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师版)
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增强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语法和词汇的学习。
2.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3. 文言文文学作品的选择与解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基本语法和词汇,分析文言文阅读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3. 鉴赏法:分析文言文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基本语法和词汇,分析文言文阅读技巧。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简单的文言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解读。
4. 解析:分析文言文文学作品,讲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文学鉴赏能力。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文言文教材,如《古代汉语》、《文言文阅读教程》等。
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文言文阅读的参考资料,如《古汉语字典》、《成语典故词典》等。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相关信息。
4. 文学作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基本语法和词汇的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的传授,文言文文学作品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语法和词汇的理解与应用,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解读。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与概括(20张PPT)
原文信息
分析
锁定具体信息区间: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文公辞南阳,即死得以隧下,襄王弗听,曰:“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天子用隧,伯父用隧,是二天子也。以地为少,余请益之。”文公乃退。
晋文公的请求超越上下的名分,不合礼制。
结合材料一核心观点: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
文本二
文言文阅读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节选自《王安石文集·伯夷论》)
1.带题阅读。始终针对题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围,找准找全相关文字,细抠深挖文中能显示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把握题中规定的人、事、物的特点,排除非题目指定的信息。2.借题读文。要充分利用选择题整体把握全文,打开答题思路,有时还可以直接引述选项中的文字作答。3.联系语境。在遇到阅读障碍时,要注意根据前后内容加以推断分析。可以从逻辑上推理,从情节上推断,从事理上分析,从侧面人物的表现上揣测,多方面理解,不能只盯一点,不顾全篇。4. 转换语言。文意理解题考查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意的梳理与概括。答题时既要忠于原文,又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地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文言文第一讲(教师版)
D、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如以改正。(3分)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
有些句子,不好说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怎不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上口,表意也才通顺明白。
例: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义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选取它们的引申义。
【小试牛刀】
【12年铁一中真题】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意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取拜。”帝嗟叹日:“清乎尚书之言!”
(四)补,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文言文的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结构。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教学素材、参考资料、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所学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与课题相关的文化背景、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理解文意,遇到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文言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文言文阅读中的问题。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阅读,并总结阅读心得。
2. 复习所学文言文知识,做好课堂笔记,巩固学习成果。
3. 鼓励学生自主查找相关文言文资料,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阅读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方法: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学生学习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 教学调整: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文化传承: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整体阅读方法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 注意以下内容:
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 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年号+初;如: 乾元初;②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九年;③年号+中;如: 天监中;④年号+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 些词&
&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
置产业: 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孔非宜& 皇上您兴起战士;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恐怕很 不合适& 关键词:军旅、咨怨、游幸;全句大意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我不能够清除凶恶叛逆的人;最终让朝廷落到了这种地步;我只能抱 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关键词:凶逆、王室、泉壤;全句大意&
阅读实例导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 一、关注开头段;了解人 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荤; 物的基本信息& 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 用横线划出人物的基本 会为国灭贼已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 信息语句& 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哪里做官;除一些地 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 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 任襄阳太守&
