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认识人民币》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认识人民币》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认识人民币》实践活动案例分析一年级下学期〔新课程〕有两个单元:人民币的相识、相识时间,这两个内容与生活贴地很近,但大局部学生以前很少接触,学起来均显困难,吃力。

其实在生活中有着许很多多的时机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学习、熬炼。

课改要求我们的活动内容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是孩子们所熟识的,那我们更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开展,将我们的学习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将生活场景带入数学课堂,使学生轻松学习,乐在其中。

我们一年级的学生相识人民币后一周,我对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对“人民币的相识”状况进展了了解。

我发觉90%的孩子能精确地分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但只有50-60%的学生能清晰地说出买东西时手里拿的是多少钱,应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

这是为什么呢?课堂上都学过啊?我想,确定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局部孩子接触过钱,独立地运用过,而剩下一局部学生从没有接触过钱,单*课堂上的相识当然远远不够,还要在生活中运用它,进而了解它。

所以我想到了上一节活动课,我们来模拟商店的情景,给孩子们缔造一个“用钱”的时机。

下面以《小小商店》这节实践活动课为案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课前思索】1、如何落实教学所采纳的学习用具。

对教学来说,真实的人民币当然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但是分析现实可能性不大。

一是家长不行能把1元、2元、5元、10元甚至更大币值的钱交给6周岁的孩子装在口袋里来上课,因为在课下、课上活动中丧失或混淆现象是很难免的;二是老师不行能为全班每个或每组孩子打算一套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精力和打算时间不够,学生的保管实力也不允许。

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制“人民币”学具,在动手的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干脆经历与实践活动进展整合,加以改造、开展。

2、确定教学所采纳的教学模式“教学如嬉戏”。

亚里士多德认为嬉戏是七岁以前儿童教育的一种方法。

“在嬉戏中教学”应当是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志向教学模式。

依据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先生的教学观“有自由感”的理论,嬉戏是儿童生活中最欢乐的活动,是表现和开展儿童的自动性和缔造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优秀13篇)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优秀13篇)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优秀13篇)《认识人民币》案例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一。

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优秀3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优秀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5.1 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篇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技能目标: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二、借助经验,交流介绍1、学生介绍认识的人民币。

2、根据学生回答形成:1元以内的人民币有1元、1角、2角、5角、1分、2分、5分(硬币和纸币)3、分类游戏。

三、创设情境,灵活运用1、橡皮2角,学生说出不同付法。

2、羽毛球8角,学生在桌上摆一种付法。

相互交流。

3、书本1元, 1元可以怎么付?学生在桌上摆出多种付法,然后交流,引出1元=10角,学生一起数出1元,1角……9角,1元4、火柴1角,引出 1角=10分5、学生根据商品钱数说出价钱,再根据商品价钱摆出钱币。

四、模拟购物,体验升华学生拿好一元人民币,进入一元超市。

1、师生示范。

2、同桌练习。

3、购物表演。

五、交流收获,自我感悟1、学生谈收获。

2、学生体验:要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常州新北区国英小学张建琴《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融汇双减精神,家校协同教育——以“认识人民币”教学为例一、案例背景对于小学低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人民币只有一个模糊的认知,同时也不知道怎样进行基本的人民币换算和取用,对于人民币的价值与作用更是不了解。

因此,教师要充分融汇“双减”减负增效的精神,参照教材学习主题与学校教学的整体规划,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丰富学习内容;与此同时,也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构建家校协同共育的新模式,以趣味性的互动式家庭作业和任务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断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案例过程(一)概念引入,带动学生初步认识我: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能用钱买零食,还可以买水果、买书本,钱的用处可大了呢。

那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的钱叫什么名字吗?学生A站起来回答:叫人民币。

我:回答地真棒。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人民币,首先我想问问你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人民币呢?学生B:我知道有绿色的一块钱纸币,还有一块钱的硬币。

