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初步

合集下载

礼貌原则在拒绝言语行为中的体现

礼貌原则在拒绝言语行为中的体现

礼貌原则在拒绝言语行为中的体现作者:徐婧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14期摘要:拒绝言语行为作为日常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受到了语用学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以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Leech的礼貌原则和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以及礼貌补救策略为框架,主要探讨交际者在实施直接拒绝言语行为、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和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时是如何体现出礼貌原则的,旨在验证在实施言语行为特别是拒绝言语行为时,采用礼貌原则的重要性。

关键词:礼貌原则拒绝言语行为体现一、引言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

在日常交际中,说话者通常使用语言对听话者提出命令、请求、建议或邀请,而实际上,听话者并非每次都会对其作出肯定的回应,此时,听话者实施拒绝言语行为就在所难免。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s Theory)最早由英国牛津大学的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Austin 在其名著《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things with Words)中提出。

他认为:“说话就是做事。

”(Austin,1962)即人们可以以言行事。

请求、抱怨、致谢、拒绝、道歉等都是具体实施言语行为的实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语言学家Searle(1969)在《言语行为》(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一书中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明确把言语行为定义为“语言交流的基本或最小的语篇单位”。

Searle还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当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或意图不想直接使用行为动词时,会采取间接的言语手段来实现某一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表达发话人的否定意愿,通常借助于间接手段,用另一种言语行事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

Beebe等研究者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拒绝言语行为研究之先河,此后无数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实验与论证,引起了语用学研究的高度重视。

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实施原因变项探析

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实施原因变项探析

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实施原因变项探析在中国文化中,间接拒绝的言语和行为是一种常见的沟通手段。

失控的情绪可能会让自己不能发出直接拒绝的声音或行动,我们宁愿使用更加间接非常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要表达的意思。

间接拒绝言语和行为的实施原因密切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四宗主流价值观,它们分别是恩慈、保守、谦逊和和谐(Confucianism)。

恩慈是中国文化中思想行为的主基调。

恩慈即表示佛性,是一种尊重、慈悲和仁慈,将弱者受到关怀,使他们感到保护和关怀的形式,正是因为这种仁慈的思想和行为,使得中国文化中敢于表示拒绝的直接言语和行为是有所不足的。

保守是中国文化中极受重视、大力追求的价值观念之一。

追求保守,直接拒绝别人及其所作出的要求,会让两个双方走向完全的疏离,破坏双方的感情纽带。

追求保守的人更愿意选择使用间接的拒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使用直接拒绝的方式。

从这个观点来看,间接拒绝言语和行为可以“谢绝言而不失礼”,滴水不漏地维护双方的关系,避免得罪人。

谦逊是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文化价值观念中极为重要,也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和中华民族社会关系维护中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有自尊心、有荣誉感的人常常面对决策时宁愿采取间接拒绝的言语和行为,而不是采取刻薄的攻击性拒绝的形式。

谦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意味着虚心克己,不以自卑形成信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可以更加温和地与他人沟通,以避免发生言语或行动上的矛盾或摩擦。

和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旨在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理念要求双向的尊重、平等沟通和心胸的包容,它也被用在个人间的交往中。

因此,涉及到拒绝请求的问题,应当采用温柔而体贴的方式,进行慷慨而无负担的《拒绝》,这也是中国文化中普遍推崇的价值观。

以上就是中文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实施原因变项探析的简要介绍,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四大主流价值观,即恩慈、保守、谦逊和和谐。

借助这四宗价值观,中国文化为人际关系的拒绝行为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如采取温柔而体贴的方式,采取慷慨而无负担的拒绝,而不是采取粗暴的形式,这对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与功能

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与功能

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与功能摘要拒绝言语行为是由发话者主动实施的单一型言语行为,其表达策略较为固定,通常由中心言语行为、辅助言语行为与修饰语的全部或者部分组合构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具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和表达效果。

其表达功能具有浅层与深层之分,浅层表达功能分为直接拒绝、间接拒绝、强烈拒绝和温婉拒绝,并且直接拒绝与强烈拒绝、间接拒绝与温婉拒绝不具有绝对的对应关系;深层表达功能分为“结束话题,立即终止对话”或“避免伤害,尽量维持关系”或“礼貌得体、尽力保全面子”的表达功能。

