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 讲义 第二章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
2023-5-9
26
非线性作用函数5
高斯RBF(二维)
2023-5-9
27
非线性作用函数5
高斯RBF(二维)
2023-5-9
28
非线性作用函数6
B样条函数(0次)
2023-5-9
29
非线性作用函数6
B样条函数(1次)
2023-5-9
30
非线性作用函数
2023-5-9
31
第二章 人工神经网络旳基本模型
38
第二章 人工神经网络旳基本模型
2.3 人工神经网络旳学习算法概述
学习任务
模式联想
存储阶段 回忆阶段
输入向量
输出向量
x
模式联想
y
模式联想输入输出关系图
2023-5-9
39
第二章 人工神经网络旳基本模型
2.3 人工神经网络旳学习算法概述
学习任务
特征抽取
分类旳 1
模式辨认
输入模式x 旳非监督 特征向量y 监督网 2
2023-5-9
20
非线性作用函数1
非对称型Sigmoid函数
2023-5-9
21
非线性作用函数2
对称型Sigmoid函数
2023-5-9
22
非线性作用函数3
非对称型阶跃函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3-5-9
23
非线性作用函数4
对称型阶跃函数
2023-5-9
24
非线性作用函数
2023-5-9
25
非线性作用函数5
n
反之,当输入yj旳加权和
j1
w
ij
y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_ANN课程笔记 2、深度神经网络
第二章深度神经网络一、概述1、基本概念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一种没有人为参与的特征选取方法,又被称为是无监督的特征学习(Unsupervised Feature Learning)。
深度学习思想的神经网络利用隐含层从低到高依次学习数据的从底层到高层、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特征,而这一特性决定了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学习到目标的自适应特征,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深度学习的另外一个思想是贪婪算法(greedy algorithm)的思想,其在训练的时候打破了几十年传统神经网络训练方法的“桎梏”,采用逐层训练(greedy layer-wise)的贪婪思想,并经过最后的微调(fine-tuning),这一训练算法的成功也使得深度学习获得了巨大成功。
传统的模式识别方法:机器学习过程从最初的传感器得到原始的数据,到经过预处理,都是为了第三步和第四步的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而这个耗时耗力的工作一般要靠人工完成。
这种靠人工的,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的启发式的特征提取方法注定要限制机器学习的发展,而深度学习的非监督学习阶段的“盲学习”的特性能够解决该问题,即:深度学习在特征提取和选择时是完全自主的,不需要任何的人工干预。
2、神经网络发展受限之处多隐含层的网络容易收敛到参数空间的局部最优解,即偏导数为0 的点,尤其在目标识别中,由于图像的信噪比很低,神经网络很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 训练算法与网络的初始参数有很大关系,比较容易过拟合;训练速度慢;在误差反向传播的训练算法中,层数越深,误差越小,甚至接近于0,造成训练失败。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必须要用到带标签的数据(有导师学习、监督学习),获取带标签的数据十分困难。
3、深度学习的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的基本模型从形式上来看和神经网络一致,基本的结构单元都是神经元,由神经元组成网络层,整个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组成。
在深度学习理论中,一个网络的学习算法每运行一次,只调整一层网络的参数。
深度学习之神经网络(CNN-RNN-GAN)算法原理+实战课件PPT模板可编辑全文
8-5showandtell模型
8-2图像生成文本评测指标
8-4multi-modalrnn模型
8-6showattendandtell模型
8-10图像特征抽取(1)-文本描述文件解析
8-8图像生成文本模型对比与总结
8-9数据介绍,词表生成
8-7bottom-uptop-downattention模型
第6章图像风格转换
06
6-1卷积神经网络的应用
6-2卷积神经网络的能力
6-3图像风格转换v1算法
6-4vgg16预训练模型格式
6-5vgg16预训练模型读取函数封装
6-6vgg16模型搭建与载入类的封装
第6章图像风格转换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与类别封装
06
7-12数据集封装
第7章循环神经网络
7-13计算图输入定义
7-14计算图实现
7-15指标计算与梯度算子实现
7-18textcnn实现
7-17lstm单元内部结构实现
7-16训练流程实现
第7章循环神经网络
7-19循环神经网络总结
第8章图像生成文本
08
第8章图像生成文本
02
9-9文本生成图像text2img
03
9-10对抗生成网络总结
04
9-11dcgan实战引入
05
9-12数据生成器实现
06
第9章对抗神经网络
9-13dcgan生成器器实现
9-14dcgan判别器实现
9-15dcgan计算图构建实现与损失函数实现
9-16dcgan训练算子实现
