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训练语感,提升语感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训练语感,提升语感能力

作者:吴桂香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01期

摘要:语感的培养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进行阅读的重要环节。学生语感能力的高低体现了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采取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训练语感;提升;语感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还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新课改理念也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感的培养,它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读中感悟,训练语感

1.从范读中传语感

凡是优美的课文,词句间都包含着浓郁的情感。而小学生对课文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不深,很难领会到其中的情感。这时,如果教师范读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范读时,要注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中,随着作者情感的改变而变化。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姿势等肢体语言,学生会受到熏陶;教师朗读时的不同语调,时而轻,时而重,时而缓,时而急,时而停顿的朗读技巧,学生会得到传递。教师以身示范,训练了学生对词句的感知能力,达到了传递语感的目的。

如范读《凡卡》一文,我以深沉的基调,用低沉而缓慢的语气将学生带入凄惨的情景中。当读到凡卡挨打、挨饿、没法睡这部分时,我朗读的语调时而缓,时而急,表情之悲痛,让学生感受到凡卡悲惨的生活。在范读凡卡给爷爷写信的段落时,我带着悲痛的语气去朗读,使学生在朗读语气的感染下沉浸在对凡卡的无限伤痛之中。教师这样的范读,将学生的思绪和情感带入到当时的场景中,让学生的心灵和作者产生共鸣。

2.从朗读中悟语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通过读有所感悟,从中训练语感,从而受到熏陶。”朗读就是把文字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的过程。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进入作者的情感,就要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或重点句段,达到和作者情感的共鸣。在多种形式的自读、小组读、齐读以及分层次的理解读、体会读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会不断加深,对情感的体会会逐渐深入,从而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二、品味词句,增强语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课文中的一些词句,其表面意思容易理解,而且用得精妙传神,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这些妙句作为语感培养的训练点。不单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结合起来,让学生去感受作者不同的情感,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推敲、品味,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与奥妙之处。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中的一句:“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掠走”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它的感情色彩呢?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思考:“掠走”在文中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掠走”指的是英法联军用丑恶的行为拿走所有的东西,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可耻行为的愤怒,让学生明白作者用“掠走”,而不用“拿走”的原因。学生通过琢磨,从“掠走”这个词,不但品味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而且还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魅力。

又如教学《匆匆》一课中,“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一句时,我把句中的“跨”字与“走”字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这个“跨”字,能把日子来去匆匆的特点表达出来,让学生明白作者对日子的逝去感到惋惜和无奈,从而懂得要珍惜时间。通过对“跨”字的挖掘,让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准确的词语来表达文意,从而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提升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展开想象,培养语感

由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可感性不强,而语感又是和想象紧密联系的,教师就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进行恰当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带入课文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境,达到领悟情感的目的。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引导学生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时,我先用缓慢而悲惨的语调,对描写光着脚流浪街头的小女孩的语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小女孩命运的凄惨。小女孩蜷缩在街头的墙角里,她几次幻想到种种美好的东西。这时我先用稍快的节奏和欣喜的情感去朗读,仿佛把学生带到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祥的奶奶面前,让幻想与现实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当回到现实中时,却是一捆烧过的火柴梗,一堵厚而冷的墙,这时我又用缓慢的语调,痛苦的情感去朗读,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感的目的,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取读中感悟、品味词句、展开想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在学习的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文文.阅读教学如何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8).

[2]朱玉琴.在读中培养学生语感[N].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4).

[3]李伟.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J].才智,2008(18).

[4]陈爱华.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5(7).

[5]张昌前.如何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4).

编辑范昕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