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细菌

合集下载

微生物和细菌的生活习性和功能

微生物和细菌的生活习性和功能

微生物和细菌的生活习性和功能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其中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以及人体、动植物体内。

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功能对于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细菌的生活习性和功能。

一、细菌的生活习性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通常由一个细胞壁包裹着。

细菌存在于各种环境中,比如水体、土壤、食物等。

它们在生活习性上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营养方式多样细菌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两种。

自养细菌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自己所需的有机物质,如蓝藻细菌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能量;而异养细菌则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营养,如大肠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质进行生长。

2. 呼吸方式灵活细菌的呼吸方式也分为多种形式。

有些细菌通过无机物质进行呼吸,如氨氧化细菌利用氨氧化作为能量产生的途径;而另一些细菌通过有机物质进行呼吸,如乳酸杆菌利用乳酸进行能量代谢。

3. 生长速度快细菌的生长速度通常非常快。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可以迅速繁殖。

例如,大肠杆菌在理想的温度和营养条件下,每2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

二、细菌的功能细菌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 分解有机物质细菌在分解有机物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将死物质或废物分解为无机物,释放出有机物质中的养分。

这一过程被称为腐解作用,有助于维持土壤的肥力并促进植物的生长。

2. 促进食品发酵和保存许多食品的生产和保存过程中都利用到了细菌的作用。

例如,乳酸杆菌能够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促进奶制品的发酵过程,产生酸味和香气;而乳酸菌也可以抑制一些有害细菌的生长,从而实现食品的保质期延长。

3. 参与氮循环细菌在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氮是生物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大部分生物无法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气。

然而,一些细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植物可吸收的氨或硝酸盐,供给植物的生长需要。

4. 生产抗生素部分细菌具有产生抗生素的能力。

微生物 医学细菌

微生物 医学细菌
荚 膜 肺炎链球菌荚膜
细菌S型和R型
(二)细胞膜
细胞膜又称质膜,紧贴细胞壁肽 聚糖的内侧,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功 能 ①选择性渗透和转运作用 ②细胞呼吸作用 ③生物合成作用 ④分泌水解酶和致病性蛋白 ⑤形成中介体(mesosome)
中介体(中体/中间体):
又称为拟线粒体。细菌细胞膜折皱内陷而形成
极体
白喉棒状杆菌经亚甲蓝染色后的形态
(四)核质(nuclear material)
细菌的遗传物质称为核质(区)或拟核,无核 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1~2个 化学组成:DNA、RNA、蛋白质 功能: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相似。 结构: 裸露双股DNA分子反复回旋卷曲盘绕组 成松散网状结构。
核质也称细菌染色体
菌毛
鞭毛
基本结构
1.细胞壁 (cell wall)
主要功能:
(1)维持细菌外形; (2)抵抗低渗外环 境;(3)协助鞭毛运动;(4)参与物质交换; (5)决定菌体的免疫原性;(6)与细菌革兰氏染色反 应相关。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G+
G-
革兰阳性菌(G+):肽聚糖(黏肽)、磷壁酸、特殊蛋白质 革兰阴性菌(G-): 肽聚糖、外膜层
第二节 细菌的增殖与培养
细菌要进行增殖,产生子代细胞,需要哪些营 养物质呢?
提供代谢介质 直接参与代谢 降低胞内温度 维持大分子构象

营养物质
氮源
碳源
生长 因子
合成细胞结构, 提供能量
生长必需 自身不能合成
合成含氮物质 提供能量
无机盐
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 嘌呤、嘧啶等 流感嗜血杆菌 : X因子 (高铁血红素)、 V因子(辅酶Ⅰ或Ⅱ)
内容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可以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

根据其形态、生态和生理特征,可以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

本文将对这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各异,可以是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环境中。

区分细菌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观察和染色;生长特性观察;代谢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

1.形态观察和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如球菌的球形、链球菌的成串排列、杆菌的杆状等。

同时可以使用染色方法,如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以区分细菌的壁和膜结构。

2.生长特性观察:通过培养细菌在不同培养基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如菌落形状、颜色等来识别细菌的种类。