学生C:我知道有50元的纸币,还有大红色的100块纸币。

听到学生的回答我表扬起来:看来大家都见多识广呢,那请大家看,我这里还有一张前面两位同学没有提到的5元纸币,你们都见过吗?我向学生展示纸币,学生纷纷回答:见过!我:那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两两结成一组,互相讨论一下你们是怎么认识5元纸币的,而纸币在样子上有什么特点呢?在提问的同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5元纸币正面和背面的图样,方便学生边讨论边观察。

讨论结束,我让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D:这个纸币上写着数字5和伍元的字。

学生E:纸币的背面还印着一座山。

我:你们观察地都很仔细,D提到的就是人民币的面值,E提到的是上面的图案,那是“东岳”泰山哦。

当然除了这些,人民币还有不同的颜色和尺寸,每张人民币上面都有国徽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

在讲解时我带领大家仔细观察投屏。

我:国徽代表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后面的泰山就是祖国美丽的风景,我们要在平时爱护人民币,不能随便乱涂乱画;也要勤俭节约不能随便浪费钱,大家能做到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能!(二)引导分类,探索深层数学关系接着我拿出各类教学用币向学生们展示:大家看我手里有这么多“钱”,但是这些钱堆在一起乱糟糟的,你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把他们分类呢?随后我让学生五人结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派一名代表上台观察教学用币;在观察完后,代表回到小组共同讨论分类的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数学课上如何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学背景《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中的内容,包括练习P48页做一做第1、2题。

例1主要是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例2主要是让学生认识1元=10角,在“做一做”的练习中,让学生体会1元钱能买哪些学习用品和小件物品。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改革单一的传授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应联系生活,从生活出发,深入钻研教材,艺术性地去创设情境,从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以往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主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面值、1元=10角、1角=10分等等。

而现在需要老师改变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应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还要教学生如何合理地去使用人民币,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这节课我主要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

整堂课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以活动为主线,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初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本节课的教学适合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思维组织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课堂写真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小猪存钱罐。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课堂储蓄罐,可以把同学们课堂上的好表现存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认识人民币》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认识人民币》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认识人民币》一、课题背景“人民币(可缩写成RM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

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50多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相关,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主题。

人民币的课程就在学生身边,组织学生开展本次主题活动,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提出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在查询、搜集、制作等活动了解有关的人民币的历史,体验亲历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问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一.主题活动目标知识能力: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等。

2、让学生经历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调查、搜索、整理的实践能力。

3、了解人民币的由来,真伪辨别,制造方法,种类,改进,人民币与其它币种的汇率,国家有关人民币法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归纳整理的技巧,运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解决问题,并能够清楚展示活动成果,总结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1、激励学生在集体中进行创新学习,学会探究、与他人合作。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3、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树立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及遵守国家有关人民币法规价值取向:1、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2、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

三、活动实施步骤(一)主题确立(含主题分解,2课时)【主要任务】组织学生筛选、确定要研究的主题和子课题【活动目的】(1)让学生自主地确立活动主题,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确定子课题,初步拟订活动计划。

《认识人民币》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认识人民币》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认识人民币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引言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货币之一。

认识人民币对于每一个中国公民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状况和国家形象等方面。

因此,开展认识人民币的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公民的金融素养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一种有效的认识人民币的活动举办方法。

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了解,某中学决定开展一场认识人民币的实践活动。

该活动将面向全校中学生,旨在通过亲身参与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各种特征和防伪技术,提高他们的金融意识和安全意识。

活动内容该活动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阶段一:理论知识讲解在活动开始前,校方将进行一次认识人民币的理论知识讲解。

通过简单易懂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值、纸币的防伪特征、硬币的样式和区别等。

讲解结束后,学生们将进行一次简单的知识问答,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阶段二:实践操作体验在理论知识讲解之后,学生们将参与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体验。

首先,校方将准备一些真实的人民币样本,并向学生们分发。

学生们将利用这些样本,通过手工制作,学习人民币的各种细节。

例如,他们可以用纸板制作人民币的形状,用颜料绘制上面的花纹和字迹。

这样的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民币的各个细节。

接着,学生们将参与一个观察和辨别人民币真伪的活动。

校方将准备一些真人民币和一些假人民币,并让学生们进行观察和辨别。

通过参与这个活动,学生们将了解人民币的各种防伪技术,例如水印、凹印、光变油墨等等。

阶段三:知识总结和互动交流实践操作体验结束后,学生们将进行一次全校范围内的知识总结和互动交流。

校方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的比赛,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对人民币的知识和理解。

