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章改背景分析化学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改背景分析化学概论ppt课件
Pharmacy Toxicology
Materials Science Metallurgy Polymers Solid State
生物学、植物学、 遗传学、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学
化学学科的 所有分支
物理、天体物理、 天文和生物物理
球物理学、 和古生物学
科学、 和海洋科学
分析化学
工程学、民事、化学 、电以及机械
Geology Geophysics Geochemistry Paleontology Paleobi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Meteorology Oceanography
Agriculture Agronomy Animal Science Crop Science Food Science Horticulture Soil Science
教学要求与安排
1.学时:28学时课,(实验30学时)。
2.学习方法:预习、听讲、自学、做作业; 课堂讨论。
3.成绩评定:期末考占60%;作业20%, 每周交一次,准备2个本;实验20%。
教学参考书
1. 分析化学,R.Kellner等编,李克安 金 钦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
2. 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等,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0,3
琼斯终于承认服用禁药 女飞人面临最长五年牢狱苦
(7)生命科学
分析化学
911恐怖事件
恐 怖
废 墟
无辜被埋葬!
生命被炸碎! 如何鉴别死者的身份是 9.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一项棘手的工作。
DNA测序仪 收集到的DNA样品置于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分离
(8)食品安全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件 分析化学概论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件 分析化学概论

实时分析
化学图象
过程分析
分离技术
传感器
联用技术
接口
定性
第一章 化学分析概论
重量法:分离 称重 重量法:分离---称重 沉淀法、 沉淀法、气化法和电解法等 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滴定方式: 滴定方式: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方法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
>0.1g 0.01-0.1g 0.1-10mg <0.1mg
试液体积
>10 mL 1-10 mL 0.01-1 mL <0.01 mL
按待测成分含量分: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
V ★滴定管 量至 滴定管(量至 量至0.01mL):26.32mL(4), 3.97mL(3)
★容量瓶:100.0mL(4),250.0mL (4) 容量瓶 ★移液管:25.00mL(4); 移液管 量筒(量至 量至1mL或0.1mL):25mL(2), 4.0mL(2) 或 ☆ 量筒 量至
有效数字运算中的修约规则
对照实验:标准方法、标准样品、 对照实验:标准方法、标准样品、标准加入 空白实验 校准仪器 校正分析结果Biblioteka 1.2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得的数字 包括全部可靠数字及一位不确定数字在内 包括全部可靠数字及一位不确定数字在内 数字前0不计 数字后计入 : 0.02340 数字前 不计,数字后计入 不计 数字后的0含义不清楚时 含义不清楚时, 数字后的 含义不清楚时 最好用指数形式表示 : 1000 ( 1.0×103 , × 1.00×103 ,1.000 ×103 ) × 自然数(如倍数关系、分数关系 和常数 和常数(如 自然数 如倍数关系、分数关系)和常数 如π)可看成有无限多位数 如倍数关系 数据的第一位数大于等于8的 可多计一位有效数字 可多计一位有效数字, 数据的第一位数大于等于 的,可多计一位有效数字,如 9.45×104, × 95.2%, 8.65 对数与指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按尾数计, 对数与指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按尾数计, 如 10-2.34 ; pH=11.02, 则[H+]=9.5×10-12 × 误差只需保留1~ 位 误差只需保留 ~2位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

a、纯度高(含量达99.9%以上) b、组成恒定 c、性质稳定
d、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6、标准溶液 标准方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至一定
体积。根据所称质量和定容的体积计算出准确浓度。
14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b、间接法 先配成一种接近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进
四位有效数字。
8
使用注意事项
(2)将大单位化成小单位时,不能在数据的末尾填“0”,应写成x·10y 。例如:将体 积10.6L化成毫升时应写成 1.06×104mL,有效数字仍然是三位。改变单位时,不能改变 有效数字的位数。
(3)非测量所得数(如倍数或分数)视为无限多位有效数字,即不考虑其有效数字 的位数。
例如:将下列数据修约到4位有效数字。 1.4634 → 1.463 (四舍) 1.4636 → 1.464 (六入) 1.46351→ 1.464 (五后有数就进一) 1.4645 → 1.464 (五后没数要留双) 1.4635 → 1.464 (五后没数要留双)
再如:将0.1549修约到两位有效数字,只能一次性直接修约到所需位数, 即:0.15。
行标定或与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进行比较滴定。
确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操作过程称为标定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C B 1 n 升 B (m)溶 oM lBm V 液 B (m ) 1 l 0 (m 0L o 0 1 )l
B为基本单元
所谓的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离子、原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同一系统中的同一物质,所选的基本单元不同, C B 也不同!
3、对滴定分析法的要求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完成程度达到99.9%以上); b、反应速度快;