3.代谢特性检测:通过检测细菌的代谢产物,如酶的产生、底物利用等,可以判断细菌的代谢特性,并进一步鉴定其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扩增、16SrRNA测序等,可以直接检测细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细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二、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主要由菌丝组成,营养吸收方式独特。

区分真菌的方法包括:菌丝结构观察;菌落形态观察;孢子特征观察;分子生物学方法。

1.菌丝结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菌丝形态特征,如菌丝的直径、分支情况、颜色等,来初步判断真菌的种类。

2.菌落形态观察:通过培养真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特征,如菌落的形状、边缘、颜色等,可以进一步确定真菌的种属。

3.孢子特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孢子形态特征,包括孢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可以鉴定真菌的亚属和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ITS序列测定、18SrDNA测定等,可以通过检测真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真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三、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区分病毒的方法包括:电镜观察;培养宿主细胞;生物化学方法;核酸检测。

微生物-细菌

微生物-细菌

革兰氏阴性菌(不产芽孢)名称假单胞杆菌属醋酸杆菌属埃希氏菌属拉丁文Pseudomonas Acetobacter Escherichia形状直或微弯杆状椭圆形或杆状、直或微弯短杆状鞭毛端生单鞭毛周生鞭毛运动性运动或不运动运动或不运动运动或不运动呼吸方式好氧形严格好氧兼性厌氧营养类型化学有机营养型化学有机营养型分布土壤、水域、动植物体上粮食、水果、蔬菜、醋、酒动物肠道、水、土壤、谷类、乳制品其他菌种荧光假单胞菌Ps.fluoresceus 模式种模式种可在水中存在,40C生长最快,常在氮类腐败中起作用。

醋酸醋杆菌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腐败假单胞菌Ps.putrefacicus Acetobacter aceti E coli特性1.在污染物表面生长迅速,产生水溶性荧光色素(黄绿色或蓝色)、氧化产物及粘液,使腐败变质。

2.在50C低温生长很好,在冷藏食品的腐败变质中起主要作用。

3.植物病原菌。

4.最适温度300C。

1.很强的氧化能力,可将乙醇氧化为醋酸,对酒精饮料保存不利。

2.可利用葡萄糖,但不水解乳糖、糊精和淀粉。

1.腐生菌。

2.大肠类正常菌群,卫生指标微生物。

3.大肠类病原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4.分解乳糖,产酸、产气,能利用醋酸盐,不能利用柠檬酸盐。

革兰氏阳性菌产芽孢:名称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拉丁文Bacillus clostridium形状直杆状成对或链状排列一端形成大于菌体的芽孢特性罐装食品腐败主要菌种呼吸方式好氧或兼性厌氧厌氧常见菌种蜡状芽孢杆菌 B.cereus 乳制品变酸热解糖梭菌Cl.thermosaccharolyticum 水果罐头腐败肉毒梭菌CL.botulinum 产生肉毒素肉类罐头腐败枯草芽孢杆菌 B.subtilis 芽孢杆菌模式种;面包腐败;蛋白酶产生菌,分解蛋白。

不产芽孢:名称乳酸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其他拉丁文Lactobacillus Staphylocaccus 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呼吸方式微好氧、厌氧兼性厌氧,好氧状态下生长良好微球菌属Micrococcus特性分解糖的能力强,用于酸奶,酸泡菜制作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分布粮食、蔬菜、发酵面包、酒、乳制品、青贮饲料、人肠道人皮肤、粘液。

细菌和微生物的区别

细菌和微生物的区别

细菌和微生物的区别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细菌和微生物的区别: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真核: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微生物的定义一切肉眼看不见的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1特点:个体微小,一般<。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

进化地位低。

2分类原核类:三菌,三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3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二、微生物的类群1细菌:(1)定义: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强的原核生物(2)分布:温暖,潮湿和富含有机质的地方(3)结构:主要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细胞壁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结构拟核鞭毛特殊结构荚膜芽孢(4)繁殖: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5)菌落: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啊行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落。