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表达策略;表达功能一引言拒绝是对他人的请求、邀请、赠予等给予不接受、不合作的反馈,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件高频发生。

而较为爱面子的中国人更倾向于含蓄表达拒绝之意,于是在言语上就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这就造成“拒绝”言语行为的一种错乱无章之感,导致众多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运用所学正确进行拒绝。

因此,本文拟对汉语“拒绝言语行为”进行研究,探索其表达策略,分析其表达功能。

二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主要有五种,其中有中心言语行为的拒绝为直接拒绝,没有中心言语行为的拒绝为间接拒绝。

(一)中心言语行为单独表示拒绝1.“我+不+VP”表示拒绝(1)他说:“老太太!留着饺子给长顺吃吧!”长顺囊着鼻子,在屋内搭了碴儿:“我不吃!我想哭一场!”该种形式下的拒绝较为直接,不具有回旋余地,立场坚定,语气强硬,拒绝意味非常浓厚。

2.“我+不愿/不想+VP”表示拒绝(2)“怎样?你肯出多少钱?”老二问。

“我不愿作校长,老二!”瑞宣一点没动感情的说。

上例因为加入了拒绝者的主观意愿,给建议提出者留了可商量的空间,拒绝语气略有缓和,拒绝意味浓厚性继续削减。

(二)“修饰语+中心言语行为”表示拒绝此时,修饰语常为“对不起、抱歉”等礼貌用语,且常伴有“非常、很”等程度副词来加强情感,形成“(非常)对不起……+拒绝”结构,如:(3)“现在,这些花是为了什么?”“我——对不起,我不知道。

2019年4月自考《现代汉语》00535真题及答案

2019年4月自考《现代汉语》00535真题及答案

2019年4月自考《现代汉语》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535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现代中国汉民族各方言地区和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共同交际用语是()A.北京话B.普通C.北方话D.白话正确答案:B2、提供原动力的人类发音器官是()A.口腔和鼻腔B.喉头和声带C.肺和气管D.咽腔正确答案:C3、下列词语中,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是()B.嫩绿C.值此D.化肥正确答案:A4、下列词语中,两个音节都属于合口呼韵母的是()A.圆环B.节约C.文艺D.五万正确答案:A5、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都能相拼的声母是()A.b、p、mB.d、tC.z、c、sD.j、q、x正确答案:D6、下列词语中,“海”的实际读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A.海藻C.海风D.海防正确答案:A7、从汉字构造方式看,“明”属于()A.象形B.会意C.指事D.形声正确答案:B8、字典中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A.部件B.笔画C.部首D.偏旁正确答案:C9、秦朝的标准字体是()A.大篆B.隶书D.金文正确答案:C10、下列词中,“老”是词根的是()A.老鼠B.老外C.老虎D.老人正确答案:D11、下列词中,属于偏正式合成词的是()A.道路B.缩小C.毛笔D.姐姐正确答案:C12、下列词中,具有形象义的是()A.配偶B.人C.令爱正确答案:D13、加粗部分属于同音词的一组是()A.笑得很甜—糖很甜B.白雪—白字C.浓茶—兴趣浓D.闹脾气—又哭又闹正确答案:B14、属于惯用语的是()A.走过场B.投鼠忌器C.心急吃不了热豆腐D.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正确答案:A15、属于副词的是()A.偶然B.偶尔C.偶像D.偶数B16、属于述宾短语的是()A.大家唱B.看清楚C.吃苹果D.才三天正确答案:C17、属于非主谓句的是()A.好美的图画啊!B.他来了。