优选分析化学概论PPT

优选分析化学概论PPT
趋向
仪器和计算机
分离技术 接口
教新新 新 育原技 仪
其它科技领域 联用技术
理术 器
化学图象
离 生物分析 线 环境分析 分
析 过程分析 检 表面分析 测
单细胞分析
单分子单聚体 分析
近年分析化学取得的成果
1.流动注射- 原子吸收联用及在线分离与浓集技术 2.生物药物和手性药物分析的重要途径 3.C60 和 C70 的分离、提纯及鉴定 4.有机质谱新技术 5.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结构测定新技术 6.我国食物营养成分的研究 7.紫外拉曼光谱仪研制和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8.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超微量生物物质 9. 声波技术在化学与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根据所取试样用量的大小分类
(5) 常量组分分析 微量组分分析 痕量组分分析
根据待测物占试样百分含量的多少分类
待测物占试样量
>1% 以上 0.01~ 1% <0.01%
常量组分分析 微量组分分析 痕量组分分析
(6) 例行分析 仲裁分析
例行分析: 仲裁分析:
一般化验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 (常规分析)
用指定的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 以判断原结果是否正确。
根据所取试样用量的大小分类
各种分析方法的试样用量
方法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 >0.1g
0.01 ~ 0.1g 0.1 ~ 10 mg
<0.1 mg
试液体积 >10 ml 1 ~ 10 ml 0.01 ~ 1 ml <0.01 ml
(4)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如: 测定 SO42- 的含量 SO42- + Ba2+ = BaSO4↓
过滤 灼烧 称重 计算含量 →重量分析法

[课件]分析化学概述PPT

[课件]分析化学概述PPT
构和测定方法及有关 理论的科学。
学习目标:
• 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分析方法的 分类及试样分析的程序 • 2.熟悉分析反应和反应的条件、反应 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空白试验和对照试 验 • 3 .熟悉觉阴、阳离子反应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分类
•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 •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 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 分析化学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测定有关组分的相对含量、以及确定物质 的分子组成。
物理化学分析法,由于需要用到比较特殊的仪器,
一般又叫做仪器分析法。
仪 器 分 析 法
a.光学分析法:根据物质的光学性质建立的。 可见和紫外吸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发射光 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分子荧光和磷 光分析法、激光拉曼光谱法、光声光谱法、化学 发光分析法。 b.电化学分析法:根据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建立的。 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伏安法、极谱分析法。 c.色谱分析法: 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d.热分析法:根据测量体系的物理性质间的 动力学关系建立的。 热重法、差示热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
4. 按用量及操作方法分类:常量、半微量和微量
注意:试样用量并不表示被测组分的含量。
5. 按具体要求分类:常规分析和裁判分析
定性分析概述
定性分析的任务:鉴定物质中含有哪些元素、 原子团或化合物的组成。
定性分析方法可以为化学分析法,也可是仪 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所依据的是物质的化学 反应。如果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这种方 法称为湿法;如果反应是在固体之间进行的, 这种方法称为干法。例如焰色反应、熔珠反 应、粉末研磨法都属于干法。
干法分析之用少量的试剂和仪器,便于 在野外环境作矿物鉴定用。但由于这种 方法本身不够完善,在定性分析中只能 作为辅助的试验方法。我们要学习的主 要是湿法。

分析化学ppt课件

分析化学ppt课件
定分析。
配位指示剂的选择
根据配位反应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 指示剂,如EDTA、铬黑T等。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适用于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如钙 、镁等。
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利用沉淀反应中生成难溶化合物 的原理进行滴定分析。
沉淀指示剂的选择
根据沉淀反应的溶解度选择合适 的指示剂,如银量法中的铬酸钾
指示剂等。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适用于某些特定离子或化合物的 含量测定,如氯离子、硫酸根离
子等。
04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概述
定义
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 。
原理
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守恒定律,通过测量反 应前后物质质量差来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分类
直接法、间接法、差减法。
挥发法
定义
利用待测组分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挥发性,通过加热等方法使其挥 发并测量挥发前后质量差来计算含量。
数据处理的方法
有效数字运分析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1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明确分析目的、选择分析方法、制定分析步骤等 。
分析方法的评价
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
3
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样品分析。
03 滴定分析法
分析化学ppt课件
目录
• 分析化学概述 • 分析化学基本原理 • 滴定分析法 • 重量分析法 • 光谱分析法 • 色谱分析法 • 分析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
01 分析化学概述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任务
定义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 构、含量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 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
任务
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 的化学组成、测定有关组分的含 量以及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和存 在形态等。

