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_伤寒论_关于厥阴病的认识和见解

合集下载

伤寒说意之厥阴病

伤寒说意之厥阴病

伤寒说意之厥阴病一、厥阴的含义:《灵枢·阴阳系日月篇》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四圣心源·六气解·厥阴风木》:“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

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

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主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缘木实生火,风木方盛,子气初胎,而火令未旺也。

”二、厥阴经循行规律:足厥阴肝经: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标本中气在运气学说中,标是从本所出的“标”,本是由标所出的“本”。

风、热、湿、燥、寒、火,天之六气为本;人体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三阴三阳六经为标;在本气之下,标气之上,而界于标本之间者为中气。

故曰:“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素问·六微旨大论》)。

伤寒论条辨浅释90——厥阴篇,条辨363-367

伤寒论条辨浅释90——厥阴篇,条辨363-367

伤寒论条辨浅释90——厥阴篇,条辨363-367三六三、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

正常情况下,伤寒表证伴有下利的症状,会形成结胸。

“伤寒,五六日”,伤寒过了五六天之后,没有结胸的症状就表示病邪更加深入到体内。

“腹濡”,病人的肚子摸起来很柔软。

“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病人的脉很虚,四肢厥逆,是亡血的表现,不可以用攻下的方式治疗。

血液的源头是胃肠吸收的营养,体虚亡血的人用攻下的方剂,会把胃肠中的食物都排出,血液的源头会枯竭,病人会更危险。

只有心下鞭满的实痛才可以用攻下的方式治疗。

三六四、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发热而厥”,病人发热,但手脚冰冷。

七天之后还有下利的症状,说明病人体内的阴很盛,阳不能固守住阴,才会有下利的症状。

阴(津液或营养物质)不断地流失,阳无所依靠也会向体外走,就会有发热的症状。

这种发热的现象是人体最后一道系统,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人已经到了极虚的状态,难以治疗。

若再碰到下利,代表阳气都没有了,非常危险。

大肠和肺相表里,肺就是胸阳。

三六五、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病人手足逆冷,促脉,没有其他的症状,可以艾灸中脘穴和关元穴。

一般的伤寒表证,脉浮紧,不会用灸的方式,需要用麻黄汤去发表。

“脉促,手足厥逆者”,说明疾病进入厥阴证,厥阴证的寒证表示肝脏的功能衰弱,里寒证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治疗。

三六六、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只要里有热,就可以用白虎汤清热。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辨证论治,只要对证,无论病在太阳、少阳、阳明、厥阴都会有白虎汤证。

只要确定是经热,就是血脉神经的热,就可以使用白虎汤。

厥阴证的病人伤寒,吐、利太多,导致病人血液中的的水不足,也属于白虎汤的治疗范围。

三六七、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说明四肢厥冷和血虚有关,所以使用当归四逆汤回阳救逆。

如何解读《伤寒论》厥阴病条文?

如何解读《伤寒论》厥阴病条文?

如何解读《伤寒论》厥阴病条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释:厥阴病寒热错杂提纲(①肝火耗液②肝木乘脾)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释:凭脉辨证。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释:得木王之时,脏气胜而邪气解。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释:厥阴病之生理、病理特性宜少少饮水。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释:厥原则上不宜下法,但亦有特殊情况,如热厥(335条厥应下之)。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

见厥复利。

释:①先厥,标志阴寒盛而阳气衰。

②若现发热而肢温脉回,阳气复。

③若肢厥复见,下利复发。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

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

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释:从厥与热日数相较,辨阴阳胜负之机,并辨除中证。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

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释:脉迟为寒,不可用苦寒剂,反用黄芩汤除其热,胃气大伤。

若胃气垂绝,反能食,为除中证。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

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释:阳复病愈及阳复太过变证。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释:热厥应下之。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

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释:厥与热日数相等为向愈证候。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释:病机与主症。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

探讨《伤寒论》之厥阴病

探讨《伤寒论》之厥阴病

探讨《伤寒论》之厥阴病对《伤寒论》厥阴病,历来争论颇多,有千古疑案之称,今天说说我们的看法。

厥阴的生理《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

”或云:“厥阴之上,风气治之。

”厥阴为标,风气为本。

可知厥阴是以风为本气。

肝系统的生理是主春温而生阳气,厥阴的一切生理功能都来自于阳气的生发。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初生之阳主升,阳生则阴长,而柔筋养神。

既养心神,又养筋脉。

1.释厥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什么是“两阴交尽”呢?请看后面《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厥阴是在太阴、少阴两阴之尽,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为“两阴交尽”。

厥阴病欲解时起于太阴欲解亥子丑三时的终点丑时,丑时正是大寒节地道阳气来复之时。

这个阳气来复的时候,也是太阴脏寒欲解的时候,少阳春生阳气也连于太阴丑时,就是说厥阴、少阳都与太阴脾土有密切关系。

关于厥阴阳气来复与坤脾的关系,医家钱天来已经注意到,他说:“太少两阴交尽之经,为阴极阳回之处,草木得阳气而勾萌于至阴坤土之中。

”所以《素问·阴阳类论》说:“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

”《素问·阳阴别论》中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肝胆生阳衰微,阳不生阴不长,故“喉咽干燥”。

一阴为厥阴,厥阴从中气少阳,如果厥阴不能顺接阴阳,不能从少阳生化,阳气断绝,阴气就会上克心火,阳不生阴不长,上下失调而失常规,不知出入升降,使得脾土脏寒,故云“病在脾土”。

