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因何成为中国文化主流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国家。
在中华文化的丰厚积淀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人性的伦理道德,即仁爱之心是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温顺谦虚是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这种思想主张人际关系时朋友的互动,处理人际间的关系时,要根据不同的身份角色来决定该如何作为。
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视,是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
儒家思想认为,只有通过家庭和社会的互动,人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中心地位不仅仅表现在这些方面,还体现在个人品德、教育模式、政治制度、文艺创作以及其他方方面面。
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的骨架。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首先,它是一种主流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代表着一种文化传统,是中国传统道德和人伦伦理的基础,具有深刻的哲学实践意义,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儒家思想也是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石。
在古代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直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这一思想理念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教育制度,官员选拔和管理、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都有影响。
儒家思想对于个人的道德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爱之心,就是说,一个人需要具备的是能够生存下去的素质。
而士人需要具备的却是如何做一个有人格的人。
因此,关注个人道德建设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是个人最初的社会,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这也和儒家思想的观念密切相关。
儒家思想中重视“养生”、“察言”、“体势”和“筹谋”,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士人的德性。
儒家思想局限性很大,但从整个中国文化的视角来说,个人道德建设是其核心部分。
儒家思想还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创作艺术范畴。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高考知识点解读:1、概括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1)开始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
将奴隶社会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
(2)继承发展:战国时期,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除强调“仁义”和“王道”外,又提出“舟水”说,并且综合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了“礼法并施”的主张。
这样将儒家思想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遭受重创:秦朝时,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
(4)确立正统:西汉时,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受到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6)开始复兴:隋唐时期,在“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下,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7)继续发展:宋明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收有益成分,完成了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理学。
(8)遭遇批判: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学体系。
2、“百家争鸣”的含义、背景、主要派别及主要代表人、影响。
3、注意点:(1)“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2)孔子和老子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着下层手工业者的利益,孟子、荀子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3)当时流行最广的两大学派是儒家和墨家。
(4)道家是学术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
(5)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后来被秦王赢政所采用,主要是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迎合了赢政的需要。
(6)法家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思想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今天强调的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7)“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8)“百家争鸣”阶级基础中的“士”主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发展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家思想是一条经久不衰的思想文化传承。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之一,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无论是在政治、文学、音乐艺术还是时尚潮流等领域,都可以看到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一、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当时,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理念被后来的学者发扬光大,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即儒家思想。
儒家的思想基本上包含了道德、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涉及面比较广泛。
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爱”、“忠诚”、“孝顺”、“礼仪”等都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儒家思想在政治文化中的应用儒家思想在政治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自春秋战国以来,儒家思想就成为国家重要的统治文化,直到清朝结束。
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廉,而友善之,乡里以为仁”。
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为政治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导。
