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兵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第十一讲共61页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https://img.taocdn.com/s3/m/7303e432ccbff121dd3683be.png)
3、马基雅维利 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学家,代表作《君主论》
《君主论》讲的是君主的治国之道和兴邦之术,主旨是君主 或其他类型的专制统治,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中 心问题不外政治手段和军事措施这两个方面。书里推崇的 是强力而独裁的君王制度,深刻而鲜明地体现了作者“为 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特点。在《君主论》问世的年 代,几乎一切引人注目的成功都是与各种卑鄙手段相联系 的。那些建立丰功伟绩的君王们大都施阴谋、用诡计,甚 至无耻地戏耍那些恪守信义的人们。
• 韦伯对官僚制度的研究 • 这是韦伯在他的《经济和社会》(1922)里所提及的其 中一种公共行政和政府统治形式,而且韦伯个人并不欣赏 这种制度—他只是认为那特别成功和有效罢了。 • 在这本书里,韦伯勾画出了社会学知名的“理性化”概念, 亦即从一个价值为取向和行动的体制(传统型权威和魅力 型权威)转变为一个以目的为取向和行动的体制(法律型 权威)。 • 依据韦伯的说法,不断理性化的结果将会是一个“冰冷的 北极夜晚”—人类生活的理性化造成个人陷入了一个以权 力统治和理性为根基“铁笼子”里。
一个国家社会的经济,代表着一个国家社会的劳动力。但马克思认为此 一观点被资本主义给扭曲,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的架构下,劳动力已经 成为一种消耗性的日用品,传统的商人借由转手买卖赚取商品的差价, 而资本家却是靠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方式,来发财致富的。而财富在 私人手中的积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便形成资本。劳动市场总是 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资本需要增值,就必须吸取活劳动,而使 劳动者始终生活在只能维持自身生命的再生产的水平,是吸取活劳动 的前提。因此,根据马克思的结论,劳工的待遇自然也就不是资本家 所会关心的事了。马克思也不否认,到当时为止资本主义是历史上最 具生产力的社会结构。但他认为资本主义最大的缺陷在于资本家为了 更大化的生产力与利润,势必投资更多的金钱与资源用于科技的研发, 而劳工的价值也将因为科技的进步而贬低。日后,劳工势必日用品化, 进而异化了无产阶级劳工本身的人类特质,成为资本家的人肉机器。 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他意识到此一现象是一种阶段性的演变, 资本主义将物极必反,无产阶级必将因为自身的解放,逐渐取代资产 阶级就有如当初在封建时代末期,资产阶级推翻王室贵族阶级一般。 而劳动阶级也将成为主角,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政治学导论课件第十一章讲-全文可读
![政治学导论课件第十一章讲-全文可读](https://img.taocdn.com/s3/m/a33424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f.png)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 11.1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的渊源及其发展
11.1.2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与系统论
• 政治学的结构功能理论与系统论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其实也可以视为政治系统分析的一种 形式。 •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 埃尔.A.阿尔蒙德(Almond,1911-2002)。 • 阿尔蒙德是受到了伊斯顿政治系统论的影响,并接受了伊 斯顿的很多概念。 • 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论只注重功能,而忽视了结构; 阿尔蒙德则强调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阿尔蒙德把 归类法运用到政治系统当中,用功能和结构的类别充实了伊 斯顿的简单化的黑箱”,专注于中观层次的分析。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 11.2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 1.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综合性 2. 注重功能分析 3. 注重比较研究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 11.2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
1 1 . 2 . 1 政 治 结 构 功 能 分 析 的 综 合 性 。阿尔蒙德强调建设政治研究 的综合理论:“政治学如要有效地解释各类社会中的政治现象,而 不论这些社会的文化、现代化程度和规模如何,就需要提出一个更 加综合的分析框架。”
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分析包括三大部分: •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输出互动 • 系统内部的转换过程 • 输出结果
与此相对应,政治体系中的每个结构都行使多种功能, 可分为三个层次:
• 体系 • 过程 • 政策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 11.3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三个层次
政治体系结构功能的三个层次
管兵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第十讲
![管兵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第十讲](https://img.taocdn.com/s3/m/c66021c6f8c75fbfc77db2a0.png)
业主要求及《物权法》具体条款变动情况