亥子丑寒极三时,是太阴所主,不是少阴所主,故阴尽阳生的厥阴生于太阴,不生于少阴。

由此可知,厥阴的本义就是讲两阴交尽而地道阳气来复,这样阴阳气就顺接了,所以说厥阴主阳气。

如果阴阳气不顺接,阳气不恢复,太阴脏寒不退,因为脾主四肢手足,就要发生手足厥冷了。

所以厥热、厥冷是厥阴应有的病症。

伤寒论条辨浅释92——厥阴篇,条辨373-384

伤寒论条辨浅释92——厥阴篇,条辨373-384

伤寒论条辨浅释92——厥阴篇,条辨373-384三七三、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伤寒四五日,肚子疼表示,里寒很盛,转气下趋少腹就是有肠鸣的症状,水渗入到大肠中,就会有下利的症状。

三七四、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本自寒下,本来有寒在下焦;医复吐、下之;医生误用吐法、下法或形成寒格,若食入口即吐者,饮食入口即吐就是寒格的表现形式。

这是上热下寒的症状,但没有下利的症状。

《伤寒论》中治疗饮食入口即吐的方剂有:大黄甘草汤证,治疗的是胃家的热实证,热而且有实堵在胃中,东西吃下去马上吐掉;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也是治疗饮食入口即吐的方剂,此时的饮食入口即吐是由虚热导致的,病人本身已经被吐、下,肠胃津液已经伤到,胃中寒湿很盛,需要用干姜来去寒,又有虚热,需要用黄芩、黄连来去热,肠胃津液受损需要用人参补津液,干姜黄连黄芩人参证的病人的症状舌苔发白或发黄,下利臭,下利臭舌苔白的时候,代表里寒盛还有热。

此方剂常用来治疗胰脏癌,病人严重呕吐、呕酸很多的时候可以用旋覆代赭汤加干姜吴茱萸汤做加减;胰脏癌的病人还有往来寒热,可以配合小柴胡汤同时使用,实践中还需要辨证论治。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三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三七五、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这就是疾病好转的迹象,病人下利,脉弱,表示肠子里面的热(病毒)随着利大便跑掉,脉微热表示热(病毒)还在体内,这类疾病包括霍乱、疟疾的病毒。

微热表示肠胃的功能在慢慢的恢复,病人能够自愈。

三七六、下利,脉缓,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脉缓,有微热,汗出和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的道理相同,如果病人的脉又紧回来,表示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病毒再相抗,余毒没有被排出,疾病还没被治好。

三七七、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什么是厥阴病?

什么是厥阴病?

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厥阴病?以下谈谈少小体会:伤寒论有厥阴病一说,医家均释为六经病之一,但对其深意进行通俗解释的尚未多见,深令初学者懵懂难明。

厥阴病,顾明思义即仲景所讲的厥阴为病。

简单讲,就是厥阴病了,或者讲厥阴有病。

那么厥阴是什么?厥阴为什么病?我认为,理解了这二个疑问,对于厥阴病后面所讲的一系列问题就会云拨雾开。

“厥阴”一词如今已是一个多义词。

有指阴阳,有指气机,有指经络,有指病证。

义多烦杂,古奥难懂,其词义均与厥字有极大关系。

厥字本义,初指采石于崖下,憋气发力而昏倒。

因而,医家引申其义,认为厥者,逆也。

是指气机动逆。

逆,具有“回旋”之义,是方向逆转之意。

借用此意,厥阴一词,意即阴的尽头并向阳逆转。

据此词意,此处的厥,不但是逆的意思,也有“绝”和“极”的含意。

所以:朱肱曰:厥者,尽也。

张锡驹曰:厥阴者,两阴交尽,阴之极也。

中医学界普遍认为,厥阴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过程。

综上,厥阴是借厥字之义,喻阴气发展阶段,是阴阳状态的一种表现。

后来个阶段这种状态被应用到人体气机,病证气机。

出现手足厥阴经,厥阴病,厥阴证等应用。

因而中医所讲厥阴,实际上是指在人体气血的阴阳运动中,属于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等六个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按阴阳之气对应从表到里的六个体层。

厥阴这个阶段这个体层,从气机上与足厥阴肝经,肝脏同气合一,因足厥阴肝经自下而上贯穿,最能代表厥阴的气机。

故医家称厥阴即指足厥阴肝经,厥阴为肝,着实有一定的因由。

如此,可以理解为:厥阴为病,就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出了问题,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过程出了问题。

再具体点就是人体中以足厥阴肝经为代表(包含了肝脏及手厥阴心包)的厥阴体层出了问题。

正因为厥阴这个阴尽阳生的转折阶段出了问题,阴阳无法按规律正常转化。

阴该尽不尽,阳该生不生;或阴已早尽,阳已早生;又或者阴未尽阳已生;还有阴已尽阳未生。

总之一语概之:过与不及。

所以才表现出医家所讲的阴阳错杂等复杂的病证。

伤寒论-厥阴病篇(七版)

伤寒论-厥阴病篇(七版)
*
*
伤寒论
临床表现
上热中虚下寒,寒热错杂,证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吐蛔,乌梅丸为代表方。 此外还有: 寒厥证——当归四逆汤 热厥证——四逆散 胃肠病变——白头翁汤
*
*
伤寒论
五、治则
寒热错杂——乌梅丸 寒者温之——当归四逆汤 热者寒之——四逆散
六、预后
阳回则生,阳亡则死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原文332、333可据)
*
*
伤寒论
原文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原文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原文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原文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提要:上述四条原文以厥与热多少推论正邪消长。
*
*
伤寒论
分析: 除中证:厥阴病正衰邪盛进一步发展到胃气败绝,以手足厥冷下利,腹中冷反能食为临床特征的古病名。
内有久寒-素有胃寒加吴茱萸生姜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
*
伤寒论
鉴别与启发: 本条与脉微欲绝之通脉四逆汤证比较 为何寒厥不用姜附? 寒凝是肝血虚之果 肝内寄相火,大辛大热之品恐扰动肝火 平素营血不足感寒致血脉运行不畅亦可用之,故仲景首冠“手足逆寒”。 本证亦可视为营血不足致营卫不和,故仍以桂枝汤为方祖化裁。
*
*
伤寒论
(续上页)正邪相争,若正不胜邪,厥阴病将出现亡阳或除中证,少阳病则转属少阴、太阴成为脾肾两虚证。这是两者同中有异之点。正邪胜负的关键在于胃气强弱而定,这又是两者异中有同点。