9-17训练流程实现与效果展示9-14DCGAN判别器实现9-15DCGAN计算图构建实现与损失函数实现9-16DCGAN训练算子实现9-17训练流程实现与效果展示
端到端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训练
端到端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训练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神经网络模型在各种任务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然而,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往往需要手动设计特征,这使得模型的构建和训练过程非常繁琐。
为了简化这一过程,端到端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应运而生。
端到端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直接从原始输入中学习到最终的输出,无需手动设计特征,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效率和性能。
第二章端到端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基本原理2.1 端到端学习的定义端到端学习是指将输入直接映射到输出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
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通常包含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负责处理特定的任务。
而端到端学习则是通过一个整体的神经网络模型来处理整个任务,做到一步到位。
2.2 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端到端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通常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
输入层负责接收原始输入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于网络处理的向量形式;隐藏层负责对输入进行一系列非线性的转换操作;输出层根据任务的不同输出不同的结果。
2.3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旨在通过大量的样本数据来调整模型的权重和偏置,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训练过程通常使用优化算法来最小化模型的损失函数。
第三章端到端学习的优势与挑战3.1 优势端到端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简化了模型构建和训练的过程。
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中,需要手动设计特征,这一过程非常繁琐且依赖领域专家的经验。
而端到端学习则能够直接从原始输入中学习到最终的输出,无需手动设计特征,减少了人工干预的成本。
此外,端到端学习还能够处理复杂的任务。
对于一些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任务,如语音识别、图像标注等,端到端学习能够通过深层的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
3.2 挑战然而,端到端学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端到端学习的模型较为复杂,对计算资源的要求较高。
为了获得较好的性能,需要在训练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样本数据和较大的计算资源。
此外,端到端学习的模型往往存在着黑盒问题。
神经网络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神经网络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第一章神经网络和信号处理的概述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计算模型,其能够模拟人脑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够从中学习和推理复杂的信息。
与此相伴随的是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傅里叶分析、小波变换等,这些技术提供了丰富的信号分析和处理方法。
由于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学习和自适应特性,因此在信号处理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信号处理的常用方法和神经网络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对神经网络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第二章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2.1 感知器模型感知器模型,又称为线性感知器,是神经网络的最基础形式。
感知器由输入层、输出层和一个或多个中间层组成,其中每个中间层与前一层和后一层之间的神经元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值相连。
