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课程基本要求: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主要研究牙及牙周组织病变、颌面骨炎症,颌骨囊肿,肿瘤与瘤样病变,外伤,涎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系统疾病在口腔颅颌的影像学表现的学科。
它是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之一,是口腔临床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之间一门桥梁课程。
本课程通过讲授、实习、讨论、总结,是学生掌握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熟悉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的基本技术、口腔放射防护;了解口腔颌面放射生物学、口腔颌面部介入放射学以及各种新技术新方法。
基本教学内容包括:(1)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史,X射线的防护,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2)牙及牙周组织正常影像学表现,牙及牙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3)口腔颌面部结构在X线平片上正常表现,颌骨炎症及颌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4)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涎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5)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瘤样疾病的影像学表现;(6)口腔种植放射学简介。
参考学时: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讲课:32学时;见习: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要求: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学分学时:建议最低学分1分,最低学时10个学时基本要求:掌握:根尖片牙及牙周组织正常X线表现,根尖片所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X线表现,龋齿、根尖周病变及牙周炎的X线诊断,阻生牙、牙及牙槽突损伤的X线诊断,根尖片法进行埋伏牙定位;下颌骨侧位片、曲面体层片、华氏位、后前位片正常X线表现,各种颌骨骨髓炎X线诊断;上下颌骨骨折的X线诊断,颧骨、颧弓、鼻骨骨折的X线诊断牙源性囊肿的X线诊断,成釉细胞瘤、角化囊性瘤的X线诊断及各自的鉴别诊断,原发性骨内癌、骨肉瘤的X线诊断。
熟悉:根尖片儿童牙及颌骨的X线表现,牙内陷、畸形中央尖、牙髓病变、致密性骨炎、牙骨质增生、牙根折裂的X线诊断;颧弓位、开口后前位、鼻骨侧位片X线表现;颞下颌关节薛氏位片、关节造影片的正常X线表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强直、颞下颌关节脱位的X线诊断;涎石症、各种涎腺炎、涎腺肿瘤、舍格伦综合征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颌骨各种囊性病损之间的鉴别要点;颌骨其它恶性肿瘤与骨肉瘤的鉴别要点;颌面部软组织恶性肿瘤的X线诊断。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45页)

一、根尖周炎 1、根尖脓肿的影像学表现:
一、根尖周炎
2、根尖肉芽肿
影像学表现:在病源牙根周围有圆形或卵圆 形的密度减低区,范围较小,直径一般不 超过1,周界清楚,无致密的骨硬板。
3、根尖囊肿
影像学表现:以病源牙根尖为中心,形成边 缘清晰、形状规则、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 圆形的密度减低区,囊肿边缘形成一致密 的条影,有时有牙根的吸收。
一、根尖周炎 2、根尖肉芽肿影像学表现
一、根尖周炎 3、根尖囊肿影像学表现
第三节 根 尖 周 病
二、致密性骨炎 影像学表现: 患牙根尖区骨小梁增多增粗,骨质密度增高 ,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分界。牙周膜间隙 可增宽。 三、牙骨质增生 影像学表现:牙骨质仅沉积于根尖,则表现 为根尖球状增生;若波及整个牙根,,则 牙根膨大。有的可见牙周膜间隙消失
第五节 牙 周 炎
2、青少年牙周炎:
局限型:切牙区的楔形吸收和第一磨牙区的弧形吸 收,吸收呈对称性改变,前牙区吸收程度较重。
弥散型:主要表现为全口牙槽骨广泛吸收,骨小梁 紊乱模糊。
第五节 牙 周 炎
3、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在连续一段时间内x线 片对比观察牙槽骨吸收破坏广泛,进展迅速 ,第一磨牙和切牙区不比其他区域严重。
二、致密性骨炎影像学表现
第三节 根 尖 周 病
四、牙骨质结构不良
影像学表现:
1、早期病变(骨质溶解破坏期) x线片表 现为低密度圆形、类圆形透射区,边缘不 齐,骨硬板及牙周膜消失。
2、第二期病变(牙骨质小体生成期) x线 片表现为病变区形成点状或片状高密度钙 化影。
3、第三期(钙化成熟期) x线片表现为根 尖区成团块、体积较大的钙化影。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图文

常用设备
常用的口腔颌面影像学设备有X线机、口内X线 机、CBCT等。
图片解读
医学影像诊断需要从CT、MRI、DR等图像中获 取信息,进而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
专家解读
医学影像学科医生会根据影像、临床病情,进
口腔颌面影像学常用技术和设备
口腔颌面影像技术是口腔医学中极其重要的诊断手段,包括传统的X线技术、计算机层逐层扫描 (CBCT)以及其他辅助技术。
口腔颌面影像学在口腔医学中的诊断和治疗规范越来越受到重视。
临床应用
口腔颌面影像学诊断可以和口腔医生组成一个多 学科的治疗团队,为口腔疾病的准确诊断和科学 治疗提供保障。
影像学规范
口腔颌面影像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逐渐形成了 规范和标准,对于口腔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 指导意义。
口腔颌面影像学和其他医学科学领域的 结合与应用
X线技术
X线成像方式是口腔颌面影像学的一种基本成像方式,可用于检查口腔内的各种病变。
计算机层逐层扫描(CBCT)
该技术是三维重建技术的一种,图像清晰,重建准确度高,具有可重复性、准确性和无创性 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他技术
除此之外,还有磁共振成像技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辅助诊断技术。
口腔颌面影像学正常解剖图像以及异常 表现的处理方法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了解正常解剖图像和异常表现及其处理方法对于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1
正常解剖图像
口腔颌面影像学对于正常解剖图像有
异常表现的分类
2
着清晰明晰的定位。
口腔颌面影像学异常表现的分类,是
影像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3
异常处理方法
根据异常表现的分类,对疾病进行分 析,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

2023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CATALOGUE 目录•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概述•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的技术与方法•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的疾病分类与诊断流程•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与价值CATALOGUE 目录•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的相关专业书籍与学习资源推荐01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概述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以影像学方法(如X线、CT、MRI等)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学科。
