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人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对小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下面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认识。

一、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现和获取知识的智慧能力,它强调的是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它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给孩子们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鼓励求异,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教学应用题:“一个水池装有进、出两个水管,单开进水管,6分钟可将空池注满;单开出水管,8分钟可将满池的水放完,现同时打开进、出水管,多少分钟可将空池注满?”教师激励学生:看谁的方法多,谁的解法妙!结果多数学生只列出一种算式解答:1÷(1/6-1/8)=24(分钟),而有几个孩子却列出另一种算式:6×8÷(8-6)=24(分钟)。教师让其中一个学生陈述算理,他是这样说的:在(6×8)分钟时间里,单开进水管,可注满8个空池;单开出水管,可放完6个满水管,实际上是注满(8-6)个空池,所以同时打开进、出水管,注满1个空池的时间是48÷2=24(分钟)。这位学生构想之奇特,算理之充分,体现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验证,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创造能力,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是挖掘潜力进行在创造,也就是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挖掘出来。教学中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经常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敢提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敢于大胆质疑。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去猜想,去验证。学生进入课堂不是带着一个空空的脑袋进来的,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积累。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创设猜想、探索验证的机会。如“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商不变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上课伊始我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也有一个分数值不变的基本性质;除法、分数、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比会不会也有一个比值不变的基本性质呢?”同学们大胆地提出这样的一个想象。这个猜测是否成立,它的依据又是什么,同学们举出了不同的例子进行验证,终于发现了比的基本性质。要想让学生大胆的猜想与验证,就要为孩子创设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宽松、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让孩子们在友好的氛围中愉快地体验,有想说、敢说、敢问的心境。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敢不敢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挑战的精神。二是提供一个学生敢想、敢说、敢挑战的思维情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有的想、有的说、

有的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三、开发开放性习题,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性习题由于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极富挑战性,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创新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开放性习题,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灵活的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去。传统的教材给学生训练的绝大部分是题目条件完备,答案唯一的封闭题。因而学生一旦碰到条件不足或多余,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就会束手无策。而非常规、非形式推理的开放性问题的特点是条件对结论而言不充分。结论未定或未知,从而有多种结果,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和挑战性,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他们提供了探索创造的空间,促使他们去探究、去创新。因此,教师应多设计一些非常规的开放性问题,引导他们多思多问,教会他们善于打破常规去分析、去思考,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给小动物找家”是低年级教师很喜欢设计的练习,但往往都是以几个算式,几个房子一一对应的形式出现,这样学生在框定的条件和问题中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机会。教师站在着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角度进行开放性的设计,如下:

小动物的家:

9 8 7 6 5

小动物:

这样一来,小动物们在优美的乐曲声找到了自己的家,只有“小青蛙”找不到自己的家,怎么办呢?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说:“把小青蛙的算式:10-6改为10-5就可以住进5号房子了。有的说把10-6改作11-6就行了。有的说:“把5号改为4号行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多了。当老师再次提出还有哪些小动物可以住进5号房子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顷刻间出现2+3、1+4、10-5、14-9……许多算式。在如此多条件、少条件、多结论、活结论的问题情景中,学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对多余的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不足的条件进行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四、构建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新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这些都有利于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或改编教材,为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潜力服务。例如,把“三角形面积计算”改编为探索性教学——“拼拼剪剪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这节课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索、验证运用”这四个科学研究的步骤,学生凭借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机会,设计出两个层次的研究方案:首先确定要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

方法;然后让学生在争论中选择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中,哪一个最合理又可行。(1)通过研究无数个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来探索;(2)通过研究几个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来探索;(3)通过研究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来探索。学生最后一致认为,第(3)个方案最合理也最可靠,因为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可代表所有的三角形。而方案(1)办不到,方案(2)当几个三角形是同类的就不合理了。在这样民主求真的气氛中,学生开展了积极的智慧活动,运用了学习策略,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五、其他。

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必须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构建起来,否则,一味追求创新,必然会走入华而不实的路上来。创新能力应是在每一节中去实现,每一次作业中去实现,在与孩子交流中去实现,需要扎扎实实的努力和点点滴滴的积累。不然,创新一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能力的培养,首要问题是教师有科学的、先进的理念,用这种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教育需要创新,更需要吸收有益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学习新理念,扎实地、有效地、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