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

合集下载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护理查房PPT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护理查房PPT

为何需要护理干预?
为何需要护理干预?
护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 焦虑,促进康复。
护理人员在患者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何需要护理干预?
患者教育
教育患者认识疾病,了解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提供相关的知识能够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为何需要护理干预?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 心理压力。
可以通过倾听和沟通减轻患者的焦虑。
我们如何进行护理?
我们如何进行护理?
病情评估
定期进行视力和眼底检查,及时评估病情变化。 使用专业工具记录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
我们如何进行护理?
护理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 行相应的干预。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 病变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2. 为何需要护理干预? 3. 我们如何进行护理? 4. 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 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定义
中心性浆液,导致视力模糊或变 形。
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和作息 ,减轻压力。
建议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家庭支持
鼓励患者的家属参与护理,提供情感支持,增强 患者的信心。
家庭的理解与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护理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评估护理效果,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 调整护理策略。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V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V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V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CSC,是一种眼科疾病,常常表现为视力下降,中央视野模糊等症状。

以下是对CSC的重新整理及相
关文章。

1. 疾病定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以视网膜中央凹区浆液渗
出和脉络膜下渗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眼科疾病。

2. 发病原因
目前未能确定CSC的确切发病原因,但多数认为与心理压力、激
素水平增高、脉络膜血流异常等因素有关。

3. 临床表现
CSD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视力下降、中央视野变形、颜色感知下降等。

眼底检查可以发现黄斑区有隆起,并有明显的水肿表现。

4. 诊断方法
CSD的诊断可以通过黑暗自适应试验、眼底荧光造影等方式进行。

其中,眼底荧光造影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5. 治疗方法
目前,CS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激素疗法、激光治疗等。

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
的病情和身体条件。

6. 预后及复发
大多数患者经过合理治疗,CSD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但少数患
者可能会出现复发症状,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治疗。

7. 预防措施
预防CSD的发生,需要控制情绪压力,减少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

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病变。

综上所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虽然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尚未完全明确,但通过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做好预防工作,也能有效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风险。

浅析从“六郁”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浅析从“六郁”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浅析从“六郁”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吴建国;韦东;褚利群;付文涛;史航;李欣;周婉瑜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年(卷),期】2022(32)7
【摘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常因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情志不舒,气机失畅,郁而发病。

中浆的发生与肝失疏泄,情绪郁结,脾失运化,痰湿阻滞,郁而化火等密切相关,患者多有抑郁和焦虑的表现,属于中医“郁证”。

朱丹溪首次提出“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致病之说,诸多目病,多生于郁,情志变化会导致脏腑气血平衡失调,引发多种病变。

“六郁”又可相继而生,气不行则血行不畅病血瘀,同样气郁可致水液代谢失常、产生湿郁、痰郁、食郁,其他郁证就会相继而生,并且“六郁”相互影响。

本文从“六郁”探讨中浆病因病机及治疗,指出从“六郁”论治中浆,临床之中,往往病情复杂,又可诸郁并见,治疗需从本出发,兼顾诸症,可以起到较好疗效。

【总页数】6页(P553-558)
【作者】吴建国;韦东;褚利群;付文涛;史航;李欣;周婉瑜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7
【相关文献】
1.浅析从肝脾肾三脏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2.从伏邪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3.探讨从足太阴脾经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4.运用《伤寒论》类方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5.从精气血津液辨证分期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浆