定义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具有直观性、无创性、可重复性的特点,对于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特点定义与特点1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性23通过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口腔颌面部的结构,发现病变,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疾病诊断通过定期进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可以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预测疾病的预后,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疾病预后通过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可以发现潜在的口腔颌面部疾病,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疾病预防历史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发展近年来,随着CT、MRI等高级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为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历史与发展02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的技术与方法用于检查牙齿、牙周组织、颌骨等部位的结构和病变。
X线平片通过在X线下使用造影剂,以显示牙齿和牙周组织的病变和结构。
牙科造影利用X线断层扫描技术获取三维图像,以更好地显示病变和结构。
X线断层扫描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头部和颈部的横断面图像。
CT平扫在CT平扫的基础上,注射造影剂以更好地显示病变和结构。
CT增强扫描利用CT技术进行血管造影,以评估头颈部血管的情况。
CT血管造影MRI增强扫描在MRI平扫的基础上,注射造影剂以更好地显示病变和结构。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试题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试题一、选择题1.口腔颌面部X线摄影法通常采用的是:A.直线扫描B.全景X线C.锥形束CT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答案:B.全景X线2.以下哪种影像技术在口腔颌面医学中主要用于观察牙槽突颞关节疾病:A.核磁共振成像B.超声造影C.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D.口腔数字化X线成像答案:A.核磁共振成像3.对于颌骨囊肿的诊断过程中,最常用的辅助影像检查是:A.颌骨正侧位X线片B.颌面部CTC.牵拉法口腔内X线照片D.颌骨磁共振答案:B.颌面部CT4.下列哪种影像学检查对于观察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具有较好的解剖和诊断价值:A.腭窦透视检查B.颌骨正位片C.超声成像D.正侧位片答案:C.超声成像5.牙周组织病变在影像学上表现为:A.密度欠均B.骨质增生C.骨髓坏死D.骨质疏松答案:A.密度欠均二、填空题6. 造成牙龈间隙增宽的最常见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龈下缘溢血7. 接受牙齿移植后,为了观察牙槽骨愈合情况,可采用____________检查。
答案:口腔数字化X线成像8. X线影像上出现齿槽骨分隔影是____________性肿物的特征性表现。
答案:髓母细胞瘤9.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颞关节综合征在X线上表现为____________。
答案:髌骨后移10. 口腔颌面部CT增强扫描应用于颌骨囊肿诊断时,可出现对比剂效应增强并呈____________信号。
答案:低密度三、问答题11. 解释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
答案: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口腔颌面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病变程度和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12. 请简要介绍口腔颌面部X线摄影法的作用及使用范围。
答案:口腔颌面部X线摄影法是口腔颌面医学领域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用于观察牙齿、骨骼结构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适用于检测口腔颌面部各类疾病,如骨折、牙槽突颞关节疾病、颌骨囊肿等。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课件1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在颌面部肿瘤 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X线、CT 、MRI等影像技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 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在颌面部肿瘤 诊断中有助于鉴别肿瘤的性质,为制定 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术后
随访和疗效评估。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在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效果。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智能诊断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医学影像进行 分析和学习,自动识别异常影像,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个性化治疗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每个患者的医学影像进行 深入分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
数字化放射技术、三维打印模型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X线成像技术
X线成像技术主要包括平片、造影、断层等成像方式,可以显示人体组织的形态 、密度和结构。
CT成像原理与技术
CT成像原理
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采用X线束环绕人体某一部位进行扫 描,并由计算机重建图像。
CT成像技术
CT成像技术主要包括轴位、冠状位、矢状位等成像方式,可 以显示人体组织的密度和结构。
口腔颌面部炎症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可以辅助诊断口腔颌面部 炎症,如牙周炎、牙髓炎 等。
口腔颌面部畸形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对于诊断口腔颌面部畸形 ,如唇腭裂、颌骨发育不 良等具有重要作用。
02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 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X线成像原理与技术
X线成像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当X线穿过人体组织时,会发生衰减和散射 ,形成不同的人体组织对比度。
第十章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

第十章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1成釉细胞瘤:表现为早期呈蜂窝状,晚期牙根吸收呈锯齿状,肿瘤边缘可有增生硬化,肿瘤侵入牙槽侧,造成牙根之间的牙槽骨浸润及骨硬板消失,瘤内罕见钙化,瘤内可含牙。
