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期末复习总结与习题数据与统计学

合集下载

统计学期末复习与考试重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与考试重点
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8.时间序列分析中,每月的季节指数(比率)的含义 是什么?所学的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有几种?各适用 于怎样的时间序列? 9.循环变动和季节变动的区别是什么? 10.简述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11.解释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12.简述加权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 13.简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 14.什么是狭义的指数体系?其表现形式及作用有哪 些? 15.构建综合评价指数的基本问题有哪些?编制方法 有哪些?

描述统计
第1章-数据与统计学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学 的 内 容
推断统计
第3章-概率、概率分布与分 抽布 样 第4章-参数估计 第5章-假设检验 第6章-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
体 系
经济管理 中常用的
第7章 -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8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统计方法 第9章-统计指数
第1章 数据与统计学
• 4.4 样本容量的确定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估计总体比率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5章 假设检验
• 5.1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第Ⅰ类错误与第Ⅱ类错误 显著性水平 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 利用P值进行决策
• 5.2 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总体均值的检验 总体比例的检验 总体方差的检验
• 8.2 时间序列趋势变动分析 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与模型 移动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 模型法
• 8.3 季节变动分析 原始资料平均法 趋势-循环剔除法 季节变动的调整
• 8.4 循环变动分析 循环变动及其测定目的 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
第9章 指数
九.指数的概念与分类 指数的概念 指数的分类
九.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加权综合指数 加权平均 指数
• 5.3 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独立样本、匹配样本) 两个总体比率之差的检验 两个总体方差比的检验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考试复习资料精华版-根据历年考试重点以及老师画的重点原创整理)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类:Ⅰ按性质不同a.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二等、三等”。

)b.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只能用数值来表现。

Ⅱ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不变标志:……都相同……不变标志。

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标志值就是标志表现。

第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报表的分类①填报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②调查范围:全面、非全面③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④填报单位:基层、综合报表考点二:“普查”的含义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知识点与复习题(特别说明:考试不出名词解释等类型题目,但需要学生掌握,总结辅导不可或缺,另有章节练习题单独给出,这里列示的是为了巩固各章知识点内容,为了加深学生的复习和掌握,除计算题外,有的题目未附答案,各位老师辅导时注意)考试题型:填空、单选、多选、判断、计算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5.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构成要素有6个,分别为指标名称、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空间范围。

6.职工的文化程度是品质标志,工龄是数量标志。

7.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工人数是属于离散变量,而固定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连续变量。

8.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9.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10.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品质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数量标志。

11.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12.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二、判断题1.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T )2.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这是统计指标。

(F )3.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F )4.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T )5.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F )6.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计算而得到。

(T )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年龄”是变量。

(T )8.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F )9.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成绩”是连续变量,“85分”是变量值。

最新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最新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单项选择(20 X 2=40)单选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不用死记概念,要理解其内涵,灵活应用!第一章.绪论统计的定义: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研究如何收集(如调查与试验)、分析(回归分析)、表述数据(图与表),并通过数据得出基本结论。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数量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

②总体性。

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③变异性。

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统计的分类:统计可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核算统计、理论统计、应用统计描述统计:汇总的表、图和数值。

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推断统计: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性质进行估计,检验核算统计:对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过程及各类总量进行描述和分析总体: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单位可以是人、物、机构等实物单位,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活动等非实物单位。

样本: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

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标志(变量):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标志的分类:①品质标志: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

②数量标志: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来表现几种常用的统计软件:SAS SPSS MINITAB STATISTICA Excel思考题:1、在调查某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总体是(C )A该校全部学生B该校每个学生C该校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D被随机抽取进行数据采集的全部学生2.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

A.每一个人B.每一户C.每个省的人口D.全国总人口第二章.数据数据:所收集、分析、汇总表述和解释的事实及数字,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客观事实;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范畴,包括非数字形式的其他信息。

