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_谋攻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原文】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 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 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 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 【译文】 因而,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胜敌, 其次是以外交手段胜敌,再其次是通过野战交兵 胜敌,最下等的是攻城。攻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 下才采取的(办法)。为了攻城,修造望楼车, 准备各种攻城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积攻城 的士丘,又需三个月才能完成。这时,将帅们已 焦躁忿怒异常了,驱赶着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城, 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城还不能攻下,这便是攻城 的灾害啊!
二,谋攻篇的主要军事思想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 • “不战”包含军事辩证法:战而不战,不 战而战。——“不战”是一个以军事斗争 的“不战”为表象,以非军事斗争的“战” 为实质的杰出的军事命题。其最终目的为 “全”。 • 这种思想,汲取了老子的“道”与孔子的 “仁”的精义。在残暴与仁爱的问题上选 择仁爱,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选择和平, 在力胜与智胜的问题上选择智胜,在破坏 与保全的问题上选择保全。
• (七)、预知胜利的方法 •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 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 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 ——一般人的思维是“正向”的,而非 “逆向”的。孙武的思想高明深邃,即在 于他思维方式的“圆”。“圆”包含了 “正向”与“逆向”、“上沿”与“下 端”、“经线”与“纬线”、“锐角”和 “钝角”。所以“玄机在知、用、欲、虞、 不御”。
第四章,谋攻篇
一,谋攻篇原文及译文
•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 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举国不战而 降是上策,击破敌国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 敌全军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而取胜是次一等用兵策 略;使敌全旅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旅而取胜是次 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卒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卒 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策略;使敌全伍不战而降是上策, 击破敌伍而取胜是次一等策略。因此,百战百胜,并 非好的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战而使敌屈服,才是 用兵策略中最好的。
• 那么,如何用兵才是“知己知彼”,从而“百战不殆” 呢? 孙子指出了五种可以预见到胜利的方法。这五种方 法是: • (1)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 能胜利; • (2)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能胜利; • (3)官兵有共同愿望,上下同心的,能胜利; • (4)以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的,能胜利; • (5)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牵制的,能胜利。 孙子的结论是:了解敌人,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 失败;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不 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就会每战必败。 • 问题:你是怎么看待这5种预见胜利的方法的?如何有 机的将它运用在现实生活中
• (六)、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三种情况 •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 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 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 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 ——在深层,孙武是在强调知彼知己是指 挥的根本原则。“知己”,即准确把握我 军的情况,“知彼”,即准确把握敌军的 情况。孙武此论正是从国君“不知己”则 会有三害的角度,强调了“知己”的重要 性。
•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 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 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 【译文】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用野 战交兵的办法,夺取敌城不用蚁附攻城的办法,消灭敌 国而不采用长久用兵的办法。一定本着不诉诸兵刃就使 敌完整地屈服的原则争横天下,做到军队不受挫而胜利 可全得,这便是谋攻的原则。 •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 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 之坚,大敌之擒也。 • 【译文】 根据用兵规律,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 歼灭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猛烈进攻敌人,有多 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 则可以抗击,比敌人兵力少时就摆脱敌人,不如敌人兵 力强大就避免与敌争锋。小股兵力如果顽固硬拼,就会 被强大的对方俘获。
• 美国在越战的泥沼中越陷越深,而越南人民则越战越强。1967年秋天, 美国的一些著名部队--第1O1空降旅、绿色贝雷特种部队、第一骑兵师 分别在安溪、波莱梅、德浪河谷遭到惨败,死伤惨重。消息传到国内, 美国人民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反对越南战争。而且,游行的队 伍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知名人士加入了反战运动。 • 为了表达反战决心,一名教徒和一名救济工作者分别在五角大楼外和 联合国外举火自焚。最后,越战升级的决策人之一一一国防部长也开 始改变了对越战的态度。 约翰逊面对的是一个众叛亲高的窘境。 • 1968年1月30日,南越爱国武装力量向南越傀儡政府和驻南越的美军 基地发动了强大的春季攻势,连美国大使馆、西贡机场和总统府都遭 到了爱国武装力量的攻击。约翰逊终于认识到自己已经彻底失败。 • 1968年10月31日,约翰逊宣布“停止轰炸”。三个月后,取而代之 的美国新一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美军完全撤出越南是由尼克松总统 完成的。用尼克松的一句后来总结越南战争的失败原因是--"我们(美 国)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 (五)、将,国之辅。 •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 则国必弱。 • ——如何做到辅车相依? • 一、相知,才能相依。二、相亲,才能相 依。 • 将帅对国家安危的影响有何意义? • 一、应有政治家的眼光、谋略家的思考。 二、应和国君(国君应当是政治家)同心 同德。如此方能“安国全军以益天下”。
