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拒绝言语行为

合集下载

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实施原因变项探析

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实施原因变项探析

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实施原因变项探析在中国文化中,间接拒绝的言语和行为是一种常见的沟通手段。

失控的情绪可能会让自己不能发出直接拒绝的声音或行动,我们宁愿使用更加间接非常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要表达的意思。

间接拒绝言语和行为的实施原因密切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四宗主流价值观,它们分别是恩慈、保守、谦逊和和谐(Confucianism)。

恩慈是中国文化中思想行为的主基调。

恩慈即表示佛性,是一种尊重、慈悲和仁慈,将弱者受到关怀,使他们感到保护和关怀的形式,正是因为这种仁慈的思想和行为,使得中国文化中敢于表示拒绝的直接言语和行为是有所不足的。

保守是中国文化中极受重视、大力追求的价值观念之一。

追求保守,直接拒绝别人及其所作出的要求,会让两个双方走向完全的疏离,破坏双方的感情纽带。

追求保守的人更愿意选择使用间接的拒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使用直接拒绝的方式。

从这个观点来看,间接拒绝言语和行为可以“谢绝言而不失礼”,滴水不漏地维护双方的关系,避免得罪人。

谦逊是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文化价值观念中极为重要,也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和中华民族社会关系维护中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有自尊心、有荣誉感的人常常面对决策时宁愿采取间接拒绝的言语和行为,而不是采取刻薄的攻击性拒绝的形式。

谦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意味着虚心克己,不以自卑形成信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可以更加温和地与他人沟通,以避免发生言语或行动上的矛盾或摩擦。

和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旨在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理念要求双向的尊重、平等沟通和心胸的包容,它也被用在个人间的交往中。

因此,涉及到拒绝请求的问题,应当采用温柔而体贴的方式,进行慷慨而无负担的《拒绝》,这也是中国文化中普遍推崇的价值观。

以上就是中文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实施原因变项探析的简要介绍,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四大主流价值观,即恩慈、保守、谦逊和和谐。

借助这四宗价值观,中国文化为人际关系的拒绝行为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如采取温柔而体贴的方式,采取慷慨而无负担的拒绝,而不是采取粗暴的形式,这对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拒绝言语行为探讨资料

英语拒绝言语行为探讨资料

英语拒绝言语行为探讨内容导读:语境的改变,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和交际策略也会不断变化。

在选择拒绝言语行为遵循的语用原则时,本文采纳了索振宇的得体原则。

在得体原则的指导下,本文总结出了直接拒绝策略和间接拒绝策略。

根据得体原则和拒绝言语行为的交际策略,以访谈和电视剧中的拒绝语为语料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本文的研究对跨文化交际和英拒绝言语行为是人类在生活交往中经常碰到的一种言语行为,是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建议或提供之后,说话人所做出的一种“分歧|英语教学论文|作性”选择。

拒绝也被诸多学者定义为对话中“不期待的第二部分”。

布朗和列文森把拒绝言语行为划分为明显的面子威胁行为的种类,因此它的交际策略使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以及交际双方关系能否顺利发展。

本文对英语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细致阐述了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的特点、分类以及影响因素。

影响拒绝言语行为的因素是语境,随着语境的改变,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和交际策略也会不断变化。

在选择拒绝言语行为遵循的语用原则时,本文采纳了索振宇的得体原则。

在得体原则的指导下,本文总结出了直接拒绝策略和间接拒绝策略。

根据得体原则和拒绝言语行为的交际策略,以访谈和电视剧中的拒绝语为语料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本文的研究对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针对不同的语境能更地道的拒绝他人的请求、邀请、建议和提供,从而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

