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学业评价改革趋势

合集下载

学业成就评价我知道

学业成就评价我知道

学业成就评价我知道摘要:1.学业成就评价的定义和意义2.学业成就评价的常见方法3.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4.我国学业成就评价的现状与挑战5.如何提高学业成就评价的有效性正文:学业成就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

它不仅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学业成就评价的常见方法包括考试成绩、作业评分、课堂表现、实践操作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如考试成绩能较好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但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发展;作业评分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但受教师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因此,学业成就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一方面,评价标准逐渐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转向多元化的能力发展;另一方面,评价方式也从传统的纸笔测试向电子化、网络化、情境化等方向发展。

这些变革有助于提高学业成就评价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学业成就评价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状与挑战。

如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部分地区仍过于依赖考试成绩;评价手段不够科学,主观性较强;教师和家长对评价结果的认识有待提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教育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质量。

如何提高学业成就评价的有效性呢?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其次,要创新评价方法,探索情境化、项目化、综合化等评价方式;再次,要加强对教师和家长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学业成就评价的认识和理解;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评价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总之,学业成就评价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方案

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方案

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方案学生学业评价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学生学业评价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评价目标和原则学生学业评价的目标应当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评价应当注重客观公正、真实准确和科学合理,避免一味追求分数和形式主义。

评价方式应当多样化,包括综合测评、课堂表现、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

二、重视素质教育,减少应试导向当前,应试导向的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学生过多地在应试技巧上花费时间和精力,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应该从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培训、教师评价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培养综合素质,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推行权威评估,减轻学生负担学生学业评价应该由专业教师和教育专家来完成,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评价不应仅仅依靠考试成绩,而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展示、实践能力等方面,减少单一指标对学生的评价影响,避免学生过多地追求分数而忽视学习本身的意义。

四、做好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学业评价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参与。

学校和家长要建立互信互动的良好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家长要倾听学校的评价意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加强师资培养,提高评价水平教师是学生学业评价工作中的关键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评价水平直接影响着评价的质量。

因此,学校应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培养教师进行多元化评价的能力。

同时,也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对优秀的评价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认可。

六、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性评价应当成为一种激励,而不是一种压力。

我国高校学业评价的现状及改革对策

我国高校学业评价的现状及改革对策

轻……” 忽பைடு நூலகம்……” 反映 了实践工作 的失 衡 , 和“ , 这种
心 内容 ,也是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工作能否取得 突破性进展 的重要环节。我国高校学业评价既是高校教育 教学工作 的 重点 , 也是难点 和薄弱环节 , 高校学业评价 中的问题 显而易
我 校 学业评价 的现状及 改革对 策 国高
刘 声 涛
(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 究院
中图分类号 : 4 G6 0 文献标识码 : A
湖南・ 长沙 408 ) 102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8 0 1 - 3 1 7 — 8 4 2 1 2 — 0 0 1 O

保 障 机 制 落后 及 指 导 高 校 学 业评 价 实 践 的 研 究 滞 后 造 成 目
前 我 国高 校 学 业评 价 工 作 科 学性 和 有 效 性 不 强 .需 从 这 三 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调动起 来 , 自尊心和 自信 心时时受到挫 伤 ; 从评价 方法看 ,
评价方法单一 , 以标准 化测 验为主要 评价手段 , 重量化评价 和终结 性评价 , 轻质性 评价和过程性评 价 ; 从评价 过程看 ,
E ua o a Is tt n hn : au oa d R fr d c t n l ntui si C iaS tsQu n eo m i i o n t
S g e t n / i h n to u gs o i s /L u S e g a
Ab ta t t d n s c d mi ef r n e a s s me t i t e s r c S u e t’a a e c p r ma c s e s n s h o k ya d t e cu f d c t n a d t a hn i h re u a i- e n h r x o u a i n e c i gi h g e d c t e o n o

简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

简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

简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也在不断发展。

学业成就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推广。

传统的学业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但这种评价方式只能反映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实践活动、参与度等多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客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个性化评价的兴起。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传统的学业评价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因此,个性化评价成为学业评价的一个重要趋势。

个性化评价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

学业成就不仅仅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学业评价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业成就评价的透明化和公正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学业评价的透明化要求评价过程和标准公开透明,让学生和家长了解评价的过程和依据,避免评价结果的不公正。

公正性是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结果应该客观公正,不受主观偏见和不正当因素的影响。

透明化和公正性的要求能够提高评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增强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对学业成就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可以更加精确地记录和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学习平台、在线作业和学习记录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随着中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考试、实习报告、论文答辩等形式。