中浆

二、发病特点
发病年龄: –多见于20-45岁男性青壮年, –男女之比差异较大,约5~10∶1 90%以上为单眼发病,一种自限性疾病 ,大多数在3~6个月自行恢复,预后良好;视物变形和变 小可持续1年以上。
三、病因
• 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发病 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 A.年龄:20~50岁的青壮年,其中80%在35~45岁。 B.性别:男性较女性多10倍以上。 C.精神紧张:A型性格者交感神经紧张,易发生情绪波动, 血中儿茶酚胺高,易发生中浆。 D.吸烟、饮酒,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E.其他:疲劳、感冒、病毒感染、肝炎等。
六、治疗
1、保守治疗: (1)本病有自限性,80~90%的患者,一般在3~6个月内 可自行愈合,因此,有学者认为可不予以任何治疗。 (2)可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vitC、vitE、芦丁等。 一般禁用强烈扩血管药物,以免加重病变部位的渗出。 (3)对于精神紧张或休息不好者,可适量给予镇静剂。 (4)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营养、休息,减少摄入刺激性食 物,戒烟戒酒。 (5)严禁使用糖皮质激素
八、护理措施
• • • • • 1、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 3、眼部护理 4、心理护理 5、相关知识宣教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简称中浆
提纲
• • • • • • • • 1、定义。 2、发病特点。 3、病因。 4、临床表现。 5、检查方法。 6、治疗。 7、护理诊断 8、护理措施
一、定义
• 中浆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 简称,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功能损害, 形成以黄斑部或附近视网膜神经上皮局限 性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常见黄斑疾病。
六、治疗
2、激光光凝治疗: 成功的光凝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目前,光 凝疗法是治疗中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一)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一)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也称中心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可引起视力下降。

以下将从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因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遗传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此外,心理压力、饮食不良、有害习惯等也与该病密切相关。

二、症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中央视力下降和中央视野出现模糊,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眼前闪光现象。

但是,眼睛内部并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因此常常难以及时发现。

如果患者发现自己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眼科医生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视野检查和眼底检查等。