菌落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的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毒都不同。

细菌(英文:germs;学名:bacteria)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

其中除少数属古生菌外,多数的原核生物都是真细菌。

可粗分为6种类型,即细菌(狭义)、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细菌微生物类型

细菌微生物类型

细菌微生物类型细菌是一类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之一。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中,甚至在我们身体的内部。

细菌具有多样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菌微生物类型。

1.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类常见的细菌,其特点是在革兰染色中呈现出紫色。

这类细菌的细胞壁结构较为简单,主要由一层厚的胞壁组成。

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它们在医学和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是另一类常见的细菌,与革兰氏阳性菌相比,它们在革兰染色中呈现出红色。

这类细菌具有较复杂的细胞壁结构,主要由内外两层薄壁组成。

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它们在环境污染和人类疾病传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 厌氧菌厌氧菌是一类无需氧气生存的细菌,它们可以在缺氧或低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这类细菌通常存在于淤泥、沉积物等处,对环境的分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厌氧菌还可以引起一些人类疾病,如破伤风杆菌引起的破伤风。

4. 好氧菌好氧菌是一类需要氧气生存的细菌,它们通常存在于空气、水体等富氧环境中。

这类细菌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可以利用有机物质进行能量代谢。

好氧菌在自然界中起到重要的分解作用,帮助维持生态平衡。

同时,一些好氧菌也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如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5. 光合细菌光合细菌是一类可以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它们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细菌通常存在于水体中,如蓝细菌和绿细菌等。

它们对光的利用能力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被应用于一些领域,如食品工业和能源生产等。

细菌微生物类型繁多,每一类细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

了解这些细菌类型对于研究微生物生态、预防疾病以及开发新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不同细菌类型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微生物世界的奥秘,并更好地利用它们为人类和环境做出贡献。

微生物有哪些

微生物有哪些

微生物有哪些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并探讨它们在生态学、医学和工业领域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讨论最常见也是最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类型——细菌。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其形态和结构多种多样。

它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获取能量和营养,并在各种环境中生存。

细菌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别,如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许多细菌致病性较强,例如著名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它们是引起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体。

然而,细菌并不全都是病原体,有些细菌对环境有益,例如某些细菌能够分解废物和有机物质,起着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与细菌相比,病毒是一类更小的微生物。

病毒需要依附于寄主细胞才能生存和繁殖。

一旦感染到寄主细胞,病毒会利用细胞的生物机制复制自身。

病毒包括许多人类疾病的病原体,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

此外,病毒还对植物和动物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动物疾病的传播。

真菌是另一类重要的微生物。

它们通常是多细胞的,由细丝网络组成,称为菌丝体。

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中,并在降解有机物、循环营养物质和形成共生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典型的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

酵母菌是发酵过程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微生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酿酒业。

霉菌常常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例如发霉的食物或潮湿的建筑物。

它们可以产生产生毒素,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最后,我们讨论原生动物,这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通常存在于水和土壤中。

原生动物包括寄生虫、游泳虫和滑液虫等。

一些原生动物是致病性的,例如疟原虫和阿米巴原虫,它们是引起疟疾和阿米巴病的病原体。

然而,一些原生动物也对环境有益,如一些滑液虫能够分解有机物和过滤水体中的微小颗粒物。

总结起来,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生态学、医学和工业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种类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种类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种类微生物是指体积较小、无法肉眼观测、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体。

它们是构成生物群落的重要成分,参与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循环、能源转化、物质代谢等重要过程。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古菌和原生动物等,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细菌细菌是指单细胞微生物,直径通常在0.5~5微米之间。

细菌形态多样,有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它们可以独立生存,也可以形成聚集体、生物膜等复杂生境。

细菌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生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植物、动物和人体内。

细菌具有很强的代谢能力,可以利用光、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进行生存和繁殖。

有些细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如从空气中去除有害气体的氧化细菌,促进土壤健康的固氮细菌等;有些细菌则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病原体,如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等。