伤寒论纲要~厥阴病

伤寒论纲要~厥阴病

伤寒论纲要~厥阴病第七章厥阴病第一节概说一、厥阴病的性质:厥阴是伤寒六经传变最后一经,是患者邪正相争,生死存亡的垂危阶段,古称厥阴为三阴之尽,阴尽阳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故它本身即是阴阳寒热具备的经脏,因而临床表现症状亦特别复杂而险恶。

症状虽繁,但其主要证型归纳起来一为“上热下寒”,二为“厥热胜复”,至于其主要脉象则随病机不同表现亦异。

二、病理机转:(一)“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本病主症之一“上热下寒”乃是病邪深入,阴阳错乱失调所致,其具体机转不外是厥阴为阴之极,阴极下寒,阳气被格于上,阴阳不相调节,形成本病主证“上热下寒”,如诸病源候论说:“阳并于上则热,阴并于下则寒。

”即扼要的阐明上热下寒的机转。

(二)“厥热胜复”:(阴阳胜复)厥阴为阴之极,阳之始,故厥热胜复是阴阳消长,正邪进退的表现。

如正能胜邪阳气来复,则厥冷变为发热,如正气衰退不能胜邪,则发热可转为厥,故阳气来复如何乃是判断疾病向与愈的主要依据,反之阴盛阳衰则是垂危凶象。

第二节厥阴病主证与论治一、“上热下寒”已如上述“上热下寒”为厥阴病主证之一,正如厥阴篇提纲指出的,“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物,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一文。

所谓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热疼,即是上热之症。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即是下寒之症。

故本证乃是典型上热下寒的证候。

其他尚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证,麻黄升麻汤证,虽其具体表现症状互有差异,但其基本病机均属“上热下寒”之范畴,故不赘述。

治疗原则:证象既是“上热下寒”,故其治则宜清上温下寒热互用。

因厥阴上热非请不可,其下寒又不可不温,但清上碍下,温下碍上,故欲得其平,必两者兼备,即清上温下寒热互用,才能免去格拒。

如乌梅丸即代表性方剂,方中药味寒热错杂,温凉并用,方以乌梅为主,佐蜀椒以杀虫止利,安胃止呕,附子、桂枝、干姜、细辛温阳散寒,人参当归调补气血,连柏清热除烦,故为辛温苦寒,五味兼备的复方。

肖相如: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

肖相如: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

肖相如: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作者/肖相如⊙ 编辑/司鹏飞编者按:《伤寒论》厥阴病篇内容繁杂,向来为历代医家争讼不休,更被陆渊雷称为“千古疑案”。

肖相如老师这篇文章或许不能一扫厥阴病的疑云,但至少可以给我们一点新的观点和思路。

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伤寒论》的厥阴病篇历来被医家们所重视,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分歧,所以,它是有争议的一篇。

为共同研究起见,谈一谈我们对《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肤浅体会,其中错误的地方希望同道们批评指正。

六经为病的提纲证各有自己的特点,而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所以,它和其他五经的提纲证则截然不同。

对这条的解释,注家见解不一,有说是热证的,也有说是寒证的。

说热证的有成无己,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

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

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故也……此热在厥阴也。

”说寒证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而消渴也。

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

阴中之阳,受迫而在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食。

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除上述认为热证、寒证以外,还有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证的。

例如,舒驰远的见解就是这样,他说:“按此条,阴阳错杂之证也。

消渴者,膈有热也。

厥阴邪气上逆,故上撞心;疼热者,热甚也,心中疼热,阳热在上也。

饥而不欲食者,阴寒在胃也。

强与之食,亦不能纳,必与饥蚘俱出,故食则吐蚘也。

此证上热下寒,若因上热误下之,则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故利不止也。

”以上的热、寒、寒热错杂三种意见,究以何者为是?我认为舒驰远的阴阳错杂的说法是比较正确的,而成氏、钱氏的单热、单寒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厥阴病的特点和少阴病不一样,如果把厥阴说成或寒或热的一个侧面,那就和少阴病的寒化证、热化证相等同,也就无法反映厥阴病的特点,则有失六经分证的基本意义。

胡希恕:厥阴病解疑

胡希恕:厥阴病解疑

胡希恕:厥阴病解疑关键词:厥阴病厥阴病的实质历代争论未明,中医泰斗胡希恕胡老一生研究、讲授《伤寒论》,对此也付出了很大心血。

他独特的见解,对解明厥阴病当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胡老认为,半表半里分阴阳两类,阳证为少阳,阴证为厥阴,从《伤寒论》的条文探讨即明。

《伤寒论》作为厥阴病提纲者仅有2条,明了这2条对解读厥阴病是关键。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注解:消渴为热证,阴证不应有热,可能有错简。

以下大意是说,厥阴病上虚下寒,寒乘虚以上迫,因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自觉症。

蛔迫于寒而上于膈,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而下利不止。

第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注解:阴证一般多不渴,但虚则引水自救,故厥阴病也有渴者。

若渴欲饮水者,可少少与之即愈。

按:少少与水即愈的渴,当然不是消渴,以是可见上述提纲必无消渴甚明。

历代各家对厥阴病提纲进行了很多探讨,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问。

胡老结合篇中的具体证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伤寒论》厥阴病篇只有四条(除上述二条外还有二条因无关紧要从略)有“厥阴病”提首,但未出证治。

以下虽出证治,但无一条题以“厥阴病”的字样。

《金匮玉函经》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按其内容,表里阴阳具备,亦确是泛论上述四病的证和治,而非专论厥阴病甚明。

可知叔和当日以六经病后,出此杂病一篇甚属不类,而厥阴病篇只寥寥四条,且无证治,以为即是厥阴病续文,仍合为一篇。

不过叔和未尝无疑,故《金匮玉函经》仍按原文命题,以供后人参考。

惜《金匮玉函经》在元代时已少流传,故后世一些人便认为厥阴病篇后都是论述的厥阴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及。

其实仲景此篇另有深义,约言之有三点:一,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

胃气和则治,胃气衰则死。

凡病之治必须重视胃气,因取此与胃有关的四种常见病,辨其生死缓急和寒热虚实之治,为三阳三阴诸篇作一总结。

《伤寒论》中最神秘的“厥阴病”,真面目到底如何?