这些形式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但是,这种传统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

目前,课程考试仍然是主要的考核方式,而实习报告和论文答辩等形式的考核方式往往只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

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应试心理,忽略了对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考核与评价体系缺乏过程性评价。

目前,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历程。

这种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只考试成绩,而忽略了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考核内容不够全面。

目前,高职院校的考核内容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核。

这种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只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目前,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历程。

这种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只考试成绩,而忽略了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未来发展的趋势加强过程性评价。

未来,高职院校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历程。

通过加强过程性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使教师更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历程。

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未来,高职院校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通过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以使教师更加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简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

简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

简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也在不断演变和变革。

从传统的一次性考试评价到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学业成绩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但这种评价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在,教育界倡导综合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逐渐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转向多元的评价形式。

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除了考试成绩以外,还会评价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创新能力、艺术素养等方面。

其次,个性化评价。

传统的学业成就评价都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的,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别需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是向个性化发展。

现在,许多学校开始注重对学生个别成绩的跟踪和评价,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评价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再次,多角度评价。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不再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现在,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引入多角度评价的方式,以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这样的评价方式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能力。

此外,个人发展记录的评价方式也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

个人发展记录是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成绩、经验等综合记录起来,以便学生自主、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个人发展记录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个性化、多角度以及个人发展记录。

这种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未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还会进一步发展,不断完善和创新。

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

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

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随着农村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也逐渐受到关注和改革。

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主要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改革意义、具体措施等方面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

一、现状及问题目前,农村小学的学业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为导向,通过定期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 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错,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较差,但在考试中却能取得好成绩。

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 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目标存在功利性。

由于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因此教育教学目标往往会被定位在追求好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能发展。

3. 评价方式过于功利化。

焦虑的学生和家长会因为成绩问题而产生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比如作弊、逃学等。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改革。

二、改革意义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不再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

改革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改革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改革可以减少学生和家长的考试焦虑情绪,创造更加轻松和健康的学习环境。

三、具体措施为了改革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1. 多元化评价方式。

除了考试成绩外,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参与活动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2. 学科素养评价。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也在不断发展和改革。

传统的学业成就评价主要依靠考试成绩和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如今,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趋向全面、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一、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学业成就评价不再仅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而是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潜能等方面都纳入评价的范畴。

在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时,不仅要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其他方面的表现。

这种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潜力。

二、多元化评价多元化评价是指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不再依赖于单一的评价指标,而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

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还可以通过学科竞赛、课堂表现、项目作业、社会实践、学习记录等多种途径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

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减少单一评价指标的局限性。

三、个性化评价个性化评价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评价标准和方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潜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评价方式也应该因材施教。

个性化评价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四、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指将各种评价结果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报告。

综合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发展情况,减少单一评价指标的片面性。

在综合评价中,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能力表现、学习态度、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会得到综合评价,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结果。

五、重视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指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

然而,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同样重要。

因此,在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中,过程评价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讨论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反思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

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

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面,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本文将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现行学业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目前,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存在以下问题:1. 考试成绩过分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只注重记忆知识,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焦虑情绪,学习成为了一种负担,不利于全面发展。

3. 客观题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 学业评价方式过于功利化,导致了学习倦怠和对学习的反感,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改变现行学业评价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

3.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

改变评价方式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增强学校的办学质量。

通过改变评价方式,使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

为了促进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口头答问、小组讨论、课程设计、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避免过于依赖单一的考试成绩。

2. 注重素质评价。

从学生的兴趣、品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成绩的更加注重素质的培养。

3. 引导性的评价。

评价方式要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学生评价参与度的提高。

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业评价中更加积极参与,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公正性。

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

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

浅谈农村小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仅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等,这些问题已经不适应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农村小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的学业评价方式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育应该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

学校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成绩、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些都应该纳入到学业评价当中。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和评定,如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实践能力等,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考试成绩。

学业评价方式改革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培养。

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往往会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导致学生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忽视了学习的乐趣和兴趣。

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可能更加多样化,学校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

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兴趣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

评价方式也应该借鉴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学业评价方式改革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他们往往需要面对更多的实际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学校教育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实际挑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业评价方式改革也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通过实践环节、实际项目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校和教育部门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性发展。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

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机会,创设一个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创新发展的教育环境。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成为了当下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评价体系,旨在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将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学业成绩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相对较少。

然而,在当今社会变革迅速、信息快速更新的背景下,仅有学科知识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正因如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将得到更加重视和关注。

其次,综合素质评价将更倾向于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然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不同方面都有潜在的优势和特长。