二、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微生物,直径通常在1~10微米之间。

真菌形态多样,有丝状、球状、酵母状等。

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植物、动物和人体内。

真菌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强,有些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如高温、高压、高酸等。

真菌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土壤中降解有机物、促进植物生长、为昆虫提供营养等。

还有一些真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如供人类食用的菌类、生产酶和药物的工业菌株等;也有一些真菌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病原体,如念珠菌、隐球菌、皮肤癣菌等。

三、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通常只有几十纳米大小。

病毒具有遗传物质DNA或RNA,它们不能自主繁殖和代谢,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完成自己的生命活动。

病毒可以感染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生物体,引起各种传染病。

有些病毒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如噬菌体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病毒质粒可以用于农业转基因等;也有一些病毒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致病因素,如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等。

四、古菌古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生活在高温、高压、高盐等极端环境下。

它们形态多样,有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微生物细菌课件

微生物细菌课件
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 度失水,具极强的耐热性。
4.芽孢萌发
一个芽孢如没有被活化,在营养丰富的基质中也不会发芽。
萌发分3 个阶段: 活化; 出芽; 生长
活化:可由热刺激引起,开始发芽,芽孢休眠期破坏, 芽孢膨胀、芽孢衣破裂和溶解,芽孢内容物释放出来,代 谢活动增强,芽孢的耐热和其他抗性消失,折光缺失。
工业中常见的微生物
细菌的定义:单细胞不分支原核微生物,微 小而透明,可以适当的染色后再观察。
一、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功能 二、细菌的繁殖 三、细菌的群体形态 四、食品发酵工业、医药上常用的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排列方式和大小
(一)个体形态和排列
球状
基 本
杆状


螺旋状
一、细菌的形态、排列方式和大小
鞭毛的着生方式
一端单毛菌 一端丛毛菌 两端单毛菌 两端丛毛菌 周生鞭毛菌 侧生鞭毛菌
单端鞭毛 端生丛毛
两 端 生 鞭 毛 周生鞭毛
鞭毛的有无和着生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运动机制 鞭毛的运动机制是通过“栓菌”试验验证的。
鞭毛逆时针旋转推动细菌向前运动; 鞭毛顺时针旋转,菌体停止并翻滚(周
生鞭毛菌)或改变运动方向(极生鞭毛 菌,拉细胞代替了推细胞),然后回到 逆时针旋转推动细菌向前运动。
②渗透屏障,维持பைடு நூலகம்胞内正常的渗透压;
③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分(肽聚糖、磷壁酸、LPS、 荚膜多糖等)的重要基地;
④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 是细胞的产能场所;
⑤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
二、细菌细胞的构造与功能
(三)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cytoplasm)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 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含水 量约80%。

列出常见的八大类微生物

列出常见的八大类微生物

列出常见的八大类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种极小的生命体,虽然它们很小,但却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微生物可以分为很多类别,下面我们将介绍常见的八大类微生物。

第一类:细菌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在土壤、水、空气和动植物体内生存。

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益,比如乳酸菌可以帮助人类消化,而有些则有害,比如大肠杆菌会引起肠胃疾病。

第二类:真菌真菌是一种多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通常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比如在腐烂的木头上。

真菌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因此对环境有重要作用。

但有些真菌也会引起人类疾病,比如霉菌会导致哮喘和过敏。

第三类:病毒病毒是一种非常小的微生物,它们不能独立生存,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病毒可以引起很多疾病,比如感冒、流感和艾滋病。

第四类:原生生物原生生物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水中或土壤中。

有些原生生物对人类有益,比如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酵食品。

但有些原生生物也会引起人类疾病,比如疟原虫会导致疟疾。

第五类:蓝藻蓝藻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水中。

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对环境有重要作用。

但有些蓝藻也会产生毒素,对人类和动物有害。

第六类:古菌古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极端环境中,比如高温、高压和高盐度的环境。

古菌对科学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生命起源和进化。

第七类:放线菌放线菌是一种多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通常生活在土壤中。

放线菌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因此对环境有重要作用。

但有些放线菌也会产生抗生素,对人类医学有重要意义。

第八类:隐球菌隐球菌是一种多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通常生活在土壤中或动植物体内。