物权法第三稿 第七十六条 建筑区划内的绿地、道路以 及物业管理用房,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 市政建设的除外。会所、车库的归属,有 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 明确的,除建设单位等能够证明其享有所 有权外,属于业主共有。 物权法第七稿 第七十二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 属于业主共有, 但属于城镇公共道 路的除外。 建筑区划内的绿地, 属 于业主共有, 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 或者明示归个人的除外。 建筑区划 内的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 有。 第七十三条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 于停放汽车的车外、 车库应该首先 满足业主的需求。 建筑区划内, 规 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 车库的归 属, 有当事人通过出售、 出租或者 附赠等方式约定。 占用业主共有的 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 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第七十五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 同决定……决定前款第五项和第 六项规定的事项, 应当经专有部分 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 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 业主同意。 决定前款其他事项, 应 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 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 业主同意。 第七十七条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 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约束力。 业主公开信核心要求 小区内建设用地使 用权归 业主共有。业主专 有部分 (各家各户的房屋)以外的 所有公共服务房屋 和共用 设施设备、 场地 (包括车库、 车位),归业主共有,不得 归开发商所有,也 不得销 售、转让或赠送给特定人。 物权法最终稿 第七十三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 属于业主共有, 但属于城镇公共道 路的除外。 建筑区划内的绿地, 属 于业主共有, 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 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 建筑区 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 公用设施和 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第七十四条 建筑区划内, 规划用 于停放汽车的车位、 车库应当首先 满足业主的需要。 建筑区划内, 规 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 车库的归 属, 由当事人通过出售、 附赠或者 出租等方式约定。 占用业主共有的 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 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第七十六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 同决定……决定前款第五项和第 六项规定的事项, 应当经专有部分 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 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 业主同意。 决定前款其他事项, 应 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 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 业主同意。 第七十八条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 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约束 力。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 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 受 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 以撤销。
行政管理学第11章
![行政管理学第11章](https://img.taocdn.com/s3/m/714a509d3b3567ec102d8ac7.png)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第11章
•行政管理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
材
•组织绩效
•执行绩效 行政绩效 •领导绩效
•决策绩效
•公务员绩效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第11章
•行政管理学(第二版) 材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
11.2行政绩效评估
11.2.1行政绩效评估概述 11.2.2公共政策评估 11.2.3行政效率测评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
不同层次 宏观评估 中观评估 微观评估
PPT文档演模板
不同侧面
经济效益 评估
政治效益 评估
社会效益 评估
不同时间 近期评估 中期评估 远期评估
行政管理学第11章
•行政管理学(第二版) 材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
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
能够促使正确的公共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 落实
能够使错误的政策得到及时的修正 能够提高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度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第11章
•行政管理学(第二版) 材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
行政绩效评估的含义:
是对政府行政管理的业绩、政府行为 的有效性及政府能力进行测量、评价,以 提高政府运作绩效的活动。
行政绩效评估的意义:
能够促进行政管理的优化和完善 能够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第11章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第11章
•行政管理学(第二版) 材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
11.3行政绩效的提高
11.3.1影响行政绩效的因素 11.3.2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第11章
管兵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第十一讲
![管兵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第十一讲](https://img.taocdn.com/s3/m/61b30448b0717fd5370cdc33.png)
管兵,2014年5月25日
2021/6/20
1
• 在中国,我们提到利益集团,会想到哪些 具体的表现?
