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研究新进展 PPT
(2024年)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6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更加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基 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型药物的研发,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综合防治策略
未来糖尿病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36
THANKS
2024/3/26
37
24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力量训练
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8-10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
2024/3/26
25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柔韧性训练
瑜伽、太极等
2024/3/26
建议每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26
运动过程中安全防护
运动前准备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糖尿病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 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 状。
11
03
糖尿病治疗方法及药物选 择
2024/3/26
12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01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02
双胍类药物
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周围组 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0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 低餐后高血糖。
并发症危害严重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 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药物研发的新进展(PPT终版)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 激动剂
胰高糖素样肽-1是重要的肠促胰素
一种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1
由胃肠道L-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原剪切而成1
由进食刺激分泌(直接腔内刺激和间接神经刺激)2 肠促胰素家族成员
肠促胰素是天然血糖调节肽 GIP (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多肽)是另一种肠促 胰素2
GLT2 )抑制剂
糖尿病药物新靶点:SGLT2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 ) 是最近新 发现的糖尿病治疗新靶点,其作用机制是特 异性地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再吸收,且不依 赖于β 细胞的功能异常或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其效果也不会随着β 细胞功能的衰竭或严重 胰岛素抵抗而下降,不会产生传统药物带来 的不良反应,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途径。
GLP-1
胰岛素合成
葡萄糖依赖性胰高糖素 分泌
胃
胃排空
α
心脏 肝
葡萄糖生成 L细胞分泌 GLP-1 被 DPP-4 分解
Adapted from Baggio & Drucker. Gastroenterol 2007;132;2131–57
心血管保护功能
GLP-1 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
Amylin制药公司及礼来公司的Byetta百泌达 (Exenatide, 艾塞那肽 ) 是2005年4月在美国上市,被批准上市的第一 个GLP-1 受体激动剂。2006年销量是4.3亿美元。
各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β细胞功能失调
磺酰脲类 格列奈类 胰岛素
胰腺
肌肉和脂肪组织
肝脏
肝糖过度生成
↓葡萄糖
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
胃肠道
噻唑烷二酮类 二甲双胍 胰岛素
噻唑烷二酮类
糖尿病的中医研究PPT课件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
02
法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中医认为糖尿病与体质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 因素有关,因此中药治疗以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体质为主。常见的中药包括人 参、黄芪、黄连、地黄等,具有益气养阴、清热泻火、补肾固摄等功效。
中药治疗糖尿病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配伍,同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和配伍禁忌,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详细描述
中医提倡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和情志调节 等生活方式干预,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血 压等危险因素,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
总结词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与脾肾阳虚、水 湿内停有关,治疗以温阳利水、活血 化瘀为主。
详细描述
中医采用中药复方制剂、艾灸、穴位 按摩等方法,温阳补肾、利水消肿, 改善肾脏功能。
总结词
中医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中医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体质强弱 等因素,灵活运用中药、针灸、推拿 等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详细描述
中医采用中药复方制剂、穴位贴敷、耳穴 压豆等方法,调节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
改善心血管功能。
总结词
中医认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心脾 两虚、痰瘀互结有关,治疗以益气
生活质量提高。
案例二
02
某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成功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
了生存率。
案例三
03
某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缩短了病程,减少了西药用量和
副作用。
05
糖尿病的预防与保健
饮食调理
饮食控制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 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以保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2024年指南版ppt课件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可分 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 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全球及中国糖尿病现状
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已成 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患者数量 居世界首位,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发病原因与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
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活性,减少胰 高血糖素样肽-1的降解,从而增加葡 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
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碳 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餐 后血糖。
SGLT-2抑制剂
通过抑制肾脏中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 白2,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促进尿糖排泄。
注射类降糖药物研究进展
GLP-1受体激动剂
治疗方案与药物 详细介绍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 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内容,让患者了解治 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血糖监测与控制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监测血糖,掌握血糖控制的目 标和方法,提高他们对血糖管理的重视程度。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自律性
