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10章 情绪与情感(新)
【精选】普通心理学-情绪情感学习资料.ppt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精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确情绪情感的定义;了解情绪情
感的两极性;理解情绪情感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希望同学们准确把握、
深刻体验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调 节消极情绪。
情感目标:明确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生活态度,保
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精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情感的关系 三、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四、情绪、情感的作用
精
A市
B市
精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概念
• 情绪(emotion)、情感(feeling)是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 产生的态度和内心体验。
精
符合
客
肯定
主
观
观
事
需
物 不符合
要
否定
B市 高兴开心
态 度 体 验
精
3、生理唤醒
情绪情感都伴随着生理变化,如心 跳、血压、皮肤电反应、瞳孔等, 这些变化主要由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所决定,较少受当事人主观控制。
精
什 么 是 测 谎 ?
精
精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一)联系
(1)情感以情绪为基础并通过情 绪的形式表达出来; (2)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 现的强度。
精
精
精
(二)区别
(1)情绪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而情 感是人所特有的。 (2)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外显 性和不稳定性;情感则比较稳定、深刻 和内隐。 (3)从发展的角度讲,情绪发展在先, 情感体验产生在后。
精
快乐 愤怒 恐惧
悲哀
精
三、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第10~12章)【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第10章情绪和情感10.1复习笔记本章重点1.什么是情绪?2.情绪的中枢机制是什么?3.情绪有哪些理论?4.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有什么关系?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情绪和情感的组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1)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2)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
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3)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
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affection)。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
情绪概念既适用于认为人类,又适用于动物。
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
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4.情绪和情感的功能(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_情绪

施洛伯格(1954)三维理论:愉快——不愉快 注意——拒绝;激活水平。。 普拉切克(1970)三维理论:强度,相似性,两
极性。。
2、四维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1977)提出
情绪四维理论:
愉快度:主观体验的享乐色调。
紧张度:情绪的生理激活水平,包
作为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语调不同 可能表达的信息不同。
在一些场合,只能用表情来传递信息。 如婴儿只能用表情来表达需要,获得成人关 注。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 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为中介 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感觉
人们喜欢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不 喜欢的事物记忆起来十分吃力,这表明情 绪具有( )。
如:适度紧张和焦虑可以成为行为动力,使人 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情绪对内驱力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 们行为的强大动力。如在缺氧环境下,想到自己心 脏不好,感到害怕,于是就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量, 使自己赶紧脱离现场。
③、组织功能
斯若夫(Sroufe,1979)提出情绪作为脑内的 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表现为:
如高兴和恐惧的内在感受不同,痛苦和 惊奇的内在感受不同。
2、外部表现
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和状 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三种表 情: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
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 手势、身体姿势等。
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高 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沉、 语速慢等。
情绪成分的调节
①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②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2、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 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在发生上有共同的原型或模
型,是天生的
(1)四种基本情绪
快乐:目的达到后,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 验。
悲哀:热爱的事物的丧失和企盼的东西的 幻灭引起的情绪。
两极性是指情绪的各个纬度都有对立的两 个方面。每一种情绪都在一个连续体上的 不同部位
动力性:增力—减力(提高还是降低人的 活动能力)
激动度:激动—平静 强 度: 强—弱 紧张度:紧张—轻松
(二)情绪维度的理论
1、三维理论 冯特的理论 愉快―不愉快 激动―平静 紧张―轻松
施罗伯格的理论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和功能
(一)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们对客
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与需要有密切联系。 情绪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情绪是生活质量
的重要指标。
4个要点
1、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 刺激是情绪的原因。有内在的:生理性的
另一方面,情绪的产生和表现受情感的制约和调 节。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对维护生命有意义 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情绪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使有机体处于适宜的
活动状态 表情有利于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动机功能
是动机的组成部分 对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 对认识活动的驱动
指与情感状态相联系的机体 能量激活的程度,唤醒的作 用是调动机体的机能,为行 动做准备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微弱,持久而平静的情绪状态 心境产生的原因很多 决定心境的主要因素是人生观 心境影响健康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参考幻灯片

26
27
二、姿态表情
身体表情
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 同的变化。
手势表情
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通常和语言一 起使用。
三、语调表情
28
四、感觉反馈
感觉反馈:身体的反馈活动可以增强情绪 和情感的体验。
——保持一种面部表情将引起真正的情绪
29
五、情绪表达与文化
基本情绪表现有先天遗传性。 但情绪的具体表露却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
自我报告 的情绪
几分—几小时
现象 时间
心境
几小时-几个月
情绪障碍 几周—几年
人格特质 几年—一生
14