2.牙源性腺样瘤:表现为单囊低密度影,边缘光滑。
病变内有未萌出牙,以单尖牙多见,痛内可见数量不等的粟粒状钙化点。
3.牙源性钙化囊性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房透射影,肿瘤内可见大小不等的钙化点或钙化团块。
4.牙源性黏液瘤:表现为多房密度减低区,分房形态各异,以网络状多见,房隔细而不规则。
5.骨化纤维瘤:以高低密度混合表现为主,部分病变以低密度变化为主,病变中有不同程度钙化或骨化影,表现为点状或斑片状。
6.骨纤维异常增殖症:①透射性改变,又称囊样型;X线表现为单囊或多囊性密度减低病变,边界不很清楚,可有或无硬化边缘;②阻射性改变,包括“橘皮”样型、毛玻璃型及硬化型;病变密度高于正常且均匀一致,逐渐移行至正常骨。
③透射及阻射混合性改变。
7.骨肉瘤表现为斑片状和日光放射状。
8.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腔状扩张。
9.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主导管呈腊肠状,病变晚期也可有末梢导管点状扩张征象。
10.舍格伦综合征:主导管变粗呈腊肠状,有的边缘不整齐,呈羽毛状、花边样、葱皮状。
1翼片的优点是能清晰显示A.牙槽崎顶B.下颌管位置C.根折部位D.根尖病变类型E.上颌窦分隔2.上颌骨骨折首选的主要X线投照位置是A.颅底位(须顶位)B.华特位(鼻须位)C.柯氏位(鼻额位)D.上颌正中咬合片E.曲面体层3.如怀疑有颌下腺导管结石,以下哪种X线片检查为首选A.颌下腺造影B.下颌体腔片C.下颌曲面断层片D.颌下腺侧位片加下颌横断片E.下颌骨侧位片加下颌横断片4.X线片上正常牙槽崎高度为A.牙颈下0.5mmB.牙颈下1mmC.牙预下2mmD.牙颈下3mmE.牙颈下4mm5.能够真实地反映牙槽喳顶骨吸收程度,适用于早期牙周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A.根尖片B.翼片C.曲面体层片D.片E.根尖片数字减影技术6.不适合用作牙周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是A.根尖片B.翼片C.下颌骨侧位片D.曲面体层片E.根尖片数字减影技术7.关于涎腺造影,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为A.一般只适用于腮腺及颌下腺8.适用于涎腺急、慢性炎症C.应作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阳性者禁忌D.造影剂选用60%泛影葡胺E.造影剂选用40%碘化油8.右侧上颌第二磨牙根尖片显示,在X线片右下角一圆钝三角形高密度影,有可能是以下哪一种正常颌骨解剖结构A.上颌窦8.翼钩C额骨D.下颌骨喙突E.下颌骨外斜线9.能够真实地反映牙根根尖病变程度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A.根尖片B.翼片C.曲面体层片D.片E.根尖片数字减影技术10.以下哪种征象不属于慢性根尖周脓肿影像表现A.牙冠可见大面积密度减低影,与髓腔影重叠B.根尖周骨质密度减低,无明确边界C.根尖周骨质密度减低,边界清楚D.根尖周骨密度减低影周围骨质增生硬化E.根尖周骨密度减低影范围较小,边缘不光滑11.以下描述与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不相符的一项是A.起源于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B.X线平片检查可选择下颌升支侧位片或曲面体层片,可见弥漫性骨破坏和局限性骨密度增高C.下颌升支切线位片可见骨密质外骨膜成骨D.可以选择CT检查E.可以选择下颌体横断片12.在涎腺造影中造影剂外溢呈片状,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慢性复发性腮腺炎B.慢性阻塞性涎腺炎C.涎腺良性肿瘤D.涎腺良性肥大E.涎腺恶性肿瘤13.涎腺造影显示,主导管边缘呈“羽毛状”,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涎腺良性肿瘤B.舍格伦综合征C.涎瘦D.慢性阻塞性涎腺炎E慢性阻塞性腮腺炎14.超声检查在口腔颌面部适用于A.确定有无占位性病变B.确定囊性或实性肿物C.为评价肿瘤性质提供信息D.确定深部肿物与邻近重要血管的关系E.以上均适用15.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口腔颌面外科检查中的适应证不包括A.口腔颌面部深区肿块的检查B.腮腺肿瘤怀疑累及面神经时C.活检困难的口咽及舌根部肿瘤患者D.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放疗的疗效观察E.头颈部软组织肿瘤CT影像显示清楚者16.成年人进行全口牙齿检查时,一般需用牙片数目为配套名师精讲课程A.14张B.8张C.10张D.6张E.9张17.许勒位片可显示颛下颌关节A.顶部影像B.后前位影像C内侧1/3影像D.中部1/3影像E.外侧1/3影像18.颠下颌关节双重造影是指用A.生理盐水和碘化油作为造影剂B.碘化油和泛影葡胺作为造影剂C.无菌空气和30%泛影葡胺作为造影剂D.生理盐水和60%泛影葡胺作为造影剂E.利多卡因和60%泛影葡胺作为造影剂19.采用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显示被检查牙齿邻面影像重叠的原因A.投照垂直角度过大B.投照垂直角度过小C.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邻面不平行D.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邻面不垂直E.X线中心线位置不正确20.关于根尖片所示正常影像,不正确的A.牙骨质与牙本质有明显区别B.年轻人牙髓腔宽大C.髓腔为低密度影像D.密度最高的组织是釉质E.牙槽突高度应达到牙颈部21.患者,男,31岁。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章节重点梳理+必背重点试题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章节重点梳理+必背重点试题口腔影像学是口腔颌面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它通过使用各种成像技术,如X光、CT、MRI等,来对口腔颌面部进行影像学分析和诊断。
本文将介绍口腔影像学的主要内容和必须记住的重点试题。
一、口腔颌面部影像学的基础知识1. 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医学影像学主要是通过采集人体组织的成像数据,将其转化为数字化的图像,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
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包括X光、CT、MRI、超声波等。
2. 口腔颌面部影像技术的特点口腔颌面部影像技术主要是采用X光成像技术。
X光技术可以对口腔颌面部进行测量和分析,而且辐射剂量较小,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
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范围。
3. 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影像检查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影像检查包括口腔摄影、口内全景片、颅面X线照片、颅颌影像、CT、MRI等。
二、口腔颌面部影像的解剖学结构1. 颌骨及颞骨解剖结构颌骨是口腔颌面部很重要的骨骼之一,它支撑着口腔牙齿的牙根和颌骨中的牙槽部。
额骨、上颌骨和下颌骨也是口腔颌面部的主要骨骼。
2. 牙齿解剖结构牙齿是咀嚼和咀嚼的关键,是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3. 口腔黏膜解剖结构口腔黏膜是口腔颌面部非常重要的组织之一,它隔离了口腔颌面部其他部位,并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影像学疾病与诊断1. 牙齿表面的变异牙齿表面的变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可以通过口腔摄影和颅颌片来检测到。
2. 牙根病牙根病是一种严重的口腔颌面部疾病,可导致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不适症状。
它通常可以通过口腔X线片或颅颌片来检测。
3. 常见的骨折口腔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外伤之一,可通过颅面X线照片、CT等来检测。
4. 鼻窦疾病鼻窦疾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鼻腔和鼻窦囊实验室发生感染导致的。
