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2_1_2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2: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
2. 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3. 掌握胶体的性质,了解胶体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联系生活中的实例,结合上节课的分类和比较的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的学习习惯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教学难点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教学过程有正或带有负电荷胶粒的胶体。
②加入电性相反的胶粒——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
③升温——增加碰撞机会。
④搅拌——增加碰撞机会,并破坏双电层结构。
【教师】根据胶体的性质,还可应用于胶体的净化——渗析。
也就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分离不同分散质的分离方法。
半透膜是一种孔隙比滤纸更小的(﹤1nm),只能允许某些小的分子或离子扩散进出的薄膜。
当同时具有粒子直径>100 nm、1~100、<1nm的混合液体时,经过滤纸时,直径>100 nm的粒子被过滤,而剩余的溶液和胶体通过半透膜时,只有直径<1 nm的溶液粒子可以通过半透膜,那么胶体就可以达到净化的作用。
(动画展示)【小结】根据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板书设计分散系及其分类1. 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组成:分散剂、分散质(3)分类:①按分散系组成存在状态的不同(9种)②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2. 胶体(1)Fe(OH)3胶体的制备(2)胶体与溶液、浊液的区别分散系粒子直径外观稳定性能否通过滤纸能否通过半透膜是否有丁达尔效应溶液 d < 1 nm 均一、透明稳定能能无胶体 1 nm < d < 100 nm有些也是透明的介稳定不能有浊液 d > 100 nm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不能无当堂检测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高中化学必修一:2.1.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3、 质疑、解答。 题。
3. 小卷上 1-7
1、巡视学生的 1、 学 生 先 独 立 1 在具体
做 1 牢记几种常见常 完成情况。
完 成 教 辅 例 问题中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议 考的胶体种类
2、对学生的展
题,然后以小 究概念的 10
讲 2 渗析的作用
示和评价要给
组 为 单 位 统 使用。
评
予及时的反馈。
一答案。
2 加深对
3、要对学生不 2、 派 代 表 说 出 公式的理
同的解题过程
答案。
解。
和 答 案 给 出 准 3、 其 他 组 给 予
确的评价,总
评价(主要是
结。
找错,纠错)
4. 本节知识
教师针对
训练学生 10
总 1. 区分胶体、 溶液、 1 学生提出的问 1 提出疑问
发现问题
结 浊液最本质特征
题
2 讨论思考
提出问题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
渤海高中高二化学(理)教案
主备人: 课题 物质的分类
使用人:
时间: 2018 年 11 月 29 日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说出溶液、胶体、浊液三大分散系的 依据:考纲
重点 特征
掌握胶体的性质
教学 胶体的性质
依据:胶体的性质是本节课重点内容
难点
一、 知识目标
理由:
1 说出溶液、胶体、浊液三大分散系的特征、比较
容
2.重 点
知识
强化
一、分散系
就 板 书 的 本 节 1、 通 过 回 答 问 1、验收学 7 分钟
2. 承 二、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学案 精品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聚沉等特征。
2.通过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检验胶体性质,对比溶液、浊液,了解常见分散系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与性质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结论:(1)分散系具有多样性;(2)溶液是常见的一种分散系,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3)油状物质分散到水中可形成乳浊液;不溶于水的固体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悬浊液。
2、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3、胶体:叫做胶体。
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_ _ _4.三种分散系的比较5、Fe(OH)3胶体的制备:操作1:向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现象:操作2:用激光笔分别照射得到的红褐色液体与CuSO4溶液,并进行比较前者:后者:6、胶体的分类(1)、液溶胶:氢氧化铁胶体、碘化银胶体等(2)、气溶胶:云、雾、烟尘等(3)、固溶胶:红宝石、蓝宝石、土壤胶体等7.胶体的性质(1)渗析应用如何区别胶体与浊液_,如何区别胶体与溶液_________;如何区别浊液与溶液_________。
(2)丁达尔效应:的现象。
丁达尔效应的应用: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 ` 比如:雾天行驶的汽车的灯光、早晨树林中出现阳光的光路、扫地时扬起灰尘,阳光从窗户射入,也会看到一条光柱,光柱中还可清晰地看见小灰尘在飞舞等。
(3)布朗运动:胶体的粒子可以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运动。
(4)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原因:胶粒带有电荷(胶粒表面积很大,吸附能力很强,能选择性地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有电荷)。
说明:①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
②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如Fe(OH)3胶体和Al(OH)3胶体微粒。
教学设计3: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胶体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学习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解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质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通过问题的引领,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一改由教师直接讲,变成由学生的自我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的学习习惯以及仔细观察、认真实验、思考的探究精神;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2、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探究,团结合作,归纳总结。