作者希望本文能对今后将要进行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的学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交际策略语境得体原则【论文提纲】:•Abstract6-7•摘要7-8•Contents8-10•ChapterOneIntroduction10-12• 1.1PurposeandSignificanceoftheResearch10• 1.2ObjectsandMethodsoftheResearch10-11• 1.3OutlineoftheResearch11-12•ChapterTwoABriefIntroductiontoSpeechActTheory12-16• 2.1BackgroundofSpeechActTheory12• 2.2AnOverviewofSpeechActTheory12-16• 2.2.1Austin'-142.2.2.2IntroductionofIndirectSpeechTheory14-152.2.2.3FelicityConditionsforImplementingSpeechAct15-16ChapterThreeAnOverviewofRefusalSpeechAct16-243.1PreviousStudiesonRefusalSpeechAct16-183.2TheDefinitionandCharacteristicsofRefusalSpeechAct18-193.3TheCategorizationsofRefusalSpeechAct193.4InfluencinsContributiontoSpeechActTheory12-13• 2.2.2Searle'sDevelopmentofSpeechActTheory13-16• 2.2.2.1ClassificationsofSpeechAct13-14• 2.2.2.2IntroductionofIndirectSpeechTheory14-15• 2.2.2.3FelicityConditionsforImplementingSpeechAct15-16 •ChapterThreeAnOverviewofRefusalSpeechAct16-24• 3.1PreviousStudiesonRefusalSpeechAct16-18• 3.2TheDefinitionandCharacteristicsofRefusalSpeechAct18-19• 3.3TheCategorizationsofRefusalSpeechAct19• 3.4InfluencingFactorsonRefusalSpeechAct19-24• 3.4.1Co-textFactorsontheRefusals20-21• 3.4.2ContextofSituationontheRefusals21-24 •ChapterFourPragmaticPrincipleandCommunicationStrategiesofEnglis hRefusalSpeechAct24-35• 4.1PragmaticPrincipleofEnglishRefusalSpeechAct24-28• 4.1.1RefusalsandTactPrinciple25-28• 4.1.1.1PolitenessMaxim25-27• 4.1.1.2HumorMaxim27• 4.1.1.3RestraintMaxim27-28• 4.2CommunicationStrategiesofEnglion52-545.2.4RefusalsofOffer54-575.3Summary57-61ChapterSixConclusion61-63Bibliography63-66Acknowledgements66上一页 1 2 3shRefusalSpeechAct28-35• 4.2.1DirectRefusalStrategies28-30• 4.2.2IndirectRefusalStrategies30-35 •ChapterFivePragmaticAnalysisofEnglishRefusalSpeechActs35-61 • 5.1EnglishRefusalSpeechActsinInterviews35-46• 5.1.1TheFeatureofInterview35• 5.1.2RefusalsofRequest35-45• 5.1.3RefusalsofSuggestion45-46• 5.2EnglishRefusalSpeechActsinTVSeries46-57• 5.2.1RefusalsofRequest46-49• 5.2.2RefusalsofInvitation49-52• 5.2.3RefusalsofSuggestion52-54• 5.2.4RefusalsofOffer54-57• 5.3Summary57-61•ChapterSixConclusion61-63•Bibliography63-66•Acknowledgements66。

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与功能

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与功能

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与功能摘要拒绝言语行为是由发话者主动实施的单一型言语行为,其表达策略较为固定,通常由中心言语行为、辅助言语行为与修饰语的全部或者部分组合构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具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和表达效果。

其表达功能具有浅层与深层之分,浅层表达功能分为直接拒绝、间接拒绝、强烈拒绝和温婉拒绝,并且直接拒绝与强烈拒绝、间接拒绝与温婉拒绝不具有绝对的对应关系;深层表达功能分为“结束话题,立即终止对话”或“避免伤害,尽量维持关系”或“礼貌得体、尽力保全面子”的表达功能。

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表达策略;表达功能一引言拒绝是对他人的请求、邀请、赠予等给予不接受、不合作的反馈,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件高频发生。

而较为爱面子的中国人更倾向于含蓄表达拒绝之意,于是在言语上就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这就造成“拒绝”言语行为的一种错乱无章之感,导致众多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运用所学正确进行拒绝。

因此,本文拟对汉语“拒绝言语行为”进行研究,探索其表达策略,分析其表达功能。

二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主要有五种,其中有中心言语行为的拒绝为直接拒绝,没有中心言语行为的拒绝为间接拒绝。

(一)中心言语行为单独表示拒绝1.“我+不+VP”表示拒绝(1)他说:“老太太!留着饺子给长顺吃吧!”长顺囊着鼻子,在屋内搭了碴儿:“我不吃!我想哭一场!”该种形式下的拒绝较为直接,不具有回旋余地,立场坚定,语气强硬,拒绝意味非常浓厚。

2.“我+不愿/不想+VP”表示拒绝(2)“怎样?你肯出多少钱?”老二问。

“我不愿作校长,老二!”瑞宣一点没动感情的说。

上例因为加入了拒绝者的主观意愿,给建议提出者留了可商量的空间,拒绝语气略有缓和,拒绝意味浓厚性继续削减。

(二)“修饰语+中心言语行为”表示拒绝此时,修饰语常为“对不起、抱歉”等礼貌用语,且常伴有“非常、很”等程度副词来加强情感,形成“(非常)对不起……+拒绝”结构,如:(3)“现在,这些花是为了什么?”“我——对不起,我不知道。

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分析

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分析

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分析一、本文概述言语行为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基本形式,然而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是指个体在交际过程中,出于某种原因或动机,直接或间接地否定、拒绝或反对对方提出的要求、建议、意见或请求等。

这种行为可能引发交流双方的矛盾、冲突,甚至导致交流中断。

因此,对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人际交流的本质,还能为有效应对拒绝言语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拒绝言语行为的定义、分类、产生原因及其在社会交流中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情境下拒绝言语行为的案例分析,揭示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动因。

本文还将探讨应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策略,包括直接策略、间接策略、缓冲策略和回避策略等,并分析这些策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通过对拒绝言语行为及其策略的系统分析,本文旨在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效地处理拒绝言语行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也期望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

二、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拒绝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且其形式和策略多种多样。

根据拒绝的程度、方式和目的,我们可以将拒绝言语行为分为以下几类。

直接拒绝:这是最直接、最明确的拒绝方式。

它通常不绕弯子,直接表达不愿意或不能执行对方的要求或提议。

例如,“对不起,我不能帮你完成这个任务”或“谢谢你的邀请,但我不能参加”。

委婉拒绝:这种拒绝方式更为含蓄,尽量避免直接冲突或伤害对方的感情。

它可能通过提出某种理由或借口来拒绝对方,如“我真的很想帮你,但我现在真的很忙”。

推迟拒绝:有时,我们可能暂时不能直接拒绝对方,而是选择先暂时接受,再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拒绝。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处理那些需要更多时间进行考虑或研究的请求。