隐球菌可以引起人类疾病,比如念珠菌感染会导致口腔和阴道感染。

以上就是常见的八大类微生物,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需要了解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和环境。

微生物名词解释大全

微生物名词解释大全

微生物名词解释大全1. 细菌: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们是单细胞的生物体,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细胞,它们一般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细菌可以生存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人体等,并且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真菌:真菌是一种多细胞的生物体,它们与植物和动物有一定的区别。

真菌的生活方式包括在有机物上寄生、腐解有机物和与其他生物共生等。

真菌可以生产出许多有益的化合物,如抗生素和酶。

3.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体,它们非常小,在光学显微镜下几乎看不到。

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细胞中,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并利用其生物机制来繁殖自己。

它们是引起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种能够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获取营养的生物。

它们可以寄生在植物、动物和人体上。

寄生虫会给宿主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并且可能引起各种疾病。

5. 古菌:古菌是一种单细胞的生物体,与细菌和真核生物有一定的区别。

它们存在于一些极端环境中,如深海热液口、沸水泉和高温沸石中等。

古菌对科学家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过程。

6. 蓝藻: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也被称为蓝绿藻。

它们是一类属于细菌的藻类,含有蓝绿色叶绿素。

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能够在水体中自主生长,并且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

7.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体,它们是真核生物的一种。

原生动物可以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包括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

它们在食物链中居于重要的位置,既可以以其他生物为食,也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8. 纤毛虫:纤毛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其细胞表面覆盖着许多细长的纤毛。

纤毛虫通过纤毛的运动来推动身体,并以此获取食物和繁殖。

纤毛虫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并在分解有机物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9. 孢子:孢子是一种可以在不利环境下存活的微生物结构。

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微生物都可以形成孢子,以应对环境中的压力。

孢子具有较高的抵抗力,并且在适合的条件下可以萌发成为新的生物体。

环境微生物细菌

环境微生物细菌
细菌: 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十版,2000)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2000) 放线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著的放线菌目分科、分属检索表 真菌:Smith、 Alexopoulos 、 Ainsworth的分类系统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被广泛承认的原核生物分类系统(p40)。
02
(真)细菌域:23个门 古(生)菌域: 4个门。
01
将原核微生物分为:
重要代表属:
小球菌科: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链球菌科: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明串球菌属(Leuconostoc) 乳酸杆菌科: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芽孢菌科:芽孢杆菌属(Bacillus)、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
革兰氏阳性菌
分布:厚壁菌门
固氮菌:固氮菌属(Azotobacter) 根瘤菌:根瘤菌属(Rhizobium) 假单胞菌科:假单胞杆菌属(Psecedomonas) 动胶菌属(Zoogloea) 无色杆菌: 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肠杆菌: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大肠杆菌E.coli)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贺氏菌属(Shigella)、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变形菌属(Proteus)、 耶尔森氏菌属(Yersinia)、欧文氏菌属(Erwinia)
革兰氏阴性菌
分布:变性杆菌门等
硝化细菌: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亚硝化球菌属(Nitrococcus)、 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硝化螺菌属(Nitrosopira) 硫化细菌:硫杆菌属(Thiobacillus)

微生物有哪些

微生物有哪些

微生物有哪些微生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生物,它们具有广泛的生态角色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按其基本的生理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群体,下面将会介绍几种常见的微生物。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它们也是生态系统中最广泛和最重要的微生物之一。

细菌包括球菌、杆菌、弧菌、螺旋菌等各种形态。

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营养摄取,它们的代谢活动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例如,一些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光合成产生的能量;一些细菌能够吸收有机物质进行代谢;还有一些细菌能够从无机材料中提取能量。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生物,通常包括菌丝和孢子两部分。

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分解和吸收大量的有机材料,同时也能够产生一系列的化合物和酶来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

例如,真菌对于土地的营养循环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分解植物根系和树枝,将其中的营养分解开来,以便继续循环。

