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李嘉图
一、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从斯密到李嘉图的这半个世纪的时期内,英国及其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济上,英国的工业促进了英国的工业生产急剧增长,19世纪初时就使得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英国的产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经济关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完全确立起来。
政治上,工业革命形成了产业无产阶级。
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李嘉图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的父亲是从荷兰移民到英国的一位犹太金融家,李嘉图从十多岁起就开始在他父亲的交易所随其父从事证券金融业务。
孩提时代起的耳濡目染,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李嘉图以后的事业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执意娶一位贵格教教徒(Quaker)为妻,被其父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以后,大卫"李嘉图开始自立门户,独立从事证券交易和房地产买卖,很快就取得了成功,二十来岁的李嘉图已经腰缠万贯,成为了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房地产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投资家,后来又当上了英国下院议员。
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卫"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
他27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37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
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14年短暂的学术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
其中,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下文简称为《原理》)最具盛名,这本作品当时对人们的影响不亚于斯密的《国富论》。
《原理》虽然结构混乱,但是其中所提到的问题明确和尖锐,所用的方法一贯和彻底,这些都大大超过了《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李嘉图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 有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不能决定 交换价值;
价值的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 源泉 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 该商品耗费的劳动 决定;交换价值决定价 决定;价值决定交 值。(二元劳动价值论) 换价值。(一元)
请看书13页中间蓝色虚线框
李嘉图还意识到了: 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以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之间的区别。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
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 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
• 但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
•
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 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 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 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之间还 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 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贸易 利益从何而来? 1871年,大卫· 李嘉图发表了《政治 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其中他提 David Ricardo,1772-1823 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
1.李嘉图的(相对)比较成本学说 (1)主要内容
阅读教材17页蓝色虚线框,概括李嘉图的比较成 本学说。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内容:
(1)原则:有利取重,不利取轻。
(2)所有产业的产品成本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劣中选优; (3)所有或相当多产业的产品成本上都拥有优势的国家:优 中选优。
1.李嘉图的(相对)比较成本学说 (1)主要内容
比较成本学说
1.比较利益差距越大,国际 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贸易应 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进行 2.通过自由贸易,双方都可 获益,因而各国应实行自由 贸易. 3.各国应进行完全的专业化 分工
简述比较优势论的内容
简述比较优势论的内容
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这一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国家都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提高国民福利。
比较优势论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国家都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一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和利益分配的机制,并且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策略指导。
它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之间会进行贸易,以及为什么贸易能带来好处。
比较优势论也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
相对成本学说
相对成本学说,又称比较成本学说或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19世纪初提出的。
这一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解释了国家之间为什么会有贸易往来,以及国家应该如何选择专门生产哪些商品进行贸易才能实现最大的经济福利。