转移拒绝:这种方式是将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其他地方或人身上,以避免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请求。

例如,“我觉得你可能更适合找张三帮忙”。

建议性拒绝:这种拒绝方式不仅拒绝对方的要求,还提出替代性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探析_姚颖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探析_姚颖

参考文献: [1]何 兆 熊.新 编 语 用 学 概 要 [M]. 上 海 : 上 海 外 语 教 育出版社,2000. [2] 顾 曰 国.礼 貌 、 语 用 和 文 化 [J].外 语 教 学 与 研 究 , 1992,(4). [3] 李 莹 莹 . 汉 语 言 语 交 际 中 的 拒 绝 策 略 [J]. 科 技 信 息,2008,(29). [4]赵英玲,李诗芳.虚假邀请言语行为研究[J].2004, (4).
这种虚假拒绝言语行为在西方文化中几乎是不存在
的,西方的文化是Hall所提出的“低语境文化”。 他们强调 个人主动、独立,表达方式比中国人直接。 他们珍视清晰 语码, 轻视迂回方式, 相信词语应该用来表达他们的意 图,人们应该明确的陈述自己所想,因此虚假拒绝这种言 语行为他们很少使用。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通常我们把拒绝言语行为和礼 貌原则及面子理论联系在一起。 拒绝往往被视为损害对 方面子的行为,但虚假拒绝行为作为拒绝行为的一种,它 并没有损害到对方的面子, 因为对方知道拒绝者不是真 心的拒绝,只是礼节上的谦让或因为中国人通常认为立 即接受别人的邀请或帮助是肤浅不礼貌的。 他们喜欢一 开始假装拒绝对方的邀请或提供的帮助, 即便实际上他 们心里很想接受。 但使用这种言语行为想要实现有效的 交流的前提是双方必须达到共识, 即双方需明白对方心 里真正所想。 这种非诚挚的拒绝言语行为就是虚假拒绝 言语行为。
31
○ 语言文学研究 2012年1月号下旬刊
B:不要了! 你看那么贵! A:哪里贵啊,你带上肯定好看。 B:那好吧! 谢谢喽! 在 这 个 例 子 中 ,B明 明 很 想 要 那 块 手 表 ,但 一 开 始 却 拒绝了A,在一番谦让之后又接受了B的好意。 B不可能真 的拒绝A的原因有二:一是A和B是很要好的朋友,好朋友 之间送礼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二是B心里很喜欢那块 手表。 事实上,A知道B很喜欢那块手表, 如果买了送给 她,B也一定会接受,B一开始的拒绝只是礼节上的推辞, 并不是心中所想的。 B也相信A知道她很喜欢那块手表, 她的拒绝只是礼貌上的谦让。 该言语行为的虚假性体现 在B在拒绝A的礼物时, 相信A知道她不是真心实意的拒 绝,A一定会再次提出让她收下这个礼物。 2.共识性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除了虚假性之外,还具备共识性。 如果交际双方对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虚假性没有达成共

浅析人际交往中表达拒绝的语用技巧

浅析人际交往中表达拒绝的语用技巧

浅析人际交往中表达拒绝的语用技巧警薇羔嘉妹(辽宁石托职鼗援拳学院、庶精外语系、潦海大擎;辽宁石纯职簸技求学疣)攘薹:在人鼯交往中。

窃弛人酶谤拳或邀请表承拒绝是不可避免。

直接拒绝、规约拒绝和间接拒绝是拒绝絮语行为三神主要类型,无论采用何神拒绝方式,都应在礼貌原列箨导节,竞分照蘸余语双方酶褥子,番豢一定酶语弼授辑。

保证人岛人之阃的和谐相处。

笑键淘:圭接搬绝;热约掇熄;阕接握鲍;语薅蕞巧搬现实社会中。

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

人与人之间总要存在一定的联蘸.这也为人际交往提供了必然倥。

只要有天际交往蓑一宠会有请求鸯被请求、拒绝与被决绝的攀情发生。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豳人将面予餐得非常重要,任何人只隳提出请求,无论该请求是否合理,是否会诖对穷感舞鸯难。

慧是蓉望褥蠲怼方懿嚣定嚣答。

否鲻会扶为被伤了“面子”。

语用学专家B r ow n&L evi nson在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孛将露子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者荣望得戮对方的认瓣翔赞许,另一种剐是希整鑫己的言行不受对方的阻挠m。

健怒我髓也深知,在人际交往中,拒绝他人的请求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勉为其难接受了自己办不刘的事情。

也不见得能取褥谈话双方都满意懿结象。

渡然,毫炙技巧逮壹接拒绝是不礼貌鳇,也不利鼍:和谐的人际交往.那么如果能运用恰当的语宙表达策略和交际技巧。

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尽量给对方留足“面子”.疑可敬将对努酶遭受摄绝后戆失望秘不瀵情绪拯数终翻最低点。