比赛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口头问答、文书作品等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活动效果评估在活动结束后,校方将进行一次活动效果的评估。

《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用不同单位的人民币凑成指定的钱数和根据人民币的票面数出它们所表示的钱数的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听说森林商店今天开业啦!小动物们都赶来商店买东西呢!瞧!它们来啦!可是糊涂的小猪摸了摸口袋说(哎呀!我忘记带~~),猜一猜小猪忘记带什么了(生:钱)2师:被你们猜中了!我们知道买东西要用~~~钱!每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字,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3师:(揭题)对了,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从小动物忘记带钱的情境引入,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的问题情境围绕教学展开极具趣味,也为后面的新授作好了铺垫。

】二、构建小组、交流汇报第一步:小组内互相介绍已经认识的人民币。

师:桌子上就有一些人民币,如果你认识就给同桌介绍一下。

(教师巡视学生小组内交流情况。

)第二步:选出某一小组作全班汇报,其它小组可适当补充提问。

师:看,老师这有一些人民币,你认识吗谁来和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一小组汇报)【学生对人民币有较丰富的认知,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识别方法。

因此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请小组成员到讲台前向全班进行汇报,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对于人民币的初步认识。

汇报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可以完善前面的说法,可以评价,可以提问。

通过补充交流,丰富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

这个环节课堂氛围民主、积极,大家相互补充和完善。

学生思维表现活跃,敢于提出自己想法和质疑。

】三、自主探究、活动体验师:看!这是刚才我们认识的人民币,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分还可以怎样分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自主在小组里探究操作,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生1:我们可以按照人民币的制作材料分成纸币和硬币。

《认识人民币》的案例分析

《认识人民币》的案例分析

《认识⼈民币》的案例分析《认识⼈民币》的案例分析⼀、背景介绍新课程⾮常注重学⽣已有的⽣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强调数学的素材要来源于学⽣⽣活,然后回到⽣活,应⽤于⽣活。

认识⼈民币不能脱离真实⽣活情境,《认识⼈民币》这⼀教学内容我是充分利⽤了学⽣已有的⽣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让学⽣在购物活动中巩固知识与⽅法,特别是通过“凑钱”活动,提升思维与能⼒,并了解元与⾓、⾓与分之间的进率。

同时也教育学⽣渗透节俭、理财、爱国等教育。

⼆、案例分析本案例教学内容是⼀年级(下册)“认识⼈民币”(⼀)激趣导⼊1、由主题图列⼊教学教师:孩⼦们,今天⽼师带⼤家到超市购物,购物时我们要⽤到什么?(钱),我们平时⽤的钱叫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民币。

2、介绍⼈民币教师:我们国家的钱叫⼈民币。

⼈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民银⾏统⼀发⾏,我们要爱惜它,不能乱折⼈民币或者在⼈民币上乱画。

今天这节课,⽼师就和⼤家⼀起来认识⼈民币(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及分析:由教材主题引⼊,帮助学⽣回忆⽣活中使⽤⼈民币的经历,让学⽣感知⼈民币在社会⽣活中的重要作⽤,同时对学⽣进⾏爱护⼈民币的教育,熟悉的场景唤起学⽣的共鸣,调动积极的认知情绪,激发学⽣的兴趣。

)(⼆)探究新知1、认识⼩⾯额的⼈民币教师:⽼师给⼤家准备了⼀些⼈民币,请同学们四⼈⼀组,将你认识的⼈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

看谁认得多,认得准。

教师:认别⼈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法?学⽣:可从⼈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图案来认别。

对于⼈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教师应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通过动⼿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式,在学⽣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1元、1⾓、5⾓的纸币与硬币及1分、2分、5分的硬币,学⽣在观察、感知、体验和交流等活动中,不断深化对⼈民币的认识。