分析化学-第1章 概论PPT

分析化学-第1章 概论PPT
nFe 6nK2Cr2O7 TFe / K2Cr2O7 M Fe 6 (1.00 cK2Cr2O7 ) 1000
2、滴定剂与被滴物质的计量关系
(1)酸碱反应
anA bnB
nA:指滴定时消耗的酸的摩尔数,a为 酸碱反应中酸给出的氢离子个数。 nB:指滴定时消耗的碱的摩尔数,b为 酸碱反应中碱接受的氢离子个数。 例:HCl+Na2CO3→NaCl+CO2+H2O
TFe / K 2Cr2O7 0.005000 g mL1
意义为:用重铬酸钾滴定亚铁离子时,每消耗 1.00ml标准溶液,就被滴定了0.005000g铁离子
滴定度T与物质的量浓度C之间的转换关 系示例: 0.1000mol· -1 HCl标准溶液,转换为 L 1.00mL标液相当于被滴物的质量m=T (1)NaOH: TNaOH/HCl=0.004000 g/ml
nNaOH nHCl mNaOH 1.00 0.1000 39.997 1000
(2)Na2CO3: TNa2CO3/HCl=0.006300 g/ml
2nNa2CO3 nHCl
1.00 0.1000 105.99 1000 2mNa2CO3
滴定度的应用:已知标准溶液(滴定剂)的浓 度和消耗体积,就可以按下式计算被滴物的质 量 wFe VK 2Cr2O7 TFe / K 2Cr2O7 ( g ) 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换算(上例):
传 感 器
化学图象
生物分析 环境分析
分析化学 主要发展 趋向
接口
联用技术
教 育 新 原 理 新 技 术 新 仪 器
过程分析 表面分析 单细胞分析
离 线 分 析 检 测
其它科技领域

分析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分析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化学定量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中试样和试剂的用量, 测定物质各组分的含量
化学定性分析:根据分析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特征鉴定 物质的化学成分
滴定分析(titrimetric analysis )
重量分析(gravimetric analysis)
第一章 绪 论
3. 按照分析方法的原理分类(2)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使用较特殊仪 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作为一门科学的分析化学的形成: 20 世纪初,以溶液四大平衡理论为基础。 化学分析法迅速发展成为系统理论和方 法。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20世 纪40~60年代,物理学与电子学的发展 促进分析化学的发展。光谱分析、极谱 分析及其理论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动力
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的诞生 :18世纪,在氧化汞 形成实验中的定量测定,拉瓦锡(AL.
Lavoisier) --分析化学之父。
滴定分析的产生:直接动力是化学工业 的兴起。 18世纪时,硫酸、盐酸、苏 打和氯水是化学工业的中心产品。最早 的“滴定分析” ,法国人日夫鲁瓦测 定醋酸的浓度,将醋酸滴加入碳酸钾中。
微量组分分析 (0.01%~1%)
痕量(组分)分析 (<0.01%)
注意与试样用量分类法的区别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第四节
分析过程和步骤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明确分析任务和制订计划(包括标准操作程序,SOP)

1第一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2PPT课件

1第一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2PPT课件
酸碱滴定(Titrations Based on Acid–Base Reactions) 络合滴定(Titrations Based on Complexation Reactions) 氧化还原滴定(Titrations Based on Redox Reactions)
沉淀滴定(precipitation titration)
例:测N含量:以NH3、NH4-、NO2- 等形式 的含量表示分析结果。
2
b.存在形式不明 矿石分析(analysis of ore):以氧化物形式表 示 CuO%=? 金属材料以有机物元素定量分析:
以元素符号表示 C Fe Al 电解质溶液(electrolyte solution):以存在 的离子形式
11
将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即标准溶液 (standard solution)、滴定剂(titrant))从滴 定管滴加到一定量待测溶液中,直到所加的 试剂与被测物质的量(摩尔)正好符合化学 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为止(nT : nB=t:b),则称滴定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stoichiometric point,以sp表示。然后根 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计算被测物质的 含量。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滴定(titration),这 类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titrimetric analysis)。
(The overview of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chemistry)
1
1.1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 (The expression of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result)
▪ 1.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p8) ▪ a.以待测组分实际存在形式表示
结果可表示成10-n (kg/kg;g/g; g / g

分析化学概论

分析化学概论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教学目的及要求:1. 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一般程序2. 有效数字的表示及相关运算规则。