本章目录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第二节 情绪的生理机制 第三节 情绪和外部表现 第四节 情绪的理论 第五节 情绪的调节
15
第二节 情绪的生理机制
一、情绪的生理反应 二、情绪的脑机制
38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 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 行认知性的唤醒。
39
沙赫特实验
被试:大学生三组 程序:
注射药物,告诉被试为维生素,实际是肾上腺素。 向被试说明注射后的不同反应,一组是注射激素的
14现象时间现象时间表情几秒几分心境几小时几个月生理变化几秒几分情绪障碍几周几年自我报告的情绪几分几小时人格特质几年一生15本章目录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第二节情绪的生理机制第三节情绪和外部表现第四节情绪的理论第五节情绪的调节16第二节情绪的生理机制二情绪的脑机制17一情绪的生理反应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
正确反应;二组是会发抖、手脚有点麻等;三组不 做说明。 分别进入两种环境,一种惹人发笑;一种惹人发怒。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0章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第10章情绪和情感1.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答:(1)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2)情绪的功能①适应功能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各种情绪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②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③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
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④信号功能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2.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有什么意义?答:(1)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
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2)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的意义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对于人们理解情绪的性质和对情绪进行度量是有一定意义的。
情绪维度的确定对于情绪测量有重要意义,通过它才能对情绪体验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3.情绪与情感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最新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3)组织功能
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 和发生、发展的过程,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 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 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
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 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当人们处在 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方面,其行 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而当人们处在消极的情 绪状态时,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 生攻击性行为。
四种最基本情绪(原始情绪)
➢快乐 指主体所需要的或期望的目标实现之后 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按程度可分为:满意 愉快 欢乐 狂喜
➢悲哀 指失去所热爱的对象和所需要的东西,
以及由期盼破灭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按程度可分为:遗憾 、失望 、难过 、悲伤 和极度伤痛
➢愤怒 指由于事物和对象的妨碍和干扰,使主体 的愿望难以实现或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情绪 体验。
虽然,在激情发生的时候,人很难用意志加以控制。但 是,人却可以预先防止激情的发生,使这种情绪达不到 突然爆发的程度。
❖ 3)应激(stress)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 应性反应。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
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人们可能有两种表现:
❖消极的、减力的应激:它使人认识中断、不知所措、 肌肉僵直、行为混乱。
心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感染性。
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因素;时令、 自然景物;生理、社会因素
❖ 2)激情(intense emotion)
激情是一种暴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对立意向的冲 突、过度的兴奋或抑制所引发的。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配套章节题库(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第10章情绪和情感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与此同时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的真正的最初的原因”的心理学家是()。
A.坎农B.兰格C.巴德D.沙赫特【答案】B【解析】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兰格以饮酒和药物为例来说明情绪变化的原因。
酒和某些药物都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它们之所以能够引起情绪变化,是因为饮酒、用药都能引起血管的活动,而血管的活动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
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舒张,结果就产生了愉快的情绪;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或器官痉挛,结果就产生了恐惧的情绪。
因此,情绪取决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等。
2.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对情绪有唤醒作用的是()。
A.网状结构B.边缘系统C.丘脑D.下丘脑【答案】A【解析】网状结构按功能可分成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
上行网状结构也叫做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上行网状系统受到破坏,动物将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3.热爱并追求真理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荣誉感【答案】B【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热爱并追求真理表现出的是一种对真理的强烈的求知欲,属于理智感。
4.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B.美感C.认识D.理智感【答案】D【解析】A项,道德感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对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产生的主观体验。
B项,美感是指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D项,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A.理智感B.美感C.激情D.道德感【答案】D【解析】A项,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普通心理学情绪情感PPT课件

第19页/共34页
第20页/共34页
(二)区 别
(1)情绪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 (2)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外显性和不稳定性;情感则比较稳定、 深刻和内隐。 (3)从发展的角度讲,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在后。
第21页/共34页
快乐 愤怒 恐惧
悲哀
第22页/共34页
4.保健功能
第26页/共34页
﹥
第27页/共34页
要经常保持微笑
第28页/共34页
分别在三个碗里放入胡萝卜、鸡蛋和咖啡粉
第29页/共34页
第30页/共34页
合理发泄情绪法
第31页/共34页
合理发泄情绪法
第32页/共34页
第33页/共3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4页/共34页
第14页/共34页
3、生理唤醒
情绪情感都伴随着生理变化,如 心
跳、血压、皮肤电反应、瞳孔等, 这些变化主要由内分泌系统的变
化 所决定,较少受当事人主观控制。
第15页/共34页
什 么 是 测 谎 ?