统计期末考试总结

统计期末考试总结

期末复习第一章总论四、思考题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涵义?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什么是大量观察法?3、正确理解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关系?4、总体与总体单位。

第二章统计调查四、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调查?它有何特点?有哪些基本要求?2、统计调查有哪些?种类各种调查主要适用于哪些场合?3、为什么要制定统计调查方案?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4、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区别?5、什么是专门调查?它有哪几种?第三章统计整理四、思考题1、统计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是什么?3、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作用有哪些?4、什么是次数分布?第四章统计资料的初步描述四、思考题3、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哪些特点?4、相对指标有那几种?其中可以是有名数的是那一种?5、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为什么必须注意分子和分母的可比性?可比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6、什么是平均指标?有何作用?10、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和联系?11、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有何作用?第五章时间数列分析四、问答题3、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各有什么特点?4、比较静态平均数和动态平均数的异同。

5、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如何?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各有什么特点?7、什么是最小平方法? 五、计算题1、我国历年汽车产量如下表:(单位:万辆)①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②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4、向阳企业2005年各季度产品销售计划的完成情况如下:7、我国1995—2004年城镇人口资料如下,年份人口(万人)1995 35174 1996 37304 1997 39449 1998 41608 1999 43748 2000 45906 2001 48064 2002 50212 2003523762004 54283试用最小平方法拟合一趋势直线,说明参数的经济意义,并预测2006年人口数。

统计学期末复习总结5

统计学期末复习总结5

统计学期末复习总结51第一章导论 1、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统计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这三者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一般方法论与具体方法论的关系。

(1)经济应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特点:①社会性。

经济应用统计学的研究领域是社会经济领域。

②数量性。

经济应用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重在其数量方面,包括数量多少、数量关系、数量界限、数量变化规律。

③总体性。

经济应用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是从个体入手的,但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个体的研究,多度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④具体性。

经济应用统计学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是具体事物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数量表现,而不是抽象的数字,这一点与数学是根本不同的。

⑴大量观察法。

对现象总体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以达到对现象总体特征的认识。

⑵综合分析法。

包括综合与分析两个方面。

所谓综合是指对大量观察所获得的资料,在整理汇总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种综合指标以说明现象总体及其内部的数量特征。

所谓分析是指在综合的基础上,利用对比分析、分解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关系与差异。

⑶归纳推断法。

(当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由众多单位,甚至可能是有无限个单位构成的总体时,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观察总体的所有单位,通常我们观察的只是部分有限单位,以观察到的部分有限单位的样本数据,来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例如,我们要研究城市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那么全部城市居民户就构成统计总体。

尽管说每一城市居民家庭的规模不同,但均属于城市居民户这一点是相同的。

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或基本单位。

总体单位既可以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个家庭或一个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属性和特征、标志的具体表现)。

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之分。

(例如人作为总体单位,其性别、民族、年龄、身高、体重等都是标志)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及其数值。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以下是统计学各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1.数据收集与描述-数据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数据收集方式:问卷调查、观察、实验-描述统计: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范围、方差、标准差)、数据分布(直方图、条形图、饼图)2.概率论基础-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事件与事件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统计概型-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其概率密度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常见分布4.多个随机变量的分布-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分布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与其性质-方差与标准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辛钦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切比雪夫不等式与伯努利不等式7.统计推断基础-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拒绝域-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样本容量与统计检验的效应大小8.单样本与双样本推断-单个总体均值的推断:正态总体与非正态总体-单个总体比例的推断-两个总体均值的推断: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两个总体比例的推断9.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剩余平方和、变量选择10.非参数统计方法-指标: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符号检验- 分布: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这些是统计学各个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章节都拥有更加详细和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复习中深入理解并进行练习。

第1章 数据与统计学习题

第1章 数据与统计学习题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5、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6、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7、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注意到,雇员要么从家里带饭,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