3.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常小的微生物,它们在细胞内寄生生存,需要利用寄主细胞来进行生存。

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它们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到新的寄主中。

病毒对于生态系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们能够通过感染细胞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它们通常自由生活在水环境中。

原生动物能够通过自由游动和吞噬细菌等方式获取营养。

原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同时也能够作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之一。

5. 绿藻绿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它们具有光合作用和异养营养等多种代谢途径。

绿藻对于生态系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产生氧气。

此外,绿藻还能够吸收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来进行代谢。

6. 线虫线虫是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水环境中。

线虫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分解有机废料,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此外,线虫还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指标,通过线虫的密度和族群构成等来反映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一类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尽管它们微小,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微生物名词进行解释。

1. 细菌(Bacteria)细菌是一类原核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没有真核细胞的细胞核。

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以及生物体内等。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多种多样,可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与循环,合成与分解气体等。

有些细菌也会引发疾病,例如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

2. 病毒(Virus)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微生物,无法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

病毒由蛋白质包膜和核酸组成,核酸可以是DNA或RNA。

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感染各种生物,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

它们是导致许多传染病的元凶,如流感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3. 真菌(Fungus)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以分解有机物质为食。

真菌体结构多样,包括菌丝、孢子和果实体等。

真菌广泛分布于地表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和空气等。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分解和循环作用,并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

例如,霉菌可分解有机废弃物,发酵菌则参与食品和酒精的生产。

4. 原生动物(Protozoa)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常存在于水体、湿地和土壤中。

它们具有多样的形态和生活方式,包括自由生活型和寄生生活型。

原生动物在食物链的底部,是微生物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们也是许多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

例如,原生动物通过摄食细菌和有机颗粒,维持水体中的营养平衡。

以上是对几个常见微生物名词的解释。

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均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进一步研究微生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防控疾病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和细菌的关系

微生物和细菌的关系

微生物和细菌的关系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微生物和细菌这对“小伙伴”呀!你说微生物,那可真是个庞大的家族。

就好像一个热闹的大集市,里面啥都有。

细菌呢,就是这个大集市里特别显眼的一群。

它们无处不在,就像你家的那些小角落,你想不到的地方都可能有它们的身影。

你想想看,我们每天的生活里,细菌都在忙啥呢?也许它们正在你的手上开派对呢,或者在你的嘴里玩躲猫猫。

有时候你吃下去的东西,里面就有好多细菌在那“捣鼓”。

这就好比一场小小的战斗,你的身体就是战场,免疫系统就是你的“士兵”,和那些细菌展开激烈的斗争。

微生物和细菌的关系,那可真是微妙得很呐!有的细菌就像调皮的小孩,偶尔会捣乱,让你生病不舒服。

但也有好多是好的呀,就像你的好朋友,能帮你做很多事情呢。

比如说,有些细菌能帮我们消化食物,没有它们,你想想你的肚子会变成啥样?那不就乱套啦!咱再打个比方,微生物和细菌的关系就好像是一个班级里的同学。

有的同学很调皮捣蛋,让老师头疼,但也有那些乖巧懂事的,能帮老师做事,还能团结同学。

细菌也是这样,有让人头疼的,也有让人觉得很可爱的。

你可别小瞧了这些小小的细菌,它们的力量可大着呢!有时候一点点细菌就能引发一场大混乱。

就好像一只小蝴蝶扇扇翅膀,就能引起一场大风暴一样。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微生物和细菌呀。

它们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点小麻烦,但总的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呢。