2.2 反向传播算法反向传播算法是一种用于训练神经网络的算法,其利用梯度下降法和链式规则来调整网络权值,使得网络求解的误差最小化。
反向传播算法是一种常用的监督学习算法,它要求输入数据的正确输出值必须是已知的。
第三章信号处理的常用方法3.1 傅里叶分析傅里叶分析是一种将时间或空间信号转换到频域的方法,它以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和表示信号的频率成分。
通过傅里叶变换,我们可以将一个信号分解成一系列单一的频率成分,然后对这些成分进行分析和处理。
3.2 小波变换小波分析是一种多分辨率信号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分辨率的波形基函数对信号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揭示信号的细节信息。
小波变换广泛应用于信号分析、数据压缩、模式识别等领域。
3.3 过滤技术过滤技术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它利用一些特定的数字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处理,以提取信号的某些特征。
过滤技术在信号预处理、去噪、滤波等方面应用广泛。
第四章神经网络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4.1 信号分类神经网络在信号分类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图像识别中,神经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可以自适应地学习和调整,以获取更准确的医学诊断结果。
神经网络ppt课件
通常,人们较多地考虑神经网络的互连结构。本 节将按照神经网络连接模式,对神经网络的几种 典型结构分别进行介绍
12
2.2.1 单层感知器网络
单层感知器是最早使用的,也是最简单的神经 网络结构,由一个或多个线性阈值单元组成
这种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不仅 接受外界的输入信号,同时 接受网络自身的输出信号。 输出反馈信号可以是原始输 出信号,也可以是经过转化 的输出信号;可以是本时刻 的输出信号,也可以是经过 一定延迟的输出信号
此种网络经常用于系统控制、 实时信号处理等需要根据系 统当前状态进行调节的场合
x1
…… …… ……
…… yi …… …… …… …… xi
再励学习
再励学习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一种学习方法
19
2.3.2 学习规则
Hebb学习规则
这个规则是由Donald Hebb在1949年提出的 他的基本规则可以简单归纳为:如果处理单元从另一个处
理单元接受到一个输入,并且如果两个单元都处于高度活 动状态,这时两单元间的连接权重就要被加强 Hebb学习规则是一种没有指导的学习方法,它只根据神经 元连接间的激活水平改变权重,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相关 学习或并联学习
9
2.1.2 研究进展
重要学术会议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复兴发展时期 1980s至1990s
《神经网络电子教案》课件
《神经网络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神经网络简介1.1 神经网络的定义1.2 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1.3 神经网络的应用领域1.4 神经网络的基本组成第二章:人工神经元模型2.1 人工神经元的结构2.2 人工神经元的激活函数2.3 人工神经元的训练方法2.4 人工神经元的应用案例第三章:感知机3.1 感知机的原理3.2 感知机的训练算法3.3 感知机的局限性3.4 感知机的应用案例第四章:多层前馈神经网络4.1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结构4.2 反向传播算法4.3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4.4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应用案例第五章:卷积神经网络5.1 卷积神经网络的原理5.2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5.3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5.4 卷积神经网络的应用案例第六章:递归神经网络6.1 递归神经网络的原理6.2 递归神经网络的结构6.3 递归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6.4 递归神经网络的应用案例第七章: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7.1 LSTM的原理7.2 LSTM的结构7.3 LSTM的训练过程7.4 LSTM的应用案例第八章:对抗网络(GAN)8.1 GAN的原理8.2 GAN的结构8.3 GAN的训练过程8.4 GAN的应用案例第九章:强化学习与神经网络9.1 强化学习的原理9.2 强化学习与神经网络的结合9.3 强化学习算法的训练过程9.4 强化学习与神经网络的应用案例第十章:神经网络的优化算法10.1 梯度下降算法10.2 动量梯度下降算法10.3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10.4 批梯度下降算法10.5 其他优化算法简介第十一章: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11.1 