C.一人一本。

言语交际中的拒绝策略

言语交际中的拒绝策略
[D].山东师范大学,2009.
山西煤炭管理 Leabharlann 4干部学院学报2010.2
己的意思,既礼貌又照顾对方的面子。以下几种间接拒绝 策略就能达到这种效果。
2.2.1 道歉:我认为这是我们中国人最常用到的方 式,当你拒绝别人时,经常会用“对不起”,“实在抱歉”“真 不好意思”等这些道歉用语,这样让人容易接受,就能达到 很好的拒绝效果,例如:
A:May I borrow your book? B:I am terribly sorry,I need it now,… 2.2.2 感谢:所谓感谢就是在拒绝别人之前,首先向 对方表示感谢。如当别人向你发出邀请时,而你不接受他 的邀请,在拒绝之前首先要诚挚的感谢对方,这样既显的 有礼貌又不伤面子。 如:A:Come to my home for a dinner this weekend,will
常乐意的,但是由于其他原因没法实现,这样能显示出你 的无奈,使拒绝不让人感到尴尬。
如:A:咱们去逛街去吧! B:逛街!我可想去了,可是我没法去啊,有一大堆作业
1 拒绝策略的影响因素:拒绝策略受到不同的年龄、 亲密程度、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等的影响。比如我们的交 际对象是年龄小的,家人等,我们拒绝的方式就可以比较 直接点,也不会伤到面子,造成尴尬;但是如果我们的对象 是长者,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比如教师,老板等,这时 我们就要间接拒绝,寻求适当的表达技巧,既有礼貌又充 分照顾交际双方的面子。
拒绝策略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当需要拒绝对方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拒绝策略委婉含蓄地表达真实意图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掌握以上提到的这些拒绝策略就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引发对方的心理不舒适感甚至不满也不会伤及到交际双方面子最终创建一个和谐的谈话氛围这样对我们生活及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分析

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分析

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分析一、本文概述言语行为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基本形式,然而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是指个体在交际过程中,出于某种原因或动机,直接或间接地否定、拒绝或反对对方提出的要求、建议、意见或请求等。

这种行为可能引发交流双方的矛盾、冲突,甚至导致交流中断。

因此,对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人际交流的本质,还能为有效应对拒绝言语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拒绝言语行为的定义、分类、产生原因及其在社会交流中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情境下拒绝言语行为的案例分析,揭示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动因。

本文还将探讨应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策略,包括直接策略、间接策略、缓冲策略和回避策略等,并分析这些策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通过对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的系统分析,本文旨在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效地处理拒绝言语行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也期望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

二、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拒绝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且其形式和策略多种多样。

根据拒绝的程度、方式和目的,我们可以将拒绝言语行为分为以下几类。

直接拒绝:这是最直接、最明确的拒绝方式。

它通常不绕弯子,直接表达不愿意或不能执行对方的要求或提议。

例如,“对不起,我不能帮你完成这个任务”或“谢谢你的邀请,但我不能参加”。

委婉拒绝:这种拒绝方式更为含蓄,尽量避免直接冲突或伤害对方的感情。

它可能通过提出某种理由或借口来拒绝对方,如“我真的很想帮你,但我现在真的很忙”。

推迟拒绝:有时,我们可能暂时不能直接拒绝对方,而是选择先暂时接受,再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拒绝。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处理那些需要更多时间进行考虑或研究的请求。

转移拒绝:这种方式是将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其他地方或人身上,以避免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请求。

例如,“我觉得你可能更适合找张三帮忙”。

建议性拒绝:这种拒绝方式不仅拒绝对方的要求,还提出替代性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对汉语拒绝类言语行为的使用分析

对汉语拒绝类言语行为的使用分析

对汉语拒绝类言语行为的使用分析
呼永利;王钏昆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2()20
【摘要】“拒绝”是人们日常交际过程中非常重要且普遍的一种言语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冲突性质的“威胁面子的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不会说“不”,是一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心理脆弱的表现,因此,如何拒绝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6名山西省某所高校英语专业的在校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旨在分析中国高校研究生拒绝类言语行为的使用。

研究发现,中国高校研究生一般会采取的拒绝言语行为有三种:直接拒绝,间接拒绝,虚假拒绝;另外发现社会距离和社会地位会影响中国高校研究生在人际交往中使用哪种拒绝类言语行为。

【总页数】3页(P77-78)
【作者】呼永利;王钏昆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30
【相关文献】
1.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表层策略分析
2.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策略使用制约因素分析
3.汉语拒绝言语行为及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习得情况分析
4.汉语拒绝类言语行为
与性别关系之研究——以非诚勿扰节目为例5.言语行为理论下汉语邀请类假拒绝的语用失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语拒绝语中的礼貌表达方法

