思总结:要求学生全班分享自己的计算结果,并与整个课堂讨论一致与不一致之处,理清引入问题与实际计算的关系。
三、实践与练习3.1实践活动:在教室中设置电器用电实验场景,如开启电风扇、打开电灯等,并提供相应的电器功率表和用电时间表。
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数据计算每个电器的能量消耗和电费,并比较不同电器的能量消耗。
3.2小组讨论:学生将根据实践活动的结果,讨论电器的能效比和节能措施,并尝试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案。
3.3分享展示: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节能方案预案,并进行展示和共享。
四、知识延伸4.1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或问题,并通过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物理原理和过程,例如日常噪声的产生与传播、音乐的播放原理等。
4.2案例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物理实验,探究其中的物理原理,例如通过实验验证声音传播的速度、通过实验探究热传导的规律等。
4.3实践应用: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设计一个简易的工程模型、改进家庭用电方案等。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引言教案2 精品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引言教案2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abeb93caf45b307e87197f1.png)
引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
(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学习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好奇,产生对物理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2)在探究中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勇气
三、教学器材
电脑、投影仪、烧瓶、蜡烛、玻璃钟罩、。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学案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374fe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4.png)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学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秉持着“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详细阐述本次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活动过程、活动重难点、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设计意图本次教学活动以《引言》为主题,设计上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体验、探究,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整个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引言》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3.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言》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难点: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验器材、教学卡片等。
2. 学具:实验手册、画笔、彩纸、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以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引言》的概念和作用。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引言》的基本原理,结合实例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的魅力。
4. 分享与讨论:每组汇报实验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引言》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难点: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次教学活动,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科学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教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22b856bec0975f565e204.png)
引言〘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的奇妙,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学会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初步观察能力。
(3)在观察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4)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要点1〙 奇妙的物理现象〖活动1〗哪支蜡烛先熄灭?〖猜想〗观察图0-1,猜一猜,点燃的蜡烛被罩住以后,哪知蜡烛先熄灭?〖步骤〗先将蜡烛用橡皮泥竖直固定在盆的底部(蜡烛间距尽量小一点),在盆底放一些水,点燃蜡烛后用有盖无底的可乐瓶罩住蜡烛,使瓶底全部插入水中(保证不漏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的实验,结果不惟一,玻璃罩的大小和蜡烛高低会影响实验结果。
在猜想的基础上,可以控制条件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
〖活动2〗小金鱼会怎样?〖猜想〗观察图0-2,猜一猜,酒精灯把瓶口处的水加热到沸腾时金鱼会有何反应呢?〖现象〗〖活动3〗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活动4〗会炫舞的回形针〖器材〗回形针2-3枚,物理书,垫写板和木板各一块 搪瓷盘一只,陶瓷盘一只(家中厨房里有),磁铁一块。
〖步骤〗把回形针放在物理书上,将磁铁放在书下,贴着书本移动磁铁,你会发现回形针跟着磁铁一起舞动。
逐一用垫写板、木板、陶瓷盘、陶瓷盘代替物理书,回形针的吸引还会变化吗?再将磁铁离开隔离板一小段距离试试。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要点2〙 体验科学探究〖活动5〗阅读《富兰克林对“天电”的探索》 〖总结〗我们发现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如果在水不溢出的情况下,你猜猜最多可以放多少个回形针?〖猜想〗〖现象〗〖说明〗杯子的大小不同、材料不同、装入的水温不同、水中添加物等……都会影响放入回形针的数量。
类型一、奇妙的物理现象〖例1〗如图所描绘的物理现象,实验或生活中肯定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A.在清水杯中加食盐能使鸡蛋浮起来B.加热盛水烧瓶的颈部金鱼安然无恙C.玻璃罩里燃烧的长蜡烛先熄灭D.从树上落下的苹果所在的位置〖例2〗为了探究隔着透明物体看物体会有什么变化,请你选择下表的物体,并隔着它们观看近处书上的字,把观察的结果按要求填入表中.类型二、体验科学探究〖例3〗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
初中物理引言教案
![初中物理引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830c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2.png)
初中物理引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理解物理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4. 建立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物理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 物理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相关的物理实验器材;2. 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的物理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提问学生是否能够发现一些物理现象;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二、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15分钟)1. 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能量、运动等;2. 讲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如固体、液体、气体等;3. 通过实例解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的应用。
三、物理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15分钟)1. 介绍物理学的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2. 讲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如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3. 通过实例解释物理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应用。