它通常可以通过X光和CT扫描来诊断。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牙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是指利用影像技术进行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逐渐成为临床牙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一、口腔颌面部疾病的检查和诊断口腔颌面部疾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常见的包括颌面部肿胀、颞下颌关节疾病、颞颌骨炎、颞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在临床上,医生需要通过检查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触诊、听诊、血常规、影像检查等等。
口腔颌面部的影像检查主要是采用X线、CT等来进行疾病诊断。
X线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辐射线的摄影技术来获得影像信息。
CT则是一种更先进且更灵敏的检查方法,它通过对身体进行多次横断面扫描来得到更为精细的影像信息。
同时,口腔颌面部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和超声成像技术(US)也在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的分类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可以根据其所使用的成像技术进行分类。
1、X线影像X线影像是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可以通过放射线的摄影技术来获得颌骨和牙齿的影像信息。
在临床上,X线影像通常用于检查齿周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颌骨骨折、根尖周病变等口腔颌面部疾病。
2、CT影像CT影像是一种先进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它可以通过多次横断面扫描来获得精细的影像信息。
在临床上,CT影像可以用于检查颌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疾病、颅骨折等疾病。
相对于X线影像,CT影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三维空间分辨能力。
3、MRI影像MRI影像是一种无创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它利用磁场和脉冲磁场来产生影像信息。
由于MRI具有与人体组织相同的信号强度,因此可以显示组织的解剖变化和功能活动情况。
在口腔颌面医学中,MRI影像可以用于检查颌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疾病、颞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35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口腔影像诊断学
❖ [病因病理]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清 楚的疾病的总称。精神心理因素与牙合因素为 本病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当前第36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41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口腔影像诊断学
❖ (1)髁状突后移位: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 这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 (2)髁状突前移位: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增宽。 ❖ (3)髁状突上移位:整个关节间隙变窄,在髁
状突发育相对较大的病例可见上移位,可加拍 关节侧位体层可以鉴别关节间隙是否真正变狭 窄。 ❖ (4)髁状突下移位:整个关节间隙增宽。 ❖ 关节间隙的改变可以两侧关节对称性发生,也 可为不对称性改变。
当前第22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23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 (2)侧位体层开口位片
口腔影像诊断学
❖ 最大开口时,髁状突位于关节结节顶下方或稍 超过关节结节顶部。在此位置上可见前上隐窝 造影剂基本消失,后上隐窝明显扩张,为造影 剂所充满,占据关节窝全部空间,造影剂下缘 前部清楚地显示关节盘本体部的影像。
❖ [诊断分类]
❖ 第I类:咀嚼肌紊乱疾病,包括 ❖ 1、肌筋膜炎 ❖ 2、肌炎 ❖ 3、肌痉挛 ❖ 4、不能分类的局部性肌痛 ❖ 5、肌纤维变性挛缩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37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 第II类:结构紊乱疾病,包括
口腔影像诊断学
❖ 1、可复性盘前移位 ❖ 2、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 3、其他类型的关节盘移位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劳损、变性等引 起的疾病。
先天性颅颌面畸形
由于生理或遗传因素导致的头面部畸形。
影像诊断在治疗中的作用
1 了解病因
影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 解患者疾病的具体根源, 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
2 辅助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影像诊断 可以用来辅助临床医生确 定治疗方向和效果。
超声技术
优点 清晰度高、成本低 能够制备三维影像、精准度高 能够制备高清模糊的软组织影 像 安全、无辐射
缺点
辐射量大、无法制备三维影像
辐射量大、成本较高
相对较慢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扫 描、噪声较大
逆时效应和超声的衰减、无法 制备三维影像
具体的影像诊断流程
1
制定检查计划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
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
数字化口腔摄影
可以高清地获取口腔颌面的照片。
串扫描技术
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口腔颌面影像,应用于口腔 颌面外科手术等。
正畸摄影
结合了数字化口腔摄影和其他影像技术,在正畸 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口腔超声诊断技术
应用于牙周病早期诊断、术后效果评估等。
优缺点比较
技术名称 X线技术 CT技术 磁共振技术
检查计划。
3
诊断结果
4
通过图像技术对患者疾病进行分析和准 确的诊断。
收集患者信息
通过问诊、观察、量器具进行检查获取 患者基本信息。
进行影像检查
根据计划进行相应的影像检查,包括拍 摄、数字化等过程。
常见的口腔颌面疾病案例
根尖周炎
局部骨质吸收,牙龈红肿疼痛,严重会导致牙齿脱 落。
龋齿
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标准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X243114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选修修课方式:限选教学时数:36总学分数:2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之一,是口腔临床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主要包括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对牙及牙周组织病变、颌面骨炎症、颌骨囊肿、肿瘤、外伤、涎腺疾病频下颌关节疾病及系统病在口腔、颅、颌面骨的表现等方面的医学影像诊断内容。