)2、对⼈民币进⾏分类、深化认识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种⾯值的⼈民币,⼈们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

学⽣以⼩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学⽣1:按质地分,硬币分⼀类,纸币分⼀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在课堂开始时,我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认识人民币。

我拿出一些货币,让学生根据面值分类,并询问他们对货币的认识和使用经验,引导学生思考货币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接着,我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探究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和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通过讨论、比较、整理等方式,逐渐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并学会了如何计算人民币的价值。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互相交流,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提醒学生们注意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应用,提高能力。

在探究结束后,我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应用,让他们在小组内制定购物计划,并根据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进行计算和比较,培养他们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最后,我通过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购物计划和体会,巩固了本节课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知识,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让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教师展示一个小猪存钱罐,说可以用它来存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好的时候得到的奖励。

教师奖励同学们一颗端正星,因为他们坐得很端正。

教师问同学们家里是否有储蓄罐,同学们回答有,并说是用来存钱的。

教师再次奖励同学们一颗节约星,因为他们懂得节约。

教师问同学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同学们回答是人民币。

教师问同学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人民币,同学们回答是买东西和看病等。

教师板书“认识人民币”,开课揭示人民币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向学生进行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

教师让同学们四人一组拿出钱袋互相认识人民币,看谁能认识的多。

教师考察同学们的认知能力,让他们举起钱袋里的一元钱,同桌互相核对答案,然后把一元钱放回钱袋。

幼儿园案例分析认识人民币

幼儿园案例分析认识人民币

案例描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我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们这节课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一天,他又拉着爷爷问问题了:“爷爷,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钱啊?”爷爷想了想笑着说:“我们国家有 188 元 8 角 8 分。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以故事引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对于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区分,孩子们掌握的也比较好。

真正的难题在后面,钱数的换算,一张 10 元可以换几个一元这个孩子们还容易理解,因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 10 个一是 10,可是要问一张 10 元可以换几个两元就有点难了,在讲这道题目的时候我着重讲了几个 2 加起来是 10,并联系生活举例,引起学习兴趣。

孩子们在换币的过程中,也是利用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和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但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孩子们一开始觉得难以掌握,因为在计算的过程中关系到单位的换算,不能再象以前一样直接把数字相加减,惟独通过巩固练习让孩子们慢慢掌握。

回顾本章的教学,觉得在有些环节上没有处理好。

分析与反思: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些地方还没有及时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

对于孩子对分币的目生,应该抓住孩子提出的问题“5 分是 5 角吗?”让孩子来展开讨论,加深理解。

孩子对分币比较目生,因为“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所以没有着重讲解,其实这是认识人民币的开始,分币的认识同样重要,虽然分币不大使用,但是让孩子建立元、角、分的观念,理解元、角、分的关系,分币的认识不容忽视。

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告诉孩子们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我还要感谢我们班那些可爱的家长朋友,因为有他们的匡助孩子们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更加坚固了,有位家长告诉我为了让孩子更形象的理解钱数换算,周末家里换了一堆的零钱回来,我坚信有我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一定能够在天华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篇一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对于钱币的知识并不陌生,他们经常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于人民币的外观、面值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谈到真正的钱币交易,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单独出去买东西的机会几乎没有,他们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光头强”为主线,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2:运用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进行买卖游戏,探究交易游戏的方法。

重点难点能够运用1元、5元、1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买卖游戏,探究交易游戏的方法。

活动准备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盘子、红包、区角活动布置等活动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有一个故事要和小朋友们来分享!仔细听!在一个酷热的晴天里,光头强带着锯子去深山砍树,他砍得正起劲儿时,被去深山避暑的熊大发现了:“光头强,又在砍树,快给我住手”!吓得光头强一哆嗦,扔掉锯子拔腿就跑。

这可怎么办呢?锯子丢了,工资又没发,没钱买锯子愁死光头强了。

正当这时,嗖的一股风吹过来,哇!这么多张钱,可是光头强不认识钱,你们认识吗?二、认识人民币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逐一出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面值的人民币)(1)这是几元钱,谁认识,来告诉他(1元)(2)这张呢?哦!(5元)(3)我们看还有哪张钱小朋友都认识?(10元)(4)来,我们看下一张吧!(我竖一下大拇指)(5)最后,这张小朋友都认识吧!(对!100元)小结:小朋友刚才认识的这些钱,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