相对成本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1. 每个国家在资源配置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2. 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如果相对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 各国应该专门生产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以交换那些自己不擅长生产的商品。
相对成本学说强调的是相对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其他国家在某些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那么这个国家仍然可以在某些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该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全球总体福利的增加。
同时,它也解释了为什么自由贸易对所有参与贸易的国家都有利,即使某些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相对成本学说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诸多其他因素,如运输成本、技术进步、市场准入限制、政策因素等。
《经济学说史》教程7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李嘉图,D. David Ricardo (1772~ 1823) 19世纪初英国金融界知名人士,社会活 动家。他出身于犹太家庭,在1799年偶然 阅读了A.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研究》之后对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兴趣, 开始研究经济问题。是一个诚实勤奋的经 济学家,被马克思誉为“古典学派的大 师”,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 成者
1、国内政策:
☆放任各行业自由发展、不干预的政策。 (无政府干预时,农、商、制造业最繁荣)
☆李嘉图主张建立廉价的政府,国家的作为在于保障私有财产、 刷新政治、振兴教育等。 (既不要鼓励,也不要抑制)
2、国外政策:
☆应实行充分自由的对外贸易。 ☆各国都能以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分配问题是李嘉图经济研究的最初课题,他 企图运用分配理论证明:工业资产阶级是资 本主义社会的中坚力量,工人阶级是不可少 的,而地主阶级是社会的赘疣。、工资理论1、工资的含义
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是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2、工资量的决定
区分了劳动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3、相对工资理论
一国产品以工资、利润、地租的形式分配给三大阶级,产品 在三大阶级间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是不同的,正确判断某阶 级的收入状况不能根据其所获的绝对产品量,而应当根据相对产品量。
2、商品的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不会发生普遍生产过剩的经 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财富增加的条件与途径
* 生产财富的条件:资本积累(增加收入,减少消费)。 * 财富的源泉:纯收入(非总收入,也非人口) *途径:
一、用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 二、使等量劳动的生产效率增大。
三、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国内外政策
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比较成本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主要用于解释国际贸易和生产的决策。
比较成本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并在后来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和大卫·里卡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同,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形成国际贸易的动力。
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比较成本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互利性。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同,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差异。
因此,如果各国都专门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就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实现互利互惠的局面。
其次,比较成本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和分工。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专门生产自己的特色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
这样一来,各国可以通过专业化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
再次,比较成本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扩大市场和增加消费。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国际贸易可以让各国获得更多种类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丰富了人们的消费选择,提高了生活水平。
同时,国际贸易还可以扩大市场,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比较成本理论还强调了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国际贸易可以让各国在资源配置上更加灵活,从而降低了经济风险,提高了经济的稳定性。
同时,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增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比较成本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强调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专业化和分工、扩大市场和增加消费、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理解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更好地指导国际贸易和生产的决策,促进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的一个经济学理论,它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国家或个体应该专门从事自己最有竞争力的产业,然后通过贸易交换获取其他商品或服务。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业中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它仍然应该专门从事自己最有优势的产业,然后通过贸易交换获得其他产业的产品。
