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第1章-灾害学概述-2015-11-定稿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第一章(正式)课件

膨胀土 地裂缝
湿陷性黄土 地裂缝
农作物灾害
病害(病源物)
小麦锈病(条锈、 麦锈、叶锈)
小麦赤霉病 麦类白粉病 稻瘟病 稻白叶枯病 水稻纹枯病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 棉花枯萎病 棉花黄萎病
虫害(害虫)
蝗虫 粘虫 小麦吸浆虫 稻飞虱 水稻螟虫(二化螟、
三化螟、大螟) 小麦螟虫 玉米螟虫 稻铃虫 棉红铃虫 大豆食心叶 地下害虫
马宗晋等分类(1994,共24种) • 地震灾害 • 气象灾害(包括洪水灾害) • 农作物灾害 • 海洋灾害 • 森林生物灾害 • 地质灾害 • 其他灾害
地震 灾害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岩蹦、滑坡、地面陷落地震
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震
1 干旱
空气及土壤干燥、 高温(热浪)、干热风、焚风
2 洪涝(暴雨)
“潮灾” storm surge 风暴潮 tsunami 海啸
增水位
m
特大潮灾 >2
较大潮灾 >1
一般潮灾 >0.5
轻度潮灾 超过或接近
海冰
巨浪
赤潮
1级:轻冰年 2级:偏轻冰年 3级:常冰年 4级:偏重冰年 5级:重冰年
风浪 涌浪 近岸浪
红潮 黄潮 绿潮 赤潮
地质
滑坡
灾害
泥石流
崩塌
地裂缝
构造地裂缝 特殊类土地裂缝
• Violence and War hazards(social)
weapons,release of dangerous natural forces, release of dangerous technological forces,armed forces and weapons systems,strategies and tactics
盛第章灾害学基本概念定稿

➢ 防灾减灾的含义:所谓防灾:尽可能地防止灾害发生及防止
受灾区所发生的灾害造成难以控制的危害和不良影响。所谓
减灾:一是采取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二是减轻
灾害对受灾地区所造成的损失。
2
防灾减灾学
2020/10/5
第二章 防灾减灾学概述
2.1 防灾减灾系统工程的组成(基本概念) 2.2 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原理、措施 2.3 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过程 2.4 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
建立了相应的机构。
27
防灾减灾学
2020/10/5
2.5 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
➢ 随之,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减灾委员会建立了许多防灾减灾项目,如 “联合国全球灾害网络”、“全球分大区的台风监测计划”、“欧洲尤 里卡计划”、“美国飓风、洪水预报及减轻灾害研究”、“日本防灾应 急计划”等,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3
防灾减灾学
2020/10/5
2.1 防灾减灾基本概念
➢ 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很多方面,需
要社会各界协调行动。因此需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部门和网络体系,
系统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主要包含以下环节:
➢ (1)灾害监测
(2)灾害预报
➢ (3)防灾
(4)抗灾
➢ (5)救灾
(6)灾后重建与恢复生产
➢ 防灾减灾学科:其发展是建立在灾害可以防治的认识基础上的。 现代科学观点认为,各种灾害就个别而言有其偶然性和地区局限 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这种相关 性和规律性的存在,使运用预测、预报手段及采取工程措施研究 灾害规律成为可能。总体而言,现代防灾减灾科学主要在以下几 方而得到发展或正在进行研究:
自然灾害第一章用ppt课件

;
;
火山的影响:
弊:1.摧毁农田、村庄、道路等,造成财产损失 2.引发森林火灾,造成资源、环境破坏 3.火山灰和有毒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4.诱发火山泥石流、地震、海啸等 5.造成人员伤亡
看图利:片1.思形考成肥:沃火的山火山的灰喷发会造成什么影响?
2.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等
;
(二) 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 2、形成条件 3、灾情大小的影响因素 4、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1、从哪些方面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3、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减小自然灾害的影响?
;
大气圈
热带气旋、 干旱、寒潮
气象灾害
孕 灾
岩石圈
地震、火山、 滑坡、泥石流
地质灾害
环 境
水圈
洪涝、风 暴潮
解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旱情。
(二〕寒潮
1、什么是寒潮? 2、多发季节、地区? 3、成因? 4、影响强度的因素? 5、危害及防御?
;
寒 潮 入 侵 我 国 路 线;图
冻范寒
害围潮
等的:
现 象
剧 烈
由 强
。降冷
温 , 并
空 气 迅
伴 大 风
速 入 侵
、造
雨成
雪大
、
防 御 : 及 时 预 报 , 及 早 准 注:寒潮带来的大雪可保护农作物安 备
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造成人民的生民财产损失1加强监测和预警2保护植被恢复植被3加固坡地4在高危地区避免进行人类活动5制定灾害应急预案2829生物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30类型洪水成因是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形成条件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流量大水位高蒸发弱排水不畅地势低洼中低纬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气候区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洪水低湿洼地涝渍31流域内特别是山区长期的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床淤塞是重要原因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讲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课件湘教版选修5