我们得学会和它们好好相处,既要注意卫生,别让那些坏细菌得逞,又要珍惜那些对我们有帮助的细菌。

所以啊,微生物和细菌可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只要我们了解它们,和它们和谐共处,我们的生活就能更加丰富多彩啦!它们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呢!你说是不是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异染颗粒:是某些细菌细胞浆中一种特 有的酸性小颗粒,他们对碱性染料的亲和性特 别强,用美蓝染色,它们呈红紫色。菌体其他 部位呈蓝色,故称为异染颗粒。
4、核质:细菌为原核微生物,核体呈网状散 布在整个胞浆内,核质由DNA、蛋白质等组成。 带有遗传性状,与细菌生长繁殖、遗传变异有 关。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对数期
快速分裂
稳定期
细胞增加 活菌数达 数等于死 到最高峰 亡数 细胞死亡 数大于增 加数 活菌数 下降
(细菌)形成 芽孢
细胞多种形态, 甚至畸形,开始 解体
衰老期
3.细菌的生长曲线
五、细菌的新陈代谢
(一)细菌的呼吸类型
细菌借助于菌体呼吸酶从物质的氧化过程中 获得能量的过程称为细菌的呼吸。
具有完备的酶系统,必须在 有氧条件下才能生长
第一章
第一节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通常使用显微测微尺来测量细菌的大小,以微米 (μm)作为测量单位
球菌:1um 杆菌:2-8um~0.5-1um 螺旋菌:0.3-1nm ~ 1-20nm
细菌的大小,是以生长在适宜的温度和培养基中 的青壮龄培养物为标准。
根据细菌呼吸类型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简单的二分裂。 1、生长曲线的概念
将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并置于适宜的温度 中,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可发现其生长过程具
有规律性。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活菌数的对数为
纵坐标,可得出一条生长曲线。
2.生长曲线各个阶段的特点
细胞分裂 细胞数量 迟缓期 不分裂 不增加 细胞呈 指数增长 细胞代谢特点 代谢活跃、大量 合成与细胞分裂 有关的物质 生理特征稳定, 代谢旺盛 大量积累代谢产 物,特别是次级 产物,营养物质 减少 菌体释放 代谢产物 个体形态稳定 细胞形态特点Leabharlann 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
不具备完备的酶系统,必须 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
有复杂的酶系统,在有氧或无 氧的条件下均能生长,有氧条 件下生长更佳
兼性厌氧菌
(二)细菌的新陈代谢
1.细菌的生化试验 各种细菌对营养物质分解能力不一致,代谢
产物亦不尽相同,据此可以设计特定的生化反应
为,作为鉴定细菌。
2、方法与原理 : 1、氧化酶试验: 原理是氧化酶在有分子氧或细胞色素C存在时, 可氧化四甲基对苯撑二胺出现紫色反应。
链球菌革兰染色
球菌形态
....... . . ..... .... . . . . . .. ... .... . .
杆形
球杆菌:巴士杆菌、布氏杆菌 链杆菌:炭疽杆菌 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
螺旋菌 弧菌:菌体只有一个弯曲 如:“C”形 螺菌:菌体有两个以上弯曲
三、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浆 核质 荚膜 细菌的特殊结构
致病菌多属异养菌,寄生菌多属致病菌。
三、细菌的营养物质
水 含碳化合物
细菌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 异养菌只能利用有机含碳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无机盐类
病原菌多以有机氮作为氮源
构成菌体成分、参与酶的组成等
生长因子
包括维生素、嘌呤、嘧啶等
四、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人工培养细菌,除需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外,尚需合 适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及必要的气体环境。 营养物质 温 PH 渗透压 气 体 度 五种营养成分 最适生长温度37℃ 最适PH为7.2-7.6 多在等渗条件下
3.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后,常出现混浊、
沉淀或形成菌膜。
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 培养后,表面出现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胞基团,称 为菌落。
大肠杆菌的培养特征
大 肠 杆 菌
第三节 细菌的生化试验
一、概念:
各种细菌对营养物质分解能力不一致,代谢 产物亦不尽相同,据此可以设计特定的生化反应 为,作为鉴定细菌。
鞭毛与菌毛
4、芽孢:在细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的圆形 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孢。
一般在不利的环境中形成。 细菌的芽孢含水量少,处于 休眠状态。对不良环境因素 的抵抗力比繁殖体高得多。
例如:炭疽杆菌芽孢在干燥条件 下能存活数10年,破伤风梭菌的 芽孢煮沸一至三小时仍不死。可 以用来鉴别细菌。
spor es
a b c d
f
e a:内嵌蛋白;b 、c : 内嵌蛋白或整合蛋白;
d:外周蛋白;e:多酶复合体;f: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镶嵌的磷脂双分子层