这是因为每个国家或个体的生产成本和生产能力是有差异的,而通过专门化生产和贸易交换,不同国家或个体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比较优势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假设国家A和国家B都可以生产棉花和钢铁,但国家A的生产成本比国家B低。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A应该专门从事棉花生产,因为它在棉花产业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相反,国家B应该专门从事钢铁生产,因为它在钢铁产业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然后两国通过贸易交换他们生产的商品,从而都能获得对方的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解释为什么国际贸易是有益的。
通过专门化生产和贸易交换,国家或个体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或个体的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不同,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也有一些局限性。
它假设所有的资源和技术都是固定的,但实际上,资源和技术是可以改变的。
比较优势理论没有考虑到国内市场需求的影响,而市场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比较优势理论也没有考虑到一些非经济因素,如政府政策和文化差异等。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它揭示了通过专门化生产和贸易交换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方法,并为国家和个体在全球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供了理论基础。
它也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考虑和完善。
李嘉图等价定理 名词解释
李嘉图等价定理名词解释李嘉图等价定理(English:Ricardian equivalence)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19世纪提出的。
这一理论主张,无论国家政府是通过减税还是通过借债来增加支出,对于个人来说,最终的经济效果是相同的。
根据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在增加支出时,如果通过减税来融资,个人会感到实质上的减负,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因此会增加消费。
然而,如果政府通过借债来融资,那么人们会预期未来将需要通过增税来偿还这笔债务,因此会减少当前的消费。
这意味着无论财政政策如何进行,个人的消费决策都会受到影响,但最终的总消费金额不会发生变化。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基础是假设人们能够做出合理的预测。
如果人们相信政府通过借债融资会导致未来的增税,他们会在当前减少消费,以应对未来的负担。
这一理论的另一前提是,公共债务的负担最终将由公众承担,而不是政府。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财政和货币政策。
对于财政政策而言,该理论暗示着减税并不一定会刺激经济增长,因为个人可能会将通过减税获得的额外收入储蓄起来,而不是消费。
对于货币政策而言,该理论暗示着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并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因为人们会调整其消费和储蓄决策,以适应未来可能发生的增税风险。
然而,李嘉图等价定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人们的预期可能并非总是准确的,所以他们在面对政府政策时可能会做出不完全理性的决策。
此外,李嘉图等价定理也没有考虑到政府支出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其他影响,例如公共投资可能带来的产出增长。
因此,这一理论在解释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时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尽管如此,李嘉图等价定理仍然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来理解政府支出对个人决策的影响,并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际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知识点整理在国际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概念。
它为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基础和模式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大卫·李嘉图提出。
在其所处的时代,国际贸易已经逐渐兴起,但对于为什么各国会进行贸易以及如何确定贸易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理论解释。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应运而生,成为了经济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比较优势的核心概念在于,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商品上都比另一个国家效率更高,或者在生产每种商品上都比另一个国家效率更低,两国之间依然能够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这并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相对的生产效率差异。
假设我们有两个国家,A 国和 B 国,生产两种商品,X 和 Y。
A 国在生产 X 商品上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 B 国在生产 Y 商品上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按照绝对优势理论,A 国似乎应该专注于生产 X商品,B 国则专注于生产 Y 商品。
但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即使 A国在生产 X 和 Y 商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如果 A 国生产 X 商品的相对效率高于生产 Y 商品,而 B 国生产 Y 商品的相对效率高于生产 X 商品,那么 A 国就应该集中生产 X 商品,B 国集中生产 Y 商品,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双方都能获得更多的商品和福利。
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国际贸易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国际贸易不再仅仅是因为绝对优势的存在,而是基于相对效率的差异。
这意味着即使是相对落后的国家,也能够在国际贸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获得经济利益。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更有效配置。
