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

合集下载

李嘉图

李嘉图

一、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从斯密到李嘉图的这半个世纪的时期内,英国及其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济上,英国的工业促进了英国的工业生产急剧增长,19世纪初时就使得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英国的产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经济关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完全确立起来。

政治上,工业革命形成了产业无产阶级。

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李嘉图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的父亲是从荷兰移民到英国的一位犹太金融家,李嘉图从十多岁起就开始在他父亲的交易所随其父从事证券金融业务。

孩提时代起的耳濡目染,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李嘉图以后的事业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执意娶一位贵格教教徒(Quaker)为妻,被其父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以后,大卫"李嘉图开始自立门户,独立从事证券交易和房地产买卖,很快就取得了成功,二十来岁的李嘉图已经腰缠万贯,成为了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房地产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投资家,后来又当上了英国下院议员。

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卫"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

他27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37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

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14年短暂的学术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

其中,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下文简称为《原理》)最具盛名,这本作品当时对人们的影响不亚于斯密的《国富论》。

《原理》虽然结构混乱,但是其中所提到的问题明确和尖锐,所用的方法一贯和彻底,这些都大大超过了《国富论》。

国际贸易各种理论详细介绍

国际贸易各种理论详细介绍

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

占世界贸易额相当大比重的一部分贸易并不是因为比较成本的差异或者资源禀赋的差异而发生的。

为了解释这些国际贸易的新现象,以克鲁格曼、雷蒙德·弗农等为代表的大批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新的学说。

这些学说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我们把这些学说称为新国际贸易理论。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的应用,互联网日益成为全球商品交易的载体,互联网成为企业备选的市场进入战略。

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


比较优势的衡量
某种商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 产成本或者机会成本三种方法来确定。 (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 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 表示则可写成: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A/L)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B) 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B/L)
假设前提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此 即所谓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或2×2模型;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 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给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 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 无运输成本;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绝对优势的来源: 自然禀赋优势:一国在地理、环境、土壤、气 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这是天赋的优势 获得性优势:生产者后天具有的技能技巧方面 的优势 一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又总是体现 为生产某产品的成本优势,即该国生产特定商品的 实际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所花费的成本,因此 这个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Absolute Cost) 。
第二章
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问题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 ,他们提出各种理论对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 及国际分工的利益予以分析,形成了各种学 派。
(按历史顺序)重要的国际分工理论如下:

绝对优势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赫——俄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4.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 ) (1)一元收入分配理论: 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 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 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 价值。
一元劳动价 值论决定了
工资
利润
地租
思考:与亚当斯密的观点有何不同?
(2)相对工资理论
• ①主要观点:相对工资是指 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 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 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 比较的工资;工人的相对工 资下降,就意味着在资本主 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 所占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 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扩大。 • ②评析:李嘉图是经济学说 史上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 一概念的学者;其相对工资 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 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 立。
总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主要内容:
• (1)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 有各国的优势; • (2)如果各国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 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进行对外贸易,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 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 • (3)故: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主张进行自由贸易 评析: ——(1)该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 程度上具有科学性,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 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2)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 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 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 (1)由乙来理财,甲来推销更有效率。因为乙在 理财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甲在推销方面具有比较 优势。 • (2)李嘉图认为,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 “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 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 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 好处。因此,他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他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 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 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大卫李嘉图简介

大卫李嘉图简介

大卫·李嘉图经济思想研究摘要:大卫·李嘉图,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派。

劳动价值论、分配学说以及比较优势学说是其代表理论,其中,他的劳动价值论在新古典兴起之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自由贸易的贡献却是不朽的。

关键词: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比较优势学说分配理论一、简介(一)生平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

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童年所受教育不多,曾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6岁时便成了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在经济理论方面,大卫·李嘉图算是以为大器晚成的奇才。

1799年,他27岁的时候,才第一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并开始受它影响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领域主要为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研究。

他热心参与英国当时突出的经济问题:“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辩论。

(二)主要代表作及理论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

李嘉图的著作不像斯密那样结构严谨,行文没有斯密那样流畅,词句也不如斯密那样华美,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更为精炼的理论架构,更加贴近现实的语言与例证,全面论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使他成为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9世纪初叶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他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经济学]第二章李嘉图模型