词嵌入(Word Embedding)11.2 递归神经网络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11.3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在序列中的应用11.4 对抗网络(GAN)在自然语言中的应用第十二章: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12.1 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12.2 递归神经网络在视频分析中的应用12.3 对抗网络(GAN)在图像合成中的应用12.4 强化学习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第十三章:神经网络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13.1 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13.2 协同过滤推荐系统13.3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推荐系统13.4 对抗网络(GAN)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第十四章: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14.1 自动语音识别的原理14.2 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模型14.3 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14.4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案例第十五章:神经网络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15.1 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15.2 神经网络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15.3 神经网络在生理信号处理中的应用15.4 神经网络在其他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人工神经网络》课件
2021/2/25
9
主要内容
第六章 统计方法 • 统计方法是为了解决局部极小点问题而引
入的,统计网络的基本训练算法,模拟退 火算法与收敛分析,Cauchy训练,人工热 处理与临界温度在训练中的使用,BP算法 与Cauchy训练相结合。 • 实验:实现模拟退火算法。
2021/2/25
10
主要内容
第七章 循环网络
2021/2/25
11
主要内容
第八章 自适应共振理论 • 人脑的稳定性与可塑性问题;ART模型的
总体结构与分块描述;比较层与识别层之 间的两个联接矩阵的初始化,识别过程与 比较过程,查找的实现;训练讨论。
2021/2/25
12
第1章 引言
• 主要内容:
–智能与人工智能; – ANN的特点; –历史回顾与展望
2021/2/25
15
1.1 人工神经网络的提出
•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简记作ANN),是对人类大脑系统的一阶 特性的一种描述。简单地讲,它是一个数 学模型,可以用电子线路来实现,也可以 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 一种方法。
2021/2/25
2021/2/25
20
2021/2/25
3
主要内容
• 智能及其实现 • ANN基础 • Perceptron • BP • CPN • 统计方法 • Hopfield网与BAM • ART
2021/2/25
4
主要内容
第一章:引论 智能的概念、智能系统的特点及其描述基本 模型,物理符号系统与连接主义的观点及 其比较;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发展历史。
16
1.1 人工神经网络的提出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第2章
还要给出与之对应的期望输出模式(又称目标模式或教师信 号),两者一起称为训练对。多个训练对称为训练集。
学习时,使用训练集中的某个输入模式,得到一个网络
的实际输出模式Y,再与期望输出模式d 相比较,不相符时求出
误差,按误差的大小和方向调整权值,以使误差向着减小方向变 化。
2.2 神经网络的一般学习规则
1
神经网络的 一般学习规则指学 习规则的一般形式。 1990 年 日 本 学 者
x1
wj1
xi xn
i wji j
n
sj wjn
△wj
f(·)
yj
Amain 提 出 一 种 神经网络权值调整
X
r=
学习信号 生成器
dj
的通用规则,如图。
η r(Wj,X,dj)
学习信号为r 是W,X,d 的函数。通用的学习规则可表达为:
rj=dj – yj =dj – f(Wj X)
1
x1
wj1
xi xn
i wji j
n
sj wjn
yj
△wj
X × r =dj-yj
dj
η
感知器学习规则示意图
3、δ(Delta)学习规则
McClelland 和Rumelhart 于1986年提出。其学习信号定 义为:
rj (d j y j ) f ' (s j ) [d j f (Wj X )] f ' (Wj X )
r(W3 X 3 ) XW3T4
W3
ry(3WX33TX3
)WX33TXW3T 3
=[1y3
X-33T .5W34.5X
神经网络基本知识