合理饮食
指导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 物,控制饮食总热量和营养均衡。
多学科协作 鼓励多学科协作,整合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 资源和力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综合的治疗和管理方 案。
社会参与与支持
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糖尿病防治工作,提高公众 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策略
01
02
03
控制血糖和血压
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 和药物治疗,保持血糖和 血压在正常水平,降低心 血管疾病风险。
2024年度糖尿病课件PPT课件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尤其是苯乙双胍(降糖灵)可引起乳 酸性酸中毒,有时可导致死亡。
9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 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 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 较快。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
神经系统并发症
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 部分,病因复杂。
2024/3/24
5
诊断标准与分类
2024/3/24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 血糖或随机血糖。当血糖水平超过一定标准时,可诊断为糖 尿病。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四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 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 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 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 起。
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 免疫等多个方面。其中,胰岛素抵抗 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 病的两个主要环节。
2024/3/24
4
流行病学及危害
流行病学
2024/3/24
8
急性并发症
2024/3/24
0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 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 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03
02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以严重高血糖而 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显课件PPT课件
2024/3/24
2024版糖尿病科普PPT(完整版)
糖尿病科普PPT(完整版)•糖尿病概述•糖尿病症状与诊断•糖尿病治疗方法与手段•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策略目•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录糖尿病概述01定义与分类定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分类根据发病原因不同,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
其中,2型糖尿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
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家族史等。
全球与中国现状全球现状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63亿,预计到2045年将增至7亿。
中国现状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患者数量已超过1.4亿。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糖尿病症状与诊断02典型症状表现多饮、多尿血糖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多饮,同时肾小球滤过葡萄糖增多导致多尿。
多食、体重下降葡萄糖利用障碍导致体内能量供应不足,出现多食、易饥,同时机体消耗脂肪和蛋白质以供能,导致体重下降。
视力模糊高血糖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视力模糊。
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感染风险增加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高血糖状态下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同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030201并发症风险预警血糖检测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及标准01020304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口服75g 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研究进展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糖尿 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 响。
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家庭护理
家属应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协助患 者进行日常护理,如监测血糖、记录 病情等。
康复指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肌肉 锻炼、关节活动等,促进身体功能恢 复。
预防措施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加强锻炼等手段,降低糖尿病的患 病风险。
综合治疗
建立由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综合治疗团队,为糖尿 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长期管理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跟踪管理,定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患者得到持续、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05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 健康指导
糖尿病的类型
1型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部分患者可以 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
妊娠糖尿病
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高血糖状态,需要特 殊治疗和管理。
糖尿病的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 体重下降(三多一 少)。
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 无明显症状,因此定 期检查血糖非常重要。
糖尿病研究进展
目 录
• 糖尿病的概述 • 糖尿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 糖尿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 糖尿病的社会影响与应对策略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健康指导
01 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 导致血糖升高。
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 ,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 变等。
宣传教育
糖尿病新进展ppt
糖尿病新进展ppt
第5页
胰岛微环境
❖葡萄糖毒性 ❖血管内皮细胞功效紊乱 ❖炎症因子
胰岛β细胞 凋亡
❖脂代谢紊乱 ❖氧化应激(线粒体、内质网) ❖胰淀粉素
糖尿病新进展ppt
第6页
恢复β细胞数量
❖ 改进胰岛素抵抗:噻唑烷二酮、二甲双胍 调脂、降压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新进展ppt
第16页
糖尿病新进展ppt
JAMA. ;301(15):1573-1579
第17页
糖尿病新进展ppt
第18页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治疗
糖尿病新进展ppt
第19页
A Randomized Trial of Therapies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第9页
糖尿病新进展ppt
第10页