第16页/共34页
第17页/共34页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一)联系
(1)情感以情绪为基础并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 (2)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
1、主观体验 2、外部表现 3、生理唤醒
第6页/共34页
1、主观体验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
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
第7页/共34页
2、外部表现
面部表情
表
姿态表情
情
言语表情
第8页/共34页
第9页/共34页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 第10章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第10章情绪和情感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与此同时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的真正的最初的原因”的心理学家是()。
A.坎农B.兰格C.巴德D.沙赫特【答案】B【解析】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兰格以饮酒和药物为例来说明情绪变化的原因。
酒和某些药物都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它们之所以能够引起情绪变化,是因为饮酒、用药都能引起血管的活动,而血管的活动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
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舒张,结果就产生了愉快的情绪;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或器官痉挛,结果就产生了恐惧的情绪。
因此,情绪取决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等。
2.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对情绪有唤醒作用的是()。
A.网状结构B.边缘系统C.丘脑D.下丘脑【答案】A【解析】网状结构按功能可分成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
上行网状结构也叫做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上行网状系统受到破坏,动物将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3.热爱并追求真理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荣誉感【答案】B【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热爱并追求真理表现出的是一种对真理的强烈的求知欲,属于理智感。
4.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B.美感C.认识D.理智感【答案】D【解析】A项,道德感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对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产生的主观体验。
B项,美感是指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D项,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A.理智感B.美感C.激情D.道德感【答案】D【解析】A项,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普通心理学之情绪和情感的概述.ppt

第十章第三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
眼神的故事 眼睛和嘴巴张大,眉毛上扬 ————惊愕 脸红 ————害羞 皱眉头、昂首挺胸并紧握拳头 ————愤怒或挑衅 皱起眉头或眯起眼睛 ———— 沉思问题或竭力解开疑惑 皱眉 ————不愉快或迷惑 眉毛上扬 ————嫉妒或不信任 一条眉毛上扬 ————传统的怀疑信号 双眉扬起 ————极度惊讶和惊喜 双眉下垂 ————沮丧和忧伤 绷紧下颚的肌肉和斜眼瞪视,头和下颚常挑衅向前推出,眉毛下垂,眉 头皱起 ————冲突挑战敌对的态度 嘴唇紧绷 ————防御 • Lie to me383
不同情绪状态引起内外腺体的变化,从而影响激素分泌量的 变化,这种变化可作为判定某种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 悲痛:流泪;焦急恐惧:出汗;焦虑:消化腺抑制感到口渴、 消化不良;紧张:肾上腺活动增强;愤怒:去甲肾上腺升高
(三)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与声调表情。由躯体神经系统所支配的 随意运动。
2019/4/20
第十章第四节
认知 理论
(美) 沙赫特
情绪理论
情绪是外界刺激、机体变化和对外界环境 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作用的结果,而认知 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老虎
动机- 汤姆金斯 情绪是动机。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 分化 伊扎德 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理论 20世纪60 情绪的分化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产物,只有 年代 情绪的分化,才使得情绪具有了多种多样 的适应功能。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 人格是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 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 六个子系统组成。 情绪主要来自于个体的生理结构;遗传是 某种情绪的阈限特征和强度水平的决定因 素
2019/4/20 普通心理学 15
普通心理学第10章 情绪

表情与情绪的关系
表达情绪
表情是情绪的直接表达,人们可以通 过观察他人的表情来了解其情绪状态 。
调节情绪
情绪与认知
表情还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例如在 记忆、思维和决策等认知活动中,人 们会使用表情来辅助理解和表达信息 。
通过调整自己的表情,人们可以调节 自己的情绪状态,例如通过微笑来缓 解紧张和焦虑。
坎农的观点
认为情绪的感受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过程的结果,特别是丘脑。他认为情绪的感受与 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过程有关,特别是丘脑在情绪产生中起关键作用。
巴德的观点
进一步发展了坎农的理论,认为丘脑是情绪产生的关键部位。他认为丘脑在情绪产生中起 关键作用,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影响情绪的感受和表达。
第10章 情绪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情绪的一般概念 • 情绪与脑 • 表情 • 情绪理论 • 情绪的调节
01
情绪的一般概念
情绪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情绪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 系的反映,是主体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伴随着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能够 引起主体某种生理、心理上的变化。
特点