[经济学]第二章李嘉图模型
1
所需劳动人 数 (人/年)
120
葡萄牙 1
80
毛呢产量 (单位)
1
1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100
90
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葡萄酒的机会成本
国家
葡萄酒
毛呢
英国
6/5
5/6
葡萄牙
8/9
9/8
评价
• 为自由贸易的确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从分工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贸易 ← 价格差异 ← 劳动生产率差异 (比较优势)← 劳动分工 • 局限性:把世界抽象成静态的
(三)对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进一步说明
• 1、前提条件
• 2、如何判断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呢?
• 一般有三种方式:通过计算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来确 定。
•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B) •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 • 产品A的相对成本(相对于产品B) • =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单位产品B 的要素投入量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一定的生产资源用于增加生产一单位某
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 z (5)实行自由贸易; z (6)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 z (7)货物按物物交换进行 ; z (8)不存在技术变化。
• 2、如何判断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 优势呢?
• ①用劳动生产率,即通过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 来衡量。产品j的劳动生产率可用 aLj = (Qj / L) 来表示。
•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论点:
• 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 的。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 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 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 了好处。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整理课件
31
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产生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他 认为两个国家在同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上产生差别的 原因是由于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也存在着缺陷:如果假定各国之 间劳动生产要素的效率都一样,那么,产生比较成本 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便由生产要素理论 (或资源禀赋理论)来解释。
如果进入世界市场的某种商品大部分是 在生产条件较劣的国家生产,则其国际价值 主要根据生产条件较劣的国家所生产的商品 的价值来确定。
整理课件
10
如果进入世界市场的某种商品大部分是在 生产条件较佳的国家生产,则其国际价值主要 依据生产条件较佳的国家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 来确定。
例如:天然橡胶的国际价值的确定主要以印 尼、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为依据
整理课件
27
(二)比较成本理论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科学性:
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
该理论阐明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 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获得利 益
比较成本理论表明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 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
比较成本理论还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分工 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 之内,因此,互利和等价交换是不同的概 念
整理课件
2
在西方经济学关于国际贸易分工的理 论中,影响最大的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 理论,它一直是西方国际经济学中的经 典理论,也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起点, 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从亚当·斯密 的绝对成本理论上发展而来的,因此, 要研究比较成本理论,必须先学习亚 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整理课件
3
第三章 主要内容
整理课件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

PA R T
ONE
作品理论
理论基础
• 大 卫 ·李 嘉图继承和发 展了亚 当 ·斯 密 创 立 的 劳 动 价 值 理 论 , 并 以 此作为建立比 较优势理论的 理论基础。
• 在分析论述比较优势理论中,李嘉图赋予劳动以重要的地位,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开宗明义就指出,"一件 商品的价值,或曰用以与之交换的任何其他商品
PA R T
ONE
生平
早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 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 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 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 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 物法的讨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9年选为上议院议员。
既然诸多原因决定了同一种商品在不 同的国家其相对价值各异,那就给各 国参与国际贸易获取贸易利益留下了 可利用的空间。然而此处的前提必须 是各国都能找准自己同他国比较的有 利之处,即确定它们各自的比较优势。
基本原则
• 李嘉图也像斯密一样,采取了由个人经济行为推广至国家经济行为的办法,来分析论证他所说的比较优势 以及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模型。
• 既然国际间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性打断了各国间利润均等化的进程,既然基于各种原因,每一个国家都可能 有"某种具有优势的产品",而且"这种优势还相当可观",那么,"各国都更为合理地分配它的劳动资源,生 产这种具有优势的产品",并"将其用于相互交换,各国就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基本原则
• 同斯密相反,李嘉图强调的是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两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所处优势或劣势程度的差异, 以及由此产生的贸易机会和贸易利益。因为葡萄牙在葡萄酒的生产上优势更大(葡萄牙葡萄酒的生产成本为 英国的2/3,毛呢的生产成本为英国的4/5),而英国在毛呢生产上劣势较小(英国毛呢的生产成本为葡萄牙的 1.1倍,葡萄酒的生产成本为葡萄牙的1.5倍)。就像生产鞋和帽子的两个工匠一样,只要葡萄牙致力于生产 葡萄酒,英国致力于生产毛呢,然后进行相互交换,两国就都能获得贸易利益。

斯密和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国际分工理论

斯密和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国际分工理论

斯密和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国际分工理论斯密和李嘉图的自由置易与国际分工理渝黄仲熊的科学说明。

斯密和李嘉图都确认资本主义一财富的具正源泉在于劳动,并奠立了劳动价值学说的最初基础。

他们从分析资本主义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富的具体形式,接触到剩余价植的特殊形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活态动年代正处在英国工业化时期,也就是产业—地租、利润等的产生及其量变的规律性。

但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他们革命从发生到发展的时期。

他们站在新兴的的理论从本质上浸透着阶级利己主义的精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立惕上,主张尽快神。