• 或者,提到既得利益集团。
2021/6/20
2
• 利益集团是政治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产物
• 不同的政治文化、社会基础、和制度塑造 了利益集团表现的好与坏
• 利益集团与权力平衡
2021/6/20
3
• 一个人,无论是在民主体制还是在别的体 制,都很难对政治有影响
• 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
• 组织的力量是无穷的
• 只有经过艰苦的组织努力、筹款、游说, 你才有可能产生影响
• 多元政治的轴心就是群体
2021/6/20
4
• 利益群体的活动不仅在多元主义的美国存 在
• 在独裁国家,利益群体争相取悦独裁者
20
• 2、巨额资金 • 影响利益群体成功的最重要要素,唯有金
钱
•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 • 潜藏着腐败的风险
2021/6/20
21
• 3、单一议题群体的兴起
• 议题本身直接影响利益群体的表现
• 传统上,利益群体都会关注多个议题,至 少几个议题。比如组织起来的劳工努力去 劝服政府: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 进口和关税、失业的统计方式
几乎无限
华盛顿有20000多 个
2021/6/20
9
谁属于利益群体
• 发达社会都是多元化的:产业、文化、经 济、教育、民族、宗教群体
• 多元的利益必然促进组织的形成
• 在多元民主体制中,各个利益群体宣扬他
们的主张和观点,防止任何别的群体主导
政治体系。政策就是多个群体竞争的结果
。
2021/6/20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公民的政治生活(第11课时)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公民的政治生活(第11课时)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c766dd8d33687e21af45a9f6.png)
考点2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b)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_人__民__当__家__作__主__。 (2)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_广__泛__性__和_真__实__性__。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_民__主__权__利___, 而且表现在_民__主__主__体___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_法__律___和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 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的,需从国家性质角度去认识,A项符合要求。其他选项与A项
相比都不是根本的,而只能看作是实现A项目的的措施或过程
性的要求。
答案 A
考点4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a)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_国__家__权__力__机__关__代表和被选为国 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②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_基__本__的民主权利,行使 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_标__志__。 (2)_政__治__自__由__: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包括_批__评__权、_建__议__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 举权等。
判一判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 解析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 利益上可能存在矛盾,正因为如此,才要求在处理两者矛盾 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不能认为国家和公民个人在 具体利益上也总是一致的。 答案 F
①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 ②体现了国家依法
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印证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管兵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第七讲 69页PPT文档
![管兵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第七讲 69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43625b6e009581b6bd9ebcb.png)
• 独自打保龄球的问题: • 发展新的社会组织 • 发挥传统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宗教组织
中国的社会组织
• 2019年11月:《关于广东省进一步培育发 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
• 两个关键性的规定: • 从2019年7月1日起,除特别规定、特殊领
域外,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 务指导单位,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申 请成立,无须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后再 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 其他政治改革,包括文官制度改革、公民 创制权、候选人的初选等,直接动摇了政 治腐败的基础。
• 与此同时,1870-1920年,大量新的社会组 织开始诞生
• 进步时代的社会组织发展,很难说是自上 而下的促进还是自下而上的发育,两者兼 而有之
• 自上而下主要是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 自下而上的动力来自于很多社会企业家 (或者称之为有事业精神的人士)推动和 动员
政治社会学 第七讲
管兵,2019年4月14日
本次课程结构
• 社会建设
• 信任
社会建设
• 在以往的词典和党的文献中并没有福利、社会工作等 概念。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变迁加剧,利 益的调整和矛盾的解决愈加迫切,而我们 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五)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
•
业务主管单位履行前款规定的职责,不得向社会团体收取费用。
• 第十三条:
• (二)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 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
• 第十九条:
• 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不得再设立分支机构。 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
中国社会组织组织的发展