本门课程的教学以口腔颌面放射学为基础,辅以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灰阶超声、核素显像(RI)及磁共振成像(MRl)等医学影像检查内容。
使学生掌握X线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B超、CT诊断的基本知识。
了解MRI、介入放射学和数字减影的应用价值、前景和国内外新进展。
2.课程性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的课程,以《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诊断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限选课程之一。
4.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牙与牙周、颌骨、颌关节、涎腺正常X线表现和基本病变X线、CT、B超表现,掌握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检查方法、分析方法和诊断原则。
正确使用临床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熟悉其应用范围,学会观察分析影像学表现,并做出正确的诊断。
将为口腔临床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继续学习英定坚实的基础,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口腔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共36学时。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

第3节 电离辐射对正常口腔颌面组织的影响
皮肤:由轻到重 毛囊性丘疹与脱毛、红斑反应、水疱、及坏死。
剂量与临床表现 伽马射线分割照射每次2Gy,累计20Gy, 可出现融合性黏膜炎。 20Gy一次,隔2周则看不到累计效应。 照射口腔黏膜的病理改变 成纤维细胞浸润,易溃烂,放疗后一年内避免使用义齿及吸烟饮酒
电磁辐射通过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产生转移能量 放射诊断-----光电效应 放疗--------康普顿效应
粒子辐射
定义:一些组成物质的基本物质,或由这些基本粒子构成的原子核,通过消耗自己的动能,把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
自由基
电离和激发
靶学说和靶分子
五、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因素
辐射种类 不同种类的辐射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 辐射剂量 总的规律剂量越大,效应越显著但并不呈完全直线。
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 实践的正当性:首先判断X检查的必要性。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剂量。 个人剂量的限制:限制个人所受总照射量。
二 放射防护的具体方法
添加标题
照射时间:
01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味觉的影响
01
添加标题
累计剂量10Gy开始有损害,20~50明显增加。
02
添加标题
对牙合系统的影响
03
添加标题
牙齿: 龋坏增多,口干
04
添加标题
儿童接受30Gy,牙齿停止或发育迟缓。
05
添加标题
成人65Gy,发生骨坏死。
06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整体活动预期
整体活动预期
THANK YOU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图文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限 制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一些限制包括辐射暴露风险、成本高昂、操作复 杂和某些疾病无法清晰显示等。
未来的发展和趋势
未来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将继续发展,包括更先进的影像技术、智能化 的图像分析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设计。
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
口腔颌面医学使用多种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CT扫描、MRI、超声波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等。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应 用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疾病的诊断、骨组织评估、种 植手术规划和颌面外科手术的前期预测等。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优 势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具有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和准确性等优势,可以提 供详细的解剖结构和病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图文
本演示将介绍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定义、重要性、常用技术、应用、 优势、限制以及未来的发展和趋势。
影像诊断学的定义
影像诊断学是一门医学专业,利用各种影像技术,例如X射线、CT扫描和MRI 等,对疾病、组织和解剖进行诊断和评估。
影像诊断学的重要性
影像诊断学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为医生提供准确的图像和信息,帮助诊断和治疗各种口腔颌面 疾病。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四)距离防护
1、从事X线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曝光时必须与X线源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 放射损害;
2、X线检查时,若X线机的最高电压为60kV(峰值)或以下时,焦点距患 者皮肤不得小于100mm;若X线机电压在60kV(峰值)以上时,则焦点距皮肤不得 少于200mm;
十二、下颌骨侧斜位片
显示下颌骨体磨牙区及下颌升支
十三、下颌骨后前位片
正常图像:显示上下颌骨后前位影像,以显示双侧下颌升支后前位影像最为满 意,常用于双侧对比观察下颌升支各部病变。来自十四、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
显示双侧下颌骨开口后前位影像
十五、下颌骨升支切线位片
显示一侧下颌升支后前切线位的影像,常用于观察下颌升支外侧密质骨膨出、 增生及破坏的情况。
2)X线中心线位置:投照根尖片时,X线中心线需通过被检查牙根的中部, 其在体表的位置如下:①投照上颌牙时,以外耳道口上缘至鼻尖连线为假想连 线,X线中心线通过部位分别为,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投照上单侧中切牙 及侧切牙,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之连线的中点,投照上单尖牙时,通过投照 侧鼻翼,投照上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外耳 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颧骨前窝,投照上第二磨牙哦第三磨牙时,通 过投照侧自外眦向下的垂线与外耳道口上缘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颧骨下缘②在 投照下颌牙时,X线中心线均在沿下颌骨下缘上1cm的假想连线上,然后对准 被检查牙的部位射入。
(1)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的优缺点 1、优点:操作简便,无需定位装置,患者可自行固定;质量
可得到保证,图像准确、真实。 2、缺点:操作费时,易失真,变形。