如果患者的中央视力下降明显,并伴有视力模糊、视野缩小等症状,眼底检查可能会发现视网膜黄斑区的浆液性渗出,这些都可能提示该病的存在。

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改善患者的视力。

药物治疗通常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缓解黄斑区的浆液性渗出。

手术治疗则包括激光治疗、手术切除和眼内注射等多种方式。

这些手术方式可以防止黄斑区的渗出,从而改善患者的视力。

总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对患者的视力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患者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对于需要进行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为预防该病的发生,患者可从健康饮食、远离有害习惯等方面入手,保持身体健康。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科普宣传PPT课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科普宣传PPT课件
了解病因有助于患者采取预防措施。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危人群
年轻男性和中年男性是该病的主要高危人群 。
同时,长期使用类固醇或有家族史的人也可 能容易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可 能与生活方式及生理因素有关。
然而,女性患者也不可忽视,需定期检查。
激光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激光治疗可以帮助封闭渗漏的血 管。
激光治疗通常用于严重病例。
如何治疗与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压力,保持健康的饮 食。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病情复发的风险。
谢谢观看
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何时应就医?
随访与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定期随访可以帮助监测病 情变化。
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诊断?
如何诊断? 眼科检查
包括视力测试、眼底检查和OCT(光学相干断 层扫描)。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视网膜的状态。
如何诊断? 影像学检查
可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来进一步 确认诊断。
通过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视网 膜的状态。
如何诊断? 排除其他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视力的 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综合评估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与管理?
如何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可使用类固醇药物来减轻炎症和液体积聚。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与管理?
该病常与压力、激素变化等因素相关,主要影响 年轻人和中年人。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症状
患者可能会经历视力模糊、直线变形或中心暗点 等症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科普讲座PPT课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科普讲座PPT课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 病变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2. 如何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 变?
3.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方法
4. 如何预防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 变?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 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定义
对于轻微病例,医生可能建议观察,定期复查。
大部分患者在数月内可自愈。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某些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其他药物以 减轻炎症和液体积聚。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激光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以封闭 异常的血管,减少液体积聚。
使用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状况,观察是否有液 体积聚。
眼底检查可网膜病变? 影像学检查
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影像学检查 ,获取视网膜的详细图像。
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液体的积聚情况及其程 度。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 病变的治疗方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观察与随访
激光治疗可以帮助改善视力和减少复发几率。
如何预防中心性浆液性脉络 膜视网膜病变?
如何预防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 压力。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如何预防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定期眼科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 的人群。
未来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揭示更多关于病因及更有效的 治疗方法。
科学进步将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课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课件
• ①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立即停用。 • ②去除精神紧张、饮酒、熬夜等诱发因素。注意全身放松
与休息。 • ③神经营养剂及去除水肿药物。 • ④>3个月视功能未恢复或仍有渗漏者可行激光或光动力治
疗。
9
治疗
• 激光治疗: • 位于中心凹无血管区外,明确孤立的渗漏
点可行激光治疗,以缩短病程,促进视力 恢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
1
病因学
• CSC是指由于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增强继发 性RPE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局限性视网膜神 经上皮脱离。
• 确切病因不清。好发于A型性格的青年和中 年男性。
2
临床表现
• 视力: 单眼或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伴视物变 形、变小,有相对暗点,少数可无明显异常。
• CSC的OCT表现: 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 同时可伴有RPE的脱离。
5
6
7
8
治疗
• CSC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1~3个月内,视力基本 能恢复正常,部分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视功能无法 完全恢复。
• CSC进展的危险因素: 精神紧张、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 疮、器官移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妊娠等。
• PDT治疗: • 位于中心凹无血管区内或慢性CSC者,可
在ICGA指导下,行半剂量注射用 眼底血管造影表现:
• RPE的渗漏是CSC最常见的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表 现:
• ①典型RPE渗漏见于活动性CSC,于造影静脉期 出现,随造影时间的延长,染料呈炊烟样或墨迹 样扩散,晚期勾勒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视网膜神 经上皮脱离区。
• ②不典型的RPE渗漏见于慢性CSC,表现为缓慢 的RPE荧光渗漏,晚期病灶荧光增强,范围扩大。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课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课件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右眼) 黄斑部呈2.5DD大小圆形水肿区,中央色暗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脱离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合并神经上皮
临床表现 FFA
静脉期于黄斑部有一个或数个荧光素渗漏点,随时
间推移逐渐扩大. 渗漏点有两型: • 圆点扩大型:渗漏点出现后呈墨渍样向四周扩 散. • 喷出型:渗漏点呈炊烟状向上逐渐扩大,当其达 到视网膜脱离的顶部时就向一侧或两侧反折,形成 雨伞状或蘑菇状. 陈旧病变区可见窗样缺损的高荧光. 一些病程长或多次复发的患者,在荧光造影晚期可 见荧光着色点,该处随无活动性渗漏,却有非常细微 的渗漏,此现象称为RPE失代偿.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
概况
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 男性多于女性(约为7~10:1). 多为单眼发病. 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
病因
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水平的”泵功能”不
足和屏障功能损害,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 液性浅脱离. 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异常灌注.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水平增高.
临床表现
靛青绿脉络膜造影(ICGCA): • 发病期可见弥漫性脉络膜渗漏.临床治愈时
可见脉络膜强荧光点. 视野检查: • 圆形或椭圆形中心暗点.
鉴别诊断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一般脱离区不仅限于
黄斑区,可查到裂孔.CSC仅出现黄斑区浅脱 离,无视网膜裂孔. 黄斑部囊样水肿 根据荧光造影后期可见 典型的花瓣状荧光蓄积可与中浆鉴别.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患者视力 常低于0.2,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及血.CSC 不会有出血.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右眼) 黄斑区类圆形黄色渗出斑,周 围视网膜水肿

看图识病-中浆

看图识病-中浆

【概述】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简称“中浆”,为1866年von Graefe首先报告。

直至1965年以后,有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简称荧光造影)技术,才肯定了"中浆"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失代偿,屏障功能受损,染料渗漏所致浆液性RPE和/或神经视网膜脱离,故认为"中浆"原发病变位于RPE层。

2. 2.近年来应用靛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技术,发现了"中浆"有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异常灌注,故又考虑"中浆"的原发病变部位在脉络膜毛细血管, RPE和视网膜病变为继发病变。

3. 总之,"中浆"是一常见的,病因和病机仍不十分清楚的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见于20~45岁的青壮年,男性较女性高7倍以上。

"中浆"易复发又有自限性倾向。

【临床表现】【症状】自觉不等程度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变小,并伴色觉改变;中心或旁中心相对或绝对暗点。