《伤寒论》中最神秘的“厥阴病”,真面目到底如何?

《伤寒论》中最神秘的“厥阴病”,真面目到底如何?小编导读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提出了疾病的“三阴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其中,厥阴篇只有四条(第326、327、328、329条)明文提到厥阴病,且仅有证候,并未明示治疗方证,显得异常神秘。

那么,仲景笔下的厥阴病到底真面目如何?今天,胡希恕老师的嫡传弟子陈雁黎将他的看法分享出来,咱们一起来讨论哦——(温馨提示:本篇专业性较强,适合有一定中医基础人群阅读)◀厥阴病解▶《伤寒论》厥阴篇,只有四条(第326、327、328、329条)明文提到厥阴病。

第327、328条,条文甚简,不好解。

第326条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第329条曰:“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仅仅有以上两条证候,并未明示治疗方证。

今人感慨,不知张仲景所论厥阴病的真面目,此成为尔后研究《伤寒论》的最大难题。

对此,多数医家从书堆里主观臆测判断,认为是:①寒热错杂证;②厥热胜复证;③寒证;④热证。

更有人认为是厥阴温病。

对第338条“……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也多持有疑虑,厥阴病怎么仅有“因蛔而厥”一证?丸者缓也,乌梅丸怎能主治“阴阳气不相顺接”(第337)之危证?既不可理解,又不好使用。

据胡希恕老师“以八纲释六经”的辨证方法,笔者尝试做如下见解,不知妥否。

1.仲景论表证和里证,多达315条(太阳病为阳、实、热的表证共178条;少阴病为阴、虚、寒的表证共45条;阳明病为阳、实、热的里证共84条;太阴病为阴、虚、寒的里证共8条),半表半里之证“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148)仅为1条,这是客观存在的。

2.古人认识疾病,在那不可能超越肉眼观察的年代,医生主要通过感官(望、闻、问、切),感知病人临证时的证候表现。

人体无病时,伤寒六经分证是不存在的。

人体无病时没有证候,辨证也就无从谈起。

3.古人通过反复实践认识到三阳病(太阳、少阳、阳明共272条)为常见病、多发病,此时人体正气尚存,抵抗能力强,针对疾病的证候,实施方证及用药治疗,有一套全面而准确的经验总结;对阳气已衰,抵抗力低下,不常见的三阴病(少阴、厥阴、太阴共109条),相对而言,前人的认证、选方、用药经验,确实缺乏。

浅议《伤寒论》关于厥阴病的认识和见解

浅议《伤寒论》关于厥阴病的认识和见解
盛, 其病 复 作 。
1 . 1 上热 下寒 , 寒 热错 杂
消渴 , 气上 撞 心 , 心 中痛 热 , 饥而不欲食 , 食则吐蛔 , 下 之利 不止 。这 一条 反 映 了厥 阴病 阴尽 阳生 , 阴 阳转 化
的病 变特 点 。厥 阴属 风 木 之 脏 , 有相火 , 有 少 阳之 气 。 阴寒 至极 , 肝 的风木 之 气和少 阳相火郁 极 乃发 , 木火 上 炎, 灼 伤津 液 , 故 时欲 饮 水 而 消 渴 不 已。厥 阴 之 脉 挟 胃, 上贯膈 , 肝经郁热 , 循经上扰 , “ 气上撞心 , 心 中痛
中体现 。
2 . 1 寒 热错 杂证
① 乌梅 丸 证 。第 3 3 8条 说 : “ 伤 寒
脉微 而 厥 , 至七八 E t 肤冷 , 其 人躁 暂 无 安 时 者 , 此 为 藏 寒 。蛔 上 入其 膈 , 故烦 , 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 , 又烦者,
1 . 2 厥 阴病 的证 候 特征
而平 素古 人多 胃中有蛔 虫滞 留 , 蛔 虫不 喜欢 寒冷 , 故 蛔 闻食臭 而 上窜 吐 出。其 治疗 当 以针对 上述 病症 采用 清 上热 , 温下 寒 , 寒 温 并施 的策 略为 之 。若误 用苦 寒攻 下
之剂 , 势必 伤 脾 胃之 阳气 , 使 下 焦 之 寒 更 甚 而 下 利 不
热” , 热则 消 谷 善 饥 , 寒则运 化不利而不能食 , 寒 热 交
关 于厥 阴病 的性 质 问题 , 各 家有 不 同的说 法 , 例如 程 应施 、 陈修 园、 山 田正 珍 等 认 为 厥 阴 病 是 “ 阴 证 之 极, 深且 急 ” ; 柯韵伯 以为“ 太 阴主 寒 , 厥 阴主热, 为 阴 中之 阳 ” 。 舒 驰 远 认 为 厥 阴病 是 “ 阴 阳错 杂 , 上 热 下 寒。 ” 《 医宗 金鉴 》 及张 隐庵 则认 为 “ 厥 阴为 阴尽 阳生 之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四)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四)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