3. 掌握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4. 掌握定量分析的误差、偏差计算。

5. 会对可疑值进行取舍。

6. 了解滴定分析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1. 有效数字的表示及相关运算规则。

2. 掌握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3. 掌握定量分析的误差、偏差计算。

4.会对可疑值进行取舍。

教学难点:1.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2.有效数字的表示及相关运算规则。

教学时数:5学时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5.1 分析化学概论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任务:是鉴定试样的可能组成和测定有关组分的含量及结构,相应地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作用:应用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二、定量分析的方法1、化学分析法:包括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2、仪器分析法:三、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1、取样2、试样的分解3、测定4、数据处理§5.2 定量分析的误差一、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有效数字及其位数有效数字是指实际能测量得到的数字。

一个数据中的有效数字包括所有确定的数字和最后一位不确定的数字。

举例见课本P832.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1)记录测量数值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2)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后,其余数字应一律舍弃,舍弃办法:采取“四舍六入五留双”的规则。

(举例)(3)加减法:几个数据相加或相减时,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应该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字为准。

(举例)(4)在乘除法中,有效数字的保留。

应该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准。

举例见课本P85。

(5)分数和倍数的计算,分数和倍数是非测量值,为无限位数有效数字。

二、误差的产生及表示方法1.误差的产生误差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数值差。

2.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可测误差)特点:单向性,可测性系统误差可以分为下列几种:(1)方法误差(2)仪器、试剂误差(3)操作误差。

分析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分析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1 2 3
环境污染物的分类与特点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 如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等。
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范围、样品基质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常用分析方法介绍
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 析等,以及这些方法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实例。
在线监测与实时分析
许多应用场景需要在线监测和实时分析结果,对分析化学的响应速度 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分析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单细胞分析
单细胞分析能够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为精准医疗和个性 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无损分析和原位分析
无损分析和原位分析能够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获取分析 结果,对于文物保护、艺术品鉴定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以摩尔为单位计量物质的量,是国际 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 溶质B的物质的量,质量浓度则是单 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质量。
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
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质量,摩 尔体积是单位物溶液配制计算 、化学分析计算等,是分析化学的基 础。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
合成方法
01
基本合成法、逆合成分析法、组合合成法等
反应类型
02
亲核反应、亲电反应、自由基反应等
反应条件
03
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分离方法
蒸馏、萃取、色谱法等
鉴定方法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
定量分析方法
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等
06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最新优秀课件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最新优秀课件

