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拒绝言语行为分类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语拒绝言语行为分类研究
作者:崔丽丽姜群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2期
摘要:拒绝言语行为因为其威胁面子的特征和对语用能力、文化沟通力的高要求逐渐成为跨文化领域的敏感话题。本文以俄罗斯语言学家弗罗尔金娜的隐含研究为理论基础,分析俄语国家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中拒绝言语行为的常用策略。
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弗罗尔金娜;新闻发布
拒绝言语行为分属言语行为理论,随着请求、建议等言语行为的研究逐步深入,拒绝言语行为也慢慢进入到语言学家们的视线。对于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始于Beebe,森山卓郎等语言学家。对于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马月兰、王爱华等。他们对于拒绝语的研究都是在Beebe等人的“语义公式”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的扩展研究。俄罗斯语学界对“拒绝”的研究,尤其是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一般是将其与“不同意”的概念相对比或结合进行分析。本文选择俄罗斯语言学家弗罗尔金娜的隐含观点为理论背景,在此基础上对拒绝言语行为进行研究。
一、弗罗尔金娜的隐含研究
弗罗尔金娜的隐含研究具有鲜明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特色,在研究角度和方法上都有所创新。
她将隐含分为形式隐含和内容隐含两种,内容隐含又包括意思隐含和非意向性含意。她的研究重点是意思隐含(意思隐含是指规约性程度不同地表达这种或那种意向性意义的各种间接的言语表达式),她将意思隐含分为两大类:语句层次隐含和语篇层次隐含,语句层次隐含在单个语句的范围内就能得到充分解释,而语篇层次隐含在单个语句范围内不能得到充分解释,必须有补充信息。语句层次隐含分为:语义性、主观评价性及常规一语用性意思隐含;语篇层次隐含则分为:语境一文化性、逻辑一情境性及心理一策略意思隐含。①
二、俄语拒绝言语行为
结合弗罗尔金娜的相关理论,笔者从语句层次隐含和语篇层次隐含两个方面分析语料。对于俄语国家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中的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我们参考国内语言学家吴建设对于间接拒绝语的分类,作如下具体分类:在语句层次上的表达策略分为词汇策略、句法策略。在语篇层次上的表达策略分为语境文化策略和逻辑-语用策略。
(一)语句层次的表达策略
1.词汇策略
政府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拒绝”,本身属于一种竞争、冲突性言语,在本质上会使受话者的面子受到威胁,因此,发言人常常会采用一些能够使拒绝变得委婉且礼貌的词语,使得对方能够理解“拒绝”意并巧妙避免冲突。
(1)起缓解作用的词语。如:пожалуйста,лишь等词。
(2)起加强作用的词语。如:名词化очень,уважаемый等词。
(3)称呼语和指示词。如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和父称表示尊重,或господин,мы,等词。
2.句法策略
本研究中拒绝言语行为的句法策略分为以下六种,说话人可以通过这些句子结构的变化表达拒绝,并使拒绝意变得委婉。(1)带疑问词、语气词、连接词、感叹词的句子结构,包括反问句和条件结构。(2)省略和缩略句。(3)否定结构。(4)由时、体、态、格的变化引起语义变化的结构。(5)成语、谚语、俗语或套话。
(二)语篇层次的拒绝策略
1.语境文化策略
这一策略是指某些上下文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或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人一般都能理解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都有助于理解语篇的意义和交际意图。②
2.逻辑-语用策略
逻辑-语用策略是指说话人通过逻辑手段,巧妙地化解不想回答问题所带来的尴尬,这其中会运用一些语用策略,我們分为九种:直接拒绝、说明理由、提供他法、允诺、表明态度或愿望、阻碍提问、强调原则、回避问题、陈述哲理。
三、结语
本文结合弗罗尔金娜的意思隐含理论对俄语国家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答记者问进行分析和分类,该分类是基于对语料的分析,所以不同于英美、日等语言环境下的分类,笔者还将继续深化研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找出蕴含在这些策略中的常用策略,以期帮助中、俄语环境下的应用者能够摆脱由“拒绝”言语行为带来的困扰,减少语用失误和错误,避免语意表达失败。希望能够对俄、汉语学习者、教学者、新闻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帮助。
注释:
①许汉成. 弗罗尔金娜隐含观点评述[J].外语研究,2002 (2):38
②吴建设. 拒绝语的表达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7):108
参考文献:
[1]吴建设.拒绝语的表达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7(4):106-109.
[2]许汉成.弗罗尔金娜隐含观点评述[J].外语研究,2002 (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