四、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10分钟)1. 进行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如电路实验、光的折射实验等;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验结果,提问学生是否能够解释实验现象;3.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方法和思维方式;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困惑,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教学延伸:1. 进行一些物理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学的魅力;2.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物理学的科普书籍和文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周围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理解物理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建立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2f46a5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16.png)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引言部分。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科学。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质、能量、力、速度、功、热等。
3.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理论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知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 Research methods。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 Research methods 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到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风吹树叶、拍打篮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讲解:介绍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和 Research methods。
3. 实验:安排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如重力实验、摩擦力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的奇妙。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解答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题目。
六、板书设计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能量、空间、时间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质、能量、力、速度、功、热等3.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理论法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描述一下你生活中所经历的某个物理现象,并简要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答案:略2. 题目:列举出你认为的五个重要的物理学概念,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了解了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学习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 Research methods。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引言二、体验科学探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引言二、体验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7046d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a.png)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引言二、体验科学探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物理学的方法:观察、实验、假设、推理、归纳和演绎等方法。
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认识物理学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 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物理现象的探究。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如物体运动、力的作用等,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讲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实例说明物理学的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范围。
3. 介绍物理学的方法,通过实例说明观察、实验等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4. 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通过实例说明每个环节在实际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2. 物理学的方法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七、作业设计1. 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
答案: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教案2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教案2 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9ed7d95acfa1c7ab00cc72.png)
[教学目标]: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
1.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 知道物理实验是怎么一回事。
3.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知道实验是怎么一回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说 明
4min 10min 活动 0.2动手做一做 1.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如图0—3,你发现了什么?图0—3 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发现了什么问题?2.用玻璃板、课本、搪瓷盘、塑料板、薄铁片等物品,试一试,如图0—4,隔着上述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变化吗? 图0—4教师:上述这些做法就是实验。物理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板书)演示实验:散开的细碎的塑料包装绳,用干燥的手捋几次(1)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2)实验 做一做: 交流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的问题。 做一做:交流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的问题。猜想:观察现象:扎绳不仅不合拢,反而更膨松开来,甚至“粘”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说 明
7min 5min 下面我请两个同学来帮我完成“吸汽水比赛”的表演。方法:①取两瓶相同的汽水,打开其中一瓶盖后,插入吸管交给瘦小女生;启开另一瓶的瓶盖后,塞上橡皮(或木)塞,使吸管穿过橡皮塞,后交给一胖大男生。②教师提问:现在我请两位同学同时吸汽水,猜猜看,他们谁先吸完?③教师发令,男、女生同时吸汽水。教师:在自然界和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和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例如:“日食和月食”是光现象;“空中雷电”是电现象;冬天,我国东北松花江畔百里长堤上常会出现满眼的玉树琼花——雾凇(又称“树霜”)是热现象;夏日里,雨过天晴时,天空中有时会出现彩虹,这是光现象;……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板书)教师:为了解开这些物理之谜,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学生猜想:谁先吸完? 一胖大男生,一瘦小女生“吸汽水比赛” 表演结果出乎意料:女生先吸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教案——引言
主讲教师:王婷
主审教师:何大衡
【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内容:希望你喜欢物理
1、知道什么是物理学,什么是实验。
2、常识性了解物理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3、常识性了解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学,以及物理实验的作用。
4、通过有趣的物理现象学习、观察、培养学习物理的起始兴趣。
5、通过学习著名的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事例,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形
成美好的品德,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
【知识重点和学习难点】
重视教材中提出的学好物理的建议是本周的学习重点.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一、培养学习兴趣
初二学生年龄一般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孩子好奇心强,富于幻想,求知欲旺(1上系有一段橡皮筋,如图1所示。
根棉线被拉断了,这是为什么呢?