•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准, 前后的发展机遇截然不同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https://img.taocdn.com/s3/m/90a56b3dee06eff9aef80768.png)
内容摘要:政治文化是政治的灵魂,它作用于政治体系的心理层面,对于整个政治体系的兴衰治乱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流变有利于更好的分析当今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权威主义和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它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至今仍可在人们的观念言行中窥见一斑,是我国政治文化现状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随着新政权的建立而取得了主导地位,作为主导型政治文化,它起着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作用;西方外来政治文化作为一股新鲜的冲击波不断为我国的政治文化提供必要的补充。
转型期的今天,中国的政治文化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多元并存格局,即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主导,两种亚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外来政治文化对主导型政治文化产生影响和作用。
这种作用既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一面,也有消极的破坏性的一面,那么,究竟应如何整合三种政治文化,构建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政治文化,既得到人们的心理认同,又顺应当代中国发展和复兴的趋势,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政治文化作为分析人类政治行为的新概念,是人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
政治文化的研究拓宽了政治研究的视野,突破了单纯从政治、经济制度角度研究政治现象的框框。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当今政治文化建设的主流,其对于我国建设新型政治文明具有重大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政治层面上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的步伐。
根据政治学学者阿尔蒙德的观点,政治文化划分为地域型、依附型、参与型三种基本类型。
当今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向,处于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是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全球现代化走向息息相关的政治文化也是参与型政治文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样要求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培育和发展。
因此,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理应受到高度重视。
一、政治文化及参与型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一词是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家阿尔蒙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先提出来的。
(文化人类学)第十一讲 政治组织和社会控制
![(文化人类学)第十一讲 政治组织和社会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0b8938ab9f3f90f77c61b12.png)
内化控制或文化控制
根深蒂固一些信念,必须对自己的行为 负责。
Eg.乱伦禁忌
厌恶感
文化控制根植于我们的意识之中,依赖 于对超自然惩罚的恐惧。
2、在酋邦和国家中,经授权的第三方 可公布具有约束力的决定,而争端双方 不得不尊重这一决定。这一过程被称为 裁决。
调解和裁决之间的区别从根本上说在于 授权。在裁决解决争端中,争端各方都 尽可能强硬地坚持自己的立场,但他们 不参与最终裁决。
谈判往往是裁决的先决条件或替代办法。
Eg.在西方社会解决劳资纠纷,罢工工人 首先会与资方谈判,通常借助于第三方 的调解。
退出合作、闲言碎语、批评,以及认为 反社会行动会导致疾病的信念。
每个部落都由一个或多个自治的地方小社 区组成,它们为各种各样目的而形成联盟。
防御,突袭,在短缺时期聚集资源
当问题得到满意解决之后,每个群体便又 恢复其自治的状态。
部落领导也是非正式的。地方领导是因其 年龄、正直和智慧而受到尊敬的男子。但 他没有正式控制手段,不能强加任何决定。
Eg.虔诚的基督教徒因为害怕下地狱而避 免犯罪
外化控制/约束
拉德克利夫·布朗:约束是社会或社会 中相当数量的成员对一种行为方式的反 应,这种行为方式要么得到赞同(积极 约束),要么遭到反对(消极约束)。
约束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积极约束由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激 励手段组成,比如像奖励、封号和邻居 的承认等等。
斯大林“一个民族之所以成其为一个民 族,是因为它的人民共享语言、文化和 地域基础,以及政治组织和历史。”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笔记第十一章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笔记第十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fb2baeb069dc5022aaea00d4.png)
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社会分层的概述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一)社会地位及其差别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间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则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像职业类别、收入多寡都属于社会差别。
2、社会地位社会差别是社会成员之间既与社会属性的差别。
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之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非正式社会地位: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在确定和比较人们正式社会地位的差异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是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SES)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建立在社会地位与个人之间相互区别的基础上,指的是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场合地位的多重性;第二,素质地位的多重性。