四、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是连接初中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高中化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2、胶体的知识与学生以前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其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按照物质物质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重点介绍胶体的重要性质。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五、学情分析1.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2.知道溶液和浊液属于混合物,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3.经过第一章的学习,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学生认知障碍点:对于胶体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七、教学反思:我设计这一节课的基本理念是: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尽可能的让学生讲。
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对所产生的现象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体会科学概念和人类知识的建构过程,认识知识的本质。
教学设计11: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掌握胶体的性质;了解胶体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联系生活中的实例,结合上节课的分类和比较的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的学习习惯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教学难点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对化学物质中的纯净物进行了细致的分类,那么是不是也能找到一个标准对混合物分类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5页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组成。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分散系,能否列举出来几个?在这些分散系中哪些物质是分散剂?那些物质是分散质?【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分类方法,能否对分散系分类呢?提示:在以上这些例子中,分散质与分散剂都有不同状态。
物质有三种状态,可否按分散质分散剂所存在状态不同来分类呢?可分为几种呢?【总结】除了这种分类,还可以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的为溶液,大于100 nm的为浊液,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为胶体。
溶液和浊液都比较熟悉,什么样的是胶体呢?要想研究胶体,先来制备它。
【演示实验】课本26页科学探究第一部分。
取1个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将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注意强调注意事项)【观察】1. 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CuSO4溶液、泥水外观;2. 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在垂直方向观察;3. 分别用滤纸过滤。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观察现象及结果,找学生代表回答。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重庆市天星桥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能根据不同分散系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1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
2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ຫໍສະໝຸດ 目标导入【情景导入】
以复习和事实引入:
1.首先,复习初中学过的有关混合物的概念: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混合物;
2.接着,通过引导学生们观察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铁胶体以及泥水的宏观现象,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三种液体都属于混合物,其表现出来的宏观现象却大相径庭,进而引出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分散系及其分类。
进行思考并给出答案
1.及时把握学生对于新知的掌握情况;
2.根据学生对于新知的把握情况及时进行课程的调整。
知识讲解
1.讲解分散系分类的两种方法:(1)按照分散系以及分散质的种类进行分类(了解);(2)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进行分类(重点);
2.强调“结构决定性质”,进而将溶液、胶体、浊液的外观特性、稳定性、扩散速度的快慢以及由粒子直径直接导致的现象——能否通过半透膜和滤纸进行一一比较;
3③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1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
2关注与胶体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3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2-1-2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2课时
说出溶液、胶体、浊液三大分散系的 依据:考纲 特征 胶体的性质 掌握胶体的性质 依据:胶体的性质是本节课重点内容
教具 教学 环节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 课 阅读自主学习内容 前 3 分钟
1 巡视学生阅读 1 课代表领读, 全 1.熟 悉 情况 2 板书本节重点 体阅读 本 节 3 分钟 课 内 容 2.重 点 知 识 强化
3、 质疑、解答。 题。 3. 做 议 讲 评 练习册上基础题 1 突出记忆扎实 2 突出概念准确性 1 、巡视学生的 1、 学 生 先 独 立 1 在具体 完成情况。 2 、对学生的展 示和评价要给 予及时的反馈。 完 成 教 辅 例 问题中探 题,然后以小 究概念的 10 组 为 单 位 统 使用。 一答案。 2 加深对
一、分散系 2.承 二、分类 接 结 1.溶液 2.胶体
就 板 书 的 本 节 1、 通 过 回 答 问 1、验收学 7 分钟 内容灵活 提问 题 学 生 展 示 生自主学 预 习 内 容 完 习的结果 成情况。 2、解决自
1
果
3.浊液 三、胶体的性质
2、 学 生 互 相 补 主学习遇 充、评价。 到 的 问
二、胶体的性质和制备 1.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2. 胶体的性质 三、要点 1 如何区别溶液、浊液、胶体 2 如何分离胶体、溶液 3 聚沉常用方法 4 胶体的本质特征
8. 课后 反 思
3
4
2
6布 置下 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1、完成练习册 A 组 1—10 题,思考练习 B 组题 11—12 题(要求有 痕迹) 。 2、熟记胶体的性质(组长检查) 。 3、完成预习册 19 页笃学一、笃学二内容(上课抽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2-1-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辅例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统一答案。
2、派代表说出答案。
3、其他组给予评价(主要是找错,纠错)
1在具体问题中探究概念的使用。
2加深对公式的识
1.区分胶体、溶液、浊液最本质特征
2.区分溶液、胶体最简单的方法
教师针对
1学生提出的问题
2本节重点难点3易错点、拓展讲解、知识整合
1提出疑问
2讨论思考
3提出的问题
4总结并记录
训练学生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的思想
10
5.
