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弟子规3信之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弟子规13信之二

同期声:“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一个谈吐得体的人,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不仅要求孩子诚实守信,还要求海孩子们从小就要谨言慎行,并且明确告诫孩子们有三种言语是绝对不能说的。那么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说过类似不得体的话,在与人交谈中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

接下来钱文忠老师将运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规范的言语。敬请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第十三集“信之二”。

钱文忠:在上一讲里面,我们讲到《弟子规》在开始的“信”这个部分的时候,就是人要讲信用,要讲信誉这个部分,首先就是从言语、语词开始的,言语高雅、风趣幽默的人到哪里都是很受欢迎的人。相反,言语鄙俗、油滑、闪烁的人到哪里都会遭到别人的白眼、遭到反感。那么如何能够让自己在社会上、在和朋友的交往当中受欢迎呢?所以《弟子规》首先要求大家或者孩子们做到如何别让大家反感、如何别让大家讨厌,所以《弟子规》新告诉你哪些话绝对不能说、哪些语气绝对不能用,要避免。

《弟子规》接下来讲“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要切切注意,一定要警惕、一定要戒除三种情况。哪三种情况?“奸巧语”非常奸佞的、存心不良的、花言巧语,这个东西你先得戒除,从小养成这个习惯,不能说奸巧的话,这是一。“秽污词”很肮脏的、很下流的、很鄙俗的这些词不要从嘴里蹦出来,不要说脏话。“市井气”非常庸俗的、张家长、李家短的,这种我们讲搬来搬去这种话,零零碎碎的你也别说,这三样是要戒除的。

“奸”怎么都不是一个好字眼,在我们汉语当中有好多字眼,你是可以正面理解、反面理解。“奸”这个词你怎么都只能从反面理解,如果奸这个词再加上花巧,那就是放大了的奸,那是更坏的一个词。语言是内心的反映,就算你再掩饰,你总有露出来的一天,一个说话非常奸巧的人,非常奸猾,但是又非常会耍花巧的人,在中国传统当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当中,绝对认为你不是个好人。

《诗经小雅》里面有这么一首,题目就叫做《巧言》,非常善于说话,说话非常花巧,下面什么话大家知道吧?巧言如簧,大家记住了这个成语,没记住后面还有几个字,《诗经》叫颜之厚矣,脸皮够厚的。就是如果你把一个事花言巧语说得像美妙的音乐一般动听,这个人脸皮够厚的、贬义的,所以巧言如簧不是一个褒义词。

我们讲到这里要特别注意“奸巧语”,我们这一讲开始讲的,上面那讲接着“奸巧语”的是什么?是“勿佞巧”。两个“巧”字连在一起,这个绝对不是巧

合,像《弟子规》这样的,能够有那么大影响的书,它的编排结构都是有道理的,两个巧连在一起,对我们是一种加倍的提醒。中国传统是讲究语言技巧的,对语言怎么说是有讲究的,我们中国人很讲究语言要得体,对长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小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关起门来夫妻之间在家里说什么语言,打开门到广场上对大众说什么语言,这个是有讲究的,但是有一个度,这个度不能过,如果过了这个度你就变成奸巧,这就变成一个很坏的事情。

所以,在中国传统教育孩子的时候,一般要求孩子什么?宁拙勿巧,宁愿慢一点、笨拙一点,不要搞得很轻巧、很花哨,这个是不可以的。奸巧也好、佞巧也好,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奸巧和佞巧就是两种大类型,表现形式很多,但是是两种大类型,我总结了一下,我分别用两个成语来命名这两大类型。

第一个成语“溜须拍马”,溜须拍马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面前有一种内心的自卑感,顺着别人说话、去讨好别人,而最终是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的目的,这叫溜须拍马,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懂得这个成语,我们就不知道溜须拍马到底有多佞巧、有多奸巧。我不知道在座的朋友知不知道溜须拍马这个成语的出处,这个成语分成两件事,一件事叫溜须,一件事叫拍马。

溜须是怎么回事呢?宋朝的时候有个宰相,非常有名,叫做寇准,大文豪、非常有学问,他有个学生叫丁谓。有一次这个寇准贵为宰相,就请自己这个学生一起吃饭,同桌进餐,我们知道古人嘛,成年的男子往往胡子都很长,有很漂亮的胡子,吃着吃着不小心这个胡子须上站上了一颗饭粒,有一颗饭粒沾在胡子上,是这个寇准也不,旁边他的门生丁谓一看,他看见了,他坐对过,老师的胡子上有可颗饭粒,赶紧跑过去给老师把这饭粒拿下来,然后把老师的胡须一根根给捋一遍,捋得特别整齐,这个就叫溜须。过了,你跟老师说,老师,您看看您这沾了一个东西,这是一个;第二个、上去替老师拿下去,你拿下来还跟老师溜须干嘛啊?这叫溜须,这是很佞巧的,我们古人是不赞成的。