人民币分为纸币和硬币:圆圆的,硬硬的,用金属做的'叫硬币;硬币可以干什么?(坐摇摇车)对,在我们这里硬币可以坐摇摇车,但是在大城市里硬币和纸币一样,都可以买东西。

长方形的,用纸做的叫纸币,我们平时买东西大多用的是纸币。

三、探索方法:今天光头强,也需要用纸币去买一把新的锯子,这把锯子多少钱呢?我们去超市看看。

2023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8篇)

2023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8篇)

2023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8篇)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活动过程:一、开始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徽)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优秀教学案例
2.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能力,例如:1元等于10角,5角等于5个1角等。
3.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并能正确计算找零。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人民币相关的问题,如购物预算、价格比较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展示、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人民币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对人民币的了解,如在哪里见过、人民币的用途等,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人民币》。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包括纸币和硬币,让学生对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直观的认识。
2.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图案、颜色、大小等特点,提高他们辨识人民币的能力。
1.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人民币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如兑换、购物等环节的掌握程度。
3.组织小组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100元人民币,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张纸币吗?它代表多少价值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的价值。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人民币实物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创设“小小商店”情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进行模拟购物活动,体验人民币的使用。
3.结合教材中的实例,讲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优秀7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优秀7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优秀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为您带来了7篇《《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认识人民币篇一教学设计西山实验小学胡巧玲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8—70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

(2)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

(2)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养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元以及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每个学生一两张人民币,一个学具钱袋:10张一角,5张两角、2张五角、一张一元。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去哪儿?要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2、导入新课:把你带的钱举起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二、探究新知:1、认币:把你带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是臬知道的。

教师相机教学认币,并介绍人民币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2、认识元、角、分我们在认识多大面值时,主要看什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这些人民币上面的数字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字有哪些?(板书:元、角、分)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三个中,最大的是谁?最小的呢?同桌互相说一说,单位是元的人民币有哪些?角?分?观察图案上面都有国徵,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爱护、尊重人民币,不能乱涂乱画,也不能随便踩踏、抛弃。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在一年级下学期的新课程中,有两个单元:人民币的认识和认识时间。

这两个内容与生活紧密相关,但大部分学生以前很少接触,学起来很困难。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研究,我们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研究、积累,将研究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让生活场景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研究。

在对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人民币的认识”情况了解后,我发现90%的孩子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但只有50-60%的学生能清楚地说出买东西时手里拿的是多少钱,应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

这是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一部分孩子接触过钱,独立地使用过,而剩下一部分学生从没有接触过钱,单靠课堂上的认识当然远远不够,还需要在生活中使用它,进而了解它。

因此,我想到了上一节活动课,我们来模拟商店的情景,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用钱”的机会。

下面以《小小商店》这节实践活动课为案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在教学前,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落实教学所采取的研究用具。

真实的人民币当然更有利于孩子们的研究,但是分析现实可能性不大。

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制“人民币”学具,在动手的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与实践活动进行整合、改造和发展。

在确定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时,我们可以采用“教学如游戏”的方式。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最快乐的活动,也是表现和发展儿童自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好形式。

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研究,这样可以增进孩子们的智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实践与操作中,我们可以调查生活物品的价格,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物品的价值,让他们在模拟商店的情景中使用人民币,体验购物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研究人民币的使用。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人民币,掌握使用技巧,同时也让生活场景走进数学课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乐在其中。

6岁的孩子知道钱很重要,但对钱的数量还不是很清楚。

他们可能会认为一支铅笔需要10元钱。

这种感性知识无法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获得,他们需要自己去实践和调查。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3篇】]认识人民币篇一授课教师: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刘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6~49页例1~例4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观察、比较、概括、实践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模拟钱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通过看录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2.对人民币你有哪些了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随机处理。