有利予对方心态平糯地接受事震。

也有乖j予谈话双方日后的和谐的交往。

掇绝言语行为包括直接攫绝言语行为、规约拒绝蠢语行夯纛蠲接撞缝言谬行秀。

无论筏靛采角褥稀拒绝方式。

为了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都辩讲求一定的语用技巧。

一、直接拒绝落语行为的谲用技巧蹇接挺缝害谣行为是一释袁截7姿穗逸挺窭请求懿谈话者加以拒绝的行为.此时的请求者踞确提出要求.衙另被请求者无法回避话题.只能直接并且清晰地表明自己的拒绝意图,麟她放认为燕~静不礼貔的人际交彼富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论文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研究

拒绝言语行为论文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研究

拒绝言语行为论文: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研究【中文摘要】拒绝言语行为是人类在生活交往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言语行为,是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建议或提供之后,说话人所做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

拒绝也被诸多学者定义为对话中“不期待的第二部分”。

布朗和列文森把拒绝言语行为划分为明显的面子威胁行为的种类,因此它的交际策略使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以及交际双方关系能否顺利发展。

本文对英语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细致阐述了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的特点、分类以及影响因素。

影响拒绝言语行为的因素是语境,随着语境的改变,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和交际策略也会不断变化。

在选择拒绝言语行为遵循的语用原则时,本文采纳了索振宇的得体原则。

在得体原则的指导下,本文总结出了直接拒绝策略和间接拒绝策略。

根据得体原则和拒绝言语行为的交际策略,以访谈和电视剧中的拒绝语为语料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本文的研究对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针对不同的语境能更地道的拒绝他人的请求、邀请、建议和提供,从而达到顺利交际的。

作者希望本文能对今后将要进行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的学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文摘要】Refusal is one of the speech acts that frequently occur in daily communication. It is the“non-cooperative” option which is directed towards the interlocutors’request, invitation, suggestion or offer. Andrefusal is also defined by many scholars as the “dispreferred second or dispreferred”second part in conversation. Brown and Levinson classify the speech act of refusal into the category of obvious “face-threatening acts” (FTA). So whether it is used properly will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locutors, and influence the smooth going of the communication. This thesis tries to do systematic research on English refusal speech act. The author expounds thoroughl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categoriz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refusal speech ac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context-based.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context, different refusal strategies will be employed. In terms of pragmatic principle, the author selects Suo Zhenyu’s tact princip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act principle, direct and indirect refusal strategies are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tact principle and refus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he author analyses and generalizes the corpus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views and TV series. This research can play a guiding ro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 making the students refuse requests, invitations, suggestions and offers in a more authentic way, so as to achieve smooth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hopes the research can have certainreference value to the scholars who will carry out further studies in the speech act of refusal.【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交际策略语境得体原则【英文关键词】refusal speech act communication strategy context tact principle【目录】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研究Abstract6摘要7-8Contents8-10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21.1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01.2 Objects and Methods of the Research10-111.3 Outline of the Research11-12Chapter Two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peech Act Theory12-162.1 Background of Speech Act Theory122.2 An Overview of Speech ActTheory12-162.2.1 Austin’s Contribution to Speech Act Theory12-132.2.2 Searle’s Development of Speech ActTheory13-162.2.2.1 Classifications of Speech Act13-142.2.2.2 Introduction of Indirect Speech Theory14-152.2.2.3 Felicity Conditions for Implementing Speech Act15-16Chapter Three An Overview of Refusal Speech Act16-243.1 Previous Studies on Refusal Speech Act16-183.2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fusal Speech Act18-193.3 The Categorizations of Refusal Speech Act193.4 Influencing Factors on Refusal SpeechAct19-243.4.1 Co-text Factors on the Refusals20-213.4.2 Context of Situation on the Refusals21-24Chapter FourPragmatic Principle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ofEnglish Refusal Speech Act24-354.1 Pragmatic Principle of English Refusal Speech Act24-284.1.1 Refusals and TactPrinciple25-284.1.1.1 Politeness Maxim25-274.1.1.2 Humor Maxim274.1.1.3 Restraint Maxim27-284.2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Refusal Speech Act28-354.2.1 Direct Refusal Strategies28-304.2.2 Indirect RefusalStrategies30-35Chapter Five Pragmatic Analysis of English Refusal Speech Acts35-615.1 English Refusal Speech Acts in Interviews35-465.1.1 The Feature of Interview355.1.2 Refusals of Request35-455.1.3 Refusals of Suggestion45-465.2 English Refusal Speech Acts in TV Series46-575.2.1 Refusals of Request46-495.2.2 Refusals of Invitation49-525.2.3 Refusals of Suggestion52-545.2.4 Refusals of Offer54-575.3Summary57-61Chapter SixConclusion61-63Bibliography63-66Acknowledgements66。