三、儒家思想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与政治文化相比,儒家思想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不亚于政治文化。
儒家思想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和方式,充斥着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人文关怀”、“仁爱之心”等都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
四、儒家思想在教育文化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也是不可忽视的。
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礼仪之邦”、“诚信立人”等都是优秀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从古至今,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灵魂之一。
无论是在中国传统学校系统还是在家庭教育中,学生都必须要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五、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国正在步入新时代,儒家思想也正逐渐走向现代化。
当前,中国重视的“人文关怀”、“仁爱之心”等思想也包含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
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
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家文化的地位儒家文化从古至今在中国一直占据很强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甚至占了统治地位。
比如说,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
后取得官方地位。
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
儒家文化虽然在古代占据统治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它的统治地位是一成不变的。
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统治地位被取消。
五四运动虽然取消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但是在今天儒家文化仍然在我过占据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因为儒家文化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
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
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关系
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关系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而且最为独特的文明之一,而儒家思想则是这个文明的核心和灵魂。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也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儒家思想强调君主的仁德和贤能,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成为民众的榜样。
这种理念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政治的指导原则,塑造了中国古代帝王的形象。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观念,即有德行、有修养、有道德的人,成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楷模。
这种政治理念使得中国古代政治相对稳定,并且强调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互动和责任。
其次,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提倡孝道、仁爱、忠诚等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广泛传播,并成为了社会的基本准则。
孝道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还强调身份和等级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树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并且影响了社会的组织和秩序。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儒家思想强调学习和修养的重要性,提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成为了主流教育思想,儒家经典成为了教育的基本内容。
儒家思想注重培养人的德育和智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思想对于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扬,强调尊重和继承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这种思想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化注重传统和历史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认同。
儒家思想还强调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许多传统习俗和礼节。
这些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至今仍然对中国社会产生着影响。
儒学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主流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题目:为什么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组员:汤欣慧黄嘉铃俞丽云温小怡系别:文化传播系专业:广告学班级:广告0901目录一、儒学文化的主流地位 (3)二、为什么儒学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3)(一)儒学人学思想与现代人的发展 (3)(二)儒学伦理思想与现代市场经济 (4)1、儒家伦理思想的宗法基础 (4)2、儒家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的契合和优化 (5)(三)儒家道德观念与现代道德建设 (5)(四)儒家法律思想及现代观对照 (5)三、结论 (6)参考文献 (7)一、儒学文化的主流地位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加以发扬光大,后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朝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学派的一种学术和统治理念。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
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以“中庸”为准绳,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
两千多年来,经过历代思想家的传承、丰富和发展,儒家文化兼容国学中各个文化学派之所长,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
《中庸》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可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中的“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是指参与天地化育万物的活动。