(二)社会分化及其类型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①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是社会分化,分化的最一般含义是指事物从同质性向异质性得分化。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虽然社会分化发生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其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分化。
②社会分化的两个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
③社会分化产生的两方面结果:第一,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功效;第二,社会分化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了社会整合的难度。
2、社会分化的类型①水平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这些地位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着高低差别,即它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大体相等。
政治学原理11、12、13、14章节
![政治学原理11、12、13、14章节](https://img.taocdn.com/s3/m/88839f61caaedd3383c4d30d.png)
本章课后习题:
从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看中国政治过程存
在的完善。
第十二章 政治行为
相关政治现象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
韩国防暴警察与示威者对峙
本章知识体系 第一节 政治行为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 政治斗争、政治统治 和政治管理
第三节 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行为的涵义与特征
1、政治行为的涵义
政治行为指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 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活动。政治行为通 常有四个要素,即,政治行为的主体、方向、性质和方式。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政治行为分为以下几类:①显性政 治行为(可见的政治行为)和隐性政治行为(无法直接看到的 政治行为);②理性政治行为(根据逻辑推理而作出的政治选 择)和非理性政治行为(基于直觉的政治选择);③自觉的政治 行为(有意识的政治行为)和自发的政治行为(潜意识的政治 反应);④个人的政治行为(个别政治行为者的活动)和集体 的政治行为(集体参与的政治行为);⑤合法的政治行为(国 家法律许可的政治行为)和非法的政治行为(国家法律禁止的 政治活动);
二、政治决策的原则与程序
1、原则
1)系统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重点原则
4)适时原则
2、程序 实施与反馈 选择方案
确定目标
社会问题
方案评估
信息收集 和处理 设计方案
三、政治决策的技术性方法
政治决策的技术性方法主要包括:①逻辑推理 法。运用已有的事实推理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② 模拟法。通过试验(试点)得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模 式,供决策参考。③数学法(线性规划)。假定问 题中的各变数之间存在直接关系,用直线函数表示, 以计算最佳的解答,目的在于以最小的资源作最优 的分配。④机率法。如事件常按照一种既定的形态 发生,可以用机率代替未知数,以测定某一事件可 能发生的机会,从而作出决定。⑤作业法。在计量 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个输入和输出系统的分析与控 制,就所追求的目标作成最优方案。
政治社会学课件
![政治社会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8e2f0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3.png)
政治社会学课件第一章导论“科际混血儿”an inter-disciplinary hybrid ——萨托利一、政治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奥罗姆(Anthony M. Orum)《政治社会学》:政治领域及其行为者并非脱离社会事物的孤立的因素,而视这个领域是与所有的社会机构(如家庭)以及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运用这种特别的方法来进行这方面研究就是众所周知的政治社会学。
拉什(Michael Rush):政治社会学试图探究和解释政治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将政治置于其社会脉络中来考察。
政治社会学的任务:探究和解释政治和社会之间、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之间、社会行为和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
福克斯(Keith Faulks)眼中,“政治社会学是对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相互依赖的权力关系之研究”。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其“政治社会学”条目谓:“该术语是指对社会结构与政治体制、社会与政治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共识主题:政治社会学是对政治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考察“综合—分化—交融”的学科发展历程◆这一主题形成于19世纪的欧洲◆19世纪“政治”与“社会”的逻辑区分在20世纪表现为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区分在学科分化的格局下,“闭门造车”是各门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不管一门学科中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对于相邻学科来说,这一问题是…既定?的,是一个外在的变量……每门学科精确地阐明一组变量的关系,而其他变量被假定是外在的、无甚相关的以及无差别的”——萨托利超越既有学科边界的研究和合作研究发展了起来政治社会学就是在这一渗透和交融的过程中诞生的相对于19世纪政治社会学研究主题的奠基者们来说,当今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者对这一研究主题上有了新的感受。
这一新的感受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学科分化过程中对“政治”和“社会”的理解其次,这种新的感受也来自现实生活中政治与社会关系的实际变化“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一主题已经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学科反思与现实意义政治社会学的多元化二、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取向1.从社会到政治的视角Sociology of Politics 社会中心论2.从政治到社会的视角Political sociology 国家中心论3.政治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视角需要强调的是,政治社会学中不同的研究取向在历史舞台上场的次序并不意味着后来者居上。