跨文化交际中的拒绝言语行为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拒绝言语行为研究

妈妈 买 给 你 ,好 吗 ?妈 妈今 天 买 你 喜欢 吃 的 海 苔 。所有 的这 些 回答 都是通 过使 用其他 策 略维持 礼貌 原则 。
2 、 中西拒 绝 言语行 为 的差异
与 共性 相 比, 中西 拒 绝言 语 行 为 中更 多 的 是两 者 存 在 的差 异 。 由于 受 文 化 、 价值 观 等 各 方 面 因 素 的 影 响 , 中西拒绝 言语行 为存 在着较 大 的差异 。
拒 绝 言 语 行为 是 一 种本 质 上 极 易威 胁 请 求 者面 子 的 言语 行为 。通 过前 人 的研 究 ,他们 认 为 ,在 现 实生 活 中 , 人 们把 不 接 受对 方 的建 议 、请 求 、安 排 、邀 请等 理 解 为 拒绝 。为 了拒 绝 ,人 们常 常采 用 不 同的形 式 , 比如摆 手 、 摇 头 、置之 不 理 等 一 些通 过 过肢 体 语 言 传 递 的信 息 。然 而 ,本 文 主要 研 究 的 是通 过 使 用 语 言来 实 施 “ 拒绝 ”这
处 ,但更 多 的是不 同之处 。
l 、中西拒 绝 言语行 为 的共性
廖 素 清 运用 直 接 观 察法 和 使 用 问 卷调 查 法 对 1 0 0 名 不 同年 龄 和 不 同 职 业 的人 进 行 问 卷 调查 。根 据 其 调 查 ,
方 的 同意 、认 可 或 赞许 的 愿 望 ,消极 面 子 是指 不 愿 被 对
到 “ 礼貌 原则 ”以及 “ 面 子理 论 ” 。 “ 礼貌 原 则 ”是利 奇在
其 《 语 用学 原 则》 ( 1 9 8 3 )中提 出来 的 。一开 始 , “ 礼貌 原 则 ”是 作 为 “ 合 作 原 则 ” 的救 援 提 出来 的。它 包 括 得 体

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比较分析——以中美两国为例

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比较分析——以中美两国为例

2020年第9期(总第855期)丈敖冬‘科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比较分析----以中美两国为例段嘉敏(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研究表明,“拒绝”5语行为的直接性随情境与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中西方语言中,包含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两种“拒绝”5语行为类型。

中西双方,都更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的5语行为。

全球化时代,汉英的“拒绝”5语行为日渐趋同,但从总体上说,西方人还是比中国人更直接。

本文从历史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对中美的“拒绝”5语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语5的差异,以及5语行为背后代表的文化差异,以减少由于5语行为差异造成的误解,促进中西方人们的友好交流。

关键词:拒绝5语行为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拒绝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拒绝”言语行为是语用学中经常讨论的话题&近年来,随着语用学的发展,有关言语行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牛津大学的语言学家奥斯汀(1962)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指出,语言中的一些话语本身就是行为,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言语行为的运用。

美国哲学家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尤其是他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成了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拒绝言语行为是执行拒绝的行为,当人们因为无能为力或不愿意时,便选择拒绝。

汉语和美国英语有相似之处,的文化的不同,“拒绝”在两种语言中也有所差&本文介绍了中语言中拒绝言语行为的同日。

中美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经常遇到误解。

阻碍交流的一些因在文化的语言&在,样的问题发生在话语中。

中美两国在中意着的文化,他们的言语行为些文化差的&第一大来,国不大,语言行为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发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间的来频繁&,无论一人是国行是在本生活,他人交道,文化日普遍&本文探讨中美两中的一些文化现象,语言用中的文化文化差,的是为不同的文化们间的文化提的'叫一、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的异同1.相似之处,直接拒绝通常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回答方式和行为,是在的本质上不礼貌的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的应用语言作为一种行为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对言语行为的关注有助于提高我们语言使用的语用意识。

在此,我对“请求”、“拒绝”和“撒谎”的言语行为进行一个讨论。

2.1“请求”言语行为“请求”是一种使役性的言语行为,它的使用涉及到面子的威胁也就是礼貌及其程度问题。

因此,人们在运用表示请求的言语时为了顾全面子,通常都不会直截了当的发出请求,而是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和间接性话语,以降低请求所产生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例如:(1) 嗨,小张,我的自行车坏了,可不可以借用一下你的?我明天一定还你。

例(1)是一个请求借用自行车的言语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此类的话语随处可见。

例(1)这一长串话语所表达的中心就是“借一下你的自行车”这一中心行为,其他部分都是服务于该中心的附加性话语,其中“嗨,小张”是一种称呼语,用于打招呼,表示友好,引起对方注意;“我的自行车坏了”是一个信息的陈述,是提供请求原因的辅助性话语,为之后所实施的请求的言语行为创造条件;“可不可以…?”是人们实施请求行为时采用的委婉形式,有助于降低请求产生的驱使性;“我明天一定还你”则是实施请求的后置辅助性话语,它可以推动促成该行为的顺利实施。

由此可见,言语行为在具体运用于请求时,根据语境添加大量的附加性话语请求功能的顺利完成。

2.2“拒绝”言语行为“拒绝”言语行为是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之后,说话人做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有时候也就是我们汉语所指的“婉言谢绝”、“断然拒绝”、“一口回绝”等说法,拒绝言语行为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而且形式多种多样。