神经网络基本知识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神经网络的概念及发展 (2)1.2 神经网络的应用领域 (4)1.3 本文组织结构 (5)2. 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 (6)2.1 激活函数及其种类 (7)2.2 损失函数 (8)2.2.1 均方误差 (10)2.2.2 交叉熵 (10)2.2.3 其他损失函数 (11)2.3 反向传播算法 (13)2.4 梯度下降优化算法 (14)2.4.1 批量梯度下降 (14)2.4.2 随机梯度下降 (15)2.4.3 小批量梯度下降 (17)2.4.4 其他优化算法 (17)3. 神经网络的神经元结构 (18)3.1 特征节点和输出节点 (19)3.2 权重和偏置 (20)4. 常用神经网络架构 (21)4.1 多层感知机 (23)4.2 卷积神经网络 (24)4.2.1 卷积层 (26)4.2.2 池化层 (27)4.2.3 全连接层 (28)4.3 反馈神经网络 (29)4.4 其他神经网络架构 (31)1. 内容概要神经元模型:深入讲解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神经元,包括其结构、激活函数以及学习机制。
网络架构:探讨常见神经网络架构,例如感知机、多层感知机、卷积神经网络以及循环神经网络,并介绍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训练过程:分解神经网络训练的过程,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型优化、正则化技术以及评估指标等。
应用案例:展示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实际应用中的成果。
未来发展:展望神经网络发展趋势,包括新的架构设计、算法改进以及硬件平台的优化。
本文档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站式学习资源,帮助理解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激发您对深度学习的兴趣和理解。
1.1 神经网络的概念及发展神经网络是一种受到生物神经元工作原理启发的人工智能技术。
这种模型由多个节点(即神经元)相互连接组成,它们能够处理和传递信息,这是一个由输入层、若干隐藏层和输出层构成的层次结构。
神经网络通过对输入数据学习,并按层次逐层传递信息,最终输出结果。
《神经网络课堂讲义》PPT课件
• 通过输入节点将输入变量加以标准化,标准化后的变量数值落在 0和1之间,或者是-1和1之间。
• 数据不能含有缺失值和离群点。 • 属性变量必须是数值型。 • 当有成百上千个属性变量时,神经网络效果就不是很好。
• 至少含有一个隐藏层的多层神经网络是一种普适近似,即可以用来近似 任何目标函数 。
• 可以处理冗余特征。 • 神经网络对训练数据中的噪声非常敏感。
• 训练ANN是一个很耗时的过程,特别当隐藏节点数量很大时。 • 可以建构非线性的模型,模型的准确度高。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数据 的准备问题 (shùjù)
的隐藏层节点、适当的非线性函数、
第二十页,共37页。
三层感知器的预测(yùcè)公 式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三层感知器解决(jiějué)异或(XOR)问题
u1 u2
y
00 0
01 1
10 1
11 0
第二十二页,共37页。
网络拓扑结构(jiégòu)
第二十三页,共37页。
网络拓扑结构(jiégòu)(续)
01 1
10 1
11 0
第十八页,共37页。
单层感知器的局限性
• 由于单层感知器的激活函数是符号函数,则感知器神经网络的输 出只能取-1或1。因此(yīncǐ)单层感知器只能用于简单的分类问题。
• 只能解决线性可分问题,而大量的分类问题是线性不可分的。 • 当输入矢量中有一个数比其他数都大或小得很多时,可能导致较
第二十四页,共37页。
网络拓扑结构(jiégòu)(续)
第二十五页,共37页。
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
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多模态数据融合是指将来自不同传感器或不同模态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以提取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模态数据融合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2 研究意义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处理多模态数据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有效地将不同模态的信息进行整合,如何处理不同模态之间的异构性等。
深度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强大的学习框架,具有强大的表达能力和自动特征提取能力,为多模态数据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第二章:深度神经网络基础2.1 深度学习简介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多层结构进行学习和训练的机器学习方法。
通过层层堆叠隐藏层来提取高级特征,并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
2.2 深度神经网络结构深度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其中隐藏层可以有多个。