二、探究新知1.独立识别人民币。

2.说说识别方法。

3.分类。

(1)纸币、硬币各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2)元币、角币、分币的币种?介绍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

4.和电脑娃娃比赛,看谁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5.例2:购物游戏。

6.独立完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7.例3.9.实践应用1元钱能买什么?10元钱能买什么?三、拓展创新1. 每个书包35元。

(1)我的钱正好买一m. 个,你猜猜我最多有几张面值十元的?(2)如果付的钱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张?2.谈话升华。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5.1 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1)培养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与取。

一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一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一年级数学案例分析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李琼一、背景二、案例本案例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实践活动一:1、师:老师今天上课带来一个礼物,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我请个小朋友上台来摸一摸(钱)。

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2、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的。

师:每一组都开设了一个小银行,小组成员分别从里面取钱,按顺序(教师演示)从中取出两种你认识的人民币,最好跟别人的不一样。

(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取钱。

这里教师应组织好学生的纪律,说清要求后再动手操作)3、师:请小朋友向同组同学介绍一下,你取得钱是多少?(同学展开交流)请一组成员上台,其他学生说一说是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对于说的好的加以表扬)1角、1元(硬币)、1元(纸币)评析:教师善于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到数学。

教师既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恰当地为学生创设一些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情景。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用数学意识。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设计先让学生猜的活动,再通过分类感知人民币。

激发了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效果较好。

实践活动二:1、小猫不认识人民币,它也想去商店买下面这些东西(课件出示四件物品及标价)你能帮助小猫用1元、5角、2角、1角的纸币付钱吗?(课件出示四种纸币)用哪一张钱付?(根据学生叙述课件演示用线连接)。

2、商店里有哪些东西?(课件出示:练习本5角,铅笔8角,小刀1元)从小银行里取多少钱就可以买到练习本?(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指名学生上台说一说。

还有不同的取法吗?(学生积极思考发表各自方法)想一想:买8角的铅笔现在你会付钱了吗?(学生仿照上面方法取钱,再说一说)老师买一把一元钱的小刀,你能很快拿出一元吗?(生取一元纸币或硬币)。

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赵静导入部分:本节课以讲故事开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故事中每个小动物需要不同物品,引发怎么样去解决?发钱就可以去买自己要的东西。

提到中国用的钱是人民币,过渡十分的自然。

最终揭示课题我们今天来认识人民币。

新授部分:开始让学生自己通过活动摸一摸,看一看来认识人民币元、角、分外部特征,给学生感性认识。

接着过渡到抽象的认识,学习如何写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进率。

接着通过比较小猪与小狗钱的多少来认识元与角的进率。

1元=10角,其实他们得的钱一样多。

小马和小猴子都得了1元钱,但里面装得分别是2张5角和5张2角,从而知道一张1元可以换2张5角或5张2角。

使学生知道如何去换钱,也巩固了1元等与10角。

通过学习了1元等于10角,直接推出1角等于10分。

通过学习元、角、分中间引入一段歌曲我的《马路边拣到一分钱》,调节学生学习情趣。

之后通过人民币的不同用法。

通过存钱学习计算一共有多少钱和买东西怎么付钱、找钱。

在付钱买东西这个环节,在学生活动这个环节之前老师示范一次付钱买东西过程,并提出相关活动要求,便于学生能够做好买东西的游戏。

本节课一个故事贯穿全场,教学设计很独特。

学生在听故事情境下认识了人民币和换钱、付钱、找钱。

每个环节都与故事情节相关,十分流畅。

同时教师的语言很有亲和力,教态十分自然。

从学生来看,学生有动手摸钱,直观认识人民币。

也有通过游戏亲身经历付钱、找钱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节课很成功。

《认识人民币》一课的体会南京市雨花台小学朱莉莉日前看了丁爱平老师上的一节《人民币的认识》一节内容,主要是小额人民币的认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人民币,学生应该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在现如今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学生关于钱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

运用学生熟知的生活材料来上数学课,其主要特点在于能够比较好的展现思维过程。

从丁老师的教学设计来看教师也力求体现这一点,整节课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一直在主动思考与认知,最后很好的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认识人民币教育案例(3篇)

