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温病学重点背诵
温病学重点(课资相关)
课堂资料# 1 一、 名词解释1、 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 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里的温病。
3、 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 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
为湿热郁蒸气分之象。
5、 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 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
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 两阳相劫:病机名。
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 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
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
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
致病急骤,传染性极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
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
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
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等。
温病学必背方剂歌诀
化斑汤 温邪发斑化斑汤,知⺟石膏犀⻆藏 甘草玄参粳米合,可加银⻘效尤强 (知⺟、石膏、犀⻆、甘草、玄参、粳 米) 化斑汤-春温:热燔营血之气营(血) 两燔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 叶寻犀⻆玄翘知芍桔,清邪泻 毒亦滋阴 (生地、真川连、⻩芩、丹皮、 石膏、生栀子、甘草、竹叶、 犀⻆、玄参、连翘、知⺟、赤 芍、桔梗) 清瘟败毒饮-春温:热燔营血 之气营(血)两燔
羚⻆钩藤汤 羚⻆钩藤菊花桑,地芍⻉茹茯草襄 凉肝熄⻛又养阴,肝热生⻛急煎尝 (羚羊⻆、钩藤、菊花、桑叶、生 地、白芍、川⻉竹茹、茯神、生甘 草) 羚⻆钩藤汤-春温:热盛动⻛
-暑温:营血分证治之暑 热动⻛
加减复脉汤 炙甘草参枣地胶,麻仁⻨桂姜酒熬 加芍去参枣姜桂,加减复脉滋阴饶 (炙甘草、干地⻩、⻨冬、阿胶、 麻仁、生白芍) 加减复脉汤-热灼真阴之真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竹叶、荆芥、牛蒡子、薄荷、豆 豉、甘草、桔梗、芦根) 银翘散-⻛温:邪袭肺卫;
-伏暑:初发证治之卫气同 病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膏 (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 甘草、薄荷、芦根) 桑菊饮-⻛温:邪袭肺卫
千金苇茎汤 苇茎瓜瓣薏桃仁,清肺化痰逐瘀神 热毒痰瘀治肺痈,脓成未成皆堪任 (苇茎、冬瓜仁、薏苡仁、桃仁) 千金苇茎汤-⻛温:邪热炽盛之邪 热壅肺
宣白承气汤 宣白承气用大⻩,石膏杏仁蒌皮襄 肠腑热结痰壅肺,化痰通腑清热良 (大⻩、石膏、杏仁、瓜蒌皮) 宣白承气汤-⻛温:肺热腑实
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躁烦眠不宁 犀地银翘玄连竹,丹⻨护阴将热清 (犀⻆、生地、银花、连翘、玄参、⻩ 连、竹叶心、丹参、⻨冬) 清营汤-春温:初发证治之热灼营分
温病学背诵30条文
《温热论》叶天士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
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
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是指由外感病邪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温病学的知识是医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快速复习一下温病学的重点内容。
一、温病的分类根据温病的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由外界的病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风温、暑温等;内伤温病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疾病,如肺温、胃温等。
二、温病的发病机制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
病邪侵袭是指外界的病邪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病理反应;正气抗邪是指人体通过正气的作用来抵御病邪的侵袭;病邪入里是指病邪从外界侵入人体后,通过经络、脏腑等途径进一步侵犯内脏,引起病变。
三、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等;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体征包括舌苔、脉象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确定病邪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温病的治疗方法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
解表是指通过发汗等方法将病邪从表面排出,以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清里是指通过清热、泻火等方法将病邪从内脏排出,以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祛邪是指通过药物等方法将病邪从体内排出,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调和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温病的预防与保健预防温病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和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等。
综上所述,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的分类有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类;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预防与保健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温病学方歌(医学方向必背)
一、卫分辨治
1、风热犯卫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宣肺卫煮无过。
桑菊饮
桑菊饮中杏桔翘,芦根甘草薄荷绕,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2、燥热犯卫
桑杏汤
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干咳无痰咽干渴,辛凉甘润燥能医。
二、气分辨治
1、邪热雍肺
麻杏石甘汤
五汁饮
五汁甘寒救胃阴,麦梨荸荠藕苇根,
或以蔗浆易藕汁,欲救肾阴地玄参。
益胃汤
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
麦冬生地同煎服,温病须虑热伤津。
3、阴虚火炽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鸡子黄,黄芩白芍共成方,
水亏火炽烦不卧,滋阴降火自然康。
4、暑伤心肾
连梅汤
连梅汤治心肾伤,麦冬生地阿胶襄。
5、邪留阴分
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伏阴分此方攀,
湿滞大肠舌苔腻,化湿清热气机宣。
7、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王氏连朴饮
连朴半夏石菖蒲,栀豉芦根湿热除。
8、湿热并重,肺胃பைடு நூலகம்和
黄连苏叶汤
9、湿热蕴毒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10、湿热酿痰,蒙蔽清窍
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菖蒲郁金紫金片,栀翘通竹沥灯丹,
2、燥热伤肺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
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3、燥干清窍
翘荷汤
翘荷汤有绿豆皮,甘草桔梗栀皮俱,
燥气化火咽不利,咳痰难出总相宜。
4、肺燥肠热,络伤咳血
温病学背诵条文
温病学背诵条文温病学背诵条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戟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加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重点笔记
温病学重点单选1. 首先使温病脱却伤寒的医家是元代王安道2. 提出变革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疗的主张的代表人物是金代刘河间3. 既属于季节分类命名的又属于以四时主气命名的病种是秋燥4. 症见身热,烦躁,汗出不解,呕恶,脘腹胀满疼痛,大便溏垢不爽,如败酱,如藕泥,舌苔白腻或黄浊,脉滑数等,属于湿热积滞搏结肠腑5. 身热不扬的病机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6. 昏聩不语是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7. 斑与疹在形态上的区别为;斑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8. 舌苔薄白而于,舌边尖红的病机为温邪未解,肺津已伤,也可见素体阴亏而外感风热, 或燥热病邪初犯肺卫9. 舌苔薄黑焦燥,舌质绛而不鲜,舌体枯萎代表邪深入下焦,耗竭真阴的征象10. 舌淡红无津,色不荣润的病机为心脾气血不足,气阴两虚之征象,见于温病后期,邪气已退,津亏血伤未复11.咽喉上覆白膜多由肺胃热毒伤阴 _所致12.“夏暑发自阳明”及“暑必兼湿”出自叶天士《幼可要略》_13.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出自明代王纶的《明医杂著》 _14. “暑邪久伏而发者,名曰伏暑”出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15.症见身热不扬,午后热势较显,恶寒,无汗或少汗,头重如裹,身重酸困,四肢倦怠,胸闷脘痞,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治以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16.湿重热轻,困阻中焦症见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