每个隐藏层都由多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都与上一层的所有神经元相连。
第三章: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3.1 传统方法传统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主要包括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
特征级融合是将不同模态的特征进行拼接或加权求和,然后输入到分类器中进行分类。
决策级融合是将不同模态的分类结果进行加权求和或投票决策。
3.2 深度神经网络方法深度神经网络可以通过端到端的方式直接学习多模态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而无需手工设计特征或进行手工规则定义。
常用的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等。
第四章:多模态数据融合应用案例4.1 图像与文本数据融合图像与文本数据在图像标注、图像检索等任务中常常需要进行融合。
通过将图像和文本分别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中,然后将两个网络的输出进行融合,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4.2 语音与文本数据融合语音与文本数据在语音识别、语音情感分析等任务中需要进行融合。
通过将语音和文本分别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中,然后将两个网络的输出进行融合,可以提高任务的准确率。
第2章 前向多层人工神经网络02
f
Net
2
p, j
1
Netp2,j
1e a
j 0, 1, , J 1
W2T
w(2) 0,0
w(2) 0,1
w(2) 0,K
w(2) 1,0
w(2) 1,1
w(2) 1, K
w(2) J 1,0
w(2) J 1,1
w(2) J 1,K
W1
w01,0 w1,10
1
w1 K 1,0
w01,1 w1,11
w1 K 1,1
w01,N w1,1N
w1 K 1,N
x
p ,0
x p,1
2019/5/24
第二章 前向多层人工神经网络02
K+1 个
x p,N 1 Xp
w02,1 w1,21
w2 J 1,1
w02,K w1,2K
w2 J 1,K
J+1 个
第一层权矩 K×(N+1) :
Yp1 yp1,0 yp1,1
f
Net
1
p
1
f
X p
W1T
yp1,K
元素 w 的增量为误差平方和 Ep 关于该元素的偏导乘以步长 ( a ), a > 0 。
2019/5/24
第二章 前向多层人工神经网络02
第9页
选择初始权值矩阵 Wg1 Wg2 Wg3 输 入 学 习 样本,计算误差平方和 Ep 及其梯度,向着梯度
ann2 神经网络 第二章 感知器
自适应线性元件
• 神经元i的输入信号向量: T X i [ x0i , x1i , xmi ] , X i 常取 1
T W [ w , w , w ] • 突触权值向量: i 0i 1i mi
• w0i常接有单位输入,用以控制阈值电平。 • 模拟输出: y i X iT W W T X • 二值输出:
2014/4/13
史忠植
神经网路
8
单层感知器的学习算法
• 第二步:初始化,赋给 Wj(0) 各一个较小的随机非零 值, n = 0; • 第三步:对于一组输入样本X(n)= [1, x1(n), x2(n), …, xm(n)],指定它的期望输出(亦称之为导师信号)。 if X l1,d 1 if X l 2,d 1 • 第四步:计算实际输出:
2014/4/13
史忠植
神经网路
10
对于线性可分的两类模式,单层感知器的学习算 法是收敛的。
判决边界
类 l1 类 l1
类l2
类l2
2014/4/13
史忠植
神经网路
11
x1
0 0 1 1
x2
0 1 0 1
“与”
x1 x2 Y=w1· x1+w2· x2- b=0
0 0 0 1 Y=w1· 0+w2· 0-b<0 Y=w1· 0+w2· 1-b<0 Y=w1· 1+w2· 0-b<0 Y=w1· 1+w2· 1 - b ≥0
E (W ) e(n) e( n ) W W
31
E (W ) X ( n ) e( n ) W
为使误差尽快减小,令权值沿着误差函数负梯度方向 改变,即: E (W )
02第二章___基本神经元模型及学习规则
第2章基本的神经元及其学习规则本章先介绍了大脑神经元的组成及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简化的神经元数学模型,并讨论了神经元模型中基函数和激活函数的类型。
然后讨论了单个神经元的学习规则,包括Widrow-Hoff学习规则、Hebb学习规则、δ学习规则等。
由于单个神经元能力有限,设置不能解决异或问题,而多个神经元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神经网络的概念,并介绍了常用的神经网络结构。
2.1 神经元模型2.1.1 大脑神经细胞1)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neuron),是大脑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
大脑神经元的数量庞大,形态多样,结构复杂。
大脑神经元在生理上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冲动和产生反应等功能。
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其中突起又分轴突和树突两种。
(1)胞体神经元的胞体(soma)在于脑和脊髓的灰质及神经节内,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