孔子提倡学以致用,其弟子子夏更提出“学而优则仕”,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荀子也曾谓:“君子博学而谋,修身端行。
”这些儒学思想不仅体现了经世致用、入世重行的人生观,而且展示儒家求道、乐道的精神面貌。
在儒家文化中,强调力行意识,倡导积极入世是一项重要内容。
可以说,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儒家精神正赖此支撑。
由此可见,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是历史趋势的必然和其经世致用的精神面貌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面将从儒家文化思想的人学、伦理、道德、法律和经济五大方面对其共同的作用加以论述。
儒学为何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儒学为何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对xx文化的影响如何?原因:(1)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
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
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
(2)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
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而儒学造就了大量的人才。
(3)儒学的主要思想是仁政,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
尤其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独占大一统思想地位后而行成的。
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
(4)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
而儒学为统治阶级所用,为其打击其他学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5)宫廷儒学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一步促进了儒学的峰起。
影响:儒学诞生于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年代,儒学与其他学说既对立又互补,相反相成,互相激荡,从而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由于儒学思想的精华,更是促进了后代多家思想的兴起,崛起一股股新的文学思潮。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
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渊源深厚。
在众多的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奠基之一。
在探究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的来源和发展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
儒家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又称孔夫子。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仁爱”、“中庸”、“礼制”、“天命”等思想,成为后来儒家思想的基本理论。
随着历史的进程,儒家思想得以不断发展。
先后出现了“孟子”、“荀子”等流派。
孟子是春秋末期的一位哲学家和政治家,他向世人阐述了儒家思想的人道主义,主张“民本”,强调人民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荀子是春秋末期中期的一位哲学家,他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需要通过教育来规范和引导。
随着历史的演进,儒家思想不断变革和发展,形成了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传统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理念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想体系,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
儒家思想主张“仁爱”,即以“人”为本位,认为“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对于人性的发展,主张“教化”,即通过良好的教育来规范人的行为,并培养人的道德素质。
此外,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强调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主张中庸之道,即避免极端,平衡取舍。
儒家思想也提出了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观点,如“君子不立于微,不谋于易”、“以约失约者鲜矣”。
三、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奠基之一。
首先,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第5讲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君主 专制的 猛烈批 判;
有利于 近代民 主思想 产生。
政治
经济
思想 代表作
二、孟子的仁政说和性善论
孟子(孟轲)发展和完善了孔子 “仁”的学说,提出“以德王天下”, 反映出伦理本位的人本主义思想。其 仁政学的内容:制民之产,保民而王, 民为邦本,民贵君轻,他还以此区分 “以力服人”的霸道和“以德服人” 的王道。仁政学的基础是性善论,内 容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 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追求 礼义仁智,必须以义为荣,以利为耻。
一、以“经世致用”为宗旨的清代实 学
武、王代夫表之者)有和清晚初清三二先大生儒((黄龚宗自羲珍、、顾魏炎源),以及 曾国藩。黄宗羲提出“工商为本”和“天赋人权”, 对封建制度作了否定。顾炎武面向现实,提倡“经世 致用”。集古代学术之大成者是王夫之,把古代唯物 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发展到最高水平。龚自珍正视阶 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其历史观表现出发展进化的思想。 魏源编纂《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希望 找到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曾国藩背负几千年的文化 传统,铸造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偶像;又用实际行 动第一个打开了学习西方的窗口,成为洋务运动的奠
经世致用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 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 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 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 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解 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 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 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侧重“形而上”;
三、朱熹集宋明理学之大成