综合素质评价将更加关注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全面发展。

此外,综合素质评价将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实践操作的结合。

传统的学业成绩评价更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而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少重视。

然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学生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因此,综合素质评价将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最后,综合素质评价在未来将更加注重个性化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然而,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潜能和特长,他们的发展道路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将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评价,更加注重个性化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总而言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是多元化、个性化和实践导向的。

教育评价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

教育评价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

教育评价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近年来,教育评价制度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和改革,被视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教育评价制度的发展趋势及改革方向,旨在提供对教育改革者以及教育从业人员的一些思考和启发。

一、发展趋势1. 多样化评价方式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依赖于单一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评价方式开始出现,例如综合评价、学科竞赛、项目作业、小组讨论等等。

这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强调评价与学习的融合以往,教育评价常常被视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验工具,学生仅仅在考试前才会付出努力。

然而,现代的教育评价制度逐渐强调评价与学习的融合。

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相互交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参与评价,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来提升学习效果。

3. 注重动态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只注重单次考试结果,缺乏对学生学习发展轨迹的细致关注。

而现代教育评价制度则注重动态评价,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成长过程。

通过定期的评价和反馈,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4. 强调个性化评价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兴趣、才能和发展需求。

因此,教育评价的趋势是朝着个性化评价的方向发展。

教育评价制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评价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

二、改革方向1. 倾向于综合评价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侧重于学科知识和考试成绩的评估,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未来的教育评价改革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评价,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学生。

2. 强化教师评价与培训教师是教育评价制度中的重要一环,他们负责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未来的教育评价改革应该注重教师的评价与培训,提升教师的评价能力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学生评价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当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改革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当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改革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当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改革呈现出的发展趋势1、切实推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不能“唯分数”“唯名校”,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校和学生,要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差异,并为这种差异提供不同的发展路径,促使各级各类学校和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学校要改变过去围着考试转、眼中只有分数和排名的质量观,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师和家长要改变过去总是让孩子跟其他人攀比的评价观,要鼓励孩子跟昨天的自己比,在比较的过程中看到进步和成长,培养他们成为独特的个体。

2、重视和强化过程评价学业评价的重点不是知识的记忆,而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特别要重视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下,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业评价的立足点是学校课程的建设和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如果课程和课堂没有改变,要想通过学业评价的变革来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学业评价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安全感。

情感上的安全感是他们智力、身体成长的基石,是获得成功、幸福、健康的终身保障。

学业评价最值得探索的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贯通性。

通过“学习进阶”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可以明晰学生对同一核心概念的理解是如何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深入的,这有助于学校和教师找到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路径,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大有裨益。

3、让综合素质评价发挥作用综合素质评价是“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少地方已经延伸到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中学还是高校,都认为它是破解“唯分数”招录学生的一剂良方,但目前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还很有限。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综合素质评价汇集的信息比较庞杂,在如何将各类评价信息和证据转化为可以分析和研究的数据,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元且精准的“画像”方面缺少办法;另一方面是担心所填写的信息的真实性出现问题,缺少诚信制度的约束。

大学综合评价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大学综合评价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大学综合评价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综合评价逐渐成为衡量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大学综合评价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大学综合评价的背景与意义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传统的单一分数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综合评价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能力、学术潜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都能被全面观察和评估,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趋势1. 多元化评价指标在大学综合评价中,传统的笔试和考试分数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评价的需要。

未来的大学综合评价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评价指标将会扩展到学生社会实践、科研成果、创新能力、领导力等方面,以实际能力的表现为依据进行评价。

2. 引入量化数据分析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评价过程将变得更加科学和精确。

传统的主观评价将逐渐被客观的量化数据所取代,例如科研成果的发表数量、社会实践的参与次数等。

这将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 综合评价与个性化发展的结合大学综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而非简单排名。

评价结果将会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建议,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培养自己的特长。

因此,综合评价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发展方向。

三、前景展望1. 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求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而大学综合评价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产生。

综合评价的发展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综合素质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加全面和有竞争力的人才。

2. 促进学生发展大学综合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会更加主动地去参与各类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这将使得大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 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大学综合评价的发展将不断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

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以卷面考试的总结性评价为主,而本文针对三峡职院实施创新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体系后,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形成性评价体系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智能发展、情感态度、性格品行等方面进行评价,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结论。

并且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

标签:高职院校学业评价形成性评价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活动中的航标灯,是实现教学目的极其重要的手段。

