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观

合集下载

荀子的天人观

荀子的天人观

荀子的天人观
荀子的天人观认为天和人是相互关联的。

天是大自然的力量和规律,是宇宙的根源,也是人类生命的基础,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命运。

荀子认为人应该顺应天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和道德的实践,以达
到与天相通、与自然协调的境界。

荀子认为,人与天的关系是一种主客关系,人是天的客体,天是
人的主体。

人类必须接受天的支配,顺应天命。

天给予人以万物生长
的力量和智慧,不仅是人类理性和情感之源,也是人类生命之源。

荀子的天人观强调人类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

他认为,只有通
过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才能够与天相通,才能够顺应天的规律和力量。

荀子主张,人类应该借鉴自然万物的普遍规律,摒弃私欲和兽性,坚持行善和道德的实践,以获得天的庇佑。

总之,荀子的天人观强调了天与人的互动关系,强调人类应该在
道德和行为方面追求完美,以实现与天的和谐相处。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

《淮南子》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和汉初黄老哲学,重新论述了“道”和“无为”的含义,董仲舒则对先秦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说加以改造发展,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宣扬人格化的“天”。

东汉王充又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进行了批判,论述了自己的天人观。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混合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玄学盛行,何晏、王弼主张通过体验“无”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郭象认为人只有领会到每一物“自足其性”就可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

1.《淮南子》天人合一”思想《淮南子》是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方术之士集体编撰的一部著作。

它综合道家黄老、儒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并且广泛吸收了当时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借鉴阴阳五行家的理论框架,建构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天道观体系。

“道”是《淮南子》的最高范畴,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和规律。

所谓“道生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

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就是认为人与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所生,是人们认识到宇宙的统一性。

因此,它认为万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的关系,而且人与自然也有这种关系。

此外,它还提出“天人类比”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具有类似关系,是模仿天而造成的。

由于《淮南子》主要继承发展了道家思想,因此对于“无为”也有新的阐释。

它认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应该是因循自然,在道的指导下从事各种工作。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

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也,因物之相然也。

”“弱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巡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

”就是说人们不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必须意识到人并不是事物的创造者,只是顺应道以推动事物发展的促进者,不可贪天功以为己力,违背天道的基本原则。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观”及其传承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观”及其传承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观”及其传承儒家思想的发展以魏晋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儒家始于先秦终于两汉;后期儒家起于魏晋盛于宋明。

儒家“天人观”作为其基本学说,在儒家思想的漫长历史中不断地被承继并发展。

一、孔子的天人观:知天命孔子身处周室衰微、社会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

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论语·宪问》)他把所做事情的成败交付于命。

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冯友兰先生认为,命就是“命运”“天意”,就是朝着一定目标前进的一股力量。

这股力量不可言说,也是人无法左右的。

孔子在受到匡人围困时,就曾感慨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回答王孙贾的问题时,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法生先生通过分析《论语》里的 19 个“天”字的作用和功能,认为“孔子的天是宇宙之主宰,是政权变更、文明盛衰、个人德性、富贵穷达以及自然变化的终极原因,其主宰作用涉及自然与人事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远弗届。

因此,孔子的天依然是宗周的主宰之天,是宇宙万化背后的决定力量,是一个决定着社会、自然与人生命运的至上神”①.孔子的天是牟宗三所说的人格神,位于自然和社会之上,在人力的极限处显示其力量。

对孔子而言,天命主要是情感与信念所寄托的对象而不是理智的对象,因此,它不能被解构为自然的力量或者法则。

孔子的天人关系便是人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知“天命”,去体悟天命。

二、孟子的天人观:尽心尽性知天孟子生活于战国时代,从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儒家思想理论,也曾周游列国,试图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列国王侯。