汉语拒绝语中的礼貌表达方法

( 2) 哦, 是吗? ( 3) 唉, 有些事情只是说说罢了, 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好了。 3.缓和词。缓和词用来缓和拒绝语气, 减轻对对方的面子 伤害。汉语拒绝中的缓和词表达是十分丰富的。在直接拒绝 时, 汉语中常常用“啊”、“呀”和“吧”等来缓和语气。 ( 1) 不用啦! 谢谢你的建议。 ( 2) 不用吧! ( 3) 不行呀! ( 4) 恐怕不行啊! 我只有1000元了, 还是为下学期攒的学费。 4.感谢语。常 用 于 拒 绝 对 方 的 邀 请 或 提 供 的 帮 助 , 如 “谢 谢 ”、“谢 谢 你 的 美 意 ”、“谢 谢 你 的 好 意 ”、“谢 谢 ”、“多 谢 ”、“谢 谢 你 了 ”。 例 如 : ( 1) 谢谢你的建议。我还想再考虑一下。 ( 2) 谢谢。我带了钱的。 5.道歉语。“对不起”、“不好意思”、“非常抱歉”等, 以期求 得到对方的谅解。如: ( 1) 真对不起。我也没有那么多钱, 要不我给家里讲一下, 让他们借给你, 你看行吗? ( 2) 非常抱歉, 我现在有事。 6.加 强 词 。 加 强 词 用 来 加 强 语 气 , 加 强 真 实 性 以 表 明 诚 意 , 如 “真 的 、的 确 、非 常 、确 实 ”; 还 可 以 加 强 程 度 , 如 “很 、非 常 、十 分 ”等 。 例 如 ( 1) 不好意思, 本人能力十分有限, 真的很想帮忙呢。 ( 2) 对不起, 我非常想去, 可是今天要加班。 ( 3) 很感谢你的建议。 7.模糊语。模糊语常常是对话语内容做出猜测, 表示不确 定 , 或 只 是 主 观 上 认 为 , 使 原 本 肯 定 的 语 气 趋 向 缓 和 , 如 “可 能 、恐 怕 、不 一 定 、谁 知 道 、估 计 、好 像 、听 说 、据 说 、我 想 、我 认 为 、我 觉 得 ”等 。 ( 1) 恐怕不行啊! 不过你放心, 我会尽力帮忙。 ( 2) 今晚我可能有事。 ( 二) 句法手段 1.重复请求的语言, 也可能是只部分重复。Davidson(1987) 和 王 爱 华 ( 2001) 认 为 , 拒 绝 者 重 复 请 求 者 的 部 分 话 语 有 几 个 功能: 第一, 当某人没有准备时, 用以争取时间。第二, 用来表 示对对方的尊敬, 以保留其面子: 其请求不能忽略, 即使我没 有现成的答案。 ( 1) 你要向我借钱? 我没有啊! ( 2) 借500元啊? 我想想办法。 2.省 略 : 省 略 要 拒 绝 的 内 容 。 听 话 人 根 据 提 供 的 语 用 信 息 、语 用 原 则 推 导 出 拒 绝 的 含 义 , 避 免 了 直 接 冲 突 , 缓 和 了 语 气。例如: ( 1) 你的好意我领了…… ( 2) 明天的报告我恐怕…… 3.附 加 问 句 : 在 句 末 加 表 示 征 询 的 语 句 。 如 “好 吗 、可 以 吗 、怎 么 样 、行 吗 、行 吧 ”等 。 在 建 议 商 量 的 基 础 上 给 对 方 以 自 由或选择的可能, 减缓冲突使语气缓和, 减少对对方面子的威 胁或伤害。 ( 1) 我有点事, 改天好吗? ( 2) 谢谢你的邀请, 下次我请你, 好吗? 4.套语或 成 语 结 构 。 利 用 这 种 结 构 可 以 使 拒 绝 时 的 氛 围 变得轻松, 被拒绝者甚至感觉不到被拒绝。例如: ( 1) 我也是泥菩萨过河, 自身难保啊! ( 2) 习惯成自然呗。 ( 3) 谢谢你的建议。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啊! 5.复合句。复合句本身较长, 需要听话人做更多的理解, 使 语 气 更 缓 和 。 间 接 拒 绝 时 常 使 用 转 折 、因 果 、假 设 等 复 合 句 。 ( 1) 我非常愿意去, 但我现在有事。下次好吗? ( 2) 你们有这样的建议我很高兴, 但是由于课程安排的时 间有限, 课程内容较多, 还有我们学校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去做 一些实践课。 五、结 语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汉语拒 绝语中的礼貌表达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汉语拒绝语中