例如,(2)女儿:妈妈,我去逛街了母亲:不可以,写作业!(3)小王:小明,你把橡皮擦借我用下吧小明:上次你都不借我(4)甲:明天下午去打球吧!乙:我明天有课(5)甲:请问考试是在什么时间啊?乙:你上网查查就知道了(6)售货员:就买这件吧,挺合适的顾客:贵了点,看看别的吧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拒绝”言语行为在具体应用时是各种各样的:例(2)是直接拒绝,(3)是批评性的婉拒;(4)是提供原因或借口的婉拒;(5)是提供建议的婉拒;(6)则是提供借口,再建议,表示婉拒。

管中窥“不”见中西——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略析

管中窥“不”见中西——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略析
(93 、 山卓郎 (90、 hnXn eY &Z ag ay (9 5 18 )森 19 )C e ig l e hn Yni 19 ) E n
等也对拒绝语作了相关研究 ( 转引自王芙蓉 刘振平,20 ) 06 。 22国内也有相关研究,笔者将之分作三类: . 刘珊 1从语用理论出发, ) 通过分析研究或验证或提出新的理论框架; 王爱华 (01 以 B w &Lv sn 的礼貌理论为基 础, Bu 20) o r n ei o n 以 lm& (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浙江杭州 30 1 ) 108 Kl u a等的 “ 篇补 全测试 ”为工具,调查 了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 k 语 o r n ei o 礼 n L 要J 捅 拒绝是 社会生活中 普遍存 在的现象, 拒绝言 关于 语行为的 达模式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验证了 B w &L v sn 研 貌理论的普遍性假设。 此外, 石景玲, 李淑兰(02 、 2 0)吴建设(O3 、 2O ) 究也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拒绝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如礼貌原则、面子 侯国金,蒋勇 (04 20 )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与拒绝相关的语用理论进 理论等。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也很多。英汉拒绝言语行为可 以从策略角度进行
际能力 。
[ 关键词] 绝 语 为 英 汉 拒 言 行 ; 语; 语 1引言 .
拒绝 是社会活动中普遍存在 的情 况,是 “ 社会各阶层 、各群体 所共有 的普遍言语行为 ”( 王芙蓉 、刘振平 ,20 ) 06 。无论是谢绝他 人 的邀请 、恩惠或赠与的礼品 ,还是不接受他人的要求、命令、建 议 、批评都属于这一言语行为。王风兰 (0 3 20 )认为,从本质上看, 拒绝就是对 他人意愿或行为的间接否定 。既然是对他人意愿或行为 的否定,就会伤害到听话者的积极面子,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或 策略 使听话 者从感情上接受拒绝或最大可能的减少对听话者感情的 伤害。拒绝虽是普遍现象,在各种不同社会、文化中有不少共同和 相通 之处,但在不同文化 、不 同社会背景 中生活的人 ,由于其 “ 价 3 拒绝”言语行为的策略划分 .“ 值观 、 世界观 、民族性格 、 历史 、 地理环境条件”等的迥异 , 拒绝” “ 31 . 直接拒绝策略 。指使用透明度 高的话语 ( “ o 、 N t、 如 N ”. o ” “ 这一 言语 行为的社会使用习惯 、约定俗成的使用规则或规范也不尽 “ 不行” 不可 以”以及其 他明显 口气坚 决表否 定的方式)直接传 、“ 相同 ( 王芙蓉 、刘振平 ,20 ) 06 。 递出具拒绝意图,说话 者毫 不保 留地拒绝对 方,不留任 何余地 ,语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 “ 拒绝 ”这 一言语 行为是对他人意愿或行为的否定,所 以当然 气极为生硬,即严重地伤害 了对方的积极面子。如: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研究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研究
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俄汉 拒绝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提 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评估方式:通过测试、作业、 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
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THANK YOU
汇报人:
汉语拒绝言语行为: 委婉、含蓄,较多 使用委婉语气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 的语气差异:俄语 更直接,汉语更委 婉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 的语气对比:俄语 更倾向于直接表达 拒绝,汉语更倾向 于委婉表达拒绝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失误分析
06
语用失误的定义与分类
语用失误的定义:在言语交际中,由于 语言使用不当或理解错误导致的沟通障 碍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句式选择
俄语中拒绝句式的特点: 直接、简洁、明确
汉语中拒绝句式的特点: 委婉、含蓄、间接
俄汉拒绝句式选择的差异: 俄语更倾向于直接表达拒 绝,汉语更倾向于委婉表
达拒绝
俄汉拒绝句式选择的共同 点:都注重礼貌和尊重对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语气分析
俄语拒绝言语行为: 直接、明确,较少 使用委婉语气
直接拒绝与间接拒绝 的语用效果:直接拒 绝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和权威性,间接拒绝 则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和适应性
礼貌拒绝与生硬拒绝
礼貌拒绝:在拒绝 时使用委婉、客气 的语言,以避免伤
害对方的感情
生硬拒绝:在拒绝 时直接、明确地表 达自己的意见,不
留余地
俄语中的礼貌拒绝: 常用委婉语、转折 词等,如“对不起,
0 4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相似点
拒绝言语行为在俄汉两种语 言中都有类似的表达方式
拒绝言语行为在俄汉两种语 言中都有类似的语境和场景
拒绝言语行为在俄汉两种语 言中都存在
拒绝言语行为在俄汉两种语 言中都有类似的语用功能