胞体的结构与一般细胞相似,有核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其中细胞膜是一个敏感而易兴奋的膜,在膜上有各种受体(receptor)和离子通道(ionic chanel)。
形成突触部分的细胞膜增厚。
膜上受体可与相应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结合,使膜的离子通透性及膜内外电位差发生改变,从而使胞膜产生相应的生理活动:兴奋或抑制。
(2)突起神经元的突起是神经元胞体的延伸部分,由于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树突和轴突①树突(dendrite)树突是从胞体发出的一至多个突起,呈放射状。
靠近胞体部分较粗,经反复分支而变细,形如树枝状。
树突具有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入细胞体的功能。
②轴突(axon)轴突是一根长神经纤维,其主要功能是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至其他神经元。
轴突传导神经冲动的起始部位是在轴突的起始段,沿轴膜进行传导。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
(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之间的连接点,称为突触(synapse)。
它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信息关键性结构。
突触可分两类,即化学性突触(chemical synapse)和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的神经元模型,决定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功效:
控制输入对输出的激励作用; 对输入、输出进行函数转换; 将可能无限域的输出变换成指定的有限范围内的输出。
§2.3 网络结构及工作方式
除单元特性外,网络的拓扑结构也是ANN的一个
重要特征,从连接方式看NN主要有两种。
前馈型网络:
各神经元接受前一层的输入,并输出给下一层, 没有反馈。
当学习系统所处环境平稳时(统计特性不随时司变
化),从理论上讲通过监督学习可以学到环境的统计
特性,这些统计特性可被学习系统(神经网络)作为经
验记住。
如果环境是非平稳的(统计待性随时间变化),通常的
监督学习没有能力跟踪这种变化。
为解决此问题,需要网络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此
时对每一不同输入都做为一个新的例子来对待。其 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息;
人工神经元以标量数值形式、同步。
连接方式:
生物神经元细微的结构上:如树突的走向、粗细、长 短却回人而异,即使具有同一遗传因子的动物或人, 也很难找出完全相同的两个树突来;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十分整齐、对称的拓扑结构,网络
中每个神经元的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同一类型的人工
神经网络来说,一旦其结构与学习方法、学习参数确
此时模型(即ANN)被当作一个预测器,基于前——时刻
输入 x n 1 和模型在 n 1 时刻的参数,估计n时刻
的输出 x n , x n 与实际值 x n (作为应有的正
确答案)比较,其差值称为“新息”。
如新息 e n 0 ,则不修正模型参数;
使神经元难以兴奋。
§2.2 神经元的数理模型
突触权 用 x i 表示来自个神经元轴突的信号强度,当 x i
为单位强度时,受其影响,膜电位的总变化为
为 i , i 表示突触结合的效率,称为突触结合 权,或称为突触权,也可简称为权。
当有若干个突触来自同一轴突时, i可以认为是所 有这些突触效果之和。
一个非线性激励函数,起非线性映射作用并限制神
经元输出幅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般限制在[0,1]
或[-1,+1]之间)。
此外还有一个阈值 k ,或偏置 以上作用可用数学式表示:
b k k
可以把输入的维数增加一维,从而把阈值也 包括进去,如
激励函数 可以有如下几种形式: 阈值函数:
对于来自兴奋性神经元的突触, i >0;对于来自 抑制性神经元的突触, i <0。
神经元的图示符号
神经元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组连接权(对应于生物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强度
由各连接上的权值表示,权值为正表示激励,为负
表示抑制。
一个求和单元,用于求取各输入信息的加权和(线性
组合)。
还有若干种其它形式,目前一般我们只各虑具有标准的突触 综合方式的神经元;
神经元可看作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器件。
神经元的动作:
神经元是通过细胞膜与外部隔离,神经元的内部和外部具有不 同的电位。在通常情况电位:以外部电位为参考电位的内部电位; 静止膜电位:没有输入时的膜电位,大约为-70mV。
兴奋性细胞:细胞产生的电脉冲使与其结合的细胞
膜电位升高;
抑制性细胞:细胞产生的电脉冲使与其结合的细胞
降低膜电位。
一个神经元有数万根轴突与其相连,轴突上有电脉冲 到来时,引起突触处的膜电位变化,这一变化传向细 胞体。 空间性相加(spatial summation): 空间上多处输入信号影响作用的叠加。
电脉冲的传播速度大约每秒100m左右。当电脉冲沿
轴突到达突触时,就有某种化学物质放出,这种化 学物质作用在接受信号一方的细胞膜上,改变突触 处的膜电位。
化学物质的性质随神经元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有的