例如,他们把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地增加资本主义的“国家财富”,从而客观上系的范畴看作自然的范畴,把资本主义生产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提到首耍地方式描述为最理想的生产方式,以便于把剥位。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就要同英国国内还削关系、刹削制度合理化和永恒化。

保持着相当地盘的封建残余势力作斗争,使如果说,古典经济学者们这种阶级本性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摆脱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的表现和他们对国内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的理束缚。

论表述之间的矛盾,还主要是反映于他们的禺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写道,古典经眼界的局限性,即对待科学的分析很不彻底济学的“使命只是表明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充满着矛盾,从而使他们的理论产生严重下如何获得财富,只是将这些关系表述为范的缺陷和错误,那么,他们在阐述国与国的经畴和规律并证朋这些规律和范畴比封建社会济关系方面的理论,就更进一步地暴露了英的规律和范畴更便于进行财富的生产”。

国资产阶级民族利己主义的伪善面貌。

他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焉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古的国外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只不过是为掩典经济学者们探究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盖英国早期殖民主义的既得利益和矛盾的一部联系。

层面纱。

把这种理论同他们关于政治经济学由于从十八世纪下半期到十九世纪初的其他一些理论比较起来,不但显得更加浅叶,英国国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事薄而缺乏根据,拜且带有很大的欺骗性质。

大卫 李嘉图在经济学上有什么成就?

大卫 李嘉图在经济学上有什么成就?

大卫李嘉图在经济学上有什么成就?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这种理论是从斯密那里来的,但经过了一些改动——怎么说呢,改动得越来越僵化了。

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的核心就是下面一句话:“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根据这个理论,他认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一定社会中为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利润则决定于工资。

在所有这些分析中,我们看不到供给与需求的作用,一切都是某种神秘的因素所决定的。

不过,聪明的李嘉图早就意识到了这种价值理论的内在矛盾,他自己曾经犯过嘀咕:“我不能克服这样的困难:在地窖里贮藏了三四年的酒,或最初在劳动方面花费了也许还不到2先令,后来却值100镑的橡树。

”后来,人们用水与钻石来概括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所面临的“价值悖论”:水对人极端重要,是生命的支柱,但在通常情况下,价格却很低;而钻石是奢侈品,对于人的生存而言没有任何用处,通常情况下价格却很高,为什么?李嘉图始终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难题。

到了1870年代,边际主义兴起,经济学家才能够解答这一问题。

答案很简单:价值只能来自个体消费者的主观评估。

我可能花了30年时间研究一种东西,但拿到市场上却没有一个消费者问津,那么,它就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不管我就这上面投入了多少劳动。

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是消费者评估的结果,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是由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评估和欲望之水平和强度所决定的。

李嘉图刚刚开始进入经济学界的时候,英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限制谷物贸易的《谷物法》。