他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主义一派。

孔子因对天命的体悟而提出“仁”,强调“推己及人”的“仁”的实践,但并未阐述人为何应当这样做。

孔子天人观的主要内容

孔子天人观的主要内容

孔子天人观的主要内容:孔子的天人观的特点在于保留了天的有意志的属性而使之伦理化,反过来用这个天来为自己的伦理思想做论证,表现了一种人文主义的倾向。

他曾说:“天生德于予。

”“五十而知天命。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这是认为,尧在人事上的伟大功业是由于取法于天,则天而行,孔子自己的道德智慧也是由天所赋予的。

孔子进一步指出,为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必须认识天命。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天作为一个冥冥中的主宰,对人们实行道德上的监督。

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虽然孔子把天看做道德理想的最高依据,但是反复强调,实现道德理想主要依靠人事上的主观努力。

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下学指学于通人事,上达即达于知天命。

只有通过下学的功夫才能知天命,这就是孔子天人观的人文精神的关键所在。

墨子和荀子天人观的异同

墨子和荀子天人观的异同
墨子“非命”但也重视人力。鸟兽、虫蚁以其自己的羽毛作为自己的“衣服”,以水草作为食物。就算雄的不种庄稼,雌的不纺织,衣服食物本来就具足了。动物凭借自己自然生成的形体外貌和大自然的环境条件,不用像人类一样需要耕织就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与此相反,社会中存在的人就完完全全需要依靠自身的积极努力,才可以在自然界中获得自己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生存资料和进行生产工具。墨子这里所阐述的“力”,主要是是包括“刑政”之力和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力。他指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富,不强必贫”。(《非命下》)国家的治理和百姓的丰衣足食必须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体的能动性,勤勤恳恳的从事生产活动,才能实现。在这个基础之上,墨子十分反对“执有命者不仁”(《非命下》),他认为执有命论的人会相信就会使人相信人力是上天已经确定好了的,是不可以改变的,从而让人变得消极懈怠,王公大臣就会在政事上懈怠,农夫就会在耕种农事上懈怠。如此这般,君王的天下必定会因为失于治理而天下大乱,天下的粮食和财富就会不足以满足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最后,他们会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一种惰性,就会得过且过的浪费自己的生命。墨子的“非命”思想折射出了墨家主张的勤于政务,劳于协作,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退缩的积极应对艰难困苦,为了天下得到很好的治理以及人民生活富足的而积极为人处事、努力拼搏的精神面貌。
墨子说:“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置立天志,以为仪法。”墨子这里所说的“天志”就是规矩、仪法,亦即墨子用“推天道已明人事”的方式所要确立的价值准则。
(二)“明鬼”与赏善罚恶
墨子曰:“故鬼神之明,不可为幽间广泽、山林谷深,鬼神之明必知之。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明鬼下》),“鬼神之所赏,无小必赏之;鬼神之所罚,无大必罚之。”(《明鬼下》)鬼神的“明智”是远远在圣人之上的,他对于人世间的善恶之举,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除此之外,鬼神对于人世间善恶之举的赏罚,也是会具体到方方面面的,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天神作为最高主宰的神,他心中犹如有一块明镜一般,对人世间的善恶了如指掌,他不以贫富贵贱作为自己判罚的标准,他都能做到公公正正。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墨家对于社会的道德问题、公平问题以及正义问题的探讨和追求,又可以看出墨家以“鬼神”来构建所谓的“神灵世界”用来填补他对于自己所提出的“尚同”思想的不足。

读书心得——《荀子》天人观述评

读书心得——《荀子》天人观述评

读书心得——《荀子》天人观述评不同于传统儒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荀子天人观的立脚点在于“天人相分”。

但与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明显不同,荀子在强调“明于天人之分”的同时也强调“与天地参”。

虽然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荀子》中的天是指自然之天,《荀子》中的人是指现实之人。

但对于荀子天人观最终指向“天人合一”还是“天人二分”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有关荀子天人思想的研究成果非常多,这些研究成果在材料与内容上有很多重复的地方。

对这些已有成果的梳理与总结有利于我们更清晰、更准确地理解荀子天人观。

一、《荀子》天人之内涵天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多重含义。

朱熹就曾指出,“经传中天字”,“有说苍苍者,也有说主宰者,也有单训理时”。

可见天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至少有“自然之天”“主宰之天”“义理之天”三种含义。