汉语不赞同言语行为的调节策略

汉语不赞同言语行为的调节策略
是很 多 。 国外 的研 究 包 括 : 赞 同 的 言行 不 被 人 喜 不 欢 , 没 有 达 到 冲 突 的程 度 ; 赞 同 会 随 着 对 话 但 2 不 双方 的文化背 景 、 性别 、 会地 位 和年 龄 的不 同而有 社
语, 停顿标记。外部调节策略包 括 : 称呼语 , 部分赞 同, 肯定语/ 假意赞 同, 感激语 , 道歉语 , 建议 , 释 , 解 威胁 , 侮辱 。以下将结合 M ng & T rbl 19 ) utl u i( 98 i nl 的不赞同言语行为的内部和外部调节 策略, 探究汉 语不赞 同语行为的调节策略。
的研究 对象 多 为英 语 , 汉 语 不 赞 同言 语 行 为 的探 对
究 属 于拓荒 阶段 。 因此 , 有 必 要 研 究 汉 文 化 背景 很
1 主观性词语 : ) 表示说话人个人观点 和态 度的 词或词组 , 如英语 中常用 “ i , poe I m Ih k I u ps, ’ tn s a a ,nm i o , e ”等。汉语 中也有类似 f i i y p i I us rd o n n g s 的词 组 :我 想 , “ 恐怕 , 我看 , 得 说 , 宁愿 不 , 我 我 我 就
型L 中心言语行为是实现不赞同言语行为的中心, 1 引,
又详述了内部调节策略和外部调节策略 , 内部和外部 调节策 略用 以辅 助不赞 同言语行 为的实现 。 Mutl T mbl 内部 调 节 策 略包 括 : ni & u i g l的 主观 性 词 组 , 指 第 一 人 称 代 词 , 场 语 , 引语 , 糊 泛 开 吸 模
袁 陇珍 , 王小龙 .汉语 不赞 同言语行为 的调 节策略
・ 9・ 7
形式。
的错 误 。 ”

拒绝言语行为及应对策略_赵怀志

拒绝言语行为及应对策略_赵怀志

1、说明原因或理由。Ferrara(1980)指出,提供解释会提
貌原则来看,使用缓和语是遵守了慷慨准则,一定程度上缓 高对方接受自己的请求、命令、邀请等的成功机会。用
和了面子威胁。有时候也可以直接用缓和语来表示拒绝, Leech 的礼貌原则来看,这也有助于缓和对对方消极面子
如“你的心意我们领了。”
的伤害。如:
B:他们都在等着呢,我先走了啊。
的面子威胁性质,因此这些言语行为本质上是与发话人或
这种方法会使对方觉得自己的请求没有得到回应,进
受话人的面子需求背道而驰的”。拒绝语就是一种本质上 而推导出“拒绝”的含义。这两个阶段都会损害请求者的正
威胁请求者正面面子的行为。那么,如何进行拒绝呢?
面面子,因此它的威胁程度要大于前面几种。
常常将几种策略结合起来使用。
(12)A:留下来吃晚饭吧!
以上我们依据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原则对拒绝语的语
B:不了,太麻烦了!
用策略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文中列举的只是一些常见
A:麻烦什么,就准备些家常菜。
形式,并不全面。从中我们看出,拒绝作为一种常见的言语
B:那好吧,越简单越好啊!
行为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由于拒绝策略和应对策略都是威
说文解字
拒绝言语行为及应对策略
◎赵怀志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 拒绝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策略为 基础,以汉语为研究主体,探讨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及为了说服对方接受请求或邀请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拒绝 言语行为 应对策略 文章编号 1671-0703(2009)12-293-02
两例就是这样,当然也有其他情况,如“谢谢,我就不去了, 话人的不利影响。有时候这种方法不直接提出请求,而是