认知-评价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的产生不仅需要外部刺激的输入,还需要对外部刺激的评价和认知过程。这种理论强调了认知在情绪产 生中的重要性。
观点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不仅需要外部刺激的输入,还需要对外部刺激进行评价和认知过程。这种理论强 调了认知在情绪产生中的重要性,认为认知过程对情绪的产生起着关键作用。
情绪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外部 表现形式和生理唤醒状态,是主体对 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一种态 度体验。
情绪的分类与作用
普通心理学 情绪和情感

情绪。
•
婴儿的哭声、微笑等情绪表达。“视觉悬崖”
实验等。
•
成年人的各种情绪现象。挫折--焦虑;成功—
喜悦等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动机功能
情绪可以增强人的某种需要,引发人的 动机,从而激发人的行动。
同时,情绪本身也能产生动机,从而产 生情绪性行为。
正如古语所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在人的心理体验由积极向消极变化中,就会
产生这种对立体验的转化。
• 2.紧张——轻松
•
这一转化过程取决于当前事件的紧迫性以及
个人的心理准备状态和个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3.激动——平静
•
这一转化反映为事件在短时间内对个人的作
用。强烈的影响则产生激动体验,并且伴有激烈
的内部器官活动和明显的表情动作。
最优水平
情绪唤醒水平与
认知操作效果呈 倒“U”字模式。
• 即只有中等 强度的情绪唤醒 水平最有利于知
警觉增长
操
作
水
平
情绪扰
深睡
乱增长
能操作活动,具
有较高效率。 (调节功能)
觉醒点
低
唤醒水平
瓦解 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信号功能
通过表情实现,其中面部表情、身段 表情、言语表情都是信息传递的手段。
• 4.强——弱
•
这一点体现了情绪两极性的等级水平。
• 如“怒”可以分为:微愠-愤怒-大怒-暴怒-狂怒;
“喜”可以分为:好感-喜欢-爱慕-热爱-酷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第十章:情绪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
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情绪纬度和情绪纬度理论1、情绪的纬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
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
2、情绪纬度的理论:(1)【三维理论】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纬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纬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
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纬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纬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
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纬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
(2)【四维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
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纬度。
3.情绪和情感的分类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4.情绪与脑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主要与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密切关系。
其中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
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5.情绪理论1、情绪的早期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
普通心理学 情绪和情感

• 引起激情的原因往往很多,一般地说和个人生活中的重大 事件有关。
• 在激情状态下,人的意识范围比较狭窄,行为往往较难控 制。
• 积极的激情对人的生理、心理是有益的。消极的激情对人 是有害的。
• 3、应激
•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 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
• 二、情绪状态下机体的内部变化 • 1. 呼吸系统的变化 • 2. 循环系统的变化 • 3.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 4. 皮肤电的变化 • 5. 脑电反应
• 三、情绪的外部表现
• (一)面部表情
–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 各种情绪状态。
– 据估计,人的面部有80块肌肉,可以产生7000多种不同的表情。
12
• 1、自我意识:在这里是指对自己情绪的觉知。 • 2、自我激励。 • 3、情绪控制。 • 4、人际沟通:这里是指在准确认知他人情绪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
际关系的能力。其中“同理心”是人际沟通中最基本的技巧。同理心, 又“共情”,即通过换位思考来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 • 5、挫折承受能力。
13
• 2、动机功能
–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情 绪情感可以对动机起到信号放大和减弱的作用,从而对个体的行 为起到不同的激励作用。
• 3、组织功能
– 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 过程,而且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 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 1、心境 •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 • 心境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 自然环境的变化、时令气候、环境景物都可能成为心境的
第10章情绪和情感

2020/7/19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6
1、适应功能
生存适应
原始的爱、恐惧、愤怒……是 动物和人类适应恶劣的自然 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 种必要的手段。
社会适应
察言观色,了解他人的情绪状 态,以便采取不同的交往策 略。
恐惧让动物逃离危险 愤怒让动物奋起抵抗
2020/7/19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21
复合情绪,可以是相邻情绪的混合,或相距较远 情绪的混合:
爱——快乐 + 信任 乐观——快乐 + 期待 屈从——信任 + 恐惧 畏惧——恐惧 + 惊讶 失望——惊讶 + 悲伤 懊悔——悲伤 + 厌恶 蔑视——厌恶 + 愤怒 攻击——愤怒 + 期待
焦虑——恐惧 + 期待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10
(2)情绪对行为的影响:
积极乐观情绪——容易注意美好事物,行为比较 开放,愿意接纳外界事物和不同意见;
消极情绪状态——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 愿望,有时会产生攻击行为。