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 理哪方面的工作&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 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 “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 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 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1《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概述: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文言文语言的复杂性,学习文言文对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语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因此,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学习,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水平,增强文化良渊。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熟悉文言文的结构和语言规律。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用法,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文言文的特点及其阅读的技巧: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字义理解、翻译技巧等。
2.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材料:《史记》、《左传》、《论语》等。
3.文言文的鉴赏和思考:通过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感受文字之美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语文修养。
三、教学方法:1.针对文言文阅读的复杂性和难度,采用“师生互动”、“因材施教”等多种方法。
2.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将文言文阅读融入到生活练习中,如阅读名人名言、经典诗词等,扩展文化视野。
四、教学反馈:1.采用实时问答、小组讨论等多种反馈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想法。
2.针对学生不同成绩水平,量身定制习题,加强练习,提高答题能力。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感受和思考,提高自学和合作能力。
总结:文言文阅读虽然难度较大,但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提高文化素养和语文修养,同时也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师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文言文阅读的教学,真正把语文课教好文言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修养和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鉴赏和思考能力。
文言文整体阅读上课用
• 2、把握作者的情感。
有的情感是作者直接抒发出来的,有的情感是藏 匿在景物描写之中的,有的情感是隐藏在具体的 生活细节之中的,但无论哪种情感都能找到直接 或间接表露的关键语句,所以把握情感就是要把 握这些关键语句。
以上两点,告诉我们阅读散文要学会抓 住文中的议论句和抒情句去弄明白主 旨。
• 3、抓线索,理思路。
• 四是品格。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 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 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画 出信息,注意结合历史事件分析)
文言散文主要包括: • 1、文言议论散文 • 2、文言抒情散文 • 3 、文言叙述散文
一、关于文言议论散文的阅读
3、理清思路。 文言议论散文须抓论证结构,筛选 各段要点,整合文章信息。(要特 别注意各段的首句和尾句) 4、关注议论方式。 (1)比喻论证 (2)对比论证 (3)举例论证
二、关于文言抒情散文的阅读
1、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要抓关键 语句,理解主旨。
关键语句:如文章的中心句、段落的起 始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议论句)等。
• 三是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 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 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 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画出层 次或作上起始记号) • 划分层次时就要注意抓住事件发生的过程 和文章的线索,而文章线索往往又是时间 (有的从官职的变化可以看出)的推移和 地点的变化或人物的变换。
• 文言抒情散文主要抓感情线索。如”而生 “痛”,因为人总是被“欣于所遇”的乐 和“情随事迁”的忧所左右;第三段由 “痛”而生“悲”,在“悲”中作者并没 有消沉,而是由此生出生死的感念,从而 又表露了作者对人生的热爱与执著。作者 的感情是复杂的,但只要理清了线索 “乐——痛——悲”,就能很好体会文意 了。
高考语文复习《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教学设计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高考文言选材特点;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和用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角度与考察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作品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4.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以全国乙卷《说苑·贵德》为例,整体感知,把握内容;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能。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文言整体阅读的四种阅读技法。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法、【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圈点勾画法。
【教学设想】:近期我们一直在进行课本文言字词的梳理、积累和运用,长时间的文言字词浸染,学生有了相当的文言字词量;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文言文的整体阅读指导,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本课通过近四年的高考真题的概述让学生了解考情,睿智思考。
在课堂上践行“三转、四主、五让”教学方略。
让学生自主研读真题,希冀培养学生阅读考场文言的能力。
【学习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你见过的最奇葩的文言文理解是什么?1.“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文言理解:“守着窗子(望着外面的人),怎么只有我长得这么黑。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文言理解:“吃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就把它吃了。
”我们做阅读题,总是轻阅读,重做题。
这一点在文言文阅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其实,文言文也与现代文一样,需要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某次做题,你把所给的文言文都读懂了,读透了,题目几乎全部回答正确。
这就是整体阅读之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文言文的整体阅读。
活动二【讲授】明目标抓方向讲策略(一)考什么1.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2.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怎么考近三年高考试题2021年全国乙卷《贞观君臣论治·通鉴纪事本末》2022年全国乙卷《说苑·贵德》2023年全国乙卷《韩非子·十过》(三)情梳理1.从选材方面看,每年都有变化。
文言文整体阅读
B 信而饥死/ . 而奉千金以为报也 C 因奠之椒醑, . 至于茅素尘埃之士
D 齐 日月于穹壤/ . 谒漂母于城 3 下列 句子 中能 表 明作者 赞 同修 建 “ . 漂母 祠 ”
的一 组 是 ( ) ( 分 ) 3
能够宽恕他 ;降职不久 ,又重新提拔他 ;甚至犯欺 君 之罪 ,皇上还想袒护他。直到皇上忍无可忍 ,才不 得 不依法惩 治他。
传谕 ,出而漫言之 ,广兴不知为上 旨,坐而与辩 。鄂
罗 哩人奏其坐听谕 旨,上怒 ,一 E,面诘广兴 ,广兴 t 言总管太监孙进忠与库官勾通 ,欲交外省织造 ,藉遂 需索规费之计。上以其丕能指实廑宜何 挟 画 廷 臣 罪昱宽之罢职家居_ 是与J 丕协者蜂起 孽 于 = l =
孙进忠与库官勾通 ,欲交外省织造 ,藉遂需索规费之
计 。⑥并罪两省官吏及山东言官各有差 。
A①③④ .
( ) 3分
B②④⑥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 ②④⑤
一
D . ③④⑥
言 ,召对每逾晷刻 。上 日 : “ 汝与初彭龄 皆朕信任之 人 ,何外廷怨恨 乃尔? ”广兴频① 首谢 。数奉 使赴 山
适 :恰 逢
礴
A. 蓐炊绝往 c 不为过欤 .
●
( )用 “”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 ( ) 1 / 4分
B 哀而食之数 十 日 哀 :悲 哀 .