【眼底所见】1.典型病例可见黄斑区1~3DD的盘状浆液性视网膜浅脱离区,相应视网膜下有灰黄色小点或玻璃体膜疣样改变,在病之后期或恢复期更明显,可伴有RPE脱离和/或色素紊乱;中心凹光反射消失或弥散。

2.一些复发或病程长的病例,眼底病变可以十分广泛,主要表现为RPE广泛色素变动,或大小不等的RPE萎缩区,还有的盘状视网膜脱离不在黄斑,而远离黄斑部位(距中心凹2500μm以外),甚至在颞上下血管弓之外或附其近。

3."中浆"病例不合并视网膜和/或RPE下出血,一旦有出血存在,表明已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形成或合并有其他血管性病变。

查看原图【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中浆"诊断和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技术,归纳起来至少有下列五方面的表现形式。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药治疗近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药治疗近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药治疗近况关键词视网膜病变中医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

属祖国医学“视瞻昏渺”范畴,病因多认为是脉络膜毛细血管病变渗漏及视网膜所致,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视物雾感,视物变形、变小、变色,多见于20~45岁的男性,临床上虽可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但有些患者因迁延不愈而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影响视力,西医对本病无特殊药物治疗,临床很多医生采用中药治疗该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概述如下。

采用中药单方加减治疗潘家权[1]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本病,基本方:党参10g,茯苓15g,淮山药15g,桔梗10g,扁豆15g,薏苡仁20g,甘草6g,莲子肉10g,砂仁10g,白蔻仁10g。

随症加减:渗出较多加田三七10g,视力恢复较慢加枸杞子10g。

每日1剂,分2服,10天为1个疗程,治疗43例,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33例,好转9例,无效1例,治愈率76.7%,有效率97.7%。

苏礼和[2]采用自拟方(茯苓、泽泻、白术、苡仁、车前子、当归、赤勺、茺蔚子等)为基本方随症加减。

黄斑部水肿较为明显加泽兰,猪苓;渗出较多加昆布、海藻;黄斑部色素紊乱较甚加菟丝子、楮实子、枸杞子。

15天為1个疗程,用药两疗程后,治疗56例中,治愈44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21%。

陈蓉[3]等采用三仁五苓汤(杏仁15g,白蔻仁15g,生薏仁9g,黄芪9g,桂枝6g,白术6g,茯苓9g,猪苓6g,泽泻6g,丹参6g)随症加减,日1剂,分3服。

7天复诊1次,每2周为1个疗程,每1个疗程后停药1天,连续3疗程后复查FFA。

治疗60例68只眼治愈56只眼,显效7只眼,无效5只眼,总有效率为92.65%,随访1年,3只眼复发,复发率为4.76%。

孔祥蕴[4]采用温阳明目汤(太子参、肉苁蓉、菟丝子、白术、丹皮、褚实子、泽泻各10g,蜜蒙花、菊花各6g)治疗本病,眼底黄斑部水肿明显者加猪苓10g,茯苓12g;兼见渗出灶者加丹参、郁金各10g,川芎6g;晚期陈旧性病变者加桃仁、红花、夏枯草各10g。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英文名: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别名:中浆;复发性中心性视网膜炎;特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炎概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以黄斑部及其附近局限性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眼底病变国内临床上常简称“中浆”。

1866年Von Graefe首先描述了该病并命名为“复发性中心性视网膜炎”此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人们对其认识越来越深入,但对病因与病机始终不能明了。

直到1965年,Maumenee通过荧光造影观察到该病变是由色素上皮渗漏引起的。

1967年Gass详细描述了该病的病理和临床特征,对其神经上皮层盘状脱离的机制做了详尽的论述,并将其命名为“特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炎”(idiopathic central serous choroidopathy)。

考虑到该病同时累及了脉络膜和视网膜,后来逐渐将名称统一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近年来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出现为进一步研究CSC提供了新的方法,也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流行病学:中浆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属于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