糖尿病新进展ppt
第11页
糖尿病新进展ppt
第12页
糖尿病新进展ppt
第13页
糖尿病新进展ppt
第14页
糖尿病新进展ppt
第15页
C-Peptide Levels and Insulin Independence Following Autologous Nonmyeloablat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或再生、凋亡或坏死保持动态平衡 ❖ 成年胰岛正常β细胞是迟缓更新组织,大鼠增生率3%左右,
其目标反抗β细胞正常丧失、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功效 性负担
线粒体糖尿病汇报ppt课件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激活炎症反应通 路,促进炎症因子释放, 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 不耐受。
细胞凋亡
持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 应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增 加,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病 情。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和体征
糖尿病典型症状
线粒体糖尿病患者通常 表现出多饮、多食、多 尿和体重下降等糖尿病 典型症状。
听力损失
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 的听力损失,严重时可 导致耳聋。
视网膜病变
线粒体糖尿病可能导致 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 力下降、视物模糊等。
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 晕、乏力、肌肉疼痛等 神经系统症状。
诊断标准与流程
血糖检测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深入研究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糖尿病的因果关系
需要更深入地探讨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以及不同线粒体基因突 变对糖尿病风险的影响。
开发针对线粒体功能的创新药物
目前针对线粒体功能的药物治疗仍有限,需要开发更多具有创新性和有效性的药物来改善 线粒体功能,从而治疗糖尿病。
探索基于线粒体的精准医疗策略
。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起 病急骤,患者胰岛功能严重受损 ,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线 粒体糖尿病起病相对缓慢,胰岛
功能受损较轻。
其他遗传性疾病
部分遗传性疾病可能表现为类似 线粒体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但 通过基因检测和家族史分析可进
行鉴别。
04
治疗与管理策略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
针对线粒体糖尿病,口服降糖药 如二甲双胍等可帮助控制血糖水 平,但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和乳酸 水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西医诊治新进展ppt课件
特殊类型DKA
正常血糖性DKA
10%起病时血糖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 11.1-16.7mmol/L) 年轻 空腹时间长、DKA发生后仍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合并妊娠
正常pH性DKA
43-50%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毒部分抵消代谢性酸中毒 AG = Na-(CL+HCO3-)
23
输液是首要的治疗措施
恢复血容量 重建器官有效灌注 利于胰岛素发挥作用 降低血糖 降低血酮 降低胰岛素对抗激素浓度
24
补液
补液量按体重的10%估算 24h内纠正,前4h补充计算所得失水量的1/3,
前8h补充到1/2,余下的1/2在后16h补足 开始NS,血糖<13.9mmol/L改5%GS / 5%GNS 先快后慢
乙酸、-羟丁酸 电解质紊乱:渗透性利尿大量钠、钾、氯、磷
酸根丢失;酸中毒时,钾离子由细胞内移向细 胞外 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及脱水,引起低血容量
8
DKA 诱因
感染 创伤 手术 妊娠分娩 心肌梗塞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足 饮食失调 饮酒 药物 精神刺激
9
DKA 临床表现
烦渴、多尿加重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极度乏力、头痛、嗜睡 腹痛
26
纠正电解质紊乱
肾功能不全、无尿或高血钾时暂缓补钾
血钾﹤3.3mmol/L,立即补钾20-30mmol/L(KCL1.5-2g) 暂不予胰岛素
血钾 3.3-5.2mmol/L,尿量﹥40ml/h以上,同时补钾 尿量﹤30ml/h暂缓补钾,尿量增加后补钾
血钾﹥5.2mmol/L,暂不补钾
每小时补钾量限20mmol/L(KCL1.5g),6-10g KCL/日 目标:血钾维持在4-5mmol/L 恢复饮食后继续口服KCL1-3g/d,1周
组胚研讨 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进展[可修改版ppt]
(5)非致死性外界刺激(如物理压缩,去除细胞膜上细菌毒素等,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
采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 可从患者自体细胞获得 的 iPS 细胞,这不但可 解决免疫排斥的难题, 而且避免了 hES 细胞和 SCNT 研究存在的伦理 学争论。
(2)移植部位血管增生,为生长和分化提供营养並有利于胰岛素 及时进入血液循环。
体外诱导分化 NIPs形成能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 类胰岛细胞团 (ICCs)异种体内移植 — 糖尿病的
干细胞治疗实验研究。
13
糖尿病小鼠模型制作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
) 肾膜下移植 ICCs 治疗糖尿病
NOD-Scid 小鼠 血糖水平 30
(mmol/l) 20
10
腹腔内注射 高血糖
肾膜下移植含 类β细胞的ICCs
注射 STZ前
注射STZ后
注射后3天小鼠出现 稳定的显下降
14
糖尿病小鼠肾膜下移植 ICCs 后形态观察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含胰岛素细胞
左肾移植部位
移植后40天,移植部位血管增生
insulin
免疫组化显示移植部位的胰岛 素阳性细胞
正常NOD-Scid小鼠肾膜下移植 ICCs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
iPS干细胞建立的简单过程
iPS干细胞建立的过程主要包括:
(1)分离和培养宿主细胞;
(2)通过病毒介导或者其他的方式将若干多个多能性相关的基因导 入宿主细胞;
(3)将病毒感染后的细胞种植于饲养层细胞上,并于ES细胞专用培 养体系中培养,同时在培养中根据需要加入相应的小分子物质以促进 重编程;
DN糖尿病肾病新进展教学课件ppt
鉴别诊断
对于初步筛查出的患者,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肾 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等。
治疗与随访
根据分期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定 期进行随访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一般治疗
优化生活方式
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作 息和心理状态。
血压控制
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 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3
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
课程目的
帮助学员了解糖尿 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和现状。
学习糖尿病肾病的 治疗和护理措施。
掌握糖尿病肾病早 期筛查和预防的方 法。
课程结构
第一部分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现状
第二部分
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和预防
第三部分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肾功能不全
早期糖尿病肾病表现为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 ,临床糖尿病肾病表现为尿中出现大量蛋白 尿。
糖尿病肾病进展至一定程度可导致肾功能不 全,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和尿 素氮升高等。
高血压
贫血
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血压控制 情况直接影响肾脏病变的进展。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出现贫血,可能与肾功能 受损、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等有关。
DN免疫治疗策略
目前,针对DN的免疫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应答、抗自 身抗体等。其中,一些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如雷公藤多苷、环孢素A等在DN的 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THANK YOU.
