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会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链会计——一种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和信息化,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竞争从单一企业扩大到价值链,企业管理的范围超过了自身的资源,延伸到了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竞争的内容有人从价格竞争转变成了价值竞争。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研究价值链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时作为价值管理活动的会计管理也就自然而言的关注企业价值链的活动,企业的会计活动从关注企业内部到同时关注外部合作关系,会计管理从内部价值管理向外部价值管理延伸,价值链会计能够利用会计的特有功能和方法为企业价值增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价值链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目的在于紧密结合,将价值链管理思想落实到企业的管理活动中,以实现价值增值的最大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动态
(1)价值链概念的提出。价值链管理理念是1985年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的,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他把价值链作为分析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波特从企业内部环境出发,提出了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战略分析,他将价值链描述成一个企业用以“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或作业。并且他将企业的价值作业分为两类:基础作业和辅助作业。前者包括进货后勤、生产经营、出货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后者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波特的价值链通常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较偏重于以单个企业的观点来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可能的连接,以及企业从中获得的竞争优势。
(2)价值链会计的向外发展。自从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概念之后,许多人开始关注价值链方面的问题。彼得•海恩斯从价值实现的最终目标出发对价值链重新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价值链是“集成物资的运输线”。海恩
斯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
产品,这与波特把实现企业利润作为最终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别。其次,海恩
斯把原材料和顾客纳入他的价值链系统中,同时将价值链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
在这之后,约翰•沙恩克和菲•哥芬达认为“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包括从
最初的供应商手里得到原材料直到将最终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他
们不但扩大了价值链的范围,同时还将会计信息置于价值链分析中,计算出
价值链的每一个阶段的报酬率与利润,从而确定竞争优势之所在。他们的最大贡献在于将价值链的分析方法与会计信息相结合,使得企业战略性成本管理成为现实。
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杰夫里•雷波特和约翰•思维尔克莱
特在1995年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认为当今每个企业都具有两条价值链:由物质世界构成的实体价值链与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价值链。在虚拟价值链中,信息技术是价值的源泉,这不只是产生价值的辅助因素。虚拟价值链的任何阶段包含5项活动:收集、组织、选择、合成和分配信息,通过这些活动收集的原始信息来增加价值。
(3)价值链会计的向内发展。计算机专家迈天将波特的价值链概念拓展为网络环境下的价值流,认为价值流是相互衔接的、一组有明显存在理由的活动,每一价值流都有自身的开始和结束,可用效用价值量化数据描述。价值流是对现金流的一个拓展。
(二)国内研究动态
1、价值链会计的理论研究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应包括价值链的目标、假设、原则、对象、会计报告要素、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与方法体系等部分。理论框架应该具有明晰性、一致性、完整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各个组成部分应该紧密围绕一条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对主线进行阐述,以达到理论的目标并指导实践。
(1)价值链会计的目标。阎达五(2004) 教授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目的大体上可归纳为:疏通信息传递渠道.调整企业价值链。从而协调各部门、环节间的协作关系.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綦好东、杨志强(2004) 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也就是价值链会计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提供价值创造的动态信息。借以制定协调和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的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
(2)价值链会计的假设。张林、于富生(2005) 在原有的会计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价值链会计假设:价值链联盟假设;项目存续假设;交易期间假设;价值计量假设。任海英(2007) 探讨了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价值链会计假设,研究结论如下:价值链会计模式下的会计主体是两种层次性的主体:第一个层次是核心企业;第二个层次是价值链联盟“虚拟公司”的兴起与发展严重冲击了“持续经营假设”。
(3)价值链会计的原则。张林、于富生(2005) 认为价值链会计原则是处理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则,是在长期会计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形成的。除了传统会计的会计原则以外。还应坚持系统优化原则、速度原则和合作原则。王泓(2006) 认为价值链会计原则还应考虑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重原则和会计事项原则。
(4)价值链会计的对象和要素。阎达五( 2004) 教授认为价值链会计对象的实质是价值链信息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其表现形式是价值链.涉及的范围包括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许国艺(2005) 认为价值链会计的会计对象是从各业务单元到各业务活动传递而成的价值链,其具体对象应该是各业务单元形成的价值和依据成本动因而相应发生的成本。
(5)价值链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李晓斌(2006) 认为除了传统的会计核算原则,也需要一些新的核算原则,比如整体价值增值原则和以作业为基础进行价值分析原则。除了继承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之外,还需采用一些符合价值链会计特点的系统化计量方法。王泓(2006) 认为确认的时间是实时会计.在事项发生时。即可记录、处理、报告。要求财务信息同步反映业务情况。确认的范围囊括确认的所有信息,强调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并用。
2、价值链会计管理框架
价值链会计是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活动,因此在构建价值链会计管理框架时。应以价值链为基础,将会计管理的视角置于内外部价值链环境之中。价值链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围绕企业获得最大价值增值这一目标
实施管理,形成目标导向下的系统性管理框架。
(1)价值链会计应用基础研究。王波、姜峰秀(2008) 对价值链会计实务的企业管理基础、环境及技术支持和方法基础进行了探讨,并从客户、供应商、核心企业的角度对空间维度上价值链会计实务进行研究,从事前的统筹规划、事中实时控制、事后分析评价三个方面对时间维度上价值链会计实务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