患者大多为青壮年男性。

发病年龄25~50岁,发病高峰在40岁前后。

男女之比为5∶1~10∶190%以上单眼受害,左右眼无差别。

大多能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但也易复发,多次反复后可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性损害。

据统计1/3~1/2的患者可以复发10%患者可多次复发。

最近ICGA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侧眼无任何临床症状,但30%以上患者对侧眼ICGA有异常表现。

病因:中浆(CSC)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发病与年龄、性别、血型、气候全身情况、妊娠、精神紧张、情绪异常过敏、感冒、感染、过度疲劳和烟酒刺激等均有关常见诱因有睡眠不足、紧张、劳累情绪波动等。

A型性格者易发生中浆,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血循环中儿茶酚胺升高有关实验性肾上腺素黄斑病变和无晶体眼性肾上腺素黄斑病变表现与中浆类似。

中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导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是眼科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眼底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近年来,随着更多新项目的开展,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大规模临床和实验研究,对CSC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摘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屏障功能障碍,脉络膜渗漏液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积存,致使神经上皮发生盘状脱离为特征的一种眼底疾病。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流行病学1.1年龄传统观念认为CSC多见于20~40岁的健康青壮年,但Spaide等报道:其观察的130例CSC患者的年龄从22。

2岁到82。

9岁,发病年龄跨度较大;其中50岁以上发病患者占43。

8%,而且老年CSC患者双眼发病率更高、视力恢复更差、更易出现弥漫性视网膜色素上皮改变和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

1.2性别以往研究认为本病易发于男性,男女比例为7~10:1。

但Spaide等研究显示: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

6:1;而且Quillen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易双眼患病,并且更易导致视网膜下纤维化形成。

1.3种族Hirose报道:CSC在非洲、美洲发病率较少,而在高加索、西班牙、亚洲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1.4妊娠CSC是妊娠的眼部并发症之一,Gass研究发现CSC最常见于妊娠的第三个月,常在妊娠末期及分娩后自行消退,视力基本可以完全恢复,但再次妊娠仍可能再次发生。

1.5全身疾病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全身疾病可并发CSC的报道,如高血压、Cushing综合征、红斑狼疮(SLE)、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rohn病、哮喘、关节炎、器官移植、晚期肾病等,有些疾病是在应用激素后发生CSC,而有些疾病即使不使用激素也会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与疾病本身的性质相关,如全身血管的病变或炎症因素。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科普讲座PPT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科普讲座PPT
专业医生能够提供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和管理?
如何治疗和管理?
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等多种方式。 具体治疗方案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如何治疗和管理?
定期随访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随访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和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作息,减少用眼疲劳,有助于病情恢复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 病变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2. 谁容易得这种病?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和管理?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 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定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影响眼部 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视网膜下液体积聚,导致视 力模糊。
谁容易得这种病?
谁容易得这种病?
高风险人群
主要影响年轻男性,尤其是20至50岁之间的群体 。
高近视患者及有家族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谁容易得这种病?
相关疾病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糖尿病等相关疾病患者也有 较高的发病率。
这些患者的眼部健康需特别关注。
谁容易得这种病?
生活方式因素
长时间用眼、熬夜及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也可 能增加发病风险。
健康的眼睛,幸福的生活!
谢谢观看
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治疗有积极影响。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认知重要性
了解该病的症状和高危人群,有助于提高公众的 健康意识。
科普工作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总结与展望
前沿研究
目前,针对该病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期待未来 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疾病名称(英文)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拚音ZHONGXINXINGJIANGYEXINGSHIWANGMOMAILUOMOBINGBI AN 别名中医:视瞻昏渺,视瞻有色,视大为小,视直为曲,视正反斜,视惑,西医疾病分类代码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眼科疾病,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失常,形成黄斑部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较为常见的眼底病之一,常单眼发病,有时也可为双眼,有自愈和反复倾向。

中医释名西医病因病因尚未清楚,有关病因探讨,虽有缺血、感染、炎症、免疫反应及代谢障碍等说法,但缺乏有力证据,现已公认本病是由于色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受损所致,色素上皮细胞之间的封闭小带是脉络膜与视网膜之间的一道屏障,一旦此小带受损,将使色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受损,脉络膜毛细血管的渗漏液经过此损害区进入视网膜下神经上皮下积存,从而引起神经上皮的浆液性脱离。