现代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初步

现代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初步

现代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初步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别人的请求或邀约,人们并非不分情况而一例采取“接受”的态度,事实上也经常会遇到和使用“拒绝”。

经验告诉我们:拒绝言语行为用得不好,往往会给交际双方的关系造成伤害;而恰当、得体地使用拒绝,则有助于减少乃至避免伤害,使双方本来良好的交际关系得到维护。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言语行为相关理论,对现代汉语拒绝言语行为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讨论。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一定数量的不同性别、职业、教育和文化背景的个人做了走访调查。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归纳和对比,将拒绝言语行为分为诚意拒绝和虚假拒绝两类,逐一分析不同被调查者针对不同情境所作出的拒绝反应;同时,笔者又参阅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不同被调查者他们在选择拒绝言语行为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心理策略进行了分类考察。

本文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医生和工人这四个群体。

大体说来,在现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下,大家在拒绝言语策略的选择上具有如下倾向性:拒绝对象为陌生关系,拒绝策略组合多为“道歉+找借口”;拒绝对象为一般关系,拒绝策略组合多为“道歉+陈述客观原因”;拒绝对象为亲属关系,特别是长辈对晚辈,拒绝策略组合多为“批评教育+推迟”,或者只使用批评教育这一种策略。

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讨论了不同个体因素对拒绝策略选择的影响作用,并得出了一些认识。

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本文特别对问卷调查这种形式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希望能为本课题今后的进一步的研究设想新的思路。

同主题文章【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拒绝; 交际; 情境; 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策略【作者相关信息搜索】:天津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张旭;高小岸;。

拒绝言语行为及应对策略_赵怀志

拒绝言语行为及应对策略_赵怀志

1、说明原因或理由。Ferrara(1980)指出,提供解释会提
貌原则来看,使用缓和语是遵守了慷慨准则,一定程度上缓 高对方接受自己的请求、命令、邀请等的成功机会。用
和了面子威胁。有时候也可以直接用缓和语来表示拒绝, Leech 的礼貌原则来看,这也有助于缓和对对方消极面子
如“你的心意我们领了。”
的伤害。如:
B:他们都在等着呢,我先走了啊。
的面子威胁性质,因此这些言语行为本质上是与发话人或
这种方法会使对方觉得自己的请求没有得到回应,进
受话人的面子需求背道而驰的”。拒绝语就是一种本质上 而推导出“拒绝”的含义。这两个阶段都会损害请求者的正
威胁请求者正面面子的行为。那么,如何进行拒绝呢?
面面子,因此它的威胁程度要大于前面几种。
常常将几种策略结合起来使用。
(12)A:留下来吃晚饭吧!
以上我们依据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原则对拒绝语的语
B:不了,太麻烦了!
用策略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文中列举的只是一些常见
A:麻烦什么,就准备些家常菜。
形式,并不全面。从中我们看出,拒绝作为一种常见的言语
B:那好吧,越简单越好啊!
行为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由于拒绝策略和应对策略都是威
说文解字
拒绝言语行为及应对策略
◎赵怀志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 拒绝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策略为 基础,以汉语为研究主体,探讨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及为了说服对方接受请求或邀请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拒绝 言语行为 应对策略 文章编号 1671-0703(2009)12-293-02
两例就是这样,当然也有其他情况,如“谢谢,我就不去了, 话人的不利影响。有时候这种方法不直接提出请求,而是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研究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研究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研究摘要:言语行为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俄语和汉语的拒绝言语行为,探讨了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

研究表明,俄语中的拒绝言语行为更为直接和明确,而汉语中则更加委婉和含蓄。

这些差异的产生与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惯用语和语言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部分:绪论1.1 研究意义言语行为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交流的顺利进行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拒绝言语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类型。

尽管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中,拒绝言语行为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在俄语还是汉语中,拒绝言语行为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用规则。

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俄语和汉语中的拒绝言语行为,旨在揭示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并探讨其产生原因。

这不仅对于俄语和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也能够帮助了解不同语言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行为规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1.2 研究内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言语行为研究的概念和分类,对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其次,通过对比分析俄语和汉语中的拒绝言语行为,揭示了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用差异。

最后,从社会文化背景、惯用语和语言习惯等因素入手,对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差异进行了原因探讨。

第二部分:理论分析2.1 言语行为的分类言语行为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包括陈述、询问、指示、命令、祝愿、承诺、拒绝等类型。

根据语用学的研究,言语行为可以划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两种类型。

2.1.1 直接言语行为直接言语行为指的是,说话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以达到某种目的,具有直接性、明确性和直截了当的特点。

比如:“请把窗户关上”、“明天我请客”。

2.1.2 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言语行为表达非言语意图,使听话人通过语境和语用的暗示来获得对言语行为的理解,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