(2)平行投照技术的优缺点 1、优点:图象准确失真小。 2、缺点:费时,不易操作。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简答与大题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简答与大题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口腔颌面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影像学的手段对口腔颌面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本文将对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并列举一些与该领域相关的大题。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分类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包括实体影像学和数字影像学两大类。
实体影像学实体影像学主要包括X线影像学和CT影像学。
X线影像学是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方法,具有便捷、简单、经济的优点。
X线影像学又可分为常规X线影像学和数字化X线影像学,也就是数字X线影像学。
CT影像学可用于3D影像重建,能够比较清晰地观察颌面骨的形态和组织结构,对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的诊疗也很有帮助。
数字影像学数字影像学可分为CR(数码处理成像)和DR(直接数字成像)两种。
CR是通过将X-ray线影像数字化处理的方式来获得高质量图像。
DR是将敏感器替换掉胶片的成像方式,将辐射能量直接转换为数字,不需要昂贵的化学液和洗涤设备,在成像质量和诊断效果上都表现出了优势。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诊断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诊断的核心在于正确解读影像学资料,并与病史及临床表现相结合,确诊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诊断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影像学表现:主要观察影像学所呈现出来的病理表现,但要避免过度解读和猜测病因;•病史:对患者病史的询问和病情的观察有助于补充影像学表现,帮助诊断和评估病情;•临床表现:通过对患者的口腔、颜面及相应牙齿、颌骨的体征和症状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轻重缓急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常见疾病牙槽突炎牙槽突炎是由于上颌窦炎症扩展至上颌窦腔内,由于牙槽嵴与上颌窦序、颧骨与顶骨之间的距离很近,扩散至牙槽突管道内时,可引起牙槽突炎。
下颌缺损下颌缺损是指下颌骨的长度、宽度、高度的缺陷或整个骨架的不成形导致下颌功能不良。
根据不同的原因下颌缺陷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ppt课件

影像来源
该学科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X光影像、 CT、MRI等。
常见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
牙齿的X光片
通过X光片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牙齿、牙根和周边牙龈 等情况,对治疗和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头颅CT扫描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颅骨、脑颅内部、牙根牙槽 骨、腮腺和颈椎等情况,对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 作用。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ppt课件
本课程介绍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定义、常见影像、诊断技术、优势与 限制、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临床前景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这一专业 领域。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定义
定义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通过对口腔颌面区 域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协助医生实现早期防 治,保持口腔健康和美观的一门学科。
速影像诊断的发展,提高
学习先进的口腔颌面医学
等式等多种多样。在临床
诊断效果和治疗效果。
影像诊断技术,不断探索
应用中,应综合用各种技
和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
术进行诊断,以获得更准
更大的贡献。
确的诊断结论。
影像诊断技术与工具
1
X光技术
X光成像是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主要包括纯胶片X线检查、数字化X线检查、口腔 数字化X线系统等。
2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通过计算机重建成像,具有受损组织、骨头等病变的 更清晰和细致的成像效果。
3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以成像区域局部化受体信号为基础,获得图像的技术。
影像诊断的优势和限制
优势
• 诊断效果准确可靠 • 轻松观察细节 • 非侵入性,无痛苦
限制
• 对透明物质的成像效果不佳 •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获得了普遍关注 • 成像数据不能涉及到功能、药物水平的信息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口腔超声检查
通过声波来观察口腔颌面的结构和组织。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的流程
1
患者病史和症状
详细了解患者口腔颌面的病史和症状,为影像诊断提供背景信息。
2
选择合适的影像技术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技术进行检查。
3
影像诊断和报告
通过解读影像信息,做出准确的诊断,并提供详细的影像报告。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探索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奥秘,从牙齿结构和解剖学入手,了解常见的口 腔颌面医学影像技术,以及影像诊断的流程。
常见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技术
口腔X射线摄影
使用低剂量的X射线辐射来获取口腔颌面的影像。
口腔CT扫描
通过连续的横断面图像,提供更详细的口腔颌面 结构信息。
口腔MRI扫描
使用强磁场和无辐射的方式获取口腔颌面的高分 辨率影像。
未来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
1
三维影像技术
发展更先进的口腔颌面医学三维影像技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2
术,提供更详细的结构信息。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口腔颌面医学
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3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定制口腔颌面医 学影像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正常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表现
牙齿
正常牙齿在影像中呈现出均匀、 滑、对称 的结构。
口腔软组织
正常口腔软组织在影像中呈现出 均匀、清晰的特征。
常见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疾病及其影像 特征
龋齿
在X射线影像中,齿体显示为不均匀的密度,可 能存在蛀牙。
口腔肿瘤
影像中可见异常组织肿块,可能侵犯周围组织结 构。
颌骨囊肿
CT或MRI影像揭示囊肿状物质在颌骨中的表现。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课件