近代学者也对“天”的含义作了归纳,主要代表有季羡林的“一义说”、王明的“二义说”、张岱年的“三义说”、康中干的“四义说”与冯友兰的“五义说”。

荀子天人思想主要集中在《荀子》天论篇中,其天人观中的天主要是指自然之天。

廖名春紧密结合《荀子》文本,从荀子哲学思想本身的内容出发分析了荀子之“天”,他在《荀子新探》一书中指出,荀子所指的天就是客观现实的自然界,就是唯一实在的物质世界。

其天虽然与意志之天有所交涉,却从来不是荀子语意的重心。

赵法生在《荀子天论与先秦天人观的转折》一文中从中国哲学天人观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荀子之天,他认为荀子将天定义为自然之天,消解了天在传统儒学中的超越性和神圣性,将天道从天命中解放了出来,也将天道与人道区别开来,从而瓦解了儒家道德形上学的根基。

因此,其关于天的论说只是就各种自然现象而言。

总而言之,荀子所讲的天是一客观存在的天。

而荀子所谈的人,则是指现实的人,是“自然之天”下的一种具体存在。

周芬、陈虎腾在《论荀子天人观的人之存在》一文中提到,荀子通过“天人之分”来凸现人的自然存在,又通过“制天命而用之”凸现人的实践存在,而且通过“天人合一,礼法合一”表露人的文化存在。

孔子的天人观

孔子的天人观

孔子的天人观咱聊聊孔子的天人观,这可不是啥高深莫测的学问,其实啊,就是孔子老爷子对天和人的那些个看法,跟咱老百姓过日子似的,接地气得很。

孔子说啊,天,那是高高在上的,广阔无垠,像咱头顶上那片蓝得发亮的天空,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得抬头仰望,心里头得有点敬畏。

但这天,可不是冷冰冰的,它跟咱人的生活啊,那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

孔子觉得,人活在这世上,得顺应天道,啥叫天道?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日升月落,四季更迭,春种秋收,这些都是天道。

咱们得按这规律办事,别瞎折腾,这样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日子过得舒坦。

再来说说人,孔子说人得有“仁”,这“仁”啊,就像咱邻里间的温暖,家人间的关爱,是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有了“仁”,人跟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安定团结。

孔子还说了,人要“克己复礼”,就是说啊,得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别随心所欲,得符合礼仪规范。

这礼仪啊,就像是咱们吃饭用的筷子,喝汤用的勺子,虽然简单,但缺了它们,这顿饭就吃得不地道了。

所以人啊,得有点规矩,有点分寸,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也活得有面子。

孔子的天人观啊,其实就是在讲天和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啊,天和人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咱们得尊重自然,顺应天道,同时也要修身养性,做到“仁爱”和“克己复礼”。

这样一来啊,咱们的生活就能和谐美满,社会也能安定繁荣了。

你瞧啊,孔子的这些话啊,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啊,都是咱们日常生活中能碰到的事儿。

就像是咱们种庄稼一样,得按照节气来播种、施肥、收割;就像是咱们跟邻居相处一样,得互相帮忙、互相体谅;就像是咱们教育孩子一样啊,得教他们懂礼貌、守规矩。

这些都是在践行孔子的天人观啊!所以说啊,孔子的天人观并不是啥遥不可及的学问它就在咱们身边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咱们的生活。

咱们得用心去体会它、实践它让咱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儒家的天人观:一、理解:自然的天,认为“天”是物质性的,是自然存在的,是万物的总名,是无意识、无意志、无目的的。