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

E、提出假设条件 要是平时我倒可以借给你,但是现在我正用着呢。 If you asked me earlier ,I would have went with you. F、做出许诺 下次一定去。 I promise I will do it next time . G、陈述原则、哲理 按照公司规定,我不得不这样做。 Everyone can have mistakes .
拒绝言语行为
汉英语言中表达拒绝的语用策略
1 直接拒绝策略 2 间接拒绝策略 3 辅助语策略
间接拒绝策略
A、表达遗憾或道歉 对不起……/不好意思……/很抱歉…… I am sorry…… B、表达愿望 我也希望给你加薪,可是…… I wish I could help you . C、给出借口、理由或解释 星期天我已和朋友约好去逛街。 I have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tonight . D、建议或者提供别的办法 你先向别的同学借一下吧。 Why don’t you ask someone else ?
意等。 3、汉语中不一定使用“谢谢”;而英语中常用thanks等答谢。
பைடு நூலகம்
此外,由于对话者性别不同、所处的社会等级身份不同,也会影 响拒绝的语用策略。
比较汉英语拒绝的差异
共同点: 第一,维护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降低拒绝可能带来的伤害。 具体地说,采用“嵌入”和“延缓”的方式。 第二,汉英语都很少用直接拒绝方式。 不同点: 1、汉英直接拒绝策略和间接拒绝策略的使用频率有所不同 2、汉语使用假同意策略和客观理由;英语则常表达主观上的不满
H、回避 (1)玩笑 我的胃已经开始罢工了。 (2)部分重复 还要再干一小时?
Next Sunday ? (3)推迟 再说吧。

汉英职业交往中的拒绝言语行为研究

汉英职业交往中的拒绝言语行为研究

汉英职业交往中的拒绝言语行为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汉英两种语言在职业交往中的互动越来越频繁。

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汉英职业交往中的拒绝言语行为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点和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汉英职业交往中拒绝言语行为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和影响。

文章首先对汉英拒绝言语行为的定义、分类及功能进行概述,揭示拒绝言语行为在职业交往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随后,文章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汉英两种文化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策略选择以及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汉英职业交往中拒绝言语行为的实际应用,包括如何有效地实施拒绝、如何避免冲突和尴尬等。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增进对汉英职业交往中拒绝言语行为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文章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结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文献综述拒绝言语行为是人类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尤其在职业环境中,如何得体、有效地进行拒绝更是一门艺术。

在汉英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拒绝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策略选择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都各具特色。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深入探讨汉英职业交往中的拒绝言语行为,以期在跨文化交流中提高有效沟通与理解。

在汉语文化中,拒绝言语行为往往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和谐与面子。

在拒绝他人时,汉语使用者通常会采用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避免直接冲突,以维护双方的关系和谐。

例如,通过使用“不好意思”“抱歉”等词语来缓和拒绝的语气,或者提出替代性建议来减少对方的失望感。

这种拒绝策略体现了汉语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的价值观。

相比之下,英语文化中的拒绝言语行为则更加注重直接性和坦率性。

在职业交往中,英语使用者通常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即使在拒绝他人时也不回避问题。

这种直接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语文化中重视效率和直接沟通的价值观。

浅析拒绝言语行为

浅析拒绝言语行为

龙源期刊网 浅析拒绝言语行为作者:张宗男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11期◆摘; 要:本文首先试图厘清拒绝言语行为的定义,确定研究范畴,分析表达说话人拒绝言语行为的策略,对比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异同,尝试探讨俄汉拒绝言语行为背后的文化、认知等因素。

◆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交际策略;俄汉对比一、引言拒絕是一种需要智慧和艺术的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的实施往往有着鲜明的个人心理、阅历、学识,社会文化、民族背景特征,研究其背后的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认知因素都十分必要。

由于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拒绝方人往往要考虑、照顾到被拒绝方的身份、地位、性别等社会因素,因此日常交际中人们更多地是间接表达拒绝意图,采取的表达手段方式更是“千奇百怪”。

这使得从语言层面上的研究不具可操作性,因为语境不同、交际双方不同都可能使同样的表层语言具有不同的深层次含义,给间接言语行为的划分和研究带来了巨大困难,往往是研究的短板。

二、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特点及交际策略例:甲:走,晚上去看电影。

乙:我要准备明天的考试。

乙所表达的间接言语行为——拒绝是这样完成的:甲向乙提出了去看电影的邀请,按照合作原则乙的应答要么接受,要么拒绝,要么提出其他建议。

但乙答语中并未表达上述任何一种言语行为,这说明乙要表达的是字面以外的含义。

背景知识是双方均知晓看电影和准备考试都需要大量时间,因此乙的回答在委婉地表达:乙不能去看电影了,而是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准备考试。