闽学派朱熹把“理”作为其学 说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是存在于自 然和社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 皆物由此而派生出来。他主张格物致知,穷理灭欲,并以 伦理观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传统儒学赋予了哲 理性和思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制,形成了以 “理”为本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他发展了董仲舒的“三 纲五常”,并以“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相补充。朱熹著 作甚丰,且致力于讲学授徒,所注释的四书五经成为此 后历朝的科举教材,实现了对儒学“有功于圣门,有补 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
儒学为何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儒学为何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儒学通过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人的主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儒学的发展历程、其所宣扬的思想和吸引人们的特点三个方面来探讨儒学为何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一、儒学的发展历程儒学起源于战国时期,是指儒家思想的学术流派,也是孔子所创立的思想体系的一种。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一些思想家不断探索如何实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与发展。
儒家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发展起来的。
儒家思想注重人的关系,强调融合、和谐、共生。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人性的善,他认为人是有良知的,应该尽力遵从道德,为人而活。
汉朝时期,儒学被认为是正统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和文化的主导。
汉武帝时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创建学校,注重儒学的普及,这也使儒学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唐朝时期,随着儒学的发展和学者的不断研究,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等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使儒学成为了中国文化思想领域中的主要形式,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儒学所宣扬的思想儒学所宣扬的思想,主要是关于人的关系,道德与文化的思想,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首先是关于人的关系。
儒学有“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四种人伦关系,这些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中国社会所有秩序机构的基础。
在这些关系中,每个人应该尽其所能去履行自己的角色,遵从道德规范,以达到社会和谐和个人发展的目的。
其次是道德与文化的思想。
儒学认为人应该成为一位完善的人,做出道德上的正确行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思想体系主评推崇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人格特质,这些特质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被认为是构成一个成熟人的精神基础。
同时,儒学也提倡“博学,审问,慎思谋,明辨是非,笃志实,行道成”的修养方法,认为这是成为完善人的必要条件。
儒家文化因何成为中国文化主流
儒家文化为何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对于中国人来说,儒家文化其实已经不是一种在争鸣中发展的哲学理论形态,它更应该是整个华夏民族的一种生存态度和方式,是在岁月在蒋中积淀下来的祖辈记忆和原始认识。
当然,这个“原始”并非指人类发生之初由劳动经验累积所叠起的对整个宇宙世界的认识,而是指由黄河流水冲刷出来的中华民族在社会人际生活中凝聚的智慧体悟。
千载百世的华夏文明,在儒家文化的引领下无意识地踏步着自己的征程轨迹,走着一条集体选择的道路。
在二千五百年前,一个身影走人了这古老的文明国度,影影绰绰之间,他餐风露宿,奔走六国宣扬自己的主张,却尝尽世间的冷淡凄苦,最后郁郁而终。
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在其身后的千年中华文明,将在他那瘦弱的身影中得到无限扩大延长,儒家哲思之门,将由他这里旬然中开,直到现在……割据混战、戈戟亮影的春秋战国时期,沙场以堆积的白骨无情地演绎了所谓胜者为王的社会逻辑,另一方面,中华思想史上又惊喜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唯美思想局面。
战争的延续成为文明融合的一种激烈方式,在这纷乱的政治时期,君主们对一种能够支撑自己国家走向千秋万世的理论主张的强烈期盼促使当时文人幕客们的政治思维有了深刻性与广阔性的高度提升。
作为“百家”中的一家,当时的儒学其实屡屡遭遇到挫败尴尬,孔子一句:“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让千年以后的我们仍感到那股揪心的苦闷疼痛。
但后来儒学又何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主流意识的呢?我想,这不是一个简单片面的逻辑推理问题,从深层次而言,它是由我们民族的心理特征与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形态来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农业主导型国家,对天地的依赖使中华民族在传统社会意识中天然就存在着一种对生命和宇宙的尊重情感。
正如《周易》中所倡导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古人的言辞行止中已经得到最突出的显现。
对于他们而言,天与地是自我生存的基点,尊天敬地,厚爱万物的思想已经在他们的内心形成简素雏形,或者说其实是一种潜在的心态。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它在中国历史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人民思想和价值观的基石,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社会体系。
一、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演变早在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就逐渐形成,孔子开创的“仁政”、“礼乐”、“中庸”等思想,为后来的儒家思想打下了基础。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儒家思想逐渐被确立为官方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在汉代,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儒家学派代表的文章、诗歌和著作广为流传,被奉为经典,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
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演变使其成为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由于儒家思想的普及和推广,中国的封建社会才得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和稳定,充分展现了儒家思想在社会稳定和安定方面的贡献。
二、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爱、仁政和教育,其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郎才女貌、和谐统一、诚信守信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行为和思想方式,并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儒家思想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就是“仁爱”,即爱人、教化人的道德方式。