3.义理之天,认为“天”是“义理”,是抽象的法则或精神实体。

二、儒家的天人观:1.天人相通:在天人关系上,孟子思想最大的特点是以人来界定天。

他说:“尽心尽力的人知道自己的本性。

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本性,他们就知道天堂。

他们保持自己的本性,培养自己的本性,所以他们也关心天堂。

”努力弘扬人性之善,理解人性之善的真谛,从而与天堂直接相连。

在孟子看来,“性”是“天人之所”,所以“性”和“天”实际上是同质的。

通过人心的作用来表达与“天”同质的“性”,所以“知性即知天”。

“天堂”是宇宙中最高的存在。

人是从“天”发展而来的道德主体。

人的道德心受制于“天”,自然与人性是完全相通的。

2.天人相类:董仲舒论证了人与天的同质同构性,提出人副天数说。

他将在对“天”和“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比较之后,结论是,它们在形式上完全一致:“只有人才能连天地。

人有360节,连天的数目都有。

他的身体是骨肉,连地的厚度都有。

他有耳朵和眼睛,有智慧,有太阳和月亮的形象。

他的身体有空的孔口、静脉和山谷的形象。

他的心有悲伤、快乐、愤怒和空气。

看着人的身体天国是高的,与天堂相似。

".异同比较:无论是“天人相通”还是“天人相类”,他们论述的主要都是社会政治理和道德问题。

至于如何实现“天人合一”,他们倡导的不是唯物主义的方法,而是理想主义的方法。

此外,儒家中有认为“天”是自然现象的一派观点,基本观点是“天人相分”。

其代表人物荀子曾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简述荀子的天人观

简述荀子的天人观

简述荀子的天人观荀子的天人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著作,它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许多后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在这个作品中,荀子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天人观”,其基本思想是“人道至上”、“天道至上”,将道德和社会规范放在政治理论的重要位置。

他认为,人要追随天道,就要遵循人道,兼顾天道和人道,这样才能让社会和谐稳定,人们可以安居乐业、团结和睦、克己复礼、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荀子的天人观与其他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不同,他把道德放在政治理论的首位,认为政治理论必须从道德和社会规范出发,人们在实践政治时必须坚持道德原则,努力实现道德完善。

例如,他认为,在管理国家时,要“敬事而礼,以谋全身”,重视礼义,“官以刑罚,善以劝学”,以尊重士大夫的礼义作为政治的基础。

荀子的天人观还强调,不管是君主还是臣民,都应遵循天道,尊重神灵,保持敬畏之心。

他赞扬君王有“民心之师”的能力,把之称为“圣王”,认为君王应当以“大臣为师,臣民为贤”,尊重社会礼仪,尊重圣洁的正义,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不能以牺牲社会公正为代价,而要以建立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以追求世间之大同为目标。

荀子在天人观中提出的思想至今仍然是世界思想发展的一部分,其影响力不仅仅限于中国,也为世界各国的政治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荀子在《荀子》中提出的比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依然被视为一种道德原则,被广泛引用全世界,正是凭借着这一原则,坚定的人们的道德准则和礼义规范,才能建立起真正公正的社会制度。

总而言之,荀子的天人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影响了后人对德行和道德原则的认识。

他提出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比喻,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家,为古代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使后人在政治的实践中,更加真诚地追随天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爱民如子”,为建设“天下大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层出不穷,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道家的天人合一观,探寻其中蕴含的智慧,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其天人合一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道家认为,天与人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这种观念与现代生态学的观点不谋而合,都强调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

在道家看来,自然界有着自身的规律和节奏,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人类应当尊重这些规律,而不是肆意地去破坏和干预。

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例如,过度的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过度的捕捞会使海洋生态失衡。

而当我们顺应自然规律时,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比如,按照季节进行农业生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既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道家倡导无为而治。

这里的“无为”并非指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

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人类不应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强行改变自然,而是要以一种平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自然。

当我们不再过度追求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满足,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浪费,就能让自然得到休养生息,从而保持生态的平衡。

道家强调清心寡欲。

欲望的过度膨胀是导致人类破坏自然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享受,往往不惜牺牲自然环境。

道家认为,只有减少欲望,回归内心的平静,才能真正领悟到自然的美好和价值。

当我们不再被物欲所迷惑,就能更加珍惜自然资源,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道家的天人合一观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观。