他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A、访问调查B、邮寄调查C、个别深度访问D、观察调查8、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9、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10、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11、在一项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A、无区别,是一致的B、有区别,是不一致的C、无区别,是人为确定的D、有区别,但有时是一致的12、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统计学复习总结

统计学复习总结

统计学复习总结第一篇:统计学复习总结3.样本:从总体中抽样部分个体的过程称为抽样,所抽得的部分为样本。

(从样本中随机抽取的有代表性的一部分)4.统计量:是统计理论中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的变量。

5.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描述振动物体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

6.概率:是描写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度。

8.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

9.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以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完全不一致。

这种误差往往没有固定的倾向,有时高有时低。

12.标准误:也称标准误差,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13.标准差:是一种表示分散程度的统计观念。

14.指标:指预期中打算达到的指数、规格、标准。

15.相对数:是两个相关的绝对数之比,也可以是两个统计指标之比。

16.率: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某现象的发生数与可能发生的总数之比,说明某现象出现的强度活频率。

17.构成比:表示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比表示。

18.相对比:是A、B两个关联指标之比,用以描述两者的对比水平。

19 统计学是一门用于观察资料的应用科学它具有严密的科学逻辑无限的应用性和以高等数学为基础的计算性它广泛的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各个领域20医学统计研究对象及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平均数是描述一组同质的计量资料集中趋势(平均水平)的指标22 算术均数是描述一组同质的计量资料集中趋势(平均水平)的指标23几何均数是描述一组同质的呈对数整台分布的计量资料变异系数的指标1极差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四分位数间距2离均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3方差4标准差5变异系数 25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搜集资料一资料来源1统计报表2报告卡如报出生率换染率3日常工作记录如住院病历4专题研究或实验研究5学术专题研究会讨论会经验交流会6图书资料7国际互联网二资料要求(一)三性及时性正确性完整性(二)四原则对照原则均衡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原则三整理资料核对 2 分组按质量等级分组3 归纳手工法机械法 4 列表1.什么叫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与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有何联系与区别?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它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医学实践,阐述统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研究资料和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进行科学推断的一门应用统计学。

《统计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统计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统计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统计学 (第8版) 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1. 简介
本文档为《统计学》第8版的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主要内容包括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学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2. 章节概述
第一章:统计学导论
该章节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定义和应用领域,以及统计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二章:数据描述
该章节重点介绍了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描述方法,包括数据的图形展示、数据的中心趋势和数据的离散程度等。

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该章节讲解了概率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常见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第四章: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
该章节介绍了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内容。

第五章:单因素方差分析
该章节讲解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一些统计学中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

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该章节重点介绍了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包括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等内容。

3. 课后题详解
本文档还包含了每章的课后题详解,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针对题中的难点和常见错误,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解题思路。

4. 结语
通过阅读本文档的《统计学》笔记和课后题详解,读者将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技能。

以上是《统计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的概述。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应用统计学》网上复习题库

《应用统计学》网上复习题库

《应用统计学》课程网上考试题库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具有()特点A. 数量性和总体性B. 数量性和差异性A .所有工业企业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D.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答案:C答案:CC. 每一个学生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可以归于无限总体内。

()C.总体性和差异性D.数量性和 答案:A2、统计”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名词,以下哪项不是其含义( A.统计工作 B.统计资料C.统计数据D.统计科学答案:C3、专业、性别属于以下哪项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 答案:A 4、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5、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是源。

A.统计学B. 统计资料C.统计工作D.统计方法 6、要了解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

A. 100个学生 B. 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A.中国目前居民B.电脑内所有零件C.某快递公司所有订单D.报警电话E.美国现在的农业科研所数答案:CD2、要了解100个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则统计指标有()。

A.100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B.每一个工人的月工资C.全部工业企业D. 一个工业企业的工资总额E.全部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答案:AE3、下面哪些属于变量()。

A、可变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可变的数量标志E、某一指标数值答案:BCD三、判断题1、总体性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答案:错2、总体单位是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答案:对3、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在一定的概率下,如何用样本资料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答案:对4、全国人口数量是统计总体。