各国能够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全球的总产出。
再者,它推动了各国的专业化分工。
专业化分工使得各国能够积累生产经验,改进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它假设生产要素在国内是完全流动的,但在现实中,要素的流动往往受到各种限制。
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原理是
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原理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1.比较优势原理(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
该原理认为,每个国家应专注于生产其相对更高效的商品或服务,然后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以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全球贸易的增长。
2.供求规律(Law of Supply and Demand):供求规律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适用于市场经济中的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根据供求规律,当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供应增加;当需求减少时,价格下降,供应减少。
供求规律是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因素。
3.机会成本原理(Principle of 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是指某一决策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机会。
该原理认为,为了做出某个选择,必须放弃其他选择,并评估这种放弃所带来的成本。
机会成本原理用于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优选择。
4.边际效益原理(Principle of Marginal Benefit):边际效益原理认为,一个人额外增加或额外减少一单位某种物品或活动时,所得到或所失去的效益,即边际效益。
该原理帮助人们进行决策时权衡效益和成本。
5.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货币数量论是由经济学家欧根·冯·博森巴维克(Eugen von Böhm-Bawerk)和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等人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价值下降。
尽管在不同的变种中存在差异,这一理论仍然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基础。
6.边际效用递减原理(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由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提出。
7-第六章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一、价值理论
• •
•
•
(三)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在认识到劳动决定价值的基础上,李嘉图看到了劳动的不同性 质,把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他说:“各种不同性质的劳动的估价很快就会在市场上得到十 分准确的调整,并且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相对熟练程度和所完 成的劳动的强度。估计的尺度一经形成,就很少发生变动。如 果宝石匠一天的劳动比普通劳动者一天的劳动价值更大,那是 许久以前已经做了这样的调整,而且他在价值尺度上也已被安 放在适当位置上了。” 李嘉图已经看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价值量上存在的差异, 即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不同,并且认为这种差异不是商 品相对价值变化的原因。但他没有进一步解释二者存在差异的 原因。
四、李嘉图的方法论
•
•
在方法论上,李嘉图力求克服斯密体系中的矛盾,始终 一贯地使用抽象演绎法,他把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原 理作为分析一切经济现象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较为深 刻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出了一些比较科学 的结论。 但由于缺乏历史的观点,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对化、 永恒化了。在研究经济范畴时,他跳过必要的中间环节, 直接去论证各种经济范畴的一致性,因而理论体系中存 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一、价值理论
• • •
(三)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在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做进一步区分的同时,李嘉图 还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个别生产者在生产 产品时所耗费的实际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 但是李嘉图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并不是指商品社会中 具有中等生产条件的一般熟练程度的生产者在普通劳动 强度下生产每单位商品所耗费的抽象劳动,而是指在最 不利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的生产的人所必须投入的劳动量。
一、价值理论
• • •
•
探究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及其影响
探究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及其影响一、大卫李嘉图其人有这样一位历史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后的伟大代表,称他的学说严峻地总括了作为现代资产阶级典型的整个英国资产阶级的观点。
这个人就是出生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声名显赫的理由很多:他是历史上最富有的经济学家;是马尔萨斯最亲密的朋友;他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以及古典经济学中很多较为成熟的理论。
大卫李嘉图出生在英国一个犹太家庭,其父是一位富有的伦敦证券交易所经纪人。
受家庭的影响,他 14 岁就跟随父亲在证券交易所做生意。
不久,他因改变宗教信仰而脱离了家庭,独立进行证券交易,在 25 岁时成为百万富翁。
此后,他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先后研究过数学、化学、物理、矿物学、地质学等,并爱好文学和哲学。
1799 年,他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后对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809 年,已成为腰缠万贯的金融家的大卫李嘉图匿名发表《黄金价格》一文。