在道家的视野中,自然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无论是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试述墨子天人观的主要内容

试述墨子天人观的主要内容

试述墨子天人观的主要内容聊聊墨子的天人观,这可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咱们都知道,墨子是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他的天人观,简单说,就是讲天和人的关系。

他可不认为天是高高在上的,遥不可及,而是觉得天和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墨子首先提出了“天志”这个概念。

他说,天是有意志的,就像咱们有个老板,看着咱们干活,做得好就给奖励,做得不好就给批评。

天也一样,它看着咱们人类的一举一动,咱们要是做了好事,比如帮助邻里,爱护环境,天就会给咱们好果子吃,让咱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反过来,要是咱们做了坏事,比如欺负弱小,破坏公物,那天可就不客气了,非得给咱们点颜色瞧瞧。

墨子还说了,“明鬼”也是天的一部分。

这可不是说咱们得天天去拜拜鬼神,求他们保佑。

墨子讲的是,咱们得敬畏鬼神,因为他们代表着天的意志,是天的使者。

咱们要是敬畏鬼神,其实就是敬畏天,敬畏那份看不见的力量,这样咱们做事就会有个底线,不会胡作非为。

但墨子可不是个宿命论者,他坚决反对“命定论”。

他说,咱们的命运不是天注定的,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咱们得努力,得奋斗,才能改变命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就是希望大家都能互相帮助,一起进步,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大家才能都过上好日子。

墨子的天人观,还体现在他对“义”的重视上。

他说,“义”就是对的,就是好的,咱们得按照“义”来做事。

比如,咱们不能欺负弱小,不能见利忘义,得讲信用,得守规矩。

这样,咱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墨子还通过设定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这些标准就像一把尺子,量量咱们做得好不好。

做得好,就是顺从天意,就能得到天的奖赏;做得不好,就是违背天意,就得接受天的惩罚。

这样一来,大家都有了明确的行为准则,社会也就更加和谐有序了。

总的来说,墨子的天人观,就是讲咱们得敬畏天,敬畏那份看不见的力量;同时,咱们也得努力,得奋斗,才能改变命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墨子的思想,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咱们前行的道路。

中医天人观的理解

中医天人观的理解

中医天人观的理解
中医天人观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指的是人体和自然界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

它强调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存在着密切联系,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关系。

中医天人观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天人相应: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相互关联,受到天气、季节、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夏季炎热的气候容易导致人体阳气亢盛而出现烦躁、口渴等症状。

2. 五行相生相克:依据五行学说,中医认为世界万物都可分为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相互生成、相互克制。

这种观点被运用到人体的调养和治疗上,如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进行食物调配和穴位治疗。

3. 人体与自然界的生命节律:中医强调人体与自然界具有相似的生命节律,如昼夜、四季等。

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会受到这些节律的影响,因此中医养生和治疗也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季节进行调整。

4. 人体与环境的和谐:认为人体在积极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的状态下,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因此,中医注重调整生活习惯、环境舒适度等因素,以维持人体与自然界的良好关系。

总的来说,中医天人观强调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依存、相
互影响,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因素来调节和促进人体的健康。

这一观点突出了预防和调整的重要性,为中医养生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先秦儒家几个比较重要的思想观点解读

先秦儒家几个比较重要的思想观点解读

先秦儒家几个比较重要的思想观点解读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含有正负两种属性,儒家思想亦然。

它一方面有其正面的精华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具有普适性的积极意义,也有其负面的糟粕,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笔者仅就其中部分自认为较为主要的思想观点开展一些简略评述。

一、天人观天人观简言之即为尊天命、循天理。

天人观认为,天命是“天的意志”;另一方面,它又是某种神秘的必然性。

孟子曾曰:“莫知为而为者,天也;莫知至而至者,命也。

”(《孟子·万章上》)[1]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家认为,天命首先是人力不可改变的自然,因为有天命的必然性,故而派生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谓“天意不可违”.除此之外,对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解释也被贯以天人相与的立场,把天作为其本原加以神秘化。