比如:“你能不能帮我一下下,把这个东西拿过来呢?”、“我有点事情,今天不方便去看电影”。

拒绝话语行为结构形式分析

拒绝话语行为结构形式分析
委婉的直接拒绝话语行为由于拒绝行为是一种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并且直接拒绝行为在礼貌程度上很低附加上使语气委婉的辅助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失礼行为但它仍属于直接拒绝行为分类如1表示肯定或赞同如
考 试 周刊 2 0 1 4 g - g 6 7 .  ̄







王 菁
( 吉林大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 吉 林 长 春 1 3 0 0 1 2 )
摘 要 : 说 话 人 在 实 施 某 种 言 语 行 为 时 必 然 要 体 现 某种 交 际意 图 .拒 绝 话 语 行 为 就 是 交 际者 在 言 语 交 际过 程 中 实现 “ 拒绝’ ’ 的 交 际意 图 。本 文 从 对 拒 绝 话 语 行 为 的 分 类入 手 , 以直 接拒绝话语行为为主 , 对 拒 绝 话 语 行 为 的 结 构 形 式进 行 分析 。
拒绝 !
( 2 ) 在 一 般 直 接 拒 绝 的基 础 上 加 上 表 示 程 度 的修 饰 成 分
或 强 烈 的 语气 , 此 类 受 词 汇 和语 境 的 制约 。 A: 你把地扫一下 。 B : 我 才 不 扫, 我 现 在 最 不 想做 的 就是 扫
地 1
强烈拒绝 : 甲: 你去把窗户 打开 。乙: ① 为什么?②才不 !
般直接拒绝 : 甲: 今晚请 你吃饭 ?乙: ①我不 ! ② 我不愿 意 !③我拒绝 ! 强烈拒绝 : 甲: 你去把窗户打开。乙: ① 为什 么是我? ②又
语气成分。 ( 1 ) 采用特殊句式 , 如 反 问句 、 疑 问句 。 A: 你 把 地 扫一 下 。 B : 你 怎 么 不 扫 ?/ 为 什 么 要 我 扫 ?/ 现 在扫地?

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开题报告怎么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交往现象。

其中,言语行为的冲突和不当使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拒绝方面的言语行为,其影响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交往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对于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拒绝言语行为的本质、类型、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拒绝言语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1. 拒绝言语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本部分将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定义、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拒绝言语行为的概念、表现形式、内在动机等。

2. 拒绝言语行为的类型本部分将对拒绝言语行为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和分析,包括直接拒绝、间接拒绝、委婉拒绝等。

3. 拒绝言语行为的影响本部分将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包括对个人、对群体和对社会的影响。

4. 应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策略本部分将对应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策略进行分析,包括积极沟通、理性分析、妥善处理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多角度、多维度地探究拒绝言语行为的本质和应对策略。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拒绝言语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2. 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好的交往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预期成果1. 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定义、类型、影响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

2. 开发一套有效的应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好的交往环境。

3. 通过实验研究,探究不同的拒绝言语行为对个人情绪和心理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七、研究计划1. 第一年:文献分析,调研设计问卷,开展问卷调查,初步分析数据。

2. 第二年:实验研究,深入分析拒绝言语行为的类型和影响,探讨应对策略。

3. 第三年: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和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浅析拒绝言语行为
作者:张宗男
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11期
◆摘; 要:本文首先试图厘清拒绝言语行为的定义,确定研究范畴,分析表达说话人拒绝言语行为的策略,对比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异同,尝试探讨俄汉拒绝言语行为背后的文化、认知等因素。

◆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交际策略;俄汉对比
一、引言
拒絕是一种需要智慧和艺术的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的实施往往有着鲜明的个人心理、阅历、学识,社会文化、民族背景特征,研究其背后的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认知因素都十分必要。

由于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拒绝方人往往要考虑、照顾到被拒绝方的身份、地位、性别等社会因素,因此日常交际中人们更多地是间接表达拒绝意图,采取的表达手段方式更是“千奇百怪”。

这使得从语言层面上的研究不具可操作性,因为语境不同、交际双方不同都可能使同样的表层语言具有不同的深层次含义,给间接言语行为的划分和研究带来了巨大困难,往往是研究的短板。

二、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特点及交际策略
例:甲:走,晚上去看电影。

乙:我要准备明天的考试。

乙所表达的间接言语行为——拒绝是这样完成的:
甲向乙提出了去看电影的邀请,按照合作原则乙的应答要么接受,要么拒绝,要么提出其他建议。

但乙答语中并未表达上述任何一种言语行为,这说明乙要表达的是字面以外的含义。

背景知识是双方均知晓看电影和准备考试都需要大量时间,因此乙的回答在委婉地表达:乙不能去看电影了,而是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准备考试。

直接的拒绝言语行为往往使用直接表达拒绝含义的词汇手段:俄语中отказаться,не
хочу,не разрешаю,не могу,не принимаю,не соглашаюсь,не интересуюсь,не хочется,нельзя等;汉语中也是有对等的表达如:拒绝,不想,不愿意,不接受,不同意,不允许,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