大便溏泄,小便浑浊,苔白腻,脉濡缓。
应用方药为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三仁汤,雷氏芳香化浊法17. 湿胜阳微症见形寒肢冷,口渴胸痞,呕吐泄泻,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方药为薛氏扶阳逐湿汤18.清浊相于证治的代表方为然照汤和蚕矢汤19. 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
分别指阳伤与阴伤20.“湿热证,十余日后,尺脉数,下利,或咽痛,口渴心烦,下泉不足…”中下泉指肾阴多选1.清燥救肺汤的药物组成有哪些;煅石膏,冬桑叶,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2.清营汤和清宫汤相同的组成药物有;玄参,竹叶心,连翘,麦冬,犀角3. 白虎四禁:①脉浮弦而细者,②脉沉者,③不渴者,④汗不出者4.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伤人急速,易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③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④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5.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病变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 ③易从火化6.清瘟败毒饮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组成7. 三甲复脉汤有哪三甲:生牡蛎生鳖甲 , . 生龟板名词解释1.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得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战汗:是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大汗淋漓的表现,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下面是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温病概述1.温病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温病的特点,如多见于秋冬季节、传染性强、发热等。
3.温病的分类,如外感温病、内伤温病等。
二、温病的病因病机1.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如六淫之邪入侵、风暴热化等。
2.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如情志内伤、五脏功能失调等。
3.温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1.温病的表现特点,如高热、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等。
2.温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
3.温病的辨证要点,如热证、寒证、实证、虚证等。
四、温病的诊断1.温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热史、咳嗽史、鼻塞流涕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辩证方法,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3.温病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X射线检查等。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温病的治疗原则,如扶正祛邪、解郁利气等。
2.温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中药汤剂等。
3.温病的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如艾灸、拔罐等。
六、温病的预防和护理1.温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2.温病患者的护理原则,如保持休息、饮食调理等。
3.温病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七、常见的温病及其治疗1.温病的常见类型,如流感、急性咽炎、急性胃肠炎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如药物选择、剂量计算等。
3.温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
八、温病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1.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
2.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温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
九、温病学的局限性和争议性问题1.温病学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温病学中的争议性问题,如温病的定义和分类等。
总结:温病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温病的概述、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疗、预防护理等方面。
熟悉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对温病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更好地进行温病的辨证和治疗。
温病学(背诵)
《温热论》叶天士温病大纲卫气营血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8)邪在肺卫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
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邪留三焦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
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里结阳明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热邪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热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10)逆传入营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
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4)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温病背诵条文
温病背诵条⽂《温热论》1温邪上受,⾸先犯肺,逆传⼼包。
肺主⽓属卫,⼼主⾎属营,辨营卫⽓⾎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异也。
(1)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包,邪尚在肺,肺主⽓,其合⽪⽑,故云在表。
在表初⽤⾟凉轻剂。
夹风则加⼊薄荷、⽜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3不尔,风夹温热⽽燥⽣,清窍必⼲,为⽔主之⽓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蒙蔽于上,轻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经不移,以此为辨。
(3)4前⾔⾟凉散风,⽢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营也。
营分受热,则⾎液受劫,⼼神不安,夜甚⽆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药。
如从风热陷⼊者,⽤犀⾓、⽵叶之属;如从湿热陷⼊者,犀⾓、花露之品,参⼊凉⾎清热⽅中。
若加烦躁,⼤便不通,⾦汁亦可加⼊,⽼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寒,重则如⽟⼥煎,轻则如梨⽪、蔗浆之类。
或其⼈肾⽔素亏,虽未及下焦,先⾃彷徨矣,必验之于⾆,如⽢寒之中加⼊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易易⽿。
(5)6若其邪始终在⽓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空虚,当肤冷⼀昼夜,待⽓还⾃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来复,旁⼈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战⽽解,停⼀⼆⽇再战汗⽽愈者,不可不知。
(6)7再论⽓病有不传⾎分,⽽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泄。
因其仍在⽓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最新温病学考试重点
最新温病学考试重点第一单元绪论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一、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类病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与有特异性2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三、分类:1温热类:起病急骤,来势凶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且表现为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