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避免高血糖对肾脏的 损害。
血脂调节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ppt课件
定期筛查
要点二
早期干预
推广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的重要性,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 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等,以控制病情发展。
Part
06
结论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挑战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 持续上升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 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公共 卫生带来巨大挑战。
糖尿病并发症严重
糖尿病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 和经济负担。
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难度 大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预 防和管理难度较大,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加强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
开展个性化治疗和管理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 认识,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 的患病风险。
流行病学定义
流行病学
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预 防的科学。
糖尿病流行病学
研究糖尿病的分布、影响因素和预防 措施,以及糖尿病对个体和人群健康 的影响。
Part
02
糖尿病的全球流行情况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
总结词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 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详细描述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持 续上升,目前估计有4.25亿糖尿病患 者,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92亿。
环境污染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 重金属等污染物可能与糖 尿病发病风险相关。
生活方式因素
01
02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时相反应减弱、消失
– 第二时相分泌延缓 • 第一阶段:相对不足。 分泌量可为正常或高于 正常,但对高血糖而言 仍为不足
• 第二阶段:绝对不足, 分泌量低于正常
• 由部分代偿转为失代偿 状态
胰 岛 素 分 泌 ( 纵 坐 标 ) 基值
高葡萄糖水平 第1相
第2相
早发糖尿病
肥胖 /胰岛 素抵抗
-cell function Insulin resistance
MODY
衰老
非肥胖/胰岛 素敏感
0
25
50
75
100
Age
Modified formO'Rahilly BMJ 1997;314:955
胰岛素抵抗: 遗传性的与获得性的影响
遗传性
少见突变 胰岛素受体 葡萄糖转运子 信号蛋白 常见形式 大量未经确认的
胰岛素 敏感性
30% 50% 70% 100%
胰岛素 分泌
50% 70% -100% 150% ~ 100%
2型 糖尿病
糖耐量低减
血糖代谢 受损
正常糖代谢
大血管病变
50% 40% 10%
Leslie RDG等,《糖尿病发病的分子机制》P 131~156,1997 年。)
2型糖尿病之胰岛素分泌缺陷
• 胰岛素(分泌)缺陷
4
%3
3.2 2.8
患2 病1 率
0
1
* 1980
1994
1996#
*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中华内科杂志, 1981; 20:678 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中华内科杂志,1997; 36:384
# 向红丁等,中国糖尿病杂志, 1998; 6:131
中国不同地区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情况 (WHO diamond Project)
糖尿病前期
临床糖尿病
糖尿病
时间
可能进行干预的阶段
GENETICALLY AT-RISK
MULTIPLE ANTIBODY POSITIVE LOSS OF FIRST PHASE INSULIN RESPONSE
BETA CELL MASS
GENETIC PREDISPOSITION
INSULITIS BETA CELL INJURY
• 2型糖尿病或者异常的葡萄糖耐量发生率
在同胞兄弟姐妹中
~ 38%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中 ~ 33%
• 在年龄大于60岁的纯种 Nauruans 人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大约 为 83%
在混血儿中则大约为 17%
糖尿病的基因
未知的2型糖尿病基因 (~ 70 %)
Wolfram (< 1 %) MIDD (< 1 %)
(↑PAI-1,↑纤维蛋白原等)
• 多囊卵巢综合征
1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触发因素-细胞体积Βιβλιοθήκη 100 %遗传易感性
0%
细胞 (T CELL) 自身免疫
胰岛炎--细胞损伤
体液自身免疫
(ICA, IAA, Anti-GAD65, IA2Ab, etc.)