(四)这次解释写一下阴虚型厥阴病,以及治疗思路。

说到阴虚,上篇文章已经做了定义:人体质分型,温度高,水多,湿热。

温度高,水少,燥热。

温度低,水多,湿寒,温度低,水少,燥寒。

厥阴病就是这些寒热虚实夹杂在一起,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寒热虚实出现通常也不是均匀的,前面所说的阳虚型厥阴病,是湿寒表现占大多数,阴虚型的就是燥热症占大头。

譬如厥阴,上热下寒,有的从头胸部以下全寒,上热症状很局限。

这是阳虚型厥阴病,治疗要有水先利水,然后再燃烧。

有的上热面积很大,偏寒怕冷的部位仅仅在腰腹部,或者是腿脚。

甚至只有腿脚困倦,畏寒怕冷并不明显。

症状描述以燥热为主。

先解释下阴虚的原因,阴,在中医中往往指的是物质,人也是物质组成的肉体,所以,阴虚的意思一般就是肉体不足,缺东西。

例如口腔溃疡,常常说上火。

火,分为虚火和实火,辩证也很简单,实火,红肿热痛,口腔或牙龈先肿起来一个包的,物质供应充足,这就是实。

虚火的溃疡常常是白色的,黏膜直接就烂掉一块,外观是平的,西医说是缺乏维生素。

缺东西,自然是虚。

局部细胞死亡,新的供应不上。

比方说,我们的鞋底时间长了被磨掉一个洞,道理一样,很好理解的。

又譬如,鼓鼓的钱包一会就瘪了,这也是虚。

真正的实火,中医清热解毒,西医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效果都不错。

至于虚火,哼哼呵呵,现在大多数人都是。

细胞因为缺乏营养死的太多了。

其实按照西医理论来讲,缺维生素啊,理论并不错,从局部来讲,确实是缺乏某种物质。

但是局部来讲我们家很穷,于是得出一个中国药丸的结论。

这就太扯了。

但是反过来大家想想,为什么会缺维生素之类,维生素从哪来的?这些营养物质的来源,其根本还是人体的整个消化系统从食物中获取的,那既然都是吃五谷杂粮,为啥人家就不缺维生素,不口腔溃疡?人家胃肠好,营养吸收充分。

所以我一直强调,西医的整体观念太差,太差。

也包括很多现在的中医生。

你去看局部,确实是缺一些营养,没错。

中医看局部,确实是有热,有阴虚。

什么是厥阴病?学习笔记分享

什么是厥阴病?学习笔记分享

什么是厥阴病?学习笔记分享伤寒论厥阴病篇,其病位应在肝及其经脉。

但伤寒论书中此篇不独在肝,条文比较复杂,没有章法可循。

故有医家言,此乃千古奇案。

又或者厥阴部分内容较少,故又加入其它杂病的一些条文。

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条文与大家分享。

厥阴病提纲: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寒邪郁遏厥阴相火,相火郁极乃发,郁火上冲。

消渴:郁火消灼津液,比口渴重。

饥而不欲食:郁火犯胃,胃有热则消谷善饥。

不欲食:厥阴寒邪未退,寒邪犯脾。

蛔虫:喜温避寒而上行,喜钻孔,是上热下寒。

(胆道蛔虫证)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xiu)出,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躁动不安,是阳虚重症的表现,蛔虫喜温,阳虚不能养蛔,蛔自上窜,不吐蛔是脏厥,吐蛔者是蛔厥。

一吃饭,就呕吐,这是腹中蛔虫闻到了饭的香味,蛔虫上窜而出。

这是个比较形象的比喻。

人吃饭时,人的体内会出现唾液增加,胃酸分泌,胃肠蠕动等一系列的反应,这时蛔虫在内作乱,而出现烦呕的症状。

虽然现在大家都很注意卫生,但个别地方也还有蛔虫病的发生。

乌梅丸寒热并用,寒热错杂的腹泻,也可选用乌梅丸加减治疗。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误治之后,寒盛格阳,出现寒热错杂的情况,胃中有热所以入口即吐。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厥的定义是阴阳气不相顺接。

手足凉,阴阳经脉相交于手足,阴阳不相顺接,出现四肢厥逆。

“观其手足,手心是阴,手背是阳,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所以正常人的手足心是热的,手足背是凉的。

”(倪海夏)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

认识一下《伤寒论》里的“厥阴”丨“厥阴”探秘

认识一下《伤寒论》里的“厥阴”丨“厥阴”探秘

认识一下《伤寒论》里的“厥阴”丨“厥阴”探秘展开全文关于《内经》乃至《伤寒论》六经中的厥阴,为什么称作“厥阴”,除了《素问·至真要大论》黄帝和岐伯的问答中,提出厥阴为“两阴交尽也”以外,鲜有医家对其做出详尽而可信的解释。

六经中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从阴阳之气的多寡和经络的循行部位廓清了其名称的概念内涵,而“阳明”以“两阳合明”显示其阳气最旺,也基本符合阳明经的生理、病理特点,但对于“厥阴”的命名,我们不仅要从文字嬗变的角度,更要从厥阴病的位置属性、本质属性以及生理、病理、病证等角度多方面去探索。

“厥”的概念从文字学角度看,厥,形声字从厂(hn),从欮(j ué),欮亦声。

“欮”意为“上半身憋气(发力)”。

“厂”指“石崖”,即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可供人停留、避雨或者居住的地方。

“厂”与“欮”联合起来表示“采石于崖”。

所以厥的本义是“采石于崖”的意思。

如《说文解字》“厥,发石也”。

《山海经·海外北经》“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有时也单指石块而言,《荀子》有“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

