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黄小二语组琚卫锋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1、师: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画家,他叫——戴嵩。
[示课件: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自由读——指名读
2、读了这段文字,你都知道了什么?
(1)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2)很多人很喜欢他的画。(你从哪里知道?——指导朗读)
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B、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3、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跟他有关,题目叫——《画家和牧童》。
二、创新板书,设问导思。
1、板书:画家和牧童(一大一小)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一大一小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为什么把“画家”写得特别大,“牧童”写得特别小?
生1:画家是大人,牧童是小孩。
师:真聪明,知道他们年龄不同。
生2:画家很有名,牧童是一般的放牛娃。[板书:著名]
师:你很会思考,知道他们的身份不同。
师:我们把擅长于画画,画画得特别好的人称他为“画家”。那么舞跳得特别棒的人,我们称他为——
生:舞蹈家。
师:你还知道什么家?
生:科学家、数学家、小说家、发明家、文学家……
师:真是了不起,竟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的大家。
师:这个大名鼎鼎的大画家和小小的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三、激发兴趣,初读课文。
1、初读要求:1)拿到这篇课文,一直读到正确流利为止。2)标上自然段序号。
2、生自由读。
3、检查:小朋友的读书态度很认真,连生字朋友都迫不及待地要考考大家了。
(1)带拼音的词语。(重点正音:嵩幅抹蝇)指名读
(2)去拼音的词语。自由读——齐读
戴嵩价钱购买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和蔼批评驱赶牛蝇惭愧拱手夸赞赞扬斗牛图沉思片刻绝妙之作翘起来
随机点拨:
A、找出三对反义词: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批评——夸赞批评——赞扬
B、做动作理解:拱手翘起来沉思
C、斗:dǒu 北斗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dòu 斗争战斗奋斗
(3)指名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4、生字朋友有些累了,咱们把他们送回家,请3位同学来读读课文。(1、2—4、5—6)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示课件:读了课文,我知道戴嵩是一个(),当他画完(),围观的人都说(),而一个牧童却说(),戴嵩听了,()。]
2、指名说
五、品读2—4段。
过渡:那我们就一起去现场看看,戴嵩是怎么画《斗牛图》的?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读2——4段,想想:读了后,你最想把哪个词语或句子送给戴嵩?
预设:
生:你的画真是绝妙之作!
你的画画得真好。
你画画可真熟练。
你看大家都夸你的画太妙了……
2、随机点拨:
(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A、把“一会儿……一会儿”变红
B、可见戴嵩画得熟练,很快。谁来把它读出来?(指名读)
C、[示图:斗牛图]同学们,这就是斗牛图。图的哪里需要浓墨涂抹,哪里是需要轻笔细描?(指名一生上来指指)
(2)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A、谁来学学商人或教书先生夸夸?(指名读)
B、评评他读得怎么样?
C、大家一起来读读商人的话,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动作。(齐读)
师:真是妙不可言,妙哉妙哉!
D、教书先生的话谁来读?
师:教书先生,什么是画活了?
师:你愿意再来夸夸吗?
师:从你的眼神、动作,我深深地感受到戴嵩把牛画活了。
E、想扮演商人的站起来,想扮演教书先生的起立,想演谁就读谁的话。(生分角色读)
F、围观的人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吗?如果你就是围观的人中的一员,你会夸赞什么呢?
G、想夸的就站起来夸吧!(齐读)
师:这么多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夸,就是课文说的——纷纷夸赞。
五、写字:
过渡:戴嵩的画赢得大家的夸赞,看看今天谁写的字也能赢得大家的夸赞。
1、示字“抹、挤、拱”
2、示“决、购”
3、示“价钱”
《画家和牧童》典型案例
黄小二语组琚卫锋
案例背景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一方面表现了戴嵩的虚心之美,另一方面表现了小牧童不盲从,实事求事,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
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采取对比的手法进教学,将围观人与牧童的语言、围观人与戴嵩的态度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读中感受到戴嵩的虚心与小牧童的勇敢。
案例过程描述:
一、古诗导入
师:同学们,见到你们真高兴,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会背古诗,是吗?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怎么样?《所见》这首诗谁会背?(许多同学举手)哟,这么多同学都会背,那一起背吧!
生:(齐背)
师:背得真好!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谁吗?
生:牧童。
师:那牧童是做什么的呢?
生:我知道,牧童是放牛的。
生:老师,放羊的、放马的也可以称为牧童。
[城里的孩子很少看到牧童,对这个词可能理解不够。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让学生通过回忆、理解牧童的意思。]
师:是啊,你了解的真多。我们把放牧的小孩子都可以称为牧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一个小牧童的故事。看老师写课题。写字的时候要认真,一笔一画的写,注意这个“牧”字,它是左右结构,左边一个牛字旁,右边一个反文旁,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指导写字是低年级的一个重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指导写字。]
师: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画家吗?
生:画画得好而且有名气的人称为画家。
[了解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画家,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
师:对了,画画得好而且出名的人才能称为是画家。那么这个小小的牧童和画家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去读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