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消失 (IVGTT)
糖耐量异常
(OGTT)
获得性
较少运动 饮食过量 老龄化 用药 高血糖 FFA升高
胰岛素抵抗
组织器官水平的IR
骨骼肌 脂肪 肝脏 血管内皮
糖利用↓ 脂肪/生酮↑ 糖异生↑糖分解↑ NO↓,CT↑
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IR
受体前抵抗 — Ins-Ab
— Ins分子结构异常 — Ins降解加速 — Ins拮抗激素
胰岛素受体后抵抗
组
发现糖尿病易感性基因的展望
• 根据已知的遗传病因,对疾病的亚型进行诊断分类 • 临床前期的危险因素评估,对疾病进行初级预防 • 研究各种遗传因素是如何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或安全性
的 • 开发新药,使其有更好的疗效及更少的副作用 • 基因治疗
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病理生理异常的演变
胰岛素抵抗 肝脏葡萄糖
10-14 10-14 5-9 10-14 10-14
<现代糖尿病学>,朱禧星主编
1型糖尿病– 分类
• 免疫介导糖尿病 标志有: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s) 谷氨脱羧酶自身抗体(GAD65) 酪氨酸磷酸酶IA-2和IA-2β自身抗体
• 特发性糖尿病 呈1型糖尿病表现而无明显病因学发现,有胰岛素缺乏,但始 终无自身免疫的证据;遗传性强,与HLA无关联
* 成人隐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 起病年龄15岁以上,发病6个月内无酮症发生 - 发病时非肥胖 - 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GAD,ICA 和/或IAA)阳性 - 具有1型糖尿病易感基因
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
指有任何自身免疫机制参与证据的1型糖尿病
• 1、HLA基因-DQA、DQB、DQR位点的某些 等位基因频率增高或减少及其组成的单倍体型
胰岛素分泌受损
被FFA恶化
↑游离脂肪酸 =↑高血糖
被FFA恶
被FFA恶
化
化
肝脏产生 葡萄糖增多
葡萄糖摄取减少
-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DI(Disposition Index) =Si x AIRG
-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随年龄减退
Percentile line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 sensitivity (SI) and the first-phase insulin response (AIR glucose) based on data from 93 normal subjects
糖尿病的研究新进展
内容
•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糖尿病的预防 •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
60 50 40
百 30 万 20
10 0
1995
2025 India China US
Source: King H, Rewers M, WHO, Diabetes Care 1993; 16:157-177
病毒
• 肠病毒 • 社会交往 •免疫
其他
母亲年龄 出生顺序
2型糖尿病的病因
• 遗传因素 • 肥胖 • 年龄 • 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的遗传成分
• 家族发病倾向
• 在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中,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一同发病性
• 在年龄大于60岁的 Caucasians 白人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大 约为10%
Steven E. Kah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1;131:354S360S.)
Stephen O'Rahilly, BMJ 1997;314:955 (29 March)
Type 2 diabetes----The talk between declining -cell function and increasing insulin resistance
• 迄今发现与TYPE1发病有关的基因位点共17个 (包括GCK及DXS1068),分布在不同的染色 体上
• 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去发现那些数量有限的 候选基因,以测定特殊的等位基因与疾病易感 性的关联
• 家族遗传的显著性比2型糖尿病弱
1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研究概况
饮食
• 牛奶 • 母乳 • VIT D • 鱼肝油 •硝酸盐/亚硝胺
100
速发型
普通型
30
20
诊断
10
诊断s
儿童期
青少年期
诊断
ICA +/GAD+ ICA -/GAD???
成人 (LADA)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遗传家族性
• 如前所述,对TPYE1的单卵双胞胎随访,发病 一致率为30-50%
• 资料显示父亲是TYPE1对子孙后代的影响比母 亲更为显著
• 对于TYPE1的遗传学研究显示,TYPE1是多基 因、多因素的共同结果
• 后天获得性的肥胖
• 胰岛素缺陷
• 久坐的生活方式
• 肥胖
• 吸烟
• 宫内生长迟缓
• 外源性的毒素
60
年龄(岁 )
诊断
30-50 % 的患者在 诊断时已发生晚期 糖尿病并发症
2型糖尿病-两方面的异常
基因
基因
胰岛素分泌异常
胰岛素抵抗
± 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
IGT
IGT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遗传及环境异质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发病年龄(岁)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年发病率/10万 高发年龄组(岁)
0.19 0.23 0.36 0.4 0.54 0.55 0.56 0.77 0.72 0.96 0.97 0.47 (汉族) 1.26(维吾尔族)
胰岛素受体基因 (< 1 %) MODY (~ 4 %)
未知的 LADA 基因 (~ 10 %)
未知的1型糖尿病 基因 (~ 15 %)
根据主要的遗传学特征,2型糖尿病 的分类
2型 糖尿 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缺陷
肥胖 宫内生长迟缓
2型糖尿病 的单基因亚组
胰岛素抵抗 肥胖
胰岛素缺陷 宫内生长迟缓
2型糖尿病 的寡/多基因亚
0~5 分钟 时间
胰岛素分泌缺陷的原因
• 高血糖毒性 • 高脂毒性 • 年龄 • 胰岛素抵抗 • 遗传因素 • 胰岛淀粉样多肽沉积 • 磺脲类降糖药?
2型糖尿病: 葡萄糖毒性在发病机制中
的角色
葡萄糖 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