D. 所 往 而 有适 无
予 日天将 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投之穷辛抑郁之地 无所往而有适 以坚 闳其所具则是信之贫窭乃天之所养
以为英雄 者也母 于天之所养哀而食之数十 日则天心宁
01-文言文(一)整体阅读(教师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前知识精讲与专项练习(上海专用)
方法二:这一过程称为正反思维法,即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
方法三:这一过程称为角色思维法,即从各个角色、各个角度来加以思考。(如《黔之驴》可以从老虎和驴子的角色得出不同的结论。)
答题注意事项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书遂大进( )
7.将“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8.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以十本为率”的意思是“把每天临写十本当作标准”,写出了文征明的刻苦。
B.“未尝苟且”的意思是从来不做坏事,写出了文征明的.本文主要赞扬了文征明练习书法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精神。
(1)临:临摹。(2)日:每天。(3)书遂大进中的“书”字:书法水平(4)遂:于是,就。
(5)进:进步(6)平生:一生。(7)于:对,对于。(8)平生于书中的“书”字:写字。
(9)尝:曾经。这里“未尝”指从来没有。(10)易:改换,更换。
(11)不厌:不嫌烦。厌:嫌麻烦而讨厌。(12)故:所以。
6.解释下列加点词。
9.记录,记载
10.①.观物不审②.务学③.好问
【解析】
【9题详解】
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结合所学文言文实词知识,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书黄筌画雀”的意思是:记载黄荃画鸟雀的故事。书:记载。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通读全文可知,文章前一部分主要讲黄荃画鸟雀,被人指出错误的地方,虚心求实之后改正的故事;后一部分主要针对此时议论,由“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可知,黄荃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观物不审”,而最后一句“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则告诉我们,只有“务学”而“好问”,才能避免这种错误。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新课标版 语文新课标全国7教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隐,字处叔,陈郡陈人也。
世寒素。
父铨,历阳令,少好学,有著述之志,每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未就.而卒。
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
建兴中,过江,丞相军谘祭酒涿郡祖纳雅相知重。
纳好博弈,每谏止之。
纳曰:“聊用忘忧耳。
”隐曰:“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
故否泰不穷也。
当今晋未有书,天下大乱,旧事荡灭,非凡才所能立。
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夷成败皆在耳目,何不述而裁之!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犹行于世,便为没而不朽。
当其同时,人岂少哉?而了无闻,皆由无所述作也。
故君子疾.没世而无闻,《易》称自强不息,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何必博弈而后忘忧哉。
”纳喟然叹曰:“非不悦子道,力不足也。
”乃上疏荐隐。
元帝以草创务殷,未遑史官,遂寝不报。
太兴初,典章稍备,乃召隐及郭璞俱为著作郎,令撰晋史。
豫平王敦功,赐爵平陵乡侯。
时著作郎虞预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不知中朝事,数访于隐,并借隐所著书窃写之,所闻渐广。
是后更疾隐,形.于言色。
预既豪族,交结权贵,共为朋党,以斥隐,竟以谤免,黜归于家。
贫无资用,书遂不就,乃依征西将军庾亮于武昌。
亮供其纸笔,书乃得成,诣阙上之。
隐虽好著述,而文辞鄙拙,芜舛.不伦。
其书次第可观者,皆其父所撰;文体混漫义不可解者,隐之作也。
年七十余,卒于家。
(选自《晋书·王隐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就.而卒就:完成B.故君子疾.没世而无闻疾:恨C.是后更疾隐,形.于言色形:容貌D.芜舛.不伦舛:错乱解析:形:表现。
答案:C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隐有志著述的一组是①少好学,有著述之志②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③纳好博弈,每谏止之④而了无闻,皆由无所述作也⑤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⑥亮供其纸笔,书乃得成,诣阙上之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解析:①写的是王隐的父亲;③写王隐性格耿直。
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元康三年,先零遂与诸羌种豪二百余人解仇交质盟诅。
上闻之,以问充国,对曰:“观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
臣恐羌变未止此,且复结联他种,宜及未然为之备。
”后月余,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借兵,欲击鄯善、敦煌以绝汉道。
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矣。
”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
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然羌戎小夷,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
”上笑曰:“诺。
”充国至金城,须[注]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陈,会明,毕,遂以次尽渡。
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
充国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
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
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
”令军勿击。
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务,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
初,罕、开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
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
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
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
”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
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豪靡忘使人来言:“愿得还复故地。
”充国以闻,未报。
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
护军以下皆争之,曰:“此反虏,不可擅遣。
”充国曰:“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
”语未卒,玺书报,令靡忘以赎.论。
后罕竟不烦兵而下。
(节选自《汉书·赵充国传》) [注]须:等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傍:临近B.此皆骁骑难制.制:制服C.诸君但欲便文自营.营:考虑D.令靡忘以赎.论赎:赎罪解析:傍:临近,是动词。
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 能够通过文言文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3. 能够分析并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四、教学内容:1. 文言文整体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分析和解题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句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
二、讲解文言文整体阅读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主题和大意,不要过分纠结于每个字的解释。
2.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上下文和句子结构来推测未知词语的意思。
3. 强调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理解和分析,不要只是机械地翻译。
三、练习(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文言文段落,学生独立进行整体阅读,并尝试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言文。
第二课时:四、讲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分析和解题方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并通过例句和解析来讲解解题方法。
2.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上下文和句子结构来分析重点句子和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 强调在解题时要注重逻辑和推理,不要只是死记硬背。
五、练习(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文言文段落,学生独立进行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分析和解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的解题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言文。
七、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完成一篇文言文整体阅读的练习文章,并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解答。
六、《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文言文整体阅读方法和技巧,独立阅读文言文。
2. 学生能够分析并理解文言文中的难点句子和词语。