以此为立论,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一个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儒家思想中的“礼乐”也正是基于此理念。
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政”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理念,即要以仁爱为指导,来实施政治、管理社会。
儒家思想的教育理念也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基础。
在儒家思想的历史演变中,其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得到了吸纳和融合。
这一点可以从中国的教育、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看出来。
中国传统教育经历了中国的儒家学习和教育思想的影响,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密不可分。
中国社会也是以和谐、诚信、规矩为基础,这种思想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演变,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
三、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儒家思想虽然略有衰落,但在中国现代文化中,仍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因
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因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古圣先贤经验、智慧的结晶,曾长期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被人们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法家文化等等,然而,在这众多文化中只有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先秦时期,孔子通过对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清理,并且重新诠释,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学说,即儒家学说,后来,此学说经过后代门人的继承与创新,得到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儒家文化。
可是儒家文化何以在众多文化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呢?通过对儒家文化以及中国古代社会情况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儒家文化中的治世思想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儒家文化的形成非一人之功,而是历史的积淀。
古人云:“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清楚地道出了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功用。
那么儒家文化中的治世思想哪些呢?(1)、天道观念。
即儒学认为人和世界的存在和运行有其基本的法则和秩序,,这样的法则和秩序在非人为性所能决定的意义上,被人们感到是一种“天道法则”。
《书经》中说“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篅”。
(2)、大一统思想。
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意是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
同时,《荀子·王制篇》中说“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也宣扬了大一统的思想。
(3)、纲常伦理。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构建了统治者需要的等级森严的制度。
这样一来,天道观念,大一统主张,纲常伦理就成为“三位一体”了。
此三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长盛不衰,源于它们对封建统治的维护作用,而之所以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因为它们能够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二、统治者的推崇儒学在诞生之处并不受重视。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者终于注意到了适应时代的儒家文化。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文化中关于治世的论断,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被统治者极力推崇。
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
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一直被视为中华文明的灵魂和根基,其主流地位自古至今未曾改变。
在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儒家思想一直是主流的、占据着核心地位的文化传承。
它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
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儒家思想对先秦时期、汉唐时期、宋明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领导地位。
儒家文化强调道德和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
儒家思想的根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人为代表,儒家典籍《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标志。
儒家思想虽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唐宋以来的佛教与禅宗的革新,但它始终以其道德价值观的力量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中起着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其强调的仁爱、忠诚、礼貌等道德准则成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观念。
其次,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儒家学派的教育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主导思想。
再次,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政治体系起着重要影响,它强调和提倡的仁政、义治、廉洁等理念成为了中国古代、现代的行政体制和政治观念的中心。
今天,中国的儒家文化仍然保持着其主流地位。
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被广泛传承和应用。
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儒家文化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观的重塑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现代时代,随着中国的崛起,儒家文化的影响也逐渐扩大到了全球范围,成为全球汉语教育学者和历史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总之,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和教育领域,还对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考点要求:(1)孔子与老子的思想;(2)百家争鸣;(3)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背景: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1)经济: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士”阶层崛起。