目标
检测
随堂测试小卷
1、巡视学生作答情况。
2、公布答案。
3、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1、小考卷上作答。
2、给出标准答案同桌互批。
3、独立订正答案。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渤海高中高二……课名称教案
使用人:高一化学备课组时间:2017年9月18日
课题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重点
说出溶液、胶体、浊液三大分散系的特征
依据:考纲
掌握胶体的性质
教学
难点
胶体的性质
依据:胶体的性质是本节课重点内容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溶液、胶体、浊液三大分散系的特征、比较
2说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二、能力目标
运用胶体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理由:
依据会考、高考考纲得出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一些用途,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探索、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
3.情感目标: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二、教学方式1.实验探究:设计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溶液、胶体、浊液的对比探究实验,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展开知识地学习与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多媒体辅助:主要是丁达尔现象的FLASH,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丁达尔现象,把抽象的微观世界变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3.资料搜索:知识再现于生活,查找有关胶体运用的资料,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利用所学知识,揭开自然界和周围生活中某些现象神秘的面纱,突出知识的价值。
并学会利用各种资源(网络、书籍)等方法自学。
三、教学构思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除了讲述课本的内容之外,也先把分散质的概念提出来。
[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尝试了从各种角度去考虑如何把纯净物进行分类,那我们想想用合适的分类方法来认识混合物。
[学生讨论]从状态分类,从用途分类等等,但是不能清晰的说明分散系的含义[老师提示]混合物可以理解为某些物质分散在某种物质当中[学生阅读]了解什么是分散系——化学上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什么是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什么是分散剂——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
[老师提出问题]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法有9种,将全班同学分成九组,各组代表一种分散体系,完成三份任务:第一:自己组代表的分散体系,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最少提出两例。
教学设计8: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理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区别。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胶体的概念难点: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教学过程:【引入】清晨,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你知道这美丽的景象是如何产生的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这背后的科学!【讲述】请同学们阅读P25—P26有关内容,并思考:1、什么是分散系?组成?2、分散系可以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讲述】分散系是指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
【板书】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概念及组成【讲述】其实,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其中溶质属于分散质,溶剂属于分散剂。
初中我们还学过悬浊液和乳浊液,它们也是分散系。
例如泥水中的水是分散剂,泥土小颗粒是分散质。
【讲述】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气、固、液)来分有9种:【讲述】分散剂是液体(包括水)时,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溶液、胶体、浊液3种。
分散质的大小导致了稳定性的变化,溶液分散质很小,分散的均匀,所以稳定。
浊液分(1)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气、固、液)来分:9种(2)分散剂是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3种溶液:d<1nm;均一、稳定;胶体:1nm<d<100nm;均一、较稳定(介稳体系)浊液:d>100nm ;不均一、不稳定;【讲述】下面我们主要来学习胶体。
【板书】3.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2)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3)分类:按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3种气溶胶:如烟、云、雾等液溶胶:如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玛瑙等常见的胶体:淀粉溶液、豆浆、牛奶、果冻、血液、烟、云、雾、墨汁、碳素墨水、肥皂水、Al(OH)3胶体、Fe(OH)3胶体等。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黄陂七中余晓涵一、教学内容分析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千千万,一个个去研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需要将物质和反应进行分类,然后一类类的研究。
相对于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混合物实在太多太多了,因此选取常见的混合物——分散系来进行分类研究。
分散系及其分类是对分类方法的一个重要应用,同时它可引出胶体等内容。
分散系的相关概念较为简单,结合溶液中的名称即可领会。
生活中很多混合物属于分散系,因此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而分散系的分类对学生而言是个较为新奇的内容,其中涉及两种或者多种物质,与前面纯净物的分类是不一样的。
另外,胶体的内容是第一次出现,学生很可能会产生误解,最好能以实物来说明。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对分类法有更深的理解,并逐步学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不用具体研究哪个物质或反应就能从其他同类中找到其性质和特点。
为后面学习金属和非金属垫下基础。
二、学习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意识到学习分类法的重要性,对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混合物的分类部分,在知识上还存在一定欠缺,胶体更是他们从没接触过的新内容。
在能力上,他们具备一定地分析能力,能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归类,也能从课本上找出所需的内容。
但是对于胶体部分的内容,由于缺乏知识基础,所以很容易产生误解。
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认识事物本质,学会去粗存精。
在上一节,学生回顾了初中所学的对于化合物的分类,所以他们对本节混合物的分类内容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相较于前一章的内容,本节同上节一样,内容也较为简单,通过类比分析,学生也很容易掌握分类法在分散系分类中的运用。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2、初步认识胶体,知道胶体与溶液、浊液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分散系的分类,进一步掌握分类法的运用;2、通过胶体与溶液、浊液的对比学习,学会去粗存精,找出事物的本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分散系、胶体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分类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2、通过对纳米材料的认识,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分类法的应用及认识胶体教学难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对比四、教学过程设计五、 板书设计§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副板书一、概念 三、对比 二、分类① 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状态 ② 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 溶液 胶体 浊液还能不能进行其他分类呢?思考其他分类方法,寻找分类标准 运用交叉分类法,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新课20min通过对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分类,得到新的类别【板书】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溶液、胶体、浊液实物展示CuSO4溶液,蛋白质溶液和豆浆胶体【板书】常见的胶体PPT 展示胶体的进一步分类【板书】溶液、胶体、浊液的对比(从粒子大小、外观、稳定性等方面比较)PPT 展示 介绍半透膜 结合课本,了解溶液、胶体和浊液观察,对比了解气溶胶、固溶胶,知道果冻是胶体中的固溶胶让学生从课本中寻求答案,锻炼他们从阅读中寻求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数轴将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粒子大小关系表示出来,能更好地将对比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印象深刻学生很容易误以为胶体就是果冻,实物展示能让他们了解胶体的样子 通过溶液与胶体的对比,让他们感受其外观的相似性,为丁达尔效应埋下伏笔;通过胶体与胶体的对比,认识到胶体并不是都为透明的对比学习,加深对胶体的认识结合生活常识,使学生意识到半透膜孔径小,可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结课5minPPT 展示 介绍纳米材料了解今年诺贝尔奖,纳米科技前沿等信息体会学习胶体的重要性及意义1nm 100nm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较为圆满地完成了。