3. 学生能够通过文言文整体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整体阅读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共311张PPT)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 能 ,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 . 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 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 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 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 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 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 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 里巷。辅导朕躬,有 . 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 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 鲖阳侯, 庆弟博为 强侯。”庆卒,子琴嗣。琴卒,子万全嗣。 万全卒,子桂嗣。 (节选自《后汉书· 阴兴传》 ,有删改)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 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 一家数人并蒙爵土,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 [注] 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 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 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 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 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 降挹,卒不为 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 . 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 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 代吴汉为大司 . 马。兴叩头流涕,固 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 . 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 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 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 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 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指导——考情分析》教案-王辉
课题: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指导——考情分析二次备课备课人:王辉一、1999年—202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范围分析1.近2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范围:1999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北齐书·苏琼传》200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晋书·胡威传》2001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史记·田单列传》2002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史记·李将军列传》2003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旧唐书·裴矩传》2004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后汉书·孟尝传》Ⅱ卷:《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2005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北史·裴侠传》Ⅱ卷:《史记·滑稽列传》(优孟)2006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南史·何远传》Ⅱ卷:《史记·季荀栾布列传》2007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后汉书·宋均传》Ⅱ卷:《新五代史•安重荣传》200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宋史·廖刚传》Ⅱ卷:《宋书·王昙首传》2009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北史·魏德深传》Ⅱ卷:《宋书·郭原平砖》201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明史·王祎传》Ⅱ卷:《宋史•康保裔传》2011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宋史·何灌传》Ⅱ卷:《明史·熊鼎传》2012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新课标卷:《宋史·萧燧传》大纲卷:《宋史·郭浩传》2013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明史•马文升传》Ⅱ卷:《旧唐书·李揆传》大纲卷:《宋书·杜惠度传》2014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旧唐书·于休烈传》Ⅱ卷:《明史·韩文传》大纲卷:《新唐书•韦凑传》2015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宋史•孙傅传》Ⅱ卷:《北史·来护儿传》①2016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宋史·曾公亮传》Ⅱ卷:《明史·陈登云传》Ⅲ卷:《明史·傅珪传》②2017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宋书·谢弘微传》Ⅱ卷:《后汉书·赵憙传》Ⅲ卷:《宋史·许将传》③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晋书·鲁芝传》Ⅱ卷:《后汉书·王涣传》Ⅲ卷:《宋史·范纯礼传》④2019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史记·屈原贾生列传》Ⅱ卷:《史记·商君列传》Ⅲ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⑤202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选材Ⅰ卷:《宋史·苏轼传》Ⅱ卷:《宋史·王安中传》Ⅲ卷:《晋书·王彪之传》2.汉魏六朝及唐已降选材数量分析(1)整体上两个阶段选材数量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师版)【考点解说】《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整体阅读“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解析: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也就是对于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信息是考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分析能力,实际上它是以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为基础的。
这种筛选,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筛选文中的信息”常常涉及以下几方面,即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体现人物主张的信息、表现人物情感的信息、反映人物思想道德的信息、表现人物性格的信息、反映人物志向的信息和表现人物才智的信息。
了解了这些特点,再结合具体语境,把握文意,做这种类型的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解题方法是,先将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然后再分析编组。
由于编制为不完全选项,有的例句虽然不包括在正确答案之中,但符合题干要求或者其中含有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应当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
由于题目编制的不完全选项的特点,一般可以在确定明显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后以排除法来确定答案。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
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进一步的深入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
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这种归纳概括往往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来进行的。
解题方法以对文意的整体理解为基础,在先按事件对选文进行分段的前提下,要求在准确理解词义、句义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关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主旨。
它属于对文章内容深层次剖析,其中也包含着对原文文意的归纳概括,所以要求总体阅读,整体把握,将原文中对应的语句和选项中的语句仔细比较,分清其中的差别。
解题时还要注意分析题目对文意、句意的概括、叙述,甚至于对词义的解释,从而辨别、筛选出错误。
因为此类题目是按选文行文的先后顺序对文意进行概括性叙述的,故可以在通读选文后先读此题,如此一方面有利于依据整体理解的基础通过比较、辨别筛选出错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通过题目的提示读懂选文中的疑难之处,这一点尤为重要,也就是说,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试题往往拟设四项对相关文意的概括与分析,构拟这类试题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
因此,要注意对于常见的干扰方式的总结。
【特别提醒】一、正确解答信息筛选题和分析综合题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文意,关键是实词。
二、筛选信息题要全面、准确把握题干指令,善用排除法。