”后来引申为“憋气发力”,由此又引申为“突然喘不过气来而昏倒”,如《汉书·李寻传》有“荧惑厥弛”的记载。

所以“厥”有憋气用力、憋气过头而休克的意思,也有“最”“重”“尽”等意思。

如“厥角”是“尽力叩头”,“厥职”是“最难的职位”,“厥疾”是“严重的疾病”,“厥罪”是“最大的罪行”等等。

《内经》中的“厥”之本字当为“欮”。

《说文解字》:“欮,瘚或省疒”;“瘚,屰气也,从疒、从屰、从欠。

”;“屰,不顺也,从干,下凵,屰之也。

”屰为逆的古体字,义为不顺,指出“瘚”是由气逆而致的疾病,瘚为欮的后起字,“厥”为“欮”的异体字,瘚、欮、厥三字是文字演变中的同义异体字。

自兹“厥”被医家广为使用,其所表达的义项,随所处意境不同而各异。

清代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九卷》:“厥凡三义:一谓逆也,下气逆而上也,诸凡言厥逆是也;二谓极至也,本篇(指《素问·厥论》,下同)之热厥寒厥,盖言寒热之极也;三谓昏迷不省人事也,本篇之言阴盛阳乱也,乃世之云厥者,止以手足逆冷,不知人事为言,合之经旨,偏矣。

厥阴病本质的新见解

厥阴病本质的新见解

厥阴病本质的新见解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把厥阴病的本质定为寒热错杂。

通过学习《伤寒论》原文,笔者认为:厥阴病的本质是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下面通过六个方面来说明:厥阴病的内容厥阴病多出现于伤寒末期,临床上可归纳为上热下寒证、厥热胜复证及厥逆、下利、呕、哕四大类证。

厥热胜复是厥阴病寒厥的病机厥热胜复只是一种推断病势进退的病机而非证候,不能作为厥阴病的本质。

讲义把厥热胜复看做是厥阴病本质,并不是因为它是厥阴病寒厥的病机,而是因为他们认为厥热就是寒热,厥热胜复就是寒热错杂。

把厥热胜复这个病机误为证候,再把厥热胜复等同于寒热错杂,是错误的。

厥、利、呕、哕的鉴别意义《讲义》把厥、利、呕、哕四大证候排除在厥阴病之外,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笔者认为:厥阴病的本质是阴寒内盛、阳气衰微,厥利呕哕是其主证。

但厥利呕哕的病因,非阴寒内盛一途。

欲愈候和死候关于厥阴病的预后,《讲义》所列条文都是厥阴寒证,其预后也和厥热胜复一样,邪退阳复的,疾病向愈;阴盛阳绝的预后不良;如果阳复太过,热伤血分,可以出现下利便脓血等热证。

既然把厥阴寒证的预后当做厥阴病的预后,并且做了如此详尽的剖析。

那么厥阴寒证就是厥阴病的本质,应该毫无疑义。

而《讲义》认定上热下寒是厥阴病本质,因此笔者说:《讲义》在对待厥阴病本质的问题上充满了矛盾。

厥阴病的治疗厥阴病是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病证,用当归四逆汤;内有久寒加血虚寒厥的,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阳虚阴盛出现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多为寒厥,用四逆汤回阳救逆;阳虚阴盛进一步发展出现阴盛格阳的,多表现为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等证,用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厥阴病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出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用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阳。

厥阴肝热出现痢疾的,用白头翁汤,这是厥阴病的变局,不是厥阴病本质。

总结笔者认为:厥阴病的本质是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病机是厥热胜复;主要症状是厥、利、呕、哕;治疗用吴茱萸汤、四逆汤类温肝散寒,回阳救逆;预后为,阳气恢复的预后良好,阴寒内盛的预后不良,阳亡阴竭的病多危险。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厥阴病一般是继发的,直中的比较少,大多从少阴病传入,或者用凉药误治传入。

古人说“两阴交尽,名曰厥阴”。

两阴就是太阴和少阴,两阴交尽,到了极点了,最后才叫厥阴。

“厥”就是阴之极也。

从疾病发展上来看,它的阴盛又强于少阴,所以叫厥阴。

厥阴既是疾病发展的一个阶段,又是一个变化的开始。

古人说:“阴之极也,阳之始也。

”疾病发展到了极盛的时候,阴寒之邪的总体势力发展到了一定的极限,它就衰。

盛极必衰,这是一个辩证的客观规律。

这时候衰落的阳气往恢复的方面发展,是阳由衰而恢复。

阴寒到盛之极就会变衰,阳气到衰极的程度就变恢复。

厥阴属于肝,厥阴的阴气极盛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小阳之气在里孕育着。

厥阴与少阳为表里,就是在最阴寒的极点里已经伏藏着少阳。

少阳就是很幼稚的小阳。

阳气来复,也就是少阳之气的来复。

按一年四季来讲,冬天寒冷,等到冬至以后,见到甲子,甲子夜半起少阳,阳始生谓之少阳,也是先从少阳之气开始的。

这是从理论上,解释阴阳表里的关系。

同时,厥阴本身就有火。

古人把肝和肾里的火叫龙雷之火,肝火叫雷火,肾火叫龙火。

朱丹溪把它们叫相火。

因为心火叫君火,所以三焦、肝、肾的火叫相火。

相火是属阴的,君火是属阳的。

厥阴有寒的时候,相火郁而不伸,等到了少阴阴寒之气衰的时候,它的相火郁极就要发作了,出现热证。

厥阴病是个寒至极点的病,又是一个变化的条件。

阴至极点就要生阳,就是和它相表里的少阳。

它本身的相火有时候也要发作,厥阴病就有阴阳转化、寒热错杂、或寒或热的一系列的发病情况,这就构成了厥阴病发病的特点。

它和少阴病不一样,少阴病本身就有水火,阴虚的有火,阳虚的有寒。

到了厥阴,它就有两极转化,由寒能变热,由热还能变寒。

阳气的恢复也不一样,有强有弱,这就构成了厥阴的病态。

阳气恢复太过,就变成热证,叫复而太过。

也有阴寒还挺盛,阳气太弱的。

当然也有阴阳平和,病不治而自愈的。

阴寒是和阳气互相影响的,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如影随形。

伤寒论偶感——厥阴病之厥和热

伤寒论偶感——厥阴病之厥和热

伤寒论偶感——厥阴病之厥和热#伤寒论浅识#厥阴病,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个章节,什么是厥,什么是厥阴,厥阴在六经中的位置,到底什么样的疾病可以归结为厥阴病,什么样的疾病是少阳病,厥阴按理是肝所主,可是在六经辨证里,少阳很多时候用来阐述肝的病理生理变化,对于这些,我也有很多不解的地方,反正古来争论很多,首先在337条中,先说了什么是厥,“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厥的表现就是手足逆冷,厥的病机就是阴阳气不相顺接。