典型实例:约翰逊总统与越南 约翰逊总统与越南 故争 • 约翰逊担任美国总统带有点戏剧性--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
总统遇刺身亡,当天下午2点30分,担任副总统职务的林登·约翰 逊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 当时,南越政府一片混乱,约翰逊和他的前任肯尼迪一样,错误 地认为“丢失越南就像杜鲁门丢失中国一样引起严重的政治后 果”,上任伊始就下令对北越海、陆、空基地实施空中打击,随 后又下令实施“滚雷行动计划”,直接卷入越南战争。 • 1965年至1967年,美国对越空袭的次数分别为3.5万机次、 7.9万机次、10.8万机次,投弹量分别为6.3万吨、13.6万吨、 22.6万吨。到了1967年,美国的侵越人员已达50万人。 但是,美国的狂轰滥炸非但没有扭转战局,反而使越南人民同仇 敌忾。 • 当时的美国驻越援军司令部司令威斯特靡兰将军在给约翰逊的备 忘录中写道:"迄今,我们对北越的空中作战是以缓慢升级为其特 点的,这种战略无效地大量使用空军,而且远未得到可能的结果。 此外,在局势中增加了日益增长的危险因素。敌人现已组成一个 集中控制的庞大防空体系……
三,谋攻篇的精华解读
• (一)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知己知彼 • 【原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是贯穿《孙子兵法》全书的一条重要线索,是 《孙子兵法》的精华所在,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不仅给千千万万 的军事家们以深刻的启迪,而且一直被政治家、企业家、艺术大师及各行 各业的人奉为至理名言。 • 毛泽东曾评价说:"战争不是神物,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 的规律'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 古代是这样,在高科技大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现代的战争是全方位的、 立体化的战争,现代化的商战也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商战,甚至,那些 貌似再简单不过的体育竞赛也进入了"全方位"、"立体化"新时代。在这种 严峻的新形势之下,明察对手,审度自己,深谙"知己知彼"的原则,方能 计高一应钦与蒋介石的明 何应钦与蒋介石的明 争暗斗
• 何应钦与蒋介石共事50余年,两人的合作始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蒋介石任校长,何应钦是少将总教官。 黄埔军第一次东征时,军阀陈炯(JIONG、窘)明以2万人马 包围了黄埔军指挥部。何应钦指挥教导一团与10倍之敌浴血奋战, 力挽狂澜,救了黄埔军,也救了蒋介石。此后,何应钦在北伐战 争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效了犬马之劳,甚得蒋介石器重,成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殊人物。 何应钦声望日高,权力日增,逐渐产生了取蒋而代之的念头。 北伐军进逼徐州市,蒋介石亲自指挥,一败涂地,桂系军阀(李 宗仁)乘机掀起倒蒋之风。关键时刻,何应钦竟说:"蒋介石走了, 很好。"蒋介石对此大为恼火,复职之后,他立即解除了何应钦的 军权,只给了他 一个"参谋长"的虚职。 何应钦被剥夺军权,自然一肚子怒火,但他却并没有从中汲取 教训,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蒋介石--蒋介石在北伐战争之前 有孙中山支持;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羽翼已丰,根深蒂固,而 他何应钦不过是"孤家寡人",根本不足以与蒋介石抗衡。
•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 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 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 【译文】 预测胜负有五条:懂得什么条件下可以战, 什么条件下不可以战的,胜;懂得众与寡的灵活运用 的,胜;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胜; 以有准备之师击 无准备之敌的,胜; 将领富于才能而君主又不从中干预 牵制的,胜。这五条就是预知胜负的途径。 •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 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 【译文】 因此,可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 战不败;不了解对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各半;不了 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每战必败。
•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 弱。 • 【译文】 将帅,是国君的辅佐。辅佐得周密,国家就强盛;辅 佐有疏漏,国家必然衰弱。 • 【原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 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 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 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 胜”。 • 【译文】 君主对军队造成危害的情况有三个方面:不懂得军队 不可以前进而命令他们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而命令他 们后退,这叫束缚、羁縻军队;不懂军中事务却干涉军中行政 管理,那么,军士就会迷惑;不知军中权谋之变而参与军队指 挥,那么将士就会疑虑。如果三军将士既迷惑又疑虑,诸侯乘 机起而攻之的灾难就到来了。这就叫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 (二)、用兵的四个层次 •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 城。 • ——以“伐谋”为主旋律,主次分明。
• (三)、三条谋攻的法则 • 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 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 ——是对“全胜”的呼应和概括,强调的 是:运用谋略来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毁 人之国。末尾点出的“谋攻之法”,实质 是排除万难的基本思路。
• 五张胜券的五点要求: • 1、要求将帅准确把握可以开战与不可以开 战的时机; • 2、要求根据我方的实力决定打法; • 3、要求上下同心戮力奋敌; • 4、要求打有准备之仗; • 5、要求最高统治者对于拼杀战场的将帅, 施之以权。不盲目牵制,使将帅能自由发 挥才智。
• (八)、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万事取 胜大前提 • ——我们笨的时候,要征服世界;我们聪 明的时候,要征服自己。(约翰·麦斯威尔)
• (四)、六种用兵之法 •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 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 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 ——前三种作战原则属于我强敌弱类,是 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孙武 强调以实力造成一种威慑的态势,或不战 而屈人之兵,或集中兵力而有把握地取胜。 • 后三种则属于敌强我弱类,主张果断击敌 或退却避敌,在有力情况下再采取攻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