2020/7/19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11
4、社会功能
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借助表情);
高等强度
怕 惊恐 惊奇
愤怒
紧张
兴奋
不 愉 快
失望 苦恼 悲痛
沮丧
悲惨 伤心
悲观
激活 快乐 欣喜
安逸 疲乏
安心 宁静
厌烦 颓废
欲睡
愉 快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
2020/7/19
中等强度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活动总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
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分别引起兴奋和抑制活动
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如肾上腺分泌增加,心血管发生
变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肝脏输出更多血糖,消化系统活动减缓, 使机体处在消耗能量状态。
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活动,交感神经活动下降,使身体状
第五节 情绪的调节
第一节 情绪概述
第一节 情绪的一般概念 一、情绪的性质与功能
(一)什么是情绪 以个体的愿望和需 要为中介的一种心 理活动。
情绪的三种组成成分
(1)主观体验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 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
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外部表现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 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
心境的三个典型特点 第一,缓和而微弱; 第二,持续时间较长; 第三,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
39
激情
激情
这是一种强烈的、有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 状态。
通常由重大事情引起,如重大成功后的狂喜,突 如其来的危险引起的异常恐惧等。 激情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如 盛怒时,全身紧张,怒发冲冠等。 激情状态下,人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不能 以此作为不良后果的推脱。
内分泌腺: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内分泌腺 无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由血液和 淋巴输送到其他组织或器官中。内分腺的分泌物称为激素。 外分泌腺:由腺体和导管构成,所以也称为有导管腺。外分泌腺有 唾液腺、汗腺、皮脂腺、肝脏、乳腺、胰腺等(胰腺分为内分泌部 和外分泌部,胰的大部分属于外分泌部,但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
应激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
第二节 情绪与脑
概述
情绪的神经回路包括: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 前部扣带回、腹侧纹状体等。 两种情绪系统:趋近系统、退缩系统
趋近系统:促进欲求行为和产生趋近有关的积极情感, 如愉快、兴趣。 退缩系统:帮助有机体从厌恶刺激源撤退,或者组织对 威胁线索的适当反应,产生与撤退有关的消极情绪,如厌 恶和恐惧。
皮肤电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在一般情况下,皮肤具有 一定的电阻参数。而当人在情绪状态时,皮肤内血管 或舒张或收缩,汗腺分泌也会发生变化,这便会引起 皮肤电阻的变化。通过对皮肤电流的测量和记录,就 可以测定情绪反应。
17
③ 心率、血压和血管容积
满意、愉快时,心率正常;恐惧或暴怒时 ,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恐惧时,大腿血管舒张,而脸部血管则会 收缩,面色变得惨白。
不同情绪引起内外分泌腺的不同活动,影响激素分泌量的 变化,它们也可以作为判定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 特定情绪状态下,外分泌腺的活动会产生身体的相应变化 如悲痛或过分高兴会流泪 焦急恐惧会冒汗,并抑制消化腺活动 愉快情绪会增强唾液、胃液和胆汁的分泌。 特定情绪状态也会引起内分泌腺的变化,从而影响激素的 分泌 如焦虑不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蓝黄红蓝绿黄红绿黄
前部扣带回在情绪反应中也有重要作用。 蓝红黄蓝绿红黄绿蓝
自信、幸运、轻快、忠厚、纯真 贪婪、尴尬、烦恼、颓废、凄凉 野外、梯田、树苗、集市、国都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四)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的功能在于唤醒,它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 有人推论,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的冷漠、对一切无兴趣,内心体验麻木, 面无表情等症状可能是由于网状结构的功能遭到破坏而导致的。
(二)、情绪状态及其分类
情绪状态: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 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
心境
比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使个体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态度体验(爱屋 及乌,草木皆兵,人逢喜事精神爽)。 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
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 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 心境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这取决于客观刺激和人格特征。 如失去亲 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 人引起长时间的郁闷;性格内向的人更易受影响。 晋军看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 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 心境对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影响:如消极悲观,这既会降低活动效率, 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 同时也有害于身心健康。 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 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 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接着,在 淝水(今中国安徽瓦埠湖一带)决战,秦 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 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 而逃,他听到风风吹树木的声音也以为 是敌人追兵又到了。(淝水之战)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五)大脑皮层的一侧化与情绪 大脑两半球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存在一定差异。 戴维森(1991)的实验:让被试看不同影片,发现 愉快的影片使被试左半球脑电活动增强,厌恶的影 片使被试右半球脑电活动增强。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一)情绪与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