3、细胞质(细胞浆):是一种粘稠的透明胶体,包含 有丰富的水、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核糖核酸和 少量无机盐等。是细菌合成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场所, 也是营养物质代谢的场所。 细胞质具有的重要结构: (1)核蛋白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 工厂。 (2)质粒:是一种除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它是一 小段环状双股DNA。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与 细菌的耐药性等有关。例如:葡萄球菌的质粒上有青霉 素酶的基因,与形成抗青霉素的葡萄球菌菌株有关。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排列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形状、杆状和螺旋状三 种。 并据此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基本形态
1、球形
双球菌:肺炎双球菌 2.链球菌:乳酸链球菌 3.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 .. ............. .. . ...... ..... ...
2、氧化发酵试验:不同细菌对不同糖的分解能力及代谢产物不 同,有的能产酸并产气,有的不能。
3、VP试验: 4、吲哚试验: 5、硫化氢试验: 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 产气。 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 有些细菌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
3.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1.维生素
2.抗生素
鞭毛
菌毛 芽孢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坚韧而有弹性,无色透明,其上有许
多小孔。 细胞壁的功能: (1)保持细菌的固有形态。 (2)保护性,有屏障作用。 (3)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有关。 (4)有许多种抗原决定族,决定了细菌的抗原 性。 (5)其化学组成与结构与细菌的染色反应和对 药物敏感性有关。
3.细菌素 4.毒素 5.热原质 G- 菌产生的一种脂多糖物质,将其注入人和
动物体 内,可以引起发热反应。
6.酶类
7.色素
六、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
1. 培养基 是指把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合理 地调配在一起制成的营养基质。 2.制备培养基的基本程序 配料 分装 革兰氏(G)染色法 革兰氏阳性菌(G+菌)-蓝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G-菌)-红色 溶化 灭菌 测定及矫正pH 无菌检验 过滤 备用
芽孢 菌体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 和核质。 特殊结构有 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
控制遗传性状的是 其中能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细胞壁, 核质, 与细菌的毒力有关的结构是 荚膜和菌毛,抵抗力强的是 芽孢,
决定细菌有无运动性的结构是
鞭毛。
第二节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2.细胞膜:细胞壁内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渗透性生
物膜。主要成份是脂类、蛋白质、少量糖类。(蛋 白质镶嵌的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功能: (1)膜上的载体蛋白能选择性吸收营养物质,排出 代谢产物,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2)其上有呼吸酶,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的场所。 (3)参与细胞壁、荚膜的合成。
膜蛋白在细胞膜中的分布和种类
水分
(70%-90%)
细菌的生理
游离水 结合水 蛋白质 核 有机物 糖 脂 酸 类 类
细菌的 化学组成
固形物
(10%-30%)
其它有机物 无机物
二、细菌的营养类型
自养菌 自养菌具有完备的酶系统,合成能力较强, 能以简单的无机碳化物作为碳源,合成菌体所需 的有机物质。 异养菌 异养菌不具备完备的酶系统,合成能力较差, 必须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其代谢所需能量大多 从有机物氧化中获得。

1、荚膜:细菌向细胞壁 表面分泌一层黏液性物质, 包绕整个菌体。 作用:保护细菌抵抗吞噬 细胞吞噬和消化作用;增 强细菌的致病能力。
炭疽杆菌
2、鞭毛:由细胞内伸出细胞外的纤细而弯曲的丝状物。它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分为单毛菌、丛毛菌、周毛菌等。 检验: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法。
3、菌毛:大部分G-细菌其上有菌毛,比鞭毛更细, 短而粗,数量较多。 普通菌毛:终身都有,帮助细菌牢固地吸附在细 胞上。 性菌毛:数量少,一~四根, 有性菌毛的称为雄性细菌,没有性菌毛的称雌性 细菌。转移、传递遗传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