《论语·述而》载孔子语:“天生德于予”;孟子也曾经说过“夫仁,天之尊爵也。

”(《孟子·公孙丑上》)在他们看来,既然人类社会的纲常伦理是天理的体现,而天理是不可违背的,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恪守纲常伦理。

在理论形态上,先秦儒家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设计了一套大一统的政治秩序。

《礼记·坊记》转述了孔子的话:“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这可以说是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

他们认为,理想国度里,只能有一个权力中心,理想国度的政治秩序只能是由专制君主对国家实现绝对的专制统治,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基于“天人相与”的观念,先秦儒家思想家们进一步论证了君主的绝对权力:“天人相与”必须通过君主方能实现,君主的意志与天的意志是一体的,即“天授君权”;同理,专制统治下的臣民对于君主也应尽人臣之道,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先秦儒家思想家们用天道和天理来为封建政治秩序正名,其实本质上就是把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原则合法化、合理化,作为顺乎天道和天理的不二之选。

二、内圣外王之学在天授君权的思想原则支配下,先秦儒家思想家们再一次论证了君主的绝对权力,进而顺理成章地把治理国家的责任尽数归于君主。

先秦天人观:古代造物艺术的思想渊薮

先秦天人观:古代造物艺术的思想渊薮

118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李 娟,钟志强 先秦天人观:古代造物艺术的思想渊薮
首先,荀子赞赏了人类活动的价值、目 的,对人之欲望加以了肯定,在某种程度上, 这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荀子·王制》 提 出:“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 致其用”[8]84 表现出荀子对造物技艺满足人类 欲望的肯定。荀子认为,人能利用自然为社会 谋求福利;人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自然资 源的特性改进技艺,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 欲求。其次,荀子的“天人相分”思想在技艺 观方面表现为强调“由技进艺”,即技术可适 应物性与人的欲求不断提升、娴熟,最终达到 与天地合一的完美境界。《荀子·性恶》 认为: “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 非故生于人之性也”。与道家求真不同,“伪” 于荀子而言是一种进步的肯定。荀子认同且赞 赏“人为”(造物活动),肯定人造器物可胜过 自然之物;物经加工之后比其原始状态更适合 于人类社会的需求,审美上也可能更突出。可 见,荀子对器物制作工艺持肯定的态度,并以 之为人类社会文理隆盛的必要条件。最后,在 “天人相分”思想的影响下,技艺观为造物艺 术在美学上也争得了一席之地。《诗品》 云: “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 金’。”汤惠休评价的是谢灵运与颜延之的诗歌 风格,然而,其评语也是源于古人对自然物和 人工造物之美的经验比较。物身上显现的人为 之美与自然之美的属性其实质都是人类审美理 想的一种反映,这两种审美观都是受到“天人 相分”思想影响下的“艺术观”的体现,只不 过是一个源于荀子的天人之分,另一个则是源 于庄子的思想。
第 36 卷第 4 期 2021 年 7 月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Vol.36 No.4 Jul.2021

六观的内容

六观的内容

六观的内容六观是指道家思想家庄子所提出的六种观念,分别为天人观、物我观、善恶观、亲疏观、敌友观和利害观。

这六种观念是庄子用来分析人生和世界的角度和方法,通过对六观的理解和应用,可以使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事物,把握人生的真谛。

天人观是以天地和人类为中心的观念,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天地万物相通。

庄子认为人与天地之间应该是和谐的关系,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应自己的本性,不要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物我观是指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与外界的事物是相互影响的。

庄子认为人应该以物我不分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要关注整体的利益,追求和谐共存。

善恶观是指对善恶的看法和态度,认为善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善恶的二元对立,不要刻意追求善或避免恶,而是要超越善恶的界限,以无为而治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和人际关系。

亲疏观是指对人际关系的看法,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亲疏的不同。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人,不要过分追求亲近或疏远,而是要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和谐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敌友观是指对待敌人和朋友的态度,认为敌友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不要过分追求友谊或仇恨,而是要保持平衡,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