适应症
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03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技术 与应用
X线检查技术与应用
X线检查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波,能够穿透人体组 织并被吸收,通过观察不同组织对X 线的吸收程度,可以判断组织结构和 病变情况。
X线检查设备
X线检查应用
主要用于口腔颌面部骨折、肿瘤、炎 症等疾病的诊断,以及牙齿和颌骨结 构的观察。
人才短缺
目前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提高该领域的专业水平。
伦理和法律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领域可能面临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如患 者权益保护、医疗责任等。需要建立健全的伦理和法律规范,确保技术的合理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建立
01
价值评估方法
介绍用于评估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应用价值的常用方法,如成
本效益分析、效果评估等。
02 03
指标体系建立
阐述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用于全面评价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 断学的临床应用价值,包括诊断准确性、治疗有效性、患者满意度等方 面。
价值评估实践
包括普通X线机、数字化X线机等,其 中数字化X线机具有更高的成像质量 和更低的辐射剂量。
CT检查技术与应用
01
02
03
CT检查原理
CT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 一部位进行多层面、多角 度的扫描,通过计算机处 理后获得三维图像。
CT检查设备
包括普通CT机和多层螺旋 CT机,多层螺旋CT机具 有更高的扫描速度和更薄 的扫描层厚。
分享一些成功的价值评估实践案例,说明如何将价值评估方法应用于口 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临床实践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1 / 18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Oral and Maxillofacial Medical Imagi ng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执笔人: 吕晓智 审定人:吴补领 学院负责人:耿仁文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一00八年十一月一、课程简介1、课程的特点、 目的和任务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课程编码B090027)是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是由口 腔医学过渡到口腔医学临床的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
主要包括口腔颌面放射生物学, 口腔放射防护,口腔颌面影像 检查技术和对牙及牙周组织病变, 颌面骨炎症, 颌骨囊肿, 肿瘤 和瘤样病变,外伤,涎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系统病在口腔、 颅、颌面骨的表现以及口腔颌面部介入放射学和口腔种植放射学等 方面的医学影像内容。
主要培养学生对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的 X 线诊断能力。
2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熟悉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原理, 熟悉各类影像检查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的 应用特点;了解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的新近展和新技术。
3 、先修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4、并修课程:《口腔颌面外科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3、教学安排及学时教学安排及时间分配:总学时40学时,其中系统理论课20学时,实习课20学时,学分1. 5学分,第五年临床实习40学时。
The course of Image Diag no sis of Oral Maxillofacial Regi on, as a required subject for stomatology un dergraduates of five academic years form, aim mainly to train the X-ray diag no sis ability for com mon disease in oral maxillofacial regi on. By systemic theory lecture and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tudents should master imagi ng mani festatio n and diag no stic differe ntial diag no stic methods for com mon disease in oral maxillofacial regi on, be familiar with basic kno wledge and prin ciple of Image Diag no sis of Oral Maxillofacial Regi on, applicati on character of every image exam ining tech no logy in oral maxillofacial region , realize the last advancements and tech no logy of Image Diag no sis of Oral Maxillofacial Regi on .The course in cludes 20 class hours time on system theory and the same time on noviciatio n or practice which costs 1.5 credits.In the fifth year, students should take 20 class time in cli nical practice. The course will adopt several teachi ng forms as follows: systemic theory lecture, experiment, clinicalnoviciate, reading and reporting conference. Meansof teachingare vivid , such as multimedia, picture and protocol of clinical cases. The course最新资料推荐emphasize to educate the ability of thinking in depe nden tly, the ability of resol ving factual problem, and the ability of cli nical diag nosis.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口腔放射生物学第三章口腔X线检查的放射生物学和防护(2学时)【概述】熟悉:本学科在口腔颌面部诊断及检查的内容、口腔颌面放射学的发展史、X线诊断原则与步骤。
【口腔放射生物学】1 、了解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基础。
2、了解电离辐射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效应。
3、熟悉电离辐射对正常口腔颌面组织的影响。
【口腔X线检查的放射生物学损害和防护】掌握:放射防护的三大原则。
熟悉:放射生物学损害,包括X线对人体组织和器官可能存在潜在危险。
了解:放射防护方法。
第四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2学时)【口腔颌面专用X线机】熟悉:牙科X线机的基本结构了解:曲面体层X线机,X线头影测量机。