教学评价中的所谓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质上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大多采用以卷面考试为主仅对学习成绩来评定的终结性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以一纸一考一分数定终身,重在评定学生的知识掌握、智能发展方面。

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性格品行等品质方面的评价的形成性评价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于2008年秋季学期起对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制定了学生学业评价新体系——形成性评价体系,并在学校各年级、各专业的部分班级和部分课程中进行了一学期的试点、推广而后稳步推进,至今已经施行了3年多。

试点、推广后,笔者采用查看相关资料、与教师座谈、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等方式,对学校的72名教师和540位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教师分布到我校的公共部、基础部、护理系、药检系、康复系、信息中心、附属医院科教课,调查的学生也分布到我校大中专各个年级的各专业。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总体看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好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全面的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智能发展、情感态度、性格品行等方面进行评价。

该评价体系以人为本,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方案内容该评价体系避免了传统的卷面测试仅对单一的知识掌握、智能发展进行评价的不足,其内容是很全面的,也是立体的。

主要从学习自主性、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或实训)、学习效果、学习道德五个维度来评价学生。

学业评估调整总结范文

学业评估调整总结范文

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对学业评估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对学业评估制度进行了调整。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现将学业评估调整情况总结如下。

二、学业评估调整背景1. 现行学业评估制度存在不足。

传统的学业评估制度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 学生个性差异明显。

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单一的学业评估制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教育改革对学业评估提出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对学业评估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业评估调整措施1. 优化学业评估指标体系。

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如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社会实践、艺术素养等。

2. 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

采用笔试、口试、实验、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

3. 加强过程性评价。

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课堂参与、实验报告等纳入学业评估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 实施个性化评价。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业评估方案,关注学生的特长发展。

5. 强化教师评价。

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业评估中的作用,提高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学业评估调整效果1.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学生不再只关注考试成绩,更加注重自身全面发展。

2. 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

个性化评价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师评价水平提高。

教师通过参与学业评估调整,提高了自身的评价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4. 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满意度提升。

学业评估调整使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五、总结总之,学业评估调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通过优化学业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实施个性化评价和强化教师评价等措施,我校学业评估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与趋势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与趋势

(一) 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与趋势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考试。

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

现行评价与考试制度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的考试评价制度,成了扭曲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不仅把高中教育,甚至把初中、小学教育也导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由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主要表现在: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体系不科学;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评价方式单一;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心育;更多关注书本知识,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价内容片面、狭隘;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未得到很好的保护,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严重限制等等。

师德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也在不断变化与完善。

学业成就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方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学业成就评价主要依赖于考试成绩。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概念。

综合评价不仅包括学术成绩,还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潜力。

学业成就评价逐渐趋向个性化和差异化。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和潜能。

因此,学业成就评价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评价。

个性化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学业成就评价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评价外,学业成就评价还可以包括课堂表现评价、项目作业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方面。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学业成就评价也逐渐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现代的学业成就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反思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评价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学业成就评价逐渐向全社会认可的方向发展。

学业成就评价不仅是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是社会对学生的评价。

因此,学业成就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应该与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相一致。

学校应该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确定评价标准和方式,使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和公正。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是综合评价、个性化评价、多元化评价、自主学习评价和社会认可评价。

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与等级制度

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与等级制度

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与等级制度近年来,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主要依据考试成绩,但这种方式往往无法客观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尝试引入等级制度来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与等级制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将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集中在考试上。

然而,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应试教育,注重应试技巧,而忽视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深入。

而等级制度将评价目标更加明确,不仅仅是鼓励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更注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学生们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更容易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等级制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实施相应的学习策略。

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比之下,传统的学业评价往往将学生看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容易让学生养成依赖老师的习惯。

而等级制度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科成绩,但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往往无法全面评估。

等级制度引入了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样一来,学生在评价体系下,能够全方位地发展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传统教育,往往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

这种压力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而等级制度的引入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五、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学校教育往往将重点放在对学科知识的灌输上。

而等级制度的引入,将评价的重点从成绩转移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上。

这使得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传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趋势学生学业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对学生学科知识、自我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中情感表现等方面的评价。

掌握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重新认识其含义及其在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了解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发展特点与改革趋势,对于当代教师更好地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学业评价的含义
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和一项具有较强科学性的研究活动,学生学业评价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帮助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从广义上讲,所谓学生学业评价,是指教师首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确定出学科课程的具体标准,然后通过使用多种测验和测量的方法,对学生在学校课程学习中取得的学习成就进行综合判断,从中得出关于学生是否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结论的过程。