直接的拒绝言语行为往往使用直接表达拒绝含义的词汇手段:俄语中отказаться,нехочу,не разрешаю,не могу,не принимаю,не соглашаюсь,не интересуюсь,не хочется,нельзя等;汉语中也是有对等的表达如:拒绝,不想,不愿意,不接受,不同意,不允许,不。

现代汉语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

现代汉语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

现代汉语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礼貌言语行为时有发生,它不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还会对个人的社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针对现代汉语不礼貌言语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

不礼貌言语行为是指言语表达方式不文明、不尊重他人,甚至伤害到他人感情和尊严的行为。

其主要特征包括侮辱、谩骂、嘲笑等,这些行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他人的心理和情感。

不礼貌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侮辱:指用贬低或嘲讽的言语来伤害他人的尊严,比如嘲笑他人的外貌、出身、家庭等。

谩骂:指用恶意的言语攻击他人,包括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中伤等。

嘲笑:指用取笑或嘲讽的方式对待他人的缺陷或错误,如嘲笑他人的口音、穿着等。

不礼貌言语行为的产生可能有多种原因。

个人性格是影响言语行为的重要因素,有些人可能天生比较敏感,容易受到他人的言语伤害。

社会压力也可能促使人们采取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例如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胜者被认为应该凌驾于弱者之上,这可能导致强者对弱者使用不礼貌言语。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也可能导致人们在交流中出现不礼貌言语行为。

不礼貌言语行为会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严重的危害。

它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破裂,破坏社交网络的和谐与稳定。

不礼貌言语行为会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尊严,可能会导致心理上的创伤和痛苦。

不礼貌言语行为会在社会中传递负能量,破坏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

为了应对不礼貌言语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养,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提高文化素质:加强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学习和理解,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交流需求。

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遵循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文明用语,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积极沟通:当遇到不礼貌言语行为时,可以采取积极沟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以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

汉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汉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汉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研究本文选取汉语拒绝言语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总结汉语学习者使用汉语拒绝言语行为存在的主要语用偏误,并分析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汉语拒绝言语行为时存在的语用偏误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教师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教学效果,改善汉语学习者的拒绝言语行为。

关键词:汉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语用失误一、引言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发现汉语学习者在遇到拒绝情景时会出现一些不知道如何应答的情况,拒绝时语言生硬刻板,语用能力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交际障碍,更有甚者引发了文化冲突.。

本文研究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拒绝言语行为进行研究,总结汉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存在很多语用偏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此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汉语学习者汉语交际水平的提高.。

二、汉语学习者使用拒绝语时存在语用失误的原因(一)汉语学习者自身的汉语水平有限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有限是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拒拒绝言语行为时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不管处于哪个水平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语言表达多少都会存在一些失误,毕竟汉语不是他们的母语.。

但是,根据调查结果判断,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他们的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也就越好.。

总之,汉语水平熟练程度的提高,在学习言语行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本文所研究的只是言语行为的一个方面,想要习得地道的言语行为,前提条件是要提高汉语水平,在正确表达的支撑下,才能够得体表达.。

(二)教材中涉及拒绝言语行为内容较少作为教育和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由于教材中含有拒绝言语行为的内容太少,必然会对汉语学习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使他们在遇到需要拒绝言语行为的情况时,却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而且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真实的拒绝言语行为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教材中的内容不能满足汉语学习者培养语言交流能力的要求.。

(三)汉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交流,汉语学习者经常使用自己母语的思考模式,就连汉语学习者在交流过程中也会直接在脑海中形成母语的句子,然后再通过直接翻译来把句中的母语替换成汉语,这样就完全忽视了汉语的语用规则,不仅会产生语言表达上的错误,更会使他们在表达拒绝时缺乏得体性.。

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开题报告怎么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交往现象。

其中,言语行为的冲突和不当使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拒绝方面的言语行为,其影响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交往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对于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拒绝言语行为的本质、类型、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拒绝言语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1. 拒绝言语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本部分将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定义、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拒绝言语行为的概念、表现形式、内在动机等。

2. 拒绝言语行为的类型本部分将对拒绝言语行为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和分析,包括直接拒绝、间接拒绝、委婉拒绝等。

3. 拒绝言语行为的影响本部分将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包括对个人、对群体和对社会的影响。

4. 应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策略本部分将对应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策略进行分析,包括积极沟通、理性分析、妥善处理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多角度、多维度地探究拒绝言语行为的本质和应对策略。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拒绝言语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2. 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好的交往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预期成果1. 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定义、类型、影响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