()答案:错答案:5、人口的性别是说明总体的品质标志。

()答案:错6、人的年龄是离散变量。

()答案:错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一、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居民消费支出状况,应该采用()A.普查B.重点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D.抽样调查答案:D2、以下哪种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适用于任意分布类型。

期末复习题---统计学

期末复习题---统计学

期末复习题---统计学第⼀章1.总体是指()。

A 我们所要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的总和B 个体的数量⽅⾯C 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或属性D ⼀部分单位2.统计所研究的是()。

A 总体的数量⽅⾯B 个体的数量⽅⾯C 总体或个体的数量⽅⾯D 总体或个体的属性⽅⾯3.《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物是()A.海门尔.康令B.阿亨⽡尔C.威廉.配第D.凯特勒第⼆章⼀、单选1.平均指标反映(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C. 总体分布的⼤概趋势 D. 总体分布的⼀般趋势2. 众数是()。

A. 出现次数最少的次数B. 出现次数最少的标志值C. 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D. 出现次数最多的频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与各组次数的多少⽆关B. 主要受各组次数⼤⼩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的多少⽆关C. 既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D. 既与各组标志值的⼤⼩⽆关,也与各组次数的多少⽆关4、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个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差分别为()。

A. 100和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 5.数据的计量尺度由低到⾼、由粗到精可以分为()。

A .列名尺度、间隔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B .间隔尺度、列名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50 nC.列名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率尺度D.列名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6.在⼀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类型出现的次数称为()。

A.参数 B.频数 C.众数 D.组数7.对于右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均值>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均值>众数C.众数>中位数>均值D.众数>均值>中位数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品质标志分组; B:只能使⽤组距式分组;C:可以⽤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D:⽆法分组。

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实质上取决于()。

统计学(版)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版)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章 用图表展示数据。 名词解释 1.频数:落在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 2.频数分布:各个类别及其相应的频数形成的分布。 3.比例: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据占全部数据比值。 4.比率: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的比值。 5.组距 :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的差 6.组距分组:是将全部变量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 7.组中值=下限值+上限值/2 上下限的中间值 8.直方图: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即面积)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9.茎叶图:由茎和叶两部分组成的、反应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 10.箱线图: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应原始数 据分布图形。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简答题。 1.数据透视表作用:可以对数据表重要信息按使用者的习惯或分析要求进行汇总和作图,形成一个符合 需要的交叉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数据分布表的制作步骤:确定组数,确定组距,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上组限不在内不重不漏 3.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差别:首先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宽度是固定的;直方图 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高宽均有 意义。其次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最后
第七章 分类变量的推断。 名词解释 1. χ2 拟合优度检验:利用 χ2 停机梁来判断某个分类变量个类别的观察频数与某一理论频数或期望 频数是否一直的检验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列联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变量交叉分类的频数分布表。 3. χ2 独立性检验:利用 χ2 统计量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立的检验方法。
3/7
期望概率,而独立性检验中,原假设则假设两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最后,计算期望频数时,在拟合优 度检验中利用原假设中的期望概率,用观察频数乘以期望概率,直接得到期望频数,如果独立性检验, 则假设两个变量的分类是独立的,因而两个水平的联合概率是两个单独的概率的乘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