(2)材料中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是________圈的变异引起的,这反 映了自然灾害的________属性,另外,本次灾害还造成了较大 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________属性。 (3)此次大雨引发的滑坡和泥石流,反映了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 (4)灾后,哥伦比亚当局持续在受灾地区展开搜救,努力将灾害 损失降到最低点,这说明了自然灾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考试要求]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归纳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4.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
第一讲
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 的相互关系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自然灾害的概念 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 生存条件 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读图,回答 4~5 题。
4.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 A.洪涝灾害 C.海水入侵
B.地面沉降 D.大水漫灌
()
5.造成图中问题的原因是
()
A.洪涝灾害
B.破坏植被
C.海水入侵
D.过度开采地下水
解析:漫画反映了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问题。
答案:4.B 5.D
1.下列现象或过程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月球上的火山爆发
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生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样性减
少
主要原因
人类对森林、草__地__的大规模破坏;对生__物__ _物__种__的过度利用
危害
_物__种__的__灭__绝__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将逐 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3.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工程活动 大都市建设
引发的灾害 _地__面__沉__降__、__
灾害基础知识PPT课件

半小时内拔出的人员救活率为95%; 第一天为81%; 第二天为53%; 到第五天仅为7.4%。
3、加强地震预警监测
地震波
日本地震预警预报系统
地震发生
P波探测仪
EEW 日本气象厅
灾害损失降低措施 发布
灾害管理部门(消防等)
做好准备
公共机构(学校、医院等) 做好准备
居民 防火、撤离
交通部门 紧急停止(火车、地
1990-2008年全国自然灾害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趋势图
单位:亿元
11752
616 1215853 993 18761863288219753007196220451942163718841602204225282363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铁等) 企业、工厂 工人生命的保护以及设 施的保护,重要数
据的备份
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只因地震瞬间颤 动,就被夷为平地。骨肉之躯的创造者,钢筋混 凝土的建筑群,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那样不堪一 击。人类只有这个时候,才真正感到自己力量的 弱小。
——唐山地震后,一位文学家感言
1876-1879年的华北大旱灾
国土面积的32.5%;
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有136个位于7度以上地震区,约占全国
城市总数的45%;其中百万人口以上城市20个,占70%;50万 人口以上城市30多个,占50%以上。
自各省有地震记载至1955年,均有不同强度的破坏性地震发
生。
我国的地震灾害并非是极少数地区所特有的灾害,而是一 种全国性灾害。
全国总住宅数约为4700万户
3、加强地震预警监测
地震波
日本地震预警预报系统
地震发生
P波探测仪
EEW 日本气象厅
灾害损失降低措施 发布
灾害管理部门(消防等)
做好准备
公共机构(学校、医院等) 做好准备
居民 防火、撤离
交通部门 紧急停止(火车、地
1990-2008年全国自然灾害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趋势图
单位:亿元
11752
616 1215853 993 18761863288219753007196220451942163718841602204225282363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铁等) 企业、工厂 工人生命的保护以及设 施的保护,重要数
据的备份
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只因地震瞬间颤 动,就被夷为平地。骨肉之躯的创造者,钢筋混 凝土的建筑群,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那样不堪一 击。人类只有这个时候,才真正感到自己力量的 弱小。
——唐山地震后,一位文学家感言
1876-1879年的华北大旱灾
国土面积的32.5%;
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有136个位于7度以上地震区,约占全国
城市总数的45%;其中百万人口以上城市20个,占70%;50万 人口以上城市30多个,占50%以上。
自各省有地震记载至1955年,均有不同强度的破坏性地震发
生。
我国的地震灾害并非是极少数地区所特有的灾害,而是一 种全国性灾害。
全国总住宅数约为4700万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灾害发展过程来分类:突变型、发展型、持续型、环境演变型
➢ 突变型。地震、泥石流、燃气爆炸等属于这一类型,它们的发生往往缺 乏先兆,发作是突然的,发生的过程历时较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 能在一定时期内重复发作。
➢ 发展型。暴雨、台风、洪水等同于这一类型。与突变型相比,它们有一 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正常自然过程积累的结果。它们的发展是较迅速 的,但比突变性灾害要缓慢一些,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估计性。
2. 是一种长期的 自然过程,是 自然环境演化 或加上人类不 当行为造成的 必然伴生结果
3. 因其进程缓慢, 不易引起重视, 而且需要世界 不同国家之间 合作进行,因 而最难控制或 减轻。
➢环境演变型
灾害的分类II(发展过程特性)
一
防灾减灾总论
➢ 从灾害发展过程来分类:突变型、发展型、持续型、环境演变型