使膜电位升高,有的则使膜电位降低;
输出电脉冲使膜电位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放出电
脉冲的细胞的种类。
的大小与多少、神经传递化学物质含量的多少、神经
传递化学物质释放速度的快慢、神经间隙的变化、树
突的位置与大小等等;
人工神经元来说,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过程十分简单, 以对神经元所有输入所求的加权和,作为非线性响应 函数的输入,即可得到神经元的输出结果。
传递方式:
生物神经元通过活动电位脉冲、非同步、随机传递信
S型函数具有的特性:
平滑和渐近性,并保持单调性; 不丢失较小的信息响应; 不会出现溢出现象; 良好的微分性; 实用性。
说明:
1. 人工神经元:根据生物神经元结构、作用机理,作进一步 的简化和抽象,构成神经元模型。一般是多输入/单输出的非 线性器件;
2.激励函数是神经元和网络的核心,不同的激励函数构成不
环境提供数据的某些统计规律来调节自身参数或结
构(这是一种自组织过程)。以表示出外部输入的某 种固有特性(如聚类或某种统计上的分布特征)。
再励学习(强化学习)
这种学习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外部环境对系统
输出结果只给出评价信息(奖或惩)而不是给出正确
答案。学习系统通过强化那些受奖的动作来改善自
身的性能。
节点分为两类.即输入单元和计算单元,每一计算
单元可有任意多个输入,但只有一个输出(它可耦合
到任意多个其它节点做为其输入)。
前馈网络可分为不同的层,第i层的输入只与第i-1
层输出相连,输入和输出节点与外界相连,其它中
间层则称为隐层。
反馈型网络
所有节点都是计算单元,同时也可接受输入,并向 外界输出。它可画成一个无向图(图1),其中每个连 接线都是双向的,也可画成图2形式、若总单元数为 n,则每一节点有n一1个输入和1个输出。
学习算法(学习规则)
误差纠正学习 令 y n 为输入 x n 时,神经元k在n时刻的实际输出, k k
d k n 表示应有的输出〔可由训练样本给出),则误差信号可写
为
误差纠正学习的最终目的:使某一基于 e k n 的目标函数达
到最小,以便网络中每一输出单元的实际输出在某种统计意
常称此种模型为M-P模型。
分段线性函数:
它类似于一个带限幅的线性放大器,当工作于线性区
时,放大倍数为l。
Sigmoid函数:
最常用的函数形式(非对称)为
参数α 控制其斜率。
另一种常用的是双曲正切函数(对称):
近年来文献改进为:
vc
pxe b a 1 v
定下来,其性能也就随之确定了。
数量 :
到目前为止人工神经网络中神经元的数量限于10000
以下。
智能性 :
人工神经网络所实现的智能恃性仅是生物神经网络中
的一小部分。
当输入信号来到时,受其影响膜电位发生变化,—旦膜电化变
得比静止膜电位高大约15mV,即越过大约-55mV时,神经元的 膜电位急剧升高,在大约1ms时间以相对于静止膜电位升高 100mV,紧接着膜电位又急剧降低。
绝对不应期:电脉冲刚刚放出之后,既使很强的信号到
来,神经元也不会兴奋的期间,绝对不应期大约有1ms 。
用数学方式可描述为:
竞争(competitive)学习
在竞争学习时,网络各输出单元互相竞争,最后达
到只有一个最强者激活,
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输出神经元之间有侧向抑制性
连接,这样原来输出单元中如有某一单元较强,则
它将获胜并抑制其它单元,最后只有此强者处于激
活状态。
最常用的竞争学习规则可写为:
学习与自适应
义L迟近应有输出。一旦选定了目标函数形式,误差纠正学习 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最优化问题。
最常用的目标函数是均方误差判据。定义为误差平
方和的均值
其中E为求期望算子,上式的前提是被学习的过程是
宽平稳的,具体方法可用最优梯度下降法。
直接用J做为目标函数时,需要知道整个过程的统计
特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用J在时刻n的瞬时值 n
第二章 神经网络基础
§2.1 人脑神经网络
§2.2 神经元的数理模型
§2.3 网络结构及工作方式
§2.4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 §2.5 生物神经网络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比较
§2.1 人脑神经网络
神经元结构:
神经系统:
神经元 neuron or neurone neuroglial cell 神经胶质细胞
否则应修正模型参数以便跟踪环境的变化。
§2.5 生物神经网络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比较
在结构、性能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二者之间决不
是一一对应的写真关系。
信息处理的巨量并行性 信息存贮的分布性; 可塑性; 冗余性; 稳定性 。
复杂程度:
影响神经激活电位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如神经细胞
时间性相加(time summation): 时间上不同时刻到来的输入信号影响作用的叠加。
一个电脉冲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量,因突触不同而
不同,大致范围是0.1mV-30mV。 距离细胞体远的突触上产生的膜电位变化传到细胞 体,既有时间上的延迟.又有其强度上的衰减。 疲劳: 神经持续多次兴奋时,其阈值渐渐增加,致
ANN的工作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学习期:各计算单元状态不变,各连线上的权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