1817年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该书的问世使他立即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由于大卫李嘉图在成为经济学家之前,首先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所以他的著作往往是从更为商业的角度,用更为商人的视角去研究经济学问题。
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李嘉图奉行经济自由主义,以功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鼓励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
他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三个最主要的论点:劳动价值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分配理论。
(一)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全部经济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
他首先接受亚当斯密区分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理论,但是又对斯密关于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没有使用价值的论点进行了否定。
对于这一问题,大卫李嘉图有更深的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虽然不是衡量交换价值的尺度,但对交换价值而言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一件商品对人来说全然没有用处,那么不管它有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取这件商品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它也不会具有任何交换价值。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李嘉图还批评了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用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根据李嘉图的观点,价值是第一性的因素,分配要在价值形成以后才 进行,因而是第二性的因素。商品价值始终都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 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决定和商品的价值分配是两回事,不能 混为一谈。李嘉图指出,一种商品在生产出来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 不同社会成员中分配,但这不会影响商品的价值。
第七章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8
2.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来自两个源泉:一是它的稀少性;一是获 得它时所必需的劳动量。如名画、古钱等其价值由稀少性决定,不过 这类商品数量很少。指出商品价值由劳动决定的原理只适用于可以由 人类劳动不断生产出来,不受限制地参加竞争的商品,这类商品占绝 大多数。
第七章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4
2.李嘉图的著作
1809年8月29日,李嘉图在《晨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 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章《黄金的价格》,文中批评了滥发纸 币的政策,奠定了他的货币理论基础,此后,他又发表了 一系列关于货币问题的论文和小册子,受到公众的关注, 成为当时非常有影响的货币问题专家。后来,李嘉图对货 币问题又进行了进一步研究,1823年写作了《建立国家银 行的计划》一书。
二、价值与货币理论
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价值理论的缺陷
与矛盾
李嘉图的货币理论
三、分配理论
工资理论 利润理论 地租理论
四、资本积累、再生产 与赋税原理
资本理论 资本积累与危机 赋税原理
五、自由贸易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三大基本理论之一,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来的。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制造所有产品的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它仍然可以从特定的产品中获得比其他国家更高的利润率和竞争优势。
因此,两个国家可以通过贸易互惠获得更高的价值。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每个国家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优势。
每个国家的出口产品应该是它可以以更低的机会成本生产的产品,同时进口产品是它不能以同等机会成本生产的产品。
这种关系称为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的形成是由于两个国家之间的不同技术、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的差异。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发展。
在相对收益的基础上,不同国家之间的互通和互利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此外比较优势和自由贸易可以增加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
但是,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以及一些争议。
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是两个国家存在不同的生产成本。
否则,贸易的效益将遭受损失。
同时,贸易的收益也需要有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环境。
如果一个国家得利于比较优势理论而另一个国家受到损失,那么这个贸易是不可持续的。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将失去其契约性和稳定性,反而损害整体福利。
此外,比较优势的实现可能意味着产业优势的无法获得,这也可能导致失业和生产能力损失。
综上所述,比较优势理论确信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发展,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价格和提高产品质量。
但是,比较优势理论也需要在可持续性的前提下,进行公正、公正、有序的贸易实践。
这将增强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2021/3/10
授课:XXX
18
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
• 李嘉图把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分为直接 劳动和间接劳动。他认为,生产中新加 入的劳动是直接劳动(马克思称为活劳 动),形成新价值;生产工具、机器、 原料等生产资料转移到商品中的价值属 于间接劳动(马克思称为物化劳动)。 只是由于他没有科学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不能说明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是如何同时进行的。