愤怒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增加
三、情绪与唤醒模式
激动度:个体对情绪或情境出现的突然性缺乏准备的程度
确信度:个体承受感情的程度
三、情绪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1、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任何动物共有的,先天的。
复合情绪:是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的。
8种基本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R. Plutchik,2003)将人的基本情绪( primary emotion)区分8种:
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两极 激动的情绪是强烈、短暂和爆发式的 态度体验,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与激动情绪对立的是平静情绪,是一 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个体在大多数情况 下处于平静的情绪状态之中,它保证个体从 事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情绪的强度具有强与弱两极 一般说来,情绪都有从弱到强的等级变化。 而每一种从弱到强的情绪中间还存在着许多程 度上的差别。如欣喜—欢喜—大喜—狂喜。 情绪强度主要取决于引起情绪的事物对个 体所具有的意义
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适应性综合症(汉斯.塞里):动员、阻抗、衰竭 动员:最初察觉到危险时出现,该阶段心跳和呼吸都会加速,血压升高 ,血糖含量也会增多。 阻抗:血压继续升高,心跳、呼吸继续加速,以应付突发事件 衰竭:突发事件持续存在,而能量耗竭,便无法对新的刺激作出适应, 会产生适应障碍
组织功能
情绪的组织作用指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 的影响: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 瓦解作用。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愉快情
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
信号功能
情绪在人际之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 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 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二、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一)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第十章 情绪
当我们看到林丹得到奥运冠军时, 大家的心情是:
2003年美国出兵伊拉克,本该和大家一样享受幸福生 活的伊拉克儿童却流离失所,你对美国的行为感到:
你觉得此图中的人感受怎样?
本章学习内容:
第一节 情绪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情绪与脑 第三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第四节 情绪理论
况恢复到情绪发动前的平静状态,处于积累能量阶段。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二)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是以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所形成的神 经回路为基础的生理反馈系统,支配着骨骼肌肉的 运动。躯体神经支配着人的各种表情行为,是表情 行为的活动基础。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三)情绪与分泌系统 人体内两种腺体: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34
8种基本情绪按照强度变化细分
2、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有人认为积极情绪是当事情进展顺利时的 那种好的感受;有人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 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
快乐、兴趣、满足、爱
消极情绪:指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痛苦、悲伤、愤怒、恐惧 适度的焦虑有时是有益的。 过于强烈和长久的消极情绪对人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有害,如 抑制推理、辨别,使人的自制力降低,降低工作学习效率。
形式。包括三种表情:
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3)生理唤醒
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 泛的神经系统。
心跳、血压、呼吸频率
① 呼吸
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高兴:17次/分钟 消极悲伤:9次 积极的动脑筋:20次 恐惧:64次 愤怒:40次
16
② 皮肤电反应(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
情绪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紧张与轻松这一对立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个体活动 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来,如重要考试时,个体会处于 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旦考试结束,紧张状态便逐渐 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轻松的情绪体验。 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取决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也 取决于个体的心理准备状态和应变能力。
(二)情绪维度的理论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一)前额皮层(PFC) PFC的机能具有不对称性。左PFC与积极感情 有关,右PFC与消极感情有关。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二)杏仁核 研究表明,杏仁核对知觉和产生消极感情及
厌恶学习很重要。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三)海马和前部扣带回
海马在情绪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激情的三个典型特点 第一,有激动性和冲动性,力度强烈;
第二,发作短促,冲动一过迅速弱化或消失
第三,发作通常由专门对象引起,指向性较
为明显。
42
应激
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应激状态产生:与人对情景和人对自己的能力判断有关。如 果个体判断自己的能力不能应付情景,就会体验到紧张,而 处于应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