李嘉图鼓吹自由贸易,但《谷物法》最终还是通过了。

这促使李嘉图更深入地思考贸易问题,从理论上驳斥贸易限制的荒唐。

他的国际贸易学说可以被称为“比较成本说”或“比较成本规律”。

他模仿同亚当·斯密斯关于个人劳动分工的理论来分析两个国家间贸易的好处。

假定制一单位布,英国需要50个劳动日,葡萄牙需要25个劳动日;制一单位酒,英国需要200个劳动日,葡萄牙只需要25个。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2004版
Chapter 4
国际贸易使得世界产出增长的原因:每个国家 都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 的机会成本(用另一种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 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 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2004版
Chapter 4
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有利地位, 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 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
在此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相比较最有利(有利程度 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 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 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 带来利益。
2004版
假定的生产变化
Chapter 4
美国
玫瑰 (万枝) -1000
计算机 (万台)
+10
南美
+1000
-3
合计
0
+7
2004版
Chapter 4
变化:世界上种植的玫瑰还是跟以前一样多, 但现在生产了更多的计算机,所以这种生产上 的重组将增大整个世界经济蛋糕的规模,由于 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比以前生产了更多,则在理 论上可能提高每个人的生活水平。
第四章 比较优势理论
2004版
一、大卫•李嘉图(详见《经济学家3 李嘉图》) 二、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三、李嘉图模型的基本假定 四、贸易的基础 五、比较优势的度量 (Example) 六、生产和贸易的格局 七、贸易的利得 八、李嘉图模型简评 九、小结
Chapter 4
二、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谷物法》的存废之争
2004版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2、关于资本及其划分
(1)李嘉图认为资本是财富的一部分,即用于生 产的物质财富,也是生产资料。
(2)李嘉图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根据资本的耐用程度或使用时间的长短: 消耗得快,必须经常再生产的资本是流动资本
消耗得慢,不必经常再生产的资本是固定资本
3、资本积累及其源泉
二、赋税原理
1、主张廉价政府
2、最好的财政计划是少用钱,最好的赋税是税额 最少的赋税 赋税的来源 3、赞同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第六节 资本积累和再生产学说
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理论
1、关于财富增长方式的论述 李嘉图认为财富是由必需品和享受品构成的。 就一国来说,财富增长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用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产性的劳动,这 不仅可以增加商品的数量,而且可以增加其价值。” 第二种方式,“不增加任何劳动者,而使等量劳动的生 产效率增大—这会增加商品的数量,但不会增加商品的 价值。”
二、赋税原理
一、比成本学说
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或依据就是比较成本学说。
(1)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原理
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 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而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 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 于他国的商品。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 本差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 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不是绝对成本,而是比较 成果或比较利益。
李嘉图以相对工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 经济利益关系。
二、利润理论
1、利润
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 部分。 利润在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中具有双重意义: 一是指本来意义上的利润,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 资本之比。 二是指剩余价值,是利润与垫支在工资上的资本相 对比。

国际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

国际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19世纪初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出身于 犹太家族,父亲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
12岁到荷兰的商业学校学习。 14岁回国,协助其父进行业务活动。 21岁时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很快获得成功。
25岁时他已成为拥有200万英镑财产的富翁了。 1799年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
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9年选为下议院议员。
《谷物法》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制订了 运ຫໍສະໝຸດ 关税等限制或禁止粮食进口的《谷物法》。
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极力反对,该法1846年被废除。
1、限制谷物进口 支付的工人工资
国内粮食价格
新兴资产阶级
工业竞争力下降
2、限制谷物进口
国内粮食价格
对工业品需求下降
3、限制谷物进口
外国高关税报复
阻碍本国工业品出口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此即 所谓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或2×2模型;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 产率上的相对差异; 给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 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 无运输成本;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 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 下,这两个国家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 易,并且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利。
决定互利的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优势,而 是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简析一.基本概念: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只要各国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相对区别,即“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从而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每个国家集中生产并出口“比较优势”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基础上。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该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则缺乏比较优势。

作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比较优势原理的中心命题是:一个国家即便在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它仍然会在某些领域享有相对比较优势;不仅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可能通过交换增加福利,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样可以通过贸易增加福利。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即:如果要素价格在两国间是相同的,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就会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

由于要素价格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各国的生产者都将使用更多的低价格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4)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csz1、3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及其政策主张

csz1、3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及其政策主张

2、劳动价值理论
工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围绕财富问题展开
增加资本积 累是实现财 富增长的必 富增长的必 要条件( 要条件(收 入分配影响) 入分配影响)
国 家 总 收 入
地租 利润 资本积累
(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具体方式 是通过降低 地租
与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比较
李嘉图的 相同点 不同点 斯密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1、时代的产物
李嘉图的生活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1)大卫·李嘉图的生活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李嘉图 (2)社会状况对经济理论发展提出的要求 内容: 内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 经济自由政策主张 比较成本学说
①使用价值上 ②自由贸易上 ③经济自由与国家职能上 ④国际分工理论上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逻辑框架
专题小结
17世纪中叶 背景: ------17世纪中叶-----背景: ------17世纪中叶---------斯密----李嘉图 代表人物: 配第----斯密----李嘉图(英国) 代表人物: 配第----斯密----李嘉图(英国) 布阿吉尔贝----魁奈----杜尔哥 布阿吉尔贝----魁奈----杜尔哥 ----魁奈---法国) (法国) 西斯蒙第(瑞士) 西斯蒙第(瑞士) 科学性: 科学性: 反对 主张 试图 局限性: 局限性: 包含庸俗成分 对待态度:历史的、辩证的思维,立足实际, 对待态度:历史的、辩证的思维,立足实际,
①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问题 ②价值的源泉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①认识到 ②正确地揭示了 价值的源泉 ③颠倒了价值与 交换价值的关系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理论、政策比较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理论、政策比较
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与主张
局限性: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交换价值决定的。
李嘉图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同时他批判了斯密的二元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来决定的。
进步性:他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极大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进步性: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局限性:把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增长,表明他对此问题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
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 ①斯密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②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那就是市场。
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①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斯密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②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和价值等看成永恒的范畴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货币理论
货币的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产生: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形式: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即“比较成本”差异),就会出现产品价格上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