(4)文化: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2、派别及代表人物(1)道家:春秋老子(创始人,著《道德经》);战国庄子。
(2)儒家:春秋孔子(创始人、至圣);战国孟子(亚圣)、荀子。
(3)墨家:战国墨子(4)法家:战国商鞅、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2)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百家争鸣的诸子思想1、儒家的主要观点(1)孔子(春秋,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古代思想、教育、政治家)①核心思想:“仁”、“礼”a.含义:爱人,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意义: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②政治思想:德治。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体现民本思想。
)③礼乐思想:“克己复礼”。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是保守思想)④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兴办私学。
(首创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文化贡献: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言行被弟子们载于《论语》。
(2)孟子(战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①政治主张:a.“仁政”(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b.“民贵君轻”(民本思想)②伦理观:“性善论”。
(实行仁政来回复人的善性)(3)荀子(战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①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
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
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
“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
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
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
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
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儒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始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儒学强调道德伦理教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仁”为核心,主张“礼义廉耻”,追求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这些思想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一直延续至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儒学对于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强调家族和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人责任和义务。
在儒家的观念中,个人不仅仅是个体,更多的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的价值和成就与家族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这样的观念使得中国人注重家族和社会的稳定,注重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名誉,非常重视家族的延续和传统的继承。
其次,儒学对于中国社会的政治运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是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被列为国家的经典教义,统治者依靠儒家思想来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概念被用来规范统治者的行为规范,强调仁爱和尊重,提倡民主和谐的政治关系。
这一思想使得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次,儒学对于中国社会的教育和文化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儒学强调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在儒家的观念中,教育是培养君子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个人和社会素质的重要途径。
因此,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一直以来都以儒学为基础,儒学思想成为中国人教育中的核心内容。
儒学对于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伦理的塑造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塑造了中国人一贯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最后,儒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强调人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思想观念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让中国文化能够在千年之后依然保持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儒家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思想流派,春秋时期为孔丘所创,其核心思想为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
儒家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提倡,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提成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言传身教,其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言论整理为《论语》,成为后世学习儒家思想的重要读物。
由此,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中为主流思想,对千年文化积淀影响深远。
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信念和价值意识。
至今人们的生活习惯中依然保留儒家思想观念,儒家文化对后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依然深远。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同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经济层面、政治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的发展目标所作的价值要求。