利害观是指对利益和利害关系的看法,认为利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利害的界限,不要过分追求个人的利益,而是要追求整体的利益,以无为而治的态度去对待利益关系。

通过对六观的理解和应用,人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事物,把握人生的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和烦恼,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过于追求个人的利益,或者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而失去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如果我们能够以天人观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以物我不分的态度去对待事物,以超越善恶的心态去看待人际关系,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以超越利害的心态去对待利益关系,我们就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加平静地面对人生的起伏。

天人合一观的特点

天人合一观的特点

天人合一观的特点
天人合一观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1. 整体性:天人合一观不把生命作为孤立的研究对象,而是运用全面、整体和综合的方法来考察和思考生命与宇宙、自然、国家、社会、家庭和身心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种整体性的观点体现在它对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相处的强调,以及它对宇宙时空和人类在其中的定位的理解。

2. 辩证统一性:天人合一观是一种辩证统一的观点,既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人必须顺应天意,与自然保持和谐。

这种观念试图找到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平衡点,以达到内外的和谐统一。

3. 意识形态功能:天人合一观发挥了形而上学和意识形态的功能,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人的生活。

这种观念强调德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和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4. 民族性:天人合一观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民族特色。

它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处理方式,都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征。

例如,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相处,这与中国农耕文明发达、人们对自然怀有敬畏的历史国情密切相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孔墨天人观对比

孔墨天人观对比


2、对天命的态度
‚天‛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十八次, 孔子本人说的有十二次。


自然之天、义理之天、命运之天

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
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 大人。侮圣人之言。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广义地讲,在王朝危机和覆灭之际,儒家也假 定‘天’站在善的一方。二者的区别在于墨家 的功利主义。儒家认为正义系以自身为目的, 使自身避免出于所谓贫富寿夭的目的所带来的 诱惑而误入歧途,贫富寿夭是‘天’和人力以 外的因素所决定的。于是,他们能够摆脱与 ‘天’的因果关系,而无忧无虑地正确行事。 另一方面,对于墨家,他们根据利害关系来判 断全部的行为,不可能意味着超越结果的道德 性。这位墨家人物处于这种境地,他蔑视物质 繁荣结果不受人为影响的虚构,而且发现与之 紧密相连的命定论是倾消而非激励道德。同时, 他又导入另一种道德虚设,即认为行正义者必 得赏。 ——葛瑞汉

墨子天人观

1、天志
语言有之曰:‚焉而晏日焉而得罪,将恶 避逃之?‛曰:‚无所避逃之‛。夫天, 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明必见之;然而天 下之士君子之于天也,忽然不知以相儆戒。


天以为从其所爱而爱之,从其所利而利之,于 是加其赏焉,使之处上位,立为天子以法也, 名之曰圣人。以此知其赏善之证。 天以为不从其所爱而恶之,不从其所利而贼之, 于是加其罚焉。使之父子离散,国家灭亡,抎 失社稷,忧以及其身。是以天下之庶民,属而 毁之。业万世子孙继嗣毁之者,不之废也,名 之曰失王。以此知其罚暴之证。

墨子肯定天志、明确鬼神的观念和非命的 主张是不冲突的,墨子用上天和鬼神来约 束统治者及百姓的行为和道德品质,也就 是顺应天意,同时又用非命的观点鼓励自 强不息,积极进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 命运,创造更好的社会和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人观是指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儒释道三家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三派,他们对天人观的理解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独特内容。

儒家天人观起源于古代原始宗教的“神人交通”观念。

春秋末年,孔子摆脱了夏、殷、西周时期文化中浓重的宗教膜拜成分,提出了他的天命观和以此天命观为基础的儒学。

(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五十而知天命”)而后荀子从天人相分的角度对先秦各家天人观进行深刻地批判和总结。

到了汉代儒家董仲舒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结合“阴阳五行学“,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

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宋明理学家普遍从本体论角度阐述天人关系,将儒家天人观发展到新的理论水平。