中医病因季节地区人群多发于20~45岁的健康人,男多于女。

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以往,由于对本病的发病机制认识不足,因而曾冠之以复发性中心性视网膜炎、中心性血管痉挛性视网膜病变等名称。

自从用荧光素血管造影研究本病以来,认识到本病的原发损害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的破坏,使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液得以进入视网膜的神经上皮之下,形成黄斑水肿。

这种屏障功能破坏可能有两种途径。

一是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渗透性改变导致色素上皮脱离,另一是由于色素上皮细胞本身局限性损害。

中医病机本病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当某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偏盛偏衰,精气不能上行灌输,或脏腑受邪,邪随经脉上冲于目,均可引起本病。

故凡湿热痰浊内蕴,上犯清窍;或情志不舒,气滞血瘀,玄府不利;或脾肾阳虚,脾不运化,肾不化气,水湿内停,上注于目;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旺乘脾土,土虚湿郁,上注于目;或肝肾不足,精血亏耗;或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目失所养,神光衰微,均可发为本病。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约发 病后 3~4周 在水 肿 区域 内出 现针 尖 大 小 的
中 心性 浆 液性 视 网膜 脉 络 膜 病 变 是 眼 科 临床 比
较 常 见 的一 种 眼底 病 ,易 发 生 于青 壮 年 男 性 ,常单
眼 发病 ,近 年来 有 逐 渐 增 多 的趋 势 。患 病 后 外 眼 无 任 何异 常表 现 ,只是 自觉 视 物 昏蒙 不 清 ,如 隔纱 状 , 或 眼前 有 灰 黄 色 暗 影 ,视 物 变 形 ,属 祖 国 医学 “ 视 瞻昏渺 ” “ 瞻有 色 ” 的范 畴 。 本 病 的发 生 与 肝 、 、 视 脾 、 肾三 脏 功 能失 调 有关 ,尤 与脾 的关 系最 为 密切 。 脾主 运 化 水 湿 ,黄 斑 位 于 眼 底 之 中心 , 中 央 属 土 , 故 黄斑 区 应 属 于 脾 。 若 脾 气 虚 弱 ,运 化 失 司 ,就 会 导 致 水 湿 内停 ,聚 而 生 痰 化 热 ,上攻 于 目 ,引起 黄 斑 水肿 与 渗 出 。此 外 ,经 络 不 通 ,枢 机 不 转 ,造 成 气 滞血 瘀 ,血 不 利 则 化 为 水 ,亦 可 出现 黄 斑 水 肿 与
Vo1. 8 1
9, 2 02 0
中心 性浆液性视 网膜脉络 膜病 变
李 时 ,夏清 艳
( 长春 中医 学院 附属 医院 ,吉林 长春 102 ) 30 1
Hale Waihona Puke 关键 词 : 中心性 浆 液性视 网膜脉 络 膜 病 变 ;辨 证 分 型 ;临床 观 察 中 图分 类 号 :R 7 71 文献 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0 4 1 (0 2 一0 0 7— 8 3 2 o ) 3—0 3 —0 08 1
根 据 其 病 因 及 眼 底 病 变 的情 况 ,临 床 上 我 们 采

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病因和临床表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是一种视网膜病变,通常发生在中年男性。

它是一种非典型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表现为视网膜下浆液积聚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

CSCR的常见症状包括模糊不清的视力、色素变性区域的暗点、视野缩小和中心视野损害。

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与激素水平、心理压力、遗传、糖尿病和肺炎等因素有关。

现有治疗方法CSCR的现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激光治疗。

这些方法常常会引起一些不适和合并症,如视力下降、视野缩小和色彩失真等。

另外,一些药物,如二甲双胍、西布曲明和维生素E等,也常被用于治疗CSCR,但其疗效不佳。

中医治疗近年来,中医治疗CSCR逐渐受到关注。

中医认为CSCR是由于肝胆不调、脾虚湿盛、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等因素导致的。