儒家虽未就这四个层面作出过如此明确清晰的概念提法,但其思想主张与现代价值主张仍有相通之处。
儒家文化重视精神层面,轻视物质。
政治上儒家主张实行“仁政”,中国自古是一个文明古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在儒家文化中体现在儒家极力倡导的由“礼”至“德”的道德要求中。
“和”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都表明了贵“和”的基本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和谐”是广泛意义上的和谐,不仅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在国家交往中国与国之间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因此可见,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核心价值观存在不少的相同之处。
二、人民价值观的养成儒家思想曾在秦朝遭遇焚书坑儒的重大打击,但在汉朝儒家思想被统治者所认可并沿用,统治者的提倡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平台。
“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安民的人生理想,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反封建的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也产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我国。
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纵向线索梳理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产生;政治上王室衰微,封建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
文化上,“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聚徒讲学之风大盛,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诸子百家”出现。
代表及其影响:诸子百家的代表,主要包括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翟和法家学派的韩非子等。
“百家争鸣”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变革的进一步发展。
它还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开创了思辩、讨论的学术风气,影响了后世文化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学。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仁爱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政治主张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礼(周礼)约束自己。
战国时儒学初步发展。
孟子思想主要内容是“兴王道”,行“仁政”,倡言“民贵君轻”。
荀子则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民众的作用。
先秦儒学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和学派,太重伦理亲情,脱离当时奴隶制渐趋崩溃,诸侯争霸、群雄割据的现实,不为新兴地主势力所亲睐,甚至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受到毁灭性打击。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学说;依据天人感应说,揉合法家思想提出“君权神授”理论;依据“阳尊阴卑”思想,提出将封建等级制度神圣化的“三纲五常”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文化为何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对于中国人来说,儒家文化其实已经不是一种在争鸣中发展的哲学理论形态,它更应该是整个华夏民族的一种生存态度和方式,是在岁月在蒋中积淀下来的祖辈记忆和原始认识。
当然,这个“原始”并非指人类发生之初由劳动经验累积所叠起的对整个宇宙世界的认识,而是指由黄河流水冲刷出来的中华民族在社会人际生活中凝聚的智慧体悟。
千载百世的华夏文明,在儒家文化的引领下无意识地踏步着自己的征程轨迹,走着一条集体选择的道路。
在二千五百年前,一个身影走人了这古老的文明国度,影影绰绰之间,他餐风露宿,奔走六国宣扬自己的主张,却尝尽世间的冷淡凄苦,最后郁郁而终。
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在其身后的千年中华文明,将在他那瘦弱的身影中得到无限扩大延长,儒家哲思之门,将由他这里旬然中开,直到现在……割据混战、戈戟亮影的春秋战国时期,沙场以堆积的白骨无情地演绎了所谓胜者为王的社会逻辑,另一方面,中华思想史上又惊喜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唯美思想局面。
战争的延续成为文明融合的一种激烈方式,在这纷乱的政治时期,君主们对一种能够支撑自己国家走向千秋万世的理论主张的强烈期盼促使当时文人幕客们的政治思维有了深刻性与广阔性的高度提升。
作为“百家”中的一家,当时的儒学其实屡屡遭遇到挫败尴尬,孔子一句:“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让千年以后的我们仍感到那股揪心的苦闷疼痛。
但后来儒学又何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主流意识的呢?我想,这不是一个简单片面的逻辑推理问题,从深层次而言,它是由我们民族的心理特征与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形态来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农业主导型国家,对天地的依赖使中华民族在传统社会意识中天然就存在着一种对生命和宇宙的尊重情感。
正如《周易》中所倡导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古人的言辞行止中已经得到最突出的显现。
对于他们而言,天与地是自我生存的基点,尊天敬地,厚爱万物的思想已经在他们的内心形成简素雏形,或者说其实是一种潜在的心态。
千世百辈的中国人依靠着黄土地延续自己的家族历程,天地对于他们而言与其说是生存的依靠,还不如说是心灵的依归。
在日复一日早盼朝雨、涝望炎日的岁月中.他们内心对天地万物、宇宙生态有着一种海洋文明所不及的亲和感。
他们知道这自然生命是与自己并有的存在,也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因素,这样,一种兼有“敬”与“爱”的情感就萦绕在中国人与天地生命之间。
笔者把这称为一种“天地情怀”。
正是这种崇生爱物的原始意识,给儒家学说在华夏的传播创造了足够的心理基础。
儒家推祟复周礼以兴家邦,而这种对礼仪的严格执著正是在外部形式上给了人们一个表达对天地万物尊重服从的途径。
各种周礼在儒学家们看来是天下顺乎行的实现方式,但人们的看法却单纯得多了。
在普通人的心理意识中,他们会认为如果能够处处实行正统周礼,自己的虔诚就有了对话者,尤其是天地祖宗之礼,在这方面的意味就更浓重了。
通过一整套规整的礼仪形式,人们首先得到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安顿感与充实感,他们会觉得自己对天地祖宗的敬意已经在这些仪式中得以表达与传递,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心理情感外化而得以完成的满足感。
而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说,儒家所倡导的“亲亲—仁民—爱物”思想在也给了他们天地情怀以合理化的理由。
他们通过儒家文化可以让自己的一些行为得到合理解释,把以前的“自然而为”变成“有的放矢”,所有的盲目都找到理性化的途径。
儒家的礼乐文化,在某程度上说其实就是生命的规整化、秩序化,也是情感的条理化。
儒家在中国人的天地情怀处理上,并不像道家那样走向泛神化的道路,而是把一切收归理性,化作日常。
其次,儒家思想中强调对人的尊重和仁爱,讲究人际关系中的牵连与依靠,这也恰合了黄色文明圈重视人的社会性的思想特征。
在原始农业文明中,人与天地力量的悬殊使当时的人们在长久的劳动中懂得以协作改变自身的弱小。