对价值
• 第29章有关各种赋税问题的论述 • 第30章论需求和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 第31章论机器 • 第32章论马尔萨斯先生关于地租的意见
2021/3/10
授课:XXX
9
第一节 工业革命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完成者李嘉图
四、李嘉图的研究方法
• 李嘉图继亚当·斯密之后,较为科学地运用了从 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般只 看到他所使用的演绎法,把他尊为“演绎法之 父”。其实,他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资本主义经 济时使用了抽象法。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李嘉图,是英国古 典经济学的完成者。《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 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它的诸多科学结论后来被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继承和发展。李嘉图成为劳动价值论 学派的领袖。李嘉图论述工资、利润、地租,从经济 理论分析中悟到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的 社会现实。阶级的矛盾源于经济,这就是后来李嘉图 社会主义学派的理论依据。李嘉图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主张自由贸易,比较成本学说是其国际贸易的理论基 础。
授课:XXX
23
货币数量学说的基本内容
• (1)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的关系。李嘉图认为,一国 所有的货币都处在流通中,以致商品的价格完全由流 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多少来决定,他说,把大部分的各 种商品放在一边,把乘以流通速度的货币数额放在另 一边,这在任何时候都是调节物价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理论悖论
后来,人们用水与钻石来概括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所 面临的“价值悖论”:水对人极端重要,是生命的支柱 ,但在通常情况下,价格却很低;而钻石是奢侈品,对 于人的生存而言没有任何用处,通常情况下价格却很高 ,为什么?李嘉图始终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难题。到了 1870年代,边际主义兴起,经济学家才能够解答这一问 题。答案很简单:价值只能来自个体消费者的主观评估 。我可能花了30年时间研究一种东西,但拿到市场上却 没有一个消费者问津,那么,它就没有任何经济价值, 不管我就这上面投入了多少劳动。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是 消费者评估的结果,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是由消费者 对这些产品的评估和欲望之水平和强度所决定的。
商业天才
因为,两年前,英国宣布脱离金本位制,英镑正在经历 剧烈波动,年轻的金融家李嘉图不能不思考货币问题。 因此,很容易理解,李嘉图最初的经济学研究几乎完全 集中在货币问题上,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黄金的价格 》。 发表这篇文章已经是1809年了,在这之前长达十年,即 从27岁到37岁,是李嘉图学习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时期。 这中间,他得到了英国当时著名学者、功利主义的创始 人詹姆斯· 穆勒(即后来写《论自由》的密尔的爸爸)的 无私帮助。李嘉图虽然是天才,但搞经济学还得学会研 究问题,尤其得学会写文章。对于没有好好上过学的李 嘉图来说,这方面的训练是痛苦的,但又是绝对必要的 ,否则,我们也不会看到他那11大卷著述了。
李嘉图以相对工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 经济利益关系。
二、利润理论
1、利润
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 部分。 利润在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中具有双重意义: 一是指本来意义上的利润,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 资本之比。 二是指剩余价值,是利润与垫支在工资上的资本相 对比。
生平简介
大卫· 李嘉图是英国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生于1772年4月 19日。父亲是犹太人,也是位善于投机钻营、发了大财的交易所 经纪人。自幼受父亲的熏陶,14岁时就跟父亲一起从事股票投机 事业。因此,25岁的时候,已成了一位拥有3000万法郎财产 的富翁了。以后,他停止交易所活动,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17 99年他读到亚当· 斯密《国富论》后,开始对经济学发生兴趣。1 815年英国议会通过谷物法,对从国外进口的粮食课以重税,他 却提出了异议。他的异议是经过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深入观察提出来 的,很多人都感到很有意义,希望他能将这种理论系统化。181 7年,他终于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和租税的原理》一书,结果使他 很快成为英国经济学界的权威。由于他在经济界的名望。1818 年被选为州长,第二年被选为下院议员。以后,他除了继续从事著 书外,还致力于英格兰银行的改革。他病逝于1823年9月14 日。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大卫· 李嘉图
第一节 李嘉图生平简介,所处时代背景及《原理》的 基本思想 第二节 价值学说 第三节 分配学说 第四节 货币理论 第五节 对外贸易理论 第六节 资本积累和再生产学说
第一节 李嘉图生平简介及所处时代背景
一、大卫· 李嘉图的生平简介
大卫· 李嘉图(1772.4.18—1823.9.11) 1772年4月18出生在伦敦 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 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 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 25岁,拥有200万英镑财产 1799年,读亚当· 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1817年(45岁),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9年,选为下议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鼓吹自由贸易 1823年,逝世,年仅51岁。他死的很突然,小小一只耳朵的感染就 夺走了这位天才的生命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 的古典经济学家。
商业天才
李嘉图于1772年4月18日出生在伦敦城。他是犹太人,有 学者说,他之所以在后来的著作中喜欢抽象的演绎推理 ,就跟他的犹太血统有关。李嘉图的父亲是个富裕的证 券经纪人,所以,尽管李嘉图并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什 么学,但他的父亲却有钱给他请任何他喜欢的家庭老师 来给自己讲课。他12岁的时候,就曾被父亲派到荷兰留 学,那时候的荷兰,可是全球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两年 后,李嘉图回到英国,开始下海,跟父亲经商。如果是 这样一路下去,英国不过又多了个天才的证券经纪人而 已。然而,李嘉图却爱上了一个跟自己家的宗教信仰不 同的姑娘。父亲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年轻气盛的李嘉 图跟老父亲闹翻,21岁那年,父亲将李嘉图革出家门。