什么叫拍马呢?这个拍马这个典故从元朝开始,大家知道元朝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当时我们知道蒙古民族是草原民族,非常喜欢骏马,所以元朝的当官的一般都骑一匹好马,不像别的时候,别的时候中国好多当官的坐轿子,他不会骑马、很文弱,或者骑头驴、骑头骡。那不行,元朝都是骑马,那个时候按照蒙古族的风俗,你去夸这个主人,你一定要顺手夸夸他的马,你这匹马真漂亮,马长得好,英俊、骏马,那么拍马的时候一般不能拍马头的,你只能拍马屁股。所以在元朝的时候,马路上见面就看见啪一声拍这马,您这马真好,您这马怎么那么好,像天上的龙子一样,这个就叫拍马。

溜须拍马凑在一起就是阿谀奉承,就是一种奸巧的代名词。像这种溜须拍马的人,在我们的历史上基本都传为笑柄,离我们近的,从清朝里面找两个人,有名的说话奸巧、说话佞巧、花言巧语的高手,一个是和珅,和珅贵为国家大员,当然官位已经很高了,但是只要乾隆一咳嗽,贵为大员的和珅马上捧着一个痰盂就给他接着,这就是佞巧。但是他说话也佞巧,但是终有别人揭露的一天,引起别人反感的一天,所以当乾隆爷一驾崩,嘉庆一上台,和珅不就完了嘛,这是一

个例子。

还有一个清朝溜须拍马的高手,他的水准一点都不亚于和珅,但是我们大家不太熟悉,叫高士奇,高士奇原来是家境贫寒,流落到北京城,靠卖字为生,但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明珠,大学士明珠,一个权臣,所以就开始被推荐到宫内去工作。这个人很有心机,他进宫的时候这边揣一个小口袋,我们讲一个荷包,挂一个荷包,荷包里放什么?放一把豆子,这个豆子金豆子,一颗颗都是黄金做的,一小颗一小颗,他见了太监就给一颗,就问皇上看什么书啊?皇上在考虑什么问题啊?好,他马上回去补课。第二天皇上一问,他都有准备的。皇上就觉得这个人学问太大了,所以这个人就越混越好,这个人就是出名的奸巧油滑。

有一次出去打猎,带着很多人骑着马出去打猎,因为这个高士奇皇上已经很赏识他了,离不开,所以叫他也骑着马跟着大队人马一起去打猎。那一天皇帝骑着一匹新马,比较烈,这匹马尥蹶子,啪啪啪尥,尥完了以后就把泥浆水全部溅到了皇帝身上,皇帝脸上一块泥、龙袍上一块泥,弄得皇帝很狼狈、心里很不爽,皇帝的脸色当时就很难看,大家都很尴尬啊,不知道怎么办,皇帝很不高兴。因为我们知道清朝的皇帝是要求骑射水平很高的,清朝的皇帝都是马骑得很好的,射箭射得很好的,这个皇帝不很狼狈嘛。大家知道高士奇弄了一个什么招吗?他骑那匹马没事、挺好,浑身很光鲜,一点泥都没有。高士奇跑到一个泥塘里面就地打了一身滚,把衣服弄得全是泥巴,颠颠颠颠跑到皇帝面前。皇帝就说:“爱卿,你怎么弄成这样?”他说:“皇上,您真是龙马精神,骑术高超啊,你看我,微臣骑得被马给摔到地上,摔我泥坑里,弄我一身泥,您看皇上,您还稳稳地骑在马上啊。”皇帝想,我这匹马那么不听话我还骑着,我龙袍上才两点泥,哪像你弄一身泥。就这么一个人,说话极其佞巧。

同期声:《弟子规》中的“奸巧语”就是指奸邪巧辩的言语,往往说这种话的人有两种,一类是溜须拍马的高手,还有一类就是他们为了自己得到好处,不惜去攻击别人,甚至把别人当做自己的垫脚石,这种人的座右铭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那么钱文忠老师也给这类人总结了四个字,具体是哪四个字呢?

钱文忠:口蜜腹剑,口蜜腹剑也有典故的。唐朝的权相李林甫,这个人特别会琢磨人,他主要的专业就是琢磨人,非常阴险狡诈。他只要发现有一个人才华很高,李林甫也很有才,他只要发现有一个人才华很高,皇帝已经赏识他了,而且皇帝可能要重用他,他就开始琢磨你,然后就把你给干掉,阴谋暗算,他暗算别人的时候嘴上很甜、嘴上非常甜,心里面很毒辣。所以,当事人称他叫口有蜜、腹有剑,所以叫口蜜腹剑,嘴上涂了蜜一样,肚子里有把宝剑。

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这个时候他发现唐玄宗欣赏一个人,叫李适之,一个大臣,非常有学问,那么这个李适之也很有才华,李林甫一看这个风头要超过我了,他就去找那个李适之,他说:“你真有才华,我非常希望你赶快提拔上来,你是国家的栋梁啊。华山那里面有金矿啊,有很多黄金,只不过皇上一时间还没有注意到,这件好事你去做,你向皇上建议去开采华山的黄金,这样的话会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