在学校教育评价的实践中,许多人把学生学业评价称为“学生评价”,这种说法有些不妥。

严格地讲,学生评价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是对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评量、评估,涉及学生身心发展的所有方面,如思想品德表现、智力发展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审美素质、劳动技能以及心理素质等,这些方面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学业评价有很大不同。

从狭义上讲,学生学业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的评价。

它主要考核:(1)学生对于各门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2)各种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3)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如电脑技能、实验技能、写作技能等;(4)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包括兴趣、态度、动机、习惯和价值认识等。

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框架下来研究和实施学生学业评价的。

二、我国传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
学业评价是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动态评价。

传统学业评价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其过于追求升学率,多年来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标准。

传统基础教育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片面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激励、改进与发展的功能。

主要表现在只关注学生考试得了多少分,班级或年级中排第几,而很少关心学生在考试过
程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的某些问题,容易造成那些后进生产生“失败者”的消极情绪。

2、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动态过程的评价。

忽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和努力程度,忽视了体验过程、感悟过程、思维过程等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没有形成真J下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3、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多地强调一般趋势和共性,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过于强调评价标准的统一性,造成被评价者千人一面,容易墨守成规,严重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4、评价内容单一,片面追求学生学业成绩,过于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对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5、评价方法单一,仍以传统的纸笔测试为主,过于偏重量化的结果,而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对于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等质性评价方法等往往在实践中被忽视。

6、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

被评价者被评价者排斥在评价活动之外,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的结果。

被评价者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充分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基本上没能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三、学业评价改革趋势
在我国,由于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育界普遍认为评价就是测验和考试,就是检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根据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分等和排队。

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评价理念,严重地制约了薪课程的实施,影响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

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我国教育界学者大量借鉴和研究了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学生评价领域的新进展,并结合我国新课程要求做出相应调整,促进我国学生学业评价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1、评价的目的开始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选拔和鉴定。

我国传统的评价观念把评价等同于考试,考试的作用只是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甄别和选拔学生。

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的考核,也主要是为了判断他们对学过的知识的掌握情况,看是否完成了预先规定的教学内容。

由于对鉴定功能的过度重视,教师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特别强调数量化指标的应用,尤其突出对学习结
果的分数体现,评价的目的就是将学生分辨出好、中、差各个等级。

而新课程评价理念主张教师在评价中必须将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把评价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将评价看做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帮助他们实现那些应该达到而且能够完成的学业发展目标,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有意义学习。

2、评价的内容从只偏重学科知识向同时关注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转变。

传统评价大多集中在认知领域,而且只处在较低的认知水平,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复述和基本理解,较少涉及高级的认知学习目标,如分析、应用、综合与评价等,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和技能的评价也很少体现。

而新课程确立的教学目标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提倡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强调学生的能力、情感、个性、品质和学习方法、习惯的养成。

更加全面的评价内容,要求教师不仅评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3、评价的方法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纸笔考试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考查方式。

传统的纸笔测验所能评价的发展目标和内容是有限的,而真实评价手段,如行为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能够评价纸笔测验所不能评价的发展目标。

因此,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逐渐了解并尝试使用真实评价,并通过这些新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等。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观念,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4、评价的主体从教师单一评价学生向提倡多主体评价转变。

新课程理念提倡改革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让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都参与到评价中,使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商的活动。

另外,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增加收集“我说”、“同学说”、“家长说”、“老师说”等多主体的个人信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的提高。

5、评价的时空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从原来仅仅在教室里进行各种测验和考试知识、理解和思维技能等可以用纸笔测验或表现性评价来测量。

然而,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学习结果需要通过对教室、操场和餐厅中等发生的日常交往进行非正式的观察来评价。

新课改背景下的学业评价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观察、谈话、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即时和动态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四、结语
学生学业评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虽然具有教育评价活动的一般属性和规律,但也体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教育评价改革就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其中学生学业评价中最重要的变化体现在,评价手段正在从单一的纸笔考试向多元的考核方法扩展,评价力争更加全面地揭示学生的成长状况,为他们的健康个性发展提供详尽的反馈信息。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六大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学业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提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2003年初,教育部针对我国中小学评价长期以来只重视学习成绩的状况,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要体现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其他方面的潜能,还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这些要求对现行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提出了挑战,也为我国中小学学生评价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总之,在学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学生学业评价改革任重而道远。

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继续努力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肖姬嬛.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业评价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9.9
[2] 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任峰.探讨学业评价,突破课改瓶颈[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12).
[4]徐岩,丁朝蓬,王利.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评价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3).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07—27(A02).
[6] 蔡敏.当代学生课业评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