统计学期末总复习

统计学期末总复习
2. 置信区间:
s x t / . 2,n1 n
单一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1.假设: 总体服从二项分布;
可以用正态分布近似估计,即n p 5 且 n (1 - p) 5;
2.引理:
( p p0 ) /
3.置信区间:
p0 (1 p0 ) ~ N (0,1) n
p0 Z/ 2.
200以下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以上
合计
家庭户数
2 8 10 12 8 6 4 50
计算该城市平均每户家庭的旅游开支、方差。
8.为研究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情况,某研究所的一位 调查人员在A城市抽取100名7岁—12 岁的少年儿童 作为样本,其平均身高为148CM,标准差为5CM;另 一位调查人员则在B城市抽取了100名7岁—12岁的少 年儿童作为样本,其平均身高为152CM,标准差为 9CM。
请问,哪个城市少年儿童的平均身高更具代表性?
9.一条成品生产线平均每天的产量为3700件,标准差为50件。 如果某一天的产量低于或高于平均产量,并落入正负两个标 准差的范围之外,就认为该生产线“失去控制”。下面是一 周各天的产量,该生产线哪几天失去了控制?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产量 3850 3670 3690 (件)
12.在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时,当允许误差缩小一半,则n 要( ) A.缩小4倍 B. 增大4倍 C. 增大2倍 D. 缩小2倍
1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A.总体方差越大,所需的样本容量越少 B.总体方差越大,所需的样本容量越多 C. 允许的误差越小,所需的样本容量越少 D. 允许的误差越大,所需的样本容量越多
单一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方差已知或大样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期末复习总结与习题数据与统计学第一章期末复习总结与习题数据与统计学第一章数据和统计1.1.1统计数据它是统计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数字数据和其他相关实际数据的总称。

它是统计工作的目标和成果。

(1)变量和变量值说明现象的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也被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取值是变量值,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

例如,固定资产是一个变量,每个企业固定资产的具体价值就是变量值。

为了区别,在本书中,凡是变量均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而变量值则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连续变量是指变量的值在数轴上是连续的,不能逐个枚举,也就是说,可以在一个区间内取任何实数。

例如,气象上的温度、湿度,零件的尺寸等。

离散变量是指变量的值,它们是整数值,可以逐个列出。

比如企业的数量,员工的数量等等。

确定性变量是受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变量,即影响变量值变化的因素是明确的,是可解释和可控制的。

随机变量是受许多小的不确定因素(也称为随机因素)影响的变量。

变量的值不能预先确定。

社会经济现象既有确定性变量也有随机变量。

统计学所研究的主要是随机变量。

(二)数据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是整体单位符号或统计指标的具体定量表达。

根据对研究对象计量的不同精确程度,人们将计量尺度由低到高、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1.1.2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收集、组织、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学科学。

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定量规律。

1.1.3统计数据的规律性客观事物本身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必然性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偶然性反映事物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而统计数据是事物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偶然性是对同一事物的多次观察得到的统计数据有差异,而必然性则隐含在统计数据本身。

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一套方法,利用统计方法是可以探索出其内在的数量规律性的。

1.4.1直接获取的数据直接统计调查:为获取统计数据而专门组织的调查。

如普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

1.普查专门为特定目的组织的非经常性综合调查2.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3.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4.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5.应用范围比较狭窄人口普查功能:主要用于收集反映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数据。

普查的组织形式:一是组织普查机构的普查,如普查;二是利用普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如经济普查,清点存货。

2.抽样调查1.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2.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3.重点调查这意味着在被调查者中只选择了一些关键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

特点:(1)调查目的是为了解事物总体的基本情况,不能利用调查资料来推算总体数据.(2)重点单位是根据客观标准确定的(3)它可以省人、省钱、省事。

(重点单位指其某一主要标志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

如:对大型钢铁基地进行调查典型单元是指整体上的典型单元。

例如,先进模型、落后模型,更重要的是,可以代表现象总体水平的模型。

)4.典型调查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特点:(1)典型调查更加深入细致;(2)有意识地选择典型单位,其代表性难以判断(3)调查范围较小,调查结果不一定能代表所研究问题的本质特征(4)典型调查属于一种定性研究功能:(1)从点到面认识现象发展的一般规律;(2)对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3)补充和核实综合调查数据的不足;(4)学习新事物;(5)总结经验教训。

典型调查形式:一种是对个别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称为解剖麻雀型。

,另一种是对现象总体按研究问题有关的标志划分类型,然后在各类型中选择典型单位,称为划类选典式5.统计报表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的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它是主要的调查形成,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不再是主要的调查方式。