这种群化心理在黄色生态中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意识,世代延流而不断强化。
所以在农耕的中国社会里,“人”代表的不是一个个单纯独立的个体,而是“群”,或人群,或族群,总之是以人的社会性连系起来的关系链条。
而所有的一切,关乎生存的,关乎思考的,关乎文化的,都是在这链条延伸的基础土进行的。
孔子讲“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仁者爱人”,所有的这些可以说都是在理论上强化人的社会链条,以“仁”的观点阐述着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社会性的强调。
当然,这是从群体心态角度进行的解释。
而在先秦时期,儒家的这些思想又有着某种现实意义。
他们“仁爱”的学说在那个纷战连年的时代,其实正代表了人们的理想与憧憬。
儒家学派不但给了人们一个回归和平与仁爱天性的理由,更把他们导向儒学营造的解释氛围和理论支撑。
这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可以说是一种与人们心底最深层夙愿相契合的政治理念,从时间与空间选取的角度而言,儒家确实占领了很大的优势。
而如当时名家,虽然被现代学者认为是中国逻辑学说的开端,但在那个战火铺天盖地的时代里,又有多少人真正有闲心去兜转于那些“白马非马”或“离坚白”等的逻辑游戏呢?第三,儒家学派的务实精神其实也是与农耕文明的中国社会有着心理上的本质性一致的。
儒家的社会人生理念不是落在虚无缥缈的空想构思之上,他们导人通过一些日常最简单的、可实践的事情让其思想得到落实。
正是由于这种简单与日常,使他们的提倡没有的其他学说中拒普通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感,而是把最广大的人群包揽在自己的学术构建之中,也让他们获得最泛的民众基础。
可实现性,可以说是儒家思想得以高度传扬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道家所追求的个人超脱,那种脱离社会伦常而复归自然的境界,虽然与人类的天然本性有相吻之处,但毕竟对于生存在现实的人而言有着太多的“理想色彩”,特别对于以伦理情感为自身思想原点的中国人而言,这种学说很有双脚不能着地的遗憾。
李泽厚先生曾经把儒家的特征概括为“实践理性”,对这点我是比较同意的。
儒家文化以理性精神对日常的生活实践进行一种最为人性化的归纳,把所有的是生活都纳人到儒学思想的心理轨迹中。
正是它给人们的心理压抑一个舒张的实践空间,才能是它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成为中国文明的一个标志性代名词。
便如《大学》开篇便道:“古之欲明明之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这样的要求大大缩短了人的当下能力与生命目标的距离,也就自然地能让人更有魄力精神去奋斗于“治国’,“平天下’,的愿望了。
这实际上也是儒家以人为中心的一个突出表现。
它所指望的事都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祟高理想,而是能从当下做起的现世事功,这就让人在生活的琐碎间无意就能得到一种内心的慰藉,从而引导人从自我的平凡开始走向“大同”的高远。
“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
”网陷这就是实践理性的民间智慧了。
另外,儒家对血缘的关注重视其实也是它能够成为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华夏文明诞生以来,中国人就一直注目于自己的血缘流脉,其在发展历程中对血缘关系的分解远不如海洋文明那么干脆,“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还是以血缘关系为纽结的农村公社”卿肠。
直至今天,从关注血缘演化而来的伦理道德遵从,还在主导着我们的价值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说,对血缘的珍视其实是母系社会的遗留物,也是人对自己生命源头的归属感情在引导的。
儒家学说中极力提倡的忠孝之道恰恰就是中国人血缘心态的一个理性关照,在这方面,与其说孔子的学说机遇性地吻合了中国传统思维习惯,还不如说其实是他在感知中国文化后用更为理性纯粹的笔触把它们整理归纳起来,并予之以学术思想的正名,让最普通的人都能对这些主张产生共鸣感与认同感,以更为亲和的姿态走进中国社会生活。
就如濡家所提倡的“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或者在礼法上的“三年之丧”等等,其实抓住的也是血缘伦理这一条。
但他们把中国人对血缘的天性珍视或演化为礼仪传统,以礼的形式表现出来,或引导为价值观念,使之成为人们思考问题衡量判断的一部分。
也就是在这个方向上,儒家文化成功地把握了中华民族的原始心态,而把这种思想与其倡导的礼乐传统有机结合起来。
当然,儒学尊贵地位的确立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汉武帝高扬董仲舒“罢翻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并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政策中。
汉初,由于刚统一的国家经历多年战乱的煎熬,百废待兴,于是,汉朝廷提出以“黄老之道”为政治理念,通过“无为而治”的政策方针与民休息。
在汉武帝执政以后,国家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但他发现这种宽松的政治手段其实暗伏险线,朝廷组织的涣散与权力不平衡,很容易导致整个架构的崩溃。
对于统治阶层而言,只有严整的社会等级划分才能确保政治安定和权利稳固,才能使保证官员百姓各安其位而不会重演无数“民反”、“暴动”的历史剧幕。
这时候,董仲舒的适时出现解决的汉武帝的优心。
他“以‘罢易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正致力于对汉初的‘无为而治’进行‘更化’、以使中央集权获得强化的汉武帝的赏识。
‘于是,儒家的“中庸”“仁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主张就成为了对人们宣扬政治等级理念的最佳的麻醉药。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当时朝廷对儒家经典的官方诊释都是具有很强烈的政治偏向性的,他们会因循自己的统治意图目标去制定“注经”的言语及指导方向。
但无论当时所倡导的“儒学”有多少政治歪曲成分,被董仲舒予以多少神学化色彩,毕竟,儒家文化已经从百家中脱颖而出而被赋予“独尊’,的光环。
这在儒学的传播上可以说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
而对于汉武帝而言,“罢黝百家”的重要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独尊儒术”,这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就是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延伸秦皇、李斯们的道路,说到底就是为了统一思想。
把社会意识单一化处理而便于通过操纵社会价值观而落实政治控制。
在这个目的导向下,罢翻百家的行动必然采取强有力的政令措施严格执行。
于是,儒学的“独尊”便有了一个“最好的时代”,当然,这也可能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因为儒家思想的大量扭曲,沦为政治统治的工具,被标签为升官进爵之学,便是在这个时代开始的。
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自此以后,以利禄之道,提倡儒学,而儒学又须为上所定之儒学。
于是‘天下英雄,尽人般中’;春秋以后,言论思想极端自由之空气于是亡矣。
”哪便是抒发这种感叹了。
在中华文化史上,对儒家学说一直褒贬不一。
但谁也不可以否认,它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
有人说,“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之为‘德性文化’。
”~事实上,我们的确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在自我发展中一直刻意冲淡了逻辑理性带来的数字化哲学,而是更注重个体的感觉体悟以及自己文化群落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评价标准,也就是所谓的道德指导规范。
而明显地,在这种“德性文化”中儒家文化的引导又占有很重成分,它以代代延续的生命历程滋养着中华伦理文明,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主流意识渊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