【X线平片检查】掌握:根尖片分角投照技术,深入理解垂直角度、水平角度的定义;3 / 18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特点;根尖片上的正常影像,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腔、牙槽骨、骨硬板、牙周膜、上颌根尖片上的颌骨正常结构、下颌根尖片上的颌骨正常结构;合翼片的正常图像及应用;各种咬合片的正常图像及应用;常用口外片的正常影像及应用范围熟悉:根尖片分角投照技术和平行投照技术的优缺点;合翼片投照方法;咬合片种类及投照技术,包括:上颌前部合片、上颌后部合片、下颌前部合片、下颌横断合片了解各种口外片的投照方法;了解其它的口外平片的正常影像与投照【层摄影检查】掌握:曲面体层摄影片片正常影像表现了解:其它的体层摄影片的正常影像与投照【普通造影检查】掌握:涎腺造影技术及正常图像熟悉:颞下颌关节造影技术及正常图像了解:其它的造影技术及正常影像【数字减影造影检查】熟悉:数字减影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的临床应用了解:数字减影成像原理【CT检查】熟悉:口腔颌面颈部CT检查的正常影像及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CT 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超声检查】熟悉:口腔颌面颈部组织的超声正常图像及临床应用价值了解:超声检查原理、检查技术【核素显像】熟悉:涎腺、颌骨的核素检查的正常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了解:最新资料推荐核素检查原理及显像剂种类【磁共振成像检查】熟悉:口腔颌面颈部磁共振检查的正常图像及临床应用价值了解:磁共振检查技术及原理第五章牙及牙周疾病第六章颌面骨炎证(2学时)【龋病】掌握:浅龋、中龋、深龋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熟悉:继发龋的X线表现。
【牙髓病】掌握:牙髓钙化(包括局限性、弥散性)。
熟悉:牙内吸收的X线表现【根尖周病】掌握:根尖脓肿、根尖周肉牙肿、根尖周囊肿的X线诊断。
熟悉:致密性骨炎、牙骨质增生、牙骨质结构不良的X线诊断。
【牙发育异常】掌握:阻生牙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及临床意义熟悉:畸形中央尖、畸形舌侧窝、畸形舌侧尖、牙中牙的X线诊断。
了解:融合牙、牙根异常、釉质发育不全、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X线诊断。
【牙周炎】掌握:牙周炎的影像学表现。
熟悉:5 / 18牙周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牙外伤】掌握:牙脱位和牙折的影像学表现【牙根折裂】熟悉:牙根折裂(包括纵形、横形、斜形)的影像学表现【牙源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掌握:牙源性颌骨骨髓炎的类型及相应的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了解:婴幼儿颌骨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了解: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特异性颔面骨骨髓炎】熟悉:颌面骨结核的影像学特征【颌骨放射性坏死】掌握: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X线诊断。
【颔骨化学性坏死】了解:颌骨化学性坏死的X线诊断第七章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口腔颌面部囊肿】掌握:根尖周囊肿、残余囊肿、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影像学特征熟悉:鼻腭管囊肿、球上颌囊肿、正中囊肿、孤立性骨囊肿和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的X线特征表现了解:皮样和表皮样囊肿、腮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掌握:最新资料推荐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钙化囊肿、牙瘤的影像学表现。
牙骨质-骨化纤维瘤、骨瘤、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熟悉:牙源性纤维瘤、牙源性粘液瘤、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巨细胞瘤、巨细胞肉芽肿等的影像学表现。
了解:牙源性囊肿与牙源性良性肿瘤的鉴别要点,颌面部软组织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如:脉管瘤、神经纤维瘤、颈动脉体瘤等。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掌握:原发性颌骨骨内癌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颌骨骨肉瘤及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征、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鳞癌的影像学特征熟悉:颌骨纤维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了解:颌骨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第八章颌面骨骨折第九章系统病在口腔及颅、颌面骨的表现(2学时)【概论】掌握:骨折X线片观察要点熟悉:骨折愈合的时间及X线征象的变化了解:X 线异物定位【牙槽突骨折】掌握:牙槽突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下颌骨骨折】掌握:下颌骨好发骨折部位(颏部、颏孔区、下颌角部、髁状突)的X线表现熟悉:7 / 18下颌骨各部位骨折选用的检查方法了解:髁状突骨折的分类【上颌骨骨折】掌握:上颌骨骨折的检查方法、上颌骨骨折的分类及X线表现【颧骨、颧弓骨折】掌握:颧骨、颧弓骨折的检查方法及X线表现了解:颧骨、颧弓骨折的分类【鼻骨骨折】熟悉:鼻骨骨折的X线表现第九章系统病在口腔及颅、颌面骨的表现掌握: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特征熟悉:系统病在口腔及颅、颌面骨的表现,如嗜酸性肉芽肿、汉-最新资料推荐9 / 18许-克病的影像学表现了解:白血病导致颌骨破坏的影像学特征时) 【涎腺发育异常】 了解:涎腺发育异常的种类 涎腺结石的影像学诊断 【涎瘘】 涎瘘的影像学表现 【涎腺炎症】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了解:涎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涎腺肿瘤】 掌握:涎腺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舍格伦综合征】 掌握:舍格伦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涎腺良性肥大】熟 悉: 涎腺良性肥大的影像学特征第十一章颞下颌关节疾病(3学 时) 【颞下颔关节紊乱病】 掌握: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各种类型 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颞下颌关节强直】 掌握: 颞下颌关节强直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颞下颌关节脱位】 掌握: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影像学表现第十二章 口腔颌面部介入放射学了解介入放射学基本技术、 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及恶性肿瘤的介入放射治疗 第十三章 计算机图像技术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中 的应用 了解计算机图像技术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第 十四章 口腔种植放射学简介 了解放射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第10章涎腺疾病(3学 【涎石病】 掌握:了解:掌握:三、实验(见习) 内容与要求(小四黑体)1实验名称:口腔颌面部X线技术特点[实验目的]了解口腔颌面放射技术特点及X线常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