认识人民币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货币之一。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币的认识,培养正确的货币观念,我国各级教育部门积极开展人民币教育。

本案例以某小学开展人民币教育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金融素养。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小学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

学校周边有银行、商场、超市等商业设施,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相对匮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民币,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以“认识人民币”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2. 案例过程(1)准备阶段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人民币教育研讨会,明确教育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货币的演变历程、人民币的防伪特征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金融素养。

(2)实施阶段①开展主题班会教师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货币的起源、发展历程、我国货币的种类等。

同时,讲解人民币的防伪特征,让学生学会辨别真假人民币。

②组织参观银行学校联系当地银行,组织学生参观银行,了解银行的基本业务和人民币的流通过程。

在参观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人民币的发行、流通、兑换等相关知识。

③开展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小银行家”实践活动,让学生扮演银行工作人员,体验人民币的存取、兑换等业务。

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辨别真假人民币,掌握了基本的金融知识。

④举办知识竞赛学校举办“人民币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所学知识。

竞赛内容涉及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货币的演变历程、防伪特征等。

通过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金融素养。

⑤开展家庭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开展“小小收藏家”活动,收集不同版别的人民币,了解我国货币的演变历程。

同时,让学生向家长宣传人民币知识,提高家庭对人民币的认识。

3. 案例结果通过开展人民币教育活动,学生取得了以下成果:(1)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学会了辨别真假人民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材容和作用。

本单元的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即第46—49页主题图、例1、例2、例3、例4的教学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的编写特点。

(1)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作了精心的安排。

如在本单元的开篇(主题图)就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图,这些反映学生日常生活的画面,揭示了同一个主题,即一切要进行商品交换的,都要用到人民币。

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

(2)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为了商品交易的便利,我国制定的法定货币品种较多。

按质地来分,有纸币和硬币;按单位来分,以元为单位的有12种,以角为单位的有6种,以分为单位的有3种。

为了使学生对我国制定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也为了让学生体会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以及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单元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集中学习。

由于人民币的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一样的,学生学习过100以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后,再来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3)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中,元是基本单位。

在货币流通、商品买卖中使用的人民币基本上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因此,本单元教材的安排始终是以“元”为主线,让学生在认识元的基础上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位关系,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同时开展主要用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

如第48页例2中,让学生认识1元=10角,在“做一做”的练习中,让学生体会1元钱能买哪些学习用品和小件物品;第49页“做一做”中,让学生体会10元钱能买哪些学习用品。

(5)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购物活动,就像计算机的学习离不开上机操作一样。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少是肯定的。

那么,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呢?教材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为:通过购物、乘车、存钱3幅图,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3)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主动他人交流合作,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针对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与取。

一、引入:片段一:师:上个月,学校组织我们为“希望工程”进行了捐款捐物活动,××,你捐了多少钱?××,你呢?有的小朋友捐得多一点,有的少一点,但多少都表达了我们对贫困儿童的一片心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钱的知识。

世界上的钱有许多种,如美国使用的是美元,日本使用的是日元,我们国家使用的是人民币。

师:昨天,老师要小朋友搜集一些人民币,清将搜集的人民币在投影仪上展示。

1分 2分 5分 1角 2角 5角 1元… 纸币1分 2分 5分 1角 5角 1元… 硬币小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

评析:结合学校开展的捐资助学活动,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同时在学习新知前,展示学生的搜集成果,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学习新知作好了铺垫。

片段二:(1)教师出示一只玩具,让学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钱买来的。

教师:像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叫人民币。

(2)教师:请你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3)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

①、购物图。

教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要不要用钱呢?②、教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钱。

)③、教师: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把它怎么样呢?(出示第3幅图),(对,存起来。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存钱的习惯呢?有钱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办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

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教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紧密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通过识别储蓄盒,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这样引入新课自然,不落俗套。

寥寥数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向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的思想品德教育。

]片段三: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①纸币、硬币。

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人民币)[力图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的去学习新知。

“你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教师的组织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 片段四:师:(投影出示各种棉值的人民币)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小组里说一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生1:钱也叫人民币。

