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当前语文教学的零散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前语文教学的零散思考
小村民中:李秀琼 众所周知,勿庸置疑,在素质教育已被提倡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的今天,仍然客观的存在着不可抗拒的现实的不和谐因素,使我们曾经一度产生或陷入了深入骨髓的阵痛而无所适从,有一种在夹缝中求取生存的切肤感触。我们面临着相同的选择:那就是――我们只能改变能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正是在这种现实状况下,我们正在摆脱莫衷一是的迷惘,正在走出困难重重的误区,正在重塑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正在摆渡各自的那叶扁舟而无暇悲哀――因为,在教育这部综合学科里除了不犹豫,就剩不后悔。 正因为这一点,几年来,我要求自己始终抱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急功近利这时髦的外衣和那些形式上的花光艳影,而潜心在迷茫中摸索,在尝试中反思,在成败中形成个性――集结经验,提炼方法,再去实践、修正,然后推而广之。 我对学生说,读书学识不是“路不路”的问题,而是用来找路的方法、手段和资本,我们必须将语文学习生活化,将认识规律化。语文必须关注生活,关注规律,这是在丰富的学识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必由之路。既能意会,更能言传,是语文学习的起码高度;弄懂别人的意思,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目的。这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 时下,流行这样一句话: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因此,我们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层次的解放,还需要向纵深拓展。解放思想,是在理性的基础上的认知现实、突破樊篱、创造的做我们该做的事;解放思想,就是在尊重科学前提下的发展、创新。对教育者而言,那诚然是理想的彼岸,面对现实问题,我们还得从零开始,从实抓起。也许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正在失落很多东西:兴趣、习惯、态度、情感与审美等,这些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则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态度又是一种能力;而情感与审美则是体悟与生成价值观念的路途。因此,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态度的练就、情感与审美的体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同时也是我们应长抓不懈的工作内容。 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的把握、形成则是二期工程。这是重点,也是我们最需要突破的环节。这里边除了需要教学艺术以外,还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处理、运用。而我们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不再是内容与任务的矛盾,而是形式与方法的问题,一句话,就是如何将九年一贯制的方法、技能的传授,及其延续、发展的“一贯制”下去的问题。小学、中学是一家,与其相互埋怨、指责,不如坐到一起交流、探讨,找到些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 我想,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还是很好的选择和办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展开立体对话而挖掘文本资源,让学生找到开启生活的钥匙与密码。这一环节,就得具备善用“一桶水”理论的技巧:教师的一桶水,不能全用,而要千方百计,灵活多变地用半桶水,或是一瓢水甚至是一勺水去浇洒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到若干水源而引满一桶水。说白了,还是“授人以渔”的办法,就是要让学生逐渐学会
用这个杠杆启动多元思维这盘棋。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复苏,主体价值得到体现,真正让师、生互动起来。 这样,语文教学的“实干”就有了“实在”与“灵活”的基础,那么,我们可能还缺少什么呢? 我想,师生的学习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内容与方法的问题,从学识积累到生活积累,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精神积淀过程。要“洗脑”必须这样,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对教师而言,这是保持教学魅力的依赖。这是能做到的,多向人家请教取长补短;多订阅业务书刊,加强学习,领会吸收,提升业务水平、能力。对学生而言,这是由接受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的基础与过渡。 注重调查研究,关爱信任学生。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因为学生或这或那的原因而怒火难捺,以致产生失望情绪。事实上,青少年学生并没有失去他们心灵中美好、宝贵的东西,倒是我们成年人缺少对他们的接触、了解、肯定与鼓励,而引发了一些相关的恶性循环。我看,还是“蹲下身去”这句话管用,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利用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适时鼓励,让他们找到成就感,找回自信,远离自卑。理解、宽容总是与信任、关爱并肩同步的,真正能拯救人的灵魂的,不是阳光,也不是雨露,而是宽容与爱。被重视、被关爱是一种催人向上的重要力量,对于成长期的孩子尤其如此。爱其师,方能信其道;也因为爱学生,才会尽职尽责,教与学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缺乏大张旗鼓、立场坚定的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与理念,是现代语言日益贫乏的根源,也是语文教学失色的原因之一。有人将“同情心”、“勇气”、“爱情”的传统表达方式与现代语言作了如下比较:以前“同情心”说成“恻隐之心”,如今说“你真可怜”;以前“勇气”说成“虽千万人吾往矣”,如今说“老子跟你拼了”;以前“爱情”说成“执子之手”,如今说“我要和你结婚”,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学恐怕正在缺少自信和厚重的文化氛围。 也许,在这转型的当口,我们的语文教学还缺少真正的教研内涵与精神。局限于校园,局限于教师阵营,而缺少或者淡化社会生活的血液和学生的灵肉。这样的后果,要么是闭门造车的畸形儿,要么是偏执的结果。我想,解决的办法就是以校本教研为主体和突破口,以联片教研为主线和衔接点,大力充实教研内涵与精神。 总之,在教育这片领地,永远不要看轻自己、妄自菲薄,因为你是学生前面的那个人;也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而妄自尊大,否则就会大失所望,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不要总惦记着别人怎样评价你。我们必须由单兵作战转到多兵协同作战的层面上来;必须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必须站在高处,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武装自己,让我们的思想不落伍、让我们的思想保持其先进性。 我们应该这样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当面对学生时是否如同面对自己的孩子;当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是否如同教育自己的学生。 不要问学生能给予我们什么,而应问我们能多为学生做什么,要有奉献精神、烛光精神、人梯精神。这是对“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最好注解。 愿我们用爱与责任去感动学生,让他
们感动我们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