宋明理学家普遍从天人合一角度发展儒家天人观,而王夫之从天人相分的角度对理学家天人观进行最后的总结,成为儒家天人观的最高理论成果。

儒家天人观中的天人相分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天人合一”思想,则从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两个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可见,现实政治和伦理的需要才是推动儒家天人观发展的强大动力。

“天人一体”的观念主要来自于道家。

“天人一体”的思想在《老子》中就已经有所体现,《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个“自然”,是自己而然,非由外力之意;这个“道”,是天地人三者精神的提升,又是统摄天地人三者的管钥。

它高居于天地人三者之上,却并不代表天地人任何一方,因而它的特点是“虚”、“无”。

显然,“道”里面包含着“天人一体”的思想。

道家所理解的“天”有“外在之天”和“内在之天”两个层面的含义。

“外在之天”指大自然,它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不可战胜性,人在它面前只能陷入不可解脱的悲剧;“内在之天”指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源于大自然。

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与大自然具有同一性。

“天人一体”就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自我的“内在之天”,即认识自我与自然具有同一性,做到从精神上向自然回归,与“天”合一,从而化解同“外在之天”的矛盾,使自我从现实困境中解脱出来。

这种观念贯彻在道家的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和道家都讲“天人合一”,但儒道二家的立论出发点却有根本不同。

儒家一向关注的重点不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天”他们认为只要知道跟“人”有关的那部分就好。

“天人之分”是他们的立论根本,也就是说他们把人类与自然是明确区分开来看待的,强调人要征服自然。

这点与西方哲学对应的命题类似,但儒家学说所依赖的小农经济,决定其不可能完全站在“天”的对立面。

所以荀子基于社会经济角度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他强调的是首先要“知天”,虽然事在人为非天注定(所以不必事事求诸于天),但探明“天”的二重性(需要抗争的和需要顺应遵循的)并作区别对待是必要的。

董仲舒基于政治动机,强调的“天人交感”,是因为天有意志且“天副人数”,在这种前提下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要求人必须服从上天的意志,也就是百姓必须服从“天子”——皇帝的意志。

这种假借哲学上的宇宙观来为政治铺道的“学说”。

道家则不然,他们的虚无主义对人世间也就是客观物质世界的细节一切都不感兴趣,认为世间的本源就一个“道”,“齐万物而为一”,所以在辩证法看来,人与自然的差别是相对的,“以物观之,自贵而项贱”“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人与天根本就是“合一”的。

另外,与儒家强调的“知天命”不同,道家的神秘主义则认为探究自然的生成与演化毫无疑义,只有对人心的探究才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他已经把人作为本体提高到宇宙角度来说,人的本体存在与宇宙自然存在的统一性。

释家的天人观,即佛教的天人观。

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本土文化教派,但在宋明三教合一的时代风气下,佛教对儒、道两家的思想有说吸收。

佛教金钢经里讲到“般若波罗密”,中文意思是大智慧到彼岸。

借助一种智慧实现梦想,这是一种天人合一。

其中讲的“世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核心意思又来自于:不著于世,不离于心。

世指世界,心指内心所求,亦即愿望、目标、信念等。

所有外物所见,均是无常的,是变化的,均无法改变内在心意,为什么呢,因为心中所思正是世间本原真理,是永恒的;而外物在各种存在的矛盾影响下,不得不改变,不得不变幻存在形式。

直观事物来达到领悟境界,这就比理论性的庄子要亲切许多;另一方面,庄子与魏晋玄学仍未看透生死之说,因此反束缚,重超脱,而禅宗根本就看破一切,宇宙、生命、人格……根本都毫无意义,一旦强求超脱则落为下等,只要存有某种人生境界,则世间时时处处是“净土”。

儒释道的"天人和谐观"是在中国特有的生产实践水平基础上,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天人合一"是儒释道共有的中心理念,从中具体反映出其"整体观"、"平等观"、"内在价值观"等.儒释道从不同角度诠释的"天人和谐观"共同构成了今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