生2:元最大。

生3:10分就是1角生4:钱可以买很多东西。

……师:看来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大家已经知道了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更多的知识。

(揭示课题)[评析:课前教师曾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对于人民币的作用学生已非常熟悉,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使用人民币的经验。

因此导入中教师直截了当地在投影仪上出示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这样不仅教学环节简洁、流畅(教师也不必浪费很大的物力精力去准备)、还适时地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便于教师对后面的环节进行合理调空。

整个环节显得真实自然。

]二、新课教学:片段一:1、认一认。

师:大家从信封里倒出人民币学具,你都认识吗?你认为比较难认的是哪些?拿到前面来让大家一起帮着认一认。

反馈:如出示面值2元的纸币和2角的纸币,新版的和旧版的都是50元的纸币等等,让学生帮着辨认,并强调:看人民币的数字和数字后面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2、分一分。

师: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小组活动后反馈。

生1:放两堆,纸做的一堆,硬币一堆。

生2:分三堆,把元的放在一起,把角的放在一起,把分的放在一起。

生3:把100元的放在一起,再把其他的放在一起。

……3、数一数。

师:我这里有多少钱?谁帮着数一数?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数,得出一共有5元4角。

师:你手上有多少钱?也数一数,同桌帮忙检查一下。

学生各自数自己手中的钱。

4、算一算。

师:(出示标价1元的一支铅笔)你怎么付钱?生1:给你100元,你找我99元。

生2:给你2元,找我1元。

师;有没有不用找的?生1:给你2个5角。

生2:给你10个角。

生3:我给你1个5角,5个1角……生:我给你100分。

师:可以吗?生1:可以,因为1元=10角。

生2:10分是1角,所以100分就是10角,也就是1元了。

师:看一看,1元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小组学生活动。

反馈,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各种不同的拿法,如:1枚1元的硬币,1一元的纸币,2个5角,10个1角,1个5角和5个1角,6个1角和22角,52角的纸币,1个1角、1个5角和22角……教师在黑板上作相应的板书。

[评析:这一教学设计跳出了认知技能的框框,非常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这一教学设计力求从生活情景中挖掘“数学味”,她放弃了一般课堂中的需要大量准备工作的购物活动,而是用一简单的1元钱付款的方式解决了1元=10角的这一知识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维相当活跃,给出了多种1元的付款方式。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更为重要的是对具体的活动赋予了数学思考,并对如有序思考的数学方法进行了挖掘和渗透。

]片段二:1、认识分师:刚才小朋友说这是1分、2分、5分(投影)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这三个硬币上都有一个“分”字,“分”(板书)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1分、2分、5分三种面值。

学生活动:把1分、2分、5分的硬币找出来,认一认、摸一摸、比一比,然后想一想、摆一摆:用1分币换1个2分币怎么换?用1分或2分币换1个5分币有几种换法?(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展示换法)评析:学生在找、摸、比、摆的动手操作中,知道了以分为单位的三种币值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听录音)有一天,森林里举行运动会。

兔妈妈参加了,三个兔宝宝商量决定每人用1角钱买1面小红旗为她加油,于是回家赶忙把储蓄罐拿出来,打开一看,全是1分、2分、5分的硬币,带着多不方便呀!于是,兔宝宝找熊妈妈想个带着方便的方法,熊妈妈帮兔宝宝数了数罐子里的钱,并将兔宝宝的钱换成了1角的。

投影出示:10个1分硬币、5个2分硬币、2个5分硬币。

板书:角1角=10分师:一共换了3个1角,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1角、2角、5角三种面值。

师生活动:把1角、2角、5角的人民币拿出来认认、比比(学生到投影前演示),师生互换人民币:12角可以换(2)1角,15角可以换(5)1角,15角可以换(2)2角和(1)1角,15角还可以换(1)2角和(3)1角。

3.认识元(听录音)运动会后,兔宝宝更加节约,又攒了一些钱,我们数数看,攒了多少个1角?(投影出示)1角1角地数,数出10角来,10角是1元。

板书:元1元=10角师:元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投影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