(2)双镜成像。
成90角,点燃蜡烛后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像的个数在增加。
当角为60时有七个像。
(3
(4)有感情的牙刷,如图2所示,背)摩擦牙刷无毛的一端,当再用手指靠近此端时,发现牙刷被手指吸引而转动起来(天气干燥时做最为明显,阳雨天效果不好)
00
二、什么是物理学和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中,有一类现象,这就是虽然经历了各种运动变化,但物质的本身并不改变,这类现象就叫物理现象。
例如,飞机从北京飞往上海,它的地理位置在变,但飞机仍是飞机,它并没有变成别的东西。
给水加热,它的温度升高了,但水仍是水,也没变成别的东西。
这些现象都是物理现象。
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力、声、热、电、光等现象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的运动变化等。
各种物理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它们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例如,河水是由高处流到低处,这就是它的运动规律,它这样流动的原因是由于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
研究各种物理现象,找出其中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并阐明其原因,这就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物理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进行观察和实验。
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从那些看起来平常的细微的现象,他仔细观察了从来没人注意过的大教堂的吊灯的晃动情况,发现了悬挂着的物体在摆动中的等时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简单方便的计时器—钟表。
三、物理学家的小故事。
众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对物理学都有执着的追求,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优良的品行和酷爱思考的习惯等是所有成功者的诀窍。
因而科学家们无数的发明、发现并非偶然,观察和实验是他们最基本的方法。
润滑油的发现,有一天,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约了几个好朋友来家玩。
瑞利的母亲非常好客,亲自沏茶送给客人。
当她把放在茶盘的茶碗倒满热水,用一只手端给客人时,茶盘发生了倾斜,洒出一点热水,茶碗在盘里轻轻移动了一下。
这一现象没有逃过
瑞利的眼睛。
他母亲给第二个客人倒水时,接受了前一次的教训,先把茶盘的水迹擦干,在茶碗中也少倒了点水当再端给客人时,又发生了倾斜,程度跟上次差不多,但茶碗在盘中滑动比上次厉害,这一现象又被瑞利看到。
他被这两种现象深深吸引,竟忘掉了身边的客人。
当客人走后,瑞利经认真观察发现,茶碗滑动厉害的原因是茶盘表面油腻。
第一次是由于茶盘中洒了热水后,油腻溶于茶水了,没第二次滑动厉害。
后经反复研究,最后瑞利发明了润滑油。
巧妙的测量。
有一天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把一只去掉尾部的大玻璃灯泡交给了他在
实验室工作的助手阿普顿,说:“请你算出它的容积是多少?”阿普顿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
又到德国深造了一年。
在数学方面学问很深。
阿普顿自信的接过任务。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爱迪生跑过来问阿普顿,算完了没有。
阿普顿擦擦汗、摇摇头,说:“还没有呢,只算到一半。
”爱迪生有点奇怪,低头一看,几张16开的白纸上密密麻麻地列满了算式。
爱迪生忍不住笑了,说:“还是用这个办法吧!”说着拿起玻璃炮泡,住里倒满水后交给阿普顿说:“去把这些水倒进量筒里,量出它的体积、就是我们要算出的灯泡的容积。
”阿普顿恍然大悟,脸刷地一下红到耳根。
爱迪生平均每10天就有一个小发明,每6个月就有一项大发明,他一生中1000多项发明创造,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实验,可见实验是多么重要。
四、如何用好我们的教材
我们所采用的是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编写协所编的教材。
以往的物理教材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受者,每一节都是一篇小论文,即采用纯叙述方式把有关物理问题讲清楚。
而这套教材把学生主动作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改变了“叙述式”的方式,用[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去做、读、想、得出结论。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要有观察能力就必须亲自进行实验;要有自学能力就必须亲自进行阅读???这一套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在有关部分都明确要求他们或看、或做、或读、或想???例如教材中不仅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还安排了不少学生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可以让学生边学边实验,增加了学习动手的机会,使实验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基本保证。
教材的内容可分为五种基本模式:
(一)、以讲授为主的内容。
注意教材的启发性,通过常见的物理现象,用假设的方法提出问题,有的用对话的方式揭示教材内容,力求生动活泼。
(二)、以演示观察为主的内容。
以加强观察与演示实验的指导为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三)、以实验操作为主的内容。
采取操作程序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探索方法,关于实验的方法与步骤,尽可能图文并茂、图详文简、以图代文,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
(四)、以讨论启发为主的内容。
采取科普介绍法,提高趣味性,注意指导学生阅读与总结。
教材中,每章的引言,尽可能通过有趣的物理现象与事实,并采用图
解的形式,提出本章的学习课题,以创设初步的学习情境,把学生带到本章的学习中,教材的正文部分大致有以几种栏目:
[观察与思考]:由教师通过定验来指导学生观察。
[实验与思考]: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实学生做的实验。
[读读想想]:以学生自学、阅读为主。
[想想议议]:组织学生讨论。
[算算想想]:计算题的解析示例,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课外作业包括[问题]、[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等。
五、怎样学好物理
1、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物理中的规律性的知识都是从物理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重视观察和实验,对学好物理知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物理课上,教师要演示各种物理现象,要仔细观察,同学们还要亲自动手做实验,弄懂它的道理,认真细致地操作,对课本中的许多小实验和实验题也要设法找一些简单器材来自己做一做、试一试。
2、要重视理解,对于物理知识要力求理解。
所谓理解就是指当提到某一物理知识的时候,脑子里能够想到跟它有关的物理事实,知道它的应用,了解跟它有关知识的联系,而不是只记住结论。
另外我们在理解知识的同时,还要力求理解物理学家是用什么方法,经过怎样的思考来探索这些知识的。
这样,我们就能够逐步懂得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随着知识的积累,我们的才能也会不断增长。
3、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会遇到大量的物理现象,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物理问题。
我们应努力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际中去,力求能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本中也有一此联系实际的练习题、思考题,对这些问题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多想想,不要只满足于得到一个解答。
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不仅可以使所学知识更好、更活,而且可以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