2湿热类:起病较缓,变化较少,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湿邪瘀阻气机,湿热淤遏气机,引起的各种见证,如身热不扬,恶心呕吐。
四、温病的分类温病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外感疾病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
五、温病的命名温病的命名,主要以发病季节,发病季节的主气及临床特点为依据。
六、温病的分类1根据病症性质分类温病按其病症是否兼湿可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
2根据发病初起的症候特点分类温病按其发病初期是否有里热证可分为新感和伏邪两大类。
七、温病与伤寒温病与伤寒都是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外感病的范畴,二者在概念上都有密切的联系,但病因,感邪途径,病机,证治等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伤寒论是温病形成的基础,温病学是伤寒发展的补充。
八、温病与瘟疫瘟疫是温病学中具有特定含义的疾病名称。
温病学 背诵条文
《温病学》背诵条文叶天士《温热论》一、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8)二、邪在肺卫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不尔,风夹湿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篜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三、流连气分若其邪始终在气分留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当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如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燥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四、邪留三焦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五、里结阳明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重点
1 / 3一、 名词解释1、 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 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里的温病。
3、 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 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
为湿热郁蒸气分之象。
5、 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 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
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 两阳相劫:病机名。
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 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
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
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
致病急骤,传染性极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
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
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
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温热论》-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治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 《温热论》-三焦之邪里结阳明的治法,及湿热病与伤寒下法的区别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 《温热论》-温病治疗中救阴与通阳的含义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9.《温热论》-温病热邪陷入营分的证治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10.《温热论》-热传营分与包络受病见绛舌的辨治
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
绛,深红色也。
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
纯绛鲜泽者,包络受病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
延之数日,或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非菖蒲、郁金等所能开,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恐其昏厥为痉也。
11. 《温热论》-验齿的诊断意义
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12. 《温热论》-齿燥的三种诊断意义
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
若无汗恶寒,卫偏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
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
13. 《湿热病篇》-湿热病提纲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4. 《湿热病篇》-阴湿(湿未化热)及阳湿(湿已化热)伤表的证候
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
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
15.《湿热病篇》-邪在中焦,湿邪极盛,尚未化热证治
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宜用辛开,如厚朴、草果、半夏、干
菖蒲等味。
16.《湿热病篇》-邪在中焦,热多湿少证治
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此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
宜白虎加苍术汤。
17.《温病条辨》-温病与伤寒发病部位的比较
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
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
18.《温病条辨》-银翘散证
太阴风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19. 《温病条辨》-桑菊饮证
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20. 《温病条辨》-白虎汤证
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21. 《温病条辨》-白虎四禁
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22.《温病条辨》-手太阴肺经营分证治
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
23.《温病条辨》-手太阴肺经血分证辨治
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
24.《温病条辨》-邪入心包证治
邪入心包,舌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25. 《温病条辨》-太阴温病误用汗法的后果及治疗
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
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
倍元参主之;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26. 《温病条辨》-三焦温病的五种死证
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
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
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烁津液,涸尽而死也。
27. 《温病条辨》-阳明温病提纲
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
28. 《温病条辨》-三焦温病的传变过程
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始上焦,终下焦。
29. 《温病条辨》-“阳明温病,下之不通”的五种证候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
喘促不宁,痰涎壅盛,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
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
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
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30.《温病条辨》-温病后期真阴耗伤证治
风温、温热……,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
31. 《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证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32. 《温病条辨》-三焦治则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