第一次变革:20~30年代 溶液四大平衡理论的建立 分析化学 由 技术 → 科学
第二次变革:40~60年代 经典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 现代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为主)
第三次变革:由70年代末至今 提供组成、结构、含量、分布、形态等 全面信息, 成为当代最富活力的学科之一。
从常量、微量分析到微粒分析 如:对高 纯稀土及半导体材料的分析,要求能检测每立 方厘米中痕量杂质的原子数。
10-7%。
➢ 例行分析、仲裁分析和快速分析
例行分析(常规分析):是指一般化验 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 争议时请权威单位进行裁判的分析
快速分析:是指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准 确测定结果的分析
归纳:
化 学 分 析
定 量 分 析
仪 器 分 析
重量分析 滴定分析
电化学分析 光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 波谱分析
4.综合性强 涉及化学、生物、电学、光学、计算机等,体 现能力与素质。
5-2 分析方法的分类
➢ 按任务分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
:含何种元素,何种官能团
:测定含量
根据待测组分和所加的化学试剂能发生有确定计量关 系的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测定该组分含量的目的。
:形态分析,立体结构,结构与活性
➢ 按对象分 (依据分析对象的化学属性) 无机分析 : 鉴定组成和测定含量 有机分析 :官能团的分析和结构鉴定
优点:准确度高,适用于常量分析,较重 量分析法简便、快速,应用广泛。
仪器分析的特点 (与化学分析比较)
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
的g、L级,甚至更低。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 量成分的测定。 选择性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分析化学概论
§6-1 分析化学的任务、方法及发展趋势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与方法 1、任务: ①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包括元素、离子、基团、化合物等); ②推测物质的化学结构; ③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等。 2、方法
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 构分析;
依据分析时所需试样的量可分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 微量分析;
精选ppt
1
依据所测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的多少分为常量 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以及痕量组分分析;
依据分析对象的化学属性分为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根据分析原理或物质性质的不同分为化学分析法和 仪器分析法。
①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为依据 进行物质分析的方法,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包括定性 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精选ppt
12
例1: 用分析天平称得A、B两物质的质量分别为 1.1990g、0.1990g;两物体的真实值分别为: 991g、0.1991g,则绝对误差为:
E a ( A )1 . 1 9 9 0 1 . 1 9 9 10 . 0 0 0 1 ( g )
精选ppt
3
②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是利用待测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 理化学性质并借助于特定仪器来确定待测物质 的组成、结构及其含量的分析方法。
包括:光学分析法是利用物质的光学性质进 行测定的仪器分析法。通常分为光谱法和非光 谱法两大类。光谱法包括吸收光谱法、发射光 谱法,以及散射光谱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待测物质的电化学性质 进行分析测定的仪器分析方法。主要有电位分 析法、电导分析法、电解分析法等。
精选ppt
9
(2)仪器误差 由于所用仪器本身不够准确所引起的 误差。如硅码锈蚀、滴定管刻度不均匀等。
(3)试剂误差 由于所用试剂纯度不够、含有被测组 分所引起的误差。如蒸馏水不纯等。
(4)操作误差 指在正常分析测定过程中由于操作者 习惯或主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如操作者视觉对色彩 的敏感程度或读数习惯不同等,均可造成这类误差。
精选ppt
8
一、误差的分类
误差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两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系统误差(或称可测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测定条件下由于某种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它具有的明显特征是总是使测定结果固定的偏高或偏低 (单向性);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时可重复出现。系统 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方法误差 由于分析方法本身的缺陷或不够完善所产 生的误差。如在分析测定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干扰离子的 影响,反应不完全或滴定终点和理论终点不一致等,则必 将系统地影响测定结果,使结果偏高或偏低。
化学分析法多用于常量分析(试样质量大 于100mg,试样体积大于10mL),但也可进 行半微量(试样质量为10~100mg,体积为 1~10mL)和微量(试样质量为0.1~10mg, 体积为0.01~lmL)分析,分析结果准确度较 高。该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价格便宜,在 科研和生产中应用相当广泛。
精选ppt
11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
1.误差与准确度 绝对误差(Ea)也简称误差,以测定值x与真实值
T之差表示。 相对误差(Er)是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
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绝对误差有正有负,x<T为负误差,说明测定结果
偏低;x>T为正误差,说明测定结果偏高。相对误差 则反映出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
色谱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吸附、分配及交换性 能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液 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精选ppt
4
与化学分析法相比,仪器分析法操作简便、 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更适于微量、超微 量(试样质量小于0.1mg,体积小于0.01mL) 及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分析等。但通常仪器分析 的设备较复杂,价格昂贵,且有些仪器对环境 条件要求较苛刻,如恒温、恒湿、防震等。
精选ppt
10
2.随机误差(或称偶然误差)
在分析测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无法控制 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误差,称为随机误差。如滴 定体积最后一位读数的不确定性;实验室中温度、气压、 湿度等的变化引起的微小误差,且这种误差可大可小, 可正可负,很难找到原因,无法测量。特点:
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密度大,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密度小, 极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密度极小;绝对值相等的正、负 误差出现的概率密度大致相等;无限多次测定的结果, 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零,即误差的平均值的极限为 零。
定性分析:根据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来判断某种 组分是否存在;
精选ppt
2
定量分析:根据待测组分和所加的化学试 剂能发生有确定计量关系的化学反应,从而达 到测定该组分含量的目的。定量分析又可分为 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若根据反应产物的 重量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称为重量分析法; 若根据所消耗滴定剂的浓度和体积来求算待测 组分的含量则称为滴定分析法。
精选ppt
5
二、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地质 学以及化学学科的发展,既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又对分 析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分析化学已不再局限于测定 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它实际上已成为“从事科学研究的科 学”,正向着更深、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主要表现为:(1) 智能化 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的应用和化学计量学的发展。(2) 自动化 主要体现在自动分析、遥测分析等方面。(3)精确 化 主要体现在提高灵敏度和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方面。(4) 微观化 主要体现在表面分析与微区分析等方面。(5)在线 活体化 主要体现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芯片等方面。
精选ppt
6
§6-2 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一、试样的采集 二、试样的预处理 包括试样的分解和预分离富集。 三、测定 四、分析结果的计算和报告
精选ppt
7
§6-3 定量分析的误差
准确测定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是定量分析的目的。 但在实际测定过程中,测定结果往往不可避免地会产 生误差。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就有必要探讨误差 产生的原因及出现的规律,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减小误 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还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实 验数据进行取舍、归纳等一系列分析处理工作,并判 断使用合适的可靠性方法,报告合理的测定结果,使 测定结果更加接近客观真实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