贵人相助
事实上,即使在修炼完成之后,李嘉图也不是一个坐在 书斋里高学问的人——好象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没有人安 于坐在书斋中——相反,他是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是 个活跃的议员,整天为经济政策和政治问题忙碌着。跟 穆勒的友谊对于李嘉图来说非常重要。正是在穆勒的再 三催促下,李嘉图开始竞选国会议员,并于1819年2月当 选。也是在穆勒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自己的名著《政治 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于1817年4月出版。李嘉图 相当自负,他说,他的观点和大权威斯密及马尔萨斯不 同,在英国,能读懂他的书的人,不会超过25个人。但 不管人们是否读懂,反正他已经大大地有名了,他一举 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三、功利主义思想
李嘉图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作为他的经济学自由主义 的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基本思 想就是经济自由主义,而经济自由主义的出发点是 个人主义,即认为经济自由和个人利益相符合,经 济自由刺激了个人生产的积极性为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二节 价值学说
劳动价值理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出 发点。
(1)李嘉图认为工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收入,是 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就是劳动 者自身的价值或者价格。
(2)李嘉图区分了劳动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李嘉图把劳动看作是一种商品,因而也有其
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2、关于工资变动规律的分析(富有特色的贡献) 对工资的变动,李嘉图用市场价格围绕劳动自然价 格的波动来说明。 3、关于工资发展趋势的分析(前所未有) 提出相对工资的概念,即把工资收入作为工资、利 润和地租三种收入总和中的一部分,考察工资所占 比例的变化。
第三节
一、工资理论
分配理论
二、润理论
三、地租理论
分配论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核心。
他认为“确立支配这种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 学的主要问题”。
因为收入怎样分配直接影响着利润和资本积累,影 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李嘉图接受了斯密三个阶级三种收入的学说。
(2)交换价值与价值 1)价值又称为“绝对价值”、“真实价值”、“实 在价值”、“价值一般”等,劳动是价值的尺度。 李嘉图把商品分成两类: 一类是劳动不能增加其数量的产品; 另一类是劳动可以无限增加其数量的产品。 这两类商品的价值来自不同的源泉。
2)交换价值又称为比较价值,交换价值是由实在 价值来调节的。 相对价值的两种含义:一是指由劳动时间决定的交 换价值,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李嘉图称“绝对 价值”、“真实价值”、“实在价值”、“价值一 般”;二是指一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在其他商品的 使用价值上。这是名副其实的交换价值,李嘉图称 为“比较价值”。
3、区分了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
直接劳动是指生产中新加入的劳动,
间接劳动是指生产资料转移到商品中的价值。 他认识到商品价值包括工人直接劳动(活劳动)创 造的新价值和由间接劳动(物化劳动)所体现的旧 价值,并指出只有工人新加入的活劳动才创造新价 值,机器等生产资料本身不创造新价值。(教材 128页)
二、著作历史背景
1.《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已经波及到各个行业,英国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普遍建立,英国的社 会生产力迅速增长。 2 .英国的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阶级由无产阶级,资产 阶级,地主阶级构成。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资产积极和地主阶级的 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还处于从属地位。 3.谷物法”的存在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利减少,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此法, 发展自由贸易。
商业天才
真正使李嘉图具有传奇意义的还在于,这 位经济学说史上一流的思想家,“他所受 到的正规教育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所受 到的最贫乏的教育,这样,他作为一个经 济学思想家的成就必须归之于天才。”李 嘉图的成功似乎在挑战经济学教育的必要 性。但是,如果没有詹姆斯· 穆勒( JamesMill1773——1836年),李嘉图的 天才注定会被埋没。
商业天才
李嘉图只好独立经营。他已经在证券交易界摸爬滚打了 七年,所以,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在这些朋友们 的帮忙下,他的事业很快就上了正轨。短短几年时间, 他就已经发财致富。据说,在他去世时,他的资产大约 价值70万镑(如果折合成现在的货币,可能价值数千万 美元),每年还有2.8万镑的收入。他的一个得意之作是 在滑铁卢战役前4天,成功地买进大量政府债券,结果英 军打败拿破仑,他大赚了一笔。至此,仅仅发财致富已 经不能让李嘉图看到人生的意义了,于是,他开始寻找 在知识领域搞点什么。27岁那年,他偶而读到了亚当· 斯 密的《国富论》,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兴趣。不过,与 其说是他选择了政治经济学,不如说是政治经济学选择 了他。
2、分析了劳动量与商品价值量间的各种关系。
(1)商品的价值与投入它们的劳动量成正比。在 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时,商品价值的大小要与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
(2)社会劳动决定商品价值,把最坏条件下生产 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作为社会必要劳动。
(教材129页)
(3)把不同质的劳动还原为同一的社会劳动,把 复杂劳动看作倍加的简单劳动。
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耗费劳动决定商品价 值的理论,始终一贯地坚持这一原理,并运用该 原理来考察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范畴和规律
1、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与交换价 值 (1)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