比较成本是各国产品的成本作相对的比较,比较成本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这是比较成本思想的精髓。

他指出,各国并不一定要生产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生产成本比较低或相对低的产品,就可进行贸易分工,这对双方都有利:首先,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

其次,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

再次,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

比较成本理论作为反映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的学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2、赫-俄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另一个是生产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不同,亦即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

俄林论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

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生产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基础。

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各国比较利益的地位是由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来决定的。

李嘉图理论的评述

李嘉图理论的评述

关于李嘉图经济理论的评述【摘要】李嘉图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他认为全部价值由劳动产生,并在3个阶级间分配: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

由此说明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从而实际上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对立。

他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的比较成本学说等。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分配理论货币数量论比较优势理论评述一、劳动价值论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

其核心就是下面一句话:“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根据这个理论,他认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一定社会中为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利润则决定于工资。

李嘉图价值学说的主要科学功绩,在于他坚持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则。

他批评斯密用购买到的劳动来决定价值的观点,按照李嘉图的意见,商品的价值只能由耗费的劳动决定,而价值的大小则与这种劳动量是成正比。

同时,他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收入的来源与相互关系,初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并从阶级利益对立的研究中去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而把古典经济学推向了高峰。

虽然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但也有相关学者对此提出了一些质疑。

1、李嘉图已经指出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简单劳动生产的价值较小。

复杂劳动生产的价值比较大。

但是,他没有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不同的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换句话说,他只是注意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数量关系。

2、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在某些地方虽然比斯密前进了一步,但同样存在不少的问题。

由于他不能正确理解劳动的二重性及其作用,就不能理解形成商品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更不能认识到具体劳动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具有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和转移旧价值的功能。

李嘉图国际分工理论

李嘉图国际分工理论

25大米90小麦 1吨大米
1吨小麦
中国
0.625吨小麦
1.6吨大米
美国
1.2吨小麦
0.83吨大米
贸易前后的福利分析
贸易后,中国只生产80吨大米,美国只生产120吨小麦,且中国 用25吨大米按市场1:1的价格与美国的25吨小麦交易。
大米
80
55 50
0 25 50 80
小麦
中国市场
18.75
大米 120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出口商品
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玩具、服装和简单电子配件等
资本密集型产品 如TV、监视器和录影等设备
市场换技术
中国出口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种意见 静态比较优势理论
应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 分工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民族产业是次要问题,只要 在中国土地上生产、纳税、增加就业既可;产业结构优化 问题应主要由市场决定,主张搞“产业政策”是沿袭计划 经济的思路。
中国的比较优势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中国成为了 世界贸易大国。这个标志是中国从2000年起,出口贸易 依存度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2003年中国的出口贸 易额已经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6%。
究其原因,人们通常认为是,中国作为劳动力资源丰 富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放弃赶超战略,实施以劳动密 集型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战略。
100
25
0
90 95 120小麦
美国市场
比较优势理论的分工原则
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地位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成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行自 由贸易政策,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进而 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世界的主要生产方式,促进世 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时代赋 予李嘉图的历史使命。 “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贸易的 基础,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 贸易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步性:
论证了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都没 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仍可以根据比较 优势进行分工,在国际贸易中获利,比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解释范围大 大扩大了。
局限性:
有很多基本假设在现实的国际经济条 件下是不成立的。因此,后人完善了这 一理论,提出了货币媒介贸易下的比较 优势模式,多国贸易下的比较优势模式, 多产品贸易下的比较优势模式,与李嘉 图提出的最初的这个模式一起,构成了 自由贸易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
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 下,这两个国家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 易,并且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利。
决定互利的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优势,而
是比较优势。
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
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去交换其具有“比cardo,1772~1823)19世纪初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出身于 犹太家族,父亲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
12岁到荷兰的商业学校学习。 14岁回国,协助其父进行业务活动。 21岁时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很快获得成功。 25岁时他已成为拥有200万英镑财产的富翁了。 1799年读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工业竞争力下降
新兴资产阶级
2、限制谷物进口
国内粮食价格
对工业品需求下降
3、限制谷物进口
外国高关税报复
阻碍本国工业品出口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此即
所谓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或2×2模型;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 产率上的相对差异; 给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 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 无运输成本;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
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9年选为下议院议员。
《谷物法》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制订了 运用关税等限制或禁止粮食进口的《谷物法》。
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极力反对,该法1846年被废除。
1、限制谷物进口
支付的工人工资
国内粮食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