《政治学概论》第十一章 公共治理
![《政治学概论》第十一章 公共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905a01844769eae009ed54.png)
⑵专业化管理 ⑶企业管理方法的引入 ⑷追求效率——绩效管理 ⑸重视结果——产出控制(注重服务的效率和质 量) • ⑹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力量改造政府,让更 多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招标、外包) • ⑺以顾客为导向——以人为本的‚服务行政‛而 非从前的‚管治行政‛
• 二、弹性化治理 • 1、理论依据:对传统官僚制模型的批判; 官员行为理论(部门政治理论、官员理论) • 2、稳定性政府具有负效应 • 3、对策:机构设置的灵活性等(雇请兼职 人员)
• 三、多中心治理 • 1、多中心治理是美国政治学家埃莉诺· 奥斯特罗 姆(1933-,女,200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 • 其理论观点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的治理思潮 提供了重要思想渊源——“政府不是国家唯一的权 力中心,各种机构(社会的、私人的)只要得到 公众认可,都可能成为不同层面的社会权力的中 心;公私机构的界限和责任模糊,国家职能的专 属性和排他性日趋淡化;管理对象的参与非常重 要等。
• ⑶责任原则:主体要切实履行对公民的义 务,提供好的服务;同时,对自己行为负 责。 • ⑷回应原则:主体对社会问题的反馈、应 付、应对的能力。 • ⑸协作原则:协商民主的治理模式。 • ⑹合法性原则:公共治理由于其内含的民 主因素和广泛的群众参与而获得了合法性。
• • • •
第二节 公共治理的模式 几种主要的公共治理模式介绍: 一、市场化治理 1、市场化是公共治理的重要手段,以市场 化方式作为主要手段的治理模式。体现在 西方20世纪70、80年代后的‚新公共管理‛ 革命中。——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中 的作用,用‚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和官 员
• 城市治理由于这些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需求和作 用呈现许多不同的模式,即使同一国家背景下的 城市以及不同的城市部门都可以显示出不同的治 理模式。学者皮埃尔1999年根据参与者、方针、 手段和结果将西方种类繁多的城市治理方式归纳 为四种主要的城市治理模式: • 1、管理模式:强调专业参与而非政治精英的渗入, 口号是让管理者管理。其主要参与者是组织生产 和分配公共服务的管理者,同时也强调消费者的 重要性。——例如,美国的城市经理制。
《政治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
![《政治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14f12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f.png)
《政治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政治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一、什么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某一政治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而在实际政治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与国家或政府有关的权力叫做政治权力,与国家或政府没有直接关系的权力叫做社会权力)。
二、国家政治权力的优势有哪些?(1)强制且无偿征税的优势;(2)禁止或允许的优势;(3)节约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的优势;(4)遏制搭便车问题的优势。
三、解决人口与资源紧张关系有哪三种途径?(1)经济市场:市场有自己的供求规律。
目标是稀缺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2)政治市场: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维护政治组织制度的条件:●组织制度本身对组织成员的激励机制;●组织制度本身的合法性基础;●货币和权力。
(3)道德市场:无偿利他。
理想结果是人人利他,乌托邦。
四、韦伯的理想型统治是指哪三类?韦伯在理想层次上区分了三类合法性:一是基于传统的合法性,即传统合法性;二是基于领袖人物感召力之上的合法性,即个人魅力型的合法性(或称奇里斯马型);三是基于合理合法准则之上的合法性,即法理的合法性。
(1)传统的合法性是指人们相信统治者的政治统治符合传统,或者说统治者的合法性来自传统规则。
西欧历史上的长老制,东西方历史上都存在过的家长制和世袭制,其合法性基础都是传统或传统的规则。
(2)个人魅力的合法性在于人们相信某个政治领袖个人有真理启示、个人魅力、超凡品质等因素,相信他能带领他们走向幸福,因而愿意服从他的政治统治。
再次,关键不在某个人是否真的具有某种素质,而在于拥护者是否以为领袖人物具有这种素质。
(3)法理的合法性也就是相信法令、规章必须合乎法律,掌握政治权力的人,则只有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才有发布命令的权力。
以理性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就是法理型的统治。
五、民主制度合法性的基础是什么?●民主的普遍性,即能够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的人是普遍的;●民主的价值性,民主制度能够确保自身代表公共利益;●民主的程序性,民主制度有着一整套的程序,这一套程序并不见得一定符合民主的终极价值,但它能够确保民主制度的正常运行。
(文化人类学)第十一讲 政治组织和社会控制
![(文化人类学)第十一讲 政治组织和社会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0b8938ab9f3f90f77c61b12.png)
引导成员遵守群体决定的社会机制有:退 出合作、闲言碎语、批评,以及认为反社 会行动会导致疾病的信念。
亲属组织:组织单位和政治当权者是 氏族——相信他们自己共有同一祖先 的人组成的联合体。
年龄等级组织:青年人加入一个年龄 等级,并且他们跟随着这一年龄等级, 作为一个年龄组,在合适的年纪从一 个年龄等级过渡到另一个年龄等级。
部落的经济通常基于某种形式的谷物种 植或畜牧,成员数一般比队群的成员数 要多。
人多带来的问题:口角、行乞、通奸和 盗窃等等,易引发冲突
每个部落都由一个或多个自治的地方小 社区组成,它们为各种各样目的而形成 联盟。
防御、突袭、在短缺时期聚集资源
群体的决定经由公众达成共识做出 引导成员遵守群体决定的社会机制有:
法律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的先决条件,所 以要理解任何社会的法律,一个人必须 理解那些潜在的价值和假定。
争端的解决
1、谈判:争端双方可以通过争论和妥 协而自愿达成彼此都满意的一份协议。
如果这个过程得到无偏见的第三方的帮 助,则被叫作调解。
在队群和部落中,第三方的调解人没有 强制权力,因此不能强迫争端双方服从 这种决定,但作为得到极大个人尊重的 人来说,调解人经常可以借助这些判断 来影响和解。
Eg. 非洲南部的布须曼人,新几内亚的阿 拉佩什人以及印度的耆那教教徒。
在确实存在战争的社会中,暴力水平也 有极大的差异。
资源争夺
引发战争的最直接原因 Eg.在刀耕火种的园艺农业民族中,为了
争夺老植物清除后的森林空地,经常发 生敌意和武装冲突。
在农耕民族中,政治控制的集中化和对 贵重财产的占有,为战争提供了更多的 刺激因素。
Eg.虔诚的基督教徒因为害怕下地狱而避 免犯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