➢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娱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 ➢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台风、冰雹、雷电、龙卷风、路冻等。 ➢ 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 ➢ 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 ➢ 其他:海啸、鼠害等也属于自然灾害。
一
防灾减灾总论
➢ 成因分类
人为灾害【生态环境灾害、工程事故灾害、政治社会灾害】
➢ 大灾:死亡1000-I00000人,经济损失1000万。l亿元人民币。
➢ 小灾:死亡10—100人,经济损失I0万—100万元人民币 ➢ 微灾:死亡10-0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
一
防灾减灾总论
➢ 灾害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危害
➢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至深至远。在古代,灾害甚至导致了整个 城市毁灭。即使在经济相当发达、科学技术十分先进的现代社会,各种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仍然在全球肆虐,成为人们心中的隐患,威胁着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
一
防灾减灾总论
➢灾害的分级【巨灾、大灾、中灾、小灾、微灾】
➢对灾害规模的描述还很不统一。如地震以释放的能量来分级;崩塌、泥石 流则以土方量来衡量;植物病虫害以受害面积来划分。可见,不同的灾种有 不同的分级方法,相互之间很难统一。但不沦何种灾害.均会造成入员伤亡 或则产(经济)损失,所以可以此进行灾害分级。目前我国将灾害分为以下五 个等级: ➢ 巨灾:死亡10000人以上,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人民币。
课程内容
一 防灾减灾总论-灾害、目标、 原理、措施
二 地震灾害-防震减灾、工程结构抗 震
三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四 洪水灾害-水利工程安全(大 坝、堤防、边坡、水库)
一
防灾减灾总论
➢灾害的含义:
灾害是指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 影响的事物总称。
从哲学上讲,灾害是对自然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变异 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
长期以来,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在与灾害的斗争中,人们 不断研究总结形成一门新的科学——防灾减灾学。它是以防止灾情为 目的,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经济学等多种科学理论和技术, 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1990年代,中国学位委员会在调整博士点学科时,将“防灾减灾工程 及防护工程”列入工科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中。此后,许多高校成立 了相应的研究所,设立硕士点和博土点培养这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一
防灾减灾总论
一
防灾减灾总论
一
防灾减灾总论
一
防灾减灾总论
➢ 灾害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危害
➢ 我国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地震灾害,在全球大灾总量 中占有比重最大,超过63%,其中,1556午发生在陕西华县的地震, 死亡83万人,是有记录的一次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
2. 有一定的先兆, 往往是某种正 常自然过程累 积的结果。发 展迅速,但比 突变型灾害要 缓慢一些。
3. 其过程有一定 的可估性
1. 旱灾、涝 灾、传染 病、生物 病灾害等
2. 持续时间 可由几天 至半年甚 至几年
➢突变型
➢发展型
➢持续型
1. 沙漠化/水土流 失/冻土/海水 入侵/地面下沉 /土地盐碱化/ 海平面上升/区 域气候干旱化
➢ 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 候异常等。
➢ 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漏、有害物失控( 毒气、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渍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
➢ 政治社会灾害: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社会暴力与动乱、金融风 暴等。
一
防灾减灾总论
一
防灾减灾总论
➢ 环境演变型(或简称演变型):沙漠化、水土流失、冻土、海水侵入、地 面下沉、海面上升以及区域气候干旱化等由于环境演变发生的自然灾害, 这类自然灾害是一种长期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环境演化或人类不当行为 造成的不良后果,因其进程缓慢,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并立刻来取措施, 而且有些灾害防治还需要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合作进行,往往难于控制和 减轻。但这类灾害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可预报性,如二氧化碳倍增可能引 起全球气温升高3℃,这在理论上有比较肯定的结论,其导致的区域干旱 化和海平面上升也具有一定信度的预测结果。
从经济学角度看,灾害具有危害性与意外性、可预测性与 可预防性、后果利害双重性等经济特征。
一
防灾减灾总论
➢ 灾害的含义
▪ 总之,灾害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一种极端表现形 式,其特点是损害人类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
▪ 注:灾害是从人类角度定义的,必须以造成人类的生命、 财产损失的后果为前提。例如,一次山体崩塌发生在荒无
➢ 持续型。旱灾、涝灾、传染病、生物病灾害等就属于这种类型。它们的 持续时间可由几天到半年甚至几年.人类灾害分类示意图.
1. 地震、火山 爆发、山崩、 滑坡、泥石 流、雪崩、 溃坝
2. 往往缺少先 兆,发作是 突然的,发 生的过程历 时很短,但 破坏性很大, 而且可能在 一定期内重 复发作
1. 暴雨、台风、 洪水等。
人烟的深山,无人员伤亡,则不会称作灾害。但是如果山体 崩蹋滑坡发生在人员聚集的城镇,导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 农田被掩埋、水利设施放冲毁等,这就构成灾害事件。
2021/3/8
一
防灾减灾总论
➢ 成因分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运动造成的损害。【地 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天文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