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在内阳之守也。

所以阴气在末端手足发凉,就是阴阳气不相顺接。

有人会问:少阴病的四逆汤证中的手足逆冷算不算阴阳气不相顺接,我觉得不算,四逆汤证实际上里外皆寒,手足冷不过是里寒不能温阳四末,不是阳在内阴在外。

所以厥阴篇的厥,才是阴阳气不相顺接。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本条是厥阴的提纲,但是我们却无法像前面的5经那样一目了然地看出厥阴是什么。

有人说厥阴是半表半里之阴,那么厥阴应该是在少阴和太阴之间,但是有人说两阴交尽是厥阴,那么就是厥阴应该是阴经和阳经之间。

通篇看厥阴寒热错杂是其特点,它还不像少阳往来寒热,少阳的往来寒热往往会有体温的变化,厥阴的寒热错杂,不但表现在手足的皮肤温度的寒热交替,还表现在上下寒热的同时存在。

但是在本条里,就没有写四肢厥冷的特点,而是表现在上热下寒。

上热就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下寒就表现饥而不欲食,下之利不止。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外感,脉浮说明阳气回复,由阴转阳,要好了,那说明厥阴中风脉是不浮的。

这和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是一致的。

但是和不一致(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这三阴中风脉象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经气最旺的时候是1点到7点。

这个时候正是阳气逐渐上升的阶段,也是阴气较重的阶段。

伤寒论之十辨厥阴病脉证并治.docx

伤寒论之十辨厥阴病脉证并治.docx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

下之利不止。

【注样】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

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冲逆。

③心中性热:胃院部难受,伴有灼热感.④食则吐蛔:进食时吐出姻虫。

【译文】厥阴上热下凝症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渴能饮水,气逆上冲心胸,宵脱部灼热难受,腹中虽饥饿,但又不想进食,倘如进食就会出现呕吐或吐出期生。

若误用攻F,就会导致腹泻不止。

【评析】本条讲厥阴病上热卜.塞症提纲。

厥阴病是邪正交争的相持阶段,就其生.理来说,厥阴为三阴之尽,盖阴之初尽,即阳之初生,且与少阳为表里,泉风木而内寄相火,下连寒水,为乙癸同源,是其本:下接君火,成子母相应,是其标.可见,其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寒热俱备的经脏,所以厥阴病也大多寒热错杂.然而它的症候,尽管错综困难,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型:一是厥与热交替发作,乃阴阳胜夏,正邪消长的表现:二是上热下寒,因病邪深化,阴阳错乱,失却了正常的调整所致.【原文】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译文】厥阴中风的病,脉见到微浮,这是好转的征兆:假如未见到脉浮,这是病还没有好转。

【评析】本条讲从脉象推断厥阴中风的预后.“辨脉法"里有"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的记载。

意思是说,凡阴病见到阳脉,为阴消阳长,正气渐宏而病邪有向外之机,故知为可生。

凡阳病见到阴脉,为阳退阴进,正气衰微而邪机向内,所以断为死候.厥阴病见到微浮的脉象,正是阴病见到阳脉,象征阳渐来复,阴渐消退,所以知为欲愈:如不见微浮的脉象,则是阴邪尚盛,阳气未笑,当然不是愈候/.三阴病的脉象,大多是沉迟细弱,假使转现微浮,乃是正气胜邪,阳气来豆的征兆,所以为欲愈之候。

但临床还须综合全部症候来进行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原文】厥阴病,欲解时,从T1.至卯上①。