教学设计6: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课题:分散系及其分类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1)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审查通过。
(2)教学设计内容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3)教材编排逻辑分析①“承前启后”内容分析(如表1所示)表1 本知识点相关知识体系分析②本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本章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
在内容上,本知识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学生掌握了三种分散系的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学习区别这三种分散系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胶体这一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学习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在本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得出的“胶体的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丁达尔效应”的结论启发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当中应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化学学习方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本节课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本节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③本知识点在教科书中的呈现特点:通过实验对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探究,得出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对于胶体这部分内容,教科书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渗析、电泳现象和胶体的介稳性也只是在“科学视野”栏目中点到为止,因此胶体的这些性质不需作为教学重点。
2.学情分析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
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
在此基础上,虽然丁达尔效应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但是其形成原理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2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设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
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
教科书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分类方法介绍了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得出9种分散系,然后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引出了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性质。
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胶体的这一重要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最后有意识地点明了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与纳米科技发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高科技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对于胶体这部分内容,教科书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
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只是在科学视野栏目中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不要求做具体的展开。
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了解胶体概念与丁达尔效应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分类的方法。
2 学生情况分析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把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知道溶液和浊液属于混合物,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经过第一章的学习,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区别。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
(3)实验能力的培养。
学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并根据实验探究胶体的一些性质。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自主学习分散系的概念。
(2)以探究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胶体的性质,并分析实验结论。
高中化学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
[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
1、分散系的概念以及分类
2、胶体的定义及分类
3、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4、胶体的分类及提纯
[学情分析]:此课的内容为初中内容的延伸,可利用对溶液和浊液的延伸教授此课,重点在于胶体的一些独特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及胶体的聚沉等,可着重讲解。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分散系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2.能归纳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3.掌握胶体的分类及提纯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分散系的分类
2、胶体的定义和性质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二、胶体
1.定义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分散系。
2.Fe(OH)3胶体的制备
(1)实验操作
(2)化学反应方程式:
3.性质
三、重难点探究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1.1.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各类分散系的特点: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胶体具有介稳性,浊液具有不稳定性。
(4)分散系的判断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分散系的微观结构;通过丁达尔效应、电泳等实验现象判断分散系的性质。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集中在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分类、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理解分散系各类别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小组讨论:我采用了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交流,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后,我可以更多地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主动探索问题,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我在课堂上有时候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但是有时候可能评价的方式不够恰当,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需要更加注意我的教学管理方式,创造一个鼓励性的学习环境。
2.教学方法:虽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还是对分散系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我需要寻找更多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3.教学评价:我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可能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我需要调整我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地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改进措施:
1.教学管理:我会更加注意我的语言和态度,避免使用可能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方式。我会努力创造一个积极、鼓励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感到舒适和自信。
重点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1.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掌握胶体的特性及其应用。
难点
掌握胶体的特性及其应用。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导
森林中的光线,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吗?夜晚城市中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光是如何形成的呢?(展示图片)要了解以上的原因,我们应了解胶体的性质。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识。
思
认真阅读教材P26-29页内容,并观看实验视频,完成下列内容:
b.形成原因: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而形成的。
c.作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与的一种常用方法。
(2)介稳性
a.胶体的稳定性介于和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
b.主要因素:胶体粒子可以通过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相互阻碍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
c.次要因素:胶体粒子由于做而使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
一、胶体的制备
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滴入5~6滴,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停止加热。
反应方程式:FeCl3+3H2O Fe(OH)3(胶体) +3HCl
特别提示:(1)纯净的胶体属于纯净物。
(2)方程式中Fe(OH)3不用加↓。
二.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a.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检(堂测)
胶体性质的应用
用(限时练)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胶体的制备
二.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2)介稳性
(3)电泳
(4)渗析
教学反思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 ]不合格[ ]
组长(签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教案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三种分散系的区别,从而掌握胶体、渗析等知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3.物质的分类是新教材中变化比较大的一节,本节课的核心是化学研究思想,化学学习方法的课。
教学难点: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一些用途,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二、预习导学1.分散系概念2.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3.分散剂的状态为标准进行分类4.溶液、胶体、浊液的性质;特别是胶体的特性。
三、问题引领,导学探究问题1:我们尝试了从各种角度去考虑如何把纯净物进行分类,那我们想想用合适的分类方法来认识混合物。
混合物可以理解为某些物质分散在某种物质当中,化学上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什么是分散质?什么是分散剂?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师生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2: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法有9种,寻找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设计意图:思维的发散,让学生意识到分散系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存在。
师生活动:尽可能多地写出你所知道的例子。
2、对分散剂是水的部分分散系研究问题3:以分散剂为液体为例再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3种(注:1nm=10-9m)设计意图:体会同一事物又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等。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活动。
问题4:这种分类方法很明确,但是实际生活当中却不方便衡量。
如果两份外观几乎一样的液体,该如何鉴别?三种分散系的比较:问题5:为什么一束光射向胶体和溶液时,会出现不同的现象?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生活动:学生交流并归纳。
问题6:为什么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阴极附近颜色为什么逐渐加深?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生活动:学生交流并归纳。
教学设计14: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一、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以及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所有的教学的预设都应当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本课的教学预设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现象与本质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方法以后进行的,利用分类的方法理解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从而引出胶体的概念。
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探究实验,目的使学生在实验、观察、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获得感性的认识;使学生在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这一重要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与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有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及发散思维。
三、学情分析用类比的方法(与溶液类比),学生很容易知道胶体是一种混合物。
用分类的思想学习分散系学生应该没有困难。
用丁达尔效应检验胶体的实验学生也能顺利完成,问题是如何用物理的知识解释丁达尔效应的成因,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我设计了激光笔照射豆浆、氯化钠溶液及泥水的探究实验及光线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丁达尔效应形成原因。
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及集体回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应用物质分类的知识,对分散系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供研究问题的角度。
(2)了解分散系及胶体的概念,理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区别,掌握胶体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_____________物质分散在____________ 物质中所得到的
体系。
2.组成
(1)分散质:分散系中________的物质。
(2)分散剂:分散系中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分散系的分类图:
3.分类
(1)以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9种分散
系
分散质分散剂实例
气气空气
液气云、雾
固气烟灰尘
气液泡沫
液液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液油漆
气固泡沫塑料
进行阅
读,小组
内讨论,
代表回
答。
主学习能
力和团队
合作精
神。
流电源正极移动
D.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
胶体
2.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B)
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氯化钾;液氧
3.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B)
4.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点是( A)
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效果,巩
固胶体的
性质、制
备与应
用,提升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的能力。
总结归纳
结束新课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及分类,重点学习了
胶体的性质、制备与应用;请课后整理教学案,并预习离
子反应。
聆听通过课堂
总结,使
学生明白
本节所学
内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