因此,中医治疗CSCR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1.清热利湿。

中药制剂龙胆泻肝汤,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龙胆泻肝汤是一种常用的抗炎药物,有助于清除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从而减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症状。

2.调理肝胆脾胃。

中药制剂川芎茉莉颗粒可以调理肝胆脾胃,并减轻肝郁脾虚引起的视神经萎缩。

山楂饮片可以调理脾虚湿盛,缓解病变引起的水肿、疼痛和视力下降。

3.活血化瘀。

中药制剂三七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改善视力和视野。

当归、红花等草药也可以活血化瘀。

4.维持身心平衡。

在治疗CSCR期间,应注意身心平衡的维持。

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参加心理疏导等方法,缓解患者的压力和痛苦,促进身心的健康。

临床观察我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例中,共收治了80名患者。

其中,50名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30名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结果表明,中医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

治疗后,中医治疗组的视力改善明显,病情得到了显著的缓解。

同时,中医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结论中医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并且疗效比传统治疗方法更好。

中浆

中浆
高州市人民医院眼科
黎作为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 变(简称中浆)是常见的眼底病之 简称中浆) 一,是继发于视网膜色素上皮水平 渗漏的特发性神经上皮脱离。 渗漏的特发性神经上皮脱离。
本病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与年龄、种族、 本病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与年龄、种族、 性别和行为模式等因素有关。多见于 ~ 性别和行为模式等因素有关。多见于20~ 45岁的青壮年,男性较女性高7倍以上,是 岁的青壮年,男性较女性高 倍以上 倍以上, 岁的青壮年 一种良性、自限性、易复发的疾病。 一种良性、自限性、易复发的疾病。激光 治疗可以封闭色素上皮渗漏点,促进视网 治疗可以封闭色素上皮渗漏点, 膜神经上皮下液体吸收,从而使病程缩短。 膜神经上皮下液体吸收,从而使病程缩短。 我院自2005年6月至 年 月至 月至2009年6月对 例 月对256例 我院自 年 月对 只眼) 中浆”患者行532倍频激光 (267只眼)“中浆”患者行 只眼 倍频激光 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Hale Waihona Puke 总之, 总之,532倍频激光直接作用于色 倍频激光直接作用于色 素上皮层,且光凝斑小,定位准确, 素上皮层,且光凝斑小,定位准确, 只要能量使用适宜,病人合作, 只要能量使用适宜,病人合作,532倍 倍 频激光治疗“中浆” 频激光治疗“中浆”是比较安全可靠 的方法,不致对视力产生额外损害, 的方法,不致对视力产生额外损害, 且宜早不宜迟,应作为“中浆” 且宜早不宜迟,应作为“中浆”的首 选治疗。 选治疗。
讨 论 由于激光治疗能使大多数患者在短期 内恢复,视力免受损伤, 内恢复,视力免受损伤,目前较多人主张 用激光治疗本病,本组256例(267只眼) 只眼) 用激光治疗本病,本组 例 只眼 经激光治疗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 离均有所改善,其中246例(250只眼)占 只眼) 离均有所改善,其中 例 只眼 94.7%,视力在 个月内恢复正常,其余 个月内恢复正常, ,视力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 其余10 只眼) 例(17只眼)视力也有提高,疗效满意。 只眼 视力也有提高,疗效满意。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摘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aetinopathy,CS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对于该病的病因及治疗方面一直存在很多争议。

近年来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病因及治疗都有了一些新的研究,尤其是半量维替泊芬PDT是目前治疗CSC较理想的选择。

新的治疗方案如类固醇抑制剂正在研发,将可能从根本上治疗CSC。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病因;治疗Abstract:Central serous chorioraetinopathy(CSC) is a common vascular disease of the retinal,yet it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remain very controversial.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ome new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disease, especially the pathogenesis and etiology. And the therapy of the half dose verteporfin PDT seems to be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for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recently. Now the new treatment of the glucocorticosteroid antagonist is in the experiment. It may cure CSC fundamentally.Keywords: central serous chorioraetinopathy, etiology, pathogenesis, therapeutics 0引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a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病”,是眼科常见的眼底病之一,以黄斑部及附近视网膜神经上皮局限性浆液性脱离为特征。