如08江苏卷题干为“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三个关键词“直接”“吴汉”“激励士气”分别从筛选的角度、对象(一般为传主)、标准(多为传主的品行)三个方面发出指令,暗示考生解题思路。
三、分析综合题常用的干扰手段是:解说失真,概括不准,分析不当,评价失度。
【真题例析】(课时练习一)一、(2005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题。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
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
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
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
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
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
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
”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
闻者寒惧,城愈厉。
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
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
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
吏捕迹,得之城家。
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
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
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
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卓行》)【注】簿书:官府中的文书簿册。
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清慎正直的一组是( )①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③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④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⑤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⑥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A.①④⑥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⑤【答案】 D【解析】排除①④,①表现宽厚,④表现教化及成效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城的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
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就请阳城来裁决。
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
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喝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
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在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阳城教化有道。
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
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们都能严守法度。
【答案】C【解析】C项解说失真,“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错,应是其他谏官们都只是就繁杂琐屑的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
【参考译文】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
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
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
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
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
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
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依然坚持讲学。
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
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
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
正遇到同乡人邹俶想要安葬亲人,向别人借贷无门,阳城知道了他的情况,就把绢全部送给了他。
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
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
到了阳城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琐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
直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
”于是就上奏章激烈的指斥裴延龄的罪状,意气激昂地依据大义,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
听者都很恐惧,但阳城的态度更加严厉。
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
阳城任国子司业,简选孝道德行出众的太学诸生予以拔擢,沉溺于酗酒不遵守教化的一律予以除名。
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们都能严守法度。
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
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
阳城让刑吏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
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
到了道州,阳城就象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罚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对于官署中的文书簿册并不介意。
每月的俸禄只取够用,余下的就上交官府。
二、(2006年江苏卷)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题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
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
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
父永,遇槐严,闻其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
”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狂,以白守。
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
”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四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借可杀乎?”不听。
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
”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
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
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
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
嘉熙元年,出知常州。
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
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
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
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
”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
三年,知江州。
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栗,不暇食民也。
”槐曰:“民,吾民也。
发吾栗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
淳佑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
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
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荐③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
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
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董槐年轻时,喜欢谈论军事,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
他父亲很生气,认为董槐喜欢说大话,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
B.李桷因有人诬陷谋反而被郡里抓捕入狱,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上书为他翻案,终于使他获释。
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D.淳佑二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抚公事,检查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严重,于是下达告渝要严惩,小吏们震惊恐惧,愿意悔过自新。
【答案】C【解析】C项解说失真,应是董槐骑马,让几个人后面跟着赶到火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