2. 开发一套有效的应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好的交往环境。

3. 通过实验研究,探究不同的拒绝言语行为对个人情绪和心理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七、研究计划1. 第一年:文献分析,调研设计问卷,开展问卷调查,初步分析数据。

2. 第二年:实验研究,深入分析拒绝言语行为的类型和影响,探讨应对策略。

3. 第三年: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和推广。

李奇言语行为理论

李奇言语行为理论

李奇言语行为理论语言作为一种行为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对言语行为的关注有助于提高我们语言使用的语用意识。

在此,我对“请求”、“拒绝”和“撒谎”的言语行为进行一个讨论。

2.1“请求”言语行为“请求”是一种使役性的言语行为,它的使用涉及到面子的威胁也就是礼貌及其程度问题。

因此,人们在运用表示请求的言语时为了顾全面子,通常都不会直截了当的发出请求,而是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和间接性话语,以降低请求所产生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例如:(1) 嗨,小张,我的自行车坏了,可不可以借用一下你的?我明天一定还你。

例(1)是一个请求借用自行车的言语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此类的话语随处可见。

例(1)这一长串话语所表达的中心就是“借一下你的自行车”这一中心行为,其他部分都是服务于该中心的附加性话语,其中“嗨,小张”是一种称呼语,用于打招呼,表示友好,引起对方注意;“我的自行车坏了”是一个信息的陈述,是提供请求原因的辅助性话语,为之后所实施的请求的言语行为创造条件;“可不可以…?”是人们实施请求行为时采用的委婉形式,有助于降低请求产生的驱使性;“我明天一定还你”则是实施请求的后置辅助性话语,它可以推动促成该行为的顺利实施。

由此可见,言语行为在具体运用于请求时,根据语境添加大量的附加性话语请求功能的顺利完成。

2.2“拒绝”言语行为“拒绝”言语行为是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之后,说话人做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有时候也就是我们汉语所指的“婉言谢绝”、“断然拒绝”、“一口回绝”等说法,拒绝言语行为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而且形式多种多样。

例如,(2)女儿:妈妈,我去逛街了母亲:不可以,写作业!(3)小王:小明,你把橡皮擦借我用下吧小明:上次你都不借我(4)甲:明天下午去打球吧!乙:我明天有课(5)甲:请问考试是在什么时间啊?乙:你上网查查就知道了(6)售货员:就买这件吧,挺合适的顾客:贵了点,看看别的吧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拒绝”言语行为在具体应用时是各种各样的:例(2)是直接拒绝,(3)是批评性的婉拒;(4)是提供原因或借口的婉拒;(5)是提供建议的婉拒;(6)则是提供借口,再建议,表示婉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初步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别人的请求或邀约,人们并非不分情况而一例采取“接受”的态度,事实上也经常会遇到和使用“拒绝”。

经验告诉我们:拒绝言语行为用得不好,往往会给交际双方的关系造成伤害;而恰当、得体地使用拒绝,则有助于减少乃至避免伤害,使双方本来良好的交际关系得到维护。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言语行为相关理论,对现代汉语拒绝言语行为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讨论。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一定数量的不同性别、职业、教育和文化背景的个人做了走访调查。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归纳和对比,将拒绝言语行为分为诚意拒绝和虚假拒绝两类,逐一分析不同被调查者针对不同情境所作出的拒绝反应;同时,笔者又参阅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不同被调查者他们在选择拒绝言语行为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心理策略进行了分类考察。

本文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医生和工人这四个群体。

大体说来,在现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下,大家在拒绝言语策略的选择上具有如下倾向性:拒绝对象为陌生关系,拒绝策略组合多为“道歉+找借口”;拒绝对象为一般关系,拒绝策略组合多为“道歉+陈述客观原因”;拒绝对象为亲属关系,特别是长辈对晚辈,拒绝策略组合多为“批评教育+推迟”,或者只使用批评教育这一种策略。

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讨论了不同个体因素对拒绝策略选择的影响作用,并得出了一些认识。

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本文特别对问卷调查这种形式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希望能为本课题今后的进一步的研究设想新的思路。

同主题文章
【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拒绝; 交际; 情境; 拒绝
言语行为; 拒绝策略
【作者相关信息搜索】:天津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张旭;高小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