特点:1。

统计报表能够保证统计数据的统一性和及时性。

2.统计报表指标更加系统化,数据更加全面、真实、可靠。

3、统计报表具有周期性,因而便于进行资料的对比,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总体或范围。

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是搜集数据资料的基本单位。

例如: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人。

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

有时两者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例如,在上述普查中,每个居民都是调查单位,但报告单位是普查组织。

3、调查项目和问卷调查项目是本次调查的具体内容它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数量特征,如一个人的年龄、收入,一个企业的职工人数、产值;也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如一个人的性别、职业,一个企业的经济类型等。

四、调查时间和时限为确保调查资料的准确性,统计调查必须规定这两种时间调查时间:指调查数据的时间。

也就是说,指定调查的时间段或时间点。

例如,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0:00”,要求“2000年11月1日至15日完成人口普查登记”。

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即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度。

2000年11月1日0时就是调查时间,2000年11月1日至15日就是调查时限。

1.5统计数据的质量I.调查数据的检查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检查就是对调查误差的检查登记错误:因错误判断事实或错误登记事实而导致的错误。

代表性误差:根据样本单位的数量特征推断总体数量特征时产生的误差。

1.6.1.1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统计研究目的而确定,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它它是由几个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共性的个体事物构成的整体,简称整体。

1.6.1.2总体单位:指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个个体的个体事物或数据。

注:整体和整体单位不是固定的,整体范围可以大也可以小。

总体范围应根据研究目的确定。

当确定总体时,将确定相应的总体单位。

例如:①了解城镇居民生活状况,城镇全部居民就构成统计总体,城镇每一位居民就是总体单位。

②了解工业企业经营情况,全部工业企业就构成统计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统计人口的特征:同质性、差异性、丰富性、客观性和符号表现*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标志的具体表现形式。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其表现只能是文字。

数量标志:表示单位数量的特征。

它的性能是数值,称为标志值。

例如:职业是品质标志,标志表现具体为工人、公务员、商业职工、教师等。

年龄是数量标志,标志表现具体为10岁、20岁、30岁等。

1.6.2变量变化:指的是差异,指的是一个符号在整体的每个单元中的不同表现。

变量:变量符号通常称为变量。

连续变量: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以整数断开。

如身高、体重、产值等变量。

离散变量:其数值可以按一定顺序一一列举出来,通常取整数形式。

如人数、企业数、机器台数等变量。

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1、统计指标:反映实际社会经济人口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类别。

例如,销售额为500万元,总人口为126583万。

完整指标设计必须具备六个要素:时间、空间、内容、数值、计量单位、计量方法。

如200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人口总数126583万人。

2、统计指标特点具体性:经济理论规定了指标的内涵,是客观现象数量的具体反映。

数量:所有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综合性:统计指标不仅是同质人群中大量个体单位的总和,也是个体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综合。

数量指标:反映总体现象的总规模、工作总量。

如总人口、企业总数等。

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

如平均工资、人口密度、出生率等。

3.统计指标体系:广义: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狭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经济相关且数量相等的指标组成的整体。

4.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置原则:科学性、目的性、相关性、统一性、可比性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一.判断题部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使用的大量观察方法意味着必须调查研究对象的所有单元。

(×)3:整体的同质性意味着整体中的所有单元在所有符号上都是相同的。

(×)4:个人工资水平和全体员工工资水平可称为统计指标。

(×)5:城市工程技术人员普查显示,城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是一个量化指标。

(×)6: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其具体研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量的理解。

(∨) 7:质量分数表示单位属性的特征,其符号表现只能用文字表达,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 8:质量标记表示整个单元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数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两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员工受教育程度属于指标分类中的质量指标,员工平均工资属于指标分类中的质量指标。

(∨) 10:整体单元是标志的承载者,标志附在整体单元上。

(∨) 二、单选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a、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