【注解】①从R至卯上:丑、寅、卯三个时辰,约夜间二时至早危六时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
光明中医 2013 年 1 月第 28 卷第 1 期 CJGMCM January 2013. Vol 28. 1
连、黄柏苦以泄热,附子,细辛,桂枝散经中之寒气,人 参补中益气。故本方寒热并用,促寒热之邪逐除,蛔虫 得去。②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清上温下调中以治寒格 证。③麻黄升麻汤清上温下发越阳郁,滋阴和阳。 2. 2 厥证 厥证是以手足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厥 阴病的主要厥证有以下内容:
① 寒厥: 少阴肾阳虚衰,不能温暖四末所致的手足 厥冷,以四逆汤一类回阳救逆。② 热厥: 阳热内伏,便 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所致的手足厥冷,里热未成实者用 白虎汤清里热,里热已成实者,用下法除里实。可以认 为热厥是阳阴病病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证候。③ 血虚 寒厥: 血虚感寒,致气血运行不利,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 形成的血虚寒凝之厥,故治以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 经散寒而回阳救逆。④ 水阻胃阳致厥: 水停胃脘,进而 阻遏中阳,使阳气不能外达于手足而厥冷,治用茯苓甘 草汤温胃化饮。⑤ 痰阻胸阳致厥: 痰浊留滞胸中膈上, 进而阻遏胸阳,使阳气不能外达手足而致厥冷,治用瓜 蒂散涌吐痰实。⑥ 脏厥: 由寒厥发展而来的,为内脏真 阳衰竭所致厥冷,为厥阴本证的危重证。⑦ 蛔厥: 上热 下寒,蛔虫中阻,阴阳气不相顺接所导致的厥冷,以乌梅 丸寒温并用。⑧ 冷结膀胱关元致厥: 这是寒滞肝脉所 致,为厥阴本证中的经证,仲景未出方及治法。 2. 3 厥热进退证 厥热进退是阴阳消长,正邪进退的 反映。厥为阴胜,热为阳复。厥热相等: 是阳气来复, 阴阳趋于平衡,病情向愈。热多厥少,是阳复阴退,病 势好转,其病为退。厥多热少,是阴盛而阳复不及,正 不胜邪,其病为退。但厥不热,是阴盛阳衰,病情危重。 厥退而热不除,是阳复太过,病从热化。医者可以根据 发热和厥利天数多少的对比,来判断是阳气的恢复占 优势,还是阴寒邪气占优势,阳复占优势病证向愈,阴 寒占优势者病症加重。
光明中医 2013 年 1 月第 28 卷第 1 期 CJGMCM January 2013. Vol 28认识和见解
徐兵
关键词:《伤寒论》; 厥阴病性质、证治特点; 兼证探讨
doi: 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3. 01. 104 文章编号: 1003-8914( 2013) -01-0189-02
作 者 单 位: 吉 林 省 长 春 市 南 关 区 民 康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中 心 ( 长 春 130041)
成。人体正常情况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气血调和, 阴平阳秘,厥逆不生,若阴阳不相贯通则厥逆产生,这 也正是厥阴病病理机制的外在表现。 1. 3 厥热胜复 第 331 条说: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 利者 必 自 止,见 厥 复 利。”厥 热 胜 复 不 是 独 立 的 病 证, 而是厥阴病发展过程中正邪相争,阴阳消长的具体反 映,亦可说是疾病过程中的一种变化和表现: 一般是阴 气胜则厥逆,阳气复则发热。
厥阴病是六经辨证的最后阶段,正邪交争,进退, 消长达到最后一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厥阴何 也? 岐伯曰: 两阴交尽也”。因此“厥”有极的意思,病 至厥阴,表明阴寒至极,物极则反。这包括两种可能, 一则阴极阳衰而出现阴阳离绝的死证; 一则阴极阳复, 阴尽而阳生,表 明 一 个 轮 回 的 结 束,一 个 新 的 轮 回 的 开始。 1 厥阴病的性质 1. 1 上热下寒,寒热错杂 第 326 条说: 厥阴之为病,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 之利不止。这一条反映了厥阴病阴尽阳生,阴阳转化 的病变特点。厥阴属风木之脏,有相火,有少阳之气。 阴寒至极,肝的风木之气和少阳相火郁极乃发,木火上 炎,灼伤津 液,故 时 欲 饮 水 而 消 渴 不 已。 厥 阴 之 脉 挟 胃,上 贯 膈,肝 经 郁 热,循 经 上 扰,“气 上 撞 心,心 中 痛 热”,热则消 谷 善 饥,寒 则 运 化 不 利 而 不 能 食,寒 热 交 错,故饥而不欲食,表现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病机特 点,反映了阳气来复,郁极乃发,故厥阴既是疾病发展 的最后阶段,是变化的又一开始。脾胃虚寒,中阳不振 而平素古人多胃中有蛔虫滞留,蛔虫不喜欢寒冷,故蛔 闻食臭而上窜吐出。其治疗当以针对上述病症采用清 上热,温下寒,寒温并施的策略为之。若误用苦寒攻下 之剂,势必 伤 脾 胃 之 阳 气,使 下 焦 之 寒 更 甚 而 下 利 不 止,出现脾肾阳虚,下元不固的病理表现。以乌梅丸治 之,药证相合,当为上乘之治。
本条以厥热之先后,阴阳之胜复,作为判断厥阴病 之预后。伤寒 先 厥 指 先 厥 利,此 乃 阴 气 内 盛,阳 气 衰 微,故其病为进。后发热,则标志阳气来复,阴寒消退 之象。若利止 又 见 四 肢 厥 逆,这 时 阳 复 不 及,阴 寒 复 盛,其病复作。
关于厥阴病的性质问题,各家有不同的说法,例如 程应施、陈修园、山田正 珍 等 认 为 厥 阴 病 是“阴 证 之 极,深且急”; 柯韵伯以为“太阴主寒,厥阴主热,为阴 中之阳”。舒驰远认为厥阴病是“阴阳错杂,上 热 下 寒。”《医宗金鉴》及张隐庵则认为“厥阴为阴尽阳生之 藏”。以上观点虽 然 各 执 一 端,但 都 反 映 了 厥 阴 病 的 一个侧面,应该综合起来看。厥阴病有虚寒的一面,也 有虚热的一面; 有寒热错杂的一面,更有阴阳胜复的一 面,事实上,厥阴病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产物,虽 然它的临床特殊性、在现实治疗过程极为少见,但并不 能否定它的历史存在性和存在的价值。 2 厥阴病证治的特点 2. 1 寒热错杂证 ①乌梅丸证。第 338 条说: “伤寒 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暂无安时者,此为藏 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 蛔虫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乌梅丸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治厥阴病的寒 热错杂证,由肝的阳气抑郁到一定程度,郁积而发“消 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第二是治蛔厥。肝体阴而 用阳,肝藏血,血为阴。用阳指肝主疏泄。它在寒邪的 抑郁之下,木火之气上冲,病发为“消渴,气上撞心,心 中疼热”。以 乌 梅 保 肝 阴,敛 肝 气,当 归 补 血 养 阴,黄
本条反映了厥阴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的特点,此 条做为厥阴病的提纲实属仲景对厥阴病思维构架的集 中体现。 1. 2 厥阴病的证候特征 第 337 条指出: “凡厥者,阴 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这是用 阴阳道理来概括厥逆发生的必然反应,反映出不论是 属寒、属热或者是气滞、痰、水、虫积郁滞而致阴阳的偏 盛偏衰,相互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不能相互接顺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