“中浆病”的病因及其预防

“中浆病”的病因及其预防

“中浆病”的病因及其预防*导读:中浆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简称,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功能损害,形成以黄斑部或附近视。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中浆病”:网膜神经上皮局限性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常见黄斑疾病。

本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90%以上为单眼发病,左右眼无差异。

中浆为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在3~6个月自行恢复,预后良好,但部分易复发者,往往病程迁延,多次反复后可在后极部形成广泛的色素上皮继发性改变,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

专家组采用祖国医学基础学中的五行辩证理论,五行学说是根据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互相制约,是我国中医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理论)以其相生、相克、互相制约的关系,对人体的气、血、精、津、液及经络、体质、病因、病机、疗后调养与防治等方面来指导中医的临床辨证施治,得出“日月五行”诊疗奇方与妙药,临床取得了让世界都为中医的博与精为之精叹。

“中浆病”的预防办法:中浆病是中心性视网膜病变的简称,也是危害性比较大的眼部疾病,由于会导致患者失明,因此很多人都会闻之变色,加上此病在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专家主张大家生活在做好中浆病的预防,减少发病。

首先明白的是,这是一种自限性眼病,被称为中浆病。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也是可以自愈的。

中心视力约在三个月内恢复,变视、小视、景色变暗等则需六个月左右才逐渐消失。

但是由于治病的原因不同,所以导致了某些患者迁延反复,致视功能呈不可逆性障碍,甚至影响到了黄斑,出现黄斑变性。

因为对于这么一种让人挠头的眼病,因此中浆病的预防办法是大家需要了解的。

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为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

20-50岁左右的男性比较常见,一般来说都是单眼发作的,虽然能自愈,但是也有不少需要进行治疗。

中浆病的预防办法主要就是:首先您要合理安排劳逸结合,放松心情。

尤其是要注意避免过度用脑及体力劳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适当配合中西苭治疗,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就是“明目逍遥汤”,对于预防和治疗中浆病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
*导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
素上皮屏障功能失常,形成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眼底病,至于色素上皮功能失常是原发还是继发,目前无法肯定。

多单眼发病,双眼发病者约为7—13%。

见于20—45岁的中青年,男多于女。

病变局限于黄斑,可复发及自限,预后较好。

但多次反复可导致视力不可逆损害。

……
本病的确切病因还不清楚。

过去有认为是视网膜或脉络膜视网膜炎症者;有认为是血管痉挛引起者,均因无足够根据而未被公认。

1951年三井及Maumenee分别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了仔细观察,认为中浆病的本质是黄斑部或其附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局限
性浅脱离。

60年代初,Gass通过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证明,这种
神经上皮层下积液由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所致,漏出液经Bruch膜先积聚于色素上皮层下形成色素上皮层脱离,然后穿过色素上皮层进入神经上皮层下。

但塚原等经过大量荧光造影后发现,在中浆病时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的浆液性漏出,大多直接进入神经上皮层下,不同于Gass当年据说的一定需要先有色素上
皮层脱离。

本病常由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等诱发,是临床熟知的事实。

至于这些诱因何以能导致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是血液动力
学或血管调节功能失常?是脉络膜静脉血行障碍而影响脉络膜热调节功能衰竭?至今尚无一致认识。

另外,色素上皮细胞与细胞之间有封闭小带(zonual occludens)紧密结合,在脉络膜与神经上皮层之间有着良好的屏障作用;色素上皮细胞还且种浆液体朝向脉络膜毛细血管排出的生理泵功能,只有在屏障作用及生理泵功能遭受损害时,浆液性漏出才能潴留于神经上皮层下而形成中浆病(Gass ,1977)。

关于中浆病发病时色素上皮层这些生理机制的破坏,是原发于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之前还是继发于其后的问题,目前尚无法予以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